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张学良被誉为千古功臣,他的所作所为真的够这个称谓吗

时间: 2022-09-01 20:00:5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1次

张学良被誉为千古功臣,他的所作所为真的够这个称谓吗

为什么说张学良是千古功臣

如题哦..急..
毛泽东曾说,西安事变是扭转战局的关键。周恩来在西安事变20周年时也评价:“张学良是千古功臣!”

在北京举行的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发表讲话时评价:“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也因他们崇高的爱国义举,被誉为‘有大功于抗战事业’的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西安事变是中国20世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在国家、民族危难的紧要关头,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感召下,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出于民族大义和爱国赤诚,毅然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兵谏,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以及国民党内主张抗日的力量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从而基本结束了10年内战的局面,为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面抗战创造了重要历史条件。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也因他们崇高的爱国义举,被誉为“有大功于抗战事业”的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的崇高爱国义举,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国家遭受外来侵略、民族濒临危亡面前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精神,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凝聚力,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只有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我们才能实现新世纪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

历史揭秘——是什么促使西安事变发生?

“长期以来,对西安事变这段历史始终没有详细描述。到底事变是怎么发生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突发事件,又是怎么解决的?这些情况都有误读。”杨虎城次孙、加拿大西北同乡会名誉会长杨瀚讲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还原了那场事变背后的情况。

1936年,杨虎城与张学良经过商议,计划反蒋,但何时开始,如何开始还没有定下来。不久,蒋介石听说西安有变,“他听说那里的反共已经停止,便开始留意张学良和杨虎城。”12月6日,蒋介石要从西安前往南京视察。杨虎城就和张学良商议,在路上制造一起车祸,捉拿蒋介石,但张学良没有同意。

“西安事变真正开始应算是12月9日,这一天发生的事情,直接促使了西安事变的开始,不然,会不会发生,什么时候会发生,都是个未知数。”杨瀚说。当天,学生进行纪念“一二·九”游行,蒋介石已做好准备,要在官邸前镇压游行,杨虎城赶忙同张学良劝阻学生不要向蒋介石官邸前进。

当晚,杨虎城和张学良约蒋介石看戏,杨虎城随从突然告诉杨虎城,张学良的部队中,有两卡车士兵离开军营。杨虎城以为张学良要捉蒋,赶忙传令自己的部队,全部上街戒严,开始抓蒋的全部准备工作。但之后发现,张学良只是派部队劝阻学生不要游行罢了。

但是至此,行动已全部暴露,士兵的热情已全部被激发起来,“箭在弦上,不捉蒋不行了。”于是,经过两天准备,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
张学良的一生是伟大的爱国者的一生。他的爱国与牺牲自我是密不可分的。“牺牲我自己和我的一切所有”,包括牺牲自己的生命、家庭、财产,权利、地位、荣誉等。 为了中华民族的统一,他可以不做大军统帅,可以不要优裕的生活, 甚至不要家庭,不要自己的生命,也要发动“西安事变”,并且送蒋回南京而被软禁54年无怨无悔。 正像他在送给东北大学校友张捷迁的诗中所说:“不怕死,不爱钱,丈夫绝不受人怜,顶天立地男儿汉,磊落光明度余年 ”。 张学良的卓越功勋和爱国风范,彪炳青史,永远为世人景仰。
  1、主要是因为张学良联合杨虎城两位将军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兵谏,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2、事件简介: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谏”,扣留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时称“西安兵谏”。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3、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成为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仅一个西安事变足矣!
1936年11月,蒋介石调集三十万军队围剿红军,并任命蒋鼎文为西北“剿总”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为陕甘绥宁边区总指挥,由军政部次长陈诚亲临前线督剿。12月4日,蒋介石带着这批人和其他军政要员飞抵西安,向张学良、杨虎城施加压力。蒋介石在临潼华清池临时行辕里召见了张、杨二人,向他们发出最后通牒,要么在西北剿共,要么将东北军、十七路军调往福建和安徽。张、杨二人接受不了这个方案,痛哭流涕向蒋介石“苦谏”,反遭到蒋介石的严厉训斥。蒋介石把张、杨逼上了绝境,驱使二人下定决心,采取非常手段,实行“兵谏”。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杨虎城带领军队闯入蒋介石临潼华清池行辕处,扣押蒋介石。随即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内战,立即释放爱国民主人士,释放全国政治犯,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促成国共联合抗战,避免了内战。

张学良为什么是千古功臣

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

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外,他风流倜傥,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人称“少帅”。他和赵四小姐的爱情也成为一段佳话。

张学良先生是伟大的爱国者。65年前,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张学良将军以爱国的赤诚之心,秉持抗日救亡的民族大义,毅然发动西安事变,联共抗日,为结束10年内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堪称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扩展资料:

西安事变发生后,东北军、西北军内部出现主张杀蒋和放蒋的争执,但张学良、杨虎城二人都主张释放蒋介石,西安事变发生后。杨虎城曾找张学良商议释放蒋介石的四项条件:

一是蒋介石之“安内攘外政策”必须改变,至少以谈话方式向全国公开声明。

二是改组国民党政府为抗日联合政府,应有行动表现。

三是东北军、17路军的驻地和政治地位不变。

四是红军问题,由以后组成的抗日联合政府解决。

毛泽东:令中共抱憾的民族功臣。

周恩来:不论张学良将军死活,我们中国共产党评张学良将军为“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李敖:张学良是民族英雄。张学良最伟大的是他本可以做东北王,但是张学良热爱祖国,东北有独立的本钱却没有独立,比台湾大36倍的地方不肯独立。他的爸爸为此而死。他自己为了中国的主权独立尊严,被蒋中正从36岁关到83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张学良

西安事变发生时,中共存亡比民族存亡更加严重,张学良挽救了中共危机和民族危亡,因此周恩来称赞他“千古功臣”,这句评价决定性地影响了后世对张的认识。西安事变中,张学良只是提供了国共合作抗日这样的契机和可能,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周恩来等人的调停。况且中共立场也有所退让,放弃推翻国民党统治的纲领,同意接受蒋介石的领导,一致抗日。即便如此,也没有对日本产生足够的威慑,未待中国人收复失地,半年后七七爆发,日本人卷土重来。
军阀混战时,他当时是东北军阀的头目,可是为了国家能统一,加入了蒋的中央政府(或者说投机)。1936年为了国共能一起抗日,发动西安事变。至于918之后放弃抵抗,让出了东北,确实是有些问题,可是东北军又不是他一个人说了就算,带领东北军直接与强大的日本对抗的话估计他手下很多人是不干的。
因为张学良分清了事情的轻重,把仇恨放一边,没逞匹夫之勇,毕竟日本人杀了他亲爹。把权力放一边,这是最难的,当时张作霖相当于中国的皇帝,住中南海,权利不是说放就放的。还把性命当一边。以民族利益为先,一致对外。改旗易帜西安事变都是为了一致对外。
逼蒋抗日啊,张少帅糊涂了一辈子就明白那一回。

张学良是千古功臣吗

张学良先生是伟大的爱国者。65年前,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以爱国的赤诚之心,秉持抗日救亡的民族大义,毅然发动西安事变,联共抗日,为结束10年内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堪称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不过他的个人作风实在……但无损挽救中国的功绩
文章标题: 张学良被誉为千古功臣,他的所作所为真的够这个称谓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48958.html

[张学良被誉为千古功臣,他的所作所为真的够这个称谓吗]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