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5-21 13:00:3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5次
古代的东海指现在黄海。
中国以东的海洋统称为东海,那时不存在黄海的概念。黄海的得名是由于元明时黄河夺淮改道入黄海,所以这一带的海水颜色就偏黄了,所以就叫“黄海“。
《庄子·秋水》说河伯“顺流而东,至于北海”,《庄子》是战国时代的作品,而黄河古今都是入渤海的,可知直到战国时渤海仍有北海之称。 清代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卷二《虞夏书·皋陶谟第二中》论之云:
“四海者,《禹贡》云:‘青州:潍、淄其道,海滨广斥’,此为东海,在今登州。“总结孙星衍之说,应该是:东海就是现在烟台以东的黄海海面,西海就是蒲昌海,又名渤海,南海是今江、浙以东的黄海海面,北海就是现在天津、沧州东的渤海。
中国古代传说有四海,即东海、西海、南海、北海。
而实际古代的地理记载上,最早渤海被称为北海。《五臧山经》里只有“东流注于海”“西流注于海”“北流注于海”“南流入于海”等等这样的说法,唯一有明确名称的海只有“渤海”。《禹贡》:‘导河,北播为九河,入于海’,此即北海,汉为渤海郡,为今沧州、天津之境。”
也有称贝加尔湖为北海,以及小海,瀚海。古代称的西海,指地中海。
东海:今山东半岛以东的黄海海面。
北海:即今渤海。
渤海(内海)、黄海(的西区即中国黄海)、东海(的中国区域即中国东海)、南海(的的中国区域即中国南海)互相连成一片,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自北向南呈弧状分布,是北太平洋西部的边缘海。因紧邻中国大陆,又有“中国近海”之称,是中国的四大海域。
渤海——据史料记载,在战国时曾一度把现在的渤海海域称为“渤海”;到了秦代,又将渤海改称为“勃海”;东普十六国时再次称为“渤海”。在春秋时也有把渤海称为“北海”的。据山东省《莱州府志》记载,公元前48年“北海水溢,流杀人民。”表明当年来自北面海洋的海水,侵入内地淹没农田与村庄,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自元朝以后,“渤海”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黄海——黄海名称的由来与我国历史上各朝代的长期纷争、频繁地改朝换代密切相关。北宋灭亡后,赵宋统治集团迁都临安(浙江杭州市),而宋朝的统治区域也只剩下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史称南宋。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留守杜充决黄河之水阻挡金兵,黄河从此改道南下,夺淮入海。到了元朝,黄河在苏北入海已经稳定了100多年,带来大量泥沙,形成日益明显的黄河三角洲。在三角洲前缘也沉降了丰富的浮泥堆积,风浪搅动使近岸海域的水色随之发生明显变化,人们根据其各自特点加以命名。黄河在苏北入海,自北向南流动的黄海沿岸流把来自黄河的细粒物质输送到黄河入海口以外的其他海域,使近岸海域被染成特殊的黄色,故有“黄水洋”之称;“青水洋”所在的海域水较深,受到自冲绳海槽黄海暖流的控制,岸边挟带黄河水的水体对这里的影响较小,海水中的黄色悬浮体较少,水色发青;“黑水洋”主要指东经123°以东的海区,由于水深使海水呈黑色。由此可见,在很多年前先人就根据水体颜色把海洋进行分区描述,这在海洋学史上也是重要的贡献。到了清朝初期,黄海海域曾被称为“东大洋”,把现在的东海一带称为“南大洋”;清朝末期,在1908年以后出版的地图中均已使用今名。也就是说,黄海名称的正式使用也只是20世纪初期以后的事情。
东海——从字面上就可看出是因其位于大陆之东而得名。由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东流在江苏省的北部入海,因而把黄河流入的海概称为“东海”。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设立东海郡的朐县,并在海州湾内的秦山岛上立了石碑,作为秦国东大门的标志。到了三国时期,朐县成为东海国的领土,首府在今山东郯城。东魏时期,朐县改名为海州。公元607年,即隋大业三年,又把海州改名为东海郡,现在连云港市的四边还有东海县制。可见,现今的黄海,在我国历史上曾被称为东海,这也是位于江苏省北部东海县名称的由来。从“东海”名称的演变来看,战国时期已有东海之名,到了清朝初期曾把当时的江海一分为二,北部称“东大洋”(相当于现在的黄海)、南部称“南大洋”(相当于现在的东海)直到20世纪初,现代的东海才正式定名。
南海——先秦时,北方诸国将荆楚之地视为南方蛮夷,因而位于其东部的海也被称为南海,也就是把现今浙江绍兴、杭州东面的海叫“南海”。由此可见,在秦始皇统一全国海疆之前,前人对于南海的情况还知之甚少。东汉时曾把现今的南海称为“涨海”,可能由于两广一带的基岩港湾型海岸,岛屿特别多,潮汐作用明显。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王朝统一岭南地区,并在那里设立了南海郡。因此,最迟从秦代开始,古代南海的位置已相当于现在的南海海域。秦始皇不仅统一了中国大陆,也统一了中国的海疆。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