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唐初重臣中有北周皇室的后代吗

时间: 2022-09-03 18:00:2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8次

唐初重臣中有北周皇室的后代吗

宇文化及是北周皇室后裔吗

宇文化及(?—公元619年), 隋末叛军首领。祖上是匈奴人,姓破野头。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北周上柱国宇文盛之孙,右卫大将军宇文述长子,杨广为晋王时,宇文述曾参与策划拥立杨广为太子,炀帝即位后为了感谢宇文述的拥戴之功,特将自己的大女儿南阳公主许配给宇文述的第三子宇文士及。
不是!他祖上是北周皇室的家臣,原本不姓宇文,宇文是赐姓。宇文化及祖上是匈奴人。
不是,化及是鲜卑胡人,姓破野头,是宇文皇族的包衣奴才,随主子的姓了。
不是,只是某北周皇室的家臣。后改为宇文姓

隋朝建立把北周皇室和北齐皇室与南陈皇室都杀光了吗

当然都有,而且是很多,首先隋文帝人还不错,其次,一般政权交替,朝代更换,通常只会把关键的人物除去,假若没什么威胁都不会去考虑。
而隋文帝是北周的,不是靠武力夺取皇位,这种情况下,图名声,必然是什么也不会做。
至于北齐和南陈,因为是靠武力战胜,说句不好听的,人家都被打败了,根本没有什么威胁,只有那些觉得自己不行的,才会怕别人复辟。才考虑灭族。
唐太宗夺位也就对兄弟两个动手,而武则天却差不多灭了整个李氏,这就是个中差别。
没有啊,南陈就有皇子遗留,北周北齐嘛,应该有的,因为有些遗留民间的或是赶出朝廷的亦或是一些亲戚他们也是皇室,但不住皇宫也不为朝廷处理
魏蜀吴三国之战,魏首先灭亡了蜀国,在这之后司马炎篡魏而建立西晋,西晋建立的时候,吴国还没灭亡,西晋灭亡了吴国,随后五胡乱华,西晋灭亡,国分南北,是为南北朝时期,北方十六国建立(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国、成汉),同时南方西晋宗室司马睿建立东晋,十六国中的前秦曾经一度统一北方,前秦伐东晋失败,国家崩溃,北方又陷入混乱,此后北魏统一北方,北朝变得名副其实,此时南方东晋仍然存在,后东晋被宋朝取代,南朝正式开始,依此为,宋、齐、梁、陈,史称刘宋,南齐、南梁和南陈,北方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魏被北齐所灭,西魏被北周所灭,此时北方北齐和北周并立,后北周灭掉北齐,北周重臣杨坚灭掉北周建立隋朝,隋朝灭掉南朝中的最后一个国家南陈,统一全国,是为隋朝。大概就是这样,我是理科生,比较喜欢历史,所以有错误之处请谅解。

杀死隋炀帝的宇文化及是北周皇族的后代吗?

宇文化及与北周皇室同姓不同宗。
宇文化及
(?~619) 隋末叛军首领。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隋大将宇文述之子。

宇文述(?—616.11.20),字伯通,鲜卑族,代郡武川人,隋朝名将。

宇文述本姓破野头,其先因在鲜卑族俟豆归当仆人,便随主人改姓为宇文氏。其父宇文盛,北周时因有战功而位至上柱国。因北周时期尚武,所以宇文述“少骁锐,便弓马”(《隋书·宇文述列传》)。十一岁时,有个相面的人对他说:“公子善自爱,后当位极人臣”(《隋书·宇文述列传》)。周武帝时,其父因军功,起家拜开府。宇文述性格“恭谨沈密”(《隋书·宇文述列传》),掌握北周实权大冢宰宇文护对其甚是喜爱,宇文述因此以本官领宇文护的亲信。周武帝除掉宇文护,自己掌握政权后,召宇文述为左宫伯,累迁英果中大夫,赐爵博陵郡公,寻改封濮阳郡公。
宇文化及之父为宇文述
宇文述本姓破野头,其先因在鲜卑族俟豆归当仆人,便随主人改姓为宇文氏。其父宇文盛,北周时因有战功而位至上柱国。因北周时期尚武,所以宇文述“少骁锐,便弓马”(《隋书·宇文述列传》)。十一岁时,有个相面的人对他说:“公子善自爱,后当位极人臣”(《隋书·宇文述列传》)。周武帝时,其父因军功,起家拜开府。宇文述性格“恭谨沈密”(《隋书·宇文述列传》),掌握北周实权大冢宰宇文护对其甚是喜爱,宇文述因此以本官领宇文护的亲信。周武帝除掉宇文护,自己掌握政权后,召宇文述为左宫伯,累迁英果中大夫,赐爵博陵郡公,寻改封濮阳郡公
参考资料:http://bk.baidu.com/view/96468.htm
宇文化及de爹宇文述 宇文述本姓破野头,其先因在鲜卑族俟豆归当仆人,便随主人改姓为宇文氏。算是北周皇族
不是。
应该不是

历史上有盛世之称的唐朝,为何皇室与汉人无血缘关系?

为何皇室与汉人无血缘关系?

因为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祖父是鲜卑族人,甚至从建朝开始,整个皇室都是胡人,尤其是李世民的母亲也是纯种的鲜卑族人,他们都是外族血脉,皇室的血缘肯定是和汉人没有关系的,唐朝一直都是游牧民族血统。

唐朝时期经济繁荣,当时的民族也比较开放,百姓可以说是过得很安稳,并且还完善了科举制度,给百姓们一个发展的机会,后来开元盛世更是把大唐推向巅峰。但是唐朝里面的皇室成员都不是汉人血统,因为李渊的祖父是鲜卑人,属于是蒙古族,后来李渊自己娶的媳妇也是鲜卑人,也就是窦皇后。


李渊开始一直到曾孙那一辈,表面五官长得都想胡人,并且体形都和胡人一样,他们的习俗也保持着胡人的习惯,比如李世民爱喜欢吃胡人的食物以及喜欢狼图腾。不过后来李世民的孩子想去草原,被废黜了。当时李渊起兵打仗并非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还有突厥国的帮助,能帮助李渊多的皇位,说明李渊和突厥国关系匪浅。

唐初的时候,当时的地方首领几乎都是突厥人担任的,并且还是世袭制度,等于以后永远都是突厥人担任,能这么照顾着突厥人,说明这些人是自己人,自己同族的人才会这么信赖。后来武则天大家该知道,唐太宗死了以后,唐高宗就把武则天收入后宫了,这个就是游牧民族的习俗,叫做妻其后母,游牧民族是没有守寡的传统的,从这些可以看出来,唐朝皇室的人应该都是游牧民族的血统,如果混入了汉人的血缘,以后国家归属就是个问题,因此唐朝皇室就坚持胡人的血统。

这种说法不算对。而且往前说啥是汉人,汉朝的领域内是不是都是汉人?再往前炎黄时期就是不同部落的融合了,秦始皇统一六国,里面也有少数民族区域,汉朝也有南北的交往,所以“汉人”一开始就是一个融合的民族,在融合过程中形成了稳固的文化和文明架构,所以华夏文化才有巨大的包容能力。在唐朝根本就没有汉人的概念

说这个观点的人可能是认为杨坚李渊皆有胡氏姓,所以是胡人,首先这点存疑,而且我觉得鲜卑,拓跋这些民族,就是汉化了,变成了汉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

唐朝皇室是否是汉人血统,我认为是伪命题,大家都汉化了。

细说的话,汉朝末期到隋朝,这之间(又)是一个大融合的过程。北朝是少数民族政权,(拓跋氏 宇文氏 鲜卑高氏等等轮流坐庄)。但是要注意,并不是所有汉人都跑到南方去了,跑过去的只是政权,很多汉人大族也没有走,因为士族门阀制度,九品中正制,都是推举官员,基本官员都被世家把持,这些世家在北方也依然做官。有人认为隋朝皇帝杨坚,还有李渊,有鲜卑姓,所以是胡人,我认为不能确定,他们只是被赐了鲜卑姓,【洪迈 《 容斋随笔》 ( 三笔第三卷) 元魏改功臣姓氏篇的补充尤为详细: “ 魏孝文自代迁洛, 欲大革胡俗, 既自改拓跋氏为元氏, 而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 以姓或重复, 皆改之……然至于其孙恭帝,翻以中原故家,易赐蕃姓,如李弼为徒河氏,赵肃、赵贵为乙弗氏,刘亮为侯莫陈氏,杨忠为普六茹氏,王雄为可频氏,李虎、阎庆为大野氏……】(当然这中间各种通婚之类,可能也不是纯粹的“汉朝人”了)南方是汉人政权,但南方的士族因为长期的耽于享乐,腐败,开始没落。但是注意北方政权就完全是胡氏政权吗?北魏全面汉化,孝文帝生母、 祖母都是汉人,也就是说北方其实就是在融合、汉化了。

(所有统治政权必须汉化,汉文化其实是一个攻击性很强的文化,会把别的文化同化…所以可以说最后都变成汉人……)后来杨坚建立隋朝,南北全面融合,农民起义,推翻隋朝,李家出身是北周的军阀,在武则天爹武士彟的金钱支持下,越做越大,最后成为皇帝,窦皇后母系是宇文氏,父系是窦氏,后来的皇帝, 母系里也有胡氏,这不是因为民族地位,而是家族地位。前面说了九品中正制,就是大家族推举人才,由一个名望很高的官员(当然也是大贵族出身),来一起“坐坐聊天”,进行品评,上中下品,然后就可以当官, 因此家族势力越来愈大,南方贵族在南北朝时期耽于享乐,逐渐没落,北方贵族多由军权发展,后期势大。皇权要坐稳一开始还需要世家支持,李世民上位,其长孙皇后就拉拢了很多贵族支持他,后宫其实就是各大家族势力的缩影。到了李治时候,他硬要武则天做皇后,其实是皇权和世家权利的斗争,皇权已经不再想被世家掣肘。武则天时期定下了科举制,就是皇权和庶族的胜利,九品中正制退出历史舞台,平民,庶族开始加入政治统治阶级……逐渐跑题,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ps:非历史专业,只是以我知道的浅薄知识胡乱说说,【】内为引用,有错误欢迎指出,轻拍

主要是因为唐朝来源于司马晋王朝的八王之乱,以及五胡乱华。导致后面的的主要人物人其实都是少数民族的,因此最后的皇室也就没汉人了。
这是因为唐朝的李氏家族基本都是少数民族,家族中很少出现汉人,李世民的母亲是一位鲜卑族人,所以皇室没有汉人血缘。
那还不是司马晋朝的八王之乱引起的,长年战乱导致五胡乱华,后来的朝代的人都是杂交的,就连隋朝开国皇帝都是少数民族的,称帝后改姓杨

长孙无忌是李陵的后代吗?

李陵的后代跟随母姓,姓拓跋!好剖发展为鲜卑拓跋部,而长孙无忌也是鲜卑拓跋族人,他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
  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先世乃鲜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改为长孙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兄,文德顺圣皇后的哥哥。

  长孙无忌非常好学,“该博文史”。隋朝义宁元年(617年),李渊起兵太原。无忌进见,渊爱其才略,授任渭北行军典签。自此辅佐李世民,建立了唐朝政权,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以功第一,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武德九年(626年),参与发动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历任尚书仆射、司空。为人谨慎,改任司徒。贞观十一年(637年)奉命与房玄龄等修《贞观律》。贞观十七年,图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长孙无忌居第一。唐高宗即位,册封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永徽二年(651年)奉命与律学士对唐律逐条解释,撰成《律疏》(宋以后称《唐律疏议》)30卷。因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为许敬宗诬构,削爵流黔州(今贵州),自缢死。有诗三首。
  ---------------------------------------------
  两朝良佐——长孙无忌

  贞观朝功臣济济,仅唐太宗图形于凌烟阁有特殊贡献的就有24位之多,长孙无忌被列在首功之位。不过,就才能而论,他在谋臣猛将、良宰贤相中绝对算不上突出,但从与唐太宗的关系看,却是太宗的腹心。由于受到唐太宗特殊信赖,长孙无忌不但在贞观朝发挥了特殊作用,且受托辅佐高宗,成为唐初政治史上的特殊人物。

  一

  长孙无忌的先祖,出自北魏皇族拓跋氏,因有殊功,改姓长孙氏。长孙氏是北魏以来的士族高门,属于军事贵族。但长孙无忌本人,在军事方面虽有一定谋略,但并不善于统兵打仗,用唐太宗的话说:“聪明鉴悟,雅有武略”,“总兵打仗,非其所长。”〔1〕这种情况与他早年经历有关。长孙无忌的父亲去世较早,他与妹妹一同在舅父高士廉家中长大。高士廉本人“少有器局,颇涉文史”〔2〕,很有才华和名望。在这样一个文化素养高的家庭中,长孙氏兄妹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无忌“好学,该博文史”〔1〕,妹妹也是“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3〕。高士廉识人很有慧眼,早在李渊父子太原起兵之前,就发现李世民是个非常之人,把长孙无忌的妹妹聘与李世民,后来李世民做皇帝,册封长孙氏为皇后。长孙无忌的年龄与李世民相仿,二人从小交往友善,妹妹嫁给李世民后,两人关系更加亲密。

  从李渊父子晋阳起兵叛隋,到建立唐朝,再到统一天下,长孙无忌一直追随李世民东征西讨,但却没有什么显赫之功。他在政治舞台上显露头角,是在玄武门事变中。唐朝建立后,李渊集团发生分裂,最突出的矛盾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争夺皇位继承权。李世民的才能。威望和接踵而至的显赫军功,不仅使其本人产生了觊觎皇位的野心,也引起太子李建成的忌妒和不安。开始是李建成想对李世民下毒手,但没成功。李世民问秦王府的僚属们:“阽危之兆,其迹已见,将若之何?”〔4〕房玄龄对长孙无忌说:“今嫌隙已成,一旦祸机窃发,岂惟府朝涂地,乃实社稷之忧,莫若劝王行周公之事,以安国家。存亡之机,间不容发,正在今日。”长孙无忌说:“吾怀此久已,不敢发口,今吾子所言,正合吾心,谨当白之。”〔5〕于是,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同劝李世民先发制人,认为只有如此才能转危为安。

  此时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也在加紧活动,用重金收买李世民部将尉迟敬德,遭拒绝后,又对李世民行刺,仍未得逞。李建成对李元吉说:“秦府智略之士,可惮者独房玄龄、杜如晦耳。”〔5〕于是,向李渊谗毁二人,将之逐出秦王府。这样李世民最为心腹之人只有长孙无忌仍在府中。长孙无忌坚决支持房玄龄政变的动议,与舅父高士廉和秦王部将侯君集、尉迟敬德等人日夜劝李世民诛杀太子与齐王。李世民仍犹豫不决,与灵州都督李靖商议,征求行军总管李世绩的意见,二人都表示不愿意于。正在此时,突厥南下侵犯,按惯例应由李世民督军抵御,但此次在李建成的推荐下,由李元吉代李世民督军北征,并调秦王府将领尉迟敬德等同行。他们的目的很明显,想借机抽空秦王府的精兵猛将,并计划在为李元吉饯行时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得知,立即与长孙无忌等商量,又派长孙无忌秘密召回房玄龄、杜如晦,共同谋划了玄武门兵变。六月四日,李世民亲率长孙无忌等十人,在玄武门成功地伏杀了李建成、李元吉。

  二

  在李世民夺取皇位继承权的兵变中,长孙无忌称得上是首功之人。在酝酿政变时,他态度坚决,竭诚劝谏;在准备政变时,他日夜奔波,内外联络;在政变之时,他不惧危难,亲至玄武门内。所以唐太宗至死不忘长孙无忌的佐命之功,临死前仍对大臣们说:“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1〕

  李世民成了皇太子后,长孙无忌被任命为太子左庶子。不久李渊把帝位让给了李世民,长孙无忌升为左武侯大将军,后任吏部尚书,晋封齐国公,实封一千三百户。唐太宗几次要任命长孙无忌为宰相,但长孙皇后一再说:“妾备位椒房,家之贵宠极矣,诚不愿兄弟复执国政。”〔6〕她提醒太宗要吸取汉朝吕氏、霍氏等专权的教训,长孙无忌自己也要求逊职,但太宗不听,拜长孙无忌为宰相,任命他为尚书右仆射。为唐太宗夺取皇位,长孙无忌确实立有殊功,但担任宰相,他的才能似乎还不够。不能说长孙无忌不喜欢权势,但他为人谨慎小心,注意避免嫌疑,不像历史上许多外戚,依恃女儿或姐妹“椒房之宠”,肆无忌惮地攫取权力。他以盈满为戒,恳请太宗批准他辞去宰相要职,长孙皇后也为之请求,太宗不得已,让他辞去了尚书右仆射,而拜开府仪同三司。这一年,唐太宗在文武大臣的陪护下,亲至长安西郊祭祀,起驾返回时,特令长孙无忌与司空裴寂二人升用金辂以示宠幸。贞观五年(631年),长孙无忌与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四人,以元勋封每人一子为郡公。贞观七年,太宗册书,任命长孙无忌为司空,无忌坚决推辞不受,太宗不准,还特意写了一篇《威凤赋》,赐给长孙无忌,追思创帝业之艰难和长孙无忌的佐命之功。

  唐太宗认为把朝廷要职授予长孙无忌,不是因为他是皇后的哥哥,而是鉴于他的才行。长孙无忌在玄武门兵变中表现出不凡的才能与胆识,太宗即帝位后,在一些重大事务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贞观元年时,突厥因天灾人祸,内部矛盾激化,多部反叛,实力大衰,朝廷中许多大臣请求乘机出兵攻打突厥,但唐与突厥不久前刚订立盟约,太宗有些犹豫。长孙无忌说:“虏(突厥)不犯塞而弃信劳民,非王者之师也。”〔6〕认为“今国家务在戢兵,待其寇边,方可讨击。彼既已弱,必不能来。若深入虏廷,臣未见其可。且按甲存信,臣以为宜”〔1〕。唐太宗采纳了他的意见,放弃了马上出兵的打算。又如,唐太宗十分仰慕周代的分封制,不顾许多大臣(如魏征、李百药、颜师古等)的反对;贞观十一年,诏令以荆州都督荆王元景为首的二十一名亲王为世袭刺史,以赵州刺史长孙无忌为首的十四名功臣为世袭刺史。唐太宗正式下诏,一般大臣不敢再谏,但侍御史马周和太子左庶子于志宁仍冒死谏诤,唐太宗根本不听。最后,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被封功臣呈递了抗封的表文,长孙无忌又通过自己的儿媳长乐公主再三向唐太宗请求,说:“臣披荆棘事陛下,今海内宁一,奈何弃之外州,与迁徙何异!”唐太宗才不得不“诏停世到刺史”〔7〕。

  可见,长孙无忌是有一定胆识和才能的。但他在贞观朝权重无比、恩宠无匹的特殊地位,是否与他是唐太宗的妻兄有关,对此历史学家纷说不一,可以肯定的有两点;一是在唐太宗内心深处,长孙无忌最可信赖,在这一点上,不但被提拔于仇敌手下的魏征不能与之相比,就是秦府旧人、名相房玄龄也稍有逊色;二是长孙无忌身兼外戚和元勋的双重身份,比较注意避嫌,与历史上某些骄横外戚绝不相同。贞观十二年,唐太宗亲幸长孙无忌府第,十六年,拜长孙无忌为司徒,十七年,唐太宗将二十四位有特殊功勋的大臣图形于凌烟阁,以彰其功,长孙无忌排在第一位。综观,长孙无忌是唐太宗推心置腹的忠臣良佐,是对贞观朝有特殊贡献的人物,这是他的主要方面。但是,他在对待君主、处理与唐太宗的关系上,也有明显的局限。

  贞观后期,唐太宗心骄志满,魏征多次提出批评劝告,唐太宗口头接受,行动难改,许多大臣都阿谀奉承,歌功颂德,这些人中也包括长孙无忌。贞观十八年四月,唐太宗幸临太平官,对侍从的大臣们说:“人臣顺旨者多,犯颜者少,今朕欲自闻其失,诸公其直言无隐。”这应该是劝谏唐太宗的良机,但长孙无忌等人却违心地说:“陛下无失。”〔8〕当时,只有刘洎和马周谈了太宗的过失。同年八月,太宗对长孙无忌说:“人苦不自知其过,卿可为朕明言之。”又一次令长孙无忌谈自己的过失。长孙无忌说:“陛下武功文德,臣等将顺之不暇,又何过之可言。”唐太宗当即就指出这是“曲相谀悦”〔8〕。唐太宗晚年不好直言,难得征求大臣们意见,长孙无忌却以阿谀代替忠谏,这是他作为名臣良佐的缺陷。

  三

  晚年,唐太宗最烦心的是太子问题。贞观十七年四月,李承乾被废,之后,最有资格被立为太子的,是长孙皇后的另外两个儿子: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两人相比,李泰的条件更为优越,首先他是长孙皇后的次子,比李治年长九岁,唐太宗对他思宠逾制,令其在王府中置文学馆,听任其招揽贤人学士,赏赐甚至超过太子,还不时在言谈中暗示要立李泰为太子,待承乾被废之后,又“阴许立泰”。李治是长孙皇后的三子,唐太宗的九子,不论从年龄还是父子感情看,均处于劣势,但舅父长孙无忌却大力支持,“固请立晋王治”〔9〕。李泰、李治都是长孙无忌的外甥,长孙无忌为什么弃太宗所宠,而要立李治呢?这并非私人感情,而是有重要政治背景的。

  唐太宗统治后期,长孙无忌在朝臣中权重无比,为了在太宗之后仍维持这种局面,长孙无忌希望未来的皇帝,即今日的太子,应该由一个仁孝听话的外甥充当,这样,自己会得到尊重,权势会得到保障。因晋王李治生性懦弱,成为他极力支持的对象。而魏王李泰则不同,从小聪明绝伦,稍长善作诗文,成人后喜好经籍、舆地之学,从贞观十一年开始置文学馆收纳士人,文武官员也纷投门下,形成一股政治势力。李泰恃才不恭,上品官员不放在眼里不说,关键是不去争取舅父对自己的支持。长孙无忌知道,如果李泰做皇帝,依靠重用的必定是他自己的党羽,绝不是他这个舅父,所以不愿李泰立为太子。

  两子争立,一边是才华出众的李泰,一边是懦弱少能的李治,按理说,立李泰是自然的,但唐太宗不能。李泰集团的主要成员是功臣子弟,他们靠祖上资荫,身处高官,奢侈放纵,希望通过李泰当皇帝,达到驱逐元老,自己掌权的目的。李治的支持者则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元老重臣,其中包括李绩、褚遂良等。长孙无忌既是唐朝的开国元勋,又是唐太宗的佐命大臣,是贞观政治的忠实执行者。唐太宗希望自己死后,贞观政治依然坚持下去,只能靠长孙无忌等元老重臣的辅佐,而绝不是李泰手下的那帮纨绔子弟。为此,他不得不舍爱立李治为太子。由于李治仁弱,不像自己,唐太宗在立了李治后,思想仍在动摇反复,一度又向长孙无忌提出想改立“有英武才”、“英果”似己的三子吴王李恪,被长孙无忌挡了回去,说:“晋王仁厚,守文之良王,且举棋不定则败,况储君乎?〔10〕唐太宗只好作罢,临终前,将辅佐李治的重任托与长孙无忌和褚遂良。

  长孙无忌以回天之力促成李治继立,是为唐高宗。高宗即位后,立即拜长孙无忌为太尉,兼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二省事,长孙元忌辞去了知尚书省事,但仍任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唐高宗即位初年,实际执政的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忠实执行唐太宗的遗训,继续推行贞观政治:贯彻均田今,社会经济进一步繁荣发展;贯彻以诗赋取士,增加进士科人选,扩大统治基础;亲自组织编写《唐律疏义》,并将之颁行全国,进一步完善了贞观法制;又平定了西突厥的叛乱,有力地维护了大唐王朝的统一;特别是恢复执行唐太宗晚年曾一度中断了的休养生息政策,终结了长期对高丽的战争,顺民情,得民心。高宗统治初年,即永徽年间,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各方面都比贞观时期有所发展,被封建史家誉为“永徽之治”,常与“贞观之治”相提并论。这一成果的取得,有赖于长孙无忌的忠心辅佐,有赖于股肱大臣们的齐心协力,特别是受顾命之托的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二人“悉心奉国,以天下安危自任”〔1〕。唐高宗对二人也是格外尊重信赖,“恭己以听之”,尤其是长孙无忌,“以元舅辅政,凡有所言,上无不嘉纳”〔12〕。

  四

  高宗朝最大的政治事件,当属废立皇后之争,这不是单纯的妻妾之斗、后宫争宠,而是有着深刻政治背景的。长孙无忌是这一事件的主要参与者,这场斗争的结果,使他及其家族的命运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永徽元年(650年),唐高宗立妃王氏为皇后,但王皇后无子无宠,萧淑妃不但生有一子,而且天资聪慧,深得高宗喜爱,为此,王皇后十分憎恨萧淑妃。高宗为太子时,太宗卧病,太子入侍,结识了太宗的才人武氏(武则天),很喜欢她。太宗去世后,武才人随众宫女到感业寺做了尼姑,太宗祭日时,高宗去感业寺行香,遇到了武氏,二人相对而泣。王皇后闻知此事,暗中让武氏蓄发,劝高宗将其纳入后宫,想用武氏离间萧淑妃之宠。不久,武氏便备受宠幸,被封为昭仪,又为高宗生下一子,王皇后与萧淑妃同时失宠。武则天并不以昭仪之位为满足,还想当皇后,不惜掐死自己刚生下的女儿,以嫁祸于王皇后,迫使高宗要废王皇后,立自己为后。高宗要废王立武,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代表的元老重臣们极力反对,以许敬宗、李义府为代表的一批臣僚则全力拥护,在元老重臣中只有李绩一人称病而不表态,经高宗再次询问,则以“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的回答,给了实际上的支持。但长孙无忌是高宗的舅父,太宗顾托掌权之臣,所以,他的意见特别重要,开始,武则天幻想争取长孙无忌的同意和支持,但使尽种种伎俩拉拢,均遭严词拒绝,这才丢掉争取元老重臣支持的想法,下决心与这些“老朽”进行一场生死的搏斗。

  武则天的父亲去世很早,所以,她同许多后妃不同,在外朝没有根基,要对付长孙无忌是不易的。于是,她就拉拢一些政治上失意、对长孙无忌等不满的人,让他们为自己说话、造舆论。许敬宗、李义府、崔义玄、袁公瑜等人就成了武则天的心腹。这些人,都是卑劣无耻之徒,但武则天急需有人为他办事说话,特别是表请高宗,立她为后,充当耳目,监视长孙无忌等人,也就无法顾忌了。

  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终于不顾大臣们的冒死极谏,诏废王皇后和萧淑妃,册立武则天为皇后。因谏净,褚遂良等人被远贬蛮荒,武则天最忌恨长孙无忌,但他不同于褚遂良等,不但是佐命元勋,更是高宗的元舅,要将之搞垮,需要时机。显庆四年(659年),在武则天的授意下,由许敬宗费尽心机,把长孙无忌编织进一桩朋党案,进行恶毒陷害。许敬宗借处理太子洗马韦季方和监察御史李巢朋党案之机,诬奏韦季方与长孙元忌构陷忠臣近戚,要使权归无忌,伺机谋反。唐高宗先是吃惊不信,继而伤心怀疑,命许敬宗再察,然后面对许敬宗足未出户编造的关于韦季方交待与长孙无忌谋反的供词,哭泣道:“舅若果尔,朕决不忍杀之,天下将谓朕何,后世将谓朕何!”许敬宗举汉文帝杀舅父薄昭,天下以为明主之例宽慰高宗,又引“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古训,催促其下决心。唐高宗懦弱昏庸,竟然不与长孙无忌对质(或者他需要不进行对质),就下诏削去了长孙无忌的太尉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但准许按一品官供给饮食,算是对元舅的照顾,对当年为其争得帝位的报答。长孙无忌的儿子及宗族全被株连,或流或杀。三个月后,高宗又令许敬宗等人复合此案,许敬宗派大理正袁公瑜前往黔州,逼迫长孙无忌自杀。

  唐高宗仁弱听话,是长孙无忌执意要立他为太子的主要原因,有讽刺意味的也正是这昏庸懦弱,最终致长孙无忌自己于死地。长孙无忌的结局冤屈而悲惨,但似乎又难以避免。他死保王皇后,反对立武则天,主要原因就是一个:王皇后出身名门(是西魏大将王思政的孙女),而武则天出身低微。不论王皇后,还是长孙无忌,都是一个多世纪以来掌握国家大权的关陇门阀士族的代表,他们关注的是关陇门阀的私利。长孙无忌在辅佐唐高宗时提拔了六名宰相,全部是周、隋大臣之后,关陇门阀成员。这种自魏晋以来门阀政治的残余状态与大唐帝国的繁荣发展是相舛的。到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追复长孙无忌官爵,令其孙长孙元翼袭封,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诏其裔孙钧为猗氏令〔11〕。靠“浩荡皇恩”才得以为令,这与长孙无忌于唐初的显赫,怎可同日而语。故长孙氏虽然得到平反,但终究是衰落了。长孙家族的兴衰,是与中国中古时期社会历史的发展大势相合的。
不是。长孙无忌的先祖是鲜卑人的后代,由于是北魏的皇族,因此以长孙为姓。长孙无忌的妹妹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后、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皇后。
都知道啊.
文章标题: 唐初重臣中有北周皇室的后代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49118.html

[唐初重臣中有北周皇室的后代吗]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