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何评价卜正民的《纵乐的困惑》这本书

时间: 2021-12-28 11:01:0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0次

如何评价卜正民的《纵乐的困惑》这本书

如何评价《哈佛中国史》

2021年10月,著名汉学家卜正民主编的《哈佛中国史》中文版在中国问世。这套丛书从公元前3世纪秦一统天下写到20世纪初清朝终结,从全球史的视野讲述了中国的帝制史。

丛书分六卷,分别为《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分裂的帝国:南北朝》《世界性的帝国:唐朝》《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挣扎的帝国:元与明》和《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卜正民写的是元明卷,美国汉学家陆威仪、罗威廉和德国汉学家迪特·库恩参与了其他部分。“我们的目的是尽量客观、公正地讲述中国(从秦到清)两千多年的历史,让对中国历史不太了解的人在看过后了解。”卜正民说。这套书被誉为“多卷本中国史的黄金标准”,已被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指定为中国史课程教材。

水浒中武大郎的原型真是知县武植吗,他的妻子究竟怎么样?

现在一有什么娱乐八卦出现,网上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让子弹飞一会”,因为大家都知道这种娱乐八卦很可能随着后续爆料,会有反转。


事实上不仅是娱乐八卦,就连古代小说人物这年头都有反转的。


比如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著名人物:武大郎。


前些年河北清河县爆出一则新闻,原来《水浒传》里的武大郎原型是明代永乐时期的进士武植,据说考古发掘他的墓,发现根据他的骸骨,武植至少身高在1.8米,根本不是什么“三寸丁谷树皮”。


还说武植一直担任县令职务,他妻子潘氏是知府的女儿,贤良淑德,给武植生了四个儿女,两口子一辈子和和美美,白头偕老。


那么,武植是怎么变成武大郎的呢?


清河县武植墓

根据清河县自称武植后人的武家那村的村民介绍,这主要是武植得罪了自己同窗黄堂,黄堂虽然和武植是同学,但是没武植有本事,考不上科举,一直在老家,有一次家里着火,黄堂家被烧成了白地,于是黄堂只好跑去找武植求助。


结果武植因为公务繁忙,没怎么和自己这个同窗接触,于是黄堂就认为武植是“狗眼看人低”,嫌弃自己是穷人,不愿意搭理他。


于是怀恨而走的黄堂就到处抹黑武植和武植的夫人潘氏,而且还编一些伦理相关的段子来编排武植夫妇,还说潘氏族水性杨花云云。


结果等黄堂到家才发现,原来武植早就派人给他在老家修好了房子,这个时候黄堂又悔又恨,觉得自己对不起武植;无奈黄堂编的段子已经传播到全国各地,甚至被施耐庵当成了素材,写进了《水浒传》。


结果就这样,因为文人无行,受人爱戴的武知县和他的夫人潘氏竟然成了《水浒传》里的“三寸丁”武大郎和华夏知名的坏女人潘金莲。


看完整个故事,是不是觉得特别感慨?觉得武植那位同窗特别不是东西?


别着急激动,反转来了。



这个故事包括武植都是相关人士杜撰出来的,目前不足以证明清河县有过“武植”这么一个人,更别提他是《水浒传》武大郎的原型了。


下面我就详细介绍一下为什么“武大郎”是“武植”是一个谎言。


首先,施耐庵写《水浒传》时根本就没有提到武大郎叫什么名字。一直到崇祯版的《金瓶梅》第一百回时才提到武大郎的名字。


又有一人,身躯矮小,面背青色,自言是武植。——崇祯版《金瓶梅》第一百回普静禅师诵念解冤经咒


要知道,根据目前史料,施耐庵死于1370年,也就是明洪武三年,当时元朝还是至正三十年呢,元顺帝都还活着呢。


即使按照自称武植后人所言,武植真是明朝永乐年间的进士,那么一个洪武三年就去世的施耐庵是怎么听到永乐年间进士的八卦的?


更别提《水浒传》里根本就没有提到武大郎的叫什么,而提到武大郎叫武植的是崇祯版的《金瓶梅》,《水浒传》最早成书于明朝嘉靖年间,而《金瓶梅》成书大概在明朝万历二十年前后,两者相差了50多年。


难道《金瓶梅》的作者还会为了武大郎叫什么专门跑到清河县去考证吗?


崇祯版《金瓶梅》

根据加拿大学者Timothy Brook《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一书,一名生活在浙江北部的举人去京师赶考,要在路上走四十天时间。


目前大家都认为《金瓶梅》作者是兰陵笑笑生,生活在南京或者江南一带,大家觉得《金瓶梅》作者会为了武大郎叫什么,专门从南京花几十天时间到河北清河县去考证武大郎姓甚名谁?


其次,即使“武植“这个人,从现有史料看,也属于后人杜撰。


清河县武家那村名声称武植是明代永乐年间进士,然而目前明代进士名录已经出版了,所有明代进士都可以在这本名录上查询到,但是很遗憾,进士名录里根本没有武植的名字。


而《清河县志》从明朝嘉靖二十九年首次成书开始,一共修了七次,这七次里都没有记载清河县有一个进士叫武植。


进士可不是韭菜,不是种下去就有,明清一个县很可能半个世纪都出不了一个进士,换言之,考中一个进士,县里都会当宝贝,如果武植真是清河县考中的进士,怎么可能《清河县志》不收录?


那么是不是武植其实不是进士,只是举人呢?


也不是,因为目前清河县还保存着光绪版的《清河县志》以及民国版的《清河县志》,《县志》里都会有当地举人名录,但是很遗憾,两个版本的县志里都没有武植的名字。


清河县志进士名录

也许有人会问,是不是举人太多记漏了?这绝对是不可能的,因为明清别说文举人,武举人都没那么容易考,以河北沧县为例,有明一朝才5名武举人,清河县明代举人不足80人,怎么可能遗漏?


事实上更为夸张的是目前认定的武植故乡,清河县武家那村,根据《清河县志》在清朝乾隆朝以前一直叫“孔宋庄”,顾名思义,该村是以姓孔、姓宋两家人为主,一直到了乾隆朝之后才因为村里人员变更改名为武家村。


《邢台市地方志丛书·清河之最》

也就是说在清朝乾隆年间之前,目前的武家村根本不是所谓“武氏族人世代所居之地”,那么又如何证明明代人“武植”就是武家村的人呢?


根据清河县政协编纂的《邢台市地方志丛书·清河之最》披露,1992年武家村村民确实在村里发掘了一座古墓,但是这座古墓有明显的清代古墓风格痕迹,而且没有任何遗物留存。


也就是武家村的村民确实在1992年发现了一座疑似清代风格的古墓,没有任何墓碑以及遗物留存的情况下被武家村村名认定为“武植墓”。

武大郎的原型是武植。他的妻子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还非常温柔贤惠,出身也十分高贵,可惜夫妻二人都被小说给抹黑了。
武大郎的原型的确是武植,他的配偶也的确叫潘金莲。但是武植是个书生,当过县令。潘金莲出身名门,是位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她对武大郎一心一意,还有贤惠勤劳仁义的美名。后来武大郎因得罪小人,被人诽谤,才有恶名传出并被写入《水浒传》。
是的,他的妻子也不是像小说中潘金莲那样的荡妇,而是非常贤惠的。武植和他的妻子非常恩爱,他们与小说所描述的形象完全相反。

《哈佛中国史0561挣扎的帝国:元与明》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挣扎的帝国:元与明》([加] 卜正民)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提取码:76jm     

书名:挣扎的帝国:元与明

作者:[加] 卜正民

译者:潘玮琳

豆瓣评分:8.1

出版社:三辉图书/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21-10

页数:360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挣扎的帝国:元与明》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第五卷。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别出心裁,从气候这一环境史角度讲述元明帝国的发展与兴衰,凸显出这一时代的两大特征:蒙古征服后东亚大陆的新型政治秩序与环境变迁带来的社会生存困境,进而呈现出中国第一个连贯的生态历史。同时,他还探讨了中国古代专制、社会复杂性和商业化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新颖的视角,精致的结构,久已被忽略的生动细节,极富故事性和启发性,以及强烈的现实关怀,堪称近年来元明史领域令人耳目一新的史学佳作!

――――

哈佛中国史(全六卷)

[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主编

01 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美]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著 王兴亮 译

02 分裂的帝国:南北朝

[美]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著 李磊 译 周媛 校

03 世界性的帝国:唐朝

[美]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著 张晓东 冯世明 译 方宇 校

04 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德] 迪特•库恩(Dieter Kuhn)著 李文锋 译 邵君安 校

05 挣扎的帝国:元与明

[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 潘玮琳 译

06 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美]罗威廉(William T. Rowe)著 李仁渊 张远 译

----------------

【编辑推荐】

【《秩序的沦陷》作者、享誉世界汉学界的史学大家卜正民最新力作】国际顶尖汉学家卜正民教授新作,国内首次出版代表50年来世界中国史全新研究成果,数十所世界一流高校中国史指定教材,英语世界秦汉史首选必读;简洁生动,耳目一新,为大众读者阅读元明史必备首选!元明史专家商传、张帆、李新峰、孙竞昊、方骏联袂推荐!

―――――――――

【全球史视野,跨学科跨领域的全新元明史】卜正民教授立足世界看中国,首次从气候与环境导致政治变迁这一全球史角度审视元明两朝帝国的兴衰,呈现出中国第一个连贯的生态历史。他真正做到了跨学科跨领域解读元明两朝历史,涵括天文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城市史、环境史、女性史、民族史等多个学科领域,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地展现了元明二朝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

【颠覆国内主流史学观点,将元明两朝历史紧密相连】卜正民教授极富创见,在本书中提出多个观点颠覆传统史学认知,具有高度的启发性——将元朝与明朝的历史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政治史与社会经济文化史相结合,将传统的历史多层次化并且立体化,将国家更看作一个经济体而不仅仅是政治体。

―――――――――

【耳目一新的史学佳作】新颖的视角,精致的结构,久已被忽略的生动细节,极富故事性和启发性,强烈的现实关怀,堪称近年来元明史领域令人耳目一新的史学佳作!

―――――――――

【关于套书】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丛书

《哈佛中国史》六卷本丛书,由国际著名汉学家卜正民教授领衔主编,集结罗威廉、陆威仪和迪特•库恩三位知名汉学家,萃集半个世纪以来西方最新的中国史研究成果,以全球史视野、多学科学识颠覆传统中国史叙述模式,倾十年之功写就,是继《剑桥中国史》之后最能代表西方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史研究全新成果和水准的多卷本中国通史。

《哈佛中国史》丛书站在风起云涌的21世纪,从全球史角度重写“世界中国史”,引导世界重新思考当下中国。丛书上自公元前221年秦朝一统天下,下至20世纪初清朝终结,分为六个帝国时代——秦汉古典时代、南北朝大分裂、世界性帝国唐朝、宋朝的社会转型、气候变迁影响下元明帝国的兴衰,以及成就斐然、盛况空前的大清王朝,进而串起2000年中华文明跌宕起伏的荣辱命运。

《哈佛中国史》丛书专为普通读者而作,语言生动活泼,文风简明精悍,结构精致合理,极富故事性和启发性,是一套给大众读者的权威、简洁、清晰、独特的全新中国通史。

《哈佛中国史》丛书出版后获得很多赞誉,被称为“多卷本中国史的黄金标准”,堪称哈佛大学出版社的典范之作,已被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数十所世界知名大学指定为中国史课程教材。

----------------

【名人推荐】

★我希望我们抱着生命经验之复杂的想法,而不是退回到“历史事件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它该发生”那一套统一的、早已建构出的历史叙述中。我们应该从自己所写时代的内部而非外部来呈现那些岁月,但同时,我们的写作也需要囊括该时期内中国所征服的地区,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从内部来观察,还要具备全局眼光,将影响该地区历史进程的非汉人形象更加具体。这套书仍保留的一个传统是按照朝代来划分中国历史。之所以这么做,部分是因为朝代变更往往意味着正式统治者的改变,由此人民的生活组织方式也改变了;更重要的是因为朝代的确提供了时间定位,方便人们明白自己在历史的何处徜徉。所以,读者会在这一套书中见证朝代兴衰,但也能更多地了解某个时代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像在故事书中那样只看到皇帝和大将军们的传奇故事。

——主编卜正民,“哈佛中国史”中文版总序

★透过海外中国学家对“中国/历史”的叙述,我们不仅能看到“异域之眼”中的“中国史”,而且能看到塑造“中国史”背后的理论变化,也能看到重写“中国史”背后的世界/全球史背景。其实,当他们用流行于西方的历史观念和叙述方法来重新撰写中国史的时候,另一个“世界中的中国史”就产生了。

——复旦大学教授葛兆光,“哈佛中国史”推荐序


★不似“剑桥中国史”皇皇十余卷深奥厚重,作者甚众,而是继“剑桥中国史”之后最能反映世界汉学最新研究成果、代表世界汉学最高水准,每个断代仅由一人一气呵成,专为普通读者走近、思考和理解中国而作。

——包弼德,美国历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

★权威、详尽的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丛书一直被奉为多卷本中国史的黄金标准。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套六卷本中国史以一种新鲜、紧凑、易读的方式涵盖了公元前2世纪到20世纪初期中国古代王朝兴起、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进程。

——独立学者查尔斯• W.海福特

★这一精彩的由著名汉学家卜正民教授主编的“哈佛中国史”丛书,为哈佛大学出版社带来了至高的荣誉。它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中国。

——历史学家乔纳森·米尔斯基

★《挣扎的帝国:元与明》卜正民教授用他新颖的视角和生动细节描写成就的一部元朝与明朝的历史。他将元朝与明朝的历史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政治史与社会经济文化史相结合,将传统的历史多层次并且立体化,将国家更看作为一个经济体而不仅仅是政治体,这些都是他与我们这些国内学者解读历史的不同之处。

——商传,元明史专家,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挣扎的帝国:元与明》不仅有着精致的结构,而且富有故事性和启发性,以及强烈的现实关怀。卜正民教授强调了一个时代挣扎的身影:在政治人物的风云际会、民族迁徙斗争杀戮的背后,全社会(不只是中原农业文明群体)统统屈服、受制于环境变迁,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做出一定程度的探讨与努力。它兼顾各界读者的精心布局,与一贯的高度可读性,对专业、非专业读者各有价值。

——李新峰,明史专家,北京大学教授

★卜正民教授对中国史研究贡献良多。我对他十分景仰,他对于地理和地方史的关注,对于人们真实生活的兴趣,以及在商品流通、社会运转、司法公义上的专长,都令我受益匪浅。他还具有相当的文学天赋,擅长讲故事,通过阅读大量的明代笔记,成功地描写了诸多有关特定人物及其事件的主题。他总是很风趣,让人如沐春风。

——包弼德,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


★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丛书,是一部叙述从秦朝建立到清朝灭亡2000多年中国历史的重要史学丛书,自面世以来,屡获嘉评。越来越多的各地大学将该丛书或其中的单卷本指定为中国历史课程的教科书或参考书,如美国的华盛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罗格斯大学、夏威夷大学东西中心;加拿大的皇后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阿卡迪亚大学、西安大略大学休伦学院;荷兰的莱顿大学和香港的城市大学。丛书的四位作者,都是西方研究中国历史的顶尖学者,各自撰有多部广受关注的断代史专著。主编兼元明史的作者卜正民教授,更是享誉汉学界的史学大家,已有十多部论著被译为中文,在海峡两岸拥有庞大的读者群。这次他从环境变迁的角度探讨元明帝国的兴衰,为研究中国历史提供了一个新颖视角。我深信,本丛书中文版同样会受到世界各地中文读者的关注和欢迎。

——方骏,明史专家,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休伦学院历史系教授

★这是一本广博的、写得极好的对13世纪到17世纪的中国历史的概述。卜正民教授极富魅力与技巧地运用故事和轶事阐明了历史的趋势。对那些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和比较历史学家来说,这本书都非常实用。

——戴彼得(Peter Ditmanson),汉学家、牛津大学教授

★卜正民教授对中国所使用的生态切入点既新颖又及时:因为如今的中国也面临着广泛的由环境和自然灾害引发的困境。

——查林·哈尔伯茨马(Tjalling Halbertsma),《亚洲研究》

★这是一部少见的既能吸引学术型读者也能吸引大众读者的作品。它易读的文字和有趣的故事叙述,加上对整段历史的宏观视角,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读懂它……《挣扎的帝国:元与明》是一位中国史领域的重要权威所写的杰出的对元明历史的宏观研究。

——王文生,《世界历史》

作者简介:

卜正民(Timothy Brook),1951年生,享誉世界汉学界的史学大家,师从孔飞力教授,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历任多伦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校教授,英国牛津大学邵氏汉学教授,美国亚洲学会前任会长。现为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圣约翰学院历史系教授,兼圣约翰神学院院长。学术视野广阔,主要从事亚洲历史和文化的研究,研究领域涉及明代社会和文化史、“二战”时期日本在中国的占领等。

主编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丛书,并撰写其中第5卷《挣扎的帝国:元与明》,首次从气候这一环境史的新视角解读元明两大帝国的兴衰,呈现出第一个连贯的生态历史。

已翻译为中文的作品多达十几种,在海峡两岸拥有庞大的读者群。其他主要代表作品有:《秩序的沦陷》、《杀千刀》、《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国家与社会》、《维梅尔的帽子》等。其中,《纵乐的困惑》获得2000年美国“列文森中国研究最佳著作奖”,《秩序的沦陷》获得深圳读书月2021年度“十大好书”。

--------

译者简介

潘玮琳,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学全英语硕士项目兼任讲师。研究领域为近代中国物质文化史、海外中国学。

文章标题: 如何评价卜正民的《纵乐的困惑》这本书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1041.html
文章标签:这本书  困惑  评价  卜正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