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何评价袁殊

时间: 2022-03-27 00:02:0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8次

如何评价袁殊

《潜伏之赤途》中的方别怎么样?

我今天刚通关,玩的是最长的那条线,最后大家都熬过了WG的那条。这一条也是比较治愈的一条。我在看来,方别历经的变化是:朴素的爱国者->忍辱负重的爱国者->动摇的爱国者->爱国、爱人的杀手->爱人更多一些的普通人->被救赎的普通人朴素的爱国者:最开始参加游行的热血青年,心中的最大愿望就是冲在最前面英勇就义。在那时候的方别心中,国家是高于一切的,其他的都是个人私欲;忍辱负重的爱国者:当了潜伏者之后,应该说方别的爱国情操更近一层楼,为国为民甘愿背负骂名。这时候的方别,在内心中应该是自我认可+自怜达到最高峰的,也是自认为最崇高的一刻。动摇的爱国者:如果说杀死薛老师是两人的英雄主义默契的话,那么杀死单纯的郑君如,被张晓梦救下,听到李岸的苦闷,以及和冈山和友谊,都开始动摇方别。他发现爱国不一定是唯一高尚的东西,除此之外还有普通人的爱情,还有普通人的善良,而且打着爱国旗号人民旗号的人也不都是善良的(比如刘氏父子),这些都给曾经铁血的方别带来迷思。

而人性是无法压抑的,方别一定会在爱国之外,也去追求美好的人性。而当爱国和人性冲突的时候,他又该如何选择呢?爱国、爱人的杀手:这时候的方别更加心狠手辣,玩家此时也应该适应了随时选择开枪、割喉等选项了吧。但这时候的方别更多的选择不仅仅是为了国家和理想,更多的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我们也发现在方别做选择的时候,他开始考虑如果在牺牲最少的情况下完成任务(例如不伤害薛梅,例如不出卖晓梦)。这时候的方别,从一个冰冷的爱国机器,渐渐转化为一个人。爱人更多一些的普通人:从这时候开始,方别应该在玩家心中的认同感达到最高,因为这时候的方别,不再去在乎自己的入党资料是否被毁,不再去在乎自己的爱国凭证是否被毁,反而开始在乎每一个身边人的幸福和安危。

比如他被陆梦茵所救之后去拿她的笔记本,那时候他又一次感受到了自己曾经在街头游行时的热血,但这一次他不是为国家,而是为儿女私情;比如说他把海蛇的名字给了晓梦;比如说他想保住冈山;比如说他救了冈山爱;比如说他和徐老板的友情等等。这时候的方别有一个细节,那就是他可以睡得安稳了,甚至2次在生死关头他都能睡着,这其实标志着他如今所做的一切都问心无愧了,他也不再犹豫、不再害怕死亡、不再担心所谓“崇高的国家使命”无法完成了,因为只要他所爱的人被保护,他就心满意足了。这样的方别,才是每一个玩家自己,才是一个真实的、心脏跳动着的的普通人。

被救赎的普通人:最后的方别,其实已经了无遗憾了,所有他希望保护的人都平安,所以他被关在监狱里等待行刑也好,被拖去见谷晓梅也好,他都已经无所谓了。但谁知最终还是产生了变故,晓梦暴露,薛梅变质,陆梦茵被抓,他拼尽全力所守护的人又身处危险之中,而背景不清白的自己也无能为力。这时候“二号”、“三号”站了出来,他们舍弃自己换来了方别这些普通人的平安,而他们的理由再简单不过:金条是为了手下和家属去跑路、自己背负罪名是为了每一个卒子的幸福。这一刻"二号"、“三号”不再是为国为党的英雄,他们只是和方别一样为了身边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平凡人。

但这种平凡人,和那些光环中的“革命家”谁更伟大、更可爱呢?我想作者也是要我们思考几个问题:为了“崇高”的目标就一定可以泯灭人性吗?那些打着爱国旗帜而不择手段的人,真的像他们自己宣传的一样无私吗?有没有一种方法,既可以保卫国家,又可以保守内心的善良呢?

方别毕竟是作者理想中的主角,不太好评价,还是来说说袁殊吧仍然是参考的这篇文章顾雪雍:我所知道的“五方特务”袁殊袁是一个思想很进步的青年,这可以从他积极参与反帝爱国运动、北伐、狂飚运动等看出来袁也是一个很有文采的人:他提出报告文学,并创办多个报刊接下来,就开始带入到大家都知道的五方特务角色了,那么,他到底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呢?他认为自己所做的功绩可以抵过他做得坏事么?我想,袁当初肯定一直是坚信共产主义信仰的,也相信他所做的每一步都是正确的,不管方法多么不择手段,但是这也容易陷入一个对于自身身份认定的漩涡,特别是在卷入潘汉年案遭受牢狱之灾后,自我否定、怀疑就也一直伴随着他,就像游戏中,方别也在怀疑与康兴的所作所为究竟有没有区别。至于人们会如何评判他的所作所为,只能等到这些材料都公开后等历史评述了

怎样评价电视剧《伪装者》?

首先小编可以非常肯定的说《伪装者》这部剧是非常成功的一部作品。在我眼中它是继《潜伏》和《悬崖》之后的又一部难以超越的经典谍战剧。如果要说谍战剧哪家强,那么小编心中的前三甲排名也就是这三部莫属了。

在豆瓣上《伪装者》拥有8.4的超高成绩,强势超过了拥有8.3分的《悬崖》。由此可见广大观众们对这部作品是非常认同和喜爱的。而它也确实值得这样的高评价。

与其他谍战剧不同的是《伪装者》在坚守谍战剧风格的同时也融入了很多悬疑的色彩,使得整个作品看起来多了很多神秘感。但其中最主要的部分还是在于这部剧有一个非常棒的剧本做支撑,这对于一部电视剧作品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剧本中设定的故事情节非常饱满,刚开始看的时候还有些烧脑,根本分不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特别是明家三姐弟的真实身份更是看得小编一脸问号,有些看不懂但也舍不得弃剧,因为剧情实在是很精彩,追剧模式开启根本停不下来。

除了剧本自身很出彩之外,《伪装者》这部剧在拍摄方面也是十分用心。谍战剧该有的紧张氛围烘托的恰到好处,节奏十分紧凑,在故事的发展上也有很多出乎观众意料的点。剧本中对于人物角色的塑造也都各具特色,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非常鲜明的人物性格。编剧对于人物设定的把握也是十分完美。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之外,《伪装者》中的另外一个大亮点就在于剧中的主演阵容上了。靳东、胡歌、王凯、刘奕君、王鸥、刘敏涛、宋轶这样的演员阵容对于观众来说简直是太有吸引力了。抛开一切其他因素,单单是这个主演阵容就值得我们去追这部作品。

而身为实力派演员的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剧中为我们展现出了十分精湛的演技,无论是主演还是配角都将自身所演绎的角色塑造的十分生动鲜活,有着非常强的代入感。

王鸥、王凯以及靳东等人都是因为在这部剧中的出色表现而使自己的事业上升了很多,胡歌更是在原有的人气和热度的基础上再次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伪装者》这部剧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加入才能够呈现出如此好的效果。虽说有一个好剧本是必要的,但是好演员才是真正能够撑起一部剧的灵魂所在。

《伪装者》作为一部谍战片,除了制作的精良和演员的精湛演技以外,在剧情上更是一波三折,层层递进,还成功斩获了“白玉兰”最佳电视剧奖。除了大体谍战大戏以外,在借鉴美剧悬疑情节后,还附有一些悬疑的色彩,加上胡歌吸引大众的脸和演技,又有一丝偶像剧的即视感,可谓是三剧合一,获奖当之无愧!

一.剧情背景复杂,汪伪政权

这部剧以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上海沦陷,汪伪政权成立时期为背景,讲述的是国,共,日三方的故事。明家三少加一千金作为这个故事的主导人员,展开了有关爱情,亲情,以及革命情的一系列线索故事。

在电视剧中,其实是有很多原型人物的,类似袁殊这类五重身份的间谍,在历史中也是常有的。《伪装者》正是借用这一点,将明家的身份掩藏。明镜是红色资本家,是支持共党的。明楼表面看似是汪伪政府要员,但第二重身份是军统特工毒蛇,他的第三重身份是中共地下党上海站站长眼镜蛇。明诚和明楼的身份比较明确,明楼是主导。明台先为国名党军统特工军统上海站站长毒蝎,后被争取为中共地下党。但是明家四姐弟都是为共产党做了巨大贡献的人。

二.人物塑造上,逻辑有失偏颇

在这部小说中,在结局以及人物塑造上,有点有失逻辑。如在程锦云上,原本塑造的死认组织纪律的人物性格,但后面转变的不听从组织安排自己擅自行动的“任性”;男主胡歌作为一个被保护的很好的富家子弟,的确演绎出来不谙世事的正直单纯,但过于的单纯也使得剧情的推进过于缓慢。最后的结局,算是整部剧的失败之处。

继《琅琊榜》结尾的神剧后,本部影片的结局不能算是败笔,如果说烂尾,但除了他们各自的死,好像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归宿了。所以这样的死,也算的上死得其所了。

三.主角光环,胡歌明台的光辉形象

最后,自胡歌在在《仙剑奇侠传》、《琅琊榜》后,除了少量的拍片后,这部也算是这么多年来的佳作了。

胡歌不管是颜值还是演技上,都还是深得新老胡椒的喜爱。自胡歌车祸后,息影一段时间后,他说自己是一个演员而不是一个明星。所以当《伪装》出来后,的确是称得上佳作了。

每部片子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所以总体而言《伪装者》的确算得上国内电视剧的新剧巅峰了。所以这部不甚完美的片子,比起其他神剧而言,凭着豆瓣评分高达8分以上的分值和胡歌。王鸥的颜值也值得去看一看!

一流的阵容,一流的制作班底,二流的剧情,莫名其妙的CP线。

阵容:

刘奕君和刘敏涛这两个老戏骨就不用说了,绝对头发丝都是戏,中年演技担当是靳东,再年轻一些的,王凯、胡歌、宋轶、王鸥也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这个阵容可以说是集齐了颜值和演技,另外还有年轻演员们自带的粉丝流量。所以在阵容上就赢过了很多同类电视剧。

制作班底:

山东影视传媒和正午阳光联手打造,从服化道、布景等硬件来看就绝对能靠得住,毕竟人家专业拍正剧几十年,打造过很多堪称经典的影视作品。

剧情:

《伪装者》走的是谍战路线,这些年抗日神剧铺天盖地,谍战片也跟着烂大街,题材是真不新颖了,但是剧本里加入了亲情的重头戏,令这部剧有了不同于其他谍战剧的新看点,刘敏涛饰演的明镜是这个家庭的灵魂支柱,她的凝聚力就是明家子弟的指路明灯。

刘奕君扮演的王天风,实在太酷了,他对明台的爱惜与狠绝令人动容,无法想象身在军统这个大熔炉里,他竟然只有一块手表最为贵重,送给明台时,他还仔细的擦了又擦。

他的性格复杂,既对学生们狠毒苛刻,又怜惜他们是生错了时代的孩子。和明楼斗得你死我活,却又惺惺相惜。前一刻还在破口大骂,很快又为了同一个信念握手言和。

王天风、于曼丽、明镜,郭骑云,都为了同样的信仰而自我牺牲,在这些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明家原本也是个温馨的避风港,最后也避免不了支离破碎的结局,也正是因为无数个“明家”的不完整,才有了现在的太平。

此剧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非常细腻,也得益于演员们的演技能够充分诠释出人物的性格,有了王天风的大量戏份对比之下,胡歌的演技反而显得没那么出彩了。

CP线:

其实这里是很多观众想要吐槽的地方,于曼丽和明台的感情发展得合情合理,当大家都以为于曼丽是女主的时候,程锦云出现了。

这个看起来姿色平平的角色,只不过因为一次偶遇,就让明台神魂颠倒,莫名其妙的爱上了她。

偏巧程锦云还总是一副“无可奉告”的表情,就这样明台还死皮赖脸的往上贴。

对,她端庄、身世清白,比起于曼丽要高了好多个档次,男人要选老婆的话,当然要选这种根正苗红的。于曼丽被卖过身,嫁过人,而且还杀人不眨眼,就是再爱男主也不能给她名分?

即便是半路冒出一个程锦云,硬要给组成CP,那起码得让他们看起来真的像那回事。

可是程锦云看向明台的眼神,分明是空洞的,哪儿有一丝一毫的情感。而且她的扮相,明明可以做明台的阿姨了。

所以CP线就是这部剧里最最不合理的地方,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选角的失败。演员也没有塑造出该有的人设,眼神木讷无灵气。

如果忽略程锦云这条线,《伪装者》整体上就非常令人满意了。

首先,必须肯定《伪装者》的是,在现在这个谍战剧只看脸的大背景下,它让我们不仅看到了在颜值上的把控还让我们看到了剧作上的努力,第一,先把各个主角的背景做得很复杂,搞成几股势力相互交织斗法,这个做法就比一般什么国共对立的二元格局好很多。因为势力越多,局势就越容易扑朔迷离。

道理很简单,如果是国共对立,在这个环境下一个角色要么是国民党的,要么是共产党的,又或者是派到对方阵营里的间谍。虽然也有一定的悬疑性,终究还是太容易让观众猜到了。但是《伪装者》不一样,它除了传统的国,共势力,还有汪伪政府,日本人的势力。这么多的势力完全足够编剧搞一出《无间道》了。

再加上,山影挑演员的水准不算太差,虽说有个把配角的表演太过用力,过于放飞自我导致特别夸张之外,主角的选角还是挺好的。胡歌,王凯,靳东这三个男主怼到一起就能感受到他们不一样的气场。靳东看着成熟稳重,一看就是幕后远筹帷幄的做局者,而王凯看着虽然没有什么锋芒毕露的特点,但是看得出他是一个非常靠谱的帮手。而胡歌,阳光俊朗的造型本身就特别适合塑造角色前期不经世事,特别理想化的特点,而且这几年胡歌对于演戏的理解已经不止于刚出道时候的简单直接,他也会开始揣测角色心理了。把一个理想化青年刻画得入木三分。

整部剧的摄影,服化道虽然不能说是尽善尽美,但是在同期电视剧中它绝对是数一数二的。所以对于年代感的塑造它做得也是比较成功的,总体来说,这部剧对观众们的眼睛非常友好了。整部剧看下来,绝对不会有辣眼睛的情况出现。

虽然这部剧有这么多的优点,但是不得不说这部剧的缺点也很明显,主要问题出现在剧情发展的后半段,胡歌饰演的明台被发展成为了共产党员。这一段处理得特别突兀,理由不是很充分,要说他被心上人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信仰。一是不符合他理想主义者的脾性,二是,他的“心上人”看上去并没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而且也没有看出她对于局势,情况有什么特别独到的见解。

自此电视剧的剧作开始崩坏,不过最后也总算能够圆了回来。也算不错吧。

《伪装者》算是一部彻头彻底的商业剧,拍的一本正经,但get到了所有互联网的萌点。

高智商霸道总裁范儿的明楼,萌哒哒禁欲系忠犬性的明诚,风流倜傥不羁的傲娇小少爷明台,霸道憨直执掌一家大权的明镜。

这一家子,各个都是人物,在外冷面庄严,装在一个屋子里,则因为宠溺和爱形成闭合的“威严食物链”,不论是人物个性设定,还是互动中的萌和清新,都是互联网的流行款审美。

几年前,一直说着偶像融合抗战,拍来拍去也无非是放个偶像演员来演共产党,整个气场都和剧集格格不入,换几套衣服就叫时尚,弄个前卫点的发型就叫fashion,但究其根本,偶像还是偶像,抗战还是抗战,观众既不会因为偶像去热血抗战,也不会因为抗战而痴迷偶像。

但是,《伪装者》却做到了,什么是偶像抗战剧,这就是,最终,都是靠演技说话,或者说最终都是靠诚意说话。

扩展资料:

《伪装者》剧情简介:

抗日战争中汪伪政权成立时期,富家少爷明台赴港大读书的途中,被军统高官王天风看中并绑架至军统训练班,经过艰苦特训,成为一名优秀的军统特工。之后明台与生死搭档于曼丽前往上海,展开一系列秘密活动。

在“粉碎计划”中,明台与中共地下党成员程锦云联手,成功爆破汪伪政府运送日军高官的专列,二人在战斗中产生了感情。

之后,明台暗杀汪伪高官,刺杀日本间谍,屡立奇功。然而明台在一次次行动中,对国民党发“国难财”的举措渐渐心灰意冷,程锦云发展他成为一名中共地下党潜伏工作者。

为了获得前方战场的最终胜利,明台与身份复杂的兄长明楼兄弟同心,启动“丧钟敲响”行动,成功用虚假情报迷惑了日军,为抗战最终胜利赢得了转机。

电视剧《伪装者》主人翁原型是谁

揭秘《伪装者》明楼原型:中共王牌特工袁殊
五重间谍世界罕见
热门电视剧《伪装者》中男主角的哥哥明楼是汪伪政府要员,军统特工,代号“毒蛇”,同时也是中共地下党一员,多重身份并于一身,堪称传奇。明楼有没有历史原型?他是有历史原型的。明楼的原型就是传奇特工袁殊!
抗日战争期间,为了相互刺探对手的战略方针、兵力部署、军事动态等各种情报,中日双方相互展开了极为激烈的情报战,各方各路人马轮番上场,高潮迭起、异彩纷呈。
早在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前,日本就派出了上千人潜入中国进行非法测绘,并建立了规模极为可怕的在华间谍网,为日后对华军事、政治、经济侵略做了极为充分的情报准备。为了对付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顺带为可能的反共作战等做准备,国民党当局也积极努力建设自己的情报系统。虽然捅出了许多幺蛾子,但也为抗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袁殊:人类间谍史上罕见的“五重间谍”
在间谍圈里,双重间谍乃至三重间谍都颇为常见,但同时为五家客户做事的间谍恐怕在这个世界上属于独一份了。这为名叫袁殊的“红色特工”除了是我党情报系统的工作人员之外,还同时有着中统、军统、侵华日军以及青红帮的五重身份。
正是由于这种奇特的五重间谍身份,这么多年来,关于袁殊的评价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早在抗战结束时就有人说他是“民族败类”,国民党甚至一度还打算在抗战结束的时候以汉奸罪名起诉袁殊;解放后袁殊也因为卷入了潘汉年案而被捕入狱,直到1982年才获得平反。即便如此,近年来民间关于袁殊的争议都没有平息下来。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袁殊的多种身份是以为中国共产党服务为主的。
1911年4月,袁殊出生在湖北蕲春一户没落的官宦人家。在袁殊8岁的时候,他随母亲贾氏来到了上海投奔父亲袁晓岚。虽然当时正在和女学生打得火热的袁晓岚把贾氏冷落在了一边,但他仍然关心着袁殊的成长。在读书的这几年中,袁殊接触了各种思潮,参加了五卅运动,还改掉了自己的原名“袁学易”。
1927年,袁殊参加北伐军,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第18师政治部连指导员,还在他父亲的友人胡抱一的提携下加入了国民党,但这一关系并没有避免袁殊在“4·12”反革命政变后被清党的命运。1929年,袁殊留学日本专攻新闻学,接触了一些进步思想,并于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中共中央特科,在潘汉年领导下从事情报工作。
由于袁殊与上海市社会局长、中统特务头子吴醒亚是同乡,表哥贾伯涛还拥有黄埔一期毕业生的身份,因此袁殊接到了打入了国民党特工组织的指示。在1932年进入系统后,“朝中有人”的袁殊可谓是平步青云,成为中统的一枚红人。后来他在吴醒亚介绍下,成为当时中国最重要通讯社之一新声通讯社的记者。
在新闻学学术领域,袁殊是一个标准的天才。他是中国第一个提出“报告文学”概念的人,还在中国新闻学史上留下好些个“第一”的纪录,而且袁殊善于交际的性格也为他做记者获得了极大的便利。期间袁殊团结了一批新闻工作者为中共的事业工作,还认识了日本驻沪领事馆的副领事岩井英一,成功打入日方情报机构。正由于他拥有这一渠道,袁殊的涉日消息又快又准,连吴醒亚对他都刮目相看。过了一段时间,岩井便开始每月付袁殊200元的“交际费”,这样,他又成了日方的情报人员——这自然得到了中共地下党负责人的批准。
但在1935年,袁殊暴露了自己中共党员的身份,被军统特务逮捕,这成为了他人生最大的污点,著名左翼学者夏衍还差点因此被捕。但在审讯中,袁殊除供出自己参加“中统”的内情外,几乎什么都没交代。考虑到吴醒亚的面子以及日本方面的反应,袁殊很快就被释放了,随后他再次赴日留学,继续为日本外务省工作。
在全面抗战爆发前,袁殊1937年春回国,同时为中统吴醒亚,以及日本驻上海领事馆特务机关“岩井公馆”工作。为了加强自身的保护色并开拓情报来源,袁殊于1937年4月加入了青红帮,成为可以和杜月笙、黄金荣平起平坐的“通”字辈师兄弟。
在“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前,潘汉年重新回到上海,此时袁殊主动找到了他,认真汇报了自己近几年的经历,同时将一份从日本带回的军用地图作为情报资料交给潘汉年,表示愿意继续为中国共产党工作。从此直到1946年去解放区,袁殊在潘汉年的导演下,成功地演出了一场场出色的情报战。
抗战爆发后,戴笠一时找不到熟悉日本问题、又与日方颇有联系的人,杜月笙提醒他,有一个叫袁殊的日本留学生与日本领事馆副领事岩井英一关系不错,戴笠听了很高兴,于是亲自登门拜访。袁殊感到事关重大,立即去请示潘汉年。潘汉年沉吟了一会,说:“这是件好事,机会难得,你千万不可错失良机,答应戴笠的一切要求。

这样,袁殊获得了军统的身份——上海区国际情报组少将组长,后来他还出面组织了“兴亚建国同盟”,俨然成为了一个汉奸小头目。这样,袁殊凑齐了共产党、国民党中统、军统、日本和青红帮的五方背景,成了“五面间谍”。
在“八一三”淞沪抗战期间,袁殊置生死于度外,深入日军阵地侦察,把这些军事情报统统提供给了潘汉年,部分情报也在经过选择之后交给了戴笠;而在上海沦为孤岛后,袁殊奉潘汉年之命(表面则是戴笠之命)留了下来,成立了秘密行动小组,专门惩办侵略者与枪杀臭名昭著的汉奸,率领军统特工成功炸毁日本在虹口的海军军火仓库。
此后,袁殊通过各种关系,大量获取日本情报。自然,他先向潘汉年汇报,然后,有选择地向国民党方面汇报——毕竟是国共合作时期,有共同的民族利益;另一方面,袁殊打着“岩井公馆”的招牌,利用岩井英一的钱为党组织设立电台、提供活动经费,“岩井公馆”几乎成为了中共的情报工作据点。
后来,袁殊又担任了一系列伪职,如清乡政治工作团团长、江苏省教育厅长、清乡专员以及伪保安司令……等等。与此同时,袁殊的情报工作日益老辣。与对待国民党方面一样,袁殊交给日本人的情报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都可以通过公开途径找到,全都没有特别的情报价值。
但袁殊从日本人那里获得的情报有哪些呢?我们简单列举一下:1939年英法企图牺牲中国对日妥协的远东慕尼黑活动、1941年6月德国即将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战略动向是南进而非北进、日伪内部的人事更迭、苏南日军的兵力部署和清乡行动具体时间……总而言之,袁殊获得并交给党组织的,有相当一部分是极为重要的战略情报!
依靠着袁殊获得的战略情报,党组织建立了一系列通往根据地秘密交通路线,救援被俘的我方人士,这包括袁殊亲自救出的鲁迅夫人许广平,掩护潘汉年、范长江、邹韬奋等进入根据地;同样由于袁殊的情报及时,栗裕部队迅速跳出了日伪合围的“篱笆墙”……一言以蔽之,当时的袁殊虽然公开背着“汉奸”的骂名,但他却在隐蔽战线为抗战事业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袁殊与日伪、国民党、共产党都有联系;对此日伪、共产党、国民党等各方都是知道的,但在多种面目中,袁殊是以为中国共产党服务为主的。他担任日伪职务期间,没有做一件危害人民的事,而是尽量保护和营救被俘的抗日干部。虽然日伪和国民党对袁殊都不太放心,对他进行过调查,但自1937年到抗战胜利,袁殊竟然几乎没有发生过任何意外,这无疑是与他的智谋与出色的活动分不开的。对此袁殊在建国后常常对人说,抗战期间我党的敌后工作,幕后指挥的是潘汉年、王子春,但在台上表演的是我——袁殊。
抗战胜利后,得知国民党将以汉奸罪名起诉袁殊,中共将袁秘密转入根据地,并于1946年在根据地重新入党,后任华中联络部第一工委主任,建国后袁殊被调往北京,担任中央军委联络部副处长、中央情报总署亚洲司司长等职,负责做日美动向的调研工作。1955年袁殊受潘汉年案牵连,被捕入狱;1982年后随潘汉年彻底平反而获得平反,1987年袁殊病逝于北京,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如何评价袁殊?

袁殊(1911年3月29日-1987年11月26日),本名袁学易,化名曾达斋;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于上海文界、政界,身兼中共、中统、军统、日伪、青红帮五重身份;特工身份活动期间,曾提供德、苏开战部署及日军二战期间的准确战略情报;1945年10月秘密转移到苏北解放区;1949年,被李克农调到中央情报部门,负责日美动向的调研工作;1955年,因“潘汉年案”牵连,判刑12年,1967年期满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又再度被押8年;1975年5月,出狱后又被送农场进行劳动改造;1982年平反,1987年11月26日病逝于北京;著有《袁殊文集》。

如何评价游戏《潜伏之赤途》

如果说起《潜伏》,大部分人第一反应都会想起那部孙红雷板着一张扑克脸的谍战神剧。然而,就在一个叫做橙光的在线游戏平台上面,有个叫做范特西 (fantasia)的先生,做了一款同名的游戏。如果不与这部红遍大江南北甚至朝鲜地区的电视剧比较,《潜伏之赤途》(下用《潜伏》代替)获得的赞誉和 影响远远的超出了作者的想象以及作品最开始的目标。
游戏历史1年零4个月完成更新,整体全文18万字,3个主要结局,运行人次93万。因为它的完结,微博上做音乐的梁指导梁欢发了微博,写过《紫川》的老猪 1年没更新的微博发了一条介绍,通过画同人画成为徐克剧组一员的RC大大也发了一条微博。知乎、微博的评论大都说“神作!中国不是没有好的编剧的!”“在 AVG游戏不发达的中国,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十分厉害了,十分敬佩作者啊! ”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神奇的作品,竟然是一个人完成的。这个90后的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在读博士,究竟是怎样完成这样一部作品的呢?
范特西先生刚进门的时候,一眼就能看出他身上很多特质:理工男的不修边幅,学生的青涩,对陌生环境的小心谨慎。如果不是之前在心里对他的形象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很难想象《潜伏》这样一款作品是这样一个看上去有些内向羞涩的理工男做出来的。
不过当坐下来开始聊他的作品的时候,他的话就相对的多了起来。当被问及为什么会做《潜伏》的时候,他那张写满了不好意思的脸上开始有了惊奇神色,“诶?你们不知道么?这个是我实习时候的任务啊!”
他说这是2021年8月他在开始博士生活之前的暑假,在橙光实习的工作内容,当时的要求是“用2周的时间,做一个1万字左右,选错即死的生存类谍战游戏”。然而这个游戏一做就是1年多,字数也远远超出了原本的预期,整个故事的宏大程度远远超出了当年的计划。
范特西先生说,当他在13年9月写到第三章,主角的上线要杀掉主角,由上线的儿子接替主角领功受赏时,他意识到,这个故事已经远远超出最开始的想象和计 划,他不得不花了1周时间重新理清整个故事的后续思路。但是以现在完成后的复杂程度来看,这1周的时间简直也可以称之为神速了。
而对于主角的原型为何选择了袁殊这个不为大家所知的人物,范特西先生给出的答案更是简洁的令人瞠目结舌,他说他搜索潜伏时第一个搜索结果就是这个人,于是就写了。
那么既然选材和整体设计都这么迅速,为什么还是花了1年多的时间才完成制作呢?范特西先生的脸上充满了羞愧的说:“因为我比较懒。”
文章标题: 如何评价袁殊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5396.html
文章标签:评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