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苏轼是我国被贬最多的诗人,最远贬到澹州,为什么苏轼没有选择弃官归隐呢

时间: 2022-07-22 02:00:0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3次

苏轼是我国被贬最多的诗人,最远贬到澹州,为什么苏轼没有选择弃官归隐呢

苏轼一生坎坷,颠沛流离,却为何不像陶渊明那样辞官隐居呢?

翻开中国文学史,满目尽是巨璧大家,放之长空则星汉灿烂,放之大地则高山林立。其中,苏轼就是那个产生巨人的时代——宋代浩瀚长空的一颗耀眼巨星,莽莽大地的一座景仰的高山。近日,借武汉疫情闭门之娴,阅读了《中国思想家丛书》之《苏轼评传》,伏案经月,夜不释卷。对于苏轼为何屡挫屡贬,却不自废自弃,辞职挂官?我想从如下方面,试作微探讨、浅商榷:

一,苏屡遭贬谪、风雨一生的成因演绎和客观现实性

一是政治气候。熙宁二年,苏还朝授职时候,正是表面繁荣的北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此时神宗即位,皇帝的态度是鲜明的,那就是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图新,这是政治背景,所挡必伤。

二是工作环境。反观苏所处时代,活跃在文坛官场的耀眼星座,就有王安石、欧阳修、范仲淹、司马光、梅尧臣等等。如此星汉灿烂,济济一堂,合则相得益彰,水涨船高,比如欧阳修与苏的知遇之恩;悖则彼磨此砺,彼长此消,比如王安石与苏的政见之龉龃。官场人生,软环境至关重要。正当其时,则是如虎添翼,要成长神龟莫阻;生不逢时,则是“五指”压顶,欲成业百畅不举。由此可见,前程是风明雨晦,抑或一帆扬州,无他,环境使然。

三是观点之争。王安石以竣急思想、霹雳手段施行新法,使得朝内有识之士因观点相左而被迫离京。一时间,朝野落叶纷飞,内外风雨凋零。苏虽不反对改革,却主张“法相应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的方式徐徐图进。一个要急进,一个要缓步,自然君子如璧,裂则必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路——离开朝廷,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从此播下下仕途风云密布的种子,开启政治上风雨兼程的颠沛之途。

于是,由于一与政治大环境相悖,二与工作小环境相逆,三与主政宰相王安石相左,三个原因叠加,演绎了苏轼遭谤陷狱、风雨一生的结局。到苏44岁的元丰二年,御史李定等,借助弹劾苏诗讽刺新法,毁谤君相,苏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史称“乌台诗案”。苏坐牢103天,几濒临砍头境地,幸亏宋太祖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才躲过一劫。出狱后,苏被降职黄州团练副使。后几经被贬惠州,再贬昌化军,及至徽宗即位,遇赦北归,以六十六卒。

二、苏轼百折不饶、九死不悔的骨节禀赋和逻辑必然性

一是性格禀赋使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禀赋性格,是决定其命运前途的DNA。一则骄傲的出身环境。苏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出身于长江上游的天府之国、文化之邦的眉州,其祖父苏序家境殷实,能诗能文,二伯苏涣身为进士,父亲苏洵更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自然耳濡目染,根正苗红。二是丰沃的经济环境。苏家几辈人的辛勤积淀,自然家境殷实;年幼时父亲出游在外,母亲教其读书,言传身教、悉心抚育;苏家一门三进仕,都出任地方高官,这些都为苏的成长积淀了殷实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骄人的天纵英才。苏在京城会考时,其文风获得了主审官欧阳修的倾倒。欧赞曰:“这样的青年才俊,真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成语出人头地的出处)!”从此收留为弟子。由此可见:翰墨家风的文化环境,物流富足的物质环境,少年得志的成长环境,必将催生苏人格壁立、顶天立地,傲视薄物、旷达豪放的性格禀赋。

二是士人人生抱负使然:从祖父到二伯的耳濡目染,从父亲到母亲的教养德化,从少时科举一考成名到一门三进士的官宦之家,苏所接受的都是打马朝堂、名垂青史的“士大夫”价值观。“上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在皇权当道、官本位思潮占据主流的时代,成就人生价值的最佳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身居朝堂、全功立名。由此可见,即使仕途百折犹无悔,即使生活再苦亦不退,这是苏轼的应有选择。

三是“伏法”罪身使然:苏的一贬再贬,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坚持观点自己“求”来的,二是因陷获罪外力强加的。试问,前者是自愿选择,为何要辞官?后者是被迫负罪,法律怎么能让负罪之人有任意选择辞官的权利呢?要想保命,就随波逐流、跟着命运走吧——舍此奈何?加之,父兄皆居官场,自己又名扬四海,岂能趁快哉之能事,随意扔下挑子,一走了之?

自古宝剑多磨砺,不如锋刃从何来?反观苏的人生险阻,仕途通曲,我们发现:被贬黄州是他一生思想和创作的分水岭。前则以儒家思想为主,大量的政论、史论等充分显示出他积极入世的一面;被贬黄州后,以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融合佛道旷达的襟怀,达到了无论穷达落魄,都能在精神领域和文学世界,保持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

事实上,苏的一生,基本上是在新旧党争的漩涡中坎凛起伏地度过的。但政治的暴风雨后,他并没有减弱他旺盛的创作精力,而且物极必反,促使他深入地思考社会人生,成就了他前期作品的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的豪放风格,后期作品的空灵澄明、豁然恬淡如深柳梨花的旷达婉约,命运的打击和个人的自救,在这里合伙铸造了一座人迹罕至的文学高峰。在此,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是灾难成就文学,而是文学挽救了苏轼!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就是苏轼,虽九死而莫悔的苏轼——请问:这样的苏轼能够打倒吗?这样的苏轼能够以辞官避世的方式,向命运、官场和人生屈服吗?

2021年2月29日亦然于半山读《苏轼评传》有感兼答友人

展开全部 

其实无论是陶渊明还是苏轼,他们这些“知识分子”“文化精英”,从内心里面来说,都是想出来做官,无论对老百姓,还是整个国家,都想做出自己的贡献。

只不过,陶渊明的时代“逼迫”他必须隐居,而苏轼则完全没有必要。

说道这里就清楚了,苏轼不隐居,原因很简单,就是——“没必要”!

因为苏轼生活在官宦家庭,自己的父亲弟弟都在官场上谋职。所以牵挂的事情太多,根本不能像陶渊明一样辞官隐居。
1.苏轼一生豁达,不计荣辱得失,不愿意在朝堂上趋炎附势,所以备受排挤打压,但他仍然坚持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为百姓疾呼。2.苏轼虽然颠沛流离,但每到一个地方,都细心了解民情,为百姓做实事,建堤坝,修河道,护漕运,愿意为百姓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为苏轼心怀天下,想要完成他的政治愿望,他不想过辞官隐居的生活
虽然苏轼一生颠沛流离,但是毕竟,他一直都是官身,是名士,苏轼做官不为名利,只是在什么位置就全心全意把工作做好,和陶渊明有不同。

苏轼被被贬儋州的经过及原因

尽快帮我找出答案~!rn详细点

流落儋州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元祐六年八月调往颍州任知州、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任扬州知州、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任定州知州。

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绍圣元年(1094年)六月,别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州(今广东惠阳)。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六十二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州)。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

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在宋代一百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

人们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传下来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表达了人们的缅怀之情,连语言都有一种“东坡话”。

扩展资料

诗作成就

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写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苏轼他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他将自己的感情寄托于诗歌中。

苏轼一生坎坷,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总结出规律。在他眼中,极其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题西林壁》和《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诗。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诗中的哲理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经过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所得。这样的诗歌既优美动人,又耐人寻味,而他的这些作品又深得人们喜爱。苏诗中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如《泗州僧伽塔》、《饮湖上初晴后雨》、《慈湖夹阻风》等。

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乐观的态度,这在他的诗中有充分的体现,只要细细品味过苏轼的诗歌你就会深深的体会到苏轼的乐观态度。

苏轼这个人学博才高,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掌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纯熟境界,而且苏诗的表现能力又是无比的惊人,在苏轼笔下几乎没有不能入诗的题材。

以“元祐”诗坛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诗的鼎盛时期,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等人将宋诗艺术推向了高峰。就风格个性的突出、鲜明而言,王、黄、陈三家也许比苏轼诗更引人注目。

然而论创作成就,则苏轼无疑是北宋诗坛上第一大家。在题材的广泛、形式的多样和情思内蕴的深厚这几个维度上,苏诗都是出类拔萃的。更重要的是,苏轼具有较强的艺术兼容性,他在理论上和创作中都不把某一种风格推到定于一尊的地位。

所以苏轼在总体成就上实现了对同时代诗人的超越,成为最受后代广大读者欢迎的宋代诗人。他的诗词至今还在被人传诵,而他个人的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也被后人所学习,可想而知苏轼的诗词成就还是得到认可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轼

  治平元年(1064),仁宗逝而英宗继位。治平时期甚短,也是苏家之多事之秋。苏轼十九岁时所娶之妻王弗与老父苏洵在此期间内相继亡故。王弗是苏故乡一带之青神人,嫁给苏轼时年仅十五岁,小于他的丈夫三岁。死时年仅二十六岁,给他留下六岁的儿子苏迈。夫妻情感甚笃。十年之后,苏轼在知密州任上写有著名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江城子》词来怀念她。苏轼为父守制后,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第二位太太以后生了苏迨、苏过兄弟,后者以后也是一位诗人,但其成就远不及其父。

  当苏轼兄弟重返京师时,已是神宗熙宁二年(1069),整个国家都卷入了王安石变法的浪潮之中。苏轼因反对变法,被安石一派“巧抑其资”,任为杭州通判(通判是皇帝派往地方监督地方的副职,公告命令都要由他与正长官共同签署,因称通判)。当然,这在艺术上也成全了苏轼,使他由嘉佑、治平时期的发轫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诗人以西湖风光、江浙山水为中心主题,写下了大量传世佳作,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等,同时,也开始尝试写词,并入手便得大家风范,虽然此时尚未进入他自己那种独特的豪放风格。

  然而,苏轼并非脱离政治、流连山水的山水诗人,而是一位忧国忧民的政治家。“民本”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础,这样,就势必与王安石以加强皇权、增加中央府库(以对国民加重赋敛为主要手段)为根本方针的变法发生冲突。这样,在他歌吟西湖风光的诗句里,就时时透露出他对社会的深沉思考和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辩。这一类的诗,开 这些或直露,或含蓄地抨击时事的诗作,埋下了诗人政治恶运的种子,磨蝎宫星座的寒光很快就要使他遭受苦难。果然,在他转任密州、徐州之后,元丰二年(1079),苏轼四十四岁时,在他刚刚调到湖州(今浙江的吴兴)任上时,就被新贵们以作诗讥讽新法、讪谤罪逮捕入狱。同年八月十八日入御史台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是御史监狱的代称。

  苏轼在狱中,写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格调凄惋。十二月二十八日,在经过130天的勘察后,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为官办民间团防组织之副职。宋代文人地位高,即使是罪犯,亦仍有一个虚职在身。

  元丰三年正月初一,苏轼即奔赴贬所,二月至黄州。先寓居定惠院,随寺院的和尚起火吃饭,此时惊魂未定,再加上与和尚同住,所写之作品,皆凄冷孤高,似不食人间烟火语:“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至五月迁居临皋亭,住江边之驿舍,比寺院略好些,但生活依然无着,遂于元丰四年,申请到了离城东不到半英里的一块约十英亩的荒地,躬耕其中,并自号东坡居士。此即“东坡”之号的由来。次年二月,他在东坡山脚下,盖起了一座五房的堂舍,因是在雪中落成,因名“雪堂”。

  黄州流放,不仅使苏轼成为了东坡,并且使苏轼的人生观念、艺术创作、审美情趣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变化,影响贯穿他的后半生,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艺术史、思想史上真正意义的苏东坡。

  诗案后的黄州贬谪生活,使苏轼从具体的政治哀伤中摆脱出来,重新确认和评价人生的意义。

   苏轼在黄州住了四年零两个月,元丰七年三月改贬汝州(在京城所在的河南,说明朝廷对他的态度有所改善)。苏轼利用迁移的机会,先南下九江,与和尚诗友参寥一起游览了庐山,题写了《题西林壁》那首著名的哲理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颇合佛理禅思。

  随后,奔赴筠州(今江西高安),看望了弟弟子由,然后折回北上,经金陵时,会晤了退休宰相王安石。是政敌却又是诗友的两位文坛巨匠这次相会甚为欢洽,两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王安石亦已被排挤出朝,闲居江宁,尽管他仍然受着神宗的眷顾,但两人的理想抱负同样以失败告终。两人谈诗论词,参禅悟道,至有钟山卜邻之约: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次荆公韵四绝》见《苏轼诗集》P1251)

  元丰八年(1087),神宗病故,年仅十岁的小皇帝哲宗继位,由他的祖母(神宗之母)高太后垂帘听政。高太后原本就不同意儿子的所作所为,听政后,立即启用旧党,反变法派的著名领袖司马光回朝执政,苏轼被启用为登州(今山东蓬莱)太守。苏轼在这里仅仅逗留了五天,写下著名的《登州海市》诗。“海市蜃楼”极难见到,苏轼自己说是:“祷于海神广德王之庙,明日见焉。”不知是苏轼有特异功能,还是他的运气好,抑或只是幻觉、想象,总之:“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登州海市》)。虚虚幻幻,空灵飘渺。

  苏轼于这方面颇为灵异,此一事例之外,他的另一首诗记载他曾经目睹过类似UFO的奇异经历,那是在熙宁四年(1071 )十一月,苏轼在赴杭途中,夜宿于江苏镇江金山寺上,山僧苦留他看晚霞落日。突然之间,在墨黑的夜空,出现耀眼的火光,照得满山通亮:“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椋。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苏轼在此四句诗下特意自注:“是夜所见如此”,可知是真见而非幻想。

  哲宗元佑元年(1086),苏轼回朝后,由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再迁翰林学士知制诰。这些都是接近皇帝的职务,由皇帝日常生活的秘书,转为中央政府的秘书长,最后,享有了翰林学士的荣衔,这是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荣衔,有些类似现在的院士,并且负责为皇帝起草诏命文告。苏轼也就从罪人成为重臣,从诗人转为政治家。

  然而,苏轼“一肚皮的不合时宜”。在政治上,他的民本思想与司马光所代表的上层官僚的意见相左,他认为应对王安石的新法存利去弊,不能一概否定,并进一步主张将以前变法时从民间重敛来的钱币还用于民。这些主张,必然与强大的上层官僚阶层发生矛盾。

  与司马光等是政治上的矛盾,与二程(程颐、程颢)则是哲学、思想上的矛盾。从本质上来说,是东坡“任天而动”的性格及其追求个性独立的自由观,与旨在从伦理、道德、精神上强化封建统治的理学思想发生矛盾,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洛蜀党争”(二程为洛阳人,苏轼为蜀人)。

  元佑八年时间里,在太后的庇护下,苏轼官运尚好,但心情却“无日不在煎熬中”(王文诰《苏诗总案》语)。他进一步体味到个性束缚、人性扭曲的痛苦。此期间他以题画诗为代表作,如《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等。

  元〖八年九日,高太后病死,哲宗亲政。这个小皇帝一直在忍耐着,憋着劲要“绍述”先帝的事业。现在,机会到来,苏轼比之黄州更残酷、更漫长的厄运降临了。

  绍圣元年(1094),朝廷以苏轼起草制诰“讥刺先朝”的罪名,撤掉其翰林侍读学士(皇帝的教师)等职务官衔,先贬英州(广东英德),接着,在一个月内连续三次降官,最后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惠州在岭南,当时属瘴疠不毛之地,远非黄州内地可比。苏轼以六十岁老迈之身,流放岭南,由于有过黄州的经验,他的思想也更趋于成熟,他时时地用佛老的思想看待这一切,形成苏东坡式的顿悟和解脱。在一篇《记游松风亭》游记中,他形象地描述了这一禅悟的过程:

  余尝寓居惠州嘉〗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

  思欲就林止息。仰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

  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

  忽得解脱。若人悟此,.......当甚么时也不妨熟歇。

  此处之“止息、熟歇”,既是旅途意义上的休息,也暗示人生之休歇,人为什么一定在达到某种目标才能休息,正如攀山本不一定要达到山顶的亭宇,处处可以歇脚,悟得此,就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在海中纵游一般。惠州虽远,又有什么不可以养老的呢?遂于惠州白鹤峰买地数亩,起盖房屋,作久居之地。

  随遇而安,成为东坡晚年贬谪生活的一大特色,他与当地百姓情深意笃━━苏轼与百姓的关系一直很好,这与他的哲学思想基础“民本”思想有关。但在惠州之前,他大多是从一个好官的角度,为百姓谋利,这表现在他与王安石派及司马光派两派的争论上,更表现在他在地方州守任上,为当地民众所做的好事。譬如他在徐州任上,遇到黄河决口,洪水直淹徐州城下,苏轼“庐于城上,过家不入”,奋战七十余日,终于保住了城池;在杭州任上时,则修浚西湖,现在杭州西湖仍有著名的苏堤,以纪念他的功绩。惠州之后,苏轼由官为民,这就更使他与民混然一体,他也在民众的生活、特殊的风俗中得到了乐趣。他曾写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食荔支二首》)

  在惠州,苏轼曾推广秧马,建立水力碓磨,将中原的科技介绍到这里。

  东坡的另一首《蝶恋花》词:“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结句将东坡游松风亭“当甚么时也不妨熟歇”的禅思以凄婉的韵律、美妙的形象高度凝炼地概括出来,遂成千古绝唱。但又谁知,这种旷达豪放之中,又蕴含多少酸人之泪!故东坡晚年之伴侣王朝云始终不敢歌唱此词。

  王朝云是苏轼在杭州任上买下的侍女,当时还只有十二岁,晚年时,特别是在惠州时期,朝云一直陪伴他。应该视其为东坡的第三位夫人。东坡自绍圣二年(1095)开始禁欲以养生,因为中国古人相信性生活于人伤害很大。。当时朝云亦只有三十余岁,但与东坡在精神世界里,却颇为相得。此年盛夏,朝云染于瘟疫去世。苏轼将她葬在城西丰湖边的山脚下(此处亦称西湖)。苏轼曾写有《西江月》词,以梅来凭悼朝云。

  然而,苏轼却不能在朝云的墓前长相厮守。当权者感到苏轼太快活了。传说是由于苏轼的一首洒脱的诗引起的。苏轼诗云: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纵笔》见《苏轼诗集》P2203)

  当政者章敦(字子厚)当年曾是苏轼的好友,如今却是东坡的政敌。他读到此诗,颇感不悦,说“苏子瞻尚如此快活耳!”于是有了再贬海南儋州的命令。

  这次被贬的以苏轼为首的元〖党人,都被贬到了最险恶的偏远之地。史载是当政者根据每人的名字来决定其贬谪之地。苏轼字子瞻,因贬儋州,子由贬雷州,黄庭坚字鲁直,贬宜州。当时,一位测字先生曾经预测:子由所在之雷州,头上有雨水,情况最好,子瞻的儋州有人在,也可生还,唯有鲁直的宜州,宜字去头,恐怕性命难保。后来,果然都一一应验了。

  而当时,苏轼却“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他将家属留在惠州,只身携带幼子苏过过海,全家人痛哭决别。

  七月,苏轼抵达儋州(今海南儋县)。生活之苦难,更超过黄、惠二州。初到时,暂租公房蔽身,公房年久失修,下雨时一夜三迁,当地官吏张中景仰东坡,派人稍加修葺,当局得知,将东坡逐出,并追究了张中的责任。东坡在桄榔林中自己动手搭茅屋,自命为“桄榔庵”。在庵中“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
李一冰先生苏东坡新传,说苏轼被贬海南昌化,到底是儋州还是昌化?
唉,不知道啊,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鹅

苏轼先后被贬到多地,为什么却说儋州是他的第二故乡?

苏轼因与多人政见不合,先后被贬到黄州、惠阳、儋州等地,为何只说儋州是他的第二故乡?

苏轼的仕途不是那么顺利,当初曾被贬到很多的地方,像什么黄州、惠阳、儋州等等,但是对于苏轼来说,他最喜欢的就是儋州,并称儋州是自己的第二故乡。为何被贬还乐在其中呢,原因在于儋州这个地方深受苏轼喜欢。儋州位于海南一带,气候温暖湿润,花草繁茂,都知道诗人的才情都是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发,苏轼在儋州开设学堂讲学,帮助参加考试的学子,专心致志地忙自己的学问,所以说他很知足、开心。

苏轼的仕途说起来也真是坎坷,一生中被贬好几次。元祐八年,新党执政,他被陷害,蒙上了“讽刺先朝”的罪名,被贬儋州。其实任谁都想不到,苏轼就是在儋州度过了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苏轼对这里的贡献影响也是十分大的。

当年的海南儋州因为离京都远,算得上是个贫穷的地方,在苏轼来之前,还没有一个人正儿八经儿地进士及第过。苏轼来到儋州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设学堂,他亲自给要参加考试的学生传授知识,考试技巧,打他来以后,儋州这个看似贫穷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进士。苏轼还讲授学风,很多人家都将孩子送到苏轼这儿跟他学习。

其实苏轼最开心的就是能够喝酒作诗,纵情于这美丽的山水之间,几乎忘却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尽情地、潇洒地做回了自己。所以说苏轼称儋州是自己的“第二故乡”。

因为他一生官途坎坷,多次被贬,被贬到儋州的时候已经年龄大了,所以只能安心下来好好养老。
因为他被贬到儋州年纪已经很大了,没有能力去做更多事情了,因此是他的第二故乡。
苏轼一生颠沛流离,他被贬去漳州的时候,已经是年龄很大的时候,但是他的内心却很安逸。
苏轼一辈子颠沛流离。他在儋州度过了一段不错的时光。所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

苏轼一生中被贬过几次?

如题 是不是:8次分别贬往杭州 密州 徐州 黄州 惠州 英州 儋州 湖州是的话“儋”怎么读

苏轼一生中被贬过三次。

1、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因为苏轼自从进入朝廷之后就一直反对由王安石领头的‘新法’一派,再加上当时的他在文坛上的地位很高,他的诗词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是很大的,这也就间接阻挠了‘新法’的推广,引起了变法派对他的强烈的不满。

他的政治对手将他所有诗词收集起来,成为在朝堂上攻击他的理由和借口,引起皇帝对他的不满之后被贬。

2、第二次是被贬惠州,但是这一次苏轼可以说是很无辜的,守旧派的领导人物当时的太皇太后高氏病逝后,变法派抓住机会一度成为朝廷上的主导力量,守旧派因此被变法派大肆打压,苏轼也因为一贯所站的立场,再加上当时的他是元祐党人的领袖,被变法派全面打压,也再次被贬。

3、第三次被贬儋州,这次被贬的原因比上次更简单,新派虽然已经在朝堂上占了上风,但是为了将旧派彻底压的再无出头之日,新派对旧派进行了一次全方位、大规模的打击,所有的旧派人员被贬了一遍之后,为了以防万一又再一次被贬远,苏轼也在其中。

扩展资料

苏轼的文化性格一向被认为是旷达。

实际上他的旷达来自于他的真率。苏轼的性格核心是真率。他的真率是与生俱来的。苏轼一生仕途蹭蹬,就是他真率性格的结果。苏轼的真率同样影响了他的文学。后人对苏轼的真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他一生屡遭贬斥,坎多艰。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走向了旷达清放。人们对苏轼的诗歌及其人格所表现出来的清旷豪放赞美不已。

苏轼的性格核心,乃是他的真率。他的屡遭贬斥,从外部原因来说,是北宋党争的产物;从他自身的原因来看,则毋宁说是一场性格悲剧。

苏轼的“真”,使他心中无所牵挂,胸怀坦荡,虽累遭打击而乐观情怀不变,故有此旷达。王水照先生对苏轼的“真率”性格最有体会。他说:“保持一己真率的个性,追求无饰的自然人格,是苏轼人生观、文学观构成的核心。”可谓一语中的。

一、苏轼一生中被贬过——五次。
二、详解:
第一次: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第二次,元丰二年(1079年),被李定等人诬陷后被贬,史称"乌台诗案";
第三次: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至此新党势力倒台.苏轼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而后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第四次:元佑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
第五次: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再次被贬.
第五次是在第四次的基础上再被贬~
其他四次被贬都是作为京官被贬,所以有人说是四次~
三、人物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问:苏轼的一生,被贬了几次?   答: 一共四次 第一次: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 第二次: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 第三次: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 第四次:没过多久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 自求外调的不算贬。8次 分别贬往杭州 密州 徐州 黄州 惠州 英州 儋州 湖州苏轼的家人有多少?他们对苏轼有甚么看法?在苏轼做官后,又有甚么变化?苏轼在朝廷上有怎样的人际关系?他共被贬了多少次?为什麽?他写了多少首诗?都与甚么有关?
8次 分别贬往杭州 密州 徐州 黄州 惠州 英州 儋州 湖州 儋 念dan
苏轼一生中被贬八州。“儋 ”念dān
文章标题: 苏轼是我国被贬最多的诗人,最远贬到澹州,为什么苏轼没有选择弃官归隐呢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45011.html

[苏轼是我国被贬最多的诗人,最远贬到澹州,为什么苏轼没有选择弃官归隐呢]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