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图中画线画圈的地方,前面空气电离,后面手机电磁波不能使任何气体分子游离,这里面电离和游离有什么区别

时间: 2022-08-04 16:00:1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7次

图中画线画圈的地方,前面空气电离,后面手机电磁波不能使任何气体分子游离,这里面电离和游离有什么区别

手机惹雷电知识

【手机真的会引来雷电吗?】

  手机又称作无线电话,内部有各种电子元件,包括可以接受无线电波的天线,它们都是金属导体。但这些电子元件都非常微小,手机内的电路依靠着一块电池来驱动,接收的是微弱的无线电波,其强度只有雷电电场强度的几十万分之一,不会引起雷电的注意。

  

  有人认为,手机会主动“勾引”雷电,理由是手机使用的电磁波会让空气发生电离,增加空气的导电性。事实上,这并不会发生。手机的无线电波能量太低,其电磁波波段也不具备影响空气导电性的能力。

  

  实际上手机发射的电磁波根本不可能电离空气,不能使空气成为导电体。手机的电磁波属于分米波,频率为900/1800MHz,相应波长分别为33/16cm,比可见光和紫外线的波长都大7~8个数量级以上,因此,手机的电磁波不可能使任何气体分子或原子游离,不可能引雷。

  在美国,面对媒体关于“手机与雷电亲密接触”的报道,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专家就曾公开表示,手机和小金属物体都不会吸引雷电,人们在打手机时被雷电击中,只是因为他们在错误的时间站在了错误的地点。

  不过,对于手机的兄弟——有线电话情况就不是这样了。在打雷时接听有线电话的确会增加雷击风险。电话线将室外与室内连接到一起,室外的物体与室内相比更容易被击中。如果电信设备或者周围的物体被雷电击中,确实有可能会危及电话的使用者。

  这样说来,在雷电天气,不使用固定电话而使用手机通话,反而是一个绝佳的安全选择。

  相关资料与图片均来自于网络:通过百度搜索

  相关参考来源如下:

  http://www.china.com.cn/guoqing/2021-07/10/content_29379204_2.htm

  http://blog.renren.com/share/234569924/3385420330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019/20/2602812_62284039.shtml

  http://tech.ifeng.com/gundong/detail_2021_12/01/3296543_0.shtml

手机的辐射

左边肋骨中间凹下了7-9毫米``之前手机上Q 听歌都放衣服左边口袋``会是辐射造成的吗(不是很确定放手机在哪之前肋骨没凹,只是想知道有没有是辐射造成的可能)``肋骨凹下会对内脏有什么伤害?如果要检查该选哪科,大概花费多少?(不是很富裕)。。
拒绝愚昧迷信,走出手辐射误区!

(本文为Devymex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Devymex)
人们常常担心手机发出的辐射会对自身健康造成危害。有人认为会影响生育能力、有人认为会影响胎儿健康、还有人认为会诱发脑癌。近年来在网上还出现了很多讨论手机辐射危害的伪科学作品,使民众的担忧变本加厉。本文从电磁波的分析入手,浅显易懂的讨论了游离辐射和非游离辐射的原理及其产生的各种效应,对电磁波的穿透性做了简要的分析,列举了世界各地权威机构或组织对电磁波的认识,在文章的最后对它们是否会对健康的影响作了总结性分析。让更多的人清楚的明白手机辐射无害,不再杞人忧天。

当人们使用手机通讯时,手机会将语音或其它数据信号以电磁波(无线电波)的形式向移动基站发送,同时也会接收来自移动基站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就被俗称为“手机辐射”。因此要了解手机辐射必须先从电磁波谈起。

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正像人们一直生活在空气中而眼睛却看不见空气一样,人们也看不见无处不在的电磁波。电磁波就是这样一位人类素未谋面的“朋友”。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电可以生成磁,磁也能带来电。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场,这就是电磁场,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传播形成了电磁波,所以电磁波也常被称为电波。18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J. C. Maxwell)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波理论。他断定电磁波的存在,推导出电磁波与光具有同样的传播速度。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H. R. Hertz)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之后人们又进行了许多实验,不仅证明光是一种电磁波,而且发现了更多形式的电磁波,它们的本质完全相同,只是波长和频率有很大的差别。按照频率由高到低的顺序,常见的电磁波有:长波<广播中波<广播短波<广播调频<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伽玛射线。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除了大自然的太阳光和闪电外,各种电器用品如电视、手机、微波炉、电灯泡、电脑等都会产生电磁波,而广播电台、电视台、卫星通信等发射出的电磁波,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所以人们在享受便利生活的同时,也正和电磁波朝夕相处,和平共存。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电子电气设备所产生的电磁波频率段。
50Hz~5KHz:输电线、变电站、电磁炉、吹风机、电脑、电视机、洗衣机、电热毯、空调、台灯;
5KHz~500MHz:调频广播、调幅广播、无线电、电视信号、对讲机;
500MHz~50GHz:手机、雷达、微波炉、GPS、卫星通信;
50GHz~2.4PHz:太阳光、灯光、红外线、烤箱热管、炼钢电炉;
2.4PHz以上:远紫外线、X射线、核辐射。
(Hz就是“赫兹”,频率的单位,表示电磁波在一秒中内振动的次数。1KHz=1000Hz,MHz=1000KHz,1GHz=1000MHZ=1000Hz,1THz=1000GHz=1000Hz,1PHz=1000GHz=1000Hz,1EHz=1000PHz=1000Hz。)

按照量子理论,电磁波可视为光子流,按其产生的效应可分为“游离辐射”和“非游离辐射”。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电磁波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显著,频率越低波动性越显著。当频率足够高的电磁波把极高的能量传给其他物质时,光子就有可能游离出该物质内原子或分子的电子,使物质内充满带电离子,这种效应就称为“游离”,造成这种现象的电磁波就称为游离辐射。每一种物质都有特定的游离频率临界值,当电磁波频率低于此临界值,无论强度有多大,也不可能使该物质产生游离效应。

如果在生物组织上产生游离辐射,细胞物质就会发生电离作用,与细胞内的主要成份(如蛋白质、核酸和酶)抢夺电荷。一旦这些物质中的原子失去电荷,分子的结构就会不稳定,形成新的离子。某些离子会通过化学反应破坏该离子所在位置的细胞结构。如果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被损坏(基因突变),细胞就有可能成为无限增殖的癌细胞。

游离辐射常见于核电站中,人们利用“铀”、“钚”之类的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产生热能并转化为电能。衰变现象通常会发出三种类型的射线:阿尔法射线(α)、贝塔射线(β)和伽玛射线(γ)。阿尔法射线是氦原子核流,贝塔射线是电子流,这两种射线都不属电磁波。伽玛射线是一种强电磁波,对人体有害。当核电站发生事故或原子弹爆炸后会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弥散在空气中,不断放射出伽玛射线,危害生命健康。

频率低于可见光(下限约为400THz)的电磁波几乎都不会发生游离效应,这些电磁波就称为非游离辐射。此类辐射的能量远不足以打断生命物质的化学键,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自由离子。因此非游离辐射与游离辐射有着本质区别,它们造成的生物效应也完全不同。非游离辐射又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 波长极小的光学辐射,如近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可产生电子激发效应;2. 波长较小的电磁波,如微波和高频率的射频,会诱发电流而造成热效应;3. 波长较大的电磁波,如低频率的射频、交流电频率和静电场(直流电场),则很少会对物体产生任何副作用。

激发效应会在物体表层诱发电流而加热物体,它的产生取决于辐射的频率、接触物的大小和照射的方向。通讯用的电磁波功率很低,不会使物体升温。日光、大功率灯光、电烤箱等功率很大的非游离辐射会明显的加热物体,但只要人体不在短期接受过多能量,生理组织就能加以调控。长期接触大功率非游离辐射也仅会造成灼伤,不会产生累积性伤害(如细胞癌变)。微波炉正是通过电磁辐射的热效应来加热食物的。它的工作原理是发射和水分子频率相当的电磁波,使水分子产生共振,在强大的振动能量下水分子相互磨擦产生热量,从而使带有水分的食物加热。微波炉的门采用了特殊的结构和材料,确保电磁辐射不会发生泄漏,所以使用微波炉是安全的。

电磁波也会被阻挡,这是因为电磁波是一种横波,具有横波的一般特性:1.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2. 波长越短的越容易受到障碍物的阻挡,波长越长的越容易绕过障碍物或发生衍射现象。除了广播通讯所使用的一些波长较长的电磁波外,一般常见的电磁波都不会发生明显的衍射作用。这些波长较短的电磁波只能通过反射(如短波)和穿透(如微波)现象进行传播。短波就是利用大气电离层的反射进行传播的。穿透作用的程度和效果还取决于电磁波的频率和介质的特性,一般来讲,频率越高的电磁波穿透能力越强。但是,对于同一种介质,电磁波的穿透性与其频率有时并不成正比关系,这与介质自身性质有关。根据量子力学原理,X射线和伽马射线这类极高频的电磁波更具有粒子性,因而能够穿透大多数物体。医院用X射线检查体内病变,工业上用伽马射线为工件探伤都是出于这个原因。(医院所使用的X射线剂量很小,产生的游离效应不足以伤害人体)

根据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IEEE)的定义,频率在0.3GHz~300GHz之间的电磁波被称为微波。微波也具有一定的穿透性,但相对很弱。对于人体,微波的穿透深度和微波波长处于同一数量级。有实验数据表明,频率为915MHz的微波源的人体实际穿透深度为5~6厘米,频率为2450MHz微波源的人体实际穿透深度为2~4厘米。因此现在医疗技术中常使用微波热辐射对浅层组织进行治疗,从而减少病患开刀的痛苦。

在当今社会中,微波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在信息技术、通信、医疗、军事、测绘、勘探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家用微波炉的微波波长为122毫米,对应频率为2.450GHz;民用手机的通讯频率在 0.8GHz~2.1GHz之间,它们都属于微波。不同的是微波炉为了将食物加热,必须发出高达2000瓦的微波,而手机的发射功率很少有达到2瓦的。现在手机的信号也分为很多种,现在常见的手机通信协议有GMS、CDMA和WCDMA等,它们的微波频段分布较广,而且全世界各地的设定都不一样。常见的有800MHz、 900MHz、1800MHz、1900MHz和2100MHz等。当然,现在很的很多手机还支持蓝牙和802.11的协议,蓝牙的辐射频率为2.4GHz~2.48GHz,802.11协议通常有2.4GHz和5GHz两个工作频段,比普通GSM信号的频率高,但这些都属于微波。一些手机还支持红外协议,其发射功率与电视遥控器相当。

很多国际组织都制定了各种限制电磁波辐射的标准,但这些标准大多都非常柯刻。比如国际非电离性辐射保护委员会(ICNIRP)规定的SAR值标准为2w/kg(瓦/千克)体重,这一标准已被大多数欧洲国家采用。但至今也没有确切的科学证据证明,超过ICNIRP限值内的辐射会影响人体健康。更加苛刻的是TCO认证,TCO认证是瑞典专业雇员联盟就电子设备制定的安全及环保标准。而针对显示器的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TCO'92、TCO'95、TCO'99、TCO'01、TCO'03、TCO'05等几个标准。TCO'01规定:在信号最强的情况下,以6分钟为计时,每公斤重量生物组织所接受的辐射不得超过0.8瓦,在测试的时候以10克的生物组织立方体为标准,也就是说,TCO'01所规定的SAR值为0.8w/kg。而手机的最强电磁辐射量与此相当,有资料显示:诺基亚N95(RM-320)的SAR值为0.47w/kg,诺基亚 E70(RM-10)为1.01w/kg,摩托罗拉V9为0.62w/kg。

中国政府及业界近年来也组织专家对微波辐射的安全性进行了论证,并制定出了一整套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考虑到人口密集等因素,现行的电磁辐射防护标准(GB8702-88)为40微瓦/平方厘米,比欧美各工业化国家要更加严格,如美国1982年颁布的标准是3000微瓦/平方厘米,欧盟的标准是450微瓦/平方厘米。而且,在我国只有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才能入网,运营商也会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在移动基站的网络规划上从用户角度出发,对基站布点进行严格的覆盖优化设计,保障基站附近居民生活安全。

实验证明电磁波在空中传播衰减很快,有测试表明,发射功率为20w的大功率基站,其天线前10米的功率密度是0.6微瓦/平方离米(1w = 1X10^6微瓦),远低于 40微瓦/平方厘米的国家标准。其次,当电磁波穿过一般砖墙时要衰减6分贝,而穿过带钢筋的墙体要衰减20分贝左右。因此,将GSM基站天线建在一般住宅楼顶时(中国移动的基站天线高度均在35至55米之间),住宅内的居民是绝对安全的。而且,高踞楼顶的基站电磁波向水平方向发射,在垂直方向的强度几乎为 0,楼下居民是辐射死角,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世界各地都对微波辐射做过大量的实验、调查和研究,下面是一些权威机构或组织发表过的观点。
世界卫生组织(WHO):人体暴露于极低频的电磁波中,不会产生生理影响。
美国国会技术评核室(OTA):许多实验结果发现,是否暴露在电磁波之下,对生物并无差异。
英国国家放射线防护委员会(NRPB):无线电波没有足够的强度损伤人体基因组织(DNA),也不会引起癌症。
美国南加州电力公司(SCE):一项针对36221位员工所做的调查显示:这些员工虽然比一般民众接触较多的电磁波,但整体受访者在白血病、脑瘤、癌症的罹患机会上与一般民众相同,并没有比较高的倾向。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与电子电器工程师学会(IEEE)这两大组织在1990年代开始支持一些回顾性研究之后发表陈述:迄今尚无有力的科学证据能证明,常规使用的非游离电磁波会危害人体。
美国劳工部(DOL):没有确信的证据支持“暴露在家电器具、电缆及显示器等所放出的极低频电磁波下,会有害健康。”
瑞典国家电力安全局(NENB)于1994年发表电磁场信息小册,说明尚无法证实磁场对人体是否有影响。
美国贝尔实验室于1995年提出声明:即便是在各种基站功率最大极限下,基站附近群众所能到达的范围内,其电磁波功率最少小于各种安全规范687倍以下,因此大众根本不必担心。
美国国家研究评议会(NRC):该组织统计十七年来五百多种不同主题后表示,没有明显可信的证据显示基站的电磁波会对周遭居民造成伤害,当地居民罹患癌症比例、妇女生产率、婴儿成长状况、学习能力与其他地区相较并无明显差异。
中国也有许多有关的实验和研究,2003年发表在《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的论文《低功率微波对大鼠精子畸形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作者为孙华明,吴锡南,曹佳)中指出:大鼠经模拟手机辐射强度的低功率微波照射后未能引起明显的遗传损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现行标准下,各大手机生产商所生产的手机,以及各电信营运商所建立的基站发射出的辐射对人体是没有任何危害的。作为人类通信使用的微波已经诞生了几十年,但世界各地都没有找到任何证据来证明这种电磁波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呵呵 楼主太多心了 手机辐射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 对于成年人来说 根本不会有感觉 比如你天天看电视 辐射也很大啊 你有感觉吗

不过最后手机不要贴身放 对身体还是有一定害处的

肋骨凹下应该不是手机的问题 可能是你什么时候碰的 去医院看看吧 挂骨科 大概10块左右 不过肯定要拍片 大概100左右
手机经常放在胸前口袋里,会对心脏和内分泌系统产生一定影响。不会致肋骨凹陷的。建议到正规医院骨科检查,由医生根据病情确定治疗方案。
好像没那么夸张吧!!!

用图示表示无线电波的传播途径

初二的
性质不同,而且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无线电可以在任何一种介质中传播,还被用于寻找外星人计划中去了。220伏特(V)只是电压,虽然电流也有电磁场,电磁波,有传播方向,不能够但电不是有线电波,没有像无线电传播的可能,不然我们就被电住了,像这里是120V的。仍是用导线传输供电,
频率从几十Hz(甚至更低)到3000GHz左右(波长从几十Mm到0.1mm左右)频谱范围内的电磁波,称为无线电波。电波旅行不依靠电线,也不象声波那样,必须依靠空气媒介帮它传播,有些电波能够在地球表面传播,有些波能够在空间直线传播,也能够从大气层上空反射传播,有些波甚至能穿透大气层,飞向遥远的宇宙空间。发信天线或自然辐射源所辐射的无线电波,通过自然条件下的媒质到达收信天线的过程,就称为无线电波的传播。
无线电波的频谱,根据它们的特点可以划分为表所示钓几个波段。根据频谱和需要,可以进行通信、广播、电视、导航和探测等,但不同波段电波的传播特性有很大差别。
电波主要传播方式
电波传输不依靠电线,也不象声波那样,必须依靠空气媒介帮它传播,有些电波能够在地球表面传播,有些波能够在空间直线传播,也能够从大气层上空反射传播,有些波甚至能穿透大气层,飞向遥远的宇宙空间。
任何一种无线电信号传输系统均由发信部分、收信部分和传输媒质三部分组成。传输无线电信号的媒质主要有地表、对流层和电离层等,这些媒质的电特性对不同波段的无线电波的传播有着不同的影响。根据媒质及不同媒质分界面对电波传播产生的主要影响,可将电波传播方式分成下列几种:
地表传播
对有些电波来说,地球本身就是一个障碍物。当接收天线距离发射天线较远时,地面就象拱形大桥将两者隔开。那些走直线的电波就过不去了。只有某些电波能够沿着地球拱起的部分传播出去,这种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的电波就叫地波,也叫表面波。地面波传播无线电波沿着地球表面的传播方式,称为地面波传播。其特点是信号比较稳定,但电波频率愈高,地面波随距离的增加衰减愈快。因此,这种传播方式主要适用于长波和中波波段。
天波传播
声音碰到墙壁或高山就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光线射到镜面上也会反射。无线电波也能够反射。在大气层中,从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的高空有几层“电离层”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反射体,就象一只悬空的金属盖,电波射到“电离层’就会被反射回来,走这一途径的电波就称为天波或反射波。在电波中,主要是短波具有这种特性。
电离层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有些气层受到阳光照射,就会产生电离。太阳表面温度大约有6000℃,它辐射出来的电磁波包含很宽的频带。其中紫外线部分会对大气层上空气体产生电离作用,这是形成电离层的主要原因。
电离层一方面反射电波,另一方面也要吸收电波。电离层对电波的反射和吸收与频率(波长)有关。频率越高,吸收越少,频率越低,吸收越多。所以,短波的天波可以用作远距离通讯。此外,反射和吸收与白天还是黑夜也有关。白天,电离层可把中波几乎全部吸收掉,收音机只能收听当地的电台,而夜里却能收到远距离的电台。对于短波,电离层吸收得较少,所以短波收音机不论白天黑夜都能收到远距离的电台。不过,电离层是变动的,反射的天波时强时弱,所以,从收音机听到的声音忽大忽小,并不稳定。
视距传播、散射传播及波导模传播
视距传播是指:若收、发天线离地面的高度远大于波长,电波直接从发信天线传到收信地点(有时有地面反射波)。这种传播方式仅限于视线距离以内。目前广泛使用的超短波通信和卫星通信的电波传播均属这种传播方式。
散射传播是利用对流层或电离层中介质的不均匀性或流星通过大气时的电离余迹对电磁波的散射作用来实现超视矩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主要用于超短波和微波远距离通信。
超短波的传播特性比较特殊,它既不能绕射,也不能被电离层反射,而只能以直线传播。以直线传播的波就叫做空间波或直接波。由于空间波不会拐弯,因此它的传播距离就受到限制。发射天线架得越高,空间波传得越远。所以电视发射天线和电视接收天线应尽量架得高一些。尽管如此,传播距离仍受到地球拱形表面的阻挡,实际只有50km左右。
超短波不能被电离层反射,但它能穿透电离层,所以在地球的上空就无阻隔可言,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空间波与发射到遥远太空去的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取得联系。此外,卫星中继通讯,卫星电视转播等也主要是利用天波传输途径。
波导模传播电波是指:在电离层下缘和地面所组成的同心球壳形波导内的传播。长波、超长波或极长波利用这种传播方式能以较小的衰减进行远距离通信。
在实际通信中往往是取以上五种传播方式中的一种作为主要的传播途径,但也有几种传播方式并存来传播无线电波的。一般情况下都是根据使用波段的特点,利用天线的方向性来限定一种主要的传播方式。
参考资料:http://www.rf315.com/2/16/249.html 这里有实图
A efasefasdfzsdf asdf asdfas df

雷雨天玩手机是不是会引雷?

任何时候手机都不可能引雷,手机发出的电磁辐射很弱,不会吸引雷电。之所以人们在室外打手机时被雷击中,并不是因为手机发射无线电信号,而是因为打手机的人所处的地形和位置高度本来就容易遭雷击。比如这名清洁工,站在空旷的停机坪内,很容易成为高而孤立的雷击目标。

雷雨天气时尽量躲进室内。若来不及躲避,切忌奔跑,应双膝下蹲,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扩展资料:

遇到雷雨尽可能不要使用手机更安全。打雷瞬间,会产生强大的电磁场,对手机电磁波造成影响,由于雷电干扰,手机的无线频率跳跃性增强,容易诱发手机暂时无信号和烧机等事故。

此外,虽然室外使用手机并不会增加雷击几率,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被击中,电流有两种去向,一是从皮肤表面走,二是从人身体内部走。而手机等金属制品贴在皮肤上时,的确可能增加电流从身体内部流过的几率,进而导致更重的电击伤害。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雷雨天打手机是否易遭雷击? 专家:手机不会引雷

任何时候手机都不可能引雷,手机发出的电磁辐射很弱,不会吸引雷电。之所以人们在室外打手机时被雷击中,并不是因为手机发射无线电信号,而是因为打手机的人所处的地形和位置高度本来就容易遭雷击。比如这名清洁工,站在空旷的停机坪内,很容易成为高而孤立的雷击目标。

雷雨天气时尽量躲进室内。若来不及躲避,切忌奔跑,应双膝下蹲,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扩展资料:

遇到雷雨尽可能不要使用手机更安全。打雷瞬间,会产生强大的电磁场,对手机电磁波造成影响,由于雷电干扰,手机的无线频率跳跃性增强,容易诱发手机暂时无信号和烧机等事故。

此外,虽然室外使用手机并不会增加雷击几率,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被击中,电流有两种去向,一是从皮肤表面走,二是从人身体内部走。而手机等金属制品贴在皮肤上时,的确可能增加电流从身体内部流过的几率,进而导致更重的电击伤害。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雷雨天打手机是
雷雨天气打手机有可能会引来雷劈?多数防雷专家认为,“手机引雷”是无稽之谈、伪科学。 今年6月,湖北随州两名青年在大树下避雨,一声炸雷过后造成一死一重伤。报道称,据气象专家调查,惨祸发生时,其中一青年正在拨打手机。今年7月,四川绵 阳一村民在用手机接电话时,被雷击中当场死亡,报道中又认定,手机是引来雷击的罪魁祸首。难道手机真的会引雷上身?

观点PK
支持者说:电磁波为雷电提供通道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刘树华教授是支持“手机引雷”说的专家之一,“手机接收信号的过程是接受电磁波,相当于为雷电搭建了入地的通道,有时候会把雷电引下来,特别是危险地区,比如加油站下雨天不要打手机。”刘树华教授说。 据介绍,雷电天气发生时,云层中积累了大量的正电荷,而地面则产生大量的负电荷,“手机产生的电磁波相当于提供了一个通道,让正负电荷相接,从而会瞬间把雷给引下来。”刘树华教授还表示,手机即使不处于工作状态,只要和基站之间有电磁波的产生和接收,也可能引发雷击。对于防雷专家提出的电磁波信号相当弱不会引雷的说法,刘树华称:“即使能量弱,也会提供雷电通道。”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朱培也曾表示,电磁波在潮湿大气中会形成一个导电性磁场,极易吸引刚形成的闪电雷击。 反对者说:手机引雷是“国际笑话” 然而, “手机引雷”说却遭到众多防雷专家的反对,认为这种说法违背了科学规律,忽视了事件的本质。 手机电磁波不是导体 江明礼 空军航空气象研究所防雷中心专家

“手机引雷”是国际笑话,我们雷电防护委员会的委员都认为“手机引雷”是无稽之谈。电磁波在我们生活的空间中无处不在,如果手机电磁波能引雷,那么雷雨天广播电视应停播,因为基站功率更大,更会引雷,而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假如电磁波是导体,那么电视塔这些发射出去的电磁波高度远高于避雷针,避雷针还能起作用吗? 手机不能引雷 马宏达 中科院电工研究所教授 手机不会像避雷针一样能把雷给引下来。空气只有在被电离后,才会由绝缘体成为导体。光也是一种电磁波,但并不会使空气分子游离,从而导电,比如你下雨天拿着手电筒照天空,会引雷上身吗?当然不会。手机电磁波的波长比可见光要长7?触8个数量级,频率更低,能量更弱。既然可见光不行,那手机电磁波更不可能使任何气体分子游离的。 遭雷击是因地势而非手机 刘寿先 国内著名防雷厂商四川中光科技集团总工程师 手机用户之所以遭雷击,是因为所处位置相对于周围环境处于制高点,并非是因为手机。美国已经做过这方面的试验:雷电天气下把几十公斤的牛肉放在室外,然后把几十只处于工作状态下的手机放在牛肉上,结果一切表现正常,证明手机不会引雷。 专家提醒 该如何正确避雷?

卫星电视接收器:现在一些市民私自安装了卫星电视接收器,如果装在楼顶至高处,可能会引雷,这样的事故每年都会发生。其实解决方法很简单,刘寿先介绍,可以在接收器3米远的地方安装避雷针,同时在接入室内的馈线上安装避雷器。

固定电话:江明礼表示,手机不会引雷,固定电话倒是能引雷,“几公里外的雷可能会通过电话线进入室内,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电话线相当长而且有的直接裸露在外。”防范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安装电话线防雷器。

家用电器:宝山区气象局副局长周厚荣则提醒,除了为电器、电话安装避雷器外,没有安装避雷装置的家庭可以拔掉所有的插头“以绝后患”,也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应急避雷措施,记得拔下电视机机顶盒的天线和电视机机顶盒电源线,仅关闭电源是没有用的。

人体:上海市气象局防雷中心总工程师黄晓虹表示,雷暴天气户外人员应该尽快进入建筑物内躲避。野外空旷地、市区内的广场、公园、露天泳池等都是雷电天气时的“禁区”。如果周围实在没有建筑物可以躲避的情况下,尽量找一块较低洼又不积水的地方蹲下。此外,烟囱、孤立的大树、电线杆,甚至屋檐下都不宜停留。同时将金属柄的雨伞、高尔夫球棍等都扔掉。
不会,你们要相信科学。
之所以会有雷击是因为空气中产生了气体的电离,但手机发出的电磁波极其微弱,是不可能使气体放电的。不要总拿什么常识和自己的臆想来判断,你所知道的常识很多都是错的,那些打手机被雷击的人不拿手机还是会被雷击的,不要放大这个事情。

手机内的电路依靠着一块电池来驱动,接收的是微弱的无线电波,然后电路中产生比较小的电流来工作。手机使用的无线电波的强度只有雷电电场强度的几十万分之一,不会引起雷电的注意。

雷天,用手机上网会引雷吗

前几天下雨打雷.我在教室想用手机上网.同学阻止我,说用手机上网会引雷.是不是真的??
"手机引雷"之说始于2003年发生在张家港雷击导致1死1伤的事件.事
后《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了南京某大学教授,教授说"由于雷电的干扰,手机的
无线频率跳跃性增强,这容易诱发雷击和烧机等事故."去年7月23日,居庸关
长城8号烽火台遭雷击,十几位游客被击昏.有关部门赴现场做调查后,通过社
会媒体发表讲话,说"游客遭雷击系在雷雨天气使用手机引发感应雷所致",并
"提醒市民和游客,切忌在雷电时使用手机".
分析雷击事件和雷害事故,要找寻它的真正原因,就要从事物的本质去做分
析,不能只从表象捕风捉影,更不能主观臆断.
2.1,张家港雷害事件分析
张家港男子遭遇雷击时正在打手机,这是表象.雷击他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
他正在打手机,而是他骑车经过地区的地形位置,周围环境和当时的雷暴发展所
决定的.假如他当时没有打手机,也会遭遇雷击.不能因为他正好在打手机,就
把雷击的原因归咎与"手机引雷"上.这是不科学的因果联系和解释.
2.2,居庸关长城雷击事件分析
居庸关长城雷击事件是典型的雷击感应电流的伤害事件.
当雷电先导以极快的速度发展临近地面时,先导头部的体积也越来越大,在
先导头部与人的身体之间就有电容C.先导头部中有大量的电荷,这些电荷有的
是从雷云沿先导放电通道流到先导头部的,而更多的电荷则是在先导放电通道和
先导头部中因碰撞游离和电子崩产生的.当它降临到人们的上方时,通过电容C
在人们的头部和全身感应出与雷电电荷极性相反的异号电荷,如图1所示.需要
指出,无论人们是在空旷的野外,还是在室内,雷电的感应现象都是存在的.当
人们的头部和全身感应出异号电荷后,在先导头部与人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很强的
电场.这时,此人就处于极端危险的可能遭受直接雷击的状况.如果侥幸雷击没
有对人体发生,而是对旁边的树木或别的突出物发生.随着放电,一声雷呜,雷
2
电先导中的电荷立即获得释放,在人体上感应出的电荷也失去束缚,成为自由电
荷.这些电荷立即向大地泄放.这是一股幅值巨大但时间极为短暂的雷电感应电
流.在人体内将流过的感应电流i为:
dt
du
Ci=
式中,C为人体与雷电先导头部之间的电容,du/dt为雷电先导电压的变化率.
图1 雷电感应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左:空旷地形 右:室内
由于雷电先导邻近人体,先导头部的体积也十分巨大,因此电容C不是一个小
的数值.由于雷电先导的突然降临,又迅速释放,因此电压变化率du/dt也是巨
大的.这样,流过人体的感应电流数值也会很大.人们受到这个电流的冲击,虽
然不死,但也将震昏或休克.
还需指出,即便人们处于室内,如果屋顶和墙壁不是由具有屏蔽作用的接地
的金属材料组成,而是一般的砖石,木材或纸板等建筑材料,或在雷电先导头部
与人头顶之间有其它的隔离物,这种感应电流也不能避免.因为隔离物不能减小
人与先导头部之间的电容,仅有可能保护人体不遭受直接雷击(图1右).
长城雷击事件中15位受害者之一的南昌游客罗丽称,当时她一只手扶着城
墙,雷击时感到手心发麻.受伤的所有游客都是暂时的昏迷,经送医院抢救,当
天都相继出院.从报导看,雷电并没有击到城墙上,而是击于城墙以外的空旷地
方,否则受直接雷击处的城墙会有坍塌.再之,若城墙受雷击,在烽火台里面避
雨的人就不仅是昏迷,而是要受到更为严厉的有生命危险的旁侧闪击了.特别是
一只手扶城墙的罗女士,在雷击时只是感到手心发麻,如果城墙遭雷击,她受到
的将是接触电压的伤害,那就更严重了.那样她或许自己就没有感觉的余地了.
这都表明,避雨的游客受到的是雷电感应电流的电击.
需要指出,感应电流伤害更多的是发生在人们避雨的低矮简易建筑物中,如
田间地头的避雨窝棚,或者旅游帐篷内.这类简易建筑物通常都没有避雷装置,
它在平坦的田野里又显得比周围的植物高得多.如果雷直击此类简易建筑物,在
其中避雨的人很容易受雷直击伤亡;如果雷没有直击建筑物,而是击到近旁某地
某处,那在屋内的人也会受到雷电感应电流的伤害.
如一群人在树下,或在窝棚内遭受雷击,其中一部分人死亡,而旁边有一些
3
人却只被击昏.这些被雷电击昏的人,就属于雷电感应电流的伤害.
通过以对感应雷电流伤害事件的分析,需要强调两点:
第一,感应电流伤害更多的是发生在人们避雨的低矮简易建筑物中,如田间
地头的避雨窝棚,或者旅游帐篷内.这类简易建筑物通常都没有避雷装置,它在
平坦的田野里又显得比周围的植物高.如果雷直击此类简易建筑物,在其中避雨
的人很容易受雷直击伤亡;如果雷没有直击建筑物,而是击到近旁某地某处,那
在屋内的人也会受到雷电感应电流的伤害.
第二,在树下或在窝棚内避雷雨,是很危险的.雷害事故统计表明,避雷雨
人群可能遭受直接雷击,也可能树受雷击后下面的人受到接触电压,跨步电压或
旁侧闪击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也有可能致人死亡.如果只是被雷击昏迷,那
就是属于雷电感应电流的伤害.
三, 辨析"手机引雷"各种言论的错误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涉及"手机引雷"的各种说法的谬误,笔者收集了一些有
关"手机引雷"的言论.让我们从物理学,电工基础以及高电压技术等专业的角
度进行分析,以辨析"手机引雷"说法的错误.
1,"由于雷电的干扰,手机的无线频率跳跃性增强,这容易诱发雷击和烧机
等事故"
辨析:打雷(雷电放电)是可能干扰手机通话的,干扰的后果是听见"咔喳"
声,影响通话的质量,而不是使"手机的无线频率跳跃性增强".只有信号功率
增强或降低的可能,而没有"频率增强"之说.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不确切的,频
率只有高低之分,而无强弱之说.倘若讲话者指的是频率的增高,也不对,手机
的无线电信号频率是固定的,它是由手机内部的电子线路及电子元器件的参数所
决定,即使在雷电电磁辐射的干扰下,只要电子线路及电子元器件没有受到不可
逆转的损环,手机的信号频率是不可能变化的.因此,"频率跳跃性增强"完全
是无稽之谈.退一步说,即使"频率跳跃性增强",也不可能"诱发雷击和烧机".
因为,雷电放电在先(既然雷电干扰已产生,那就意味着雷电放电已发生),"频
率跳跃性增强"在后,雷电放电已经完成,又何谈"诱发雷击" 这本身就不符
合逻辑,颠倒了因果关系.
2,"据介绍,手机电磁波是雷电很好的导体,能在很大的一个范围内收集引
导雷电"
辨析:电磁波是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传播行进的波.电磁波具有物质性,但并
非一般的物质,更不是可以导电的导体,而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微粒,这种微粒比
电子小得多,并且没有带电性.物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无线电电磁波不可能导
电.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雷雨天打手电并不会引来雷击.手电的可见光也是
一种电磁波,并且是一种比无线电电磁波的波长更短,能量更高的电磁波.可见
光不导电,无线电电磁波就更不可能导电.
实际上,我们生活的整个空间到处都充满着电磁波,如果电磁波能导电,那
我们人类就不可能生活在地球上了.说电磁波是"雷电的很好的导体"是没有任
何科学根据的.
说手机电磁波"能在很大的一个范围内收集引导雷电"更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说这话的人对雷电没有基本的了解,雷电是什么 雷电在未打下来以前是一些积
4
聚在云中的电荷,手机怎么上天到云中"收集引导"这些电荷 "收集"来以后
又引导它到哪里 可见,说这话的人多少有点信口开河,不假思索.
3,"在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发射电磁波,如遇高空向下电流极易造成雷击"
辨析:这句话的前半句是对的,手机会发射电磁波,但后半句就错了."如
遇高空向下电流",向下的什么电流 雷电流吗 如果是雷电流,那就表明雷击
已经发生,这时,不管遇到不遇到手机发射的电磁波,雷击必定不可阻挡地进行
下去,直到放电完成.这里没有手机电磁波"极易造成雷击"的功绩.
4,"在雷雨天气,手机开通电源都极易引来感应雷,而在雷击区打手机,手
机无疑就充当了避雷针的角色"
辨析:什么是"感应雷" 感应雷是怎么产生的 说这句话的人似乎还没弄
清楚!感应雷是在雷电主放电发生时,在雷电电磁辐射区域里的导线中感应生成
的过电压波,或称浪涌电压波.说到感应雷,首先应该明白,雷电已经发生;第
二,感应雷是通过线路进行传播的."手机开通电源极易引来感应雷",手机是无
线通信设备,怎么能引来感应雷 况且,既然有了感应雷,说明雷击已经发生,
发生在手机开机之前,雷电又与手机有何相关 再之,"手机电源引来感应雷",
手机的电源是什么 是一块电池,手机电池能引来感应雷,或产生感应雷,多么
不可思议啊!既然手机的电池能引来或产生感应雷,那各种各样仪器设备中的电
池,以及没有装进设备还空置未用的电池是否也会引来感应雷 一般电池的电压
很低,只有几伏,几伏电压的电源能引来感应雷,那我们家里使用的220V电源,
以及工业上用的几千,几万伏电源就更有可能引来感应雷了!显然,讲这种话的
人不懂一点电气知识,或者似懂非懂.
"在雷击区打手机,手机无疑就充当了避雷针的角色."手机能充当避雷针,
这可是个"重大发现"!请问,是哪个人,哪个单位,在什么地方进行过手机充
当避雷针的研究 研究的结果如何 可有研究结果公诸于世 说这话的人对防
雷工作,对社会都太不负责任了!
5,"据研究,如果手机信号过强,有时连避雷针也不起作用"
辨析:我们倒是很想知道,说这话的人根据的是什么研究 说话者自己研究
过吗 还是别的什么人进行的研究 何不将你所依据的研究成果公布出来,以为
佐证,否则就是毫无根据的瞎说.
6,"手机电磁波能使空气电离,电离后的空气可以导电"
辨析:手机电磁波能否使空气电离,需要从物理学的知识进行分析.
从物理学的知识我们知道,空气的游离方式主要有四种:碰撞游离,光游离,
热游离和表面游离.碰撞游离,热游离和表面游离三种游离与本文的话题无关,
只有光游离与我们的问题比较接近.
从物理学我们还知道,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按频率从低到高,或波长从长
到短,依次为无线电电磁波(又分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分米波,厘米波
以及毫米波和亚毫米波等),红外线,可见光波,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它
们一起组成了整个电磁波谱.从电磁波谱我们可以看到,光属于电磁波家族.我
们将光游离扩大为电磁波游离,分析什么电磁波可致气体分子的游离.
光(或电磁波)游离,就是分子或原子在电磁波射线的作用下的游离.电磁
5
波的频率越高,或波长越短,它的能量越高.能使分子或原子游离的电磁波的波
长λ取决于气体分子的游离能Wu,可以下式表示[1]:
uW
ch
≤λ
式中,c = 3×1010 厘米/秒 ――光的速度,
h=6.543×10-27 尔格・秒――量子常数.
这里,我们只考虑分子或原子的第一个电子的游离,因为第一个电子的游离
最容易,相应的游离能Wu为第一游离能.游离能又常以游离电位表示.
气体分子的游离能越大,要求电磁波的波长越短,即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在
所有物质中,金属铯蒸汽的游离能最小,能使铯蒸汽游离的电磁射线的波长应小
于317毫微米.空气中各种气体分子,如氧,氮,水蒸汽,二氧化碳以及稀有的
氢,氦等,它们的游离能都比铯大几倍,能使它们游离的电磁波波长更短.这样
波长的电磁波在电磁波谱中属于紫外线的区段,如表1所示.紫外线的波长为
1016~1017Hz,可见光的波长比紫外线长,为1015~1016Hz.因此,可见光实际上
是不可能起游离作用的.
手机的电磁波属于分米波,频率为900/1800MHz,相应波长分别为33/16cm,比
可见光和紫外线的波长都大7~8个数量级以上,因此,手机的电磁波更不可能
使任何气体分子或原子游离.
表1 几种分子和原子光游离所需的电磁波波长和频率.
游离电磁波射线
气体或蒸汽元素
第一游离
能(v)
波长
10-7 (cm)
频率
1017 (Hz)
H 氢原子 13.5 0.91 3.3
H2 氢分子 15.9 0.77 3.9
He 氦原子 24.5 0.50 6.0
N 氮原子 14.5 0.85 3.53
N2 氮分子 15.8 0.78 3.85
O 氧原子 13.6 0.90 3.33
O2 氧分子 12.5 0.98 3.06
CS 铯 3.88 3.17 0.95
Hg 汞 10.4 1.18 2.54
CO2 二氧化碳 14.4 0.85 3.53
H2O 水 12.7 0.97 3.09
三,如果"手机引雷"成立,那将是一个什么状况
有关部门没有从防雷系统的不足查找原因并予以改进,而是将雷击事件的原
因归咎于游客打手机.为此,他们还制定了防雷新措施:"看到游客打手机立即
制止","每个岗哨将配备对讲机以应对突发事件".
试问,对讲机是否也会发射出无线电信号 对讲机的无线电信号是否也是电
磁波 这不是陷入了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
其实,只要稍做思考和分析,"手机引雷"的错误就不会犯了.
如果手机的无线电电磁波会引雷,遭雷击,那各种无线电,电视广播天线,
6
各种无线电通信天线在雷击时都得遭雷击了,它们在雷雨天还能正常工作吗 天
上飞的飞机与地面的联系全是依靠无线电通信和导航,那它们在雷雨时都将因遭
受雷击而不能正常飞行了!
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让我们将手电与手机进行比较.雷雨天打手电不会遭
雷击,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手电的应用至少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我们从来
未听说过关于手电的光线引雷击身的报导和传说.然而手电发出的可见光的波长
比手机无线电电磁波的波长短6个数量级以上.即使这样,手电的光也不能使空
气分子电离.倘若要引雷,手电比手机更有可能.手电和手机的使用有所不同的
是,打手电时手电筒是在人身腰部,而打手机时手机却是举到人的头部耳旁.如
果真是手机遭雷击,那不是因为手机发射出无线电信号,而是因为打手机的人所
处的地形和位置高度本来就会遭雷击.人被雷击之时,正好也击到手机上.如果
人所处地形位置是安全的,不会遭雷击,打手机也不会遭雷击.
再之,气象部门使用的气象雷达,频率在2000MHz以上,比手机的通信频率
高;手机的功率不过0.5瓦左右,气象雷达的功率更是比手机功率大几个数量级,
倘若手机会引雷,那气象雷达更会引雷了.可是,在雷雨天气象雷达照样工作,
也从未听说过气象雷达引雷遭击的报导.对此,气象部门的人员更比局外人更清
楚.
我们从现实生活也可感知,我们周围的空气并没有电离.
如果我们生活的空间成了"很好的导体",我们置身在导电的空气中,怎么
生存 电力系统的高电压输电线遍布全国各地,这些高电压输电线上的高电压不
都通过"导电的空气"传导,使所有在空气中的人遭受高压电击而身亡 或者说
所有的高压输电线因空气电离导电而直接短路和接地,那它们还能正常工作吗
如果手机能够引雷,那我们的防雷技术不就变得非常简单了吗 何必安装避
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只要在需要防雷的地方放一部手机不就成了吗
因此,"手机引雷"之说缺乏科学的依据,完全是对防雷知识,对物理学的
误解.在任何时候手机都不可能引雷,只要处于安全的位置,人们在雷雨天照样
可以打手机.
四, 建言我国防雷监管工作
我们在分析"手机引雷"的各种说法的错误的时候,要从中感悟出点什么有
助于改进我国防雷工作的东西.
"手机引雷"暴露了我国防雷监管中的弱点.
自从国家将监管防雷减灾的任务交给气象部门后,气象部门确实很努力,做
了很多工作.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和缺点.希望防雷监管人员认真从中吸取教训,
提高防雷监管的技术和业务水平.
1, 加强学习,提高防雷监管的技术和业务水平.
不可否认,防雷监管人员多是"半路出家",改行做防雷工作的.即便是防
雷专业"科班出身"的人,也因年纪轻,经验少,加之所学知识的局限,也难在
短期全面胜任监管工作.因此,防雷监管人员要做好监管工作,首要任务就是学
习,学好雷电的专业知识,特别是电工基础和高电压方面的知识.
2, 对社会媒体发表讲话要慎重
防雷监管人员对社会媒体发表讲话要慎重,特别是对着记者们的采访话筒
7
时,不要不懂装懂,"想当然"地随意发表讲话和指示,讲话要有责任感.希望
防雷监管部门能为此订立一些制度或规定,防止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3, 有错必纠,加强社会责任感
讲错了话,应承认错误,做到有错必纠.不要坚持错误,让不科学的说法长
期危害社会.
五,雷雨时正确的防雷方法
作为本文的结尾,笔者向读者介绍以下10条行之有效的基本的防雷知识和
自我保护方法:
l 室内比室外安全;
l 低处比高处安全,坐下,蹲下比站立和行走安全;
l 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比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安全;
l 不要在大树下避雷,宁可在大树旁的小树下避雷,并且要离开树干至少
3米,双脚并拢,坐在地上,不要靠在树干上;
l 不要触摸或靠在高墙,高烟囱和孤立的高大树木下避雷;
l 不要在田地间的窝篷里或位于地形高处的简易农舍里避雷;
l 在雷雨时,不能在空旷的田埂上跑步,更不能肩杠长形工具跑步;
l 在野外,雷暴时不要接触和接近各种电线类金属;
l 雷暴时,停止一切室外的体育活动,特别是在宽大场地上的活动;
l 雷暴时,停止一切装填炸药和放炮的作业
会的,比较危险,雷天,最好不要用手机上网
会``但是城市一般没事 空旷的地方危险
文章标题: 图中画线画圈的地方,前面空气电离,后面手机电磁波不能使任何气体分子游离,这里面电离和游离有什么区别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46342.html

[图中画线画圈的地方,前面空气电离,后面手机电磁波不能使任何气体分子游离,这里面电离和游离有什么区别]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