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8-17 20:01:4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0次
“天门暗辟玉琤鍧,昼送中枢晓禁清。彤管内人书细腻,金奁御印篆分明。”这是诗人元稹写的一首《内状诗寄杨、白二员外》,其内容就是讲的夜晚加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夜色朦胧之中只剩下一人加班,那感觉可不是太好,诗人也难免会有一些埋怨。
其实,不仅仅古人有这种感觉,我们现代人也是如此,每次老板提出加班要求的时候,我们都感觉好像失去了整个世界。在很多短视频中我们会看到大家为了摆脱加班都拼命的在踩点的时刻赶紧跑路,而老板也是想尽办法诱惑公司员工加班。大家你来我往,可谓如同英雄斗法,一般甚是热闹。
一、加班制度之起源
目前,考古学家最早发现关于加班的记载应该起源于秦王朝时期,不过,真正出现加班这个正式词语的时候,却是大约在汉朝,古人称加班的人为“夜直人”。
其实这个词很好理解,说白了就是在晚上加班的人,这可比我们想象中的加班要可怕得多,因为我们现在生活的加班最多只是加班一两个小时,但是在古代社会可是要加班到整晚。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诗人写诗说夜色朦胧之际,自己一人加班,只留下无尽的凄苦。
由此可见,中国的加班历史是由来已久的,早在汉朝秦朝时期就已经开始。
二、汉朝时期的加班
我们都知道,汉朝是正式形成加班制度的时期,因此这一时期对于加班制度的分析,其实是很明确的。按照历史学家分析,当时汉朝之所以存在加班,是因为加班已经和政治制度挂钩。
当时,汉武帝时期明确规定,尚书令是帮助皇帝加班的专门人员,他们会不分白天夜晚都陪着皇帝一起工作,甚至皇帝睡了,他们还要在那里工作整晚。按理来说这样的行为是压榨剩余劳动力是对人权的不公正待遇,但是当时所有的人都非常的向往这一工作。
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因为只有在皇帝要掌握大权,要办大事的时候才会需要有人彻夜工作。而且古代有一句经典老话,那就是跟着君王走,那么地位肯定低不了。
也就是说,越接近皇帝的人越容易升官,所以每个人是挤破了脑袋想和皇帝一起加班。
一般来说,在历史上像卫青还有主父偃等人,即使当年都当过加班的重要人员,那时候皇帝昼夜完成中央集权,就是卫青和这些人都在努力的帮助皇帝工作。我们看《汉武大帝》的时候,也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汉武大帝工作累到睡着,而卫青等人则在旁边继续的起草诏书。
所以说,当年汉朝时期已经法律规定了,像皇帝的近侍尚书令等人都必须要昼夜工作,这加班的强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现代人。但是对于卫青等人来说,这不是劳累是一种享受,是自己升官发财的追求。所以,汉朝时期的加班制度让所有人欢喜。
三、唐朝的加班制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那些加班制度已经由原先的小圈子逐渐铺展到了大的圈层。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因为所有的人都想要进入到小圈层之中,所以每个人都努力的加班,想要得到皇帝的重视,结果大家都这么干,于是就成为了约定俗成的规矩。那些努力想要挤进去的人,已经养成了加班的习惯,而那些没有几件事的人,结果都受制度的约束,必须要这么干。
唐王朝时期防御明确的规定,所有的官员都必须老老实实的加夜班,轮到谁谁就得上班。
一般来说,唐代的加班制度使得很多诗人内心非常的苦闷,而夜色之中的孤独,更是让很多诗人写出了千古绝唱。不过时代在发展,那么后来的王朝又如何呢?
四、明朝的加班制度
事实上,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加班制度越来越严格,而且越来越没有好处。明王朝应该是比唐朝还要凄惨的时代,因为在朱元璋时期,所有的官员必须没日没夜的工作,当朱元璋没休息的时候,谁敢休息直接会有锦衣卫找上门。所以那个时候的官员简直就是一群乞丐,不仅没有休息时间,而且人人都遭受巨大的心理压抑。
等到后来,明成祖朱棣上位以后,这位新的太宗皇帝下达命令,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收编制内,但是官员以外的官员承担夜晚值班的任务。这些人既包括了原先的工厂,也包括了西厂,还有大量的特务机构。这些人要干的事情非常简单,一个是监视朝廷内外的一切动向,另一个就是负责给他刺探各处的情报,但是在这样的手段之下,永乐新政得以执行,郑和下西洋得以正常运转。
但一般来说,明代的加班制度是最狠最辣的,明朝的官员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好日子。
五、加班制度带来的影响
从这些历史记载来看,加班其实是变得越来越严格,而且越来越出乎所设计人的本性。遥想当年在汉王朝时期,大家只不过是为了表现自己,为了与皇帝更亲近,所以努力的加班给皇帝看。但是后来随着大家如此竞争的结果,使得官场行为变得普及化,大家失去了所谓的不加班的理由。
于是,皇帝把这个制度规定了下来,从唐王朝开始,大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困难。所以从直接结果来看,如此可怕的压力,使得很多官员慢慢的失去了原先的养尊处优的待遇,甚至很多人都在劳累之中产生了要辞官的想法。
实际上,这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明代初年和明代中期的那些官员,他们又不敢贪污,又不敢放松,而且还遭到政治打击,被明太祖与明太宗玩弄的团团转。
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很悲伤的事情。如果历史也不是绝对的,在这种高强度的加班压力之下,也有的人开始觉悟,因为就是在这样的加班背景之下,很多诗人写到了济世救民的思想,而且还有很多人在这个劳累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优秀官员。所以,可以说当年的加班制度对官员来说是很不好的,但是对于整个国家与社会来说还算不错。
小结
所以了解了这些历史记载以后,我们会很明显的发现,现在人的加班其实还是挺幸福的,因为我们加班12小时来算。而在古代社会,即使是那些官员加班也是强制性的,而且这些人不仅仅要加班,并且还要通宵达旦的工作。
我们时常会迷惑为什么古代的官员很少有人去加班,其实这也是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情况其实也不适合加班的,而且在当时也没有特别正规的地方,可以让当时的朝廷官员集体的加班,所以是当时的实际情况不允许。而且这种行为在古代其实也不叫做是加班,君王和身边的亲信处理事务的时候其实都是在工作的,而且有很多明君都会批阅奏折到很晚的,这其实也算是我们现今的“加班”的概念。
而且古代的官员从事的事物其实也有着明确的分工,所以在这个时候不需要去耗费很多的人力,物力去解决这件事情。而且当时的决定权大多掌握在君王的手中,所以大臣也没法掌握实权,对事情也无法做出明确的决定,所以对于“加班”这个事情其实也只局限于君王,所以这件事情古代官员中很少出现加班这个事情。
古代的官员很少加班的另一个原因其实是,我们也知道在历史时时期有着冗兵冗官的时期的,所以这个时候会有很多的官员去解决同一件事情。自然在最后就不会产生加班这件事情,所以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时代在不断的变化,相关的事物也会出现很多,而且因为科技的出现也随之而产生一些新的企业,这时候需要各个行业来进行维护,也就出现了很多的部门和业务,这时候就需要更多的人才来管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人才市场十分需要人才的原因。
所以在各个因素的直接促进下,古代的官员负责的事物也是很少的,而且每个人的权力都是分散的,这其实也利于君王的统治的,为后来的发展也提供了借鉴意义。
1、劳作
劳作。指工作。
引证释义
李大钊 《由纵的组织向横的组织》:“凡是劳作的人,都是高尚的,都是神圣的。”
邹韬奋 《抗战以来》四六:“生活书店不是任何个人借以牟利的私产,是全体同事以劳作所得共同投资的文化事业机关。”
刘白羽 《一个温暖的雪夜》:“不少人穿着长筒胶皮靴、胶皮裤、在冰水里面劳作着。”
2、做事
形容词或动词,形容词动指担任有固定的职务;词指从事某项工作或者处理某件事情。
引证释义
《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 单氏 又凑些私房银两,送与庵中打一坛斋醮……日前也曾与丈夫说过来,丈夫不肯,所以只得私房做事。”如:他做事一向认真。
太平天囯 《天父下凡诏书》一:“天父曰:‘现今是何人做事?’ 锡能 对曰:‘是天父上主皇上帝做事也。’”
3、作事
作事,读音zuò shì ,汉语词语,指处事。
引证释义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作事威克其爱,虽小,必济。”
4、处事
处事,指办事;六书之一,即指事。
引证释义
《左传·文公十八年》:“先君 周公 制 周 礼,曰:‘则以观德,德以处事。’”
《国语·鲁语下》:“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 唐 韩愈《兴元少尹房君墓志》:“﹝ 房武 ﹞历十二官,处事无纤毫过差。”
沙汀 《淘金记》四:“一个人信用要紧,我们又是才到社会上来处事的。”
5、作工
作工,读音zuò gōng,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劳动;做工。
引证释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用工百万,经年不就, 石虎 亲阅作工,沉璧於河。”
在我们的既定印象里,现代社会的公务员好似端着“铁饭碗”。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养家糊口绝对没有问题,而且工作稳定。
所以每年参加“国考”的大学生趋之若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见竞争有多激烈。同时,也说明公务员这个“铁饭碗”有多受人欢迎。
那你知道在古代,公务员们是如何工作的吗?和现在的安稳相比,古代公务员的上班生活,简直可以用“如履薄冰”四个字来形容。
现代的公务员哪怕不想上班,也会开开心心地去混底薪。可在古代,上班对于官员们来说,那心情就和上坟是一样的。
这绝对不是调侃。
现在的公务员上下班时间,非常有科学性,以前所谓的“朝九晚五”、“九九六”工作制,早就被合理、科学的工作制代替。
而古代官员上班时间有严格规定,下班时间久,只能自求多福,能不能早点回家都要看运气了。
和我们现在不一样的是,古代官员根据所属机关的不同,大致分为京官和地方官,也就是中央和地方的区别。
而现代公务员,不管机关所属性质是哪一种,所有人上下班时间基本是差不多的。但是古代的京官和地方官,在上班上略有不同。
京官上班就是俗称的上朝,他们上班比现在早多了。“鸡鸣即起”,就要开始起床更衣。
也就是说,农民务农时间开始时,京官们也得起床上班了。
可问题在于,农民务农时间或许还能稍微延后一点,遇上天气不好的时候,暂时休息一两天也未尝不可。
但是京官上朝,哪怕天上下刀子,都必须得在规定的时间里赶到。家里住得远的,深更半夜就要出发,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常有的事情。
《诗经·齐风·鸡鸣》中,妻子催促丈夫起床,就曾说了这样一番话:“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东方明矣,朝既昌矣。”
意思是是公鸡已经打鸣,说明上朝的时间已经到了,东方天亮,说明上朝的已经开始忙碌了。
古代人没有闹钟等计时提醒工具,没有办法和我们现在一样,在既定时间里设置好闹钟。他们能够依靠的,或许就是公鸡打鸣这个来自大自然的闹钟了。
早晨的五到七点就是古时候说的卯时,所以古代人上班也会说是“点卯”。
《西游记》中出现的那只帮助孙悟空打败蝎子精的昴日星官真身,就是一只公鸡。“昴”即“卯”,代指的就是公鸡。
地方官因为天高皇帝远的缘故,上班时间没有这么严格,但也并没有到随心所欲的程度。
他们每天早晨也是要经历点名或者签到的,和京官一样。“点卯”是每天上班后必须要做的第一件事,相当于现在的上班打卡。但上班过程和下班时间,就很有些随心所欲的感觉了。
签到以后,脱岗早退的现象比比皆是,完善的考勤制度形同虚设。尤其遇上战争或者昏君当政时期,有的地方官员甚至连点卯都不会来。
那对于不遵守考勤制度的官员来说,朝廷制定的一系列惩罚措施,想起来就心有余悸。
现代人如果上班迟到了,可能扣个工资或者是取消全勤。但古代官员如果迟到,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如果遇上家里有事,想请假都非常困难。
当然,古代官员每个月也会有调休,但各朝各代的调休时间不固定。而且不像现在,一个月有8天的休息时间,古代平均也就是两三天。
遇到不得已的事情会迟到时,可以选择调休,事后再把调休申请交给相关部门,这顿处罚就算免了。
如果没有及时选择调休或者没有调休了,那就只能接受惩罚。
纵观我国古代官员上班迟到的惩罚,其中尤以明朝惩罚最为严重。明朝规定,官员迟到一次挨20板子,连续迟到三次罪加一等。累计迟到20天,100大板就在等着他了。
这100大板可不是闹着玩的,对于常人而言,100大板下去,被打废还是轻的。身体素质不行的,板子还没挨完,人可能就当场一命呜呼。
唐朝的惩罚制度相对明朝宽松一些,虽然没有性命之忧,但也算得上非常严格了。
唐朝规定,迟到一次需要缴纳相应的罚款,罚款数额是官员们三个月的俸禄总和。
在迟到的惩罚上,现代和古代是完全没有可比性的,现代连续旷工3天以上才有可能面临被开除的惩罚。
那么在古代考勤制度如此严格的情况下,有人会迟到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宋真宗时期,有个叫鲁宗道的官员,为官勤勉,政绩突出,一路升迁上来做了京官,宋真宗也非常器重他。
有一次鲁宗道在调休,宋真宗有事宣他商议。可是圣旨传达以后,却迟迟不见鲁宗道前来。
这件事放到现在可大可小,毕竟是在休息时间。可在古代,这不仅仅只是“加班迟到”的问题了,而是涉及到“违抗皇命”,是非常严重的事情。
一个官员把皇帝的旨意不放在眼里,那他还能继续为官,继续活着吗?古代皇命大于天,违抗皇命是要杀头的。
宋真宗当时非常生气,但还是在耐心等待,毕竟是自己器重的朝臣,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当鲁宗道姗姗来迟,进了皇宫之后,居然还是醉醺醺的,皇帝自然越发生气。
问他为何来的这么晚?
鲁宗道回答说,老朋友来家里拜访他,因为家中寒酸,不想失了面子,就带着朋友去外面喝酒吃菜去了,所以才耽搁至此。
宋真宗觉得鲁宗道这人甚是可爱,迟到以后没有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更没有跪下求情让皇帝放过他,而是带着最真实的状态向他诉说了迟到的缘由。
他诚实的品格让宋真宗非常欣赏,不仅没有惩罚他,相反还觉得人可堪大用。
《宋史》记载:为谕德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饮肆中,偶真宗亟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
宗道谢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
鲁宗道这算是因祸得福的典型吗?可是像他这样迟到的官员,又有几个人会被赦免呢?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