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崔浩比之诸葛亮如何,能否在诸葛亮之上

时间: 2022-08-03 17:00:0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9次

崔浩比之诸葛亮如何,能否在诸葛亮之上

诸葛亮只是政治之才,并非军事之才是真的么

rt
  历史的事情,现在的人很难说清楚,只能是百家争鸣了.
  一、有人同意你的说法:
  关于三国的正史是《三国志》陈寿写的,三国演义是根据这本书演义的。
  陈寿是三国时人,蜀国灭亡时三十一岁。他所修的《三国志》在当时属于现代史,很多事是他亲身经历、耳闻目见的,比较真切,按说是有条件搜集史料的。但因为时代近,有许多史料还没有披露出来;同时,因为恩怨还没有消除,褒贬很难公允,也给材料的选用和修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国志》作者陈寿,《晋书》中有他的传,内云陈寿在蜀时,其父曾为马谡的参军,马谡因兵败被诸葛亮正法,陈寿之父被株连,受了刑(剃了头发)。又因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瞧不起陈寿为人,因而陈寿怀恨在心,在《诸葛亮传》中说诸葛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其后一百多年,至拓跋氏北魏初期,魏抚军大将军毛修之也曾说过,他早年在蜀中,听老人言,陈寿本人(不是其父)为诸葛亮的幕僚,曾被责打过,所以为诸葛亮立传,说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见《魏书·毛修之传》)。
  二、有人不同意你的说法:
  其实,陈寿没有贬低诸葛亮,相反,他写的《三国志·诸葛亮传》,对诸葛亮的政才武略,高风亮节,均予极高评价,记录了诸葛亮一生中政治、军事活动的主要业绩,并奉诏编辑了《诸葛亮文集》24篇。最后在“臣寿等言”中对诸葛亮的总评是:“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指制作连弩、木牛流马,设计“八阵图”等),科教(这里的“科”,指律令,“教”,指教化)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励,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并说诸葛亮是“管(仲)萧(何)之近匹也”。这样高的评价,找遍历史上的贤相名臣,极少能获得如此殊荣,确实是不能再高了。
  当然,陈寿在诸葛亮传中也指出他“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计,优于将略”。《晋书·陈寿传》及北魏的毛修之也就据此说陈寿挟嫌贬低诸葛亮。但实事求是地说,陈寿所言,并非虚构,带兵作战,出奇制胜,确实不在诸葛亮的长处,这方面的业绩也不大。但在陈寿的笔下,诸葛亮的缺陷,与其光辉的业绩相比,充其量也只是一个指头与九个指头而已。诸葛亮不在完人(世上从来也就没有完人),可以说,陈寿笔下的诸葛亮,是后世人们认识诸葛亮,赞颂诸葛亮的基本依据,也为小说、戏曲渲染、美化诸葛亮提供了基本素材。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多处附录了南北朝时宋人裴松之的注,里面提到魏晋升时人郭冲向晋朝扶风王司马骏(司马懿之子)陈述了诸葛亮的佚闻佚事5条,其中有:曹魏派刺客欲刺杀刘备,被诸葛亮认破,逾墙逃走;诸葛亮驻军阳平,城中兵少,司马懿大军20万人突至,诸葛亮施用“空城计”退敌;魏主曹睿率30万大军伐蜀,诸葛亮只有几万人,依“诚信”励激士兵,蜀兵以一当十,大破魏军等等。郭冲的“五事”,都是美化诸葛亮的,其中的材料,已被加工写入《三国演义》和搬上戏曲舞台。但裴松之对郭冲所说进行了剖析,认为多属不实之词。陈寿在诸葛亮传中,没有采用郭冲所说的那些材料,应该说是实事求是,并不是他有意遮盖诸葛亮的优点。
  无论是陈寿的父亲也好,陈寿本人也好,当年在诸葛亮手下做事,因受责罚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或者有之,但陈寿修史时,晋朝廷和宰相对诸葛亮均持肯定态度,而且格外加以推崇,以至下令陈寿编辑诸葛亮遗著成集,以作风范。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著书郎的陈寿,理应顺从皇意,怎敢以过去微小私嫌而贬低诸葛亮呢!
  其实,对诸葛亮持否定态度的,不是没有,但不是陈寿,也不是晋朝官方主流意见,而是魏晋时期一些士大夫中人。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蜀记》所载,晋扶风王司马骏的一些幕僚刘宝、桓隰等人“多讥亮托身非所(投错了主子,不该跟刘备),劳困蜀民,力小谋大,不能度德量力”。这就从根本上或者用现代话来说,从方向、道路的选择上,否定了诸葛亮。对诸葛亮批评更为尖锐的要算北魏大臣崔浩。崔浩好学多识,博古通今。《魏书·毛修之传》称,崔浩与抚军大将军毛修之是好朋友,常论及诸葛亮。崔浩认为,诸葛亮辅佐刘备,“委弃荆州,退入巴蜀,诱夺刘璋,伪连孙氏,僭号(指刘备建国称帝)边夷之间,此策之下者”,“且亮既据蜀,恃山险之固,不达时宜,弗量势力,严威切决,控勒蜀人,矜才负能,高自矫举,欲以边夷之众,抗衡上国,出兵陇右,再攻祁山,一攻陈仓,疏迟失会,摧刃而返;后入秦川,不复攻城,更求野战,魏人知其意,闭垒坚守,以不战而屈之。知穷势尽,愤结攻中,发病而死。由是言之,岂合今之善将见可而进,知难而退者乎”!崔浩把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提出三分天下的战略方针和割据巴蜀的做法,以及诸葛亮出兵攻魏的战略、战术,全盘加以否定,说得一无是处。他的这种观点,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恐怕都很难接受。
  但是就三国鼎立的地缘关系、历史条件和实力对比而言,蜀国确实处于“边夷”地区,国小,地少,力弱。汉高祖刘邦当年兵出汉中,据有关中,最终夺取天下,这是当时特定的主、客观原因造成的。诸葛亮也想走这条路,但时过境迁,走不通了。不仅如此,像王莽时期,天下大乱,公孙述据蜀称帝,晋十六国和五代十国时都有军阀在蜀割据建国,但都只能苟存一时,成不了大气候,最终被据有中原或江南的强邻所吞并。从这个意义上说,魏晋时期的刘宝和北魏时的崔浩对诸葛亮的评语,确实不无道理。北魏当时都于平城,国势正强,北破柔然,西灭夏国,南跨黄河,并拟席卷淮河流域。崔浩批评诸葛亮“抗衡上国”,“上国”历史上指的是曹魏,以古喻今,也有把拓跋氏的北魏指为“上国”之意,所以崔浩并不完全是说“古”,他的论调,兼有当时政治上和舆论上的需要。
一点都不苟同 哈哈 看看三国演义的小说 感觉他是一个季智慧和勇气加气魄为一体的大人物 感觉很喜欢啊 应该是政治和军事全才吧
他那个时代,政治跟军事,不是有所关联的么? 不过,我倒觉得他比较在行的是军事,带兵打仗比扶起阿斗要强得多~个人愚见~嘿嘿~
三国演义中把诸葛亮写的太神了,与历史是有差别的,你可以去看下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
诸葛亮偏内政。其实汉朝的文人学士还不想后来的那么百无一用,儒家六艺也都要学的,只是偏重点不同。曹操的谋士程昱就曾一脚踢死一名胆小的士兵,徐庶不是还仗剑杀人才隐姓埋名的吗。汉朝的独尊儒术并不想后世那么严重,法家、兵家、墨家等等还是很有市场的。

南北朝第一谋臣崔浩为何突然被灭族?

公元四世纪末,中华大地在史无前例的至暗时刻里已挣扎百年,“五胡十六国”进入收尾阶段。广袤的北方,随着鲜卑慕容家族最强悍的人物慕容垂的老去,另一个鲜卑人拓跋珪开始崛起。公元396年,由于子弟无能,打不过拓跋珪,慕容垂被迫以七十岁的年迈之躯出战,拓跋珪对这个雄霸关东的垂暮老人仍然心存畏惧,不敢应战。但慕容垂目睹了之前燕国战士堆积如山的尸体后,当场痛哭吐血,没多久就死去。拓跋珪在北方再无敌手,铺开了北魏的百年帝国之路。

辽宁朝阳慕容垂宣平陵,一说在河北定州

与慕容氏的崛起一样,拓跋氏也重用中原士人。曾效力过前秦苻坚、后燕的中原名士崔宏,被北魏太祖拓跋珪收至麾下,拜为司空,深得荣宠。崔宏与另一个中原牛人张衮共同掌管北魏国政,夯实了北魏的政治基础。崔宏死后,他的儿子崔浩更加出色,官至司徒、封东郡公。崔浩几乎就是拓跋魏的诸葛亮,无论政治、军事都极具战略眼光。在整个南北朝时代,堪称第一谋臣。

山西大同的拓跋珪像

崔家出身河北南部的“清河崔氏”,与范阳卢氏、河东柳氏以及太原郭氏都是河东的名门望族(河东指黄河在山西的拐弯处以东)。崔氏与其他三家还有姻亲。但崔浩执掌了北魏两朝的枢机,权力和地位之高,就不是其他三个家族能比了。古人有言“持满戒盈”,身处高位手握大权时候,应当保持谨慎,好比手托一个盛满水的盆子,不要让它溢出来。这一点崔浩就跟诸葛亮差远了。

崔浩崭露头角是在拓跋珪的儿子明元帝拓跋嗣继位后。崔浩熟读《易经》,精通天文星象,料事如神,被拓跋嗣器重,开始参与军国大事。有一次北魏的后宫莫名其妙出现几只兔子,多方检查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拓跋嗣请教崔浩,崔浩说不久后他国会进献嫔妃。第二年,果真有后秦国主姚兴把她女儿献给了拓跋嗣。

拓跋嗣剧照

北魏神瑞二年(415年),国内大面积粮食欠收,有朝臣向拓跋嗣进言,应当依照民间流传的谶语,将国都从平城(山西大同)迁到邺城(河北南部临漳县一带)。崔浩认为,北魏人民习惯了游牧生活,大举南迁有害无益。把挨饿的百姓分散到各地,让他们吃上饭就行了,等待明年好收成。拓跋嗣十分赞同。

还是公元415年的冬天,荧惑星(火星)有一天突然从天空消失了。古代认为荧惑预示灾变,魏国朝臣议论纷纷。拓跋嗣召集学者术士开会研究。崔浩引用《春秋左传》记载的典故,推算荧惑下一次现身会在后秦的分野,后秦很快要亡国了。众人怒怼崔浩说,天上星星消失,人怎么可能知道去哪了,一派胡言!崔浩笑了笑不说话。两个多月后,荧惑星出现在后秦分野。后秦随即流言四起,灾异频现,一年多后被南朝的刘裕灭国。至此崔浩在北魏无人不服。

“荧惑守心”天象图

公元416年,南朝刘裕北伐后秦,要收复关中,派人向北魏借道西进。这一下炸开了锅,北魏内外朝臣纷纷向拓跋嗣建议,不但不能答应借道,还需出兵防范南朝。拓跋嗣连连点头。崔浩对天下大事了然于胸,只有他他劝阻拓跋嗣不要与刘裕为敌,还分析了刘裕的厉害之处非同小可。

但拓跋嗣并不太把刘裕当回事。这一次采纳了多数派的建议。他派北魏名将长孙嵩率三万大军逻黄河北岸,密切关注南朝军队举动。崔浩叹息说,这样一来,肯定会激怒刘裕,过河报复我们,长孙嵩可不是刘裕的对手。拓跋嗣哪里听得进去。

刘宋与北魏形势图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北魏大军在黄河对岸一路监视刘裕部队,还勾住被激流冲到岸边的船只,将南朝士卒杀死。刘裕大怒,派了一支两千人的特战部队上岸,动用了史上仅得一见的“却月阵”,将北魏三万大军杀得鬼哭狼嚎,丢下几千具尸体败退。刘裕又派大将朱超石率军追击,攻陷了魏军一座城,这才解恨。拓跋嗣十分后悔没有听崔浩。

崔浩劝阻拓跋嗣时候,还说过关中地区各族人混杂,刘裕很难守住,将来还是大魏的地盘。刘裕攻取关中不久,因故赶回建康(南京),镇守长安的部将内讧,自相残杀,一片混乱。公元418年,那个狠角色、匈奴后裔赫连勃勃,乘机占领关中,建立胡夏国。十几年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赫连,关中落入北魏之手,拓跋嗣没有亲眼看到崔浩的预言再次成真。

“气吞万历如虎”刘裕剧照

北魏第三任国主、太武帝拓跋焘就是在崔浩的建议下提前立为太子的。拓跋焘继位后,崔浩因为声望太高,满朝文武嫉妒,天天有人在皇帝跟前诋毁他。拓跋焘不得已,一度让崔浩回家休养。但每有军国大事,必然请他出谋划策。也正因为拓跋焘对他宠信太重,崔浩说话又无所顾忌,恨他的人越来越多。

公元426年,拓跋焘打算对外用兵,想先挑个软柿子掐一掐。先打北方柔然还是西边的胡夏,犹豫不定,就让朝臣商议。北魏胡人取笑人的本事是一流的,称柔然是“蠕蠕”,南朝是“屈丐”,都很轻蔑侮辱。长孙嵩、奚斤等军界元老都说先打蠕蠕。这时西边的赫连勃勃已经死了,拓跋焘有心先打胡夏。

“赫连勃勃”剧照

崔浩从军事和地理角度分析利弊,又引用天象为证,说应当先打胡夏。拓跋焘当然听崔浩的。长孙嵩不服,与崔浩争辩,又辩不过。拓跋焘火冒三丈,当众训斥长孙嵩,说他贪污受贿,还阻挠军国大事。崔浩可能还没意识到,他已经把北魏的军界大佬们彻底得罪了。

这还不算,大军临行,拓跋焘又找崔浩商议:先头部队让谁带领为好,有人推荐了李顺,这人怎么样。李顺是汉人官员,跟崔浩还是亲家。崔浩却说:我太了解他了,他带兵没什么方略,进军还是撤退全凭心情,用不得。这下崔浩跟他亲家也结下梁子。不过李顺后来也被拓跋焘提拔了,最终却因为肆意收人财物,里通外国,被拓跋焘处死。

拓跋焘剧照

按说崔浩结下的这些怨仇已经够他喝一壶了,但他浑不在意。后来又得罪了一个特殊人物,北魏的保太后,拓跋焘的奶娘窦氏。公元429年,拓跋焘想大举出击北方柔然,因为连年用兵,国力消耗严重,百姓愁怨,朝廷内外竟没有一个人支持的,反对声一片。保太后也坚决不同意。大臣们好对付,太后那儿就不好糊弄了,拓跋焘发了愁。

说没人支持也不对,崔浩就坚决站在皇帝这一边。拓跋焘一拍脑门有了主意,让崔浩去说服朝臣和太后。话说这也不是他第一次跟朝臣辩论了。不过跟太后讲理还是第一次。崔浩先是发动三寸不烂之舌,引经据典,又动用天象吉凶的大招,证明出兵柔然的必要性。众朝臣派了个能言善辩的人叫张渊的跟崔浩过招。仅两个回合,张渊就满脸惭愧败下阵来,拓跋焘十分得意。然后崔浩又前去跟太后讲理,不负皇帝重托,把太后辩得张口结舌。这次北魏出兵差点就俘虏了柔然可汗。

北魏与柔然形势图

历史已经证明,崔浩有关军国大事的每个建议每个谋划,两任皇帝只要听从,都对魏国十分利好,反之则皇帝后悔,大损国家利益。所以后来拓跋焘已经习惯性听从崔浩了,甚至对尚书们说过,你们凡是有什么大事不能决断的,可以不必请示我,直接问崔浩就行了。崔浩神机妙算的故事很多,不再赘述。

每逢远方朝臣或者他国使者觐见,拓跋焘总是指着崔浩对他们说,你们瞧,这就是我大魏最厉害的人物,别看他细瘦文弱,却是真正的足不出户决胜千里。俺就是听从他的谋略才灭了你们的国家。在坐的有北燕、胡夏等被灭国的朝臣或曾经的国主,拓跋焘后半句是说给他们听的,不知道他们作何感想。

史载崔浩长得白皙瘦弱,面目俊秀如女人,所以自比张良。但张良有道骨仙风,功成名就之后随即隐退,崔浩可没有这样的高风亮节,他早已开始膨胀了。

崔浩像

除了崔浩,拓跋焘还有一个极重要的“国师”寇谦之(拓跋焘信道教),是个修为很深的道士。早年寇谦之与崔浩交谈几次后,对他的学问深深折服,感叹说这人简直是尧舜的名臣皋陶再世呀!从此寇谦之开始跟随崔浩学习儒术,道家儒家兼修。崔浩专门为他写了二十卷的学术著作,寇谦之珍藏起来。但崔浩起初并不接受道家学问,后来寇谦之有意无意露了几手,崔浩大吃一惊,顿时醒悟过来,拜了寇谦之为师学习道术。

谦之地位很高却基本不染指政事,这在历史上极为罕见。而且他悲天悯人,非常善良。这才是真正的道骨仙风。公元446年,北魏关中地区胡人盖吴造反,拓跋焘亲自带兵平叛。打下长安后,随行人员有的投宿在寺庙。寺庙的和尚们拿出酒来给众人喝。崔浩看见一愣,四处转悠,居然在庙里发现了大量兵刃。崔浩本来就厌恶佛教,拓跋焘也不信佛,崔浩立刻报告了拓跋焘。

西安法门寺

那时候的寺庙有多乱?拓跋焘给我们展示了。他派人搜查全长安的寺庙,发现他们不但暗里酿酒贩卖,还有不少官员、富人把大量金银财产藏在寺庙,还有些寺庙的地下室里关着很多妇女。拓跋焘正在气头上,崔浩趁机劝他下令杀掉全魏国的和尚,拆毁寺庙。也不知道崔浩为什么这么恨和尚。

当时寇谦之也在场,吓了一跳,赶紧劝拓跋焘和崔浩不要动怒,从轻发落。要不是牵涉这么多人命,他才懒得过问政事。拓跋焘和崔浩平素对寇谦之非常敬重,他提出的建议从没拒绝过。但是这一次崔浩有点不正常,当场跟寇谦之争论起来,非要杀尽天下和尚。寇谦之毫不退让,据理力争。拓跋焘犯了难,最终还是采用了崔浩的建议,魏国开始大举“灭佛”。

寇谦之人脉很强大,先紧急通知了太子拓跋晃。拓跋晃信佛,无奈之下派人给魏国各处寺庙通风报信,让僧人们快逃。这边压着皇帝旨意暂不执行。魏国大部分僧人逃过一劫,只有长安一地的和尚倒了霉,几乎被杀尽。崔浩这种“一刀切”的粗暴方式,不知道得罪了天下多少人。

青岛崂山三清始祖圣坛

崔浩年龄越大越糊涂,习惯了皇帝的信任和顺从,逐渐胆大妄为起来。他推荐的官员,光当上郡守的就有几十个,很多人都是平步青云。太子拓跋晃看不惯,有一次向崔浩建议,应该让他们从基层历练,慢慢提拔,崔浩当场就跟太子争得面红耳赤,连未来的国主都不放眼里了。有个叫高允的人,官不大,但精通儒学,深明处世之道,他对人叹息说,崔浩这样下去,恐怕要惹出大祸。实际上高允早就明里暗里劝说崔浩收敛一点,崔浩不买账而已。

崔浩早先奉命编修魏国国史,拓跋焘专门交代说,务必要依据事实。崔浩是总编,手下有一帮文官帮他写。崔浩不懂变通,说皇帝要求越真实越好。底下那帮人为了拍崔浩马屁,北魏前代的国史,事无巨细全都写了进去。北魏历代国主的黑历史、干下的坏事,并没有漏记一件。高允也参与其中。高允对这一点也并没有不同意见。黑历史写了就算了,千不该万不该大肆宣传。

影视剧里的史官

公元450年,崔浩主编的魏国国史完成,他命人在国都平城大街上竖起了许多石碑,挑选国史“精华内容”刻了上去,记述的“好事坏事”各有一箩筐。魏国鲜卑族人一看就不乐意了,哪有这么写本家历史的?从百姓到官员,都争先恐后向他们的大首领拓跋焘告状。

拓跋焘定睛一看,自家的国史也太拿不出门了,这不是埋汰人吗?喜怒无常的拓跋嗣发飙了,下令将参与编写的人全部处死,还要灭五族,这可是几千条人命。太子拓跋晃器重高允,要帮高允求情。高允表示自己来。他面见拓跋焘说:崔浩是总编,并不负责具体编写,我写的内容最多,请陛下对崔浩还有其他史官开恩。

北史

拓跋焘欣赏高允的气节,高允一番话不光救了他自己,还救下了几千人。拓跋焘喊来崔浩问话,崔浩一问三不知,当场蒙圈了。拓跋嗣下令将崔浩和他手下的史官全部处死,崔浩灭族。崔家的姻亲范阳卢氏、河东柳氏以及太原郭氏也都被灭族。

表面看这桩大案是个“文字狱”,但纵观崔浩的人生轨迹,实则是他得罪人无数还不自知,又不懂收敛,有人利用了拓跋焘暴躁的性情借刀杀人。拓跋焘翻脸太快,本来是他最倚重的人,突然就下此狠手。崔浩死后不久,拓跋焘发现新起用的谋臣处处不如崔浩,对人叹息说,崔司徒死得可惜了。的确可惜,崔浩对北魏居功至伟,除了“灭佛”一事过份,并没有什么大罪,却在一日之内轰然倒台。

公元2021年1月26日,读《通鉴》有感而发。

到了明元帝时期,崔浩开始参与国事,那时候的崔浩可以说是崭露头脚,和贵族之间的矛盾并不是很激烈。但到了太武帝时期,北魏的国家大事崔浩没有不参与的,皇帝对他也特别信任,后来他成了汉臣里面地位最高的人。崔浩这个人不会因为自己的利益而去隐瞒一些想法,但他的这种做法却让他得罪了不少贵族,最后终于为他招来了灾祸。
崔浩年龄越大越糊涂,习惯了皇帝的信任和顺从,越来越胆大妄为,连太子都不放在眼里了,得罪了太多人,我觉得不是突然被灭族,而是长期以来积累的罪证,导致的灭族。
崔浩得罪了很多人,而且后来更是得罪了北魏的保太后,后来崔浩提出了灭佛的建议,这一下子得罪了天下人,皇上也无法保全他了。

王猛崔浩高颖可称名将名相兼于一身了,不知可与诸葛亮太公望相提并论吗?

不可以。
历史上的诸葛亮比演义上的诸葛亮更能让人感动,
我认为,他的才华风度都是古今无人能比的。
孔明是一代名相,却被颂扬几千年,他的英才一定也不仅仅能拘于一个名相,而是一个比名相更高的位置。
我觉得,其他的所有人都不能与诸葛丞相相提并论。
但,他们也都同样是让人钦佩的。

反正,我认为没人能比过这个古今一直颂扬的好丞相好男人。
诸葛孔明,真的很天才啊
他们都是辅助外族谋大汉江山,所以历史对他们的赞美太少了,他们就是这样被历史覆盖了。
很难对比。
诸葛亮 被 神化了 我们看的 三国演义 没有看三国志
我觉得可以,诸葛亮与姜尚都被小说神化了。

北魏谋略家崔浩如诸葛亮般料事如神,立下赫赫功勋,为何被灭族呢?

南朝和北朝的第一个朝代都朝气蓬勃,富有进取心。

南朝第一个朝代是刘裕建立的宋,由于得之于东晋,因此刘宋是站在东晋的肩膀上,接收了东晋现成的国土和人口,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

北朝的第一个朝代是拓跋珪建立的魏,后称为北魏。北魏没有刘宋那么好的条件,而是以部落出身,逐步打拼而来,因此虽然没有与生俱来的优势,却更加适应群雄争霸的环境,结果就是拓跋氏建立的魏不仅比刘宋国祚长,而且比刘宋强大。

北魏之所以发展迅速,除了拓跋氏几代人励精图治,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北魏立国初始就打好了基础,这个基础的建立,离不开一个汉人,就是崔浩。

二、从秘书到军中谋主

崔浩是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少年时就喜欢文学,并“博览经史”,还会“玄象阴阳”,对各种学术都有涉猎,还精通义理。精通这么多学派和学术的人,大多都是诸葛亮、管仲之类的谋略家,而且能涉猎这么广的范围,说明其本人的志向不小。

因此,崔浩身上有三国诸葛亮的影子。

天兴中,也就是公元400年左右,拓跋珪刚在平城建“魏”,崔浩就来到北魏朝廷做官,成为秘书和著作郎。

著作郎是为高门士族之子准备的过渡性职位,实际并没有多少事做。崔浩能做著作郎,说明作为汉族高门士族的清河崔家此时已经被拓跋氏接受。但拓跋氏并没有给崔浩任何的关照,他在高门士族中并没有显得特别突出,还是和其他官宦子弟一样,按部就班上班。

但是在芸芸众多的官宦子弟中,崔浩还是被拓跋珪盯上了。

拓跋珪看上崔浩,是因为他的书法好,拓跋珪常将崔浩带在身边,为他处理文字。

经常在拓跋珪身边的崔浩,有了显示他与众不同的机会。

拓跋珪雄才大略,魄力十足,敢于亲率2万军破后燕8万精锐,因此本人有一种不怒而威的威严,对待属下们非常严格,稍有过错就要加罪,这让他的属下们心理压力非常大,经常想着如何逃离拓跋珪的视线。只有崔浩恭恭敬敬,勤勉不怠,还常常陪在拓跋珪身边加班,终日不回家。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崔浩的野心非常的大,还有就是他的存在对当时统治者的帝位造成了影响等等。
他位高权重,内心变了,开始,恃才傲物,独揽朝廷大权,成为了一个权臣,引起了皇帝的忌惮,导致被灭族。

怎样评价诸葛亮? 500字左右 急!!

嫌多可以删一下
诸葛亮不仅是智慧的化身,而且还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鞠躬报国的典范。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这位贤与能浑然一体的偶像身上,也并非没有人生败笔可寻,比如他的连年北伐。
诸葛亮自27岁隆中决策走出卧龙岗,全面主持刘汉集团27年,其中在最后8年中,他工作的重心就是北伐曹魏,先后五度出兵,直至公元234年征战途中病逝五丈原。尽管《三国演义》对“六出祁山”不吝笔墨予以描绘、褒赞,但无情的事实告诉我们,诸葛亮的北伐行动一无所获,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其实,诸葛亮北伐注定是不能成功的。
主观方面,诸葛亮天才地设计了立足荆州、西图巴蜀的战略蓝图,蜀汉才能以最弱的力量,周旋于吴魏之间,鼎足之势方成。但诸葛亮仍不能算是一位成功的军事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诸葛亮并没有像曹操那样成功地指挥过官渡之战,为统一中原奠定坚实基础,也没有像周瑜那样指挥赤壁之战,一举促成了政治格局的确立。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更主要是表现在攻城掠地的局部战争上,他可以神机妙算玩弄对手于股掌之中,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需要政治家的大局观大智慧及纵横韬略,军事大对决的实质是政治大对决。从这个角度考察,诸葛亮似有目不视睫或顾此失彼之嫌。
客观方面,当时曹魏版图数倍于蜀国,兵多将广国力强大,政权也非常稳固,而蜀国在三国中最为弱小,地势封闭,又连年烽火人心思定,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医疗战争创伤,富国强民。如若穿过穷山恶水的蜀道,强行以弱小之师与精壮之旅正面作战,大获全胜的概率几乎为零。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诸葛亮力排众议一意孤行,“不伐中原死不休”呢?作为杰出的知识分子,又时时处在“旷世奇才”的赞誉声中,于是把名垂青史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甚至为此付出多大代价也在所不惜。许多杰出人物都是如此,诸葛亮也难以免俗,一统江山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使得他未能做出正确选择,屡败仍屡战;报恩思维对诸葛亮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受先帝托孤”死而后已,认为成功与否是一回事,做与未做又是一回事,因而数次贸然行动;过于自信及对后来的人没有信心,也促使诸葛亮主张趁自己还健在的时候早打大打,解决统一问题。其实一国兴一国亡,个人的去留又怎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诸葛亮北伐“后果很严重”:“蜀兵数出,国弱民疲”,“劳军扰民,内外交困”,“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本来疲弱的蜀国局势更危,诸葛亮死后不久,蜀汉也就灭亡了。纵有经天纬地才,无奈一切东流水,这可能是做人最大的痛苦。当病榻上的诸葛亮感到五丈原秋风刺骨,想到五伐曹魏无寸尺之功,同时自己的身体又像蜡炬成尘一样慢慢消耗殆尽,其心情可想而知,即令今人也不免洒上一掬感怀之泪!
对于诸葛亮的北伐及对其本人过高的评价,当时及稍后的人也是颇有非议的。《蜀记》:“士大夫共论诸葛亮,多讥亮托身非所,劳困蜀民,力小谋大。”张俨《默记》说:“诸葛丞相诚有匡佐之才,然处孤绝之地,战士不满五万,自可闭关守险,君臣无事。空劳师旅,无岁不征。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崔浩《典论》:“亮不能与曹氏争天下,委弃荆州,退入巴蜀,诱夺刘璋,守穷崎岖之地,而以为萧曹亚匹,不亦过乎?”
虽然如此,诸葛亮还是成为了后世人们心目中丞相的楷模。历朝历代丞相无数,但一提到丞相,人们首先想到的还是诸葛亮,这是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及后世民间艺人的渲染特别是《三国演义》的出笼有关系的,此外,老百姓对“清官政治”的渴望也是一重要因素。
在封建社会里,除了少数几任皇帝尚能励精图治外,其余大多属荒淫、昏庸、暴虐、无能者,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或可成为皇帝与臣民之间的调节器。遇到了好的皇帝、丞相,老百姓便能吃上几顿饱饭,遇上了不好的皇帝、丞相,老百姓就要卖儿鬻女,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在这样的误打误撞中运行了偌多年。屈指细数,贾似道、李林甫、严嵩、蔡京辈
竟如过江之鲫,长期生活在这些人霸主鞭下的老百姓,渴望良相出现。诸葛亮毕竟曾让蜀中“连年大熟”、“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死后又有“内无余帛、外无赢财”的清廉形象,自然让劳苦大众念念不忘。杜工部诗云:“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这一个“寻”字,就是社情民意的无声体现!
文章标题: 崔浩比之诸葛亮如何,能否在诸葛亮之上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46268.html
文章标签:崔浩 诸葛亮

[崔浩比之诸葛亮如何,能否在诸葛亮之上]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