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为何在布匿战争时期几近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罗马人在赢得胜利后的不到半个世纪就腐化的如此之快

时间: 2022-06-02 17:00:3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7次

为何在布匿战争时期几近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罗马人在赢得胜利后的不到半个世纪就腐化的如此之快

谁有关于布匿战争的详细资料?

那个是古罗马与布匿之间的发生的战争 共3次 请问谁有详细的资料!能给我 我们历史课过几天就用!谢谢!!!!!
楼上的答案有两方面问题:
1特洛伊战争的时代要早于我们通常说的“古希腊”时期,对於伯利克裏,亚裏士多德等古希腊人来说,特洛伊战争已经是发生在古代了。
2特洛伊战争不过是因为荷马的诗而出名,其实并没什麽突出的。

古希腊时代最著名的战争自然是希(腊)波(斯)战争了,但是还有一场同样重要的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则是伊巴米隆达领导的底比斯对抗斯巴达的战争。

古希腊的辉煌过去以后就是腓力和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帝国崛起的时代,最重要的战争是亚历山大远征东方。

罗马时代的战争很多,从罗马的观点看有这些重要的:
1维爱战争,其实很小的战争,但是对於罗马意义重大
2萨莫奈战争 罗马崛起为意大利霸主
3皮洛士战争 罗马彻底统治意大利,和希腊世界接触,并走向地中海世界
4三次布匿战争
5三次马其顿战争
6三次米特拉逹蒂战争
7朱古达战争
8社会战争(同盟战争)
9奴隶战争(斯巴达克斯起义)
10罗马内战
11罗马波斯(帕提亚)战争
12日尔曼战争
13蛮族入侵
布匿战争是古罗马与迦太基两个古代奴隶制国家之间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著名战争。这场战争前后进行了3次。

罗马发祥于意大利半岛,是一个不大的城邦。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统一了意大利半岛,成为地中海一大强国。其后,罗马便把扩张矛头转向了西地中海的迦太基。迦太基位于今天北非的突尼斯,由腓尼基人移民建成。公元前3世纪已发展为一个富庶的强大国家,
占有北非明部沿海、西班牙南部沿海、西西里的大部、科西嘉、撒丁、巴利阿里群岛等地,成为罗马向海外扩张的劲敌。双方争夺的焦点是盛产谷物的西西里。罗马军队分为4个军团,每个军团约4200—6000人,基本属于常备军,具有较强的战斗力。迦太基的军事力量也很强大,特别是海军,在地中海地区属一流。公元前264年,地处意大利、西西里海峡要地的麦散那城邦由于雇佣兵起义,麦散那向迦太基和罗马两方求救。迦太基和罗马先后派兵前来干预,双方为各自利益互不相让,终于导致了第一次布匿战争(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故这场战争称布匿战争)的爆发。

经一系列交战,罗马军队取得陆上作战的一些胜利,但迦太基在海上一直处于优势。但善于模仿的罗马,以一艘搁浅的迦太基战舰为样板,在希腊人帮助下,建立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船只结构同迦太基人的一样,也是桨式战船,但罗马人制造了一种搭有尖钩的活动吊桥,将它钩到对方战舰的甲板上,这样不习水战的罗马人就可沿长板冲向敌船,在甲板上打一场陆地战,发挥罗马军团人数多的优势。公元前241年3月,罗马的200艘战舰在伊干特群岛大败迦太基海军,迦太基不得不求和,赔款3200塔兰特,罗马取得了西西里及其它一些岛屿;嗣后又乘迦太基雇佣兵起义之机,出兵占领了科西嘉和撒丁尼亚两个岛屿。罗马取得第一次布匿战争的胜利,并掌握了地中海西部的制海权。公元前221年,迦太基为了夺回失地,任命25岁的汉尼拔为主帅,又开始了第二次布匿战争。汉尼拔出身于一个军事贵族家庭,自幼随父从军,受过良好的军事训练和外交才能的培养,懂得几种语言,能发动不同国籍的人为他作战,并无条件地服从他。平时,他生活简朴,极能吃苦,常常披着斗篷睡在放哨战士中间,和士兵同甘共苦,深受士兵的爱戴。

公元前218年4月,汉尼拔率领9万名步兵,1.2万名骑兵和37只战象,越过了比利牛斯山脉,又巧妙渡过罗尼河,开始了对意大利的远征。汉尼拔率军用了33天时间,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越过了欧洲有名的阿尔卑斯山麓,到达意大利北部的波河平原。汉尼拔的突然出现,使罗马人大为惊慌,不得不放弃侵略非洲和西班牙的计划,集中兵力保卫意大利本土。汉尼拔率领部队花了4天3夜时间,涉过齐胸的污水和沼泽地,绕过罗马军的设防阵地,踏上了通往罗马的大道。罗马执政官弗拉米纽斯率军尾追,不想落入了汉尼拔选好的战场,当弗拉米纽斯率大队人马进入山谷时,汉尼拔立即发出进攻的信号,迦太基人前后夹击,经过3小时厮杀,弗拉米纽斯全军覆没。罗马元老院一面下令加固罗马城防,同时任命经验丰富的费边率领4个军团的兵力尾追汉尼拔军队,却不与他们正面交战。公元前217年底,瓦罗接任费边执政官,其好大喜功,主张速战速决。他的意见由于元老贵族的支持占了上风,双方于公元前216年8月在奥费达斯河岸的坎尼地区展开了一场大战。汉尼拔事先了解到当地每天午后刮东南风,于是指挥部队紧急转移,处于上风方向,并把部队布成一个新月形阵势,从侧面把罗马军卷入口袋之中,重重包围起来,最后全歼罗马军队。这一战,罗马人损失极大,据说有7万人被杀,瓦罗和370名骑兵逃出重围,得以生还。这就是著名的坎尼之战,它是西方军事史上第一个合围之战,显示了汉尼拔的卓越军事才能。

公元前205年,罗马33岁的年轻将领西庇阿率军渡海到北非迦太基本土,迦太基急忙召汉尼拔回军救援。公元前202年秋,双方在扎玛城附近进行最后的决战。汉尼拔仍按常规列队和战法,西庇阿则不循常规,他把一、二、三线各部队重叠配置,中间留出空道,以便让战象通过。交战开始以后,当汉尼拔军的战象冲到西庇阿军前沿时,西庇阿的一线部队突然鼓角齐鸣,喊声大作,汉尼拔军的战象受到惊吓,有的停滞不前,有的转身向自己的战阵冲去,还有的受罗马军的投枪击伤后逃跑。西庇阿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命令骑兵迂回包抄,同时将3线兵力集中起来,向汉尼拔军正面猛攻,一鼓作气,终于取得了胜利。汉尼拔军战死约2万人,汉尼拔落荒而逃。这是汉尼拔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吃了败仗。迦太基被迫求和,接受了十分苛刻的条件,失去一切海外属土,赔款1万塔兰特,战舰除留10艘外全被凿毁。从此,迦太基的海上霸主地位彻底破产,罗马成了西地中海的霸主。

半个世纪以后,迦太基在军事上虽无力再与罗马竞争,但其商业发展迅速,物质财富迅速增加,引起了罗马的妒忌。罗马惟恐迦太基复兴,公元前149年,罗马进犯迦太基,第三次布匿战争爆发。罗马派执政官孟尼留斯率8万步兵、4000骑兵、600艘战舰,从西西里渡海直达迦太基的重镇乌提卡。

对这突如其来的侵略,迦太基措手不及,只得向罗马求和。罗马提出,要迦太基交出全部武器和300名儿童作人质。当迦太基满足罗马这一条件后,罗马无理要求迦太基毁掉城市,移居离海15公里以外的内地。迦太基人民愤怒已极,他们铸造武器,加固城墙,充实粮库,妇女们剪掉自己的头发,搓成绳子,供绑扎枪炮之用。公元前149—前147年,罗马在军事上接连失利,直到前146年,罗马以饥饿围困迦太基,才突破城外防线。残酷的巷战进行了6天6夜,最后许多迦太基人同庙宇同归于尽,战至死者达8.5万。罗马元老院下令焚烧迦太基城,大火延烧16天之久,残存的5万迦太基人被卖为奴隶,迦太基城被彻底毁灭。

持续118年的布匿战争,以迦太基的灭亡而告结束。这次战争时间之长,规模之大、两国人民蒙受痛苦和灾难之深,都是历史上空前的。在今天,连迦太基这个名字都已不复存在,当今的突尼斯城是在古老的迦太基废墟上建起来的。战胜国罗马损失是惨重的,许多城镇被毁坏,田园荒芜,无数的居民惨遭屠杀。据公元前220年的户口调查,罗马成年男子共27万,到公元前207年只有13.7万,损失近一半。

布匿战争在古代军事学术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篇。陆上强国罗马为战胜海上强国迦太基而建立了海军;迦太基统帅汉尼拔在不拥有制海权的情况下,从陆上翻越天险阿尔卑斯山深入罗马腹地;汉尼拔以劣势兵力围歼优势之敌和罗马海军所采取的接舷战,都是战术史上的杰作,这些对欧洲陆战和海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罗马在征服迦太基之后,继续向地中海东部扩张,接连征服了马其顿王国和小亚细亚的西部和中部。到公元前44年,即至恺撒死,罗马殖民地已扩张到西自西班牙,北到瑞士和法国,东迄叙利亚,南至埃及。到公元117年,北到英国,东到波斯湾,以地中海为中心,包括了欧洲几乎全部,非洲和亚洲很大一部分。布匿战争使得罗马打开了通向与称霸世界的大门。

罗马在长期的掠夺战争中,获得了大批的奴隶。横行于地中海各地的海盗,也经常把掳掠而来的人口出卖于罗马,大大促进了罗马工业的发展。罗马为方便商品流通和战争,开辟了许多对外通路。有句谚语叫“条条道路通罗马”,就表明了这个时期罗马的情况。

布匿战争
英文: punic Wars
内容
内容

公元前264~前146年古罗马与迦太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的战争。因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故名。前275年罗马征服整个意大利半岛后,成为奴隶制强国,开始向海外扩张,与早已称霸地中海西部的迦太基发生冲突。双方间的战争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战争(前264~前241)主战场在西西里岛及其附近海域,导火线是梅萨纳争端。原受雇于叙拉古的意大利坎帕尼亚雇佣军,占领西西里岛东北端的梅萨纳(今墨西拿)。前265年,叙拉古僭主派兵围攻梅萨纳。雇佣军处境危急,决定向外求援,但一部分人要求迦太基保护,另一部分人则求助于罗马。正在梅萨纳海峡巡逻的迦太基海军捷足先登,入城赶走叙拉古军队。罗马人担心迦太基从此控制整个西西里乃至西地中海,决定出兵干涉。前264年,罗马军队渡过梅萨纳海峡,击退迦太基军,占领梅萨纳。迦太基向罗马宣战,战争爆发。

战争初期,罗马军在陆战中取得优势,占领西西里岛大部地区,并于前262年攻占迦太基人在西西里岛西南岸的主要据点阿格里真托。但迦太基在海上占有优势,仍控制着西西里岛西部地区和沿海一些要塞。罗马迅速建立一支拥有120余艘大型战舰的舰队,并为在海战中发挥其步兵善于格斗的特长,发明了新的海战技术——接舷吊桥(又称“乌鸦吊”)。前260年在米拉海战中,罗马海军首次使用接舷吊桥,将迦太基舰队打败。前256年,罗马派出一支庞大军队(约5万人、330艘战舰)远征迦太基本土,在埃克诺姆斯角海战中再败迦太基舰队。罗马军队在北非登陆后进展顺利,但随着战事的拖延,兵力和粮食补给日渐困难,士兵思乡厌战,被迫撤回部分兵力。迦太基乘机募集大量雇佣军,并任命有经验的斯巴达人克桑希普斯为统帅,于前255年发动反攻。罗马军大部被歼,执政官勒古鲁斯被俘。前往支援的罗马舰队在返国途中遇风暴袭击,几乎全军覆没。此后,战争在西西里周围又延续10余年。其间,罗马重建舰队。前241年,罗马舰队在西西里岛以西埃加迪群岛附近重创迦太基舰队,击沉50艘,俘70艘,夺得制海权。迦太基无力再战,被迫接受媾和条件:放弃西西里及其与意大利之间各岛屿,10年内向罗马赔偿3200塔兰特。

第二次战争(前218~前201)罗马虽夺取了西西里,但并未完全掌握对西地中海的控制权,遂继续推行扩张政策。前238年,罗马背弃和约,攻占迦太基属地撒丁岛和科西嘉岛。迦太基也不甘失败,在镇压雇佣兵起义和奴隶暴动后积极备战,准备向罗马复仇。前237年,迦太基将军哈米尔卡·巴卡率军渡海侵入西班牙东南沿海地区,经九年征战和经营使之成为扩军备战、发展经济的基地。前221年,哈米尔卡之子汉尼拔继任军事统帅后加紧战备,于前219年出兵攻占伊贝鲁斯河以南与罗马结盟的西班牙城市萨贡托。次年春,罗马向迦太基宣战。罗马人计划兵分两路,一路由执政官T.森普罗尼乌斯率领,经西西里进攻迦太基本土;另一路由P.C.西庇阿(大西庇阿之父)率领,在高卢登陆牵制汉尼拔。据此,汉尼拔决定先发制人,从陆路进军,以避开罗马的海上优势。前218年4月,汉尼拔率步骑精兵约6万人、战象数十头,从新迦太基城出发,进军意大利。行军途中,迦太基军克服重重天险,粉碎土著部落袭击,翻越阿尔卑斯山,于同年10月抵达意大利北部波河平原,但兵力已损失过半。汉尼拔与被罗马征服的山南高卢结盟,部队兵员及时得到补充。汉尼拔的突然出现使罗马人大为震惊,被迫在本土仓促应战。在提契诺河和特雷比亚河地区,汉尼拔连挫罗马军。罗马军退守中部意大利,分东、西两路堵截,阻止汉尼拔南下。前217年4月,汉尼拔采用迂回战术,穿越难以通过的沼泽地带,绕开敌军主力向罗马挺进。6月,罗马执政官G.弗拉米尼乌斯率兵尾追至特拉西梅诺湖附近山口。时值大雾,弗拉米尼乌斯未经侦察即率4个军团约2.5万人进入三面环山、一面临湖的谷地,遭伏击后几乎全军覆没。弗拉米尼乌斯战死,约1.5万人阵亡,数千人被俘。

特拉西梅诺湖之战失利后,罗马元老院采取紧急措施,加强首都防卫,并任命Q.费边为独裁官,统一指挥军事行动。汉尼拔鉴于兵力有限,攻打罗马困难,因而避开罗马城,越过亚平宁山脉,向意大利南部挺进,沿途补充给养,休整军队;同时利用罗马与其同盟者之间的矛盾,对其实施分化瓦解,孤立和削弱罗马。费边任独裁官后,决定采用避免正面交战的迁延战术,尾追其后,伺机骚扰,断其补给,消耗敌人。但这种战术使农村遭到破坏,引起农民不满并遭到速决派反对。前217年末,费边任满去职。新任执政官C.T.瓦罗和L.A.鲍路斯改变战略,准备与汉尼拔决战。前216年8月,汉尼拔诱使罗马军队进入意大利东南部阿普利亚境内的坎尼地区,进行了西方古代战争史上著名的坎尼之战。会战中,汉尼拔发挥骑兵优势,以5万兵力几乎全歼罗马8.6万军队。此役影响所及,使意大利不少城市以及西西里、撒丁岛等地纷纷背叛罗马。

坎尼之战后,罗马总结失败教训,重新实行费边的战略,避免决战,积蓄力量,惩罚倒向汉尼拔的“同盟者”,切断汉尼拔的补给,消耗迦太基军实力。前212年,罗马军攻占叛离大城卡普阿,翌年攻占叛离的西西里岛大城叙拉古。经五年努力,罗马恢复元气,收复大部失地,并把战争重心转移到境外。前210年,罗马任命西庇阿(大)为西班牙驻军指挥官,加强对汉尼拔军后方的进攻。次年,大西庇阿攻占迦太基人在西班牙的主要基地新迦太基城。从此,汉尼拔在意大利半岛的处境每况愈下,而迦太基统治阶层却疑忌汉尼拔权重而不予援助。汉尼拔被迫向留守西班牙的军队求援。前208年,汉尼拔之弟哈斯德鲁拔率援军离开西班牙,沿当年汉尼拔的路线进入意大利北部,翌年在翁布里亚境内的梅陶鲁斯河畔被罗马军队全歼。汉尼拔失去外援,被迫退守意大利南端。与此同时,大西庇阿发动一系列攻势,于前206年把迦太基人最后赶出西班牙。前204年春,大西庇阿率军进攻迦太基本土。汉尼拔奉召回国救援。前202年,大西庇阿和汉尼拔在迦太基西南的扎马决战。大西庇阿得到努米底亚国王骑兵的援助,采用汉尼拔在坎尼之战中所用的战术,最终击败汉尼拔。迦太基无力再战,被迫乞和。次年,双方签订和约,规定:迦太基放弃所有海外领地;除留10艘舰船外,其余均交罗马;不经罗马允许不得与别国交战;50年内向罗马赔款1万塔兰特。从此,迦太基称霸西地中海的地位被罗马所取代。

第三次战争(前149~前146)第二次布匿战争后,迦太基在经济上逐渐复苏。罗马害怕迦太基重新崛起,蓄意消灭迦太基。前150年,罗马纵容努米底亚侵占迦太基沿海地区,迦太基被迫自卫。前149年,罗马以违背条约为借口再次向迦太基宣战,派出由8万步兵、4000骑兵、600艘战舰组成的大军在迦太基的乌提卡登陆。迦太基无力应战,罢战求和。罗马要求迦太基交出300名人质和一切武器装备。迦太基答应这些条件后,罗马又要求毁掉迦太基城,居民移至距海不少于15公里的内地。迦太基人决心抗敌,杀死主降的元老,释放奴隶,重建军队,赶造武器,修筑工事,誓死保卫都城。头两年,由于城防坚固,存粮充足,罗马军久围不克。前147年,西庇阿(小)当选执政官,率军加强围攻,断绝迦太基人与外界的联系,致使城内发生饥荒。前146年春,小西庇阿发起总攻,突入城内。迦太基人与敌展开激烈巷战,顽强抵抗六昼夜。战争结束后,迦太基尚存的5万居民沦为奴隶,城市被付之一炬。罗马在迦太基领土上设立阿非利加省。

布匿战争延续一个多世纪,战场所及的国家和地区遭到极大破坏,但它在西方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使古代军事学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罗马为战胜迦太基而组建海军并创造新的接舷战术;迦太基统帅汉尼拔为避开罗马的海上优势而从陆上长途跋涉,翻越天险阿尔卑斯山,深入罗马腹地,并采用诱敌深入战法,创造了以劣势兵力围歼优势之敌的范例。汉尼拔在敌国领土上开展政治心理攻势,采取分化瓦解罗马同盟者进而孤立罗马的策略,以及费边以己之长击敌之短,巧妙与敌周旋,长期坚持游击歼敌的策略,对后世军事战略都有深远影响。

布匿战争是怎么回事?

布匿战争是古罗马与迦太基两个古代奴隶制国家之间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著名战争。这场战争前后进行了3次。

罗马发祥于意大利半岛,是一个不大的城邦。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统一了意大利半岛,成为地中海一大强国。其后,罗马便把扩张矛头指向了西地中海的迦太基。

迦太基位于今天北非的突尼斯,由腓尼基人移民建成。公元前3世纪已发展为一个富庶的强大国家,占有北非西部沿海、西班牙南部沿海、西西里的大部、科西嘉、撒丁、巴利阿里群岛等地,成为罗马向海外扩张的劲敌。双方争夺的焦点是盛产谷物的西西里。

罗马军队分为4个军团,每个军团4200—6000人,基本属于常备军,具有较强的战斗力。迦太基的军事力量也很强大,特别是海军,在地中海地区属一流。

公元前264年,地处意大利、西西里海峡要地的麦散那城邦由于雇佣兵起义,麦散那向迦太基和罗马两方求救。迦太基和罗马先后派兵前来干预,双方为各自利益互不相让,终于导致了第一次布匿战争(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故这场战争称布匿战争)的爆发。

经一系列交战,罗马军队取得陆上作战的一些胜利,但迦太基在海上一直处于优势。但善于模仿的罗马,以一艘搁浅的迦太基战舰为样板,在希腊人帮助下,建立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船只结构同迦太基人的一样,也是桨式战船,但罗马人制造了一种搭有尖钩的活动吊桥,将它钩到对方战舰的甲板上,这样不习水战的罗马人就可沿长板冲向敌船,在甲板上打一场陆地战,发挥罗马军团人数多的优势。公元前241年3月,罗马的200艘战舰在伊干特群岛大败迦太基海军,迦太基不得不求和,赔款3200他兰同,罗马取得了西西里及其他一些岛屿;嗣后又乘迦太基雇佣兵起义之机,出兵占领了科西嘉和撒丁尼亚两个岛屿。罗马取得第一次布匿战争的胜利,并掌握了地中海西部的制海权。

公元前221年,迦太基为了夺回失地,任命25岁的汉尼拔为主帅,又开始了第二次布匿战争。汉尼拔出身于一个军事贵族家庭,自幼随父从军,受过良好的军事训练和外交才能的培养,懂得几种语言,能发动不同国籍的人为他作战,并无条件地服从他。平时,他生活简朴,极能吃苦,常常披着斗篷睡在放哨战士中间,和士兵同甘共苦,深受士兵的爱戴。

公元前218年4月,汉尼拔率领9万名步兵、1.2万名骑兵和37只战象,越过了比利牛斯山脉,又巧妙渡过罗尼河,开始了对意大利的远征。汉尼拔率军用了33天时间,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越过了欧洲有名的阿尔卑斯山麓,到达意大利北部的波河平原。汉尼拔的突然出现,使罗马人大为惊慌,不得不放弃侵略非洲和西班牙的计划,集中兵力保卫意大利本土。汉尼拔率领部队花了4天3夜时间,涉过齐胸的污水和沼泽地,绕过罗马军的设防阵地,踏上了通往罗马的大道。罗马执政官弗拉米纽斯率军尾追,不想落入了汉尼拔选好的战场,当弗拉米纽斯率大队人马进入山谷时,汉尼拔立即发出进攻的信号,迦太基人前后夹击,经过3小时厮杀,弗拉米纽斯全军覆没。罗马元老院一面下令加固罗马城防,同时任命经验丰富的费边率领4个军团的兵力尾追汉尼拔军队,却不与他们正面交战。公元前217年底,瓦罗接任费边执政官,其好大喜功,主张速战速决。他的意见由于元老贵族的支持占了上风。双方于公元前216年8月在奥费达斯河岸的坎尼地区展开了一场大战。汉尼拔事先了解到当地每天午后刮东南风,于是指挥部队紧急转移,处于上风方向,并把部队布成一个新月形阵势,从侧面把罗马军卷入口袋之中,重重包围起来,最后全歼罗马军队。这一战,罗马人损失极大,据说有7万人被杀,瓦罗和370名骑兵逃出重围,得以生还。这就是著名的坎尼之战,它是西方军事史上第一个合围之战,显示了汉尼拔的卓越军事才能。

公元前205年,罗马33岁的年轻将领西庇阿率军渡海到北非迦太基本土,迦太基急忙召汉尼拔回军救援。公元前202年秋,双方在扎玛城附近进行最后的决战。汉尼拔仍按常规列队和战法,西庇阿则不循常规,他把一、二、三线各部队重叠配置,中间留出空道,以便让战象通过。交战开始以后,当汉尼拔军的战象冲到西庇阿军前沿时,西庇阿的一线部队突然鼓角齐鸣,喊声大作,汉尼拔军的战象受到惊吓,有的停滞不前,有的转身向自己的战阵冲去,还有的受罗马军的投枪击伤后逃跑。西庇阿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命令骑兵迂回包抄,同时将3线兵力集中起来,向汉尼拔军正面猛攻,一鼓作气,终于取得了胜利。汉尼拔军战死约2万人,汉尼拔落荒而逃。这是汉尼拔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吃了败仗。迦太基被迫求和,接受了十分苛刻的条件,失去一切海外属土,赔款1万他兰同,战舰除留10艘外全被凿毁。从此,迦太基的海上霸主地位彻底破产,罗马成了西地中海的霸主。

半个世纪以后,迦太基在军事上虽无力再与罗马竞争,但其商业发展迅速,物质财富迅速增加,引起了罗马的妒忌。罗马惟恐迦太基复兴,公元前149年,罗马进犯迦太基,第三次布匿战争爆发。罗马派执政官孟尼留斯率8万步兵、4000骑兵、600艘战舰,从西西里渡海直达迦太基的重镇乌提卡。对这突如其来的侵略,迦太基措手不及,只得向罗马求和。罗马提出,要迦太基交出全部武器和300名儿童做人质。当迦太基满足罗马这一条件后,罗马无理要求迦太基毁掉城市,移居离海15公里以外的内地。迦太基人民愤怒已极,他们铸造武器,加固城墙,充实粮库,妇女们剪掉自己的头发,搓成绳子,供绑扎枪炮之用。公元前149—前147年,罗马在军事上接连失利,直到前146年,罗马以饥饿围困迦太基,才突破城外防线。残酷的巷战进行了6天6夜,最后许多迦太基人同庙宇同归于尽,战死者达8.5万。罗马元老院下令焚烧迦太基城,大火连烧16天之久,残存的5万迦太基人被卖为奴隶。迦太基城被彻底毁灭。

持续118年的布匿战争,以迦太基的灭亡而告结束。这次战争时间之长、规模之大、两国人民蒙受痛苦和灾难之深,都是历史上空前的。在今天,连迦太基这个名字都已不复存在,当今的突尼斯城是在古老的迦太基废墟上建起来的。战胜国罗马损失是惨重的,许多城镇被毁坏,田园荒芜,无数的居民惨遭屠杀。据公元前220年的户口调查,罗马成年男子共27万,到公元前207年只有13.7万,损失近一半。

布匿战争在古代军事学术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篇。陆上强国罗马为战胜海上强国迦太基而建立了海军;迦太基统帅汉尼拔在不拥有制海权的情况下,从陆上翻越天险阿尔卑斯山深入罗马腹地;汉尼拔以劣势兵力围歼优势之敌和罗马海军所采取的接舷战,都是战术史上的杰作,这些对欧洲陆战和海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罗马在征服迦太基之后,继续向地中海东部扩张,接连征服了马其顿王国和小亚细亚的西部和中部。到公元前44年,即至恺撒死,罗马殖民地已扩张到西至西班牙,北到瑞士和法国,东迄叙利亚,南至埃及。到公元117年,北到英国,东到波斯湾,以地中海为中心,包括了欧洲几乎全部,非洲和亚洲很大一部分。布匿战争使得罗马打开了通向与称霸世界的大门。

罗马在长期的掠夺战争中,获得了大批的奴隶。横行于地中海各地的海盗,也经常把掳掠而来的人口出卖于罗马,大大促进了罗马工业的发展。罗马为方便商品流通和战争,开辟了许多对外通路。有句谚语叫“条条道路通罗马”,就表明了这个时期罗马的情况。

二战问题,罗马人称雄欧亚一千年,为何到期近代?

为何到了近代,意大利人在一战,二战中变成了菜鸡,不堪一击,把祖宗的脸都丢尽了
1、谁告诉你罗马称雄欧洲1000年了?
罗马称雄欧洲的时间,最多算是从公元前146年布匿战争-公元410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总共500多年。
这算法还是客气的,因为罗马帝国最后100来年被人欺负了个一溜够,这段时间叫称“熊”还差不多。前面100年,打了小100年的布匿战争,其实从国力的角度来讲,罗马未必超过迦太基,顶多算2强之一。
2、意大利地区,是受到基督教荼毒最厉害的地区,没有之一。
基督教给意大利带来了超过1500年的分裂、超过1500年的愚昧落后,以及超过1500年的民族精神涣散。

A)严重的碎片化——教权能够强盛的前提条件,是皇权衰弱。也就是说,教权想要强大,就必须要让皇权支离破碎。这也是罗马之后,整个封建时代欧洲都再没出现过统一趋势的原因。
B)没有民族精神——长时间的分裂和内斗,使得意大利地区的人,根本没有民族归属感,反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一帮散漫惯了,天天“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人,要是能有执行力,那才见了鬼了。
C)散漫——理由同上,这个特点说好听点是“浪漫”,说难听点就是“散漫”,有组织无纪律。
而在现代民族国家的时代,民族精神决定了民族凝聚力,民族性格决定了执行力,这两点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强弱。
举例:我不是给二战日本洗白,但日本能够凭借只有美国1/10的工业产能,跟美国死磕那么久不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民族凝聚力(虽然他们做的事很混账,但民族凝聚力方面确实值得学习,换个国家根本扛不到1945年)。
意大利处在距离教廷最近的地方,受到宗教荼毒最严重,碎片化、民族精神缺失最严重,后面当然窝囊。
注:你如果翻翻基督教的历史,对比世界史,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A)罗马帝国从基督教合法开始衰落——君士坦丁宣布基督教合法,然后强盛了300多年的罗马帝国不到100年就分崩离析了;
B)欧洲文明从基督教兴起开始衰落——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然后20年以内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城沦陷;
C)欧洲文明从基督教完蛋开始兴盛——代表性事件是文艺复兴运动打倒基督教;
D)基督教不兴盛的时候,希腊-马其顿-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文明跟东方各有千秋;基督教衰落的时候,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压倒东方文明;偏偏基督教兴盛的1500年里,欧洲是黑暗的中世纪,被东方虐了整整1500年!
3、意大利偏向农耕文明:
A)欧洲列国总体上以畜牧业为主,但各国当中,南欧相对更偏向农耕一些,比如法国、意大利种植葡萄,葡萄酒都很棒,诸如此类;
B)东西方文明的共同特点是:种植业占比越高的民族,往往攻击性越弱(这跟耕作产量相对高,能自给自足,而畜牧产量相对低,不打仗有时会饿死有关,当然还有其他因素,这里不再累述);
C)偏向农耕的特点,本身也使得意大利人民族性格上比较浪漫,或者说比较散漫,散漫的军队怎么打仗?
盛极而衰,这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意大利人坑队友是世界有名的,面条军是它的标志,德国人有这样的盟友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啊

罗马帝国进行的战争、

罗马帝国进行的战争、
330年 君士坦丁大帝迁都君士坦丁堡。
527年 查士丁尼一世成为皇帝。
532年-537年 查士丁尼一世修建“索菲亚大教堂”。
1054年 教会分裂:君士坦丁堡教会和罗马教廷决裂,
成为希腊东正教。
1204年 十字军东征:君士坦丁堡被十字军攻陷。
1261年 拜占庭皇帝迈克尔八世??帕里奥洛加斯解放君士坦丁堡。
1453年 鄂图曼突厥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拜占庭帝国(Byzantine Empire)或东罗马帝国(Eastern Roman Empire)是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后依然存在的罗马帝国东半部。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自公元395年直至1453年。在其上千年的存在期内它一般被人简单地称为“罗马帝国”。
都说是帝国了,我列举跟日耳曼人的吧,很多了,公元前11年:阿坝罗战役,鲁皮亚河战役,公元9年条顿堡森林战役,公元14年,对Marsi人的战役,公元15年对察蒂人的战役,公元16年Angrivarian Wall 战役,公元28年baduhenna战役,公元69-70年巴塔维亚人反叛,公元166-170年的马科曼尼战争,公元170年卡宁廷战役罗马帝国惨败,公元235年Harzorn战役,公元250年尼科波利斯战役,公元250年菲利波利斯战役,公元251年Abrittus战役,公元254年塞萨洛尼基战役,公元259年Mediolanum战役等等
文章标题: 为何在布匿战争时期几近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罗马人在赢得胜利后的不到半个世纪就腐化的如此之快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40070.html

[为何在布匿战争时期几近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罗马人在赢得胜利后的不到半个世纪就腐化的如此之快]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