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考古中如何确定出土人物身高

时间: 2022-07-18 18:00:3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9次

考古中如何确定出土人物身高

考古发现汉代骨尺,解开三国英雄身高真相,平均身高有多少?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中曾写到邹忌身高8尺有余,如果说按照我们现在一尺33厘米来进行换算的话,邹忌的身高可谓是高达的两米六多。这样的身高可以说已经完全超过了姚明,如果说邹忌生在现在的话想来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篮球明星。但是显然我国古代的身高换算单位与我们现在是不同的。而我国存在考古时发现汉代的古尺。由此来解出在三国时期的诸多英雄的平均升高也是不低,超过了180cm。在此之前我国三国时期常说堂堂七尺男儿,如果按照现在的身高单位进行换算的话,也就是231cm。而在《三国演义》当中的关羽更是身高九尺身高高达297cm,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而在这个在东汉古墓中所发现的测量身高的尺子它的长度为23.3cm。而基于一些的考古发现,人们在进行汉朝的身高尺度换算上把汉朝的一尺定制为23.6cm,与现在的一尺相差大概有十厘米左右。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汉朝的时候关于度量衡这一制度上属于是汉承秦制,汉朝的时候对于秦始皇统一的度量衡并没有做于修改,而是继续沿用秦朝时期的度量衡。所以说这23.6cm的标准其实是秦始皇制定的标准。所以说这标准在中国历史的跨度上使用的时间还是比较长的。如此换下下来历史上的邹忌他的身高大概也就是一米八五多!而在三国志当中,对于三国英雄身高的描写,大概是刘备是身高七尺五寸。诸葛亮身高八尺。而曹操,赵云。许褚。这几年的身高记载都是8尺左右。只有关羽的身高记载高达了九尺。这样一平均下来,在三国英雄当中的平均身高就达到一米八以上。

平均身高是比较高的,都能在180以上,都是大高个的,他们都是大英雄,而且身高很高,是根据考古发现的。
基于一系列的考古发现,《中国度量衡史》就将将汉朝的一尺,认定为现在的23.6厘米。刘备是“七尺五寸”,诸葛亮“身高八尺”,曹操是“身长七尺”,赵云“身长八尺”,许褚“长八尺余”,程昱“长八尺三寸”,太史慈“七尺七寸”.......按照23.6厘米一尺计算,那么刘备177,诸葛亮、赵云、许褚都是188.8,曹操165.2,程昱是195.88‬,太史慈是181.72‬。
考古学家发现汉代的人普遍挺高的,比现在人的平均身高还要高,像关羽, 诸葛亮,刘备,身高都在一米八几到一米九,那时候人的平均身高也在一米七多。

中国出土的古人类,有的身高超过2.4米,为啥后来的人个子变低了?

在《山海经:东海之外》中有这样的记载,翻译过来是在东海之外,有一座大山,在太阳和月亮都是从那里升起的大山附近,有一个国度叫做巨人国,那些巨人就生活在这座山上。

而之所以称之为巨人国,是因为晋代的张华曾在《博物志》这样记载,他们生来就有一个白色的头,长大后能腾云驾雾,但是不能行走,可能是属于“龙”的类别,并且它们有三十丈高。而这属于神话故事,我们无从考证。

而在我们中国出土的古人类,按理说他们生产力低下,古人生活水平差,个子不可能高过我们现代人,但是确确实实有遗迹证明了这一点。

出土的贾湖人男性平均身高在1.8米以上,成年女性高约165到170厘米。在山东泰安市大汶口文化遗址,考古学家测量他们的骨架,平均长度竟然在1.9米,最高的为2.32米,最矮的也要有1.7米。还有位于新疆的昆岗古墓群,此处出土的骨架长约二米四。

这些都证明了古人的优良传统,而我们现在的平均身高普遍变低,可能是进化后的遗传,我们都觉得古人是思想落后的人,不知道优胜劣汰。

但也许我们都错了。我们的祖先不仅懂得“男人和女人交好,一切都变了”的原则,而且懂得了与“优良品种”结合能产生更好后代的原则。这也是为什么古人能长到两米四的原因吧。

可能是因为近亲结婚的缘故,导致后来人们的身高普遍降低。
我认为最大的可能就是这是进化的结果。
我觉得出土的那些古人类有身高超过2米4的应该只是少概率。
主要是古人懂得一些技术,而且懂得培养优良后代。

要想了解古人的身高,有几种办法

要想了解古人的身高,有几种办法呢?彭卫在《秦汉人身高考察》中指出:“涉及古人身高的资料有三类,即传世资料、出土文字资料和考古人类学资料。传世和出土文字资料记录的是某个或某些个体的身高状况,也涉及对当时人一般身高的描述。考古人类学资料是对古人遗骸的鉴定,有两种测算方式:一是对完整肉体或骨骼的直接测量,一是对残存的上肢或下肢骨骼的测算。前者准确性较高,后者则因有不同测算方法而具有估算性质。”

彭卫统计了汉代文献记载中身高八尺(约184厘米)者有46人,因为能被文献记载,所以可以视为精英阶层,因此虽然不能说明当时的一般情况,不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身高地域分布:

若以今南北地区划界标准为据,传世文献所记籍贯在今北方地区(黄河流域及以北、黄淮之间)身高8尺以上者有41人,占总数的89%;籍贯在今长江流域的有4人,占总数的8.7%。而身高在9尺以上者除1例地域不明外,均在北方地区。在黄河流域地区,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河南、山东最多,分别为13例和11例。……据调查,现代中国人的身高地域分布以环渤海地区最高,汉代资料似乎也显示出这种迹象。

再综合出土文字资料(名簿和诏捕文书)和考古人类学资料来看,彭卫总结道:“出土文字资料所显示的秦汉成年男性常见身高在7.2尺(165.6厘米)-7.3尺(168厘米)之间。人骨或遗骸资料则有两个集中数据,即(1)平均身高7.3尺强或接近7.3尺;(2)平均身高7.1尺(163厘米)。……身高180厘米在秦汉时期亦很少见大约是可以相信的事实。”

因此:

综合衡度现有资料,秦汉黄河流域成年男性的常见身高大约166-168厘米之间,长江流域成年男性常见身高可能在161厘米左右。若按同一时代、地区、族群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比成年女性要高出7%的一般规律计,则秦汉长江流域地区女性的常见身高约为150厘米。

此外,还要注意身高数据在阶层上的差异:奴的平均身高是7. 17尺(165厘米),卒的平均身高是7. 23尺(166. 3厘米),亭长、隧长、候长、乡佐、属史、属令、从史、给事佐、狱佐、尉等的平均身高是7. 23尺(171厘米)。

从更大的历史背景来看,彭卫进一步指出:根据考古资料提供的数据,华夏居民身材从化石人类到新石器时期明显增高,且呈现北高南低和东高西低状况。新石器时期黄河中下游一些地区成年男性平均身高在170厘米上下。

影响身高的两个常见因素是外来人群的融入和营养水平的升降。彭卫“曾论及中国古人肉类食物摄入情形,其中的一个判断是,与农耕文化全面占据主导地位的后代相比,中国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居民的肉食在食物结构中所占比例可能相对略大一些,西周以后则逐渐降低,由于家庭畜牧业的巩固和官营及皇室畜牧业的发展,汉代人均消费的肉量可能又有所回升,汉代普通百姓的食肉机会以及随之而来的数量,较之前代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因此在身高表现上,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再到秦汉,是“较高—降低—回升”的趋势。

山东焦家遗址:墓主们身高近两米,专家猜想:原始人个子可能不矮,为何?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历史对我们人类来说,是非常珍贵的东西。透过历史,我们能看到曾经社会的点滴,和祖先的生活方式。

说到历史,就不得不提到古文物了。在研究调查还有实地考察之后,去到各个地区,只为了挖掘出那些几百年前的宝物,探索古老东方的神秘文明。借由这些宝物来帮助我们找到开启未来的钥匙,发掘更多古人的智慧。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山东焦家遗址,作为中国考古圣地,考古学家在这个地方挖出了一些引起轰动的东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是什么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吧!

工艺文化

在山东焦家,考古学家们挖掘出无数个不同时代还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城址。给我们带来的宝藏还有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更是不胜枚举。这其中有著名的大汶口文化遗存,并且挖掘出了祭祀坑,而这些王侯的遗址设施里暗藏了不少宝藏。同时在考古过程中还出土了不少规格品类齐全的白陶、黑陶以及彩陶还有玉石制造的高级器皿。

大汶口文化也称之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而这个时代刚进入了父系氏族的封建社会,也建立了后期等级森严阶级明显的父系家长制。当时的人们以大多饲养牲畜以及种植植物谷物为生,还有部分将采摘、捕鱼作为他们养家糊口的工作。

而这个时期的手工制造可以说相当发达了,其工艺制造也是非常好。尤其是制作陶器、璞玉的工艺,已经发展完善并且处于鼎盛时期。焦家遗址中出土的青白彩陶以及玉器,大多都有着不凡的做工,并且当时的样式已经非常丰富,有着很强的观赏性。能在当下的生产条件下制造出如此精美的器皿,这点引起考古学家的轰动。

不仅如此,在关注美观的同时这些陶器大多都没有丢失原本的使用功能,实用性都很强。也是因为焦家遗址出土的文物,给了考古学家关于那个时代社会发展的可靠资料。也向人们展示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制作陶器高超工艺的生产缩影。

而在遗址中不单单挖掘出陶器以及玉饰,还有遗留的房屋。这些房屋早期单间房屋,到晚期发展成了联排房。从这点也可以看到焦家遗址从普通村落发展成为了更为大规模的城邑。更从其中发现的壕沟、王孙墓葬发现焦家乃几千年前的城镇中心,这一观点的阐明使得其成为如今在海岱地区发现的最早城址。

焦家遗址的收获使得如今的人们更加了解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方式还有劳作情况。出土的文物也有着很强的观赏性以及历史价值。与此同时,焦家遗址挖出的陶器、高级墓葬填补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空白的社会演变。不仅仅在考古界,历史研究领域也引起了轰动。

原始人体质认知

考古学家面对如此巨大考古价值的文物不免十分兴奋,在考古焦家遗址的时候还获得了意外收获。考古墓葬的时候,惊讶地发现这些墓主并非普遍认知中的低矮身高。而是接近一米九的高个,甚至还有最高者身高达两米多。这一挖掘发现自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毕竟在很多研究以及传统观点下,原始人受到社会环境还有基本生产的影响,事事亲力亲为生活艰辛。也不比如今的人类,日常饮食让他们缺乏应有的营养,所以普遍观点认为原始人的身高大多低矮。

从发展史还有基因研究中,我们也比较认可人类身高是逐渐增高的这个说法。受到如此刻板印象的影响,当人们看到考古出的古人身高竟超过了一米九,自然是吃惊不已,引起了各界的轰动。挖掘出古墓并得到与寻常知识背道而驰的结论,也让研究者非常兴奋。专家也开始透过现象看本质,究竟是因为何许原因使得焦家遗址的古墓墓主们身高能达近两米呢?

背后缘由

考古专家猜想,原始人的个子可能不矮,勤劳的焦家人有着不俗的手艺,制作精美的器皿和玉饰,同时也种植了繁多的作物、谷物。广泛的种植,饲养家畜都让他们有稳定的食物来源。

而查阅资料发现,史书记载此处有不少大象繁衍,而喜暖的大象却不是南方地区的引进还有培育。这也侧面证实了当时的北方地区气候温和,有着不少的资源。大象在此处安居乐业,自然人类的生存也非常怡然自得。

结合以上资料表明,不单单有稳定充足的食物让当时的人们有充分的营养摄取,适宜温暖的气候也是影响身高的原因。甚至根据中国气候史来看,当时的气候超越了现代。背靠有利适宜的气候,人们生活也更加自在。气候适宜同时也对作物的产量有好处。

尽管如今对于身高这点,相关专家只有一些猜测,真正的答案还未揭晓。但是从焦家挖出的这个古墓以及对墓主身高的发现,无疑是古人身高、体态研究方面的宝贵资料。

我们通过其研究开展对古人体态的另一种可能的设想,帮助我们更好了解古人也更好地了解自己。这些成果运用在未来人类基因学的发展研究上,相信也有着不小的价值。

焦家遗址的研究可谓是收获颇丰,陶器的工业生产揭露了当时的劳作盛况。遗址内墓地主人身高的研究让我们收获了不一样的知识,也更好的了解了祖先的体态特征。更不必说在遗址中发现不同规格大小的墓葬,展现了当时阶级分明的社会情况了。

如此丰富的收获,让各界学者都看到了更巨大的研究价值。它们既可以带我们回溯古代,对曾经的社会一探究竟。也能帮助我们开启未来社会的大门,用古人的智慧去制造新的惊喜。也正是因为这巨大的价值,让不少人在看到这些收获后为之震惊吧!

历史负有多种永恒的责任,同时也是简单的责任。它的责任就是让我们能透过文物看到中国人深厚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为是中国人而自豪。也能帮助我们更好认识当下,走向未来!

因为原始人当时生活的自然环境比现在要优越多了,吃的东西都非常的健康、自然,所以原始人的身高不可能矮,而且他们还需要经常出去捕猎,间接性的锻炼了身体。
因为在古时候的社会,人们所吃的粮食是最健康最有丰富营养的。

我们的个子比古人高还是低,哪些遗址出土过巨人,高过2.4米?

哪些遗址出土过巨人,高过2.4米?

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了至少有三处遗址出土过巨人,分别是贾湖遗址、山东泰安市大汶口文化遗址,以及位于新疆阿拉尔市塔里木古河道的昆岗古墓群中。这些遗址中发现的身高都有超过2米,但是高过2.4米的并不存在,也许是还未被发现。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巨人国的存在么也一点都不觉得假,我们人类还太渺小,这世界上总是有未知的事情等待我们去揭露真相。


古代传闻中大人国的人, 通常都要要怀孕三十六年才能够出生,生下来的孩子就是白头。长大以后能够有腾云驾雾的技能,但是他们也有缺点,那就是不能行走。 这种形容我觉得更多像是“龙”,他们身高63米,一生下来就白头,寿命一万八千岁。

而根据我们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呢,因为古代的生产力低下,古人的生活水平条件差,个子不可能高过我们现代人。但是在考古过程中发现也有例外,像贾湖遗址中的巨人身高平均都是为1.8米左右,男性身高就有超过了2米的。这对比我们现在的的平均高度来说,确实是属于巨人级别的了。而泰安市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平均巨人遗址长度也都在1.9米左右,最高的有2.3米。


这些身高在我们所认知的高度里已经算是挺高的了,就连我们现在一些地区男女身高平均可能也都不会超过一米八。对于“巨人国”“小人国”“精灵国”等等奇妙的东西我还是认为有存在过的,正是因为存在过所以才会流传下来。

我认为我们的个子是要比古人高些,毕竟古代的生活水平远远不如现在。
这只是个别现象,应该是基因发生突变了,也算是一种病吧。
我觉得个子要比古人低些,因为好多地方出土的人物骨骼大,而且史料记载的身高都很高。
我们的个子没有古人高,只不过高个子都被应征入伍到前线打仗牺牲了,只有小个子基因得以延续到现在。
文章标题: 考古中如何确定出土人物身高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44641.html

[考古中如何确定出土人物身高]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