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何理解孔子的“仁”与“礼”

时间: 2021-11-10 18:04:2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4次

如何理解孔子的“仁”与“礼”

如何解释孔子的礼和仁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但是按照孔子自己的说法,礼和仁是一体的。礼只不过是仁的表现形式。仁就是爱人,用慈善之心去待人接物。礼,简言之就是分清自己的定位,在自己的位置上做自己的事情,也不要超越自己的位置,否则就是越礼。
仁爱的思想因为根植于人的本性,所以孔夫子提出的仁爱思想直到今天还是一样让人感觉温暖,可是礼仪规范在实践过程中带有很明显的时代特征。好比,当时孔子的周礼就已经没有多少人遵行了。直到现在,也产生了现代礼仪规范。其实,也不过是一颗不变的心,穿上了不同时代的衣服,可是衣服好不好看,也直接让人感觉到舒服还是不舒服。

如何评价孔子的“仁”和“礼”?

仁是人的本质核心,是人与禽兽的区别之一,更是统治者的基本道德。
礼是国家的法律制度规范。
孔子对仁和礼的推崇是继承和发扬了尧舜禹汤等历代圣贤的先进治国理论,深刻的影响了中国历史甚至是世界历史。
孔子与“仁”的学说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那么,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一些什么特征呢? 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孔子所谓的“仁”究竟是指什么?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针对不同主体对象,孔子所阐述的“仁”的含义是不完全一样的,这样一来,就给不同的价值主体在施行“仁”的过程中造成了理解上的自由空间,任何一种学说都可以从孔子的论述中找到其需要的理论根据。 具体说来,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孔子的“仁”: 一、对待“仁”的态度。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仁”。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表明孔子认为“为仁”是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任何人是无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态度端正,就可以实现“仁”的要求。孔子强调在内心的价值观念上首先要明确对“仁” 的态度,孔子这种在内心深处对“仁”的价值追求的思想,被后来的孟子引伸为“四端说”理论。孔子对“仁”的思想的重视,表明“仁”的思想和学说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 二、“仁”的价值内涵。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 “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从理论源头上考察,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的地位。不仅如此,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 三、“仁”的表现方式。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这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内在反映。“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只有内心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来考察自己的思想,是达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条件。孔子“仁”的表现方式还体现在时时处处以人为主,以人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一切围绕“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在孔子看来,一个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 四、“仁”的实践价值。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 、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 ,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 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 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孔子思想为后来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内圣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论参考,其中的某些行为甚至完全被后人所吸取,成为儒家人学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

孔子的仁与礼有什么关系?

“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1)孔子提出“仁”学,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之道。“仁”的思想包括了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包含了民本思想,也是他所提倡的道德观和伦理观。
(2)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为了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正名.,是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这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两者关系:仁,是一种道德规范,具有内在性。受制于礼,两者相辅相成。
礼,是统治者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制度。具有外在性。
孔子的仁与礼的关系是:仁为礼之体、礼为仁之用。二者紧密结合,不可分割。这个礼是孔子对于前代礼(包括周礼)的扬弃,正如孔子所说的要“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对传统文化积淀加以辨别,去恶从善,去伪存真。对于前代礼中违反仁的基本精神的部分孔子予以驳斥和摒弃,他诅咒“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对商、周时期以奴隶作殉葬品、或以人形俑为陪葬的罪恶制度进行强烈的抨击。

而孔子所赞扬的是由尧、舜、禹一脉相承直至商、周的礼之中符合孔子仁的标准的那一部分礼。在这个标准之下,孔子赞扬尧,“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赞扬舜、禹,“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赞扬“三分天下有其二”,仍然“以服事殷”的周“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赞扬握发吐脯、宽裕谦德的周公“才美”;赞扬“三以天下让”的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在这里,孔子赞扬的是习俗延续、社会简单、人心淳朴、秩序稳定、较少的利益争夺,而不是周礼表面上的躯壳。孔子自己不也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此外,孔子的礼也决不仅限于典章、制度、仪节、习俗。而是孔子从人出发,在对当时社会文化、政治、伦理道德、自然科学的历史研究和实践观察中,运用简单的唯物辨正思维所得出的一些朴素的哲学规律及其基本的运用。

孔子的礼,小处着眼,可以认为是个人行为规范与社会规范的集合,达仁,就是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和谐境界;大而化之的理解,礼就是哲学基本规律,达仁,就是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也就是孔子所展望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仁是礼的内在精神,礼是仁的表现形式。
举人就是举人.....秀才就不要班门弄斧了.....他写的比历史书上的还好

简述对孔子礼与仁的认识

简述对孔子礼与仁的认识
孔子礼与仁的认识:
孔子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晚年时期的最高理想称之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孔子是如何看待“礼”与“仁”之间的关系的?

按照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上的说法,孔子的学说有一个内在的理路,即:
直——仁——忠恕

也就是说“直”是仁的内在的,忠恕是仁的外在体现。所谓“直”就是率性、真诚。这是最为朴质的仁。以直作为仁的内在依据,主要是强调人应该真诚,而不是伪善。儒家学说最重视人的内心,外在的礼仪规范等等,必须有内心的仁作为保障,否则就会沦为虚伪,装饰。
而内心的率性和真诚正是仁的基础。

冯友兰先生列举了论语里几条语录来说明,比如:第5章24条:“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邻居问微生高借醋,他本来没有,却说自己有,然后到别人那里借了醋再转借给这个邻居。孔子认为他如果真的是率性真诚的,应该实话实说告诉邻居自己没有(然后说我可以帮你借到)。

另外论语中有:“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意思是说直是作为人立于世间的根本,如果有人不具备直的品行但是却还活在世上,只是他侥幸幸免而已。可见孔子是非常重视“直”的。

孔子认为“礼”必须以“仁”为其先决条件。把“仁”应用到政治上,就是他的“爱众”的思想,这是孔子所讲“仁”的内容的另一方面。那么怎样做才能达到“仁”呢?孔子提出两种方法:一是忠恕违道不远;二是克己复礼为仁。

但是孔子认为“仁”的世界观只有封建阶级的“君子”才能俱备,小人是无缘份的。这是孔子思想的局限。

文章标题: 如何理解孔子的“仁”与“礼”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8462.html
文章标签:孔子  理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