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果李世民不亲征高句丽而是派李靖去会怎样

时间: 2021-12-12 15:00:4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8次

如果李世民不亲征高句丽而是派李靖去会怎样

世民为何不顾朝中大臣反对,御驾亲征高句丽呢?

对于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的事情,历史上的评价褒贬不一。

相当一部分历史学者认为这是李世民晚年昏聩,穷兵黩武,给予了负面的评价。再加上战争的最终战略目标没有完成,这场战争评价也是非常低的。

与之相对比,战前唐朝朝廷内过高的反对呼声,尤其是反对李世民御驾亲征的意见很多,所以使得这场战争成为李世民军事生涯少有的负面评价。

而对于这些反对意见由来,李世民是心知肚明的,可是他仍旧坚持攻打高句丽,还选择了御驾亲征的极端模式,这让很多人难以理解。

反对李世民出兵高句丽的意见大致分为以下几种。一种是认为唐朝刚灭了东突厥和高昌国,需要休养生息,不宜大动干戈。第二种意见是隋朝当年就是在征高句丽时崩溃的,唐朝要引以为戒。

第三种意见认为高句丽地区苦寒之地,没有什么丰富的资源,完全是鸡肋,打下来也是得不偿失。

对于上述的三种反对意见,李世民作为唐初有数的军事家是很清楚的。

然而在李世民看来,这些都是表面原因,也是朝中文武反对他下一步行动的借口。他们提出这些意见其实包含着另外的含义,这种含义不能公开发表,只能找这些借口来阻止李世民出兵高句丽。

在这次战争中,李世民罕见的选择了御驾亲征,这是他当了皇帝后少有的出格举动。就连面对东突厥和西域诸国这样的强敌,李世民也只是派出李靖、侯君集、薛万彻等大将出征,而没有选择御驾亲征。

高句丽虽然路途遥远,环境恶劣,但比东突厥和西域诸国差得不是一点半点,李世民却选择了御驾亲征,的确让很多人难以理解。再结合李世民坚持征讨高句丽的坚决态度,我们猜测他在其他方面有着别的想法和意图。关于李世民真实的想法,我们根据唐朝在征高句丽前的一些变故,做出了一下的推测。

李世民坚持御驾亲征高句丽,很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行为。虽然在国际形势和外交层面,而打着一统朝鲜半岛的战略野心,也的确会对中原造成巨大的威胁。

但是这些威胁并不会马上发生,至少也得十几年以后。而且当时唐朝正处于国力的上升期,获得了北疆和西域诸国的拥护,其强大的战争动员能力不是高句丽那等小国能够挑战的。

因为李世民认为高句丽对唐朝存在很大的威胁,所以为了维护权威,不顾朝中大臣反对,御驾亲征高句丽。
因为高句丽的地理位置太过于重要,再加上自己想要统一天下的心愿。
因为他有野心,他想让自己的王朝版图扩大,所以就这样做了。

面对装病不肯出征的李靖,李世民是怎样对付他的?

李靖其实一开始是隋朝的臣子,李渊想举兵反隋的时候,李靖是想去向隋炀帝告密的,但是被却李渊发现了,准备斩杀李靖,但是李靖毕竟是个武将,李渊的本意就是为我所用,最后也成功了。李靖也成为了唐朝的开国功臣。后来玄武门兵变,李世民上位,但是李靖对李世民却不如房玄龄等忠心,这也是李世民发愁的问题,但是随着两个人的熟知,抱病休息的还是被李世民所用,也成为一段佳话。

一、李渊说服李靖,李靖成唐朝开国功臣。

李渊赦免了李靖之后,李靖就带兵出战,为唐朝的江山奠定了基础,所以李渊很是重视李靖,给李靖了很多职位,毕竟这么大一个功臣。李渊死后,李世民继位,想收缴李靖为我所用,但是李靖似乎并不领情,李世民可是一个有办法的人。

二、李靖征讨突厥,李世民奖励。

李靖征讨东突厥之后,大获全胜。但是这个时候,朝中却出现了很多对李靖的弹劾,说是李靖治军不严,导致军士抢夺了各种珍宝等等。李靖回到朝堂准备受罚,李世民却大大表扬了李靖,说那些都是诬告,你军工显赫,还给了很多封赏。李靖瞬间就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一边捧一边打压,所以还是要离李世民远一点。

三、李世民亲征高丽,逼李靖跟随。

后来的李靖就称身体抱恙,不想再南征北战。后来,高丽国来犯,李世民准备御驾亲征,却要李靖跟随,李靖借口生病。李世民却说:

 "勉之,昔司马仲达非不老病,竟能自强,立勋魏室。"

李世民说的是司马懿装病,曹爽放松了警惕,结果司马懿却发动了高平陵之战,篡夺了曹魏政权。李靖一听,哪里还敢躺着,立马起来去跟李世民征战了。

李世民逼着他出征,对他说了司马懿装病的典故,李靖也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
李世民直接就给他说了司马懿装病后纂位的事,你李靖当然不想自己扣上这么大一顶谋反的帽子,所以立马起兵出征。
不管李靖怎么装病,李世民都非常固执的要“重用”他,他患有足疾,李世民让他带兵对抗吐谷浑,下一次战争的时候,李靖已经表现得非常弱,但是李世民还是不忘带上他。

李世民问战神李靖自己兵败高句丽的原因,李靖回答了哪5个字让他豁然开朗?

李靖说了什么?

李世民问战神李靖自己兵败高句丽的原因,李靖回答了“此道宗所解!”这5个字让他豁然开朗。

亲征高句丽

在隋唐时期,邻国的高句丽一直非常不老实,在边境作乱,为害一方。历史上的隋炀帝杨广就感觉高句丽有点太作了,就三征高句丽,由于天灾人祸,最后兵败而归,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隋朝直接亡国了。

随后,唐朝建立了,直接接盘了隋朝的政治遗产。当时,趁着战乱,周边的小国都不老实,特别是北边的突厥和东边的高句丽最为猖獗,其中突厥对唐朝的威胁最大,一度曾差一点就搞掉了唐朝。因此,在唐朝初年,突厥成了唐朝的心腹大患。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经过多年的征战,将突厥给灭了。

随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着手收拾东边的高句丽。据史料记载,在贞观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以高句丽摄政弑主虐民为由,亲率六军,从洛阳北进,御驾亲征高句丽。作为马上皇帝唐太宗李世民领兵打仗,是非常牛的,在前期唐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占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座城,歼灭了大量的唐军。

然而,唐太宗李世民并没有将高句丽给灭了,最终因为当地天气变冷,人马匮乏,粮食将尽,不得不班师回朝。这场战争在外人看来,唐军以较小的代价,重创敌军,是一场大胜仗才对。但是在唐太宗李世民看来自己没有一举灭掉高句丽,最后灰溜溜地撤军,就是失败,心有不甘。

李靖的回答

唐太宗李世民班师回朝后,对于这次兵败一直耿耿于怀,认为自己有李靖、李勣、李道宗等大将,士兵也很英勇,自己的指挥也没有问题,最后为何就失败了呢?对于这个问题,唐太宗李世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询问大唐战神李靖,李靖轻叹一声,只说了五个字:“此道宗所解!”这5个字的意思就是李道宗曾经为您解决过,其潜台词是你没有听从李道宗的建议。

唐太宗李世民一听愣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就找来了李道宗,询问其中的缘由,李道宗回答说:“我曾建议直接派兵奇袭高句丽的都城,擒贼先擒王。当时,陛下由于太忙,并没有在意。”李世民一听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后悔没有听取李道宗的建议。

唐军在敌军面前是非常强大,敌军根本不是对手。唐军想一鼓作气,速战速决,但是敌军却避而不战,跟唐军打起了持久战,最后拉长了唐军的战线,后勤成了大难题,再加上天气变冷,唐军就无力再战,只能退兵。

结语

实际上,唐太宗李世民这次亲征高句丽犯了当年隋炀帝杨广一样的错误,只是幸运的是李世民见好就收,及时退兵,没有被拖垮。

随后,唐太宗李世民吸取了这次的教训,改变了策略,不再派大军征讨,而是派精兵不断地骚扰高句丽,消耗高句丽的资源,削弱高句丽的实力,一步步将其蚕食。亲征高句丽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后一战,他没有看到消灭高句丽的一天,在遗憾中逝去。最后,在唐高宗时期,唐军一举灭掉了高句丽,终于完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的遗愿了。

那五个字是“此道宗所解”!李靖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就是李道宗本来替您出过主意,但是您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李世民亲自带兵出征高句丽,但是一向带兵打仗很厉害的李世民竟然战败了,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这件事是造成李世民去世的原因之一。在李世民准备讨伐高句丽的时候,朝廷上就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反对他出征的,因为大唐现在的地位已经没必要去理这种小国,反观李世民年纪也不小了,李治这个时候根基不稳,外一出点事会让引起大唐动乱的。一种是支持他出征的,觉得高句丽区区小国,还竟然占着我们大唐的领土,一定要打。


根据历史记载,还是支持攻打高句丽的人比较多,并且李世民觉得自己宝刀未老,觉得御驾亲征。他觉得自己御驾亲征就算是他什么都不做,只要他去就一定会鼓舞前线士兵的士气,让他们一鼓作气的消灭高句丽。



李世民在作战时亲自上前线,和基层的士兵一起背麻袋,扛着石头填平护城河,再紧接着火烧西南楼,东晋时期就失去的辽东就这么被李世民夺了回来。辽东胜利后,借着就要去攻克白岩城,但是因为天气越来越凉了,敌军也在奋力抵抗,所以李世民就撤军了。李世民后来经过李靖的指点才知道原来那会他要是听李道宗的,让他带着五千兵马去袭击高句丽的话,那么这次可能就不会失败了。

李靖说:此道宗所解。意思是之前李道宗不是给您建议了吗?您没有采用罢了。
李靖说了五个字“此道宗所解”,之前李道宗说替李世民去出征,当时事情太多李世民给忘记了,这么一说想起来还真有这么一回事,后来李道宗带五千兵马攻打高句丽,
此道宗所解。李道宗曾出主意让李世民带5000兵马出征,就不会失败了,但李世民并没有采纳李道宗的意见。
文章标题: 如果李世民不亲征高句丽而是派李靖去会怎样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0253.html
文章标签:亲征  高句丽  李世民  李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