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古人是怎么了解本朝代的历史呢

时间: 2022-07-11 20:00:2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9次

古人是怎么了解本朝代的历史呢

请问各朝代的历史都是怎么记录的?

各朝代应该都有一个部门专门记录历史事件,但是到底哪样的事件应该被收录,到底由谁来决定?是他们自己?还是当时的政府?他们的记录又是通过何种方式流传下来的呢?rnrn对于历史记录者的工作我一直都感觉狠神秘。还望能人给以解答,谢谢!
 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类记录类和编纂类两者。史官刚刚出现的时候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很长时间,这两者是不大分别的,后来演化出专门负责记录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前者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后者专门编纂前代王朝的官方历史。
每个朝代都有“史官”,就像司马迁,专门负责记录历史。
前朝史官实录,

后朝专门人员修订。

司马迁的“史记”是传记体,也是正式修史的起源,在司马迁去世以后,由别人补遗,记载到汉武帝为止,但是还有东汉班固修订的“汉书”。
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从“三家分晋”写到“五代十国”,是编年史,对我国的史学是一个贡献。
由史官负责记录.如司马迁
中国历史上的历史记录者称为“史官”,主要从事史料的收集与汇编、史著编撰与保存。包括:(1)记事;(2)典藏政府档案;(3)收藏、管理文献图书;(4)编史。
在中国历史上,设立史官,记录国家大政和帝王言行,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制度和传统,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历史,也十分看重用文字记载历史的史官。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炎黄尧舜至今已有五千多年了。三代处于甲骨文、金文时代,史事记载有限,后人对其历史的追溯也相当简略。商周时代,甲骨文有"册"、"史"、"尹"等字。金文有"作册内史"、"作册尹"的记录。据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考证,"作册"和"内史"是同样的官职,其长官称"尹",都是掌管文书、记录时事的史官。春秋时期,"君举必书",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等史官。"大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可见,史官的分工和职责是十分细致、明确的。这时史事记载丰富起来,这才有了较为详实的史书。秦汉以后,史官的名称繁多,职务各异,但史官的设置却一直保留下来。秦有太史令,汉置太史公,唐设起居郎,还有兰台令、柱下史、著作郎、左右史等等,历朝历代都有史官。
历代帝王对于史官们载言记事,都是字斟句酌,斤斤计较。至于"君举必书",却是有选择、有条件的。有了功绩,做了好事,当然要大书特书。就是没有功绩,没干好事,也要虚构一些载入史册;或者"假人之美,藉为私惠";或者颠倒黑白,把坏事说成好事。总之,"自称我长,相谓彼短","略外别内,掩恶扬善"(刘知几:《史通》),凡是对自己有利的事,"必书"无疑;凡是对自己不利的事,万万不可见诸史册。帝王们或多或少都会干一些坏事,那些贼臣逆子、淫君乱主,干的坏事就更多,但是干归干,举归举,要载入史册,传之后代,是绝对不允许的。"秽迹彰于一朝,恶名披于千载",有哪一个帝王愿意把自己的"秽迹"载入史册呢?所谓"君举必书",不过是一句假话。
史官们就不同了。他们对于"君举必书"的态度颇为认真。中国古代的史官有"秉笔直书"的好传统,成为后世史官竞相继承的品藻和史德。他们都知道"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夫所谓直笔者,不掩恶,不虚美,书之有益于褒贬,不书无损于劝诫"(刘知几:《史通》)。因此,对帝王们的言行,随时都要记录下来,不管你"举"得对不对,都要"直书其事"。那怕把屠刀架在脖子上,也要说真话,不说假话。"宁为兰摧玉折,不为萧敷艾荣",绝对不能"兰艾相杂,朱紫不分"。
帝王和史官,一个要"自称我长"、"掩恶扬善",一个要"直书其事,不掩其瑕";一个要文过饰非,一个要"君举必书";一个要为自己树碑立传,一个要对后人"申以劝诫"。两种目的,两个标准,南辕北辙,形成两种力量的尖锐矛盾和较量。较量的结果,常常是权力压倒亢直者,屠刀强过笔杆子。在封建君主专制下,史官们屡遭厄难,原因就在这里。对于实事求是、不为尊者讳的史官,古人称为“良史官”。

司马迁的《史记》纵横三千年,他是怎么知道的这些历史的?

他是怎么知道的这些历史的?

因为司马迁祖上好几辈都是担任史官和司马迁进行考证等等原因,所以他才知道这些事情的。

原因一是司马迁祖上好几辈都是担任史官

根据历史上记载的,司马迁祖上担任史官都有好几辈了,也就是记录国家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后人传看了,要知道汉朝的太史令就是司马迁的父亲,从小到大司马迁就是听历史到大的,他的父亲非常有意识地培养他这方面的知识,也经常让他读以前的历史和文献。

也是因为这样司马迁在父亲去世后,就顺利承袭父亲的职位,要知道他是有这个才华了,司马迁进入政府单位,要知道做了记录历史的官员,他就可以看很多国家的机密文件了,很多之前没有了解到事情统统都可以看到了。

汉朝的另一位史学家班固曾评价他说:“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状况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翻译过来就是,他的文章来源可靠,不空穴来风,不凭空捏造,不隐瞒事实。他科学严谨的态度,是毋庸置疑的。

原因二是司马迁进行考证

司马迁跟其他的历史记录者不同,他看到这样的历史事实,他会去进行考证,会去问当地的百姓,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传说,非常认真去对待这份工作,从而也为他的历史事件增加了真实性了。

总结一下,司马迁写的史记,大部分都是根据历史上记载,然后自己去考察,去验证历史,所以很多人都相信他记录的。

因为这些资料从古代到现在,都有文官专门的记录下来,有很多资料都能很完好的保存着,直到现在,总有历史可查,所以很多历史都是真实存在的。
每个朝代都有记录史料的官员,所记载的史料也会流传下来。司马迁阅读大量史料,参考相关文献,并不断复核,最后载入他的《史记》中。
明显他不会活3000年,他当然也是遍阅了各种史书资料,然后再加上自己对史料的理解,开始写的
这个就和现在的历史书一样,不是非要经历才能写出来,可以参考各种资料,然后再写。

怎么了解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

我想知道中国从有人类开始到现在的历史,看哪些历史书啊。比较真实的历史。
入门的话,建议你看《中华上下五千年》,通俗易懂。看完之后,当你对中国历史有一个整体的框架之后,你再去对感兴趣进行研究,在看二十四史之类的史书,循序渐进,你才会有兴趣了解中国历史。直接看史书,估计枯燥的看不下去,希望采纳,谢谢
推荐二十四史,史记记载的是尧舜禹那时候,然后就是夏朝了,二十四史包括二十四本书,每本书都记载不同朝代事迹,真实性很高,是当代史学家研究历史的一个主要途径,看了之后你绝对不再是史盲了,好好看,经常看就会有收获。在淘宝网里买,最贵的万把块钱,最便宜的几十,稍高点的4百多,我买的就是,有些不全的话,你可以分着买,比如只买史记或者三国志,就十几块钱,记载的很清晰。然后再推荐两本《中国通史》和《山海经》也不错
历史读物呗,现在讲中国历史的书很多,我看过一些,看明朝的话,推荐明朝那些事儿。
中国通史、中国上下五千年,入门级的历史导读!
就简单的把初一和初二的书看完就行了,不要去深究历史,那些都是浮云。书都是人写的,都有主观色彩,所谓的正史、野史还不都是阶级不同才说出来的,24史什么的,不晓得要看多少年,就《史记》我看了三年都还没看完······

古人不是没有详细时间么,怎么区分的朝代先后的。公元也是采用西方的,那怎么知道中国公元前后的历史呢

很简单,皇帝年号纪年法,结合干支纪年法
只是与我们现代采用的公元纪年法不同而已,
作用相当

如何快速了解各个朝代历史?

朝代:指整个王朝,也讲朝代时:指整个王朝,也指某一个皇帝的一代。 熟记口令 (1) 夏商周秦西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又十国 辽宋夏金元明清 (2)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3)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4) 夏商西周继,春秋战国承。 秦后西东汉,三国西东晋。 五代和十国,隋唐一大统。 元明清三朝,中国疆土定。 (5) 盘古开天又辟地, 炎黄二帝战蚩尤。 尧舜大禹夏商周, 春秋战国秦二汉。 三国二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又十国。 北南二宋元明清,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朝代简介 夏朝:约前2070-前1600年 安邑 山西夏县 禹 商朝:前1600-前1046年 亳 河南商丘 汤 周朝:前1046-前256 西周:前1046-前771年 镐京 陕西西安 周武王姬发 东周:前770-前256年 洛邑 河南洛阳 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前770-前475年 战国:前475-前221年 秦朝:前221-前207年 咸阳 陕西咸阳 始皇帝嬴政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西汉:前206-公元8年 长安 陕西西安 汉高祖刘邦 包括王莽(9-23)和更始帝(23-25) 东汉:25-220年 洛阳 河南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220-280 曹魏:220-265年 洛阳 河南洛阳 魏文帝曹丕 蜀汉: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汉昭烈帝刘备 孙吴:222-280年 建业 江苏南京 吴大帝孙权 晋朝:265-420 西晋:265-316 洛阳 河南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 304-439 南北朝:(420-589年) 南朝: 宋: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宋武帝刘裕 齐:479-502 建康 江苏南京 齐高帝萧道成 梁:502-557 建康 江苏南京 梁武帝萧衍 陈:557-589 建康 江苏南京 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 北魏: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魏道武帝拓跋珪 洛阳 河南洛阳 东魏:534-550 邺 河北临漳 魏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535-556 长安 陕西西安 魏文帝元宝炬 北齐:550-577 邺 河北临漳 齐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581 长安 陕西西安 周孝闵帝宇文觉 隋朝:581-618 大兴 陕西西安 隋文帝杨坚 唐朝:618-907 长安 陕西西安 唐高祖李渊 五代十国:907-960 后梁:907-923 汴 河南开封 梁太祖朱晃 后唐:923-936 洛阳 河南洛阳 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936-947 汴 河南开封 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947-950 汴 河南开封 汉高祖刘暠 后周:951-960 汴 河南开封 周太祖郭威 宋朝:960-1279 北宋:960-1127 开封 河南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1127-1279 临安 浙江杭州 宋高宗赵构 辽国:907-1125 皇都 辽宁 辽国耶律阿保机 大理:937-1254 太和城 云南大理 西夏:1032-1227 兴庆府 宁夏银川 金国:1115-1234 会宁 阿城(黑) 金太祖阿骨打 元朝:1206-1368 大都 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 孛儿只斤铁木真(即成吉思汗)1206年建国。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 明朝:1368-1644 北京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1616-1911 北京 北京 清世祖福临 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 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世祖福临入关 中华民国:1911-1949 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949- 北京 夏朝--商朝--周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朝--汉朝(西汉\东汉)--三国--晋朝(西晋\东晋)-- 南北朝(南朝\北朝)--隋朝--唐朝--五代
文章标题: 古人是怎么了解本朝代的历史呢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43885.html

[古人是怎么了解本朝代的历史呢]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