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有哪些你喜欢的伟人事迹

时间: 2022-04-24 20:00:3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2次

有哪些你喜欢的伟人事迹

你知道那些伟人的故事(简介)

你知道那些伟人的故事(简介)
齐国的国君(诸侯国的最高首领)齐桓公是第一个霸主.齐桓公能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有两个得力的助手——管仲和鲍叔牙.管仲是一位有才干的政治家,而他的成功又是和鲍叔牙谦虚让人的品德分不开的. 管仲和鲍叔牙从小就是好朋友.他们互相帮助,真诚相待.长大以后,他们一同去齐国谋生.当时齐国的国君齐襄王有两个弟弟,一个是公子纠,一个是公子小白.说来真巧,管仲和鲍叔牙分别当了他们两人的老师.齐国发生内乱,齐襄王被杀死,谁来当新国君呢?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便争起来.结果公子小白当了国君,他就是齐桓公.为了治理好国家,齐桓公问鲍叔牙有什么高见.鲍叔牙说:“您需要一个才智过人的贤人来帮助.”齐桓公说:“难道还有比您更能干的人吗?”鲍叔牙肯定地说:“有,就是管仲.”“管仲?!”提起管仲,齐桓公便咬牙切齿,原来在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王位的时候,为保公子纠做国君,有一次,管仲躲在树林中向公子小白暗射了一箭,幸好射在衣带的铜钩上才没受伤,所以结下了一箭之仇.鲍叔牙说:“管仲的才能超过我十倍,您要是不记前仇,真心实意请他来,不但能治理好国家,恐怕其它各国也得听您指挥呢!他说服了齐桓公,设法把管仲请来.管仲见齐桓公不记一箭之仇,非常信任他,就决定帮助齐桓公治理国家了.
管仲在齐桓公支持下,对齐国进行了一番改革.几年时间,齐国就富强起来,此时为了让管仲充分发挥才能智慧,鲍叔牙却谢绝挽留,悄悄地离开了齐桓公和管仲.他的为人令大家钦佩,管仲说:“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后来人们常用“管鲍之交”“管鲍遗风”来称赞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
春秋时期的燕国人羊角哀和左伯桃,不仅是好朋友,而且都是品德高尚、有才华的人.因听说楚庄王是一个明君,他俩一同到楚国去寻找施展自己才干的机会,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不料在路途中遇到暴风雪,陷于茫茫荒原.寒冷、饥饿使左伯桃病倒了,羊角哀说:“要死就死在一块,我扶你走吧!”两天后,羊角哀也精疲力竭了,好不容易才把左伯桃扶到一棵两人合抱的空心树下,暂避风雨.左伯桃气喘吁吁地说:“兄弟,荒原千里,风雪无边,与其两人冷饿而死,不如救活一个.”羊角哀说:“你放心,我背也要把你背到楚国去.”左伯桃举起双手,搭在羊角哀的双肩上深情地说:“你的心意我领了,救民于水火之中是我俩的共同理想,不论这个理想是咱俩共同实现,还是你一个人去实现,都算达到目的了,你说是不是?”两人真诚相让,最后还是左伯桃说服了羊角哀.羊角哀到楚国见到楚王后,立即带人回到荒原.这时左伯桃已冻死在空树洞里.他埋葬了朋友的尸体,痛哭而别.每逢左伯桃的忌日,羊角哀总是朝着左伯桃遇难的荒原方向深深一拜,心中默默祷告:“伯桃,我一定要实现咱俩的理想.”
苏轼,北宋文坛第一人,诗文俱佳,同时又是著名的书法家.
黄庭坚,字山谷,比苏轼小八岁,早年出自苏东坡门下,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但与苏轼交情深厚,文才与苏东坡齐名,同时书法成就与也相并列.
两人在京城为官时经常诗酒唱和,其乐融融.苏轼写了《送杨孟容》诗,自称仿效黄庭坚,黄庭坚用原韵和诗一首,在诗的末尾幽默地开起了玩笑,说自己的才华不及苏轼,如果自己的小儿子能到苏家当女婿实在是件幸事.黄庭坚老家盛产双井名茶,他得到后马上分送给苏东坡,并写诗相赠.苏东坡作画黄庭坚也有题画诗赠送,苏轼病逝后黄庭坚十分怀念,写有悼念苏轼的诗.苏轼黄庭坚都名列于宋代书法四大家,又都情性放达,熟不拘礼,互为戏言成为文坛韵事,苏轼书法字体肥厚饱满,黄庭坚取笑为“石压蛤蟆”,苏轼听后反唇相讥戏称黄庭坚书法中字体的长撇大捺为“树挂死蛇”.苏轼的《寒食贴》为天下行书第三,而《寒食贴》的后序就是黄庭坚写的.
纳兰性德,字容若,原名成德,满洲最杰出的诗人,清代第一词人.
顾贞观,字华峰,号梁汾,江苏人.
康熙十五年,顾贞观四十岁,容若二十二岁,容若为相国长子,顾贞观一介寒儒,但容若一向扶困济贫古道热肠对境遇坎坷的落迫才士一腔真诚平等结纳,与顾贞观更是志趣相投相见恨晚,慷慨挥洒写下传诵不衰的《金缕曲·赠梁汾》,“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然诺重,君须记.”词中率真地表露了对荣华利禄的冷眼蔑视、对黑暗现实的清醒认识的和对高尚情操的执着追求,同时披肝沥胆地表达了对朋友生死不渝的真挚友情.他们相互倾慕彼此的才华和品格,文学见解和创作上也十分契合,二人的“性情说”是清初词坛上的重要文学主张,他们二人作品风格也相似,一样真纯清新,容若的《饮水词》和顾贞观的《弹指词》被视为当时的词坛双璧,名扬海内外.在腐朽的官场里容若更是不顾自身安危保护着挚友,贞观的好友诗人吴兆骞曾被清初冤案牵累流放塞外二十多年,容若得知此事后,毅然挺身而出用他的智慧和真诚历尽艰难营救了吴兆骞回京,不仅维护了正义,也为挚友贞观完成了极力想实现但无力实现的心愿,一时传为美谈.有生之年,容若以生命的高尚和心地的纯洁印证了他与顾贞观的知音深情,而顾贞观也同样倾注全部真诚珍惜这份友情,成为容若生平第一知己,容若英年早逝,贞观撰写了那篇感人肺腑的祭文,笔端吐露的是无尽的哀思,还有对容若价值的最深刻理解.

中国伟人故事有哪些?

古代中国有很多伟人,但近代的中国,也有很多伟人,他们用热血和身躯,为我们打造出新中国,例如,邓稼先。

一、初入“原子弹门”

1958年,邓稼先第一次跨进我国核武器研制的殿堂时,眼前是一片空白。除了从名牌大学里分来的20多个毕业生外,他的手里只有3本书。这些,就是他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全部财富。那一年,他扛起了共和国核工业的重担,年仅34岁。

邓稼先与那群年轻人无比融洽,他虽然是挂着洋博士头衔的领导,却没有一点架子,年轻人都亲切地管他叫“老邓”。

每天,他都把这群年轻人组织起来,集体研读核领域里的“圣经”——3本原牌俄文书籍。这3本书分别是柯朗特的《超音带与冲击波》、泽尔多维奇的《爆震物理》和戴维森的《中子输运原理》。其中《爆震物理》算得上是国内的孤本,是钱三强教授在访苏时千方百计弄来的。

另外两本,也是邓稼先绞尽脑汁找到的。这3本书打开了他们的思路,使他们了解到原子弹构造最深层的秘密,成为他们打开核武库的3把钥匙。

说起攻关,谈何容易!这些人,除了邓稼先外都没有学过核物理。由于3本书都是俄文原重版,大家只能边译边学,有时为了准确地破译一句话,竟要花去很长时间。除了领导大家读书,邓稼先还要讲课。他给年轻人讲核物理,讲流体力学。他经常在冬天也汗流浃背,因为每当他讲起课来,是那样的认真,那样的投入。

二、自主研发

50代的“老大哥”表面上支持和帮助中国发展核武器,但实际上不动真的。那位派到中国来的苏联专家对核理论不露半句真言,整天命令研究所的同志们修路、盖房和建围墙。偶尔盼到他上一节课,却大谈一些与科学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琐事,气得邓稼先和同事们管他叫“哑巴和尚不念经”。

1959年6月,苏方片面撕毁合同,停止了向中国提供原子武器的技术援助,撤走了专家,致使200多项大工程合同作废,给我国的核工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那个“不念经的和尚”早在暑假期间买了一卡车布料返回了苏联。邓稼先和同志们永远忘不了这个日子,他们把1959年6月简写为“596”,作为正在研制中的原子弹代号。

在那些最困难的日子里,是党和人民给了邓稼先等人以勇气和决心。聂荣臻元帅来到这里,感慨地说:“靠别人是靠不住的,也是靠不起的,党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科学家。”党的信任和关怀,给了他们无穷的力量。

按邓稼先的话说:“和美苏比起来,我们差得很远。但是,我们只有一个条件:“都很年轻,初生牛犊不怕虎!”就是凭着这股精神,邓稼先组织大家刻苦攻关,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的原子武器研制的重大课题,取得了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邓稼先等人取得科研重大成果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精神,是为国争光、为国争气的中国精神。60年代的中国,科技刚刚起步,不仅资料缺乏,而且设备陈旧。邓稼先他们使用的计算机,是每秒仅百次的乌拉尔,还是用手摇的,算个除法,得分几步走;要是求开方,还得查表。一道大演算题,往往一个月才出结果。

冬天到了,屋子里冷,手被冻肿了,按键不灵便,摇柄也没有劲儿。大家只能利用工间操的时间跑到附近的邮局里暖一暖手。设备少,他们就将人分作3班,人闲机不闲,整日整夜地算着,画着。殊不知,巨大的蘑菇云就是这样升起的。

三、见证了原子弹诞生的一代人

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西部罗布泊地区闪出炽烈的光亮,发出天崩地裂般的轰鸣,一团蘑菇红云滚滚升起,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红色的火球,带着邓稼先等人的希望,带着他们的汗水,带着他们的泪花,升向了天空。世界人民此时此刻都在说一句话:“了不起啊,中国人!”

从1958年起,邓稼先每天来去匆匆,披星戴月,包括他的母亲和爱人在内,谁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她们只知道他很忙,忙得经常改变星期日出游的计划,忙得食无味,夜不眠。

四、没有人看的到的牺牲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邓稼先正准备在罗布泊与同行们热闹庆祝一番的时候,他突然接到“母亲病重”的消息,即刻乘机返回北京。

6年来,多少个日日夜夜,邓稼先废寝忘食地研究,无暇顾及家人。许鹿希这个贤惠的夫人里一阵沉默,(北京医学院的著名教授)担起了家庭生活的一切。无论多么忙,生活多么艰苦,她都没有一句怨言,甚至在老邓远离家中婆母病重的时候,她都没有一点抱怨之情。因为她懂得,稼先的事业有多么大,稼先的分量有多么重。

五、国家的骄傲

来到医院,只见老母从昏迷中清醒过来。见到久违的爱了,母亲的眼里又增加了几分光亮。老人家用颤抖的手,把鲜红大字的《号外》举到胸前,轻声地问道:“稼先,你能告诉妈吗,妈只有这个心愿……”

豆大的泪珠从邓稼先的脸上落下来,他急步向前,跪在母亲面前,抽泣地说:“妈妈,我们成功了!”母亲听完儿子的一句话后,微微地点了点头。此时此刻,她已得到了最完美的回答,老人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闭上眼睛,安详地去了。老人家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感到了骄傲,感到了满足。

1、诸葛亮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2、花木兰代父出征

北魏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无法上战场,家中弟弟年龄尚幼,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几年的军旅生活。

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子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而木兰既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这就比一般从军的人更加艰难!可喜的是花木兰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数十年后凯旋回家。

3、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稳重的就像一个大人,听到老师讲解《左氏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他立即也明白了《左氏春秋》的内涵,从此手里放不下书本,甚至到了忘记了饥渴,冷热的程度。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4、曹冲称象

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个成年人)。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当水面也达到记号的时候),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东西的总质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质量)就能知道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5、晋人王祥卧冰求鲤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养他,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他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总是让他打扫牛棚。父母生病,他忙着照顾父母,连衣带都来不及解。

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晋人王祥卧冰求鲤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养他,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他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总是让他打扫牛棚。父母生病,他忙着照顾父母,连衣带都来不及解。
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热爱祖国的名人及事迹有哪些?

1、名人:陆游

事迹: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他们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于幼年在敌人入侵下仓皇逃难,以及家庭和亲友的爱国言论的启发教育,陆游对当时的严重民族灾难有着极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复仇的种子。此后无论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陕前线从军,直至晚年在绍兴老家闲居,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挺干、开花,虽然不断遭到风雨的摧残,却也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终于结满丰硕的果实。

2、名人:华罗庚

事迹:1936 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

3、名人:林则徐

事迹:清朝的后期,西方的英、法、美等国的殖民主义者和投机商人,纷纷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他们的目的,一是掠夺中国的财富;二是用毒品残害中国人的身体,便於他们侵略.当时,很多正直的官员看透了英国人的险恶目的,坚决主张查禁鸦片。

林则徐的态度最坚决。他说:再不禁烟,中国就不会有白银当军饷,就不会有强壮的士兵抵抗侵略了。为了国家的尊严,必须禁烟.皇帝就让他去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到了广州,命令外国商人把全部鸦片缴出来并保证不再私运鸦片到中国来,否则给予严惩。有些外国商人照办了,可英国商人不肯缴,英国政府的代表义律还策划阴谋,企图顽抗。林则徐当机立断,坚决行使主权,中断与英方的贸易并不再供应食物和水。英国人没办法,只好缴出了鸦片。

1839年6月3日这一天,林则徐亲自到虎门海滩,主持销毁害人的毒品鸦片。他以无比的勇气和决心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位伟大的爱国者。

4、名人:茅以升

事迹:在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中,有许多人都是留学国外又回国服务的。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1916年20岁时,到美国留学,成为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的研究生,很快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为了获得实践的机会,他晚上上课,攻读博士学位,白天到一家桥梁公司实习,亲手绘图、切削钢件、打铆钉、油漆,终于成了一个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人才。美国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书从各地寄来,请他担任工程师。 

但是,茅以升没有接受聘请,而是决定回国了。美国有些人劝他:“科学是没有祖国的,是超越国界的。科学家的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条件差,你留在美国贡献会更大。”茅以升回答:“科学虽然没有祖国,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我要回去为祖国服务!” 

1919年,茅以升带着一身本领回到国内,开始了为国造桥的事业。现在浙江省钱塘江上那座雄伟壮观的大桥,就是茅以升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5、名人:董存瑞  

事迹: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文章标题: 有哪些你喜欢的伟人事迹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7132.html
文章标签:你喜欢  伟人  事迹  有哪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