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3-14 12:32:09 | 作者:谋略那些事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2次
《资治通鉴》第18卷 汉纪十
汉武帝元朔三年(乙卯、公元前126年)
【解析】
这一段,老早就想说了,说之前先说说我自己的故事。
十多年前,我刚参加工作和一个同事关系极好。
有人说他坏话,于是我就给他说:“你就在别人面前说他好话,在领导面前夸他。”
当时,我还没读过《资治通鉴》,我就凭直觉认为这么做好,至于为什么没去细想。
后来读《资治通鉴》看到这一段,想起当时那个事情,做了一次长考,把这个事想透了。
所以,今天以公孙弘和汲黯这段故事为切入点,就把我的思考的分享给你。
汲黯喷公孙弘之前就发生过。
而汲黯这个人,性子直,说话更直,经常让汉武帝不高兴。
面对汲黯的指责,公孙弘并没有辩解,反而大大方方承认。
你汲黯说我公孙弘,矫饰做作,沽名钓誉,我的确就是这么想的。
但是,违反了国家制度?违反了法律?侵犯了汉武帝的权力稳定?
一个什么都没有!撑死了不过道德上有点立不住脚的小瑕疵而已。
如果在汉武帝的角度去看公孙弘的回答。
开诚布公、大方承认、不做掩饰,有欲有求。
更是一点都没毛病,反而觉得这个人不错。
当然,公孙弘更摸准了汉武帝的脉。
汉武帝对下面的人,如果有欺瞒,绝对是要杀人的。
反倒是公孙弘坦然承认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风险极低
当然,公孙弘这个直接承认,未必能够套用在职场中。
面对汲黯的指责,这次公孙弘并没有忍了,他有所反击。
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廷诘弘,诚中弘之病。这句话点明了两个关键点。
其一,公孙弘和汲黯关系好,而且极好,好过其他人与公孙弘的关系。
其二,今天汲黯突然发难,一下说中了公孙弘的问题。
这两点表明什么意思?
首先,汲黯和公孙弘关系好,但是汲黯却公然指责公孙弘,这是关系好的样子吗?
其次,汲黯一下就说中公孙弘的问题,那么他之前和公孙弘关系好,到底是为了什么?收集人家的黑材料?把柄?
最后,由上面两点得出,汲黯这个人很阴、很心机,要小心。
当公孙弘说出和汲黯关系好时,这不过是第一波攻击,其意是暗指汲黯这个人有问题。
公孙弘的反击还有第二波。
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这是在表扬汲黯,说正因为汲黯的忠诚,才让汉武帝能够时刻听到忠言。
来看看这句话到底有什么威力。
之前汲黯指着公孙弘,说他沽名钓誉。
按照常人的思维和处事方式,有人说我坏话,我不说反击吧,最起码也不会给这个人好脸色,为这个人说好话更是不可能。
但是如果,我依然为这个说了我坏话的人说好话、肯定对方呢?
在旁人眼中只会觉得你这个人本分、老实、厚道,不记仇、心胸开阔。
所以,为什么汉武帝在听到公孙弘说这句:“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
会有如此表现:天子以为(公孙弘)谦让,愈益尊之。
鲜花还要绿叶层托,丑恶与美丽必然相伴随。
既然觉得公孙弘不错,再反过来看那个说公孙弘的坏话的汲黯,又会有何种感觉呢?
你自己带入想一想。
但是,公孙弘人真有这么好吗?
弘性意忌,外宽内深;诸尝与弘有隙,无近远,虽陽与善,后竟报其过。——《资治通鉴》汉纪十一这句话简单概括,有矛盾表面好好的,实际上记仇的一逼,之后必定报复。
上面的分析,是直接点明如果有人说你坏话,你以说此人好话、肯定对方优点以回应,一方面是展示你个人人品好,另一方面反而把对方至于一个道德不佳处境,让他人认为这个人不是个东西。
那么接下来的内容,就比较阴暗了。
别人说你坏话,别管他是不是为公,其行为就已经说明对方把你不当朋友,甚至是敌人。
对于敌人,必定要清除。
关键是怎么清除、如何清除、如何在清除的时候不伤自己,这都是要具体分析思考的。
对于公孙弘而言,面对汲黯说坏话后,还能说汲黯好话,这就是一种敌意的伪装。
在旁人看公孙弘人不错的同时,更极有可能的认为公孙弘并不会以此报复汲黯。
因此公孙弘的敌意隐藏了,他可以在关键时刻出击。
毕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杀伤力才最大。
如果直接暴露敌意,一副要搞汲黯的样子,对方必定有所防备。
打击也好、报复也罢,必定会有一定。
如果因为报复造成自身利益的损伤反而不美,尤其是在一些关键、敏感的时候。
比如,你要提拔了,这个时候你就要低调又低调、慎重又慎重,绝对不能搞出事情来。
但是如果这个风头过了,你就可以看情况操作了。
这也是为什么,如果有人攻击你,会选择这个时候。
因为你处于敏感时期,不好回击,只能忍着,而且这个时候对你杀伤力最大。
两年后的公元前124年,公孙弘升任丞相,对汲黯的报复开始了。
说了这么多,现在再问你。
如果有人说你坏话,怎么办?
你可以说对方好话,在领导面前肯定他。
至于为什么,看了上面的分析,你明白了吗?
我知道你心理上未必过意地去,但是这招真的狠!
——END——
写文不容易,希望您能点个赞支持一下!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