时间: 2022-09-19 14:01:2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5次
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可谓是人人口口相传的故事了。著名的长平之战可谓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征途中最重要的战役了,这个战役大大挫伤了赵国的军事力量,让秦国成为了一个无人可以比拟的霸主。但是秦国和其他国家进行战争时都是很快取得胜利,为何偏偏和赵国进行的长平之战,持续时间那么长呢?赵国是凭借什么可以跟秦国抗争数年?
首先是赵国的军事实力。赵国的军事实力在六国中其实还是属于中上等的,虽然军事实力和秦国有一定差距,但是如果策略正确,还是可以在物资上面支撑一段时间的。
再者还有一个人在这个战役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廉颇。廉颇作为赵国的名将,一生经历了无数的战争,他在战争中积累的策略还是很有成效的。公元前261年,秦王派王龁向长平发动进攻,赵孝成王命令廉颇迎战,廉颇率军对秦军展开进攻。结果击杀了秦军的侦察兵。两个月后,赵军陷入困境,都尉城和故谷城被秦军占领,损兵折将。同年七月,廉颇开始估计形势,以逸待劳,命令士兵建筑围墙,抵挡秦军的进攻,然而秦军攻势太强,西边的营垒被攻破,于是廉颇再次命令士兵坚守不出。廉颇深知“一而战,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秦军攻势如此勇猛,必难抵挡,只有挫杀秦军的锐势,再寻找机会。所以这个“以守为主”帮助赵国进行抵抗。
如果不是赵王认为廉颇这个策略太过于胆小,将其换成了赵括,可能长平之战没有那么快结束。
长平之战,按照赵国当时的情况,是没有打赢的可能性的。赵国的国力不如秦国,军队的实力也不如秦国,而且外交上,其他国家坐山观虎斗,看赵国和秦国死磕,希望它们两败俱伤,所以都不会插手。这样一来,赵国成了跟秦国单挑,在战略上根本没有胜利的希望。
在战术上,实力小的军队要战胜实力强的军队,必须用奇。廉颇的军队虽然号称四十五万,但是其中大部分是上党的难民,可以说是一群乌合之众。他面对的是秦国的正规部队,想靠对峙疲劳秦军再战胜秦军,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而廉颇跟秦军对峙死扛,这正中了秦军的下怀。兵法云,小敌之坚,大敌所擒也。这一对峙就是两三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国的国力消耗越来越大,胜利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到最后只有死路一条。而且是秦国兵不血刃就能够取得的。
在这种情况下,赵国想要取胜,只有三个办法,一是合纵,二是用奇,三是抛弃长平之军,放弃长平。
先说合纵。当时秦国威胁其他国家,说谁敢援助赵国,破赵之后,转兵攻之。而其他国家也不希望赵国大胜,成为中原的威胁。这个时候难以合纵。所以如果能够合纵成功的话,秦军必撤,这是几率很小的可能。
再说用奇。廉颇的对峙死扛是死路一条,只有放弃这种战法,才能有胜利的希望。如何用奇,这就在于调动对方,分割包围。可这是廉颇办不到的。
那最后就只有抛弃长平之军,放弃长平一条路了。长平的乌合之众已经成了赵国的毒瘤,它消耗着赵国的肌体,吞噬着赵国的国力。在最后关头,只能壮士断腕,拼死一搏。把这支乌合之众的作用发挥到极限,去换取秦军最大的代价。这样,剩下的国力和保存下来的军队,还可以保证邯郸的防守。而且双方两败俱伤,关东各国才可能合纵。这样就可以抵抗秦军的继续进攻。
赵括就是按照最后一个办法做的。赵括将这批没有战斗力的乌合之众带入死地,然后利用秦军包围之势,使他们置之死地而后生,发出最大的战斗力。而秦军为了合围不被突破,也必须用尽全力抵抗。这样,秦军虽然名为胜利,实际上是失败了。秦军杀了赵军两三万精锐,自己死亡过半,俘虏了四十万没有战斗力的乌合之众。
而邯郸的赵军保住了,秦军的精锐消耗大半,各国的合纵形成了。不久之后,秦军大败在邯郸城下,赵国再次占领了上党。上党之战到此告一段落,赵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第一点就是要筹措足够多的粮食,毕竟当时赵国的失败很大一方面原因就是因为缺少粮食。秦国有都江堰这样的水利工程,也有一些天然的粮仓,所以粮食相对于赵国来说是非常充足的,在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中也就坚持到了最后。所以赵国要想战胜秦国肯定要解决粮食的问题,不管是向邻国买,还是去借粮甚至是去掠夺都要搞到粮食才行,不然就会出现大问题。
第二点就是要继续坚守,等到秦军耗不起甚至撤退的时候再寻找机会与秦军决战。其实当年秦军和赵军打的就行一场消耗战,双方都在消耗自己的国力,等到一方先熬不住的时候另外一方就能掌握主动权了。由于长平距离秦国较远,秦国的补给不方便,所以赵国可以试着消耗秦国,如果秦军在赵军崩溃之前就坚持不住了,那赵国也就看到胜利的希望了。
第三点就是要积极的进行外交游说,让更多的国家参与到抗秦的战争中去。当年的长平之战是赵国凭借一己之力来抵抗秦国,其他的五个国家则是座山观虎斗不敢轻易的行动,他们虽然不想看到赵军失败,但也不敢得罪秦国。所以赵国应该极力的拉拢他们,把他们变成自己的盟友,这样才能联合多国的力量来战胜秦军。
其实这一切都是理想状态,当时赵国无论怎么做都是战胜不了秦国的。当年赵国虽然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但至是在军事实力上有所提升而已。而秦国经历商鞅变法后不仅军事实力越来越强大了,在政治、农业、经济等方面更是全方位的领先于赵国。所以赵国的失败并不单纯是军事上的问题,而是制度上的问题,不改变制度让自己变得更好,那肯定是战胜不了秦军的。
秦国连年伐韩,目的就是拿下上党高地,不知道死了多少人、花了多少钱。赵国却渔翁得利,天上掉下上党这个大馅饼。所以,赵国立即派兵接手上党,秦国当然不能忍,于是也向上党派兵。你派兵、我就派兵,你增兵、我就增兵,长平之战也就不得不发了。
大战得有一个过程,很少一触即发、触发就打的,都是这样一点儿一点儿累积起来的。所以,战争得有策源地。秦赵长平之战的策源地是上党,而发起这个策源的,是韩国上党太守冯亭,具体事件是冯亭举上党十七城降赵。
所以,长平之战是一个过程。从战争酝酿到战争结束,持续了将近3年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赵国完全可以做出有利于己的战略设计和战略调整。但是,赵国的僵化操作,阻止了所有的可能和变数。
01.秦国是战略主动方,而且很坚定战略是一个方向性的选择。对于秦国来说,可以打也可以不打。对于赵国来说,可以要上党也可以不要上党。所以,打不打与要不要就是秦赵各自的方向性选择。
对于秦国来说,从朝堂到前线,早就做出了选择,就是要打,不仅要拿下上党郡还要痛击赵国。
秦国的远交近攻之策是在昭襄王时期定下的,也就是死命地揍魏国、韩国和楚国这些伸手就能够得到的国家,而重金交质齐国和燕国这些够不到的国家。所以,打韩国、打魏国、打楚国,秦国从来不犹豫,因为大战略早就定下了。
在上党之战前,这几个国家已经都被秦国打怂了,该割的地也割了、该赔的款也赔了。所以,秦国的战略趋势,就是要奔着赵国来,甚至直接大举东出、横扫天下。但是,在这之前,秦国得办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拿下上党高地。
这片被太行、王屋、太岳包围的高地,直接控制着东出太行上的关键通道,也威胁着中原通道。所以,对于上党,秦国是一定要拿下的,这不是十七座城池的问题,而是整个天下的问题。以前是出不出函谷关的问题,现在则是出不出太行山的问题,而问题的关键就是上党高地。
拿下上党,秦国首先就会遭遇到赵国这个强大对手。
除秦以外的六大战国里面,齐国灭了一次燕国、燕国又灭了一次齐国,这俩东西不用秦国打,难兄难弟互相打着玩,就已经自废武功了。
楚国被打得迁了都城,魏国被打得大气都不敢出,韩国就更不用说了,打完了还得接着打,而且正在打着。
所以,就剩下一个赵国,国力尚在,而且赵国很能打。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赵国的武力值就没下去过,要文学风流、赵国不行,要变法革新、赵国也不行,但是要打仗,赵国至少能雄冠三晋。所以,秦国肯定要跟赵国干一仗,不干服赵国,就别想踏实地东出天下。
所以,面对上党这个局面,秦国的战略决策很坚定,一点儿也不犹豫,不仅要上党十七城,而且还要借这个机会痛打赵国一顿。
02.赵国是战略被动方,而且很犹豫在上党问题上,秦国一直很积极、一直很主动,决策一直很坚定。但是,赵国就有些悲剧了。
上党问题,对于赵国是一个忽然而至的新问题。
秦韩打得你死我活、赵国作壁上观,这局面挺好。勿需讨论赵国会不会安不忘危、担心秦国打完韩国就揍它,赵国朝堂就没这个程序设计,就是看热闹,而且看得很开心。
秦国攻占野王后,彻底把上党高地跟韩国本土给分割了。这时候,脱离韩国本土支援的上党,就等于是秦国的了。于是,韩国跟秦国签订了城下之盟,割上党郡以求和。突然,韩国的上党太守玩了一个大幺蛾子,带着上党郡投降赵国了。所以,上党问题忽然而至,赵国上下不仅没有准备而且也没有想到。
上党高地,到底是烫手山芋还是天降馅饼,赵国彻底懵了。所以,对于上党问题,赵国是一种非常被动的态度,他之前没想到、现在也没准备。
不接收上党,赵国舍不得,因为上党十七城啊,真得好。接收上党,赵国马上就会遭遇下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与秦国开战。对于这个问题,赵国更没有准备,而且完全就不想跟秦国打。在昭襄王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的政治绩效已经彻底显现,秦国就是战国第一强国,打谁谁死、揍谁谁服。所以,赵国不想跟秦国打,甚至都不敢跟秦国打。
所以,赵国的战略决策就一直很犹豫。
第一个问题:要不要接收上党。
朝堂上分了两派:一派主张接收、一派主张不接收。最后,贪婪占了上风,赵孝成王和平原君拍了板:接收上党十七城。
但是,接收上党的依据是什么?
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岁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赵国君臣,无论是主张接收的、还是拒绝接收的,统统没有把上党高地当成一个关系生死存亡的战略要地来考虑。上党问题,在赵国君臣的头脑中,就是一个占不占便宜的利益问题,就是钱的问题。
秦国的战略依据是远交近攻和东出天下,是制胜天下的大国策。而赵国的依据却是城池、却是钱,是占不占便宜。这就是双方的格局差异。
赵国把上党问题定性为一个利益问题,也就是钱的问题。钱的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个要命的问题,更何况上党这么一个飞来之财。但是,战略问题和国策问题,却可以要命。
北宋拼死了赵匡胤和赵光义两代君主,非要惦记幽云十六州。因为在北宋的这两代君主看来,幽云十六州根本就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战略问题和国策问题。如果是十六座城池,根本就不用费这么大的劲。满清割据东北,简直就是拿大扫帚横扫,大明不仅撤军而且赶紧移民,辽东不要了,全给你。但是,关宁防线,满清就死活也过不去。因为辽东是钱的问题,关宁是命的问题。
所以,长平之战的局面就是:赵国要钱、秦国要命。
于是,秦国的战略决策很坚定,就是奔着玩命来的;而赵国的战略决策就很犹豫,它是奔着抢钱来的。所以,秦国一定要用战争手段解决这个要命的问题,而赵国则尽量不想用战争手段解决这个抢钱的问题。
于是,第二个问题,就是:要不要打上党之战,也就是长平之战。以及,赵国马上遭遇的第三个问题,就是:上党之战要打多大规模。
对于这两个必须要用命来解决的问题,赵国就一直没想好。
前260年4月,秦军出击上党,赵国老将廉颇应战,战场上开始有了死伤。
前260年6月,秦军攻占二樟城和光狼城,赵军被击败。
前260年7月,秦军发动猛攻,赵军全面防守。
秦军很主动,赵军很被动,因为秦国决策坚定、赵国决策犹豫。庙堂问题,直接影响了军事问题。
之后,秦赵开始议和。
但是,秦国是一边议和、一边增兵,不仅把关中精锐全派到长平前线,而且还把名将白起也给派了过来,甚至秦昭襄王亲赴前线。所以,秦国就没想跟赵国议什么和,能打得过你、打过你还有好处、你还这么不要脸,凭啥不往死里打。
赵国呢?白白耽误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调整期。
秦国打韩国,韩国朝堂没脑子、一怂到底,于是割地求和。但是,韩国上党太守冯亭却有脑子,硬是把秦韩之间的问题转变成秦韩赵之间的问题,就是拉过赵国、把问题扩大化。
赵国也可以这么做,一直跟魏国亲近,跟齐国、跟楚国的关系也比秦国近,因为秦国是天下公敌。所以,赵国完全可以把上党问题转变成六国问题,就是不要上党郡也得把魏国和齐国的拉进来。但是,秦赵议和了,其他战国也就没有插手的必要了。
于是,暴风骤雨般的长平决战就开始了。前260年9月,赵军在被围困四十六天后投降,然后被秦军集体坑杀。
03.赵国到底应该怎样正确应对上党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就是冯亭出幺蛾子、携上党十七城降赵的问题。赵国基本无解。
两个原因:
一个是上党太诱人。接收了就得跟秦国干,但不接收却真心疼。就是发动百万大军攻占上党,都不见得能夺回来,现在从天而降,赵国还担心馅饼太大把自己砸死吗?
另个一是不接收上党真得跌面儿。七大战国都是大国,大家不仅要地要钱,还要脸。你赵国放着上党郡不敢接收,就是明摆着怕了秦国,以后真心不好出来混。
所以,就是不从战略角度考虑上党问题,赵国也得接收。
如果我们替赵国考虑一下,那就是:秦国占了上党,肯定也不会消停,马上就得揍赵国。因为韩国和魏国都揍服了,不打赵国还能打谁。
赵国派兵接收,秦国派兵攻占;赵国增兵、秦国也增兵,然后就是几十万规模的大军对峙。这个情况,可能真得超出赵国君臣的初衷设想。但是,这个时候,赵国也就可以采取战略调整了。也就是说,赵国可以在战略调整中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该怎么调整呢?
一个是学上党太守冯亭,把问题扩大化。
冯亭能把秦韩上党问题扩大化,扩大成秦赵韩三家的问题,那赵国也可以。
在长平之战前,公孙衍在前318年搞了一次合纵战争,楚魏韩赵燕五国伐秦;孟尝君在前296年搞了一次合纵战争,齐韩魏三国伐秦。
所以,赵国可以借上党之机,再次组织一个几国伐秦的合纵战争。而且,赵国不缺盟友。第一个盟友自然是韩国,因为上党郡本就是韩国的,替韩国打仗,韩国应该会同意。韩赵魏三家本就有同盟基础,所以魏国也可以争取。还有楚国和齐国,只要赵国能给出好处,这两家也不会完全不管。
另一个是放弃犹豫、坚决作战,就是要定了上党。
赵国长平之败,并非完全因为军事不行,很大原因是庙堂犹豫。赵国庙堂一直把上党问题当成钱的问题,所以犹豫着打还是不打、犹豫着打大还是打小。当秦国已经调集关中精锐,增兵到了几十万,赵国就真得没有犹豫的必要了。所以,只能拼死去打。
长平决战是赵国主动发起的,因为是赵括组织赵军全线出击,所以才中了秦军的埋伏。而赵国为什么要主动出击呢?纸上谈兵的赵括谈不死赵国四十多万大军,主要是赵国扛不住战争消耗了,赶紧计划着打一仗了事。
决战打完,打赢了,赵国全定上党;打输了,赵国退出上党。
所以,赵国主动决战并不是因为它坚定要打,而是开始要退出不玩了,所以孤注一掷了一把。如果赵国能举国动员,就是跟秦国干到底,它应该做的是征兵征粮征物资,跟秦国死耗。甚至,这时候怎么也得求援韩国、魏国以及楚国和齐国了。燕国别指望,它是秦国的狗腿子,不偷袭赵国就不错了。
长平之战,赵国的问题不是打了败仗,而是败得太惨,四十多万青壮劳力全部报废。所以,败不是问题,惨败才是问题。
如果要规避这种惨败,赵国还可以单方面退出。
一个是彻底求和,给你上党,我就是不玩了;另一个是单方面撤军,你秦国爱咋咋地,我赵国就是走了,退守上党盆地之外的太行屏障。这么做,赵国不会败得这么惨。
秦国呢?
秦国当然想暴揍一顿赵国,但是秦国更想要的是上党郡,上党郡才是主要矛盾。暴揍赵国是占据上党以后要考虑的事情,所以也没必要这么心急。
而且,秦军为了打长平之战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之所以活埋赵军那么多人,是因为自己也死伤惨重,甚至都没有粮食养活这四十几万投降的赵军。所以,赵国只要退出上党、跟秦国说不玩了,秦昭襄王也不会去死干到底,非要拿下邯郸、灭了赵国。
因为七大战国已经存续了好多年,玩一场灭国战争,秦国庙堂没做好这个准备,可以说是没这么大的胃口,也可以说是没这么大的想象力。所以,长平之战在打完之后,前线将军白起就是要灭了赵国,而秦国庙堂呢?却非要停战。直接原因是范雎嫉贤妒能,但根本原因是秦国庙堂没有灭国的想法。
不用再打仗、不用再花钱,秦国欺负了韩国还欺负了赵国,自己还拿下了上党郡,真是要实惠有实惠、要面子有面子。所以,秦国不会非要干死赵国四十万大军才停战,全定上党郡肯定会停战。
但是,犹豫的赵国朝堂,却一直犹豫着,犹豫着要不要接收上党、犹豫着要不要跟秦国干仗、犹豫着跟秦国干多大规模的仗。最后,孤注一掷、主动出击,不是改变犹豫而是在退出之前犹豫着最后一搏。结果,也就只能悲剧了。
所以,长平之战打败,要负责的得是赵国庙堂,不是什么纸上谈兵的赵括;长平之战惨败,要负责的更得是赵国庙堂,也就是赵孝成王和平原君这伙人,而不应该是赵括和前线赵军。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