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瞎聊文艺复兴|油画里的圣经

时间: 2021-11-17 20:38:36 | 作者:C小歪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2次

瞎聊文艺复兴|油画里的圣经

前两期文章瞎聊了家庭领域的文艺复兴艺术,但这种好像和我们印象中的文艺复兴不太沾的上边,毕竟现在博物馆里百分之八十的古典艺术都和宗教有关。历史书说:文艺复兴是一个伟大的运动,因为人们复兴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重新拾得了对世俗生活的关注,现代思想由此起源吧啦吧啦......伟大的运动?的确。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也没错。重新关注世俗生活?仅是开始而已。现代思想?扯得有点远...不要忘记,在这个时期,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仍然是给不识字的人讲故事。

因此,要看懂文艺复兴,就不可能跳过基督教。大多数东方人因此望而却步,觉得西方艺术总是宗教故事看得云里雾里的。其实不必,因为讲真西方人也并没有很懂......在文盲比例极高的中世纪,老百姓是看不懂圣经的,也是因为不懂,才需要把故事画出来给他们看。到了现代的西方世界,宗教影响式微,人们把大部分的宗教的东西都忘掉了,很多教徒也从来没有从头到尾通读过圣经。举个例子,曾经在法国生活过的小歪同学不止一次和法国小伙伴们去卢浮宫,除了最基本的那几个耶稣圣母的主题以外,他们看其他宗教画都是一脸懵逼。不过,不少宗教故事现在看来挺无稽的,没必要每个故事都去钻研。今天会讲一些比较基本的基督教宗教故事,为接下来这几期文艺复兴宗教篇作个铺垫。

这里先区分一下。统称的基督教(Christianity),分为天主教、正教会、新教等三大宗派。中文所称的“基督教”常专门指代新教,另以“基督宗教”来指基督教整体。本文一律使用“基督教”一词表示整体的基督教。

大家都知道的耶稣圣母,画来画去都是那几个故事。但我还是想再多啰嗦几句,因为下面有不少我想吐槽或想点赞的东西。

圣母子图

圣母玛利亚抱着还是刚诞生还是小婴儿的耶稣。这个题材的画多如牛毛,但少有画得好的。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圣母子图是下面这样的。

Bartolomeo Vivarini, Madonna and Child, c. 1475, Tempera on panel,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D.C.

这个婴儿耶稣的脸部表情是成年人的表情。

Filippo Lippi, Madonna and Child, c. 1440, tempera on panel,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D.C.

说到底,这种丑来源于一个无法改变的观念性原则。耶稣是神(神的儿子),但是却要以婴儿的形态诞生在人间,怎样把崇高的神性表现在一个人类婴儿身上,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为了表现一出生就是神的耶稣,很少有人能给出一个完美的方案,结果要么弄出一个过于老练的人精baby,要么只是一个看不出和神有何关系的天真无邪的普通baby。

佩鲁吉诺的耶稣小眼神特别犀利...

Pietro Perugino, Madonna and Child with St. Catherine and St. Rosa, 1493 - 1495

拉斐尔的圣母子堪称完美,但如果没有头上的一圈光环,这三人就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家,正如这幅画的别名“美丽的女园丁”一样。左边的小孩是耶稣,右边穿着动物毛皮的是耶稣的表哥约翰(施洗者约翰,下文会介绍)。

Raphael, The Virgin and Child with Saint John the Baptist (La Belle Jardinière), 1507, Musée du Louvre, Paris

这个题材之所以火爆的原因之一是人们求子心切。圣母子的画或雕像在家庭装饰里充当的是一个“求子观音”的角色,详见上期文章《瞎聊文艺复兴|土豪结婚之必备家当》。

哀悼基督

比圣母子像更棘手的题材是圣母怜子,亦称哀悼基督或圣殇(The Pietà),是玛利亚悲伤地抱着从十字架上放下来的死去的耶稣。其实这一场景在圣经中是没有记载的,但人们特别喜欢礼拜这个场景。真正的情感都是超越宗教派别的,一个母亲面对孩子的死亡的那种伤痛欲绝,可能才是这个场景真正感动人的地方,因此它被千百次地以艺术的形式重现。然而,只有真正伟大的艺术家能通过它的考验。登峰造极的作品可表现出神人合一的境界,而大部分的作品只是极其别扭。

下面这幅圣殇可以算卢浮宫的名作之一。耶稣的身体的姿势极其别扭,玛利亚显得既悲伤又疲惫。我看到有评价这幅画的说由于耶稣身体大角度的弯曲,造成的视觉冲击带来强烈的情感震撼--略扯淡,至少我没觉得这幅画有什么情感冲击。当然,名画按理说已经比同时代的作品要优越了。可见这个题材大部分人都搞不定。

Enguerrand Quarton, Pietà de Villeneuve-lès-Avignon, c. 1460, tempera on wood, Musée du Louvre, Paris

圣母左侧是使徒圣约翰(下文会介绍),他正在将荆棘冠冕从耶稣头上摘下。左下角穿着白色法衣的大叔是这幅画的订购人与捐赠人,他的名字已被人遗忘。那时的人们订购宗教画,经常要求画家把自己也放在画中,否则总觉得好这钱花得不值,这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特有的,而是从中世纪一直到近代的传统。不过可能现代人也一样,大部分人还是喜欢让自己被拍进照片里,无论是去旅游还是和名人合照。

其他的圣殇作品如下,虽然没有刚刚那幅别扭,但也谈不上自然。

Unknown Artist, Pieta of Tarascon, 1475-1500, Musée de Cluny, Paris

大部分艺术家跳不出丑的怪圈也是无可厚非。基督教认为,耶稣的死是为了替人类赎罪,他的生是为了背负世人的罪而死,所以他生就是为了死,但这个死又不是真正的死,因为三天过后他会复活并永生。因此,基督死的瞬间,也同时指向了他的生。是不是觉得这个逻辑很绕,比绕口令还绕。基督诞生题材的难题是要在初生儿身上画出神性,而哀悼基督的难题是如何同时表现生与死。于是,蹩脚的初生基督看起来都是婴儿身体大叔脸,而蹩脚的哀悼基督看起来则是玛利亚抱着一个诡异巨婴。

然而,米开朗琪罗的大理石雕像可能是我见过的最完美的圣殇作品。我最喜欢这个作品的地方在于它充满了平衡与节制,情感的流露恰到好处。玛利亚悲痛但并不过度,基督像孩子一样躺在她膝上,就像回到初生的时候。如果说创造出亦生亦死的基督是一个荒谬的挑战,那么米开朗琪罗完成了挑战,仿佛抱着戏谑的态度说,你们说神性不可为凡人所模仿,但我的艺术做到了。

Michelangelo, Pieta, c. 1498-1500, marble

当时的圣母通常被刻画成一个中年妇女,但米开朗琪罗的圣母是一位有着青春容颜的少女。这个作品的比例是和现实生活不相符的,因为玛利亚的身形比耶稣大了不少,这个刻意的调整是为了让耶稣躺在玛利亚的膝上这个结构比例更和谐。文艺复兴时期给作品署名的做法还不普遍,这是米开朗琪罗唯一的署名作品:署名在圣母胸前的衣带上。

围绕耶稣之死,还有很多题材。最多的是耶稣受难(The Crucifixion,或The passion of Christ),即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几乎每个教堂都会有一尊或一幅这样的耶稣苦像。还有安葬基督(The entombment),构图和哀悼基督的很相似。耶稣复活(The Resurrection),则是讲使徒们发现耶稣的坟墓变空了以及耶稣升天的场景。

Fra Angelico, Resurrection of Christ and the Women at the Tomb, 1440, Fresco, Museo di San Marco, Florence
Giotto, No. 35 Scenes from the Life of Christ: 19. Crucifixion, 1304-06, Fresco, Cappella Scrovegni (Arena Chapel), Padua

圣母领报

圣母领报(The Annunciation)的故事中,玛利亚收到大天使加百列的通知说她已被上帝选中,她即将怀上上帝的儿子也就是耶稣。这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最受欢迎的绘画题材,几乎所有的大师都画过。这些作品构图一致,加百列天使在左边,玛利亚在右边。有时候天上会有一束光,代表上帝也就是圣父;有时候会有一只鸽子,代表圣灵;而耶稣圣子,就是从这个场景开始在玛利亚胎中孕育。(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因此三者合而为一个独一神,不是三个神哦。)

Fra Angelico, 1425 - 1428. Tempera on panel, Museo del Prado, Madrid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喜欢把圣母领报这个事件弄得有点戏剧性:玛利亚对于天使带来的消息一开始是震惊,随后是不情愿,然后才是受神感召欣然接受。描绘各个阶段的绘画作品都有,主要看订购人的心情。

有些画里玛利亚出现在她的住所,有些画里她出现在传说中认为的耶路撒冷圣殿,有些画里她出现在一个封闭式的花园里。封闭式花园的拉丁语为Hortus conclusus,在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中,这个概念常用以代表圣母玛利亚本人。基督教称玛利亚还是处女时受圣神感召而怀孕,英语称圣母为Virgin Mary,即童贞玛利亚。因此“封闭花园”代表了玛利亚未被玷污的子宫,花园的围墙代表了玛利亚不受外界的罪恶沾染,拥有至高无上的圣洁。

这幅圣母子图的背景正是这种封闭花园。

Unknown (The Master of 1456), Madonna on a Crescent Moon in Hortus Conclusus, 1450s, Gemäldegalerie, Berlin

下图的右下角有一束白色的百合花,是文艺作品中表示玛利亚纯洁的另一个象征。玛利亚的头顶出现了一只鸽子,代表圣灵。

Hans Memling, The Annunciation, 1489, Oil on panel, MET, New York

圣母升天

圣母升天(The Assumption),是圣母玛利亚死后被迎接到天堂的题材,通常是金光灿灿的壮阔场景。圣母升天节是天主教国家非常重要的节日,欧洲许多有天主教传统的国家直到今天还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公众假日。

Titian, Assumption of Mary, 1516-18, Oil on panel, Basilica di Santa Maria Gloriosa dei Frari, Venice

圣人

除了圣母和耶稣以外,还有一些常常出现在画作中的圣人。圣人头上都有一圈光环,虽然有时看起来更像一个饼。

施洗者约翰(St John the Baptist), 是耶稣表哥,他为耶稣施洗因此得名。因为耶稣有一个弟子也叫约翰,为了区分两人,大家叫耶稣表哥为“施洗者约翰”。最多的主题是他拿着一碗水为耶稣洗礼。他常常穿着动物皮做的衣服,因为他住在荒野。

Giovanni Bellini, Baptism of Christ, St. John Altarpiece, 1500 - 1502, oil on canvas, Santa Corona, Vicenza, Italy

施洗者约翰被犹太国王所杀,后来故事传着传着又多了个新梗:约翰之死的罪魁祸首是犹太公主莎乐美(详见《莎乐美的爱与恨》)。莎乐美手中拿着施洗者约翰的头这个题材的画作非常常见。

Bernardino Luini, Salome with the Head of Saint John the Baptist, 1515-25, MFA, Boston

圣彼得(St Peter),耶稣的大弟子,十二门徒之一。据说耶稣把天堂和地狱之门的钥匙给了他,所以圣彼得手里常常拿着两把大钥匙。罗马教会认为圣彼得是第一位教宗,因此后来历任教皇的纹章上都有两把钥匙。圣彼得在耶稣被捕后曾经失去信心,三次否认自己是耶稣的门徒,但是耶稣复活后他的信心又恢复了。最后他殉教时要求被倒钉十字架,因为他认为自己不配和耶稣一样被钉十字架,这是画作中另一个很常见的主题。

Peter Paul Rubens, Saint Peter, 1611, Museum Museo del Prado, Madrid

圣保罗(St Paul),他是最早期的传教士,对基督教影响巨大,虽然他不属于“十二使徒”,但被认为是整个基督教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个人之一(另一个是圣彼得)。新约圣经中几乎有一半都是圣保罗写的。在艺术作品里,只要看见拿着宝剑或书的半秃顶大叔,那就是圣保罗啦。

下面左边框里的是拿着钥匙的圣彼得,右边拿着书和宝剑的是圣保罗。

Albrecht Durer, St. John with St. Peter and St. Paul with St.Mark,1526, Alte Pinakothek, Munich

圣约翰(St John)是耶稣最喜爱的弟子,十二门徒之一。他是把耶稣抬下十字架的其中一人,因此在圣殇题材的作品中常会见到他,下图扶着耶稣的就是圣约翰。据说圣经新约中很多书章都是他写的。

Pietro Perugino, Pieta, c. 1483-1493, Oil on panel, Uffizi Gallery, Florence

圣约瑟(St Joseph),是圣经中记载的耶稣在人间的养父,圣母玛利亚的丈夫,他的职业是个木匠人。在宗教艺术里,耶稣养父基本就是个跑龙套,很少专门画他的,通常是出现在“圣家族”这样题材的画里。其实,在文艺复兴以前,普遍的礼拜图是圣母子像,而其中基本不会出现约瑟,可见人们对于约瑟并不礼拜。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圣家族开始比较频繁地作为礼拜图出现,而且约瑟也开始被普遍地称为“圣约瑟”,这或许是反映了社会上对父权强化的需求。

Pietro Perugino, Pieta, c. 1483-1493, Oil on panel, Uffizi Gallery, Florence

米开朗琪罗的这幅圣家族是这个天才艺术家人生中唯一一幅完成了的板上油画。圣家族图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理想家庭的刻画。画中的圣母健康健硕,圣约瑟稳重庄严,婴儿耶稣看起来已具有神的威严。然而,圣约瑟未免过于年迈,他的年龄看起来是玛利亚的三倍。其实,在大多数的文艺复兴圣家族图像里,圣约瑟都被描绘成一个六七旬老汉,这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在圣经的记载里,约瑟是大卫王的后裔,他和玛利亚已经订了婚,但还没有迎娶,谁知玛利亚这时怀上了神的孩子,约瑟本来打算休妻,但神派了使者给约瑟报梦,指引他迎娶玛利亚。于是约瑟就这样和玛利亚结了婚,并一同抚养耶稣,约瑟的人生就是“神的旨意,必须戴绿帽”。在圣经的次典里有说到约瑟和玛利亚后来又生了六个孩子。问题就在这里,基督教认为圣母永远保持纯洁之身,可是怎么还生了六个孩子呢?于是,圣经里有不少福音书说那六个孩子是外甥侄子之类的。(基督教的圣经新约是由不同人编著记录并分散各地的书卷组成的,它不是一本统一的著作,因此有很多相互矛盾的地方。)

正因为圣母的童贞被认为是不可玷污的,即使是丈夫也不行,约瑟只能被画成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一个没有男性能力的老爷爷,作为耶稣的养父和玛利亚的丈夫,让人更容易接受。

圣约瑟的故事多少有点悲剧,虽然是所谓的服从神的旨意、牺牲自我成全大我,但现世生活中谁会希望这种事情落到自己头上呢。因此,以圣家族为主题的作品虽然在文艺复兴时期渐渐多了起来,但受欢迎程度远远比不上圣母子像、圣母领报这些题材。毕竟,这世界上没什么情感能比母子亲情更普遍了,从这点来看,人们礼拜圣母子像,与其说是基督教的原因,不如说是圣母子像在人们心里引起最原始的共鸣。

看西方的宗教艺术,仅抱着看宗教画的想法看会觉得挺无聊的,尤其是对于不信教的人来说;但好的艺术总是能表达出人最广泛和真切的情感,因此我们总能在其中找出人性的共通点。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假装在发呆】

文章标题: 瞎聊文艺复兴|油画里的圣经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8738.html
文章标签:文艺复兴  艺术  圣经故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