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7-10 05:59:4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8次
原因是这四位宰相都有处理政事的弊端,间接的导致别有用心之人用来构陷。李隆基开创了大唐的盛世,虽说他对于这四位宰相十分的信任,但是李隆基也注重自己的声望。他不希望这些人会压倒自己的头上,而且他害怕宰相的权力过于太大,导致国家的朝政全部系于一人之手。所以李隆基频繁的换宰相,防止他们的权力过盛。其次这四位宰相都是武周的旧人,在武则天执政时,这些人靠着科举得到了武则天的重用。所以李隆基虽然接受了他们,但是还是不放心。之后,李隆基频繁的换宰相,解除了他们的威胁。
这四位宰相分别是姚崇、张九龄、张说和宋璟。这几位宰相为大唐立下了许多的功劳。姚崇和宋璟在农业方面上,有许多功劳,在发生灾害时,这两位大人亲自去探查真实情况,在很短的时间里遏制住了灾害。在吏治上,他们也所建树。张说和宋璟在文化上,加强了文化思想的建设,各地的穷苦人家的孩子也可以上学,民间的思想得到了提升。在这四位宰相的治理下,大唐的国力达到了巅峰。但是他们任职的时间非常的短暂。
姚崇为了国家的利益,在政治上有许多的政敌,当今的天子可不希望朝堂混乱,李隆基需要一些圆滑的人处理好国家的朝政即可。随后姚崇的后代不争气,他的儿子们十分的贪婪,之后也被李隆基诟病。所以他被迫下台。
之后上任的宰相,差不多都是因为自己的声望超过了当今天子,而遭到贬谪。他们为了百姓的利益得罪了许多势力,在他们一起参奏李隆基后,他们被贬低。总而言之这四位宰相为大唐立下了许多的功劳,但是他们不懂得圆滑,而遭到贬低。也是无奈之举。
如果只看唐玄宗早年的所作所为,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英名果断,但是随着执政年头的增长,取得的政绩越来越多,加上年龄逐渐变大,心态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最为显著的就是不再喜欢“纳谏”,对于一些倔脾气喜欢直言相谏的读书人,开始刻意的疏远,于是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这些懂得揣摩圣意的“聪明”人逐渐的掌握了大权。
年轻时候的唐玄宗刚刚接过皇位,当然想的是大干一场,他找来了姚崇,在姚崇的辅助之下开始实行仁政,休刀兵,严格约束自己家的皇亲国戚,不任用宦官,然后大规模的整顿官吏,治理蝗灾,经过一番整顿之后,达到了开元盛世,虽然结果很好,但是过程应该是很累。
接下啦,姚崇干不动了,唐玄宗又找来了宋璟,宋璟的人品没毛病,能力也不错,但是处事方式让朝中的所有利益集团都无法接受,唐玄宗但然不想为了一个宋璟得罪所有的利益集团,便只能将宋璟罢免。
唐玄宗有了宋璟的经验,这次找来了圆滑一些的张九龄,张九龄做的也确实非常出色,以至于后来唐玄宗再找宰相都要先问问:“风度得如九龄否?”
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可能也是真的累了,上了年纪的他也不想再怎么端着了,也想尽情的放飞自己的晚年,便找到了李林甫,在唐玄宗的面前,李林甫从来都表现得那么让人放心,事无巨细还不贪功,唐玄宗终于可以不再过问朝堂,放心地做他想的事情了。
不过唐玄宗也会防范李林甫一家独大,他又找来了杨国忠和安禄山,想让这三个人相互制约,可是没想到安禄山的野心可比那两位大的多,当他手握三镇兵权的时候,竟然将手下的将领都换成了藩将,这样即使士兵不想反也是身不由己了。
所以说唐玄宗一生之中最大的黑点就是在晚年的时候,重用了李林甫和放纵了安禄山,最后酿成了“安史之乱”。
因为唐玄宗在因时用人。在唐玄宗之前,朝堂是有多位宰相。设置多位宰相,一是为了互相监督,二是为了防止专权。但是这样就要求皇帝的能力要强,能在这么多位宰相的献言上做出最好的决断。除了对皇帝的要求高,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效率变低了。明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一个人决断就好,宰相一多,每人一个建议,谁也不服谁,皇帝看了也难以决断。
唐玄宗继位之后,就非常需要一个宰相来帮他处理朝政。同时因为武则天下台至唐玄宗继位期间,唐朝皇室经历了多起政变,朝堂混乱,民间对皇室也是议论纷纷。皇位的继承往往讲究的是正统,唐玄宗的继位怎么才能视为正统呢?因此他需要有一个宰相为他稳定政权,用最快的速度将那些质疑、反对的意见压下去,而一个稳定的朝堂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据。
这才能使大家相信唐玄宗继位之后,王朝会更稳定。姚崇是个非常懂得变通的人,任何的朝政大事在他那里,都能得到妥善解决。于是在姚崇在任期间,之前混乱的朝廷逐渐变得有序,唐玄宗的政权也更稳固。
当政权稳定之后,唐玄宗需要有个强硬的人为他倡导正直和道德之风。这时的姚崇只能退位给宋璟。宋璟就是一个公正不阿的人。在他看来错就是错,恶人是不能放过的。所以他命令罪人不能上诉,这就导致了一些受冤之人也只能被冤,不能申诉。除此之外,他太过强硬的手段也是在宣扬法理是难忍犯罪的。当然这样让人一味遵守法律,整个社会显得死气沉沉。
为了建立一个盛世,宋璟也不能再担任宰相的职位了。唐玄宗重新选了另一个人选,为建立唐朝的盛世而努力。唐玄宗这样按照每个时间段的需要,来选用宰相非常的高明。这样宰相的政策更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也就能帮助王朝的复兴。
姚崇和宋璟都是唐玄宗前期的著名宰相,是他们帮助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开创了一个无比强大的时代,但是这两位宰相的任期都没有超过四年,与后来的宰相李林甫、杨国忠相比他们做宰相的时间真的是太短了,而造成他们任期较短的原因恰恰正是因为他们能力超群、治国有方,在加上唐玄宗前期的英明睿智所到导致的。
在唐玄宗李隆基上位后不久,他一心想要励精图治做一番大事业了,于是他选择了任用姚崇为宰相,帮助其治理国政,处理政务。姚崇没有脚唐玄宗失望,在他姚崇任宰相期间,唐朝内政修明,朝纲有序,唐朝国力蒸蒸日上。姚崇之后的宋璟同样在治国方面给予了唐玄宗极大的帮助,但是人们都以为这样的贤相能够长期的在任,国家也将会更加强盛。
但是这时候的李隆基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国家的强大依靠的是他的决策与智慧,即使没有姚崇,没有宋璟也同样会出现开元盛世的局面。那时候的李隆基确实是雄心壮志在心中,他勤政自律,自己在皇帝位置上兢兢业业,他忽视了姚崇宋璟的能力。
另一方面,前期的唐玄宗也是为了防止大臣结党营私,若宰相在任时间较长难免会培植自己的势力,那这样的话朝局不稳。大臣们也不会真正的出心出力的做事情,所以他才会接连的罢免这两位名相。到了唐玄宗中后期,他开始慢慢的倦怠朝政,对于人事任免也没有那么上心,于是就有了李林甫,杨国忠这种在位十余年的宰相出现。
《长安十二时辰》当中的圣人,对应的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唐玄宗。在看电视剧的时候,圣人给人的一种感觉就是他很昏庸,自己明明有太子却要把国家政事都交给林九郎。那么在历史上,真实的唐玄宗究竟是不是也是个昏君呢?
1、唐玄宗统治前期
重视地方官的选拔,曾亲自考核县令,把不称职的人斥退。任用有才干,能负责,敢进谏的姚崇、宋璟做宰相,因此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2、唐玄宗统治后期
宠爱杨贵妃,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政事,还重用奸诈的李林甫、杨国忠,政治十分腐败,以致酿成安史之乱。持续8年的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使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人民流离失所,使唐朝由盛转衰,从此唐朝开始走向了下坡路。
3、唐玄宗的综合评价
唐玄宗为唐的高度繁荣起过重大作用,但他晚年也给唐朝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他是一位功过都很突出的重要历史人物。少时英气逼人,有胆略有智谋,诛杀韦后而拥戴其父相王李旦为新皇,也因此被立为皇太子。玄宗即位后,经济发展,人民富裕,开元盛世达成,为唐朝最昌盛之时。晚年宠幸杨玉环,导致国力下降,造成安史之乱,此为隆基之过也。虽然大家都说功过参半,但小可认为,还是功大于过的。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