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怎么理解和实践“外儒内道”

时间: 2022-06-27 19:00:0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0次

怎么理解和实践“外儒内道”

中国人学儒释道的关系?求高人解惑。

道家思想与佛家思想真的是高深莫测。rn佛学好像更重心理修为。而道家也注重但内心修养但实用性更强。而儒家真感觉就是招牌但招牌也很关键,人与人交往需要礼的存在。自古都是外用儒术内用黄老。那佛家位置在那里?rn如果“内圣外王”,感觉这内应该是佛家,外是道家,与人交往时儒家。rn说的清楚点就是内心始终是佛家的平静,而个人外在行为却是道家的顺其自然,个人与他人关系是外儒内道。rn我个人给他们的排序时一推道二推佛三儒。rn呵呵,从排序就能看出自己功利心太强了。老想耍点道家的心计。rn没办法社会就是这样。提高修养都想快点。rn其实我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修养。能够在这浮躁思想混乱的社会中稳的主,拿得起放的下。保全自己的同时,服务于他人和社会。
  我对道家了解很少 但是看过老子所著的 道德经
  佛家“五戒” 与 儒家“五常”几乎表达的思想是一致的 五戒:即不杀生 不偷盗 不邪淫 不妄语 不饮酒
  五常:即 仁 义 礼 信 智
  仁而不杀 义不偷盗 礼不邪淫 信不妄语 智不饮酒(也有说法是 智不妄语 信不饮酒)
  儒家的 五常 提出了人生崇高而伟大的目标 佛教的 五戒 提供了实修实用的方法 简单而言 持好佛教的 五戒 也就等同于完备了儒家的 五常
  以上 是从 两家从规范人的要求方面来分析其一致点的

  以下从师道 称位上分析:
  因为孔子所提倡的 儒家思想被后人所推崇 所以直到现在我们一直称呼孔子为 “大成至圣先师” 而在佛教里 我们称呼佛陀 其中有一个称呼叫
  “人天导师” 从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出 孔子 和 释迦牟尼 都是十分有成就的 老师 这一点也是一致的
  再者 古代的时候 学生们在私塾上课 都要先拜孔子 这道理是为了要 敬师 如果心中 傲慢 便得不到真利益 因为人心 犹如一个酒杯 傲慢的时候 酒杯是满的 别人说什么 你都不会听进去 学不进去 想要学到真东西 首先这个“傲”心要放下 拜孔子为的就是让你放下心中的傲慢 而和尚拜佛 亦是此理 而很多佛教徒 都修忍辱 无论别人 怎么歪曲 错解佛教都不会去辩驳 久而久之 就造成了大众对佛教的误解 要想真正认识佛教 必须得学到一定程度 才能了解佛教的博大精深 佛陀的教育 乃是 至善圆满的教育 不光提出了目标 而且针对人性做了深入的分析 即提出了对制错误行为的各种修行方法
  以上是说了 儒家 佛家 一致的地方
  儒家全篇 用以济世 而佛法之博大 济世之篇只占全貌三分之一(世间法)
  更深入的东西 必须以世间法为基础才能修习 说了你也不会相信
  我修持功夫不够 很多时候忍不住 要不也不会来跟你说这些了 全为一时嘴爽
  惭愧 …… 我资质愚笨学佛有12年了 现在充其量也就刚刚算是一个 半只脚踏进佛法殿堂 佛教幼稚园旁听生而已 了解的东西九牛一毛都不到 古人云:“学海无涯 苦做舟” 但是学佛 一点都不苦 而且过程中充满了 欣喜
  真如 净空法师所说的一样 “学佛乃人生最高享受”

  你的问题 如果目标只停留在这个世间的话 用 儒家的思想为目标 用佛家的戒律为方法 就可以达到
学佛点滴
——对佛教的理解

⊙什么是佛?
能觉是佛。
我们每一个众生都具一个能够觉知万事万物的心性,这个能觉的心性就叫做佛。你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吗?你相信自己会有一天对宇宙人生的真相洞察无碍吗?如果你相信的话,那你就相信自己就是一个未来佛。未来佛就是一个未来的觉悟者。如果你不相信,你还是一个未来佛,为什么呢?因为不管经过多少磨难,你总有一天会觉悟,因为能觉的心是我们本具的,所谓天真自然佛,人人本具之。
对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明了、完全清楚了。这样的人我们称他为佛。
⊙什么是佛教?
佛教是教育。
用这个自性本具的能觉之心来教化自性暂迷的迷惑之心就叫做佛教。虽然我们说佛教是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我们常常误会,以为有一个他来教育我,而实际上是把我们自己的觉悟之心显扬出来。佛像、经典、僧众只是起了一个增上缘。就是帮你觉悟向上的一个好缘。
⊙学佛,谁是我们的老师和榜样?
释迦佛是我们自性本觉的榜样和老师
虽然自性本觉,佛教本有,但仅仅靠自己独觉的毕竟是少数,所以大多数众生是需要导师和榜样的,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导师的指引、善知识的指点,这样我们可以少走弯路、不走弯路。释迦牟尼就是我们根本的老师,我们称他为本师。
⊙老师的使命是什么?
老师的使命就是帮助我们开启自性的智慧
释迦牟尼佛并不是自己发明了什么真理,然后再灌到我们众生的脑子里来,不是的。而是告诉我们:智慧和德能是我们自性本有的,不需要向外去求,只要把妄想和执着去掉就可以了。
⊙佛陀四十九年说法,内容是什么?
四十九年说法无非是说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说法,说小说大、说渐说顿、说偏说圆、说有说空,无非是把宇宙人生的真相告诉我们,人生就是我们自己,宇宙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
⊙佛能给人以祸福吗?
不能,没有学佛的人以为佛能给人以祸福,其实不是的。打个比喻,法官定案,他要以公正法律为依据,法官不能给人以祸福,佛也如是。一切因果报应就象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而然,没有谁在主宰。就象古人说的好: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其实是把宇宙间的祸福之理说尽了。就像现代的医学界也证实了,说慌的人体内会分泌毒素。
⊙佛能保佑我们不生病吗?
如果我们妄念连连、恶业不断,佛是无能为力的。佛只能告诉我们,人为什么会生病,如何避免。我们如果按照佛的话去做,身体自然会健康起来。就象父母随时随处护念儿女,但是不能保证儿女不惹祸,父母只能教育儿女怎么做。佛也如是,可见教育才是最大的保佑。再说我们天天念佛,心地平和,妄念减少,免疫力自然增强。我们可以在缘上下功夫,恶缘断了,恶果自然就不能结了。
⊙在灾难降临的刹那间,有可能感通佛菩萨而避免灾祸吗?
可能。因为心、佛、众生是三位一体的,可以说感通佛菩萨,也可以说是自心的“一心”所起的作用,自心就是佛。平常我们的觉悟之心被烦恼所复盖,智慧和德能都无法显现,现在临时抱佛脚,一句“阿弥陀佛”一句“观音菩萨”自心的智慧显现了,能力也显现了,所以刹那间便消除了灾祸、你说这是自力还是佛力,实在说自力和佛力是同一个力,自他不二么。释迦佛在菩提树下觉悟成道,第一句话就说:“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可知众生和佛相比,就多了一点烦恼。
⊙修行,以什么为标准?
佛经是我们修行的标准
我们的自性是否觉悟了?觉悟到什么程度?我们本具的正知正见是否具备了?具备的是否圆满?我们自性的清净心是否现显了?现显了多少?我们要用佛经来印证,来对照,来检查。看一看自己的起心动念、日常生活起居、待人接客是否与佛经吻合。如果不相应,就要修行。
⊙什么是修行?
修行就是修正我们错误的行为,错误的想法、看法、做法。
⊙什么是住持三宝?
就是佛像、佛经、僧众。如果没有住持三宝,如来的家业就不能传承和弘扬了,我们修行交流也缺少了方便。佛像是提醒我们自性要觉悟,因为没有一个人每天跟在你的背后,要你觉悟。而佛像就有这个妙用,我们每天拜佛,看到佛像就知道要像佛一样觉悟。如果你拜佛不是为了觉悟,那就不是修行。经典是帮助你树立正知正见,正知正见虽说是你自性本具,但是你现在迷了自性,分不清对错、好恶、正邪,所以暂时需要用外面的经典帮你打开自性的法宝。佛经好比是一条渡船,你到了对岸,渡船你就不需要了。僧众是和合僧团,是佛法的承传者、传播者、带动者。我们看到出家人,就想到我也要象出家人一样清净无染、为法献身。
⊙什么是自性三宝?
自性三宝是我们真正的归依处
自性三宝就是觉、正、净。归依佛就是归依自性觉;归依法就是归依自性的正知正见;归依僧就是归依自性的清净心。你想一想,佛像可以被毁,经典可以被烧,僧众可能被驱散,而自性的觉正净恒常无变,我们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归依处——自性三宝。然后我们又不离开住持三宝而进行修行。自性三宝是本体,只要本体在,有体一定会有相。
⊙念佛、读经、参禅、持咒,目的是什么?
念佛、读经、参禅、持咒,目的是得清净心
不学佛的人常常误会,以为念佛是求佛保佑,如果你读了一些佛经,你就会知道,念佛是为了得清净心,《弥陀经》上说“一心不乱”;《圆觉经》上说:“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实在说学佛很简单,二个字“除妄”而已,但是又很复杂,劳累世尊四十九年说法,就二个字,我们学了几十年,还是起心动念。
所以佛很慈悲,给我们说净土经典,一而再,再而三,劝我们念佛求生西方。佛号入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这就是念佛得清净心的原理。当我们有了清净心,其实我们什么都得到了,因为自性的道德、能力都能显现了,与如来性相无别。如果自己没有清净心,整天胡思乱想,佛就是想帮你,也无能为力。佛对你的教育才是真正的保佑。就象父母告诫你,待人要有礼貌,千万不要打架。这就是父母对你的保佑,你要做到了,你才会平安,你若做不到,这个保佑就落空了。我们常常听到,危难时刻念一句佛号,会有不可思议的改变,为什么呢?因为“一心”啊!只要有了一心,自心就是如来,就有不思议的道德和能力。《弥陀经》上说“一心不乱”,就是把最大的秘密告诉我们了。
⊙熟读经典的用处是什么?
熟读经典才能提起观照
佛经是从佛的清净心中流露出来的宝藏,与我们众生的自心是相应的。所以佛经能帮助我们自心觉悟,我们熟读以后,生活中就能提起观照,不致于迷失方向。
⊙怎样从梦中去体会能作梦的心性和所作梦的幻相?
我们有做梦的经验,梦是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那么整个梦境就代表我们的心,心是“能变”,心能变出梦境,梦是“所变”,梦是心所变的,如果在这里硬是要分一个真假的话,能变的心是真的,所变的梦是假的。梦虽然是假的,但是它能起作用,梦中有欢喜和恐惧。比如H20,它能变化出蒸汽、冰块、水,蒸汽能蒸馒头、开火车、冰块有冷冻和阻隔的作用、水可以洗衣服、洗菜。由此看来,我们随着事物的现象可以找到它的本体,而这一个本体又可以变现许许多多的相貌,每一个相貌又显示出不同的作用。“心性”看不见、摸不着,比如“真空”,“现象”无处不在,比如“妙有”,真空不空,因为它能变,妙有不有,因为它生灭无常。我们希望做一个好梦,那我们懂得了这个道理,就知道首先要有一个好心,因为清净的本心所现的相,一定是一个好相,一个清净庄严的国土。人生如梦,你知道这个梦是从那里变出来的呢?你想一想“能做梦的心”和“所做的梦”,试着找一找它的“能变”和“所变”。
⊙真心有多大?
真心遍满虚空
我们不知道,我们的真心有多大,我们的眼睛能看东西,会看很远吧,你看到以后,你就会作出判断,这是什么东西。如果我们眼睛所到之处,心力无法达到,那我们就不能判断,可见凡是眼到之处心都能到了。你想一想我们的心有多大呢?佛告诉我们,我们的真心遍满虚空法界。佛说的对吗?信解行证,相信是不够的,还要理解;理解以后还要实行,实行以后才能证明。证明以后你才会觉的:佛的经典和你见到的没有两样。
⊙如何知道临终以后的去向?
人临终以后,身体会凉,但是总会有一个地方最后才凉,你只要看这最后微热的地方是什么位置,你就知道他到那一道去了。头顶——是圣人;眼部——升为天道众生;心窝——转为人道众生;腹部——下堕为鬼道众生;膝盖——下堕为畜生道众生;脚底——下堕为地狱道众生。但是你要试探,一定要小心奕奕,否则会令他下堕。
⊙佛为什么称二足尊?
福慧圆满二足尊
福和慧两样都好,当你妄心灭尽的时候,就是福慧圆满之时,那是什么样子呢?那就是圆满佛果,归无所得。为什么归无所得呢?因为是你本来就有的,不是从外面加进来的。我们称佛为二足尊,意思就是说福和慧都满足了,没有欠缺了。
这是我对佛教的理解,不知是否正确?希望老师和同修帮我修改一下。
中国人在远古时代就佛道同在。无需内外。智者不会只看你说而不看你做。服你时才会听你。
要一门深入,这样就不会乱。
一手不能博二兔。
加我教你详细的
道生易化自然心
佛生平等清净心
儒生仁义区别心

先生,当修心,修本质,而非只注重表面

儒、释、道三家的联系

佛家与儒家道家的联系始于佛教传入中国起。而其最明显的关系见于禅宗。禅宗的对应教法来自于儒家的启发,而于《六祖坛经》中更见儒学与道学对禅宗的影响。而后禅宗大行于唐朝,对后世宋明儒学影响甚深,而导致理学的产生。所以儒释道三家互相兼容,互相起着砥砺的影响,在中国文化而言,直通任何一家都不算通透于中国文化。中国所谓读书人,所谓士,必然要精通三家经典。

末学合十。
佛家在思想境界上是没儒家与道家高
佛教是至高圆满的。
道教是偏于避世的无为。
儒教是世间法。不够圆满。
三教由深及浅依次为,佛教,道教,儒教。
都是教导人向善和爱的教育
儒 有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最终目的是出仕安邦,经过皇权的不断干预,成为皇权的附庸
释 要渡己 渡人 一切皆空,有点无政府主义,不过还是渡己为首要,大小乘佛法皆为此
道 广的来说什么炼丹 医术 济世救民 都有,但主要表现在思想上的洒脱,所谓外儒内道
自己一些看法,不知怎么样

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外圣内王,外儒内道?

是中国西汉时期 高中历史必修三的思想史,外儒内法,剂之以道。对外学习儒家思想,统一思想,维护封建统治,对内用法律治理国家维护统治。主要还是为了统一思想,维护自己的统治。
中国从秦而来两千多年至今一直都是外儒内法,外面的儒家圣人那一套,内里却是用极其阴暗残酷的法家那一套治国。不知道你说的外圣内王,外儒内道是什么
出师有名,先打个招呼昭告天下再揍你,是王道;
不打招呼二话不说直接揍你,是霸道。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怎样理解“外儒内道”

儒学和道家学说在人生态度上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特征截然不同.儒家的基本特征是刚健进取、积极入世;而道家的基本特征则是遁世退隐、消极出世.两家的人生态度各有得失.在中国传统社会,两家并非完全隔绝,毫不相干,而是彼此交融,表里相辅.在实际的人生道路上,儒家居于中国文化的显层,道家则处于中国文化的深层,多数时候隐而不显,但却渗透到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以儒家中庸之道处事,以道家取得内心超脱,是苏轼,李白等文人的通处

儒,道两家思想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有何不同?举例!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道、佛三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同时,三者又相互溶合,共同作用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并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色。 儒、道、佛三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而儒家曾在文化历史有“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经历,因此更被人们所称颂。儒家重"生",更重"德",《论语》中孔子关于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主张,看到乐诗与乐对于培育人的道德修养的巨大作用,也就是教化的作用,孔子把它们作为道德修养的辅助手段,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对文艺与现实关系的理解,体现了孔子文艺思想中现实主义特征。【1】同时也把人格价值、道德价值置于生命价值之上。孔子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强调人应当有独立的意志和人格。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原则,维护人格尊严。与重"德"的价值取向相一致,儒家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价值对比中,也认为精神高于物质,高度赞扬精神不朽说。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爱",这也被视为人的生命的独特而崇高的意义与价值之所在。儒家一方面肯定人具有内在的善性,一方面也主张强化外在的"纲常之礼",强调两者的结合为人生之道:遵循纲常之礼以显示人的本然德性,进而达到人的完善境界,成为圣人。张载说:"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语录》中)这也就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哲学。
  儒家以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人为本位,肯定人的生命意义和人性价值,强调在现实世界中提升道德品格,达臻理想境界,这种思想特质可以概括为人本主义。儒家人本主义传统以其巨大的作用和影响而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 对于儒家的人本主义思想传统,道家则以自然主义思想为传统。力主用自然性质、自然原因、自然原理来观照、解释人生、社会和宇宙,力求人的一切作为都要合乎自然的本来面貌和变化规律。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所谓"道法自然",就是道以自然为法,作为宇宙的根本原则、最高原则的道,所遵循的就是自然无为。道教以强调自然无为为主旨,以柔克刚:“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弱者道之用”、“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道家对阴柔的重视,使中国文化有了一种柔性特征,这也使中国文学形成一种以追求从容徐缓、沉郁豁达、缠绵悱恻为美的阴柔风格为特点的潮流。同时道教还强调“有生于无”、“唯道集虚”、“致虚极守静笃”,这种对虚的重视,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观念,也使文艺形成了虚实相生的审美追求,在文学作品中强调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尤其是诗中“无字处皆其意”,追求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空白之美。如“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这使文学作品要求含蓄,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奥妙传统意境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与此相对应的是,儒家对于文艺的现实主义,我们纵览中国古代文学史就不难发现,浪漫主义的文学思潮贯穿始终,而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潮直接来自道教及道家思想的启发。一般认为,中国文学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是庄周的《庄子》,它本身就是一部浪漫主义的寓言哲理著作,鲜明的表明美在神而不在形,对中国重在传神的文艺和美学传统产生了重大影响。虽然我们大多都以儒家孔、孟思想为学习路线,建立人伦道德,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领域。但是,我们可以细心的发现,事实上古今在知识分子的人格道德教育中,不仅大多都以儒家的思想做规范,同时也是以道家与道教的精神做基础的。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为古老的。宗教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本身就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与各种文化形态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佛家从"解脱"坐标观照人生,为中华文化增添了解脱主义传统--基于对人生"无常故苦"的价值判断,怀着对人的迷惑、烦恼、痛苦、死亡的真诚关切,指出解脱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为人提供了一种宗教的精神依托。自佛学的系统传入便对中国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先是与魏晋玄学汇合在一起,形成一代学风,并引起中国古代哲学史上著名的“形神之争”。然后经过中国六百余年的消化,被融入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儒家心性学说以及孟轲、庄周等人的思想,至隋唐终于被改造为中国化了的佛教哲学。佛教与诗的渊源也很深。为诗歌创作丰富了新内容、提供了新的境界,而且随着佛学的盛行,许多诗人涉足佛教,结交名僧。自许询、王羲之与名僧支遁交游开诗人与名僧交游之先声,白居易与鸟窠禅师、苏轼与佛印禅师等的交游都为中国诗坛留下了许多佳话。他们的诗平实质朴、自然洒脱,既无华丽精彩的警句,也少艺术描绘,似乎平平淡淡、语不惊人,实际上多指事直说、浅切形象、言近旨远、发人深省。这种诗风对中国的诗词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古代以儒、道、佛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思想有密切的关系。儒家重法度,道家重自然,许多重要的文艺思想家,如傲凡脱俗的李白,壮志未酬的柳宗元,“醉吟香山”的白居易,特别是洒脱浩然的苏轼,在他们的身上都反映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融合。 我们可以在苏轼身上明显的体验到儒、道、佛理论的汇集。在他看来,儒、道、佛没有什么根本的界限。苏轼的弟弟苏辙为他写的墓志铭曰:“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乃出《中庸论》,其言微妙,皆古人所未喻。尝谓辙曰:“吾视今世学者,独子可与我上下耳。”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苏轼政治思想的主体是儒家孔孟之道,又善于融汇儒、释、道三家,圆通以应万物之变,他在政治上饱经挫折。而始终保持着对人生和美好事物的追求,这与他生活上更多的采取儒家和道家的处世态度有关系。他在政治上坚持儒家积极入世精神,不随人俯仰、随波逐流,生活上却随缘自娱,随遇而安。而佛老思想使他遇事达观、心胸开阔,无论命运之舟漂流到哪里,他都乐观超脱,对社会人生始终采取积极的态度。”【2】 苏轼注重文艺的自然本质,讲求创作的自然天成,使苏轼文艺思想十分突出的方面。如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全词写景、怀古、抒怀三者完美结合,浑然一体。本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亮等经时济世的人物,渴望建功立业,另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又与名僧佛印亲密往来,并精通禅学。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 又如他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描写道中遇雨的一件生活小事,表现的却是人生哲理,词人不以风雨为忧,不以晚晴为慰,大自然的风雨变化,对他来说是“也无风雨也无晴”,这种人生感悟,渊源于作者的禅宗悟道和旷达情怀,有了这种境界,词人就可以超脱,得“一蓑烟雨任平生”了。 所以说在历史上,三家各以其自身的文化特质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弥补着彼此的局限。 "儒也,释也,老也,皆名焉而也,非实也。实也者,心也。心也者,所以能儒能佛能老者也……知此乃可与言三家一道也。"他们不是单纯的个体,而是相互联系着对中国文学之路做出重大的影响的。
文章标题: 怎么理解和实践“外儒内道”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42294.html

[怎么理解和实践“外儒内道”]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