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6-11 02:01:1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9次
即使孔融让梨之所以在国外成为了反面教材,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中西文化的不一样造成的。外国的文化,尤其是欧美的,一直是一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文化,在自己拥有绝对的优势的情况下,并且有足够的话语权的情况下,外国人做的事情,那就是一定要让自己得到最大的利益,别的人不会去考虑。
正是因为这种文化内核,所以外国人看待孔融让梨这件事情就感觉特别的不符合他们文化的东西。人都是自私的,人都是利己的,一个4岁的孩子在拥有了梨子的分配权之后,怎么会在一瞬间做出了牺牲自己成全别人的决定。这个故事很可能是假的,是东方人在哄骗我们。
如果不是故事是假的话,那么这个4岁的孩子就拥有着与其他成年人不一样的思维方式,还是那句话,西方的文化就是一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不相信人会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一种选择,所以他们用他们的想法窥探这个4岁的孩子,很可能是为了想引起父亲的注意,所以舍弃了小的利益来换来更大的宠爱。
说句大实话,拥有西方文化的这些利己主义者有这样的思维,有这样的想法,提出这样的理念,并把孔融让梨的这个故事作为反面教材。让我们这些自小就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的人,一点都不感到奇怪,因为他们不懂得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忠孝礼义,仁智信。
这些东西已经深深的刻在我们中国人的骨子里,一个4岁的孩子就已经接受了这些东西,并且在一直尝试着身体力行,所以4岁的孔融才有了这样的举动。正因为我们了解这样的文化,我们才会觉得孔融这样做一点都不奇怪,一点也都不违背所谓西方人的人性。
我们要明白一件事情,孔融是什么人,孔融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后代。出生在这样的家族,他接受的文化就跟普通人是不一样的,在这种儒家文化的熏陶下,他的思维方式,他的胸怀,以及他做事的那种终极目标的实现,都是西方人无法理解的。
但是孔融的这种行为却是我们能够明白的,其实说来说去还是上文中提到的那句话,就是因为文化的不同所以才造成了东方人和西方人对恐龙让梨这件事情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孔融让梨”的故事,最早记载在《后汉书》中,“(融)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后来通过历代儿童启蒙教材《三字经》的广泛传播,“孔融让梨”的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
那么,“孔融让梨”其实是一件很小的事,为什么其知名度会那么高呢?我试着来分析一下。第一,“孔融让梨”这件事,看起来小,其实不小。为什么说“孔融让梨”其实不是小事呢?因为“取大弃小”乃是人的本性,尤其对一个小孩来说,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当然了,若是大人经常对他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这也不算什么。不过,从“大人问其故”来看,应该是大人没有教过他这样。而大人没教过,他竟然能这样做,这尤其是难能可贵的。
说这件事不是小事,还在于这里涉及到儒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儒家学派的两大重要弟子——孟子和荀子,还就“人性善”还是“人性恶”的问题展开过讨论,后世也为此争论不休。但人们普遍地认为,荀子的“人性恶”更有道理一些。而“孔融让梨”这件事,却是“人性善”的最好注解,所以尤其难能可贵。
第二,孔融的身份特殊,其小时候所做的这件事,意义重大。孔融是孔子的二十四孙。我们知道,孔子的地位是非常尊崇的,因而,从汉朝开始,孔子的后人,就在后世历朝历代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汉高祖曾封孔子第8世孙为奉祀君,此后一直封祀不断。从宋朝开始,孔子的嫡长子孙,又被封为奉圣公、衍圣公,一直到民国,才取消这个封号。
“孔融让梨”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德育典故,通过传统蒙学读物《三字经》的传播,教育孩子从小就要懂得谦虚礼让。然而正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表示:“虚假的谦让一出现,真正的谦让就及时消亡”,当这个中国的美德故事流传到美国,那里的人们就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反面解读。
“孔融让梨”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孔融让梨”的故事来源于《后汉书·孔融传》中李贤注引的《融家传》,讲述了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年仅四岁时,与哥哥们一起吃梨,总是拿最小的梨子吃的故事。当被问及为什么这样做时,他回答道:“自己年幼,理应吃小梨。”宗亲族人们知道后都为他的早慧礼让而啧啧称奇。
成书于宋代的国学启蒙教材《三字经》以三字一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著称,其中有“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句话就记载了“孔融让梨”的故事,传递了中华民族长幼有序、谦逊礼让的美德,从小就为孩子们树立了符合传统道德的行为典范。到了全球化的今天,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当“孔融让梨”走出国门,尤其流传到了美国课堂后,却被那里的师生们吐槽是小孩作秀。
美国人眼中“孔融让梨”的不良价值观
在思维现代化的美国人眼中,孔融的父母给孩子们所分的梨子有大有小这件事本身就非常不公平,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对子女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即使梨子天然就个头不一,也可以在数量上加以倾斜。
同时家长授权让一个年仅四岁的孩子分梨既不负责任又不合理,如果年龄可以作为分梨的标准,那么高矮胖瘦甚至性别也可以,这是在助力滋生主观武断心理。
还有人提出了一分为二的假设:如果孔融喜欢吃梨,那么他克制内心欲望去赢得大人赞扬的做法就是扭曲人性的虚伪行为;而如果他不喜欢吃梨,但是又碍于情面不好拒绝,那么就是在堂而皇之地作秀,既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推给了别人,还一举两得地收获了“懂事”的好名声。
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孔融让梨”褒贬迥异
美国人对象征中国儒家思想典范的“孔融让梨”各抒异见,体现的西方个人本位文化下的独立思考、存疑、批判能力,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同时也是脱离了中国人尊老爱幼、待人接物、家庭和美的社会本位文化土壤后的纯粹就事论事,观点价值贵在新锐,值得辩证看待。
需要指出的是,“孔融让梨”其实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平等思想。在这个故事中,孔融不是没有吃大梨的权利,只不过他出于一定的考虑选择了让梨。让梨并非年幼小孩的义务,他只是行使了自己的选择权,这也符合现代社会权利与义务统一的普世价值观。
当代中国人应该如何看待“孔融让梨”?
处于全球文化交流、融合背景下的现代社会价值观多元化趋势显著。“孔融让梨”的实质就是大小利益的分配原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礼义标杆,而在美国人眼中就成了不公平、主观武断、虚伪作秀。他们更青睐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社会财富“分粥”论的五种方法。第五种就是让分粥者最后一个领粥,促使平均分配,否则分粥者只能领到最少的一份,这样看起来更为合理性。
那么,在如今的中国社会,“孔融让梨”就真的一无是处了吗?当然不是,中国人的恭谨谦让是有底线的。分配争端无处不在,大到国际上的领土纷争、文化入侵、贸易纠纷,小到每个人的考试、面试、就业等竞争,该争的绝不“放水”,不可能动辄言和损伤自身利益来彰显“谦虚礼让”。但当面临道义与功利的取舍时,义利无贵贱,舍小为大,舍家为国仍然是我国人民毫不动摇的道德信念。
我国自古提倡“以和为贵”并非畏惧竞争、压抑人性,而是希望构建和谐的社会、家庭、人际关系。“孔融让梨”故事中的人格主体从本能上来说想吃大梨,却主动把大的让给了哥哥们,表面上看作了损己利人的“傻事”,但这一手足情深之举促使一家人相处得更加和美,因此受到了大人的一致好评。
孔融的得失不能只通过物质层面来衡量,更应着眼于在社会生活中和光同尘的传统文化价值。
“孔融让梨”争议的现代教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历经千年流传的蒙学德育典范,“孔融让梨”对于我国孩子的人格塑造是有积极意义的,让他们从小就受到谦虚礼让、友爱大方、长幼有序等传统美德的熏陶。但随着时代的进步,21世纪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孩子的成长要求,经典国学小故事也应该引申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公平意识、合理竞争、自信敢为等当代价值观才能历久弥新。
乘坐公交车时鼓励孩子“孔融让梨”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让座,待人接物礼貌得体,与小伙伴们分东西时考虑礼让他人。但是如果大梨子是竞赛奖品,那么就要敢于全力以赴赢到手!该自我展现的时候就决不谦虚示弱,个人利益都无法维护,还怎么实现人生的价值?
就像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言:“谦虚对才华无奇的人来说只是一种诚实,对才华绝顶的人来说是一种虚伪。”
总体而言,“孔融让梨”是我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典型事例,表现了“义”(兄弟情、家庭和谐)大于“利”(梨子大小)的礼让品德。
其实,“小弟弟把大梨子让给哥哥们”中主人翁背后的行为逻辑是个人价值可以让位于社会价值,这也是中国家庭历来倚重长子的文化心理体现。美国人从自身的文化角度出发,从这个故事中有损个人利益和制度不合理的层面给出了“小孩作秀”的另类解读,实际折射出的是东西方文化根源上的功利与道德、个人与社会的错位性差异。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