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8-23 19:01:2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5次
从古至今,人类遭遇了无数次瘟疫,其中,有些瘟疫特别严重,对人类后代的影响巨大的有:鼠疫、天花、流感、霍乱、疟疾等。在中国史料中早有记载的,如《周礼·天官·冢宰》中:“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中:“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
由此,说明当时对瘟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瘟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原因之一则是由于时令之气的不正常,由“非时之气”造成的。
然而,史上记载最早的生化武器使用者,竟然是匈奴人。
事实上,早在1700年前,匈奴人就使用了生化武器造成了大量的瘟疫,导致汉朝人口在短短80年间减少了5000多万。不仅如此,这场持续了300多年的瘟疫,还引发了持续不断的社会动荡,对当时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此外,匈奴人西迁欧洲的时候,还给欧洲人带来了难以言喻的伤害……
西汉时期,匈奴人把马捆起来,送到长城脚下,他们对汉军说:“秦人(匈奴人叫汉人‘秦人’),你们不是想要马吗?”但事实上,这些马却被匈奴人下过毒。这种毒是草原上的一种地方病,且有毒的马所带来的后果可想而知。
匈奴人之所以制定这个计划,主要是因为:汉匈战争后期,在汉军的猛烈进攻下,匈奴被迫北上。为了防止汉军北上,匈奴人用染上病毒的牛羊尸体污染了汉军要经过道路的河流上游,使得汉军染上了疫病,从而,失去了战斗力。
紧接着,这种人类历史上最早记载的生化武器,很快就发挥了连匈奴人都没有想象得到的巨大威力。可以想象的是,以前毫无免疫力的汉人,在面对瘟疫病毒的时候就像是一群待宰的牛羊,这也是300年间瘟疫在中原地区屡屡肆虐的原因之一。
从黄巾起义(公元184年)到晋武帝泰始元年(公元265年),重新统一中国为止这80年间,战争和疫病导致中原人口急剧下降。黄金起义前,东汉全国人口为5650万,但是,到了三国末期,魏、蜀、吴的合计人口也只有560万,这是多令人震惊的数字。
匈奴通过马和动物传播的瘟疫,在当时被称为“伤寒”,这种“伤寒”有两种症状:
一种是病人身体有斑瘀(所谓“伤”);
另一种是病人因高烧而患苦寒(所谓“寒”),死亡率很高。
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在《伤寒论》序文中悲痛地说:“我家有200多人,但是,自建安元年起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死了三分之二,其中,十分之七死于伤寒。”此外,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非洲未接种疫苗的伤寒死亡率最高仅为10%,这与汉朝有着很大的差距。
那么,汉朝伤寒是一个什么样的流行病呢?
让我们看看这些细节:一个是匈奴巫医下的“蛊”,可以感染牛、羊、马,但是,不会使它们生病;另一个是此病基本上没有渡过长江。此外,从公元1世纪到4世纪的前后的数百年间,“伤寒”瘟疫在中原地区反复发作。根据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推断,这种伤寒就是现代医学中所说的流行性出血热。
这种病毒就是由动物,特别是鼠类传播的病毒引起的。因为,长江阻止了老鼠南下,所以,这种疾病基本上没有跨过长江。由于,老鼠捕杀不绝,不断感染它们携带的病毒,从而导致鼠疫反复发作,而匈奴巫医所下的“蛊”,很可能就是老鼠的粪便。
然而,瘟疫与战争造就了一种独特的时代文化现象,即:魏晋风流。我们现在看到的魏晋时期很多文人名流,都穿着宽松的衣服和木屐,总以为这是他们自由自在的表现,但是,却不知道是因为吃药的缘故。魏晋时期,人们为了预防和治疗伤寒,经常服用一种叫五石散的汤药。
五石散具有药酒流汗的功效,所以,即使在大冬天,吃药的人也会感到皮肉发热,正因为如此,他们才穿得少。而且,出汗多的情况下,如果他们穿又窄又紧的衣服,会划伤皮肤,所以,他们必须穿宽大的大衣。当然,脚也一样,鞋子和袜子很容易磨破脚皮,所以,用木屐代替鞋子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此外,为了避免疾病的传染,当时许多学者逃离尘世寻找净土,不仅导致寻求自然的风潮盛行,还导致山水诗和山水文学的兴起。虽然,匈奴是汉代这场生物战争的始作俑者,但其本民族后来也成为了一个巨大牺牲品。在南匈奴内附汉朝的数百年里,北匈奴不断西迁,瘟疫也一路蔓延,几乎遍布欧洲。
公元375年,匈奴人出现在顿河大草原,然后,他们就一路横扫大草原直至欧洲大部分地区。这些骑马的人不仅给欧洲带来了战争,还给他们带来了可怕的瘟疫。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这种流行病袭击了欧洲,瘟疫甚至使英国人没有足够的健康人来埋葬尸体,死亡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由此可见,匈奴是历史上记载的最早以瘟疫为战争手段的民族,他们给古代中国和欧洲带来了数百年的“生化”灾难,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两汉和罗马帝国的崩溃。
从古至今,人类遭遇了无数次瘟疫,其中,有些瘟疫特别严重,对人类后代的影响巨大的有:鼠疫、天花、流感、霍乱、疟疾等。在中国史料中早有记载的,如《周礼·天官·冢宰》中:“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中:“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
由此,说明当时对瘟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瘟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原因之一则是由于时令之气的不正常,由“非时之气”造成的。
然而,史上记载最早的生化武器使用者,竟然是匈奴人。
事实上,早在1700年前,匈奴人就使用了生化武器造成了大量的瘟疫,导致汉朝人口在短短80年间减少了5000多万。不仅如此,这场持续了300多年的瘟疫,还引发了持续不断的社会动荡,对当时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此外,匈奴人西迁欧洲的时候,还给欧洲人带来了难以言喻的伤害……
西汉时期,匈奴人把马捆起来,送到长城脚下,他们对汉军说:“秦人(匈奴人叫汉人‘秦人’),你们不是想要马吗?”但事实上,这些马却被匈奴人下过毒。这种毒是草原上的一种地方病,且有毒的马所带来的后果可想而知。
匈奴人之所以制定这个计划,主要是因为:汉匈战争后期,在汉军的猛烈进攻下,匈奴被迫北上。为了防止汉军北上,匈奴人用染上病毒的牛羊尸体污染了汉军要经过道路的河流上游,使得汉军染上了疫病,从而,失去了战斗力。
紧接着,这种人类历史上最早记载的生化武器,很快就发挥了连匈奴人都没有想象得到的巨大威力。可以想象的是,以前毫无免疫力的汉人,在面对瘟疫病毒的时候就像是一群待宰的牛羊,这也是300年间瘟疫在中原地区屡屡肆虐的原因之一。
从黄巾起义(公元184年)到晋武帝泰始元年(公元265年),重新统一中国为止这80年间,战争和疫病导致中原人口急剧下降。黄金起义前,东汉全国人口为5650万,但是,到了三国末期,魏、蜀、吴的合计人口也只有560万,这是多令人震惊的数字。
匈奴通过马和动物传播的瘟疫,在当时被称为“伤寒”,这种“伤寒”有两种症状:
一种是病人身体有斑瘀(所谓“伤”);
另一种是病人因高烧而患苦寒(所谓“寒”),死亡率很高。
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在《伤寒论》序文中悲痛地说:“我家有200多人,但是,自建安元年起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死了三分之二,其中,十分之七死于伤寒。”此外,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非洲未接种疫苗的伤寒死亡率最高仅为10%,这与汉朝有着很大的差距。
那么,汉朝伤寒是一个什么样的流行病呢?
让我们看看这些细节:一个是匈奴巫医下的“蛊”,可以感染牛、羊、马,但是,不会使它们生病;另一个是此病基本上没有渡过长江。此外,从公元1世纪到4世纪的前后的数百年间,“伤寒”瘟疫在中原地区反复发作。根据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推断,这种伤寒就是现代医学中所说的流行性出血热。
这种病毒就是由动物,特别是鼠类传播的病毒引起的。因为,长江阻止了老鼠南下,所以,这种疾病基本上没有跨过长江。由于,老鼠捕杀不绝,不断感染它们携带的病毒,从而导致鼠疫反复发作,而匈奴巫医所下的“蛊”,很可能就是老鼠的粪便。
然而,瘟疫与战争造就了一种独特的时代文化现象,即:魏晋风流。我们现在看到的魏晋时期很多文人名流,都穿着宽松的衣服和木屐,总以为这是他们自由自在的表现,但是,却不知道是因为吃药的缘故。魏晋时期,人们为了预防和治疗伤寒,经常服用一种叫五石散的汤药。
五石散具有药酒流汗的功效,所以,即使在大冬天,吃药的人也会感到皮肉发热,正因为如此,他们才穿得少。而且,出汗多的情况下,如果他们穿又窄又紧的衣服,会划伤皮肤,所以,他们必须穿宽大的大衣。当然,脚也一样,鞋子和袜子很容易磨破脚皮,所以,用木屐代替鞋子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此外,为了避免疾病的传染,当时许多学者逃离尘世寻找净土,不仅导致寻求自然的风潮盛行,还导致山水诗和山水文学的兴起。虽然,匈奴是汉代这场生物战争的始作俑者,但其本民族后来也成为了一个巨大牺牲品。在南匈奴内附汉朝的数百年里,北匈奴不断西迁,瘟疫也一路蔓延,几乎遍布欧洲。
公元375年,匈奴人出现在顿河大草原,然后,他们就一路横扫大草原直至欧洲大部分地区。这些骑马的人不仅给欧洲带来了战争,还给他们带来了可怕的瘟疫。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这种流行病袭击了欧洲,瘟疫甚至使英国人没有足够的健康人来埋葬尸体,死亡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由此可见,匈奴是历史上记载的最早以瘟疫为战争手段的民族,他们给古代中国和欧洲带来了数百年的“生化”灾难,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两汉和罗马帝国的崩溃。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