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坚如何评价桓温
苻坚闻桓温废海西公也,谓群臣曰:"温前败灞上,后败枋头,十五年间,再倾国师。六十岁公举动如此,不能思愆免退,以谢百姓,方废君以自悦,将如四海何!谚云'怒其室而作色于父'者,其桓温之谓乎!"——《晋书-载记第十三》
《晋书》里看到这一段,感觉好像苻坚并没有把桓温放在眼里。
这个讽刺应该是很辛辣的。苻坚觉着,桓温这种手下败将,北伐这么多年,简直浪费力气,想不到这个好小子在60岁的时候,还不卸甲归田,还玩废立皇/帝这出。
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权臣,谯国桓氏代表人物,东汉名儒桓荣之后,宣城内史桓彝长子。
桓温是晋明帝的驸马,因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政权而声名大奋,又三次出兵北伐(北伐前秦、羌族姚襄、前燕),战功累累。后独揽朝政十余年,操纵废立,有意夺取帝位,终因第三次北伐失败而令声望受损,受制于朝中王谢势力而未能如愿。
桓温曾在晚年逼迫朝廷加其九锡,但因谢安等人借故拖延,直至去世也未能实现。死后谥号宣武。其子桓玄建立桓楚后,追尊为"宣武/皇/帝/"。
苻坚(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小字文玉,略阳临渭(今甘肃省秦安县)人,氐族。十六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前秦帝国第三位国君。
苻坚容颜瑰伟 [1] ,雅量瑰姿 [2] 。极度崇尚汉文化 [3-9] ,年仅十三岁任龙骧将军 [10-11] ,后封东海王。在位时期,先是诛杀暴君苻生 [12] ,后励精图治,开凿泾水渠 [13] ,重用王猛、邓羌、权翼、杨安、朱肜等名臣良将,开创宣昭之治,史称“关陇清晏,百姓丰乐” [14-19] 。苻坚心怀“混一六合,以济苍生”之志 [20] ,在位期间广施仁政 [21-28] ,打压豪强 [29-31] ,减刑免租 [32-35] ,抚恤鳏寡 [36-40] ,从谏如流 [41-44] ,毕生以消除各族矛盾为己任 [45] ,各族百姓对苻坚十分地爱戴 [46-48] 。随着前秦国力日渐强盛,以军事力量消灭北方诸国 [49-52] ,降服化外蛮夷 [53-60] ,使饱受战乱的华北地区再度恢复生机,攻占东晋的川蜀、襄阳等地 [61-62] ,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又谴吕光征服西域三十六国,开拓五胡疆域最辽阔的时期 [63-65] 。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苻坚未有一次屠城暴行。
建元十九年,挥师南伐,发动淝水之战,意图消灭东晋,结束乱世。最终败给东晋谢玄率领的北府兵,导致社会矛盾激化,陷入混乱局面。
建元二十一年,为后秦主姚苌所害,临死前面不改色,怒斥姚苌卑劣行径,姚苌逼迫其交出传国玉玺,苻坚言已将玉玺送晋国,誓死不让玉玺落入羌人之手,最终被姚苌缢死于新平寺,终年四十八岁 [66] 。身后被三个国家共同追封谥号,尊上谥秦宣昭皇帝 [67-68] 、文昭皇帝 [69-70] 、壮烈天王 [71-72] ,庙号秦世祖。
如何评价桓温?
桓温,字元子,是东晋时期的重要将领、权臣,曾官至大司马。
首先他是一血气方刚之男、有仇必报之人。他的父亲是宣城内史桓彝,苏俊作乱时他的父亲被叛军杀害。于是桓温立志要为父亲报仇雪恨,据《晋书》记载:“枕戈泣血,志在复仇”,最后也确实达到了报仇目的。
其次,他战功赫赫、军事才能卓越。他最为人称道的功绩应该是平定成汉,这一举成功将蜀地重新纳入了晋国的版图中。他经过三战三胜、击败李权等部后,一鼓作气,与李势部队激烈作战中,凭借英勇与战略反败为胜,攻入成都。此外,他还三次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的国土。
同时,作为权倾朝野的将领,他也有勃勃的野心。北伐的目的之一便是想建立功勋,树立声望,进而夺取政权。在公元371年,他带兵回朝后,威逼褚太后废黜皇帝司马奕,迎司马昱为帝,即简文帝。而后在朝中大肆排除非己力量,弹劾司马晞、诛庾倩、庾柔等人。这些举动引得简文帝的害怕,据《资治通鉴》记载:简文帝“常惧废黜”。
不过时局复杂,简文帝驾崩后,他本以为可以继任王位,不过由于王彪等人的极力反对,晋孝武帝继位。后桓温患病,然而就在他病情加重后,他仍逼朝廷加其九锡之礼,并多次派人催促。可见其对于权力的强烈渴望与追求。
此外,他主持“土断”,提高了东晋的经济实力,招贤纳士,任用了很多有才能之人。这些对于东晋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这句豪爽之言便是出自桓温。
总的来说,桓温富有军事之才、善于用兵,是一代军事家;也是一位血性方刚、野心勃勃之人;还是一个喜爱书法、选贤举能,对东晋发展做出贡献的重要朝臣。
东晋时候的桓温算得上是枭雄吗?为什么?
前期勉强算,综合后期表现总体只能算权臣奸雄
文章标题: 如何评价东晋桓温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4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