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4-29 07:59:4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5次
三国时期有“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诸葛亮,他是智慧的化身,亦是忠烈之臣的模范。他的料事如神让许多后人赞叹不已。
在明朝,其实也有这么一位跟诸葛亮可以相提并论的能人贤士——刘伯温。“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在民间有这么个说法在广泛流传,他也以神机妙算和运筹帷幄让许多人钦佩称赞。
一、刘伯温是个怎样的人?
刘基,字伯温,他是末明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也是明朝的第一谋士和开国功臣。
从古至今,人们对刘伯温的评价都是褒扬积极的——立功、立德、立言。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他的性格特征去认识他。
1. 刚正不阿、不畏权势
元朝统治集团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实行了民族压迫政策,还将人们划分为四个阶层,其中蒙古人的地位最高贵,色目人第二,汉人第三,南人最低下。刘伯温属于“南人”,一身才气,却始终免不了因为低下的地位而在官场上受到高贵地位官员的排挤和打击。
面对腐败的权贵,刘伯温多次辞官。官场的黑暗让他满身抱负无处可施,但是一身正气的他做不出和他们蛇鼠一窝的勾当,所以他辞官蛰居隐世。
刘伯温以屈原、贾谊自比:“上壅蔽而不昭矣,下贪婪而不贞”,“进欲陈而无阶兮,退欲往而无路”,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对元朝官场黑暗的不满。
2、淡泊名利、不贪爵禄
刘伯温入仕只是想为国家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他并不关注名利。明太祖朱元璋建朝之初,分封三十七位功臣,而刘伯温位列倒数第二。有好几次朱元璋都想加封刘伯温,
刘伯温也是多次都拒绝了这样的赏赐和加封。
3.襟怀坦白、敢于直言
李善长得罪了朱元璋,这让朱元璋心里十分不舒服,他想罢李善长。于是他和刘伯温商量此事。此前李善长待刘伯温也不大好,多次想加害刘伯温,刘伯温本可以借此煽风点火,让朱元璋直接罢免他。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反而劝说:“李公旧勋,且能调和诸将,不可罢。”朱元璋反问为什么不计个人恩怨,替李善长说好话。刘伯温回答:“调换栋梁,必须先得大木,如果用小木捆扎起来代替栋梁,大厦马上会倒塌了。”
二、刘伯温的遭遇
《明史》记载:"基、濂学术醇深,文章古茂,同为一代宗工。而基则运筹帷幄,濂则从容辅导,于开国之初,敷陈王道,忠诚恪慎,卓哉佐命臣也。至溢之宣力封疆,琛之致命遂志,宏才大节,建竖伟然,洵不负弓旌之德意矣。"
然而,纵然刘伯温是这样有才的人,他的人生也不是顺风顺水的,如同浪涛,有起有伏,也是经历了大风大浪的。
①,年少有才,勤学好学
少年时期的刘伯温勤学好问,天资聪颖,他记忆力超群,阅读的速度可以达到七行俱下,也就是一目七行。所谓“人未尝见其执经读诵,而默识无遗”。十二岁的时候,刘伯温就就考中了秀才,因此在他们乡里被叫做“神童”。
刘伯温跟随老师学习晦涩难懂的儒家经典之作——春秋经。不同于其他的初学童生,只知道捧书诵读,刘伯温不仅可以默读两遍就背诵如流,还能够解其意,也就是根据文段的意思,思考其中的深层含义,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连老师都惊叹道:“此子必高公之门矣!”别人学一辈子都不懂的春秋经,刘伯温不费吹灰之力就学完了。
另外,刘伯温还喜欢看书,可谓是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没有一部是他不了解的。特别是在对天文和术法上,更是特别喜爱,潜心研究至精通。刘伯温结识了许多的明教圣者,与他们互相学习。由于刘伯温的虚心求教和聪明才智,他学习了非常多的奇门斗数知识。这为后来的料事如神奠定了基础。
②.初入仕途,受民爱戴
而后刘伯温在科举路上越走越远,中了举人和进士,进入仕途。 担任了江西高安县丞,辅佐县令一起处理政务。他深入乡间,体察民情,为民除害,在他上任的期间,高安县的社会风气逐渐改善变好。刘伯温的兢兢业业、严格职守的工作态度和刚正不阿的性格,得到了百姓的爱戴。
③.官场黑暗,三次辞官
封建社会的官场是十分黑暗的,权权相靠、官官相护,像刘伯温这样清正廉洁的人是很难在明争暗斗的官场里顺风顺水的。于是刘伯温在元朝前前后后有四次辞官。
第一次辞官,刘伯温是和幕府官僚意见有了分歧,从而被人从中作梗,被迫辞职回乡。
而后刘伯温又被朝廷征召出任了江浙儒副提举和行省考试官,又因为检举监察御史失职,而被嫉恨他的大臣多次责难。刘伯温灰心丧气,只好上书再次辞职。
而后又被征召,继而又辞官,这次,刘伯温彻底对元朝的官场失去了信心,选择辞官还乡。回到乡里后,他拿起笔,著书立说,其中便有最著名的一本书——《郁离子》。在这本书里,刘伯温对黑暗的社会进行批判,同时,他也表达出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心境。
④.太祖邀请,再次出山
求贤若渴的朱元璋听闻了刘伯温的大名,但是自己是粗人出身,刘伯温是有才学的人,于是便请手下的去邀请他出山。刘伯温心里仍有抱负,但是还是有所顾虑,他母亲得知后,也劝他出山:“自古衰乱之世不辅真主哪能获得万全之计呢?”于是答应了,再次出山。他上书陈述治国十八策,备受朱元璋的重用。他还参与谋划平定张土诚、陈友谅的北伐。刘伯温让朱元璋脱离韩林儿,自己建立一个国家,以“大明”为国号来建国,让百姓们对他大明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招揽民心。刘博言在军事上体现出了他过人之处,朱元璋都夸赞道:"吾之子房也。"而后,刘伯温都在尽心尽力的发挥自己的价值,为明朝的巩固和强大出谋划策。
⑤. 病魔缠身,时日不多
刘伯温因为劳碌而感染了风寒,朱元璋得知后便派胡惟庸带御医去探望他。但是并没有起效果,反而让刘伯温更加感觉到不适、痛苦不堪。之后刘伯温带着病去觐见朱元璋,婉转说了这胡惟庸带御医探望他,和服食御医开的药后更加糟糕的事情。朱元璋听后,只是简单地说了些安慰话,让他好好养病。这让刘伯温感觉到十分的心寒。
刘伯温的病之后越来越重,甚至到了无法自由活动的地步。于是刘伯温决定返乡,儿子刘琏陪伴着,还有朱元璋的特遣人员护送。回到家后,他拒绝了乡里人找来的一些药材,只是吃些东西维持基本的生活。没过几天,刘伯温觉得自己已经时日无多,便向两个儿子交代后事。最终刘伯温还是逝世了,享年六十五岁,葬在乡中。
三、刘伯温的毕生成就刘伯温在追随朱元璋、在辅助朱元璋的时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朱元璋评价他:"(刘基)学贯天人,资兼文武;其气刚正,其才宏博。议论之顷,驰骋乎千古;扰攘之际,控御乎一方。慷慨见予,首陈远略;经邦纲目,用兵后先。卿能言之,朕能审而用之,式克至于今日。凡所建明,悉有成效。"作为国家的谋士,他具体有什么贡献呢,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1):政治思想
刘伯温认为想立国,必须得民,这样的民本思想对于德政有利于德政的实施。在德政下,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增强自己的国家意识,并且提高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
2):学术思想
刘伯温精通儒学,他积极传授儒学,对明初的学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另外,刘伯温还融会理学,对于儒学的发展进行创新,为其注入新鲜的活力,儒道互补,在一定程度上对明初学术思想的走向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法治思想
明朝建立以后,刘伯温提出实行的卫所制度,朱元璋采纳了,这一措施不仅有利于增强了皇帝对于军权的控制力,还有利于巩固、加强了中央集权
对于当朝的法律,刘伯温自己的见解,他意识到了法律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要相对宽松制定法律,但是绝对严格的执行法律。刘伯温的法律思想当时封建社会"人治"法律的观念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对于后来社会法律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刘伯温还认为百姓应该知法懂法才不会轻易犯法,政府有责任对百姓进行教化,从而提高百姓的法律意识,根据民本思想,刘伯温对《大明律》进行制定,颁布后也在一定程度生维护了社会的秩序,稳定了社会的发展。
结语:“是金子总会发光。”像刘伯温这样有才之人虽然经历了坎坷的仕途多次辞官,但是他仍然想发挥自己的才学,为国家尽心尽力。而后刘伯温终于辅佐明太祖朱元璋成就帝业,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也算是了结心愿了。无论是在当时的明朝,人人称颂刘伯温,到了今天,刘伯温仍然是被世人高度评价。
题记: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这是朱元璋亲自给刘伯温的一首诗,希望他能过上这样的美妙生活。
洪武元年,刚刚诞生只有八个月的大明帝国万事待理之际,朱元璋刚刚大封功臣不久,就收到了刘基请求“告归”的上疏。
刘伯温画像
临行前,刘基书面向朱元璋郑重提出两个建议,算作临别赠言。第一件是不建议朱元璋将都城定都在故乡凤阳。第二件就是应该趁热打铁,集中力量最后一鼓作气消灭元朝残余势力。朱元璋看后觉得第一件刘伯温说的很对,但是对于追击残余势力觉得大可不必,所谓穷寇莫追,留他们一条生路也未尝不算一种气度。然而,只是几个月的时间,蒙古军队就逃回沙漠,成为严重威胁边境的大患。朱元璋这才猛然醒悟,他离不开刘基,因此亲笔写信叫他回来。
其实在元朝之时,刘基已经辞职一次。十四岁那年他才走进学校读书,由于家境一直贫困未能有学习的机会。对于经书,刘基颇有过目不忘之才,同学对此纷纷钦佩不已。“少颖悟绝群,读书过目辙诵,善经文,工属文,旁通天官阴符家言。”
刘伯温书法
因此出色的才华和格外的努力,让刘基“为文有奇气,决疑义,皆出人意表。凡天文、兵法诸书,过目洞识其要。”
元朝的最后一年,刘基中了进士,并外放瑞州高安县丞的微末小吏,。当时有个叫系斯的见到刘基十分惊讶地说:“此人是魏征之流,而英迈犹有过之,是匡时济世的人才。”然而刘基的首次出场并不成功,遭到同僚排挤,罢官而去。后又出任江浙儒学副提举,又遭到谈何,再度罢官,此后刘基心灰意冷,与朋友们终日饮酒作乐在西湖泛舟纵浪。
朱元璋的出现仿佛让刘基遇到了春天,然而却过于短暂。
刘伯温故居
打下浙东后,朱元璋把他与章溢、叶琛宋濂一起召集到身边,尊称为“浙东四先生”。
刘基出山前,对自己的前程没有把握,当时朱元璋只是割据一方且实力最弱,因此一旦选择错误,则将万劫不复。仅此“基决计趋建康,众疑未决。”倒是他的母亲希望他不要出山,老实在家读书。甚至说出了一番最终准确的预测:“自古衰乱之世不辅真主,讵万全哉?”在母亲看来,这个世道太混乱了,不应该出去辅助谁,因为难有万全的下场。
然而,遗憾的是,影响刘基最终命运的大建议他却没听。
此后的刘基在朱元璋身旁成了最大软实力,一时之间,云从龙,风从虎,在散乱的世道角力中原。对于朱元璋如何夺取天下需要建议时,许多谋士无外乎说些什么“不嗜杀,得人心”的模棱两可的废话,而刘基则提出了具体的针对性建议,名为“十八策”,显而易见,清晰明了的十八条具体办法。比如“陈友谅居其西,张士诚居其东……今日之计,莫若先伐汉,汉地广大,得汉,天下之行成矣。”《名山藏臣林记》
朱元璋与幕僚们
因此论谋略刘基第一,正如朱元璋问郎中陶安时说:“这四人和你相比如何?”陶安说:“臣谋略不如刘基,学问不如宋濂……。”
确实,刘基的谋略多有过人之处,在南征北战中,运筹帷据之功最多,当时的形势,陈友谅占据湖广.张士诚占据浙西,究竟先对付哪一个,说论不决。多数将领以为苏州、湖州富庶应该先取张土诚。朱元璋征求刘基的意见,他力排众议,主张先取陈友谅,说:陈友谅劫持主公、威胁下属,名号不正,而且占据我方上游,应该先打掉他。张士诚是一个守财奴,不会破财兴兵援陈;陈氏灭掉以后,张氏孤立,取他犹如探囊取物;南方举而定,然后北向中原,帝王之业可定。朱元璋采纳了这个战略决策。史家费扬道“陈氏平,遂决计伐(张)土诚,整北定中原(刘)基运筹居多:谋士朱升这样评价他:“学贯天人,才兼文武。”可谓知人之论。
因此,最终朱元璋选择了最正确的战略,也因此得到了天下。
那么为何刚刚平定天下的二百多天刘基就要辞归呢?据说是因为一件小事,只因天气干旱不雨 ,刘基负责求雨未果遭到弹劾,因此只做了几个月的御史就要淡出大明的舞台。
影视画面
如果这一去不回,或许刘基将安然享受林泉之乐,只不过,刘基心里并未忘情于江山社稷,他还不能与范蠡和张良那么达观。因此如前文所述,朱元璋后悔未听从刘基清剿大元残余而感到后悔,所以将他再度找回来作为机密幕僚。这是君臣二人互动最频繁的一段岁月,每次召见刘基,朱元璋就屏退左右,长时间进行密谈。洪武三年,朱元璋任命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将军”,封诚意伯。
诚意,本是诚心正意之意,前朝的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一折:“皇天有意为斯文,教人从诚心正意修根本,以至齐家治国为标准。”想必朱元璋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希望刘基能够实现这样的愿景,作为大明帝国最斯文的象征。
或许,刘基死于自己的职责所在。
因为他是“诚意伯”,这样就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才算履职刘基因此最终死于“臧否人物”,而他的这种看似“口无遮掩”是基于职责所在。
影视画面
大体就是朱元璋在选择丞相人选咨询刘基,他想撤掉李善长,咨询刘基是否有更为合适的人选。然而,刘基一听要撤换善长,立即表示反对,认为他是开国元勋,长处是调和各路将领。朱元璋感叹说:他多次要害你,你还为他讲好话,如此高风亮节,我要任用你为丞相。刘基坚决拒绝,并且说了一番颇有涵义的话:“房屋如果要调换梁柱,必须寻找大树,假如用一束小树来当顶梁柱,房屋肯定倒塌。”
接下来朱元璋又问他杨宪如何?刘基说他有丞相才干,没有丞相气度。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回答说,此人过于偏浅,还不如杨宪。
最后问胡惟庸如何?刘基一听非常鄙夷且一口否定地说:“此小犊,我担心会坏事。”
朱元璋再次重申:我的丞相人选,诚然没有个超过先生的。 言下之意是教请刘基出任此职。
刘基已经推辞过一次,见朱元璋再次提起,立即用坚决而又委婉的语气推辞:“臣非不自知,但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刷,为之且辜大恩。天下何患无才,愿明主悉心求之,如目前诸人,臣诚未见其可也。”
就是说我肯定不行,其他人也不行,因此还是要用李善长。
朱元璋丹书铁券
被刘基否定的三位显然都是朱元璋心中的人选,并且也未能按照刘基建议不予适用,相反三人先后受到重用,却先后又被处死。
洪武四年,李善长正式告老还乡,紧接着刘基也主动提出回老家。原因是,刘基看到了取代李善长的是汪广阳和胡惟庸,因此之前自己的言论让他开始感到尴尬。
在刘基走前,君臣用书信交换了一下意见,刘基回信“霜雪之后,必有阳春,今国威已立,宜少济以宽大。”因此朱元璋亲自写了一首诗送给他,算作话别,对其作为给与高度概括:妙策良才建朕都,亡吴天汉显英谟。不居凤阁调金鼎,却入云山炼玉炉。事业堪同商四老,功劳卑贱管夷吾。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基泛湖。那么刘基真的能够“朝入青山暮泛湖”吗?不仅不能,而是在不久,刘基就在胡惟庸掌权后,神秘死亡,因为刘基对他的评价让他非常恼怒,于是胡惟庸指使人下毒,最终导致刘基“有物积腹如卷石”,并且朱元璋过问汪广洋,得到的消息是“丞相胡惟庸挟医往侯,因饮以毒药。”于是朱元璋斥责汪广洋不能为国效忠,知道胡惟庸投毒害死刘基而“坐视兴废。”显然虽“然料事如神”的刘伯温最终未能掌握自己的人生,或许他的“知无不言”的职责所在最终将他推向悲凉结局。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很多人都把刘伯温看作和诸葛亮一样神机妙算的神人,知天文地理、奇门遁甲、阴谋鬼论无所不精。的确,刘伯温在为朱元璋的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刘伯温善于权谋、懂人性、知变通,朱元璋称帝前很多经典的战役都有刘伯温的出谋划策。可要说刘伯温能神机妙算、预知未来,并进一步论说没有刘伯温就不可能有朱皇帝,历史的探客并不敢认同。
即使是三国时候的诸葛亮,民间将其传的神乎其神,尤其是三国演义中将诸葛亮简直演绎成智慧的象征。可事实却是五出邙山并没有建立什么大的功勋,兢兢业业辅助蜀汉多年也没能改变国力日衰的局面。还是陈寿在三国志对诸葛亮的评价比较中肯:“治戎所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与诸葛亮齐名的刘伯温,历史的探客认为其才能甚至都不如诸葛亮,更何谈其神机妙算未仆先知的能力。
三国时期正值乱世能人辈出,郭嘉、司马懿、贾诩、周瑜、荀彧、庞统等能人辈出,所谓乱世出英雄,在谋士成堆的年代诸葛亮能混的一席之地确实不易。反观刘伯温虽然也处于元末乱世,可当时真正有能力的谋士寥寥无几,就连老朱身边比较出名的谋士也就是李善长,这会在元朝连进士都考不中的秀才。刘伯温出身于浙东书香门第世家,自然才华和谋略要比李善长厉害些,可也在为人处世上不及李善长,没有名人竞争自然感觉刘伯温鹤立鸡群的存在。可如果说谋略,历史的探客认为朱元璋的谋略就不下刘伯温,尤其是起能屈能伸、深藏不露、雷厉风行的个人和驾驭将领的才能,刘伯温恐怕再学几年都赶不上。
刘伯温起先是浙江的一个知识分子,以儒士自居,心中也有匡扶济世的宏伟目标。朱元璋起事后,刘伯温和当地儒士宋濂等四人,共同去拜访朱元璋,并在帐下成为一名普通谋士。在朱元璋赐封的34人中,公6人,侯28人,刘伯温有幸列入名单最后一名,得到了“诚意伯”这个颇有用意的称号,和最后一名的尴尬位置。可以看出,在朱元璋的心中,刘伯温没有太多实打实的功劳,大概是苦劳更多吧。由于出身贫寒,朱元璋对自己的过去一直较为敏感和自卑,有意强调自己做皇帝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他效仿高祖刘邦“斩白蛇”、“吕后望气云”等手法,大力加强宣传工作。刘伯温懂得谶纬之学,又是前朝儒生,朱元璋便乐意营造刘伯温的“神迹”,树其为宣传战线的一面大旗。故事传的越神,越证明朱元璋做皇帝是天命所归,这些故事在民间传播以后,更是形成多个版本,官方也没有加以阻拦。
历史上刘伯温确实有才会,但是绝对不是民间传说的那么神奇,说到底也不过是朱元璋手下的一枚棋子罢了,最终也惨死在朱元璋的手下,对于这样的结局估计刘伯温自己都没有预料到。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