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明朝开国统帅徐达是怎么死的

时间: 2021-11-23 11:03:1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0次

明朝开国统帅徐达是怎么死的

明朝开国第一将徐达,功勋卓著,他究竟是如何死的?

徐达是病死的算是得了一个善终,至于说徐达是吃了朱元璋的“蒸鹅”而死的纯属扯淡,这个说法应该是缘于《龙兴慈记》可以说现在绝大多数明朝的奇闻异事都是源于《龙兴慈记》,什么朱元璋生下来就天生异象、刘伯温算卦秒天秒地的行为都是其中的描述,所以这本书都能当成神话小说来看了,下面说一下徐达。

一、投奔朱元璋

说起来徐达和朱元璋真的有些相似,他们两个都是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小时候都有过放牛的经历而且还是同乡,所以不少的影视剧都会把两个人设置成从小一块长大的,但是徐达当时是通过朱元璋招兵才和朱元璋认识的,徐达也是通过一次次的胜利才有了后来的位置。

二、生来忠良

而徐达的品格在朱元璋的评价当中是完美的,徐达也是为数不多在开国初期没有沉迷于财富当中的人,当上朱元璋看徐达的宅子老旧就一直想把原来居住的宅子赏给徐达,但是徐达一直不敢要后来朱元璋趁徐达醉酒就把徐达送进了王府打算让徐达强行收下,但是徐达醒来一看在王府就懵了来到朱元璋的面前一边磕头一边说死罪,朱元璋一看这种情况也打消了赏赐的心思。

三、死亡原因

徐达死亡原因就是病死和朱元璋没有关系,当时两个人一个在南京一个在北京所以说两个人的交流都困难更别说给烤鹅了,徐达死后朱元璋伤心到晕厥当时给徐达的评价是“忠志无暇,昭明乎日月“,所以徐达后代的待遇也是开国大臣当中比较好的,尤其是他的大女儿后来嫁给了朱棣,而李善长、蓝玉这些被抄家的人没有办法和徐达比,徐达之所以能有这样的结局还是懂得知足。

明朝开国功臣徐达是怎么死的?

关于徐达之死,另一种传说是被朱元璋害死的。朱元璋从起兵到称帝以后,一直是以威猛严厉治军治国的。登上皇帝座位后,朱元璋想的头等大事就是江山永固,他的子孙后代永远做皇帝。所以,他对当年立过汗马功劳,出生入死为他打江山的功臣特别猜忌,担心他们哪一天会谋反夺权。另外,太子朱标性情仁善宽和,朱元璋怕他将来驾驭不了功劳卓著的元老重臣,于是下定狠心,大开杀戒,滥加株连。前面说到杀胡惟庸一案和后来杀大将军蓝玉一案,就牵连而杀掉了几万人。史书上称,朱元璋当皇帝后"无几时不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为了他的独裁统治和江山永固,他杀功臣杀红了眼,因而后人翻阅明初史书,对这一段杀戮历历在目。
  有关徐达被害身死的经过史书上记载:徐达在北平身患背疽,这是一种恶疮,很难治好。朱元璋派徐达的长子徐辉祖带着书信前往北平看望,不久又召徐达回南京疗养。有一天,宫中内侍给徐达送来皇帝赏赐的食盒。徐达从病床上挣扎起来磕头谢恩,然后打开食盒,一只蒸鹅呈现在眼前。据说背疽最忌吃蒸鹅。君命难违,徐达最后流着泪当着内侍的面吃下了蒸鹅,不几日便死去了。但也有的史书上作了考证,认为"赐食蒸鹅"是野史中歪曲事实真相有意贬斥明太祖。

明朝大将徐达怎样死的

徐达是重病逝世的,洪武十七年(1384年),徐达在北平留守时得了背疽,不久稍微好些。然而次年二月(1385年),病情加重,随后去世。

徐达死后,朱元璋亲至葬礼以示悲疡,把他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追封他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朱元璋曾经称赞他说:“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贪图女色财宝,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没有过失。当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达。

扩展资料

人物评价

徐达一生骁勇有谋,战功及筑边皆功劳显赫,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他话语较少而思虑精深,在军中,军令一旦发出便不改变。各位将领遵奉其令都凛然畏惧,而在太祖面前则恭敬谨慎像不敢讲话一样。

善于安抚将士,与下级同甘共苦,将士无不感激他的恩德愿意报效尽力,因此,兵锋所向无不克敌制胜。更能严格约束部队,所攻克大都会二处,省会三处,府城县城一百余处,市井安然,百姓不受战乱之苦。

参考资料

徐达——百度百科

重病逝世。

徐达 (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灭亡元朝。以后,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洪武十七年(1384年),徐达在北平留守时得了背疽,不久稍微好些。然而次年二月(1385年),病情加重,随后去世。

徐达死后,朱元璋亲至葬礼以示悲疡,把他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追封他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 朱元璋曾经称赞他说:“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贪图女色财宝,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没有过失。当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达。”

扩展资料

徐达,大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他出生于一个世代种田的农民家庭,小时曾和朱元璋一起放过牛。元朝末年,他目睹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慨然有“济世之志”。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在郭子兴起义军中当小军官的朱元璋回乡招兵,他“仗剑往从”,从此开始了戎马倥偬的军事生涯。

投奔朱元璋后,徐达不仅作战勇敢,而且“时时以王霸之略进”,协助朱元璋收编了定远的几支地主武装,攻占滁、和等地,被朱元璋授为镇抚,“位诸宿将上”。此时,朱元璋只不过是郭子兴手下的一名首领,“诸将多太祖等夷,莫肯为下”,而徐达与汤和等人则“奉约束甚谨”,帮助他逐步树立威信。

不久,郭子兴与另一首领孙德崖发生冲突,拘捕了孙德崖,而孙之部众则扣留了朱元璋。徐达挺身而出,到孙德崖军中去做人质,换回朱元璋。直到郭子兴释放孙德崖后,他才被放出来。朱元璋因此对他非常感激,也更加信任。郭子兴病逝后,朱元璋执掌全军大权,挥师南渡长江,攻占采石、太平,谋攻集庆,徐达“与常遇春皆冠军,而达独参与进止”,成为朱元璋最倚重的一员战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徐达

徐达之死   一说徐达亦非善终,民间流传徐达功高震主,朱元璋惧之。徐达患有背疽,忌吃河鹅,朱元璋偏赐蒸鹅全宴予徐(中国民间传说鹅为“发物”),明朝规定赐宴必须即时食、全食。徐达知朱元璋的意思,流着眼泪把鹅肉吃完,不久毒发而亡。   这则传闻的可信度相当的低,影响却相当广泛。依据文献纪录,该传闻出自明朝学者徐祯卿所著的笔记小说《翦胜野闻》,后为清朝赵翼名作《廿二史札记》所误用,遂广为流传。近代学者片面相信野史,而不加以考证即采用,包括著名明史家吴晗。 这条野史记载之所以不可信,主因有几点。第一,徐达虽然功劳极大,并与李善长同样为朱元璋亲家,但他一生安分守己,从不结党亦不逾矩,他的子孙也未见因是皇亲国戚而骄傲蛮横、违法乱纪的行为,正史上更没有朱元璋猜忌徐达的纪录和动机。第二,朱元璋从未使用过暗杀手法屠戮功臣,即使要暗杀,亦可派御医下手,不必使用这种人尽皆知的低劣的手段。第三,徐达过世时,明朝仍与北方蒙古人对抗中,正需要武将来协助,且当时明太祖尚未展开屠杀武将的行动,相反,为了对抗胡惟庸残留的势力,朱元璋尚须笼络武将,没有必要在此时诛杀最忠心的徐达。而且,蒸鹅造成背疽毒发毫无科学依据。   考量到《翦胜野闻》书中多为荒诞不经的内容,尤其是徐达的子孙有明一代累世封公,赐死说更不可信。   所以徐达应该是于洪武十七年(1384)病死。徐达是明朝的优秀将领,他平民出身,却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他从小兵干起,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在残酷的战争中成长为元末明初最优秀的将领。他善于指挥大军团作战。深通谋略,为人宽厚,历数十役,战必胜、攻必取,与北元第一名将王保保的作战更是他军事生涯的最高峰
徐达作为朱明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被封爵位后,一直都保持的谨慎低调的作风,他是跟蓝玉,李善长那些开国功臣不同的地方,可以说徐达是一个非常识时务的武将,他也是那帮开国功臣里死的最晚的人。但是,朱元璋生性多疑,在朱元璋步入晚年,自知命不长久之时,唯恐自己后代的权利会收到老功臣的影响,所以才决定杀了徐达,徐达背上有个瘤,此瘤只要不吃烧鹅就不会发作,如果发作了必死。作为徐达从小的玩伴,朱元璋自知这个秘密,所以派人给徐达送去白酒一坛,烧鹅一只,说是慰劳,其实是赐死,并要锦衣卫看着徐达吃完,徐达深知朱元璋之用意,谢过隆恩后,哭着把烧鹅吃完,白酒喝完。当时徐达已年近古稀了,很悲惨。。。。对于烧鹅的说法,明史与野史基本一致,没有什么出入。
徐达 (1332年-1385年),汉族, 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民族英雄,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农家出身。
元末,他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1363年大败陈友谅。1364年,朱元璋任他为左相国。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地方割据势力。同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一起挥师北伐中原,推翻元朝残暴黑暗的统治,
1368年攻入大都(今北京),元朝灭亡。以后又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右丞相,封魏国公。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死后大明帝国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追封其为中山王。
个人简介
徐达(1332~1385年),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初朱元璋为郭子兴部将,往归之。从南略定远,取和州。渡江拔攻城取拔寨,皆为军锋之冠,后为大将,统兵征战。吴元年,为左相国,拜大将军。洪武初累官中书右丞相,封魏国公,追封中山王。
人物生平
徐达(1332年~1385年),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出身农家,少有大志。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徐达参加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隶朱元璋。从取滁州(今属安徽)、和州(今安徽和县)等地,智勇兼备,战功卓著,位于诸将之上。
十五年,从朱元璋渡长江,克采石,下太平(今安徽当涂),俘元万户纳哈出。继率军克溧阳、溧水(今均属江苏)。次年,从朱元璋克集庆(今江苏南京),继奉命以大将军领兵取镇江,号令明肃,授淮兴翼统军元帅。十七年,率军克常州,分兵取常熟、江阴(今均属江苏)等地,阻止江浙周政权首领张士诚军西进。次年,留守应天(今江苏南京),升奉国上将军、同知枢密院事。二十年五月,长江中游汉政权首领陈友谅兵攻池州(今属安徽),徐达与中翼大元帅常遇春在九华山下设伏,俘斩陈军万余。 徐达又从朱元璋设伏应天城下,大败陈友谅军,俘7000余人。二十一年,从取江州(今江西九江),率师先行,迫陈友谅退兵武昌,并追至汉阳,升中书右丞。二十三年,从援安丰(今安徽寿县),败张士诚部将吕珍,移师围庐州(今安徽合肥),旋从援洪都(今江西南昌)。在鄱阳湖之战中,冲锋陷阵,败陈友谅军前锋,杀1500人,士气大振。二十四年,任左相国。复引兵克庐州,继挥师克江陵(今属湖北)、辰州(今湖南沅陵)等地,平定陈友谅余部。二十五年,率师东向,遵朱元璋先克淮东、再占浙西、后破平江(今江苏苏州)之方略,进攻张士诚,克泰州。次年克高邮、淮安、兴化(今均属江苏)等地,悉平淮东。同年八月,以大将军率舟师20万,由太湖进围湖州(今属浙江),数败张士诚军,迫守将李伯升、张天骐以城降。十一月,转兵北上,合围平江,并申明军纪,禁掠民财。二十七年九月,率将士破城,俘张士诚。师还,封信国公。十月,徐达奉命以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率师25万,北伐元军,连战皆捷,迫元济南守将朵儿只降,占领山东全境。
明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进军河南,以计收降元将左君弼、竹昌,取汴梁(今河南开封)。继在塔儿湾(在今河南偃师境)大败元兵5万,迫元梁王阿鲁温以城降,河南平。旋分兵克潼关,西取华州(今陕西华县)。五月,趁朱元璋抵汴梁督战,奏请乘势直捣元都。闰七月,移师北上,连克卫辉(今属河南)、磁州(今河北磁县)。会诸军于临清(今属山东),沿运河北进,大败元军于河西务(今河北武清西北),进破通州(今属北京),迫元顺帝北走。八月初二,督军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乘胜克真定(今河北正定)、怀庆(今山西沁阳)等地。时闻元将扩廓帖木儿自太原引兵出雁门将攻北平(今北京),遂与诸将商议,运用批亢捣虚战术,乘其不备直捣太原,迫扩廓回军救援。旋选精兵夜袭其营,迫扩廓率18骑遁,俘降4万人,克太原,占山西。二年,挥师入陕西,迫元将李思齐降,斩元将张思道,陕西平。三年,率师败扩廓于定西(今属甘肃),俘元王公及手下将领8.6万余人,因功授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改封魏国公(今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城区内有烽火点将台原址一座)。次年,镇守北平(今北京),练军马,修城池,总领北方军事。五年,与左、右副将军李文忠、冯胜,各率5万骑分路出塞征北元。自率中路轻敌冒进,至岭北(治今蒙古国哈尔和林)遭北元军伏击,丧师万余(一说数万)。次年,复率诸将出征,败北元军于答剌海(今内蒙古达来诺尔湖)。还军北平,戍守边防。徐达一生刚毅武勇,持重有谋,纪律严明,屡统大军,转战南北,治军严整,功高不矜,名列功臣第一,明洪武十八年二月卒,追封中山王。朱元璋誉之为“万里长城”。
尽管徐达对朱元璋忠心耿耿,恭慎有加,但仍然未能免除朱元璋对他的怀疑和猜忌。给事中陈汶辉在一个奏疏中曾提到“刘基、徐达之见猜”,说:“视萧何、韩信,其危疑相去几何哉?”(《明史》卷139,《李仕鲁传》)朱元璋在为徐达撰写的神道碑中,也承认自己曾因所谓“太阴数犯上将”的星象而“恶之”(《献征录》卷5,御制《徐公达神道碑》)。但是不管朱元璋如何猜忌,徐达毕竟在政治上忠诚不二,经济上不贪不占,生活上十分检点,没有任何把柄可抓,从而避免了“走狗烹”的厄运。流传极广的所谓朱元璋赐蒸鹅而害死徐达的说法,正如赵翼所说的是“传闻无稽之谈”,“其时功臣多不保全,如达、基之令终已属仅事”(《廿二史札记》卷31,《明史立传多存大体》),徐达和刘基是洪武朝少数得以获终天年的大臣。
洪武十八年二月,徐达病逝,享年54岁。朱元璋追封他为中山王,赐谥“武宁”,赐葬于南京钟山之阴,并亲为之撰写神道碑,赞扬他“忠志无疵,昭明乎日月”。后复命“配享太庙,塑像祭于功臣庙,位皆第一”。
文章标题: 明朝开国统帅徐达是怎么死的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9060.html
文章标签:明朝  是怎么  开国  统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