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何评价地学科普公众号“志留纪”

时间: 2022-07-31 00:01:1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7次

如何评价地学科普公众号“志留纪”

浅议地球科学融入社会的契机

丁群安

(中国地质图书馆 北京 8324信箱)

摘要 地球科学文化是通过地球科学融入社会而形成,它有赖于地球科学的发展、地学文化作品的创作以及融入社会的手段。本文通过对地球科学融入社会的途径:科技产品的使用、科技文化作品传播,影视作品赏阅,科学场馆示范,学校教育等5种手段的描述,进而提出仅仅依靠这5种途径还不足以构建一种科学文化状态,这需要一些科学发展的契机,如精英人物、重大事件、重大科技活动、革命性的发现等契机。最后阐述了在契机之后,地球科学与文化便会产生良性的互动发展,最终将促进一个新的自然道德理念的形成。

关键词 地球科学文化 融入社会 传播手段

科学融入社会的途径归纳起来为:科技产品的使用、科技文化作品传播,影视作品赏阅,科学场馆示范,学校教育。当科学进入社会,融入社会生活,科学便不只是科学,而转化成为一种文化。这一理念与地球科学相结合,便是地球科学文化的由来。但是让地球科学产生更深远的社会影响力,转化为一种文化,单单依靠上述途径还不够,它还需要一些契机引起社会的关注,进而推动其传入社会。

1 地球科学融入社会的途径

地球科学文化的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以地学学史为脉络,地学科学形成以来积淀的文化内涵需要进一步发掘、向社会传播;二是我国地学事业形成以来所形成的精神、特质需要向社会进行弘扬;三是地学研究、地学工作形成的知识、成果需要进行宣传、普及。以上知识内容的创作、向社会传播,以及社会大众接受是地球科学融入社会的三个过程,其中发挥桥梁作用的是传播,就是融入社会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个领域。

1.1 地学科技产品的使用

石油、钢铁、铜、黄金、宝玉石料、生物化石,等等,这些都是人尽皆知的东西,与人的生活也密切相关,它们既是地球科学的产品,也是其他工业技术产品的原材料。可以说是在这些产品使用的过程中,人们熟悉了地球科学,但是我们在这样向人们传输地学知识的时候并没有很好地将资源理念等地球科学观融入人们的认知世界,其实有一些做法可以尝试,如:在加油站旁边树立今年世界还有多少可采储量及能够现在状况多长时间;在钢铁制品时,提示:可重复利用资源;每一块岩石材料的包装上提示:当你踏上它的时候你已经将世界改变,请珍惜。

1.2 科学文化作品文字传播

精英人物传记(丁文江、李四光、魏格纳)、科普专著、科普期刊(地球)、科普文学(科幻小说如:地心游记、星球大战)、网络4种形式宣传学科、普及知识的重要知识载体和传播形式,其中,网络作为一种新技术手段,目前正发挥出其巨大的快速、灵活和低成本优势。地学在这几个方面具备了各种条件,唯一需要去做就是在内容、形式上去创新。目前,内容上的创新尤为重要,北大教授陈少峰在讲到文化产业化时,认为,文化本身来自生活,所以文化作品的最初创意来自生活,因而要搭建一个让社会公众都能够参与创作的平台,因而进行互动创作,最后由技术专家、文艺专家完成最终作品。

1.3 影视作品播放

地学影视作品分为两类:一是,电影、电视剧(包括科学幻想、科学推理、历史再现)如:侏罗纪公园、后天等;二是科学短片、栏目,如《探索》、《神奇的地球》、《科技全方位》等。侏罗纪公园的票房收入、观众人次(数据)空前,探索的收视率……可以说,这些形式、栏目都极大地推动了地学的社会融入,丰富着地球科学的内涵。但目前我国以地球科学为背景的影视作品非常贫乏,成功之作更是寥寥无几。

1.4 公共场馆示范

博物馆、图书馆、地质公园等都是地学知识普及的重要基地和地球科学文化的主要载体,其作用和意义不做赘述。

1.5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中与地学相关的课程是:地理、自然,地学学校教育的实施一方面反映了地球科学的重要性,同时它也是地学基本知识所广为人知的重要手段。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知识普及的重要手段,它具有约束性和全面性的特点,通过由浅入深的系统学习,人们建立起来的学科知识结构较为全面,科学认知也较为深刻,对人们在其后的工作、生活上的影响也更为深远。但是,学校教育在如何将科学认知转化为道德自律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这正是地球科学文化所致力追求的一个目标。

2 科学产生社会关注的契机

2.1 精英人物的魅力

李四光、丁文江等人物文学创作。科技精英人物的魅力在于,他们的科学发现、他们不个人计得失的科学热情和他们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他们的行为、精神通过创作、宣传引起了社会的共鸣,人们在精神上得到启发的同时也将科学融入自己的意识。

2.2 深刻影响人类生活的革命性发现

龙鸟、恐龙灭绝的证据、大陆漂移等地球科学的革命性发现一般都具有强烈的社会冲击性,对人们的认识状态产生影响,最为典型的就是寻找恐龙灭绝的证据,这一科学悬疑使整个世界都在关注、思考,就连一个小学生也能说出几个关于恐龙灭绝的著名设想。历史上的每次地学的革命性发现都带来了一系列地学知识并推广到整个社会。

2.3 重大事件背后的科学警示

重大事件因其结果的残酷性、影响的巨大性,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消失的古楼兰,被维苏威火山所埋葬的庞贝古城。印度洋海啸等,这些历史的和现代的重大地球科学事件(主要指灾难事件),对人类认识、改造世界产生了不同层次的影响。可以毫不隐讳地说,每一次灾难过后,都会有一种知识在人类中得到普及。

2.4 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通过通俗表达而为人接受

人类认识社会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科学知识不断丰富的过程,各种各样的科学知识由复杂到简单,逐渐被广大民众接受。科学知识的表达形式的简单化是影响知识普及进度与效果的重要因素。如石油形成的简易模式,矿山开采后污染的简单体现,黄河象化石发现后的一个生动的描述……如伽利略实验、牛顿力学实验。

2.5 重大的科技活动

重大科技活动的特点是探索性、前瞻性,再加上巨大的资金投入,重大科技活动一开始就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如可可西里科考、南极科考、探月工程、大陆科学钻探等等。因此,社会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对这类科学知识的广泛需求。

可以说,每次地球科学融入社会都是从知识普及开始,以确立人类新的社会认知、科学理念和自然道德理念为结束。

3 契机之后的社会融入

今天,建设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与构建和谐社会对地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地学事业的一个新命题,因此,地球科学文化的建设与社会融入情况自然成为解决这一命题的核心所在。

地球科学文化的内容和要求使整个行业都是这一工作的主体,都是向社会传播地学信息(含地学文化信息)的主体,也是地球科学融入社会的阵地。地球科学文化的建设、社会融入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有很多的工作要去做,主要有上述三个方面。这些为地学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新工作领域。进行地学文化创作、拓展地学文化工作的领域,需要有一批以研究、孵化、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为专任的大众型知识分子。

在地球科学工作在产生科学信息、文化作品,推动地球科学文化融入社会的同时,地学文化的社会融入为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一个行业文化融入社会文化领域的过程是一个公众认识一个行业、接受并支持一个行业、介入一个行业的过程,地学文化作为一个特别学科文化更具有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道德理念植入人心的特殊作用。当宝玉石文化融入社会的时候,它不仅形成了一个分支矿产产业,更形成了一个社会文化产业和社会文化心理。当航天文化随着神舟飞船的一次次遨游太空深入人心的时候,它已经悄无声息地融入社会文化领域,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以了解航天知识为荣,各种各样的航天知识一时成为一种信息大热门;航天技术和航天产品成为一种高技术品质的象征深入人心;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支持航天事业、将航天人视为英雄的氛围。上述现象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形成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众多的青少年树立了航天理想为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基础;二是航天品牌效应为行业事业的社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前提;三是社会的支持使航天人形成了强烈的事业自豪感。我想地学文化也完全具备这种发展空间,像大陆科学钻探、可可西里科考完全可能成为地学文化融入社会的契机。

地球科学是一门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最密切相关的科学,也是一门对社会发展、人类生存影响最大的科学。与航天文化相比,地球科学文化的社会融入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一是众多的青少年将会树立一种地球科学工作的神圣感,立志从事这项事业,从而为地球科学事业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二是在地球科学融入社会的契机之后,使地球科学的文化理念、科学精神深入人心,从而提高了公众自然道德素质,为我们在深层次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提供了社会基础;三是社会的支持使地质工作者形成了强烈的事业自豪感;四是地球科学文化融入社会后,为公众广泛参与地球科学文化创作、推广提供了可能,进而使整个社会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

在地球科学事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后,各种各样的地球科学知识成为日渐会为大多数人接受,并成为工作、学习经常考虑到一些因素,成为国家、民众在进行重大决策时意识到的问题,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之后,地球科学便真正成为一种文化,成为一种能够在深层次产生影响的自然意识形态。

4 铸就新的人类自然道德理念

文化的本质在于修饰,地球科学的文化魅力在于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科学塑造,它形成于大众接受其理念之后,它的直接、重要的体现就是成为一种道德理念。因此在地球科学融入社会之后,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将其理念、认知构建为一种人类的自然道德理念。

现代,整个公众对地球科学知识的了解并不少(科学普及统计),对自然环境形势的了解也相当深入,但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之下,在生存与发展选择的毫厘之间,依旧我行我素。地球科学理念转化为一种人的自然道德理念不仅迫在眉睫,而且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陈少峰.发展文化产业.前线,2003(11)

段怡春.发展地学文化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资源·产业,2004(6)

李信义,刘同福.关于地球科学文化的几点认识.中国地质教育,2006(3)

孟宪来.发展地球科学文化服务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地质教育,2006(1)

张中伟.地球科学发展的生命之翼——地球科学文化建设初探.地质通报,2003(8)

地球的结构是什么?

地球的结构是指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内到外:地核-外核(地核)-地幔-地壳。由外向内:地壳-地幔-外核(地核)-内核。

1914年,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在地下2900公里深处,存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将两个面分别命名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并根据这两个面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 圈层。

地球的半径约6378公里,最上层平均18公里厚度范围为地壳。其中海洋地壳平均厚度为7公里,陆地地壳平均厚度为33公里。地壳下部为地幔,厚度在3000公里左右,其中在地幔的上层有一个软流层,位置在地表下60-150公里处,主要成分为超基性岩,对建筑装饰石材的形成,甚至地球板块的运动、火山喷发、地震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地幔的下部为地核。

地球的结构

科学发展到今天,人们能上“九天揽月”,却仍然“入地无门”。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深度只有12千米,连地壳都没有穿透。科学家只能通过研究地震波、地磁波和火山爆发来间接地揭示地球内部的奥秘。一般认为地球是由一个物质分布不均匀的同心球层构成,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厚度不一,平均厚度约17千米。上层为花岗岩层,下层为玄武岩层。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随深度加深而增加。经检测,地壳岩石的年龄绝大多数小于20多亿年,而地球生成到现在大约已有46亿年了,这说明构成地壳的岩石不是地球的原始壳层,是地壳内部的物质通过火山活动和造山活动形成的。地幔厚度约2900千米,上地幔主要是橄榄石,下地幔是具有一定塑性的固体物质。地核的平均厚度约3400千米,外核是液态的,可流动,内核是固态的,主要由铁、镍等金属元素构成。中心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3克,温度最高可达5000℃左右,压力最大可达370万个大气压。

地球还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这三个圈层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它们彼此渗透,相互影响,在太阳和人类生活的参与下,使整个地球生机盎然。

右图 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左图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与太阳相距149.6百万千米。它的直径为12,756公里;密度为5.52克/立方厘米。地球只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椭球体,赤道处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0多千米。北极地区约高出18.9米,南极地区低下去24.3米,形状像一只倒放着的大鸭梨。其实,地球的这些不规则部分对地球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从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来看,它更像是一个标准的圆球。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它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同时,由于日、月、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各种作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产生变化。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球形的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的略扁的旋转椭球体。
------------------------
地球结构可分三层:地球最外层是地壳(地面下35千米以上),中层是地幔(地下35~2900千米),内层是地核(地下2900千米至地心)。人们可以形象地把地球这种圈层结构比作一个熟鸡蛋,地壳相当于蛋壳,地幔相当于蛋清,地核相当于蛋黄。“鸡蛋”里的温度随深度变化而变化。在距地表400千米深处,温度为1500~1800c;在2900千米深处,温度为3500~3700c;在6371千米深处的地心,温度高达4500~5000t。从这种意义上讲,地球是个大火炉,在它内部贮藏着巨大的能量,可供人们开发利用。
地球是由一个物质分布不均匀的同心球层构成,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厚度不一,平均厚度约17公里。上层为花岗岩层,下层为玄武岩层。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随深度加深而增加。经检测,地壳岩石的年龄绝大多数小于20多亿年,而地球生成到现在大约已有46亿年了,这说明构成地壳的岩石不是地球的原始壳层,是地壳内部的物质通过火山活动和造山活动形成的。
地幔厚度约2900千米,上地幔主要是橄榄石,下地幔是具有一定塑性的固体物质。地核的平均厚度约3400千米,外核是液态的,可流动;内核是固态的,主要由铁、镍等金属元素构成。中心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3克,温度最高可达5000℃左右,压力最大可达370万个大气压。
地球还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这三个圈层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它们彼此渗透,相互影响,在太阳和人类生活的参与下,使整个地球生机盎然。
地球有地壳,地幔,地核三部份组成,温度有内向外(地核,地幔,地壳)递减
地壳与地幔之间一个软流层,是火山爆发的一个层,

什么是寒武纪、志留纪、泥盆纪、白垩纪。。。。。。

他们是根据什么怎么命名的,这些年代是怎么划分的,有什么不同
地球纪元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朝代,每一朝代有不同君王统治。从汉朝开始,君王又各有年号,一个年号沿用一两年到几十年不等。对地质年代的划分,大体上也是这样从粗到细(当然有的皇帝特别喜欢改元,甚至一年改两次,比如公元696年是武则天治下的“万岁登封”元年和“万岁通天”元年。这种极端情况就不要追究了,本来就只是粗略的类比嘛)。我们很难将人类史上的某个事件精确定位到某天的几点几分,出于类似的道理,对地质年代也不用指望能精确到年——对大多数时期的界定,能够做到误差在几万年之内,就很不容易。

地质年代最大的单位称为“宙”,往下依次分为代、纪、世。它们对应的地层或地质纪录则称为宇、界、系、统。比如一种在中国辽西发现的长翅膀的恐龙,生活在“显生宙-中生代-白垩纪-早白垩世”,它所在地层属于“显生宇-中生界-白垩系-下白垩统”——描述时间的时候,用“早、中、晚”;而描述空间(地层顺序)的时候,就用“下、中、上”。时间再往下还可细分到期、时,对应地层称为阶、时带,这些就相当专业了,非专业读者很少会接触到。

寒武纪,点击图片放大

显生宙的名字指“看得见生物的年代”,它开始于5.42亿年前的寒武纪,直到现在。为了解释显生宙与此前年代的区分,必须先重点介绍一下寒武纪(Cambrian Peroid)。它于1835年由英国地质学家塞奇韦克命名,源自发现这一时期地层的威尔士北部寒武(Cambria)地区,后者的名字可追溯到古威尔士语里的Cymry,意为“反抗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的同胞”。在被确立为正式的地质年代之前,寒武纪就是地球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当时人们发现多细胞动物化石的最早时期。后来逐渐发现了寒武纪以前的多细胞动物,例如于6亿多年前的埃迪卡拉纪生活在今澳大利亚南部的动物群。寒武纪因此也被重新理解为两侧对称动物首次出现的年代,这类原始动物的典型代表就是扁虫(虫子没有骨头也没有硬壳,当然不会留下化石,可是它们的洞穴会变成化石)。此外,寒武纪还产生了进化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寒武纪大爆发”,在很短(地质意义上的很短,其实也有数百万年之久)时间内,生物种类突然丰富起来,呈爆炸式的增加。它意味着,生物进化除了缓慢渐变,还可能以跳跃的方式进行。

寒武纪大爆发,点击图片放大

在有了寒武纪这个名称后,更深、更早的那些地层,就被自然地称为“前寒武纪”地层。它并不是一个纪,而是指寒武纪以前的所有时代。在20世纪,人们习惯用“隐生宙”(生命隐藏的年代)来称呼这个时期,但现在已很少用,而仍将从地球诞生到寒武纪开始前(也就是显生宙开始前)的漫长岁月称为前寒武纪。除了它的末期——埃迪卡拉纪,前寒武纪的大多数年代里可研究的东西太少,也谈不上什么代表性的地层,所以虽然也分为太古宙和元古宙两个宙,但两者的界限——距今25亿年——纯属人为划定,下分的代和纪如成铁纪、造山纪、覆冰纪之类也是理想化的设定,并非根据实在的地质记录而定义。太古宙的开始年代也没有划定。有人建议把太古宙之前地球上没有生命、如冥府般不可测的时期称为冥古宙,但国际地层委员会(ICS)发布的2004年版地质年代表里并没有正式采纳这个词。

另外,原先在元古宙末期、寒武纪开始之前,还定义过一个“震旦纪”,它开始于约8亿年前,是生命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名字源自古印度人对中国的称呼“日出之地”。但目前在国际上也不采用了,新的地质年代表中,震旦纪原来指代的时期基本上由覆冰纪和埃迪卡拉纪代替。

二叠纪想象图,点击图片放大

显生宙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其下又细分为多个纪。最常与那些稀奇古怪的灭绝生物联系起来的,就是这些纪的名字。而从这些名字里可以清楚地看到,英国是早年地质学的中心,特别是古生代:奥陶纪和志留纪的名字都来自寒武区古代威尔士民族的名字,泥盆纪的英文名直译过来就是“德文纪”,代表地层发现于英国德文郡。石炭纪源自英国的一套煤炭地层。二叠纪的直译是“彼尔姆纪”,地层发现于俄罗斯乌拉尔山的彼尔姆城,二叠纪是中国按地层特点所作的意译。在古生代,蕨类植物、鱼、两栖动物繁盛起来。随后是巨大爬行动物华丽登场的恐龙时代——中生代,它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叠纪得名于德国西南部的三套地层,侏罗纪得名于瑞士和德国交界处的侏罗山,白垩纪则得名于英吉利海峡上由白垩土形成的白色断壁。

在距今6550万年前,恐龙灭亡了,原先在它们的阴影下苟且偷生的哺乳动物在新生代兴盛起来,成为地球新的统治者。新生代原本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在新的年代表中变成了古近纪和新近纪。下分7个世,从最早的古新世到最近的更新世和全新世,总之是一个比一个“新”就对了。
古生代
前寒武代:600—564
寒武系 前期:564—535 中期:535—515 后期:515—500
奥陶系 500—436
老留系 436—409
泥盆系 前期:409—389 中期:389—378 后期:378—360
石炭系 前期:360—335 后期:335—284
二叠系 284—250
中生代
三叠系 前期:242—237 中期:237—229 后期:229—208
侏罗系 前期—中期:208—159 后期:159—140
白垩系 前期:140—94 后期:94—64
http://219.223.86.2/ccy_125t/dwjh/index.htm
别看他们经验丰富,其实都不对
http://www.losn.com.cn/science_data/dx/dz.htm
文章标题: 如何评价地学科普公众号“志留纪”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45916.html

[如何评价地学科普公众号“志留纪”]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