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道德经》第 15 章,它告诉了我们什么深刻哲理

时间: 2022-09-06 07:00:2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9次

《道德经》第 15 章,它告诉了我们什么深刻哲理

道德经里面最有哲理的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理解:
上德之人已经把德融入他们的思维以及行为模式中去了,所以他们的内心与举止协调统一,非常自然,但是他们自己却不认为自己是有德的,所以这样的人是真有德。下德之人没有把德完全的融入到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举止中去,但是他们又希望让别人认为他们有德,进而刻意按照德的标准做事,那种违心做作的样子,让人觉得虚伪,所以他们不是真的有德。(从下德变为上德,首先要发现并认识自己的行为模式,然后扭转自身底层的思维观念,克服原有观念,并有意识的利用新的观念去做事,坚持,便可改变。)

上德之人不会有意去故意表现德,他们举止自然合德,却并不会认为自己有所作为。
上仁之人努力使自己行仁行善,而只觉得自己的仁善是应该的,并不觉得有所作为。
上义之人怀揣着帮助别人的心去行义,觉得自己对社会对帮助过的人是有点作为的。
上礼之人行礼时,内心真诚且恭恭敬敬的对待别人,一旦别人无视他周到的礼貌,他就会感到被侮辱,直接伸出手臂来强迫别人还礼。

所以在世风日下的社会中,那些有道之人都消失了,人们就开始推崇有德之人;当有德之人也消失了,人们就开始推崇仁爱之士;当那些仁爱之士都消失了,人们就开始推举行义之人;当行义之人都消失了,那些有着周全礼数的人就会被推举。
所谓的礼法,其实就是忠信淡薄和衰败的产物,是害人吃人的工具、更是大动乱的元凶。
社会动乱之时,那些所谓有先见之明的人,只不过是认识了道的浮华而已,但这却是整个社会认识到自身愚昧的开始。

所以大丈夫要把自己置身于敦厚的状态,而不要浅薄;置身于实在朴实的品德中,而不要立身于所谓的华丽之礼。
所以要舍弃浅薄与浮华,立身敦厚与朴实。

注意:
德的标准,第十章已阐述。德就是遵道而行的态度:“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第十五章描写的是有道之人。本章中很多版本存在“下德为之而有以为”这句话,但在两个古本中没有此句,况且这个句子版本很多,而且句意本身就有问题,所以删除。

注释:
是以,所以、因此。无为中的“为”,(仅凭主观意志的)有意去做。以为,以之为。
仁,温良者,仁之本也《礼记·儒行》。义,公正的道理正直的行为。攘,捋起。
扔,牵引、拉。信,守信用、信任、诚实。薄,少。首,开端。识,识别。华,浮华。
愚,愚昧、愚蠢。始,开始、起源。处,置身、引申为处理。
厚,忠厚、丰厚、多。实,殷实。取,捕取也《说文》。

译文:
上德不刻意德,所以有德;下德不失去德,所以无德。
上德自然而为却不觉得有作为;上仁作为仁而不觉得有作为。
上义作为义而觉得有作为,上礼作为礼然而没有得到回复,就捋起手臂而拉他。
所以失去道而后就是德,失去德而后就是仁,失去仁而后就是义,失去义而后就是礼。
礼这个东西,忠信的少,却是作乱的开端。
预先识别的人,道的浮华,却是愚昧的开始。
因此大丈夫置身它的忠厚,不处在它的浅薄;置身它的殷实,不处在它的浮华。
所以剔除那个选取这个。
那都是哲理。慢慢看,阅之万遍,妙理自明
句句玄机.

老子的道德经,阐述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即上篇《德经》,下篇《道经》,后经后人分类为章,共八十一章。《道德经》主要讲述的是“道德”的意义,即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等,文艺深奥,包含广阔,被誉为“万经之王”,更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后世的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意义。

《道德经》中有很多有用的人生哲理,比如第四十五章中的“大直若屈,大巧若愚,大辩若讷,大赢若纳”,这句话指出正直的人看起来比较温柔,灵巧的人看起来比较愚笨,真正辩才无碍的人,看起来木木讷讷的,其实就是告诉我们真正有才学、有智慧的的人应该具备含蓄、内敛的品性,不轻易地显露自己,虚心学习。还有第六十四章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意思是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基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沙;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的每一步积累起来的,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从小事做起,一点一点累积,这样才能够做成大事。还有第三十三章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阐述了正确认识别人的人是智者,而能够认清楚自己的人是高明者想要成为一位聪明人不仅要正确认识别人,更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倒立......

老子的《道德经》阐述的人生哲学、道理远远不止上述所描述的这几个,还有很多都需要大家去阅读、理解,也更是大家值得去思考和学习的。

老子的《道德经》阐述的主要人生哲理就是无为。这种无为不是消极的不去做什么,而是要顺应天道,人道,怀宽容忍耐之心。
与世无争,少说话多做事,有舍才有得,持而不盈、富贵不骄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1、不要总是想着能够长久,才能天长地久。
2、万变不离其宗,掌握道之根本。3、美丑善恶都共存,有不完美才精彩。

智慧人生是幸福的源泉,智慧来自于学习,《道德经》是该学习的内容之一。

《道德经》让我们学到了什么道理?

1、只有摒弃一切感知,停止向外追求,才能求得内心的宁静清澈,所以,要平一致,不看重谁,不轻视谁,这样便可被天下人所尊贵。

2、人的成功之道与水一样,至柔至刚皆在一念之间,或许有的人此刻正面临困境,但是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具有“强者”的资本而保持“弱者”的姿态,这其实是一种人生智慧。

3、万事万物皆相对,自古便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说,每个人对于事物的看法不同,所得到的结果也不同。达摩祖师也说过,行善不能总挂在心里,你做了多少善事,感觉自己多么的伟大,其实这样的善,是虚伪的,也是没有意义的,一切随缘。

扩展资料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你从《道德经》里学到了哪些哲理?

我在《道德经》里面学到的哲理是我们做人要讲道德。然后要诚信对待别人然后不要欺骗别人,不要做违心的事情。这就是我在里面学到的。
报怨以德,以善良对待一切,不要用坏人的方法和手段,更不要用比坏人更加残忍的方法和手段去对待自己认为的坏人。比如以暴制暴,以恶制恶。多少年前日本人欺负了中国人,被教育要仇恨日本人。结果是学会了恨,一个有恨的习惯的人,就会很习惯地去恨身边的一切人,稍微有点不对,就仇恨,仇恨之下所做的行为比坏人还坏,但却认为自己是正义的。《道德经》告诉我们善良的道理和必须,即使受到伤害也要保守自己的德,德是自然属性,是每个人时时刻刻的持守,是希望,是幸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皆要效法道,道重复效法自身(反者道之动,道是循环重复运动)。自然,自己如此之意,自然既无为!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依道而为!可见道德经之根本之核心既“无为”,道德经五千言就是两个字“无为”。依道而为无所不为!
我从道德经里学到的哲理就是这一句话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得太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不如保持虚静沉默“。
《道德经》是一本很玄、很有哲理的书,但看起来非常有意思。其中有一个道理就是,一切都是变化的,唯有变化是不变的。
文章标题: 《道德经》第 15 章,它告诉了我们什么深刻哲理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49360.html

[《道德经》第 15 章,它告诉了我们什么深刻哲理]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