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4-10 16:02:4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5次
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在地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特殊的地质现象,如不整合、超覆、尖灭、逆牵引、古潜山等,它们在时间剖面上的反映都有其特殊性。
(一)不整合
不整合反映了地区性的地壳运动,也反映了沉积间断前后的地层间的接触关系。因为不整合是指上下两套岩层为不连续沉积,中间有较长期的沉积间断。沉积间断主要是侵蚀作用造成的,所以,至少缺失相当于一个阶段的地质时代的沉积物。不整合对于油气聚集往往有很密切的关系,例如不整合遮挡圈闭就是一种地层圈闭油藏。如任丘油田的高产油层就在不整合面的古潜山上。此外,查明不整合现象对研究沉积历史有重要作用。
不整合有平行不整合(假整合)和角度不整合两种。
1.平行不整合
平行不整合主要是由于地壳升降运动而造成的,一般是经历了沉积—上升—沉积三个阶段。其特点是上下两旁地层的产状相互平行,但其间存在明显的沉积间断,缺失部分地层。由于这种沉积特点在时间剖面上不易识别,一般靠区域性地质资料并结合剖面上的特征来识别。它在时间剖面上有以下的特点。
(1)不整合面上的反射波振幅和波形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因为平行不整合面是一个剥蚀面,由于风化剥蚀作用及残积层的存在,使不整合面粗糙而不均匀,因而在不整合面上反射波振幅和波形很不稳定。又因不整合上下岩层波阻抗相差较大,因此产生的反射波一般振幅较强。
(2)由于剥蚀面凹凸不平,出现了许多波阻抗的突变点,因而常产生绕射波,称为侵蚀面绕射波。
2.角度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又称斜交不整合,它的出现往往是在构造布局发生突变的时期,是地壳的某地段发生了褶皱、隆起、剥蚀和再沉陷的过程。它反映了在上覆地层沉积之前,下伏地层发生过褶皱运动。
角度不整合较之平行不整合更容易识别。它表现为两组或两组以上视速度有明显差异的反射波同时存在,沿水平方向这两组以上的波逐渐靠拢合并。不整合面以下的反射波相位依次被不整合面以上的反射波相位代替,以致形成不整合面下的地层尖灭。在尖灭点处,也常出现绕射波。不整合面上的波形,振幅也是不稳定的。
角度不整合如图5-5-4(a)所示。
图5-5-4 角度不整合和超覆、退覆
(a)角度不整合;(b)超覆;(c)退覆
(二)超覆和退覆
超覆和退覆是地质时期中,某一地区(盆地)内水体的进侵与退出所造成的沉积。当某区水体不断进侵时(海侵),沉积物分布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即新地层依次超越在较老的地层之上,便造成地层超覆现象,如图5-5-4(b)所示。当某区水体退出时(海退),则沉积物的分布范围也相应减小,即新地层超越在较老的地层之上,但覆盖面积逐渐缩小,便形成地层退覆现象,如图5-5-4(c)所示。一般在沉积盆地的边缘常可形成超覆和退覆现象,它是角度不整合的一种特殊现象。
在时间剖面上超覆和退覆都同时存在几组互不平行而逐渐靠拢合并和相互干涉的反射波同相轴,所不同的是超覆时不整合面之上的地层反射波相位依次被不整合面的反射波相位代替;而退覆时则是不整合面以上的上覆层内部,较新地层的反射波依次被下伏的较老地层反射波所代替。
时间剖面上超覆和退覆点附近常有同相轴分叉合并的现象。
(三)尖灭
尖灭就是岩层的厚度逐渐变薄以至消失。一般可分为岩性尖灭、超覆尖灭、退覆尖灭、不整合尖灭等,都属于楔形地层。在时间剖面上它们的反映都是同相轴合并、相位减少。时间剖面波的合并点并不是地层真正的尖灭点位置。由于地震反射波都有延续的几个相位,在未到真实尖灭点时,两个地层逐渐靠拢到一定程度时,它们的反射波已发生合并与干涉了。所以,时间剖面上的“尖灭”点在地层真正尖灭点的前方。为了较准确地确定尖灭点的位置,可人工提取子波,作合成记录,看其两个尖灭地层地震子波在什么地方合并,从而确定尖灭点的位置。
(四)逆牵引
逆牵引现象的形成条件是地层的岩性具有某些特点。例如,适当比例的塑性地层(泥、页岩)及刚性地层(砂砾岩、灰质岩等)互相组成的地层,并具有足够的弹性。当砂和泥比例为1比3时,这样的岩性也是弹性较好的。它们最易在受断层切割时形成逆牵引构造。逆牵引构造一般发育于古隆起周围较大断层的下降盘。生储盖条件组合适当,它是一种较重要的储油构造。
逆牵引构造在时间剖面上的特点:
(1)断层两盘产状不协调;
(2)深、浅层构造高点有偏移,而且构造高点的连线与主断层线平行;
(3)构造幅度中层大,深层小;
(4)构造幅度大小与断层落差成正比。
(五)古潜山
古潜山是我国华北油田的主要油气藏形式,华北任丘高产油田就是这种类型的油气田。
古潜山是指不整合面以下的古地形高。它往往是由碳酸盐岩地层组成的,在一定条件下能形成圈闭成为古潜山为主体的油气藏。从它形成的条件及古潜山形态看,这种油田的特点是外生内储、新生古储、潜山与大的生油凹陷呈断裂接触。新生古储是指新地层(古近系的沙河街、孔店组地层)生油,老地层(古生界的奥陶系或寒武系、震旦系等地层,岩性多为灰岩)储油。断裂是油气运移的通道。
古潜山在水平时间剖面上的形态比较复杂。潜山顶面是不整合面,波阻抗差大,所以对应的反射波能量强。顶面具有不整合面反射波的特点,表现为低频强相位、多相位的波形,并伴有大量的绕射波、断面波、回转波、侧面波等,形态比较复杂,出现波之间的相切、斜交、“顶牛”等现象。在这种地区,除了出现特殊波外,还出现了侧面波。因为有时潜山“山头”靠得较近,潜山两翼较陡,当测线平行于走向时,常接收到来自“山顶”和来自侧面“山头”或陡界面的反射波,这种波称为侧面波。
对这种水平时间剖面,对比时应特别仔细,要弄清各种波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可参考偏移后的剖面进行解释。
这个是什么地质现象,这是我上周去南京栖霞山照的,当时老师的解说带口音,加上地质学得不好,没怎么听懂重点是那个排水口……
这个是一种地质假设,起源于重力均衡理论中的其中一个假说,
首先 说明 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核,地幔以及地壳,无论是喜马拉雅山还是马里亚纳海沟都是地壳的一部分,地壳之下为上地幔软流圈,软流圈的物质可以当成高温高压下的一种塑性的物质(例如岩浆),其密度大于地壳的平均密度。
然后,假设前提是软流圈处处联通,压力相等(当然不完全符合现实,因为存在一部分软流圈出现压力异常),那么就出现一个问题,假设在软流圈中出现一个面,它的性质是重力均衡,那么这个面之上的地壳状态会是怎样?
以提到的马尼亚纳海沟和喜马拉雅山为例,一个地壳物质这么多,一个缺失物质这么多,却还能在某一深度形成压力平衡?
下图就是你提出问题的来源,艾利假说
白色部分代表地壳,深色部分代表地幔
假设白色部分的即地壳的密度是一样的,且一定小于地幔的密度
为了在黑线处达到压力平衡,以压力公式P=R*g*h 作为参考(R表示密度)
左边的p=R白*g*t+R深*g*(dc-t)
右边的p=R白*g*(t+ha+tR)+R深*g*(dc-t-tR)
左右两边去除相等的公因式
左边=0=右边=R白*g*(ha+tR)-R深*g*tR
=R白*ha-tR*(R深-R白)
其中R白,R深-R白均可以看成常数,那么随着ha变大相应的tR也一定要变大,才能使方程式归零
也就是山越高,那么山的底部就要越深
还有一个也是假设存在重力均衡面,普拉特平衡,但是他认为平原的密度与山的密度不一样,平面的密度要大于山的密度
即P=R*g*h R小,相应的h变大,但是这个跟山根就没太大关系,因为他认为重力均衡面就是地壳与软流圈的接触面,而不是上一个假说中存在于软流圈中的某一深度,其假设图如下
现今的物探资料表面,这两种的综合模型应用效果好一点,因为实际上,这两种模型的假设条件都有一定的问题。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