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9-05 08:59:5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0次
徐茂公足智多谋,为唐朝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之所以在凌烟阁排名靠后,是因为徐茂公并不是唐太宗李世民真正信任的人,但他效忠的是大唐而不是李世民,这让李世民很难受。作为贞观年间绘制的灵岩阁英雄画像,自然会排在后面。我对这件事的看法是:徐茂公一心为国,不计个人名利。他是初唐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死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隋唐英雄传》中,他出谋划策,运筹帷幄,战胜千里之外的军事家。
他是历史上的徐茂公。《隋唐演义》中,秦琼是李世民元帅,徐茂公是军师,无论是秦琼统帅还是李世民亲征。徐茂公无所不知,他的能力远在诸葛亮之上。唐太宗继位后,觉得自己为唐朝做了贡献,便命人将孙昌无极、李靖、秦琼、杜如晦、魏徵等24位功臣绘制的画像存放在灵岩阁,以示对这些人的感激之情,并表示自己的大恩大德。但凌烟阁24位英雄的排名,并不是按照功过来排的,而是按照与唐太宗的亲疏来排的。
这正是小说中徐茂公的形象。因战功突出,被国号为李。自从加入唐朝以来,徐茂公一直跟随李世民南征。后来,李世民是后来,徐茂公也因他的军事功绩而闻名。徐茂公对唐朝的建立和新疆的扩张贡献是比较大的,但为什么他在凌烟阁24杰中只排倒数第二呢?此事与玄武门之变有关,李世民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此事。就信用而言,徐茂公不亚于任何人。他曾经带兵远征突厥,让突厥失地灭国,甚至跟随唐太宗征服高句丽,攻城拔寨。
大唐之初,他甚至破城,开辟大唐疆域,使许多地方割据势力纷纷投降大唐。可以说,徐茂公树立了唐朝对外的权威,使四夷臣服;他对内谋略超群,对国家有贡献。在玄武门的改造中,徐茂公没有直接参与。李世民极力邀请徐茂公,但徐茂公非常忠诚,看透了玄武门的变化。我很了解明哲保身的方法。皇权之争是一瞬间的事。因此,徐茂公没有参与其中,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李世民提到了玄武门的变化,并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了利害关系。正因如此,徐茂公在凌烟阁的24位英雄中排名倒数第二。
徐茂公也就是历史上的徐世绩,字懋功,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徐懋功曾多次改名,先是被赐姓为“李”,改叫李世绩。之后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又改名为李绩。
徐茂公和唐太宗李世民的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据记载,徐茂公又一次患了重病,御医看过之后,说需用胡子烧成的灰作为药引。李世民听说之后,直接剪下了自己的胡子赐给徐茂公。古人讲究的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不能随便剪掉的。
李世民的这种行为让徐茂公感动至极,他咬破手指,发誓要为李世民出生入死。李世民临终之前,特意将唐高宗李治托付给了徐茂公。
徐茂公也确实是对大唐,对李世民忠心耿耿,也立下了赫赫战功,击溃宋金刚,擒斩窦建德,活捉王世充、攻灭刘黑闼,逼降杜伏威,擒获徐圆朗,杀死辅公祏,从洛阳一直打到江淮,这一系列的战役中都有徐茂公的功劳。
建立大唐王朝之后,徐茂公和李靖一起击败了东突厥,生擒颉利可汗。之后又带领三万骑兵战败了薛延陀20万大军。在攻打高句丽的战争中,连破十城。
到了唐高宗年间,已经是古稀之年的徐茂公依然随军攻打高句丽,并且攻陷了高句丽的首都平壤,破城176座。
在上世纪的70年代,徐茂公的墓被发现,他的墓志铭也被公布于世,碑文是又唐高宗李治亲笔所写,概括了徐茂公一生的功劳,基本上都与史书记载相同。
唯一与史书有些出入的是碑文上灭有记载玄武门之变,这与《新唐书》的记载明显是不符的,但是如果对照《旧唐书》的话,会发现,徐茂公应该是真的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根据《旧唐书》记载,当时李世民就玄武门之事问计徐茂公,徐茂公“推辞不语”。
再结合徐茂公在凌烟阁上的排名,看来应该确实没有参与这次行动,而这也让李世民对他有一定程度上的不满。
军师,在历史上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官职,比如三国时,曹操曾以郭嘉为军师,刘备曾以诸葛亮为军师,孙权曾以朱然为军师。军师的主要职责,除了为主帅出谋划策以外,还有依据军法来节制军队等。
在历史上,虽然也有孙武、张良这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存在,但他们仍然是普通人,无法克服肉体凡胎对他们的限制。然而在许多古典小说中,这些军师们却能脱胎换骨,化身为与军事本无半点关联的术士。这些术士具备的法术繁多,包括了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斩草为马等等,这些技能甚至取代了智谋,成为他们克敌制胜的法宝。
比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可以设坛“借东风”;《水浒传》中的公孙胜可以与敌将在空中斗法;《封神演义》更是将这种术士之间的斗法演绎到了极致,成为了一场法术大乱斗。 为何在古典小说中,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军师们会演变成为呼风唤雨的术士呢?
一、武成王庙的推动
武成王庙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最初是为了祭祀姜太公所立。武成王庙的制度效仿当时的文庙即孔庙,正殿除了姜太公以外,还选出古代文臣名将中的10人作为“十哲,”同列庙宇之中。最初能够入选武成王庙的10人有: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徐茂公、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
到了唐德宗时,武成王庙的阵容得到了空前扩大,从周朝到当时为止的64位名将增选入列,其中就包括了范蠡、关羽、张飞、张辽、王僧辩等人,甚至是郭子仪这样的“当代”人物也能入选。唐朝设置武成王庙(即武庙)的初衷,是与孔庙(即文庙)相呼应,以此来凸显其“文武并治”的治国理念。而更为重要的是,唐王朝想要借助这些古代先贤们的神力,帮助唐朝军队打胜仗。所以,唐朝军队出征时往往有一个规矩:“出师命将,发日引辞于庙”。武则天时唐朝开设武举,与文举并列。当时的武举人到京城,也都要拜谒武成王庙。
南北两宋,边患始终是一个大问题,所以,宋朝皇帝对武庙的热情丝毫不减。北宋建立后,宋太祖下令在开封修建武成王庙,位置与国学相对,以凸显其神圣地位,只不过,“战神”白起因为杀降而被宋太祖逐出武庙。后来,进入武庙的64将又增加了12位,扩展到了72位。此后的元明两朝,武庙依然受到帝王们的热捧。在明朝英宗时,由于边疆问题再次成为皇帝的心头大患,朝廷又将武庙的祭祀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民间的军师神话
在武庙的历代严格中,地位最为稳固的,除了主祭的姜太公以外,还有张良、诸葛亮、孙武、田穰苴、韩信、乐毅等人。其中,姜太公、张良、诸葛亮在历史上均是以军师的形象出现的,而他们,也是被民间神话最为严重的几位。
1、姜太公之所以成为武庙之主,是因为他帮助周文王父子以武力讨伐商纣,夺取天下,并被后世奉为“兵家之祖”。由于年代久远,姜太公的事迹逐渐被小说家甚至是史学家们神化,他成了一个可以通神之人,而且会各种巫术和神仙法术,与现实生活中的术士相近。
2、张良与姜太公的事迹十分相似,他帮助刘邦在短短数年之内就取得了天下,而他的人生也在史学家和小说家的笔下,开始充满了传奇色彩:
少年时,他于下邳桥上遇到了似仙人一般的黄石公;功成名就时,他又能飘然若仙,归隐江湖。于是,在民间传说中,张良最终也是超然飞升,位列仙班。据说,“道教实际创始人”张道陵就是张良的八世孙。
3、再说诸葛亮。真实历史中的他,以政务见长,并未展现出出色的军事能力。但在南北朝的文学作品中,诸葛亮已经与各类光怪陆离的神力联系在了一起,比如他创立的八阵图,具有改变当地“小气候”的神力,他还被赋予了预知未来的特异功能。苏轼曾经感叹道:“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历史上的诸葛亮如果然有如此神力,又何必为不破曹魏而发愁呢?
所以说,从唐朝开始,皇帝们为了打胜仗,故意神话了历史上那些叱咤风云的谋臣们,并不时祭祀之。如此一来,武庙之中的那些军师塑像们,不仅是他们历史功绩的标志,还被人为强化了其神秘性。此外,由于官方的渲染,小说家们也出来推波助澜,让这些庙堂上的塑像成为军师中的楷模。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