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怎么看待国破家亡时,还有抓壮丁这种事情的存在

时间: 2022-07-27 07:00:5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7次

怎么看待国破家亡时,还有抓壮丁这种事情的存在

李白杜甫谁的艺术成就更高

文学艺术不同于现代的科学研究,没有理性量化的客观标准,纯粹只能依靠受众的主观感受,所以比较文学家的文学成就从来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因为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众口难调!
具体到李白杜甫这两位堪称千年一遇的超级大文豪,古典诗词领域的两座绝顶高峰,尤其难以作出评判。
况且以他们的诗歌成就和水准而论,够资格评价他们的专家以前没有,现在没有,以后会不会诞生,大概唯有苍天知晓。
我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来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希望单纯以一个业余诗歌爱好者的身份抒发己见,谈谈自己的态度观点,请两位大神的拥趸和文学研究专家勿喷。
意欲比较两位诗人的诗歌成就谁高谁低,文坛的影响力谁强谁弱,我觉得首先要解析几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诗歌为何而生?存在的意义何在??
在很多人的传统观念里,文学似乎不如科学,因为以诗词歌赋小说散文等多种艺术形式构成的文学在创造现实价值的能力方面远远逊色以从事研究物理化学天文生物等领域的科学太多太多。
这种情况投射在现实世界最直观的表象就是,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几乎被科学专业的学生秒的渣都不剩,专业从事诗歌创作的几乎没有,现代的诗人,没有几个可以写诗养活自己。
好像扯得有点遥远,离题万里,那么索性直入正题吧!
诗歌为何而生?
诗歌或许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人类在语言发育成熟之后,尚未发明文字系统之前,或许就已经将诗歌作为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了,虽然他们写不出,但是唱的出来。
我对诗歌的起源所知不多,大概知道流传至今的古诗中,最古老的应该是尧舜时期创作的《击壤歌》:“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多以诗歌为主,越遥远的古代,诗歌所占的比例越高!
翻看《古诗源》及《诗经》这些古代诗集不难看出,写诗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为了反映日常生活,讴歌自然风景,表达男女情爱和人生态度,抒发国仇家恨,歌颂伟大人物以及祭祀需要用到的祝词。
这大概就是诗歌诞生的朴素理由吧!
如《古诗源》记载的《伊耆氏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这是祭祀用到的祝词。
《卿云歌》:“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这是反映自然风景的。
《八伯歌》:“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这是歌颂八伯光辉伟大形象的诗。
《麦秀歌》:“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这是爱情诗。
通过这些远古诗词、诗词界的老祖宗,我们大概可以知道,诗歌几乎就是为了记录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歌颂伟大人物的品格功德、讴歌自然风景的美丽神奇、表达男女情爱和人生态度而诞生的。
此后数千年的漫漫历史长河中,诗歌一直沿着这个方向缓慢发展,从格律松散、形式活泼、自由灵动、明白晓畅的古诗逐渐演变成格律严谨、讲究平仄对仗、看重典故借用的近代律诗和绝句。
但是不管如何演变,诗歌都是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以记录现实生活、讴歌自然风光、表达男女情爱和人生态度、歌颂伟大人物作为创作的目的。
这一点,从尧舜时期的早期诗歌开始,到古典诗歌最巅峰的唐宋时期,再到古典诗歌黄昏时期的明清,从来没有变过。
不信你先看《诗经》《楚辞》,再看看李杜全集,再看看纳兰性德黄遵宪,说来说去的无非都是那些事,心情好的时候呢,不是吹嘘这座山的风景不错,就是说这个妞真是绝色佳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呢,不是慨叹哎呀我们的国家怎么这么悲惨呀,就是咒骂皇帝和群臣怎么这么没用呀。
从古至今,翻来覆去,诗歌说的无非都是这些话,只是变换了一个花样而已。
不信你看,写爱情,《诗经》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李白是“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到了《红楼梦》则变成“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说来说去,无非就是卿卿我我。
反映现实情况,《诗经》一句“彼黍离离”写尽千古亡国之悲惨,到了杜甫就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到了清末列强大军压境时,黄遵宪则是“七万里戎集来此,五千年史未闻诸”。
说这些所为何由?
我只想着重强调,诗歌诞生的理由里,以及在几千年的漫长发展过程中,从来没有,主观上也不需要加入政治因素,尽管在最近一千多年的历史里,诗歌的发展之路和评价体系在客观上一直受到政治势力的恶意渗透和扭曲,当代尤为恶劣,使得客观评价诗歌和诗人成为一件非常困难。
想要公正的评价诗歌和诗人,我们在弄清楚诗歌的本质之后,就要彻底清除历代政治势力施加于诗歌背后的负面影响力,剥掉政治势力制造的虚伪但华丽的外衣,还诗人一个真相。
相信很多朋友看到这里,对我的态度已经大概明白了,不错,我个人认为,单纯以诗歌艺术成就而论,李白远胜杜甫,杜甫不配给李白擦鞋。
为何我敢如此大言不惭呢?有几个理由!
第一,李白生前就名满天下,杜甫终其一生未能闯出名头。
大唐是诗歌的国度,也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在那个连乡村农妇都爱读诗都能作诗的大时代中,作为地位不入流的商贾后代的李白,竟然能够凭借超凡脱俗的诗歌才华超然凌驾于众多位高权重的士族诗人之上,获得“谪仙人”的赞誉,其诗歌才华可见一斑。
与此截然相反的是,杜甫乃是初唐大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堂堂官宦世家,书香门第,身份可比商人家庭出身的李白高贵多了,起点如此之高,祖荫如此之隆,但终其一生,虽不能说是籍籍无名,但的确没有依靠诗歌扬名立万,根本没办法与堂堂诗仙李白并驾齐驱。
也就是说,他在自己时代的诗歌领域,完全没有地位可言。
第二,李白死后遭到打压,愚忠思想助杜甫死后成圣。
杜甫活着的时候名气不大,但是由于他在诗歌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近乎迷信和愚蠢浓郁的忠君思想,有朝一日终于突然被同样愚忠的韩愈从故纸堆里发掘出来,顿时引为知己,从此不遗余力的帮他炒作,首次将他与李白并称“李杜”,称赞他们“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此后一发不可收拾,经过这位“文起八代之衰”的古文领袖不厌其烦的吹捧,在皇帝面前不断添油加醋,加上后来白居易等人声嘶力竭的接力炒作,杜甫终于登上神堂,和诗仙李白并驾齐驱。到了理学思想鼎盛时期的宋朝,代表儒家忠君思想的杜甫再上一层楼,渐渐地压倒李白,成为古今第一的诗圣。
这里需要重点深入探讨一下,为何杜甫会受到韩愈白居易苏轼朱熹等如家士大夫的青睐,为何又会受到唐宋元明清历代皇帝的重视?
先说说杜甫的诗歌。平心而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非常可观,《三吏三别》这类古体诗以及《登楼登高》等一系列律诗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单凭这些,他足以在盛唐群星璀璨的诗词大殿里占据一个位置!
但是,也仅仅是一个位置而已,因为他的诗歌成就并不足以压倒后来的白居易,更不足以压倒宋朝的苏轼。
以反映现实的思想力度来看,杜甫的“三吏三别”并没有白居易的《卖炭翁》深刻,“三吏三别”重点渲染国家动荡,老百姓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生活过得非常凄苦,朝不保夕,看起来很有震撼力,但也仅此而已,就算加上《丽人行》这些古体诗,他也没有伟大深刻到去追问引起动乱的根源。
反观白居易,一首《卖炭翁》在无形之中,就像一柄锐利的刀子投向所有地主官僚阶级,前面“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在天寒地冻里伐薪烧炭南山中,最后却落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直接把人民的苦难之源清楚点破,就是宫使这群官僚造成的。至于《琵琶行》《长恨歌》两大长篇的艺术魅力,真不知哪里比杜甫的律诗逊色?
可是为何成为诗圣的不是白居易,而是杜甫呢?
很简单,白居易揭露的太深刻了,把造成人民苦难的矛头直接指向地主官僚和皇帝,相信没有几个皇帝会喜欢这样的臣子,幸好他生在唐朝,如果是在明清,以长恨歌加上卖炭翁的批判力度,他有几个头可以砍?
相反,看看我们所谓伟大的现实主义代表诗人杜甫同志,再看看他所谓的代表作《三吏三别》,看似描写人民的苦难,哎呀,老百姓好惨呀,到处都在抓壮丁,被抓去了就有去无回,弄得很多家庭妻离子散,只剩下妇女老人,好凄凉呀!
然后呢?没有了!
是谁造成了人民的苦难?他不说,就算偶尔提一下,也是把屎盆子扣在叛军头上。
他哪怕一个字,都不敢揭露,给人民带来无边苦恼的根源,其实是皇帝昏庸无道,宠信奸臣奸妃。
他不但不揭露,不骂皇帝昏庸,还一个劲为皇帝唱赞歌,什么“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再看看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的所作所为吧,国家乱成那个样子,黎民有倒悬之苦,百姓遭战火之灾,作为读书人,作为国之公民,他不是投笔从戎,帮助朝廷讨伐叛军,而是抛下老婆孩子,到处跟着皇帝的屁股跑,皇帝逃到哪里,他就追到哪里,干什么?厚颜无耻求官呀!
大家看看,这样的人,凭什么成圣?
当然,他是个读书人,我们不奢望他扬鞭策马上阵杀敌,但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到处都在打仗,他是不是可以随便投效一个将军的麾下,帮助人家撰写战斗檄文,从舆论宣传上弘扬正气,鼓舞士气,安抚民心,打击叛逆呢?有一寸光,发一分热,这样总不难吧?
在那个时候,战斗檄文很有战略意义,袁绍曹操打仗的时候,陈琳一篇洋洋洒洒的讨贼檄文吓得曹操一身冷汗,武则天篡唐的时候,骆宾王帮助徐敬业写出千古名文《讨武瞾檄》,竟让武则天慨叹“丞相安得失此人?”
杜甫当初哪怕还有一点忧民之心报国之情,写出一篇讨贼檄文,我绝不质疑他的诗圣地位。
可惜他没有,他几乎什么都不做,就是一个劲跟着皇帝跑,其目的竟然就是想谋个一官半职,境界低劣如此。可笑的是,在这期间,他被叛军抓过一次,然而只要逃出生天,他就追着皇帝要官去了。
看看吧,所谓的忠君爱国,就是大乱时期,不求为国谋利为民谋福,只求一官半职,这等货色,凭啥称圣?
这样的人品,在民间本来不值得夸赞,可是到了皇帝那里就不一样了,历代皇帝在时局不稳的时候确实想要一批能臣猛将,但不管是明君为好,昏君也罢,最喜欢的往往都是那些只会傻乎乎跟在皇帝身后山呼海啸喊万岁表忠心的狗,哪怕这条狗除了对皇帝摇尾乞怜,其他的什么也不会。
很巧的是,杜甫还就是这样的一条愚忠的狗!
一条有才华又愚忠的狗,相信没有哪个皇帝愿意拒绝。
尤其是在韩愈那个年代,藩镇割据愈演愈烈,中央政权早就失去了贞观时期的号召力,国家大部分人才都流向各镇节度使,而不愿意为朝廷卖命,形势不太乐观的时候,更需要树立一批愚忠皇帝的典范!
于是乎,经过韩愈一搜罗,就发现了差点被历史埋没的杜甫,嘿,这不正好有个典型么?
这家伙诗写的还行,格律严谨,抑扬顿挫,最主要的是,很少有人会愚忠的如此彻底,不管天下乱成什么样,自己老婆孩子过得多么凄凉,前途多么渺茫,他都一根筋无怨无悔的追在皇帝屁股后面跑,并且,他只认皇帝!这样的忠君模范,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呀!
上面的话或许有些尖锐刺耳,容易引起杜甫粉丝的群起围攻,不过请你们去翻看那段历史,如果有半点虚构,我愿意封号道歉!
自唐朝把杜甫升格为典型的忠君爱国诗人表率后,后面的宋明清态度如何,大家就算用屁股都能猜得到了,杜甫在宋明清的历任皇帝及掌权士大夫那里获得了神圣地位!
与杜甫一比,再看看李白,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嘛!人家皇帝给面子,请你去当官,结果你没事就牛哄哄的写什么“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那不可一世的口气,摆明就是不想跟着皇帝干嘛,最后还加入永王李粼的幕府,差点成了乱臣贼子一伙,被流放夜郎。
说到这里,有时候我感到好奇,就凭这些经历,本来足以让唐朝的士大夫把李白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韩愈后来竟然还把这种乱臣贼子与忠君模范杜甫并称为“李杜”。
至少说明两点,第一,大唐皇帝和掌权士大夫的胸襟气魄的确不凡,不同于后面的几个朝代,他们爱惜人才,实事求是,不怎么喜欢玩上纲上线那一套,这事要搁在明清,以李白参加过永王李粼这种大罪,他的诗稿能够留下一首都是咄咄怪事。第二,客观上也说明了李白诗歌艺术的伟大,以韩愈那种坚定的以维护皇权维护儒家忠君爱国思想为毕生追求的传统士大夫,都不忍心把这个有乱臣贼子嫌疑的诗人的名义彻底抹掉。
有些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要说,人家永王李粼只是争皇位失败而已,李白作为永王幕府的幕僚,算不上什么叛国大罪,况且后来不是赦免了么?
拜托,历朝历代在皇位争夺战中站错位置的主要人物,有几个有好下场?再说,他是被赦免,不是没有犯过罪!
也只有大唐的盛世气魄,才容得下这样一位桀骜不驯且犯了附逆罪的诗人!
第三,杜甫在士大夫和诗词学界地位尊崇,但李白的影响力渗透到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升格为全民族的文化符号。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民间,我相信很多人也许不懂诗,不懂什么民族大义,忠君爱国,不懂什么格律典故,平仄对仗,但他一定背的出李白的《静夜思》,哪怕是不认识字的文盲,都能哼得出来!
同样,很多人也许很少念诗,失意的时候可能会爆出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心烦的时候可能喊一句“举杯消愁愁更愁”,感慨某件事情非常棘手的时候会慨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的诗因为言简意赅,简约凝练,通俗易懂,老少咸宜,一千多年来,早已深入中华民族的骨髓,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没有李白,中华民族就会缺少一份精气神,一份缥缈的仙气,一份铮铮骨气!
但是杜甫呢?
他的“国破山河在,城村草木深”也好,“路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也罢,抑或“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还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浓浓的诗意之中,弥漫出来的好像只有独属于士大夫的深沉和儒雅,只有饱读诗书的士大夫和学子,才能领略到他诗歌里的沉郁顿挫,才能受得了那种像齿轮一样丝丝入扣的平仄对仗、格律严谨。
我并不是肤浅的咬死诗歌合乎格律、讲究对仗不好,而是隐隐觉得,诗歌既然是写给人看的,至少要让大家读的懂、喜欢读、乐意传播,这个大家,绝对不是某个特殊阶级的某些精英,而是构成这个世界的大多数人。
世界,从来就没有那么复杂,人们渴望的艺术,往往都是化繁为简的艺术!
我的最终态度是,不管过去的士大夫现在的学界精英和专家学者如何以“诗歌”的名义抬高杜甫贬低李白,我都坚定不移的支持李白,如果世界末日即将到来,而我只能带着一本书坐上诺亚方舟,这本书一定是柜子里的《李白诗集》,绝不是《杜甫诗集》。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他们的成就和成就的高低,非我辈能说长道短;只能谈点个人感觉;要说气势,李白有“黄河之水天上来”,杜甫有“不尽长江滚滚来”,感觉李略胜一筹;要说细腻,李白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杜甫有“(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感到难分伯仲;要说忧国忧民,李白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有“朱门酒日臭,路有冻尸骨”,感到杜甫更深刻;要说述说友情,李白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杜甫有“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感到李白更热诚直白;要说描绘好心情,李白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杜甫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在”,感到李白更妙。以上是我的一点肤浅感受。要说成就,专家早有定论;李白诗豪迈飘逸,不拘一格,是浪漫主义的高峰;杜甫诗深刻写实,称为史诗,是现实主义的高峰。谁的成就大?没有定论。若把诗仅作为一种纯艺术来欣赏,我挺李白!
唐代的诗歌成就那样高,诗人那样众多,不少诗人在世的时候也是非常出名或者地位非常显赫的,为什么李白杜甫却成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了?这绝对不是偶然的。也没有一千年都偶然的道理呀!
不过,他们的成就究竟谁是第一,这是非常难论高下的。原因是,一个方面,他们的艺术成就都是登峰造极的,同时,他们都代表了伟大精神的不同层面,李白以浪漫主义的超然物外,令人神游八表四极,杜甫的感同身受,令人怜悯万类,关注现实。而且,总是那样真情,总是那样平等。
至于他们在艺术上的历练,也是各有各的超点。李白不拘一格,芙蓉出水,天然去饰,杜甫精心雕刻,细细推敲,创造了完整精致的艺术典范。总之,李白与杜甫是中国诗歌艺术的王冠,特别是杜甫,他的诗歌还具有伟大的人文教化意义,所以被称为诗圣
到谁的成就更高》我认为:其一,李白生前就被同时代的唐诗才子们,冠名为《谪仙人,诗仙,酒仙。而杜甫生前在浩瀚的唐诗中,仅占有一席之地而已。其二,距李白去世仅五年便出生的韩愈和杜甫在世时韩愈已二岁。[附他们的年谱:李白公元701年出生,762年去世。杜甫712年出生,770年去世。韩愈768年出生,824年去世]。从年代上讲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是最了解李,杜二人的。从他著名的诗:《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知量。……》从中可以看出韩愈虽然高捧了杜甫,但他还是把李白排在杜甫的前面。其三,诗仙和诗圣的名份,地位在唐未以存定局。哪也可说,天上的神仙和凡间圣人,还是有差距的。其四,唐以后的宋元明清,距唐朝的年代相隔大遥远了。他们对李杜的历史,及各个方面的资料比李杜时代的资料,历史……等欠缺得有如天差地远。所以他们的评价,更是仅仅出于个人的爱好而已。其五,我们今人(仅诗词而论)就更没有资格去捧李贬杜,或捧杜贬李,也没有必要。因为距李杜时代最近的,也最懂诗的唐朝(唐诗的时代)就早有定论。汾夕河畔。“李杜文章在白和杜甫,一个“诗仙”、一个“诗圣”,被誉为中国诗天空里的“双子星”。闻一多先生认为:李杜的相遇是继老子和孔子两位圣人相遇之后,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相遇。

他们都站在中国诗歌史的巅峰之上,李白俯视着过去,身上多了些走向巅峰的开放和豪迈,集旧时期之大成;杜甫面向着未来,身上多了些走下巅峰的沉着和内敛,开新时期之法门。

李白
李白沿着陈子昂的路子,走向了盛唐诗坛的最高峰。李白诗歌以《庄子》、《楚辞》为源,广泛吸收了阮籍的渊放、郭璞的超拔、谢眺的清秀,并融合盛唐诗坛清新豪放的时代特征,形成了壮浪纵恣的独特风格和高远宏阔的艺术境界,把个人理想和不平之气夸大到极点,把自我形象放大到极限,天真而狂放,因此而极具个性。
李白以自己的天才和丰富的想象,充分吸收了前人的精华,展示了自己天真豪放的性格、对权贵的蔑视、对庸俗的不屑和自己雄奇的理想世界,奏响了盛唐诗歌的最强音。
如果李白是承前,那么杜甫更多的是启后。
杜甫
杜甫比李白小11岁,早年也是李白的粉丝,他对前代诗人,采取了比李白更加包容的学习态度。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兼容并包,集前代诗歌之大成,开后世学诗之门径,形成了自己博大精深、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全方位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广阔的社会现实,为中国诗歌艺术树立了最高标准。
也从前代的诗歌中吸收了比李白更全面的营养。加之杜甫自己“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比李白更加自觉地进行艺术创作,进行了很多创作技巧的探索和尝试,成就了更加全面的艺术奇观,让人叹为观止,也比李白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更大。闻一多先生说过,别人都把格律当枷锁,而杜甫可以把枷锁拿来当武器。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而李白在这方面确实比不上杜甫),在各种诗体上都有上佳的作品流传后世,在七言律诗方面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同时,他忧国忧民的激情和高度的时代责任感足为百世楷模。在艺术上,他所做的创新大大拓展了诗歌的境界(李白的诗歌大多以想象为主,内容和思想都比较局限),使诗歌扩充到人世间一切事物都可以表现的程度,开创出了后世诗学的各种源头。
《启功说唐诗—李白和杜甫》
李、杜诗相比,其诗可以分为两类。体格上,李白继承的多,杜甫是开创的多;思想上,李白对现实表现自己的抱负、见解,都是曲折地,借古体、古题、古事来表达,而杜是率真的,意思也并不浅。相反地,在抒发理想方面,李是率直的,杜却是曲折地。李白是“继往”(李白之前没有这样的诗,但细分析起来,都是继承以往的),得出的效果(给人的印象)是“独创”,前无古人,是“往”的终结。从唐初往上推,最后的终结是李太白。如咏物不离物的手法还是传统的手法,不能不受具体事物的约束,他不敢也不愿意脱离这个事物而完全发挥自己的意思(犹如六朝人的玄言诗风,使王羲之等人的兰亭诗最后也归结到玄言,也要依傍现成的老庄论点)。如李白的《蜀道难》,极力描述蜀道的艰难,刻画得具体、形象,始终不敢放弃“蜀道难”这三个字。
杜诗的许多篇章之间有联系(如秋兴八首、咏怀五首等),同时又是走到哪里写到那里,看到什么写什么,这在汉魏六朝也很少。可以说,杜诗是未来的开始(当然李白诗对后人也有影响),他作诗的整套办法是前所少有的。
就诗歌成就,我推荐李白,他本来就是天才;论诗歌艺术,及综合成就,我推荐杜甫。
附李杜诗书往来
李白致杜甫
《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戏赠杜甫》(严格来说不算诗)
饭颗山头逢杜甫,
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
总为从前作诗苦。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杜甫致李白
1、《赠李白》(五古)  
2、《赠李白》(七绝)  
3、《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4、《八仙歌》  
5、《冬日有怀李白》  
6、《春日忆李白》  
7、《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8、《梦李白》二首  
9、《天末怀李白》  
10、《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11、《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12、《不见》  
13、《昔游》  
14《遣怀》
他们两个的诗本就不是同样的风格,所以并不能说谁比谁高吧,并驾齐驱。李白的诗大多一挥而就,跟他的人一样,不喜欢束缚,所以他是飘飘仙人,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因着瑰丽奇美的想象,潇洒恣意的姿态,受到很多人的推崇。

而杜甫不同,杜甫大约是个扎根于无奈现实的苦吟者,纵观杜甫的诗歌,几乎多为工工整整的律诗,不仅不为律诗的条条款款所累,每一首都堪称完美,可见他在诗歌上的造诣之高。所以在内行眼中,杜甫是个学习的典范。
如果说杜甫是班上勤勤恳恳的学霸,每一篇文章都是能够在墙上挂出来的范文,那么李白大约是班上那个不服管束却又惊才绝艳的鬼才,这种人大概老师是比较头疼的,但又不得不为他的文才而折服。所以,李白的风格是不可学的,无法模仿的,自成一派,独一无二。而杜甫是 那能够学习的风格中所达到的最高成就,是无数诗人眼前的那座高峰,是用来仰望、学习的。
冲你也叫千里马,我回答如下:你心情好时,读下李白的诗,不妨饮酒浪迹天涯。你心情不好时,读下杜甫的诗,不妨现实中怜悯天下。李白偶有牢骚,但毕竟看享繁华,杜甫虽也做过小官,终是凭事实为民说话。若是论文学成就,不分伯仲高低,若是论小资生活,杜甫怎敌李白潇洒?借古而鉴今,多了李白歌舞升平,却少了杜甫忧国民之伟大。
估计大多数人会选李白,浪漫天马行空,洒脱,不拘一格。李白是所有人内心深处的人,向往自由快意恩仇(像不像普世价值?)。李白代表的是江湖,代表着美。
杜甫么,呵呵!本身经不起推敲,一心做官为国为民,不过也只是感动天感动地感动了我和你。一事无成!代表着苦,代表着难,但是最可悲的是也代表了我和你。
至于成就高不高?统治阶级说了算!
李白杜甫两者皆是中华文化的丰碑瑰宝,风格迥异没有可比性,建树成就之高我辈后人只可仰视流芳就够了。说说自己对两人成就的见解。
前者是浪漫主义,后者是批判现实主义。
1、思想方面,李白的诗大多表现出求仙出世和及时行乐的思想,杜甫的诗很多表现出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
2、风格方面,李白经常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抒发出热烈奔放的感情,杜甫经常用刚健的手法、深沉的思考,表现对社会现状的深深同情。
3、体裁方面,二位老先生都能写各种体裁的诗歌,但李白的七言诗和绝句写得最好,而杜甫的律诗写得最好。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两座并峙的高峰。李白的诗更能表现盛唐文人意气风发、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而杜甫的诗则更能反映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李白天才放逸,诗歌自成一体,是天授的奇才;杜甫当世英才,诗歌兼备众体,是人能的极致。李白的诗对于后代爱好豪放诗风、具有奇特想象力的诗人有深远的影响。杜甫的诗对于后代关怀社会现实、重视诗法变化和字句锤炼的诗人影响更大。韩愈说得好:“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可见,两位老先生的诗歌是登峰造极的境界了,实在无法拼出个高低,如果硬要分个高低,那就必须看个人喜欢谁与否了。就好像儒家和道家,一为入世,一为出世,你说谁家是第一、谁家是真理?
再看看李杜两位老先生,李白捞月下水而魂断,杜甫晚年穷困而归西。一笑过去,一个浪漫到死,一个现实到死,人世间太多太多的东西未必是我们能左右的。盛世也罢,乱世也罢,一切皆是一场空,人生不过一场戏。
名人对李白杜甫的综合阐述:
韩愈对李白杜甫极为推崇;在《调张籍》有言“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

白居易:“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
黄锦祥对李白杜甫同赞道:“执唐诗牛耳者,唯李、杜二人也!”
苏轼:“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书黄子思诗集后》)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明确提出"论诗以李杜为准",他认为李杜是达到了盛唐诗歌最高境界的。

为什么杜甫的作品被誉为“诗史”?求答案

杜甫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封建社会由极盛走向衰败这一历史过程的种种景象,所以被称为“诗史”。
杜甫青年时,正是唐朝高度繁荣的时期。杜甫先后过了!"多年的漫游生活,在漫游期间,他写了《望岳》等诗篇,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表现了宏伟的抱负和气概。
杜甫进京赴考时,这时的唐王朝已走向衰败,唐玄宗不问政事,而奸臣李林甫独揽大权,把朝廷弄得一片昏暗。比如,李林甫从中捣鬼,使这次所有应试者无一人录取。杜甫因而开始认识了朝廷的黑暗。经过努力,他的诗受到唐玄宗的赞赏,准备考试后加以录用。可是考试过后,李林甫再次从中捣鬼,杜甫又没被录用,生活越加贫因。他于是写了《兵车行》,这篇作品揭露了唐玄宗开边战争、征募兵士的罪恶,写出了被征者的悲惨结局和家属们的穷困生活。
多年后,杜甫总算得到了一个管理军械库房的小官。在回乡探望家眷时,写下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现状,展现了那一时代的面貌。
就在他探家时,时局发生了变化,安禄山起兵叛乱,攻下了洛阳、潼关,一直打到京城长安。杜甫携全家逃难,可是被叛军抓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时的长安一派国破家亡的惨象,诗人极度悲痛,写下了《春望》这样的诗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把战乱给国家、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现得非常深刻。同时写出《哀王孙》、《哀江头》、《羌村》等诗篇。
以后长安被收复,可杜甫却被贬离开长安,他接触到了痛苦呻吟的人民,创作出了不朽的名篇———“三吏”、“三别”。这组诗歌揭露了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硬抓壮丁的罪恶。
杜甫过着流亡漂泊的生活,有一度也曾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成都建造了草堂,与农民一起种植药圃、芋栗。这时,他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几百篇诗歌,反映了当时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对光明的政治局面的渴望。
杜甫的诗歌确实像时代的一面镜子,将唐朝的历史真实地描绘在读者面前,所以人们称他的作品为“诗史”。

杜甫诗三首的安史之乱指什么?

杜甫诗三首的安史之乱指什么? rn rn1 对石壕吏的一些提问 rn 诗中说到“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为什么请求跟石壕吏走? rn 然而老翁见到老妇这样,老翁的心情是怎样?诗人的心情又是怎样?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石壕吏》教案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
  2. 揭露官吏的横暴
  3. 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 介绍背景。
  2. 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 《石壕吏》简案 第1页 共2页 ◆
  三、整体感知:
  1. 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 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 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 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甲子日(755年12月16日星期二),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节度使之士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十五万士兵,号称二十万,在范阳起兵。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系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55~762年)结束,前后达七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

安史之乱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其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点

第一,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说明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第二,安史之乱,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已经无力再控制地方,安史余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后来这种状况遍及全国。安史乱起,唐王朝分崩离析,已经没有力量镇压这次叛乱,只好求救于回纥以及由少数民族出身的大将。当史思明之子史朝义从邺城败退时,唐遣铁勒族将领仆固怀恩追击,仆固与唐王朝有矛盾,为了私结党羽,有意将安史旧部力量保存下来,让他们继续控制河北地区,使安史旧将田承嗣据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张忠志(后改名李宝臣)据成德(仿河北中部)、李怀仙据幽州(今河北北部),皆领节度使之职。这就是所谓“河北三镇”。三镇逐渐“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赋不入于朝迁”,把地方军事、政治、经济大权皆集于一身,“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以后其他地区,如淄青(今山东淄川、益都一带)李正已,宣武(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李灵曜,淮西李希烈等皆各自割据,不服朝廷管理。这些方镇或“自补官吏,不输王赋”,或“贡献不入于朝廷”,甚至骄横称王称帝,与唐王朝分庭抗礼直到唐亡,这种现象没有终止。

第三,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起义,形成唐中叶农民起义的高潮。安史之乱后,国家掌握的户口大量减少。潼关和虎牢关之间,几百里内,仅有“编户千余”,邓州的方城县,从天宝时的万余户,骤降至二百户以下。政府却把负担强加在犹在户籍上的农民,所谓“靡室靡农,皆籍其谷,无衣无褐,亦调其庸”。唐宪宗元和年间,江南八道一百四十万户农民,要负担唐朝八十三万军队的全部粮饷,所以“率以两户资一兵,其它水旱所损,征科妄敛,又在常役之外”。在方镇统治下的人民,也遭受着“暴刑暴赋”,如田承嗣在魏博镇“重加税率”,李质在汴州搞得地区“物力为之损屈”,等等。唐政府和各藩镇的横征暴敛,终于激起了农民的不断武装起义,代宗一朝,“群盗蜂轶,连陷县邑”,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发生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的浙东袁晁起义,同年的浙西方清起义,以及同期的苏常一带的张度起义,舒州杨昭起义,永泰年间(公元765年)邠州起义等等。这些起义虽说很快就被镇压,但更加削弱了唐朝的力量。

第四,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边吐蕃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安西四镇随之全部丧失。此后,吐蕃进一步深入,唐政权连长安城也保不稳了。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而因为这样,杜甫担忧,这儿是指杜甫担忧民众被迫当兵.
1安史之乱
唐明皇时期,安禄山、史思明两个节度史分别叛乱,攻陷长安,唐明皇逃到四川,传位给太子李亨,后叛乱平息。

2“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为什么请求跟石壕吏走?
因为老翁不是“逾墙走”了吗(怕被抓壮丁逃跑了)?所以家里只有老妇的嗷嗷待哺的小孙子和儿媳妇了,儿媳妇还要喂奶,所以只有老妇人跟抓壮丁的官吏走了。老太婆也没办法,想让官吏放过儿媳妇和所以愿意跟官吏走去军队洗衣做饭啥的。

3、老翁逃跑了,你说心情能咋样啊,呵呵。估计没看见吧。回来看到老太婆被抓走了,只能是恨+愧了。

4、作者的心情,你看课文就该知道了。肯定是对现实的不满,对恶吏的痛恨,对朝政的忧虑,对百姓的同情。
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系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55~762年)结束,前后达七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
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乱

简称"安史之乱"石壕吏》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各率所部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为安庆绪所败,六十万大军溃于邺城之下。郭子仪退守洛阳。朝廷紧急征兵拉夫。这时杜甫正从洛阳回华州司功参军任所,因途中亲见而作组诗《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后人简称为"三吏"、"三别"。

杜甫生平经历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扩展资料

唐玄宗当政时期的唐王朝,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一个大国。但就在这表面上看起来仍然强大的大国里,因上下其手等诸多原因,业已孳生着崩溃的征兆。终于唐王朝迅速走向倾覆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的发生。

杜甫获悉这种情况后,觉得当权者不顾民生只顾自己享乐的做法,定然会导致国家的败亡;于是他便大为愤慨地挥笔写下后来被选进著名选本《唐诗三百首》的诗作,亦即题为《丽人行》的七言长篇古诗。

该诗由于把杨家那炙手可热的奢侈生活作了大胆的讽刺和深刻的揭露,成为一首名副其实的“史诗”;而人们还从中概括出一个成语“炙手可热”,用来表明气焰很盛,权势很大的那一号货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扩展资料唐玄宗当政时期的唐王朝,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一个大国。但就在这表面上看起来仍然强大的大国里,因上下其手等诸多原因,业已孳生着崩溃的征兆。终于唐王朝迅速走向倾覆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的发生。
杜甫获悉这种情况后,觉得当权者不顾民生只顾自己享乐的做法,定然会导致国家的败亡;于是他便大为愤慨地挥笔写下后来被选进著名选本《唐诗三百首》的诗作,亦即题为《丽人行》的七言长篇古诗。
该诗由于把杨家那炙手可热的奢侈生活作了大胆的讽刺和深刻的揭露,成为一首名副其实的“史诗”;而人们还从中概括出一个成语“炙手可热”,用来表明气焰很盛,权势很大的那一号货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杜甫
查看全部10个回答
相关问题全部
杜甫的生平经历
一、困守长安。 1、天宝六载(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过着贫困的生活。 2、天宝十载(751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杜甫没有得到官职。 3、天宝十四载(755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杜甫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省家,得知小儿子饿死了。他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二、战乱流离。 1、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皇西逃。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 2、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表达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三、短期任职。 1、至德二载(757年)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城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 2、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 3、这年九月,长安收复。十一月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虽忠于职守,但终因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 4、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 四、蜀中漂泊。 1、乾元二年(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 2、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3、广德二年(764年)春,严武再镇蜀,杜甫才又回到草堂,此前漂泊在外将近两年。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不久杜甫又辞了职。这五、六年间,杜甫寄人篱下,生活依然很苦。 4、广德三年(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到达夔州(奉节)。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人也参加一些劳动。 5、这一时期,诗人创作达到了高潮,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扩展资料: 杜甫之死(舟中长逝): 1、大历三年(768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年底冬天的时候漂泊到湖南岳阳,泊舟岳阳楼下。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登岳阳楼》 。 2、杜甫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更往南行。大历四年正月,由岳阳到潭州(长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阳),复折回潭州。大历五年(770年),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 3、杜甫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后来杜甫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归,这时便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甫
26 浏览78052021-09-11
杜甫的生平简介?
杜甫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生于巩县。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 扩展资料: 杜甫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 4个时期。漫游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 “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其间赴洛阳考进士 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 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长安时期天宝五 载至十四载,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六载曾 应试“制举”;十载献“大礼赋”三篇得玄宗赏识,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 直到十四载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 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 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 国忧民的诗人。 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 《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不朽名篇和“朱门 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 此期流传下来的诗大约100首,其 中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流亡时期肃宗至德元载(756)至乾元二年(759), 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甫
52 浏览152032021-02-20
杜甫生平事迹
1、仕途不顺 天宝六载,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 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 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战乱流离 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 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 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 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3、为官时期 至德二年(757)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成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 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疏救房琯这件事,杜甫经宰相张镐力救而得释放。 但“帝自是不甚省录”,从此之后,肃宗对杜甫不再重用。这一年九月,长安收复。十一月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虽忠于职守,但终因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年(758)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 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 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4、西南漂泊 乾元二年(759)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 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广德二年(760)春,严武再镇蜀,杜甫才又回到草堂,此前漂泊在外将近两年。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不久杜甫又辞了职。 这五、六年间,杜甫寄人篱下,生活依然很苦,他说:“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狂夫》)“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 他用一些生活细节来表现自己生活的困苦,他说他的孩子那种还没有懂事的孩子不知道对父亲很尊重,不知夫子礼,饿了的时候不管是不是爸爸,是不是要遵循父子之礼,饿了就吵着要饭吃,在东门外号哭,到了秋风暴雨之中,杜甫的茅屋破败,饥儿老妻,彻夜难眠,他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广德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经嘉州、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于大历元年到达夔州(奉节)。 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人也参加了一些劳动。这一时期,诗人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 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5、江舟长逝 大历三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年底又漂泊到湖南岳阳,这一段时间杜甫一直住在船上。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更往南行。大历四年正月,由岳阳到潭州(长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阳),复折回潭州。 唐代宗大历五年(770),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 后来杜甫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归,这时便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大历五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典故: 愤斥皇亲 唐玄宗当政时期的唐王朝,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一个大国。但就在这表面上看起来仍然强大的大国里,因上下其手等诸多原因,业已孳生着崩溃的征兆。终于唐王朝迅速走向倾覆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的发生。 杜甫获悉这种情况后,觉得当权者不顾民生只顾自己享乐的做法,定然会导致国家的败亡;于是他便大为愤慨地挥笔写下后来被选进著名选本《唐诗三百首》的诗作,亦即题为《丽人行》的七言长篇古诗。 该诗由于把杨家那炙手可热的奢侈生活作了大胆的讽刺和深刻的揭露,成为一首名副其实的“史诗”;而人们还从中概括出一个成语“炙手可热”,用来表明气焰很盛,权势很大的那一号货色。 扩展资料: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甫
63 浏览247842021-10-13
杜甫的生平经历3个时期,发生的故事
生平 杜甫生长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的著名诗人,官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他 7岁即开始学诗,15岁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们的重视。他的生活从20岁后可分为四个时期。   漫游时期 从玄宗开元十九年(731) 至天宝四载(745) 。杜甫进行了两次长期的漫游。第一次是在江南一带,他到过金陵、姑苏,渡浙江,泛舟剡溪直至天姥山下。开元二十三年回洛阳应进士考试,未被录取。次年在齐赵一带开始了第二次漫游,他晚年回忆当时的情景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他在这两次漫游里,看到祖国秀丽雄伟的山川,吸取了江 南和山东的文化,扩大了眼界,丰富了见闻。开元二十九年,筑居于洛阳与偃师之间的首阳山下,可能在这时与夫人杨氏结婚。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遇,二人畅游齐鲁,访道寻友,谈诗论文,有时也议论时事,结下深厚的友谊。次年秋,杜甫将西去长安,李白准备重游江东,他们在兖州分手,此后没有再会面,杜甫为此写过不少怀念李白的感人诗篇。   这时唐王朝还强盛,仓廪相当充实,可是玄宗开始好大喜功,开拓边疆,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社会上已经隐伏着不安定的危机。杜甫对此有所预感,但并未正视。他过的是登山涉水、高歌游猎的浪漫生活。他在这时期写的诗,根据他自己的叙述,可能已有数百首,不过只有二十几首流传下来,主要是五言律诗和五言古体诗。其中虽有象《望岳》那样不同凡响的作品,但总的说来,还没有超越杜审言那一时期名诗人的水平。   长安时期 从天宝五载至天宝十四载,杜甫在长安居住10年,他的生活、思想和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到长安,目的是求得一个官职,有所建树。天宝六载,玄宗诏征文学艺术有一技之长的人到京都就选,杜甫参加了这次考试,但由于以“口蜜腹剑”著称的中书令李林甫阴谋破坏,应试者没有一人被选。天宝十载,玄宗举行三个盛典,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写成三篇“大礼赋”进献,得到玄宗的赞赏,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等待分配,又没有下文。他不断写诗投赠权贵,希望得到他们的推荐,也都毫无结果。最后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职务,这已经是杜甫在长安的末期,安禄山叛乱的前夕。   玄宗晚年完全改变了他在开元时期励精图治的优良政风,一任宰相贪污骄横,边将穷兵黩武,自己则在宫中寻欢作乐。人民受到的租税与征役的残酷剥削日益加剧。杜甫“尝困于衣食”,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出入贵族府邸,充当“宾客”,陪伴他们诗酒寓游,取得少许资助。同时,他结交一些与他同样贫困的朋友,也比较广泛地接触劳动人民。他的足迹从贫乏的坊巷走到贵族的园林,从重楼高阁互竞豪华的曲江走到征人出发必须经过的咸阳桥畔,仕途要求的失败使他能客观地认识统 治阶层的腐败,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能体会到人民的疾苦,这两方面截然不同的生活都在杜甫诗中得到反映。天宝十一载以后,他写出《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等不朽的名篇,开始给当时的诗歌增添新的内容和新的表达方法。天宝十四载冬,杜甫探视寄居在奉先的妻子,写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表达了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深情,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概括了社会上尖锐的矛盾,又描绘了“入门闻号□,幼子饥已卒”的家庭景况,这是他十载长安生活的总结,也标志着唐朝盛世最后的总结。这时期流传下来的诗约一百余首,其中优秀的诗篇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   任职左拾遗与流亡时期 从肃宗至德元载(756) 至乾元二年(759)。安禄山起兵后,长驱南下,很快就攻陷了洛阳、长安。杜甫这时正在□州,他听到唐玄宗逃往西蜀,肃宗在灵武即位,便把家属安置在城北的羌村,只身北上,投奔灵武,不幸被叛军截获,送往长安。杜甫陷贼中将近半年,看着庄严整饬的京城一片荒凉,生灵涂炭,听着唐军两次反攻,先后在陈陶、青坂两处都全军覆没的消息,满腔悲愤,写出《悲陈陶》、《悲青坂》、《春望》、《哀江头》等诗。   至德二载(757)四月,杜甫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奔赴肃宗临时驻地凤翔,受任为左拾遗。不久因为疏救房□,触怒肃宗,竟遭到审讯。八月,他回到□州探视妻子,完成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先后媲美的长诗《北征》,描绘了旅途上凄凉的惨景和家境的贫穷,表达了对于当前局势的意见。   这年九月,唐军收复长安,十月收复洛阳,肃宗于十月底返京,杜甫也在这时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次年五月,杜甫受到朝廷内肃宗新贵与玄宗旧臣相斗争的影响,外调为华州司功参军,从此与长安永别。   乾元二年春,杜甫往河南探视旧居,归途上亲眼看到人民在官吏们残酷的压迫下蒙受的苦难,写出著名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组诗六首,后人简称为“三吏”、 “三别”。   杜甫回到华州,已是初夏。这时关辅大饥,朝廷内李辅国专权,玄宗旧臣房□等被排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毅然弃官,西去秦州。在秦州不满四月,又在初冬赴同谷;在同谷停留一月,走上艰难的蜀道,在年底到了成都。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社会政治、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上,朝廷对内丧失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力量,对外抵制不住蕃族的入侵;经济上,由于连年战乱,加上自然灾害,农村一片萧条,而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反而有增无已,造成人口锐减,生产力降低。杜甫也亲身经历了十分错综复杂的变化:流亡、陷贼、在皇帝身边任左拾遗、出贬华州、荒凉的洛阳道上、秦州寄居、入蜀的行程──无论是人事关系或是自然环境,都有很大的悬殊。这样的生活经历比长安时期要丰富得多,也艰苦得多,因此产生的诗歌多种多样,流传下来的有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漂泊西南时期 从肃宗上元元年(760) 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8年,在荆、湘3年。杜甫在夔州时说自己“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实际上他在成都先后住过5年,生活还是比较安定的。上元元年春,他在成都城西浣花溪畔建筑了草堂,结束了四年流离转徙的生活,得到一个栖身的处所。他离开了干戈扰攘、哀鸿遍野的中原,眼前呈现出一片田园美景,花鸟虫鱼都好象对他表示殷勤,使他多年劳苦忧患的生活,暂时得到休息,他也怀着无限的爱写出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歌。但他并不曾忘记流亡失所、无处安身的人们,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唱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   上元二年末,严武来成都为成都尹兼御史中丞,给过杜甫不少帮助。代宗宝应元年(762)七月,严武应召入朝,成都少尹兼御史徐知道在成都叛变,杜甫流亡到梓州、阆州。   宝应二年春,延续七、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惊喜欲狂,以为有希望回到洛阳,脱口唱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七律,迸发出内心的欢悦,这是杜甫生平一首最快乐的高歌。但快乐只是昙花一现,国内混乱的局面尚未澄清,西方的吐蕃又大举入侵,十月间一度攻陷长安,杜甫对此表示无限的关切:“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早花》)他写出许多首诗,陈述他的政治思想。   广德二年(764)春,严武又被任命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杜甫也在三月回到成都。严武举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杜甫在成都节度使幕府中住了几个月,因不惯于幕府生活,一再要求回到草堂,最后严武允许了他的请求。永泰元年(765)四月,严武忽然死去,杜甫失去凭依,不得不在五月里率领家人离开草堂,乘舟东下。“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去蜀》),结束了杜甫“漂泊西南”的前半个阶段。   杜甫于九月到达云安,因病不能前进,直到次年暮春病势减轻,才迁往夔州。他在夔州居住未满两年,创作十分丰富,成诗四百余篇,占杜诗全部的七分之二强。诗中歌咏了夔州穷苦的劳动人民,描绘了这里险要的山川,反映了蜀中的动乱和对于长安、洛阳的思念,怀友忆旧之作也大量增加。可是他的健康情况越来越坏,疟疾、肺
杜甫,字子美。他跟李白一样,是唐代最著名的大诗人之一。在文学史上,把他们合称“李杜”。杜甫原是河南巩县人,生长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从小就下苦功读书,也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写了不少优秀的诗歌。
初露头角
杜甫六岁时,曾经随家人在郾(yǎn)城观看过当时最负盛名的舞蹈家公孙大娘的剑器舞,公孙大娘那神奇、优美、雄浑的舞姿,给了幼小的杜甫极为强烈的震撼。七岁时杜甫开始写诗,公孙大娘美妙的舞姿幻化成一只彩凤在他脑际翩翩飞翔,他一起笔便作了一首歌咏凤凰的诗。从此,他才思泉涌,不断诵诗、写诗,不断学习,十四、五岁时他的诗文就在洛阳显露头角了。
南下漫游
大凡诗人、文学家都必须游览名山胜水,开阔眼界,丰富阅历,激发灵感。杜甫在20岁那年,沿运河南下,经扬州、渡长江,开始了第一次漫游生活。他在苏州游览了虎丘的剑池,看过了吴王阖闾的坟墓,又到钱塘、绍兴等地寻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南游的踪迹,在江宁考察了王、谢等高门贵族的旧居。在这长达三、四年的南游中,杜甫的阅历和知识都得到了很大的丰富。
进士落第
  公元735年,24岁的杜甫从江南赶回洛阳,参加全国最高级别的进士考试。这次投考的考生有三千多人,进士只录取27名,杜甫落第了。这时的杜甫物质生活还比较优裕,又正值年轻气盛、恃才而傲阶段,进士落第对他没有形成多少打击。他在洛阳住不多久,又开始北游齐赵,进行第二次漫游,写下了《房兵曹胡马》
登临泰山
  在北游齐赵期间,杜甫登上了东岳泰山,这年他大约二十八、九岁。面对绵延数百里、巍峨雄峙在齐鲁大地上的这座五岳独尊的名山,杜甫激情澎湃。他站在泰山日观峰上,翘首云天,俯视山川河流,抒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望岳》
三十几岁的时候,他在洛阳,遇见了李白。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两个人性格不一样,但是,共同的志趣和爱好使他们成为亲密的好友。李、杜二人志同道合,亲如兄弟,他们“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后来,他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那时候正是奸相李林甫掌权的时候,李林甫最忌恨读书人,怕这些来自下层的读书人当了官,议论起朝政来,对他不利,于是勾结考官,欺骗玄宗说这次应考的人考得很糟,没有一个够格的。唐玄宗正在奇怪,李林甫又上了一道祝贺的奏章,说这件事正说明皇帝圣明,有才能的人都已经得到任用,民间再没有遗留的贤才了。
  那时候的读书人都把科举作为谋出路的途径,杜甫受到这样的挫折,懊丧的心情就不用说了。他在长安过着贫穷愁苦的生活,过的是“卖药都市、寄食朋友”的辛酸生活。亲眼看到权贵的豪华奢侈和穷人受冻挨饿的凄惨情景,按捺不住心里的愤慨,就用诗歌控诉这种不平的现象。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他写下的不朽诗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在长安呆了十年,唐玄宗刚刚封他一个官职,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安史之乱爆发了,长安一带的百姓纷纷逃难。杜甫的一家,也挤在难民的行列里,吃尽了千辛万苦,好容易找到一个农村,把家安顿下来。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朝廷因穷兵黩武,用暴力征兵,兵士和亲人在咸阳桥上生离死别的惨景,他抑制不住满腔的悲愤,写下了第一首替人民呐喊的不朽诗篇《兵车行》,诗中有这样的诗句:“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正在这时候,他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就离开家投奔肃宗,哪想到在半路上碰到叛军,被抓到长安。这时的长安经叛军的洗劫,到处是断壁残垣,荒烟野草。杜甫困居长安,家书断绝,忧心如焚,他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春望》,内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诗句,传颂千古。
长安已经陷落在叛军手里,叛军到处烧杀抢掠,宫殿和民房在大火中熊熊燃烧。唐王朝的官员,有的投降了,有的被叛军解送到洛阳去。杜甫被抓到长安以后,叛军的头目看他不像什么大官,就把他放了。
第二年,杜甫从长安逃了出来,打听到唐肃宗已经到凤翔(今陕西凤翔),就赶到凤翔去见肃宗。那个时候,杜甫已经穷得连一套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了,身上披的是一件露出手肘的破大褂,脚上穿的是一双旧麻鞋。唐肃宗对杜甫长途跋涉投奔朝廷,表示赞赏,派他一个左拾遗的官职。
  左拾遗是个谏官。唐肃宗虽然给杜甫这个官职,可并没重用他的意思。杜甫却认真地办起事来,过了不久,宰相房琯(音guǎn)被唐肃宗撤了,杜甫认为房琯很有才能,不该把他罢免,就上了奏章向肃宗进谏。这一来,得罪了肃宗,亏得有人在唐肃宗面前说了好话,才把他放回家去。
  唐军收复长安以后,杜甫也跟着许多官员一起回到长安。唐肃宗把他派到华州(今陕西华县)做个管理祭祀、学校工作的小官。杜甫带着失意的心情,来到华州。那时候,长安、洛阳虽然被官军收复了,但是安史叛军还没消灭,战争还很激烈。唐军到处拉壮丁补充兵力,把百姓折腾得没法过活。有一天,杜甫经过石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时间已经很晚了。他到一家穷苦人家去借宿,接待他的是老农夫妻俩。半夜里,他正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时候,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杜甫在房里静静听着,只听到隔壁那个老人翻过后墙逃了,老婆婆一面答应,一面去开门。
  进屋的是官府派来抓壮丁的差役,他们厉声吆喝着,问老婆婆说:“你家男人到哪里去了?”
  老婆婆带着哭声说:“我的三个孩子都上邺城打仗去了,前两天刚接着一个儿子来信,说两个兄弟都已经死在战场上。
  家里只有一个儿媳和吃奶的孙儿。你还要什么人?”
  老婆婆讲了许多哀求的话,差役还是不肯罢休。老婆婆没有法子,只好自己被差役带走,到军营去给兵士做苦役。
  天亮了,杜甫离开那家的时候,送别的只有老农一个人了。
  杜甫亲眼看到这种凄惨情景,心里很不平静,就把这件事写成诗歌,叫《石壕吏》。他在华州的时候,前后一共写过六首这样的诗,合起来叫做“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由于杜甫的诗歌大多是写安史之乱中人民的苦难,反映了唐王朝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所以,人们把他的诗篇称作“诗史”。
第二年,他辞去了华州的官职。接着,关中闹了一场大旱灾,杜甫在那里穷得过不下去,带了全家流亡到成都,依靠朋友的帮助,他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边,造了一座草堂,在那里过了将近四年的隐居生活。
来到杜甫草堂,就见一条波光闪烁的河流从门前流过,这就是杜甫诗中多次提到的浣花溪。说到“浣花溪”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相传唐时溪边住着一位姓任的姑娘,貌美而心善。一天,她正在溪畔洗衣,走来一位浑身疮疥的和尚,行人都躲得远远的,唯有这位任姑娘不避让。于是那和尚脱下沾满脓血的架裟求她洗,任姑娘欣然接受。哪知架裟一入水,霎时满溪泛起莲花朵朵,再看那和尚,早已不知去向。人们十分惊异,就把这条河命名为浣花溪了。
其实,浣花溪的得名与任姑娘无关。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因为当时沿溪居住的人多以造纸为业,他们取溪水来制十色彩笺,“其色如花”,溪因此而得名。浣花溪在唐代江阔水深,能行大船,溪畔风光秀丽,杜甫的一首《绝句》作了生动的描绘:“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此后一年的多时间,杜甫的生活是闲适的,心情是平静的。在风和日丽的季节,他常常捧着一卷书,在楠阴下,吟一会,写一会,然后倾听燕子的絮语,翠竹的和鸣。他也经常拄着一个藤杖,走到溪边江畔,看出水的红莲,逐浪的白鸥,渔人的网罟,客商的大船。他热爱大自然,不管是飞鸟的轻盈,蝴蝶的翩跹,野花的幽香,他都喜欢。他的朋友也慢慢多了起来,诗人、文人、画家、隐士、僧侣,但是最多的还是那些田父、野老、花农,以及左邻右舍。
第二年夏天的一个夜晚,狂风暴雨骤然而来,将老楠树连根拔起。诗人悲歌:“我有新诗无处呤,草堂自此无颜色。”秋天的一个下午,大风怒号,把他苦心经营的茅屋吹破,杜甫写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表现的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忘我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令人感动不己!当然,也不难看出这茅屋是很不结实的,后来在邻居和朋友的帮助下才重新修好。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年12月老友严武上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此前老友高适代理一段节度使)。大地回春,草堂同它的主人一样,重新焕发出青春的光彩。遗憾的是次年四月,玄宗和肃宗先后死去,代宗即位,召严武入朝,接着四川又发生了叛乱,杜甫只好赶到梓州,结束了在草堂的第一阶段的生活。
杜甫早年漫游时,曾与李白、高适两位大诗人相遇。他们一道畅游梁宋,饮酒论诗,情同,结下了真挚的友谊。杜甫流寓成都,高适也恰巧在蜀州刺史任上,便常资助杜甫。上元二年(761),高适在人日那天题诗寄赠杜甫,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大历五年(770),漂泊湖湘的杜甫一日偶翻书帙,重新读到这首诗时,高适已亡故。睹物伤情,感事怀人,杜甫遂写下《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一诗,以寄哀思,诗云:"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这和着血泪唱出的心声,读来感人肺腑。从此,高杜"人日唱和"的故事便传为诗坛佳话。
一叶扁舟,载着这位创作了1400多首惊风雨,泣鬼神诗篇的诗人,在寂寞的湘江上凄凉北行。歌声渐渐消失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上,消失在廖廓无际的天空之中,诗人终于停止了他那感人至深的歌喉,只有青蒙蒙的群山,永远伴随着他。杜甫死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诗人,把他在成都住过的地方保护修葺起来,这就是有名的“杜甫草堂”。
后来,因为他的朋友死去,在成都没有依靠,又带了全家向东流亡。公元770年,竟因贫困和疾病,死在湘江的一条小船上。
  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诗人,把他在成都住过的地方保存起来,这就是有名的“杜甫草堂”。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虽然杜甫在当朝不为世人所知,但经过后世的研究,他的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安禄山与史思明)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工部。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曾祖父杜依艺曾任巩令一职。祖父是初唐诗人杜审言官至膳部员外郎且有自己的自传。父亲杜闲有奉天令一职。青年时期,杜甫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杜甫(712-770):唐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祖藉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得始得官。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参考资料:杜甫生平简介
文章标题: 怎么看待国破家亡时,还有抓壮丁这种事情的存在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45541.html

[怎么看待国破家亡时,还有抓壮丁这种事情的存在]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