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对中国有贡献吗?
杨振宁1977年和梁恩佐等人在波士顿创办了“全美华人协会”,促进中美关系。
杨振宁现居于北京清华大学。在教育上有一定贡献.
杨振宁是'全世界几十年来可以算为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作为最早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华人,这也算贡献吧.不过后二人因排名先后的问题交恶。
扬振宁和邓稼先是同乡,初中同学,西南联大同学,一起坐船去美国留学。后来两人有着完全不通的价值取向,走上了完全不通的道路!扬振宁留在美国繁华世界,靠获得诺贝儿奖,出尽风头,晚年还不甘寂寞!邓稼先当年毅然回国,为中华民族的两弹一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从这点讲,他没有邓稼先对国家奉献精神.
一个对宇宙有真正崇高探索之心的人,是绝对会尊重和敬仰杨振宁先生的。
就因为他放弃美国国籍回归中国?娶了与他年龄相差悬殊的翁帆?还是因为他在建国初期没有回国?
事实上,网上关于他的这些言论都是极其偏激断章取义的,翁帆出身不俗,人家本来就是清华的博士。在学霸的精神世界里,只有高山仰止的终极学霸才值得自己仰慕。而杨振宁,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吧。
然而谣言辱骂远不止这些。
还有人说他回国养老的。
但他们同样在说,中国这不好,那不好,又是雾霾又是毒食品,那杨振宁是回国吸雾霾养老?杨振宁回国后,把自己的资产都捐献用于中国的科研,有这种养老的吗?
还有人说他自私,没有早点回到中国、逃避税收说、说他帮助美国?
拿爱国主义来指责杨振宁,实在牵强。退一万步讲,即便有过美国国籍,杨振宁从来没有做过伤害中国利益的事情。
事实上,根据权威渠道提供的材料显示,杨振宁先生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一直都有一颗中国心,始终在为中国物理学做奉献。
杨振宁和钱学森关系很好,并且和两弹元勋邓稼先先生也是亲密挚友。他们不仅在学术上有诸多交流,且杨振宁还在生活和工作上对邓稼先有诸多帮助。在邓稼先遭到困难的时候,杨振宁老先生还积极发声坚决支持邓老。
对此,邓老的夫人许鹿希也曾经说过:“他们之间的情义堪比战友和亲兄弟。”
杨振宁的确没有和钱学森一起在中国最危险的时候回国,但这并非是他的本意。当年杨振宁先生有过回国的念头,但是大家研究之后没有同意。
钱学森老先生是做应用物理研究的,他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用于造导弹,是新中国最最迫切需要的东西。
但是杨振宁先生不一样,杨先生是搞前沿物理研究的,他的研究成果在当时的中国国内很难马上发光发热。因此当时大家的意见都是,希望他继续留在国外发挥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杨振宁先生才接受了这一建议,继续留在国外做研究。
要知道,当时的新中国极度孱弱,西方有些国家个别政客甚至会直接骂中国人是黄祸、黄皮猪、垃圾人种。所以有些国际科学交流学术会议或场合,总是特别排斥中国科学家,这十分不利于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而杨振宁先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利用自己在前沿物理学界积累的人脉和影响,积极在国外活动,说服各个国际学术研究交流组织,帮助中国科学家参与国际交流。杨振宁先生的努力,触动了很多国家的科学家,他们纷纷站出来帮助中国科学家,为中国打开了学术交流的大门。
并且,杨振宁先生留在在美国做的物理研究的那些年里,工作性质和“给美国人造导弹”没有任何直接关系。他所主持的最前沿物理研究,短时间内不可能作为任何武器应用,并且这些学术成果,杨振宁先生都印在脑子里,带回了中国。
1971年,杨振宁开始回到中国旅居并开展物理学教育以及讲座。七十年代的中国并非像今天一样富足,而是依旧十分贫穷落后,很多家庭都吃不饱饭,还有数亿人在温饱线上挣扎。
由于当时国内局势和经济形势依然很不乐观,所以物理学科研条件和物理学科知识储备十分短缺,很多方面的研究都是一片空白。
因此,杨振宁回到中国旅居后,把自己的家产都捐给了国家,然后全身心地投入了搭建前沿物理学教育体系的工作当中。
按照美国物理学界的权威评价,杨振宁是继爱因斯坦和费米之后,第三位物理学全才。
另外,杨振宁还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The first Chinese to win the Nobel prize,而且是在1957年,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这件事的意义也绝不亚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比起邓稼先,杨振宁就是狗?
如何评价杨振宁回到中国之后的贡献
走穴 秀恩爱
貌似大家对杨的评价不好啊!
大家对杨的评价无非以下几条:
1.不忠:杨振宁在中美战争和对抗年代,毅然选择为美国服务,后来更是加入美国国籍,这是对国家不忠。要知道他上学可是花的国家经费,国立西南联大。
2.不孝:杨振宁加入美国国籍时,他的父亲,一位更老一辈的知识分子对此不能接受,发表声明与之断绝关系,并且到死也没有原谅杨振宁。杨振宁在访谈中提到,这是他一辈子的遗憾。
3.不义:为了个人私利,不惜与合作者李政道反目为仇。
4.无耻:2004年底至2005年初,82岁高龄的杨振宁与28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学生翁帆再一次结婚,违背公理良俗,涉嫌乱伦,根本就是个无耻之徒。
以上只供参考,如果真实,那么真的很恶心。
请问杨振宁对中国有什么贡献呢?
很多人对杨振宁的印象非常刻板,觉得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觉得他对国家没有任何贡献、觉得他在最困难的时期放弃了国家、觉得他回到国内只是在国外混不下去才回来养老的。
但实际状况真的如同大家所说那样吗?其实并不是。
杨振宁在国际间的地位
首先,杨振宁并不是一个普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对于他来说,只是他人生中所经历的第一座高峰,在获得了诺贝尔奖之后,他的人生中还曾数次攀登过其他高峰、提出过不少对世界物理界震动极大的理论。
凭借着这些理论,他斩获了众多国际间重要的奖项,在世界各个国家都获得了非常崇高的学术地位。
除了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头衔之外,他还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巴西科学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教廷宗座科学院院士等众多重要头衔。
看着这些琳琅满目的头衔,大家还觉得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吗?
我们纵观现如今的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会发现很少有人能如同他一样在这么多国家、地区获得这么多头衔。
说实话,就算是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他也是站在了学术最顶端的人物之一。
除了自己拿诺贝尔奖,历史中还有不少人通过验证他提出的理论获得了诺贝尔奖,从这方面,大家想必已经可以看出他在学术界的地位。
杨振宁的贡献
其实以他在这么多国家所拥有的尊崇学术地位,然后再加上他这些年积累下来的各种奖金以及工资(兼任了国内外众多大学教授职务),他到哪里都可以轻轻松松度过自己余生,不至于出现“在国外混不下去”的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他又为什么会回到国内呢?
答案是他内心必然还拥有着极深的爱国情怀。
这点我们通过很多细节可以看出来。
比如在1971年的时候,他虽然已经加入了美国国籍,但是面对着钓鱼岛的问题他却仍然保持着一腔赤子之心,在美国参议院演讲、向美国人阐述了钓鱼岛属于我们的事实。
另外,他对国内的一些实际贡献也可以看出他这份情怀。
在1997年的时候,他引进美国的先进经验帮助清华大学建立了清华大学自己的高等研究中心。
在当时,他不仅给清华大学提供了经验,他还帮助清华大学从美国引进了不少科学人才,并且,他自己曾先后向清华大学捐助了600万美元(4000多万人民币)的资金资助清华大学进行科学研究,最后,他还通过自己的影响力为清华大学募集到了不少用来研究的经费。
而且他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时候,他还放弃了清华每年开出的100万人民币工资,没有拿这些钱,直接转手捐给了清华大学的研究中心,让清华大学用来进行科学研究。
此外,他还帮南开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内高等学府创建了独属于他们自己的研究所、极大推动了国内学术研究的发展,国内总共有60个物理实验室就是在他直接和间接的帮助下成立的。
我觉得从这点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的爱国情怀,要不然他何至于为国内的科学发展如此奔波辛劳?
杨振宁的选择
然后我们再来说一下他在艰难时期为什么没有回国的原因。
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当时国内没有供他施展才华的平台。
与钱学森、邓稼先等把理论实用化的科学家不一样,杨振宁研究的是基础物理,如果当时回到国内的话,他肯定无法继续展开自己的研究。
毕竟我们当时最需要的是把理论转换成实用的科学家,他这样致力于理论的科学家即便回来了,国内也肯定无法提供相应的设施和资金给他来展开那对物理界影响极大、但对国内困境没有丝毫用处的研究。
作为一个拥有着惊人才华、把物理当成了自己人生一部分的科学家,他做出这样的选择是无可厚非的。
如果换做是大家,大家是会选择放弃改变历史的可能还是选择在科学史上留名?
感情问题
最后我们再说一下他的感情问题,对于他娶了小自己几十岁妻子的事情很多人一直诟病不已,关于这点我们也没法说什么,不过我觉得这点并不影响他在科学界的地位。
如果大家有了解过其他著名科学家的历史事迹,那么大家就会发现杨振宁的感情问题与其相比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
比如爱因斯坦,在现实历史中他就是一个抛妻弃子的渣男,但这可影响不了他在科学界的地位。
比如牛顿,他平生非常喜欢讽刺人,在他抄袭了胡克的一部分论文后,面对着胡克的指责,他无法辩解,只能说出了一句“我之所以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话语”来讽刺胡克的矮小、驼背。
以上还没完,在胡克死后,牛顿为了报复胡克,直接动用自己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的权力把胡克在皇家学会里的实验室、图书馆通通拆除,同时又把学会中唯一一张有关胡克的肖像画给毁掉,以至于在胡克死后人们再难知道他的真实面貌。
当然,这种种事情同样无法影响牛顿在科学竞争崇高地位。
正所谓人无完人,再如何厉害的人,总该会有一些缺点,杨振宁也是一个正常的人,只要双方是你情我愿,那我们就不应该过多地以此去指责他。
文章标题: 杨振宁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如何评价他对中国以及科学界的贡献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4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