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9-19 01:01:0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0次
高级技工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专用性人才资本投资风险大。
人力资本投资分为通用性人力资本投资和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两大类型。一般来说,正规学校中的学历教育培养的主要是通用性人力资本,而职业技术学校中的职业教育和企业或其他机构中的职业培训主要培养的是专用性人力资本。这样,技术员工短缺问题本质上就可以归结为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问题。
人力资本投资的固有特点,决定了对其投资将会面临较大的风险,需要有适当的风险防范和投资激励机制。因此,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激励机制的缺失应当是当前我国企业技术员工短缺的较大原因之一,而本着激励原则进行风险防范与相关制度的建构可能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主要是大多数人对职业技术大学还是有歧视的,很多学生宁愿复读,也不愿意去读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去年国务院发布的职业教育方案,未来在五到十年之间,中国的职业教育将得到一个较大的提升。目前为止,国内的职业院校已经拥有超过一千个专业,专业点接近10万个,这些专业基本覆盖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且职业院校已经具备了培育技能型人才的能力,而且职校也成为了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未来这些技能型人才,将全面助力中国产业迈向中高端。
职业学校的课程一般是直接对接行业热门的就业方向,在职业学校就学的学生,一般能获得更多的实习经历,在毕业之后,往往能和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很多职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就会到企业内部参观学习,对未来就业的方向有一个大致的判断。而且与本科院校不同的是,职业的老师一般会是在企业工作过的员工来接授,特别是校企合作班,一般是企业的在职员工直接对学生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实践经验是一个较大的提升,很多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较快度过实习期,进行工作状态。
但尽管社会需要强烈,职校的进步也很大,一些家长仍然对职校有一些歧视性的看法,认为职校就是考不上大学的人才去上的学校,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现在本科院校扩招,本科生的含金量本来就没这么高了。
社会各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一样,有的企业需要更加有实践经验的学生,所以职校毕业的学生也有很大的前景,不过短期来看,职校生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部分偏远的职校师资力量也不够,这一点也需要得到加强。
我总结的对于我国技能型人才缺乏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首先从个人层次出发: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当代年轻人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习惯了娇生惯养,技能型人才要求的不单单技能能更是长期已久的经验和对技能的一遍遍打磨和矫正。现在的享乐主义使得年轻人想去逃避这种痛苦。所以从年轻一代人的角度出发,技能人才就成了一种吃苦的代名词,所以导致现在技能工人越来越少,有人愿意教但是没人愿意学。
其次从教育层次,我国虽然有很多高校,但是用的书都是上世纪工业时代所留下的书,与这个社会完全脱轨。而所谓的技能学校,也只是很多学生没有办法的时候才会去,学生有教而无类,这样会导致教育不上。也就是就算有人把技能非常愿意教,很多学生不愿意学,而对于其他高校而言,真正培养出来的是学术型人才,理论才是重中之重。对于技能的要求基本为零,所以教育基本上算是和社会完全脱轨。
最后个是社会上对薪资,晋升、待遇水平上,社会上一般认可的是你,是因为你有学历,你有学历就可以往上升,但是当你只有技能时,企业家可能会用但是不会提拔你,这就导致技能型人才真的底层工作人员,现在的人都想管或者成为管理者的生活,所以都愿意用34年去换一个文凭,但是不会去学习个技能。社会对学历的认可程度,远远大于技能上的认可。在这里不是说能力不重要只说学历这个跳板的重要性。
所以个人问题是在于途享乐主义,而对整个教育机制而言,缺乏一个与社会接轨的途径,同时社会应该大力提高技能人才上升的途径,而不是只看学历,不看能力。
高技能人才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应加强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的建设,大力发展技能型教育,大规模地培养技能型人才,加快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工人。
近几年来,“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实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2021—2021年)”等文件相继出台,着力完善技术工人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正日益突出。
行业发展需求增加,技术人才的缺口可能会长期存在。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缺口在2000万左右,面临着制造业高技能人才比例偏低、结构性短缺和青年择业意愿不强等诸多挑战。就企业方面而言,现有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在结构上呈现出“三多三少”的稀缺性,即低层次多、高层次少,年龄大、年青人少,单一技能多、复合型技能少,新兴行业技工严重短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教融合程度不高,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企业一线操作人员的持续提升能力又十分有限。一个拥有3到4名专业技术人员的自动化生产线,在整个行业都很难实现。
雇主找不到人了,技术工人同样陷入了技能提升的尴尬境地。就拿数据产业来说,目前数据标注、抓取输入等岗位的青年群体面临着发展困境:相关的培训体系还没有建立完善,从业人员只需进行短期培训就可以上岗。但一位刚入职的年轻技工,通过岗位锻炼、职称评定等途径成长为高技能人才,至少要十多年,培训成长渠道普遍不畅,如职称评定要按工作年限分批进行,有名额要求,企业自主权也有限。
建议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使青年产业工人群体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激发青年产业工人群体选择技工职业的热情。提出国家要对发展技能型人才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并设立培训基金,给予企业资金支持。推动企业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充分发挥鉴定主体的作用。积极参加技能提升的技术工人,可享受岗位补贴,有效调动他们学习技能、钻研业务、提高效益的积极性。
我国高级技工待遇太差,没有人愿意做。中国高端技术人才的缺口高达2200万,在如此困难的就业条件下,许多人宁愿失业也不愿做技术工人。据统计,中国的高级技师仅占工人总数的5%,日本的高级技师占工人总数的40%,而德国的高级技师占工人总数的50%。为什么会这样?
一、恶劣的工作环境
熟练工人必须在前线工作。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工作量很大。许多工人每天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像机械加工一样,工作不得不忍受机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焊接散发出大量热量。车间的温度甚至高达40摄氏度以上。许多工人依靠藿香正气水来坚持。此外,焊接一些稀有金属时,会产生有毒气体,对焊接工人造成肺损伤。许多制造业工作甚至不得不轮班,打乱了工作和休息时间表,加重了对人体的伤害。
二、低工资
熟练工人的工资够吃饭,很难发财,买不起房子,处对象也非常的艰难。这份工资足以养活自己,但它让年轻人如何养家糊口。这也是为什么大量技术工人想转向高收入领域,如金融、it和互联网。
三、社会地位低下
许多月薪3000元的办公室职员歧视月薪5000元的技术工人。企业中技术工人的地位很低,他们不如他们的亲属。中国人畸形的人才观使得技术工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很低。
据可靠数据显示,我国高级技工缺口2200万人,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笔者以为有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技工的待遇问题。
现代社会,人们把技工称作蓝领,蓝领的工作相对于白领来说,工作时比白领累,也比白领脏,却普遍拿着比白领少的工资。这让一些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心里很是不平衡。业内待遇的影响,使同行业专业对口的学校,招生减少,从事技工行业的人当然也就少了。
第二,社会人的观念问题。
传统的观念中,对于体力劳动还是有鄙视的。技工虽然靠技术吃饭,但是付出的是体力与脑力的总和。相比较白领,整日的工作就是坐在办公室来说,就比较辛苦了。于是不少人宁愿充电,跳槽当低工资的白领,也不想做自己学习的专业的技师。
在一些人的眼中,技工做得再好,也是工人,一个月就那三五千的工资。办公室的白领,整日坐着,工作轻巧,工资比技工还多,企业干部,动动嘴,开几个会,一个月工资就上万。相比之下,不是真的缺钱,喜欢做技工的人还真是不多。
第三、缺乏吃苦精神。
不论是普通技工,还是高级技工,工作的环境是车间。有时因为产品生产的需要,有温度的要求,工作环境内,或者是冬天太冷,或者是夏天太热,看着空调用不了;有时因为产品急需完工,又不得不加班加点,此时的劳动强度让一般人都受不了。
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了,思想也比较浮躁,很少有人能一直坚持下来,只要自己有别的生存之道,谁还愿意吃这样的苦呢?谁不想过得舒服一些呢?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率持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考大学继续深造,而培养高级技工的专科学校则被无情的忽视,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大学生无处不在,而技校生寥寥无几的普遍现象,要知道技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通常都是高级技工的基础,如果没有学生就读技校,自然不会有充足的资源满足高级技工的晋升需求。
虽然是教育理念的转变造成了高级技工的匮乏,但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态,同样从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相比较技工的社会地位来说,大学生往往会给人比较体面的错觉,殊不知具有过硬专业技能的高级技工,在企业中也是备受瞩目的,但正是因为长期以来形成的错误就业理念,使得年轻人对于技工岗位失去了热情和信心,才会发展到2200万人缺口的严重程度。
此外,技工的工作强度相对较大,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比较严苛,也使得年轻人产生了畏惧心理,尤其是电子商务时代的全面开启,使得快递员、外卖员以及相关工作岗位产生了大量的用工需求,而没有任何专业性的要求和相对较低的劳动强度,也就成为了抢占高级技工后备人才的有利条件,仅仅是快递行业提供的薪酬标准,就足以让年轻人踊跃报名。
通过对各方面条件的对比分析,不难发现高级技工的人才缺口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教育和就业理念的转变和对职业前景的错误规划,才是造成这一现状的核心要素,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相信未来的高级技工依然会在人才缺口上进一步加大。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