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日耳曼人在民族大迁移的时候武德充沛。但为啥邻近的中东欧大部分地区最后都成了斯拉夫人的地盘

时间: 2021-10-11 17:04:3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6次

日耳曼人在民族大迁移的时候武德充沛。但为啥邻近的中东欧大部分地区最后都成了斯拉夫人的地盘

日耳曼人是怎么从野蛮人变成文明人的???

历史白痴撸过,日耳曼人,和其他金发碧眼的族群在罗马帝国时期不是蛮族么?rn后来是怎么变文明并被希特勒吹捧为欧洲高级人种的
由于日尔曼人普遍具有金发碧眼,身材高大的显著白种人特征,这些白种人特征往往被纳粹党视日尔曼人为优秀人种的的根据。纳粹党也把这些白种人特征用作衡量一个民族是否属于优秀民族的标准,历史上这些显著的白种人特征陆续衍生出关于日尔曼人的传说。 19世纪和20世纪前半叶在德语地区日尔曼人往往被表现为“超人”,这个 日耳曼人
形象的主要缘由是塔西佗、恺撒等的描写。在他们的作品中他们将日耳曼人描写为金发碧眼的巨人,他们拥有超人的力气。 通过对遗留下来的骨骼和在沼泽地里保存下来的尸体的研究证明日尔曼人的确比罗马人高,此外他们的确有相当大的体力,大多数日耳曼人的确有金发。一般来说日尔曼人比罗马人高出一头。对保存得非常好的沼泽尸体的研究证实了塔西佗的一个怀疑:日耳曼人的耐久力比较低,在长时间的作战中他们很快就没有力气了

青铜时代晚期,日耳曼人居住在现今瑞典的南部、丹麦半岛以及德国北部介于埃姆河、奥得河与哈次山脉之间。随着铁器的应用、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从公元前6世纪左右,日耳曼各部落开始南迁。汪达尔人、格庇德人(Gepidae)及哥德人(Goth)自瑞典南部外迁,占据波罗的海南岸大体上相当于奥得河与维斯杜拉(Vistula)河之间的地区。早期的迁徙行动,也有向南和向西发展的。其结果是把居住现今德 日耳曼人分布区域
国西部大部地方的凯尔特诸民族(Celtic peoples)挤走了。公元前3世纪,他们沿着易北河南下到达波希米亚北部地区,又沿着萨勒河进入图林根地区。公元前2世纪末,定居在日德兰半岛的日耳曼部落侵入地中海文化区域,直接同罗马人对峙。公元前1世纪中期,大批日耳曼人从腹地出发来到莱茵河边,同罗马帝国不断发生军事冲突。经过漫长的斗争,日耳曼部落的汪达尔人、勃艮第人和哥特人占领了维斯杜拉河流域。公元前1世纪中叶,又将克尔特人逐出,最终定居于莱茵河以东、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间的广大地区。 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奴隶制共和国被帝国所代替后,遂将其北部直接为邻的日耳曼部落作为征服对象。西元前9年,罗马人自莱茵河拓展其疆域东至易北河,凯撒(102∼44BC)时代,日耳曼人已在莱茵河以西定居下来,向南则已达到多瑙河一带了。他们与罗马人之间最早的一次大规模战斗发生在西元前2世纪之末,当时辛布里人(Cimbri)与条顿人联合入侵高卢南部和意大利北部,但在前102及前101两年中,全部为马略(Gaius Marius,157∼86?BC)所歼灭。罗马帝国的征服目标是,占领直到易北河的广大日耳曼部落居住区,将其划入帝国版图,组成罗马行省——大日耳曼尼亚。罗马帝国集中力量把莱茵河区建成军事基地。公元前12年,罗马帝国在莱茵一线集中36个军团,总兵力达3万人,并在这一年开始了对日耳曼部落的征服战争。 战争初期,罗马军队遇到了日耳曼各部落的顽强抵抗,损失惨重。公元前8年,一支深入日耳曼腹地的罗马军队受到了日耳曼诸部落的沉重打击。罗马人“艰难地去征服前进道路上的对手,而每一次胜利,他们都得付出血的代价。”然而日耳曼各部落的抵抗都是各自为战,没有联合行动。这使罗马人可以集中优势兵力依次进攻各部落。经过10余年的战争,日耳曼部落大部分被征服。由于无力派出足够的军队去占领整个日耳曼人居住区,并对其实行有效的统治,罗马帝国只得迫使被征服的日耳曼部落向帝国称臣纳贡,建立强制性的条约依附关系。 经过多年的斗争,日耳曼人逐渐意识到,要战胜装备精良、经验丰富的罗马军队,必须改变各个部落各自为战的涣散状态。于是部落联盟开始出现了。 公元9年秋,日耳曼各部落的战士,在条顿堡森林同3万罗马军队遭遇,日耳曼人取得了重大胜利,罗马3个军团几乎被全歼。这次胜利后许多日耳曼部落重新获得独立。条顿堡森林之战使罗马帝国陷入困境,罗马皇帝被迫放弃了建立大日耳曼尼亚行省的计划。这就决定了罗马帝国的 易北河
势力范围的边界不是在易北河,而是仍然在莱茵河流域一线。 公元11年,罗马帝国再次越过莱茵河,对日耳曼人发动新的征服战争,并取得了局部的胜利。公元17年,罗马军队占领施特拉斯堡、温迪施和美因茨。但罗马人已无力继续深入日耳曼人腹地。在公元1世纪中期的几十年里,罗马帝国逐渐把边界推进到莱茵河东岸,从而加固了罗马莱茵河——多瑙河边界体系。公元1世纪下半期后,罗马人开始在莱茵河东岸地区建立界墙。这意味着罗马帝国最终结束 日耳曼人
了征服战争。 公元1世纪初,罗马帝国正式把莱茵河与多瑙河上游划入帝国版图,建立了两个行省:上日耳曼行省和下日耳曼行省。前者首府是美因茨,后者是科隆。两省总督由当地罗马驻军的副将担任。167年马克曼人、夸地人、伦巴第人、汪达尔人和其它部落进入潘诺尼亚省导致马克曼战争(167年至180年)。马尔库斯·奥勒里乌斯领导了四次军事行动征服了入侵的日耳曼人。当时罗马可能有建立两个新的省的计划。但180年马尔库斯·奥勒里乌斯死后,他的儿子科莫德斯恢复了过去的防卫性战略。他与日耳曼人修和。 2世纪在日耳曼地区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变化:首先过去分裂的日耳曼部落联合为大部落,其次日耳曼人越来越多地对罗马边界进行袭击。这些日耳曼民族迁徙的原因今天还无法断证,可能的一个原因是随着日耳曼部落经济文化的发展、氏族公社制度的解体,部落上层渴望向外扩张掠夺新的土地和财富,部落下层民众也因人口的增长不得不向外迁徙,寻求新的能够谋生的土地。罗马帝国正日益衰弱,无力抵御外敌的入侵。或者有可能是饥荒造成的。总之从公元4世纪起,散居罗马帝国境外的,以日耳曼人为主的诸部落开始大规模向罗马帝国境内迁徙。 公元376年,日耳曼民族的西哥特人部落受匈奴人袭击,他们在获得罗马皇帝同意后,渡过多瑙河进入巴尔干半岛的色雷斯。第二年,西哥特人不堪罗马人的压迫又起义反抗。395年罗马帝国分裂,西哥特人又与当地奴隶、隶农一起打击西罗马帝国。418年,在高卢西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国。继西哥特人涌入罗马帝国的日耳曼部落还有:勃艮第人、法兰克人、东哥特人、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等。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约持续了2个世纪,他们与当地的奴隶、隶农起义一起,摧垮了罗马帝国,在罗马领土上建立了许多日耳曼人王国,其中,法兰克王国逐渐成为日耳曼诸王国中力量最强的国家。 罗马帝国在莱茵河下游的边疆地区,面临著法兰克人的威胁。美因河流域在260年前后为勃艮地人所占,而位于黑森林地区的阿格里·戴可美特(Agri Decumates)则为阿勒曼尼人(Alemanni) 所据有。那些勃艮地人显然是从德国东部区域迁来的。法兰克人和阿勒曼尼人也许是两个民族联盟,他们在塔西图斯时代,曾各据一方,尽管有些可能来自东部的移民杂居在他们中间。塔西图斯所谈到的那些生活于波罗的海沿岸的各民族在二世纪的后半期内曾向东南方迁移。因之,哥德人在此时期控制了乌克兰和今罗马尼亚的大部分地区;格庇德人占有特兰西瓦尼亚(Transylvania)以北的山地;汪达尔人则成为他们西部的邻居了。 到500年之际,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已进入英格兰,法兰克人则拥有高卢的北部。勃艮地人占居隆河流域一带,西哥德人生活在他们的西边。东哥德人定居于意大利而汪达尔人到达了非洲。507年,法兰克人把西哥德人从其所占高卢地区的大部地方驱逐出去。西哥德人在高卢的领土当时已由庇里牛斯山一带扩展到罗亚尔河流域,他们被法兰克人逐出以后,便进入西班牙,直到711年才被穆斯林全部消灭。568年伦巴底人进入意大利,建立独立王国,到774年,这个王国被查理曼(Charlemagne,742∼814)灭掉。德国东部一些地区自从哥德人和一些别的民族离开之后,便被斯拉夫人占领,斯拉夫人还向西扩张,远达波希米亚和易北河流域。8世纪以后,日耳曼人收复了德国东部地区、下奥地利地区和施蒂里亚(Styria)、卡林西亚(Carinthia)的大部分土地,把斯拉夫人从这些地方统统赶了出去。
希特勒为了蛊惑人心胡吹的,想当年日耳曼人被西汉汉武帝赶走的“丧家之犬”匈奴人三下两下打的稀里哗啦,很多日耳曼的蛮族部落都向匈奴人臣服了。
当时罗马把周围这些小势力都称做蛮族 但是罗马分裂 匈奴入侵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 正好给了这些小势力机遇 日耳曼的一个名族 哥特 就洗劫过罗马城 而且日耳曼的法律也是偏重于个人服从集体 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等
日耳曼名族当时好像是通过打罗马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吧 记不太清楚了 大概就是这样 通过匈奴入侵的洪流分了一杯羹 从蛮族变成文明

跟我们华夏政权将中原以外之地称为“蛮夷之地”一样,作为欧洲文明主体的罗马帝国,也是将自己实际控制疆域之外的土地称为“蛮荒之地”,上面居住的人叫“野蛮人”。

公元2世纪左右,被罗马人称为“野蛮人”的种族,大致为今天我们认知中的日耳曼人族群。这个族群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对于文明富足的罗马帝国可谓是“垂涎三尺”。

但碍于那时的罗马帝国正处鼎盛时期,日耳曼部落不敢过多的放肆,更多的是以臣服的姿态换取罗马人的贸易。直到395年,末代“大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决定将罗马疆域一分为二。

狄奥多西一世死前,为了防止自己死后像君士坦丁大帝去世时一样,罗马帝国立马陷入长期的内战之中。他想出了一个自认为完美公平的权力再分配方式,幼子霍诺里乌斯以罗马为首都建立西罗马帝国,长子阿卡迪乌斯在君士坦丁堡立东罗马帝国。

然而虽然狄奥多西一世的儿子们在其死后没有爆发规模的内战,但将罗马一分为二的举动极大削弱了原本罗马帝国统治区的文明体力量,一个拳头变2个“半拳头”举动的直接结果,即为给北方的日耳曼人做了嫁衣。

405年冬,东日耳曼人中“西哥特人”首领阿拉里克联合匈人发起了对西罗马帝国最激烈的冲击,在莱茵河地区将严阵以待的西罗马帝国军团“完美击溃”,日耳曼人得以长驱直入今法国、比利时地区。

而就在西罗马帝国被揍的分不清方向的同时,其驻扎在今英国的军队于407年造反了!宣布跟意大利的西罗马帝国划清界限。由于今法国地区已被西哥特人占据,那时西罗马帝国对这次“叛乱”可谓鞭长莫及、

但所谓的“帝国尊严”又必须要维护,因而西罗马帝国皇帝霍诺里乌斯“病急乱投医”了一把,他用金币雇佣西哥特人去帮自己平乱。但很快霍诺里乌斯就后悔了,他觉得叫“野蛮人”帮忙打架有失身份,于是立马叫停了计划。

而这被日耳曼人认为是“欺诈”,于是在407年—410年期间日耳曼人3次兵临罗马,最后一次还将罗马城彻底洗劫一空。从此西罗马帝国沦为西欧“野蛮人”的盘中餐——想吃就吃。

再后来到455年,北非日耳曼人中的“汪达尔人”再一次将罗马城给抢了,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干脆直接被“野蛮人”奥多亚克罢免了。

至此西罗马帝国彻底沦陷,原西罗马帝国的西欧疆域沦为了日耳曼人的“新天地”,与此同时日耳曼人不再奉行抢完就跑的战略,他们向罗马人学会了怎样建立国家,因而也就有了我们熟悉的法兰克王国、西哥特王国。

欧洲也开始了属于“日耳曼人”的篇章,辉煌的罗马篇章在战争的“呐喊声”中翻页了!

原文链接:“野蛮”的日耳曼人,是如何将“文明”的欧洲征服?-袁载誉博客

配图来源网络,未发现版权声明,版权人若觉不妥,联系我们!立马删除

日耳曼人与德意志人,哪个才是最初的德国人呢?

应该来说两者都是最初的德国人。作为欧洲古代民族的日耳曼民族,古时以部落的形式分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周围。大部分日耳曼人定居在莱茵河以东,以及北海间的广大地区,日耳曼人是这些语言文化习俗,类似的民族的合称,他们也不称自己为日耳曼人,也许他们也没把自己看做是同一个民族,之后随着民族迁徙日耳曼人中演化出了英格兰人、弗里斯兰人和德国人。

而到最后这些人又演化出了荷兰人,加拿大人以及瑞士的德意志人,所以这个问题很难说清楚,究竟谁是最初的德国人,也很难有定论,其实世界上许多新的民族都是由其他民族混合而成的,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纯血统的民族,所以也就不必太深究这个问题。

德意志人最早是源自古高地德语,也就是公元五世纪到十世纪之间居住在现在德国中、南部的日耳曼人所说的语言的一个词汇,意思是人民的,德意志民族意识兴起之后,这个词就用来指代德意志民族了,德意志人不一定是德国人,因为在德国出现之前,由德意志人组成的国家就存在很多了,即便在今日,德意志人也可能是奥地利人或者瑞士人。

但毫无疑问,德意志人一定是日耳曼人。早期的日耳曼人实际上都是斯堪的纳维亚人,只不过大部分从斯堪的纳维亚老家迁移出来了,德意志人是经过法兰克化从而从斯堪的纳维亚人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新的群体。

最初日耳曼人与德意志人都居住在德国,随着后来时代的更替和演变成为现在的局面。
不知道 但严谨=发达 而且理智成熟同时挺善良 不容易 优秀
早期传说中比较多的认为日耳曼人代表着德国,是世界上比较强悍的民族,而据史载日耳曼人与德意志人都是最初的德国人,只是居住的部落不同,如最初日耳曼人居位在莱茵河畔等。
日耳曼人和德意志人,一直以来都是德国初期的人种。居住地不一样而已,但是部落都在德国境内。

古代民族大迁徙实在什麽时期?

我国历史上各民族几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多与朝代交替和民族战争有关。如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我国一次规模很大的民族迁移。当时,汉族统治者为补充人口,增强国家实力,用各种形式吸引甚至强制少数民族迁居内地,原居住我国北方和西部的一些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数量大,民族成份也复杂,其中主要的有匈奴、氐、羌、羯、鲜卑等少数民族。大量少数民族迁入,并与汉族杂居,以至达到“关中之人,戎狄居半”的程度,他们的生活生产方式逐渐汉化,后大部陆续融入汉族。与此同时,为避躲频繁的战乱,也有大量汉族人民南迁长江、珠江流域,或北迁关外。从唐末五代至辽金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迁移和融合的时期。这一期间有大量蒙古、女真、契丹、突厥、党项等民族人口,以入侵及迁居形式进入内地,此后大部分居留下来并被汉族融合,有的则形成了某些新民族,如回族,有的则与其他民族融合同化。
(二)建国以来民族地区的人口迁移
为了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人口和生产力分布不合理的状况,促进经济建设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建国以后,国家有计划地组织东部人口密集地区向边远民族地区的大规模移民。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沿海工业基础较好的城市,抽调大批职工及其家属支援在民族地区进行的工矿业、交通运输业及相应的商业服务行业等重点项目的建设。随着民族地区一批新的工矿业城市的兴起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使这些地区人口分布的面貌也得到改变。另一种是为了发展边疆地区的农林垦殖生产,先后多次组织以城镇青年、复转军人及其他人口稠密地区人员等的移民活动,人数达数百万之多,主要迁入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等地。经过他们的长期艰苦劳动已开垦出几亿亩荒地,建起数以千计的林场和垦殖场,形成了一些新的“移民城市”,为发展生产和巩固国防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国家还有计划地每年分配一定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到边疆民族地区进行智力支边。
建国以来,除国家有计划地组织的人口迁移外,还有东部地区广大农村人口向边疆民族地区的自发流动迁移。这种迁移方式虽然带有自发和盲目的性质,但规划较大,持续时间较长。迁移的原因是我国各区之间人口、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存在差异。农村人口的自发流动占移民总数的比重较高。如新疆建国后迁入的人口中有2/3 属于这种方式。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东部农村商品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人口,再次自发地大量涌入民族地区,广泛从事裁缝、修配等各项街头服务行业。
建国以来,内蒙古和西北、西南等民族地区一直是人口的主要迁入地区。其中新疆、青海、内蒙古等省区在人口的增长构成中,机械迁入人口所占比重最高,如根据1954—1980年的统计资料,新疆占36%,青海占30%,内蒙古占28%。
  公元376~568年,散居罗马帝国境外的以日耳曼人为主的诸“蛮族”部落大举强行移居帝国境内,并各自建立国家的历史过程 。民族大迁徙的原因是日耳曼人的原始公社制解体,部落显贵 、军事首领及亲兵渴望向外掠夺新的土地和财富;人口自然增长对生产力形成压力,为了发展畜牧经济,一般日耳曼人不得不向外地迁徙。罗马奴隶制的危机和帝国的衰落,无力抵御外族入侵,因而使“蛮族”的武装迁徙深入帝国腹地。直接推动民族大迁徙的导火线是375年匈奴人对日耳曼民族的一支东哥特人的侵袭。
  民族大迁徙(Tribes,great migrations) 是指公元376~568年,散居罗马帝国境外的以日耳曼人为主的诸“蛮族”部落大举强行移居帝国境内,并各自建立国家的历史过程 。另有西班牙、葡萄牙人大规模迁徙美洲,欧洲人迁徙美国也可被称为近代的民族大迁徙。
  民族大迁徙的原因是日耳曼人的原始公社制解体,部落显贵 、军事首领及亲兵渴望向外掠夺新的土地和财富;人口自然增长对生产力形成压力,为了发展畜牧经济,一般日耳曼人不得不向外地迁徙。罗马奴隶制的危机和帝国的衰落,无力抵御外族入侵,因而使“蛮族”的武装迁徙深入帝国腹地。直接推动民族大迁徙的导火线是375年匈奴人对日耳曼民族的一支东哥特人的侵袭。
西晋后期。
亚洲东部游牧民族的分布:
  公元前3世纪末迄公元3世纪初,亚洲东部大部地区都属中国的秦及两汉王朝的版图。中国的中、南部为汉族和其他农业民族所聚居,北部草原、沙漠地带则是各游牧民族生息活动之地。这是匈奴(又称“胡”)称雄北方游牧世界的时期,大漠南北蒙古草原都受其控制。在匈奴东方是东胡,中国春秋时期称山戎,战国后统称东胡,语言为蒙古语族之一支,即后来的鲜卑语。东胡原驻牧于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汉初为匈奴冒顿单于(公元前209—前174年)击破,其中一支退居大兴安岭的乌桓山(乌恒山之所在,众说纷纭,据丁谦《后汉书乌桓传地理考证》谓,乌桓为乌兰之转音,蒙古语义为赤,故传中又称乌桓山为赤山,即大兴安岭南端、今昭乌达盟阿鲁科尔沁旗北乌兰峰。有些学者认为,这是在汉武帝时霍去病袭破匈奴左地,徙乌桓于五郡塞外,始迁于此。汉初东胡被匈奴击破,其残部退保的乌桓山,为《汉书·霍去病传》中之姑衍山,即肯特山。由姑衍山发源之水为乌桓水,又称完水、乌丸水,即今之鄂嫩河。),故称乌桓;另一支退居大兴安岭北段的鲜卑山,故称鲜卑。北走的鲜卑,初因乌桓阻隔,未及通汉,后来势强,匈奴西徙,其尽占匈奴之地。
  匈奴的西方是月氏和乌孙。月氏人和乌孙人居于“敦煌、祁连间”,大体上分布于肃州(酒泉)以西至敦煌之间的为乌孙人;肃州以东至张掖之间的为月氏人。在月氏人的南方为另一游牧民族羌人,在乌孙的西北为塞人。
  在匈奴北方为丁令和坚昆。丁令又作丁零或丁灵,春秋战国时分布在贝加尔湖地区西至阿尔泰山以北。公元前后,东部丁令曾游牧于贝加尔湖以南,西部丁令则游牧于额尔齐斯河至巴尔喀什湖之间地区,均属匈奴统治。后来联合乌桓、鲜卑等族夹击匈奴,迫使北匈奴西徙。坚昆,又作隔昆、结骨或居勿,属突厥部落之一。西汉初受匈奴统治。公元前1世纪70年代,乘匈奴势衰,脱离其控制,移居叶尼塞河上游,创立叶尼塞文字。匈奴西迁后,势力渐强,至3—4世纪又处于突厥汗国的统治之下。唐时称黠戛斯。
秦汉时期亚洲东部的民族迁徙:
  在公元前后数世纪内,亚洲东部的民族移徙,许多都与匈奴的活动有关。匈奴是一个大族,根据一些文献资料推算,汉初匈奴盛时人口约有200万,以后由于内争和分裂,有所减少,但也不少于150万。匈奴各王驻牧地,东起大兴安岭的乌桓、鲜卑西部边界,西至阿尔泰山脉,绵亘数千公里,遍布大漠南北。其社会组织以部落为基本单位,一个部落多达3000—4000人。早在公元前3世纪,约当战国末年,部落联盟开始形成,下属24“国”即部落,其首领称“王”。部落的基层单位为“帐”,相当于农业居民的户。夫妻子女同住一个帐篷,约5至6口人,是为一帐。在此时期,匈奴社会开始发生急剧变化。自战国以来,不少中原人进入匈奴地区,秦时更多。中原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更早已传入匈奴。考古材料证明,战国时期匈奴手工业已有相当发展,能制造各种铜器和铜武器,如铜镞、铜戈、铜剑、铜斧、铜盔等,此外还能制造陶器,加工毛皮和乳制品等。公元前3世纪前后,匈奴开始进入铁器时代,出现铁制工具和铁制武器,铁刀的生产已相当普遍。铁器的推广使用,使社会生产力大为提高,个人在生产中的作用也大为加强,帐的私有财产已经出现。俘虏已不再杀死,当作奴隶生产和服务中使用。至此,匈奴社会开始脱离原始氏族制度,分裂为贵族、平民和奴隶三个社会集团,财富的多寡,地位的尊卑,差别极为悬殊。部落联盟和各部落的统治权掌握在王公贵族之手。平民从事生产劳动和服兵役,有的平民也蓄养奴隶。在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匈奴人的扩张性和掠夺性更为强化,他们以暴力夺取财富和掳掠人口为荣。
  匈奴人与中原的关系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期古籍中就有匈奴人与燕、赵、秦三国交往的记载。在秦汉之际,匈奴冒顿单于利用楚汉相争之机,竭力向外扩张,成为亚欧大陆游牧世界东部的强大政治势力。公元前209年,匈奴太子冒顿在一次围猎中用鸣镝射杀老单于头曼,自立为单于。随后对不肯听命的王亲贵族、同胞兄弟和幕僚大臣尽行诛戮,以确立新单于的统治地位。东胡王利用匈奴宫廷内争,乘机占领匈奴东部土地。公元前206年,冒顿单于地位巩固之后,立即举兵反击。东胡无备,全军溃走,人口财货多被掳掠。东胡部落联盟也随之分裂,被迫退走大兴安岭,据险自保。匈奴的突然进攻,造成东胡族向北方的大移徙。
  战国和秦汉之际,长期游牧于河西走廊地区的月氏和乌孙的西迁,也是由于匈奴的攻击而促成的。公元前3世纪,月氏是游牧民族中比较强大的一支,有控弦之士一二十万。当时匈奴势弱,依附于月氏,头曼单于(?—前209 年)将其长子冒顿送到月氏作人质。冒顿在匈奴进攻月氏时盗得骏马逃回,登位后不断进攻月氏。公元前177—前176年间,匈奴终于战败月氏,迫使月氏西迁。月氏在公元前177年前不久,战败其西邻乌孙。乌孙首领难兜靡被杀,牧地被占,部民四散,多避居匈奴。月氏西迁的道路既开,被匈奴战败后,遂率部移徙,到达天山北伊犁河上游地区驻牧。其地塞种居民大部被迫南徙,移向兴都库什山以南地区。乌孙王难兜靡之子猎骄靡,在匈奴成长,收罗乌孙部将和散民,伺机报复月氏。公元前139—前129年,猎骄靡在匈奴支援下西击月氏,杀月氏王,以其头骨为饮器,并夺占伊犁河流域。月氏被迫再次西迁,过大宛(今锡尔河中游费尔干纳盆地),据阿姆河北岸之地。少数月氏人未曾西迁,留在河西走廊,与祁连山地区的羌族融合。西迁的月氏习称“大月氏”,留在祁连山的残部称“小月氏”。公元前1世纪初,大月氏南下征服阿姆河以南的大夏(巴克特里亚),统治此地200余年的希腊人被逐至兴都库什山以南,希腊化的巴克特里亚王国遂亡。公元1世纪初,大月氏人的贵霜部联合大夏的吐火罗人,建立强大的贵霜帝国。
  匈奴与中国中原地区交往密切。战国时期,匈奴屡为北方边患,燕、赵、秦三国不得不在北方分别修筑长城,以御匈奴骑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三国长城连接起来,重新修缮,并向东西扩展,筑成“万里长城”。这条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沿黄河北走至河套,傍阴山东去,直至辽东的防御体系,是抵挡游牧世界骑兵的重要屏障。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摧毁了秦王朝,戍卒逃散,边防空虚。于是匈奴乘机渡过黄河,进入河套以南地区,对新建西汉政权又构成重大威胁。汉初与匈奴交兵,屡战失利。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亲自将兵抵御匈奴,被冒顿40万精兵围困于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南),历七日,后用重贿单于后宫之计,方得解围。此后六七十年间,汉对匈奴一直执行和亲政策,但匈奴并未因此停止对中原北部地区的骚扰。
  汉武帝时(前140—前87年),对匈奴开始进行反击。公元前133年至前119年间,汉将卫青、霍去病屡败匈奴,深入匈奴境2000余里,收复被占领土,巩固了北部边防。同时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大宛、乌孙等,夹击匈奴,以断其右臂。匈奴在强大汉军的打击下屡屡败北,受其奴役的少数民族遂乘机摆脱控制。其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又不断加剧,五单于争位,内讧不已,匈奴终于分裂为南北两部。
  公元前51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①降汉。稍后,汉元帝以宫人王嫱(昭君)出嫁单于,又恢复了汉与匈奴之间的和平交往。北匈奴郅支单于被迫西徙,后被西域汉将所杀。公元48年,匈奴又爆发内讧。日逐王比遣使汉西河太守,请求内附,得东汉光武帝允准,居于五原,比立为呼韩邪单于②。匈奴分裂后,南匈奴居塞内,分布于晋陕北部和内蒙西部地区,与汉人杂处,逐渐转向农耕,实行定居,并逐渐与汉族和其他民族融合。北匈奴留漠北,原归附的鲜卑、丁零等族乘机反抗,又遭南匈奴多次攻击,其势大为削弱。公元73 年,东汉遣窦固等分四路反击北匈奴,深入其腹地,斩获甚众。公元87年,鲜卑进击匈奴,斩北单于,大掠而返。此时北匈奴四面受敌,“南部攻其前,丁零寇其后,鲜卑击其左,西域侵其右。不复自立,乃远引而去”。《后汉书》上只说北匈奴在公元91年“远引而去”,究竟“远引”何处,发生了什么历史影响,这是后世学术界反复研究讨论的一大问题。
匈奴西迁的经过:
  历史上所说的“匈奴西迁”,是指北匈奴的一部分在北单于和贵族的率领下,于公元91年离开漠北,向西方进行持久而漫长的迁徙过程。西迁的北匈奴,人数不多,约占1/4,估计20余万人;其余的大部分约60余万人仍留居漠北。西迁的北匈奴人首先奔向西北,进入乌孙之地,在乌孙西北的悦般地区停了下来。公元105和106年即东汉殇帝元兴元年和安帝延平元年,北单于曾遣使汉朝,请求和亲。汉帝未予答复,从此北匈奴便不与汉通。
  北匈奴西迁之后,鲜卑乘虚崛起,据有匈奴故地,并其余众,势力渐盛。公元2世纪前半期,鲜卑对汉时降时叛,屡攻匈奴和乌桓,成为漠北新兴的强大势力。北匈奴受鲜卑的威胁,不得不于2世纪中叶放弃驻牧约70年的悦般地区,西走康居。康居位于中亚细亚锡尔河流域,与据阿姆河流域的大夏(大月氏人)为邻。这次迁徙因征途险阻,只选精壮善战者驰突前进,老弱仍留悦般旧地。其后残留部分为柔然所并,渐与融合。迁往康居的北匈奴驻牧其地约一个世纪左右,至3世纪中叶,可能因受贵霜和康居的联合攻击,又被迫离康居迁往粟特。北匈奴在粟特停留也将近一个世纪,约于4世纪中叶(350年左右)更西迁至东欧顿河流域,这时占有东欧黑海北岸和西亚一带的主要是阿兰人。进入欧洲的匈奴,首先进攻阿兰人,两军激战于顿河上。阿兰人战败,国王被杀,国土被征服。部分阿兰人逃散,大部分并入匈奴,成为“同盟者”。阿兰人是斯基泰人(西徐亚人)的一支,因境内有阿兰山而得名。中国史书上将斯基泰人、阿兰人均称为“奄蔡”(见鱼豢著《魏略·西戎传》,范晔《后汉书·西域传》)。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历史家才有关于匈人的记载。他们所说的匈人,就是北匈奴的后代。匈奴的西迁不仅席卷中亚细亚,而且深入欧洲腹地。受到匈奴西迁压力的其他游牧、半游牧部族,波涛相逐,先后涌入亚欧大陆农耕世界。
3至5世纪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南徙:
  汉魏之际,在中国北部和西北部的游牧民族主要有匈奴、羯、鲜卑、氐、羌等五支,史称“五胡”。他们从东汉开始不断内附,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向农耕生活过渡。为了寻求较好的耕地,他们还逐渐向南方农耕世界移徙。魏晋统治者为了利用“胡人”当兵和种地,又往往强制他们迁居内地。至3世纪末,内迁的“胡人”大体分布如下:河套地区的南匈奴人迁至山西南部汾河流域;羯胡是入塞匈奴羌渠的后裔,此时已由西域迁居山西东都武乡一带(西晋上党郡);鲜卑族也分裂为几支,东部鲜卑已迁至辽宁西部地区,西部鲜卑则分布于甘肃、青海;原居青海和甘肃一带的氐族和羌族,部分迁入甘肃东部和陕西境内,部分南下四川。到西晋初年,“胡人”南徙的人数已相当多。内迁的匈奴、鲜卑、乌桓等族人达40 余万。迁入关中的氐、羌族人达50 余万,占关中人口的半数。距西晋首都洛阳最近的南匈奴人,达3 万余落。游牧民族的南徙直接威胁着西晋的统治。
  内迁各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以其部族武装作基础,相继起兵反晋,建立割据政权。从4世纪初至5世纪中叶,北方五个游牧民族在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历史上称为“五胡十六国”。事实上当时南迁的游牧民族并非只是五个,所建的政权也不止十六个。游牧世界居民在四五世纪大规模向农耕世界迁徙,是在亚欧大陆普遍发生的现象,是两个世界长期交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为内部矛盾所困扰的中国西晋王朝,在外族入侵的打击下,于316年灭亡。东晋迁都建康,国土局促江南,与北方各族政权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北方游牧半游牧民族进入南方的农耕世界,一方面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性后果,另方面又学会了先进的经济和文化,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融。在农耕地区定居下来的各部族,逐渐走向农耕化。他们为农耕世界带来新的活力,促进封建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嚈哒人的迁徙嚈哒人是古代中亚细亚的游牧部族之一。中国史书说他们起源于长城以北的蒙古草原,称为“滑国”,后迁至阿尔泰山以南至天山东部地区。拜占廷史家称之为Hephthalitai等;波斯、阿拉伯史家则称之为Hetal,Haytal 等。嚈哒人自称为“匈奴”,因其肤色较白,故亦称“白匈奴”。其真正族属,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公元4世纪70年代,嚈哒人开始向南方迁徙,占领粟特地区,即中亚锡尔河、阿姆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流域。5世纪20年代,嚈哒人开始越过阿姆河入侵西方和南方,首先征服吐火罗斯坦,迫使贵霜帝国残部寄多罗贵霜西移,贵霜帝国至此彻底灭亡。嚈哒人随后于453年大败萨珊王伊嗣俟二世(438—457年在位),484年又杀波斯王卑路斯(457—484年在位),占领呼罗珊大部地区,建嚈哒国,定都巴底延城(今阿富汗伐济纳巴德)。萨珊朝波斯被迫称臣纳贡。嚈哒人在5世纪中叶战败波斯以后,随即南侵北印度,但被笈多王朝塞建陀笈多击退。嚈哒人酋长头罗曼于499年进占中印度马尔瓦地区。502年,头罗曼之子摩醯逻矩罗(密希拉古拉)大举进攻印度,并在北印度立国,以旁遮普奢羯罗城为都。嚈哒至此臻于鼎盛,在东方控制了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西部,与中国的北魏、西魏、北周,乃至梁朝都有交往,在西方和南方征服了萨珊波斯和印度大部地区,形成一个庞大的嚈哒人国家。但嚈哒的强盛为时不长。528年,北印度王公联合起来击败了嚈哒,嚈哒王逃往喀什米尔。约558—567年间,萨珊朝波斯联合突厥人夹击嚈哒,其国遂亡,领土被瓜分,部众分散各地,逐渐与各族融合。
  嚈哒人侵入波斯、印度以后,先后接受波斯和印度文化,信奉拜火教,后来也有改奉印度教的。因其处于东西方、南北方商路交通的中心,境内商业繁荣,对南农北牧两个世界的交往,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都起了桥梁作用。
  阿瓦尔人的西迁阿瓦尔人是古代的又一游牧民族,自称“马阿鲁拉人”,其族源和族属迄无定论。一般认为属于欧洲人种巴尔干高加索类型,中国有的学者认为即中国历史上的“柔然”(“蠕蠕”)。公元552年,柔然为突厥所败,部分柔然人遂西迁欧洲,6世纪后半期以多瑙河中游潘诺尼亚平原为中心建立阿瓦尔汗国。7世纪时阿瓦尔人势力强盛,经常袭击德意志、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7 世纪前半期,拜占廷也受到极大威胁,626 年首都君士坦丁堡几乎落入其手。在阿瓦尔人和斯拉夫人等的不断冲击下,拜占廷帝国岌岌可危,偏安南部一隅。7世纪后半期阿瓦尔汗国发生内讧,势力逐渐衰落,795—796 年为法兰克查理大帝战败,805年国亡。其后,阿瓦尔人渐溶入当地居民。
  从公元1世纪东汉帝国击败北匈奴开始的、游牧和半游牧民族的西迁浪潮,引起了欧洲民族的大移徙。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等由此大量涌进西罗马和东罗马帝国,促使欧洲社会发生重大变化。
  (一)华夏—汉民族的形成与先秦时期的民族融合中华民族的孕育时代,也就是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代.据传说和考古发掘,炎黄时代至尧、舜、禹时期,黄河中游的炎、黄两大部落,不断地碰撞融合,结成联盟向东推进,战胜了以泰山为中心的太昊、少昊集团,建立起号令黄河流域各部落的大联盟,并击败江汉流域的苗蛮集团,成为可追溯的中国早期民族融合的核心.所以,我们说,黄河中下游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是华夏族肇兴的腹地.
  华夏族是汉民族的前身.“华夏”一词常被用以区别中原地区的民族与其周边的民族(即蛮夷戎狄),然而,华夏族实际上也并非全为中原之旅.它融夏、商、周三族初具雏形之后,就像滔滔东注的长江,涵化万水,汇合百川,最后形成一个庞大的民族集团.大体在周代,在这个族体中,既有涵盖了共同尊奉黄帝为始祖的夏、商、周三族的“华人”,又有华夏化了的戎人、氏人和夷人.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当时,中原地区“华夷”逐渐走向一体,内迁异族已被华夏吸收、融合.中原四周,齐、鲁吞并诸夷,秦霸西戎,楚征服统一诸蛮,边疆地区民族融合、兼并的速度也在加快.而华夏诸侯经过激烈的兼并、分化、吸收、统一,到战国时期只剩下齐、燕、韩、赵、魏等几个大国和在它们夹缝中的几个小国了.即使是原来被称为“蛮夷”的秦、楚已同被称为“诸夏”或“中国”,与周边各族出现了进一步融合的趋势.地区性的局部统一,为华夏一统奠定了基础,也为以华夏族为核心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舞台.
  总之,这一时期,中原大地及其周边各族,不断地凝聚、兼并、扩张,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华夏族.华夏族自诞生之日起,又以迁徙、聚合、民族战争等诸多方式,频频与周边各民族碰撞、交流,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地融入众多非华夏族的氏族和部落.这样,以华夏族为核心,在中国的腹心地区进行的民族融合,是为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重要特点.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自东汉末年,由于政治的日益腐败,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分崩离析.之后,历三国和西晋的短暂统一,又出现了东晋十六国并立和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在这政权分裂、战乱频仍的三百多年中,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巨大动荡的旋涡之中.与此同时,由于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杂居,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
  这一时期,与汉族及其前身华夏族有着密切联系的各族,他们出现在中原政治舞台上以后,骤然间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过程,纷纷离散聚合.建立过政权的许多民族都纷纷与汉族融合.不论南方还是北方,民族之间双向或多向的迁徙、对流,是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即一部分汉族往周边去,周边的少数民族往内地来.
  在北方,史称“五胡”的匈奴、鲜卑、羯、氏、羌等塞外民族纷至沓来,在黄河流域建立了许多政权.这些民族政权,一般不管哪个民族居统治地位,大都与汉族世族阶级相联合;同时,在政权的组合上又往往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北方民族徙居中原,纷纷建立政权,一个最为直接的后果是:在中原地区形成了胡汉杂居的局面,为各民族的融合提供了先决条件.这些民族在与汉族的长期杂居相处与通婚中,互相依存、互相吸收,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渐渐地,他们与汉族在经济、文化、语言、服饰、姓氏、习俗乃至宗教信仰上的差异逐渐缩小,与汉族逐渐融为一体.如至北魏后期,匈奴、羯、氏、羌等少数民族已不见于史乘,柔然、吐谷浑、敕勒等也与汉族逐渐融合.到隋朝统一黄河流域,从北方迁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差不多都被汉族融合了,连鲜卑族也最终完成了汉化.当然,在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大背景下,必须要提的重要事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建立北魏政权后,为了巩固统治,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他顺应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模仿汉政权建立了封建政治制度,实行了三长制、均田制,改胡姓为汉姓,改胡服为汉服,提倡胡汉联姻.其中均田制的推行,使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向农耕生活的转化,对民族融合产生了有力的促进作用.迁都洛阳,更可以直接地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这大大加速了胡汉民族融合.
  在南方,自秦汉以来,就有不少华夏或汉族大批进入蛮族区、西南夷及岭南地区.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为了逃避战乱和苛重的税役,或迁往河西陇右,或随晋室南迁而偏居江左,甚至在传统的蛮、俚、僚、爨等族聚居区,也能看到他们的踪迹.与此同时,豫州蛮、荆、雍州蛮向北推移,爨人被征调内地,成为南朝的编户齐民.通过这种双向的、对流式的迁徙杂居,以及不间断的武力征伐、联姻结盟和左郡左县的设置等多种渠道,南方地区汉族的夷化和夷族的汉化现象也日渐普遍.
  (三)辽宋夏金元时期自五代十国以后,历史又进入一个大分裂、大混乱之后的大统一的辽宋夏金元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融合有两个主要的特点:一是民族融合先在各民族政权统治区域内进行,亦即主要在边疆进行.二是在北宋——辽——西夏、南宋——金——西夏对峙、纷争、冲突与逐步走向统一的过程中,由于民族大迁徙而再次改变民族分别格局,从而促进了一次新的民族大融合,为元的空前统一奠定了基础.
  在宋的北部,辽夏金北族王朝的建立,促进了这一地区的民族融合.
  建立辽的契丹源于鲜卑.它是在东灭渤海,频繁征伐回鹘、新罗、吐蕃、党项、室韦、沙陀、乌古等民族和不断向南扩张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向南发展,辽治下的汉人日益增多,在与中原的冲突和交融之中,缩小了差距,民族融合的最后结果是形成了以汉文化为核心又带有契丹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辽文化.
  西夏为党项族所建,而党项族又是以党项羌为主体,吸收氐、羌、吐蕃以及西北地区其他民族成分而形成的重要民族,其发展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民族融合过程.西夏建国后,势力迅速扩大,相继与北宋、辽、金、南宋形成鼎立局面,盛时辖今宁夏、陕北、甘肃西部和内蒙古的一部分,为我国西北部的开发、统一与西北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
  源于黑水靺鞨,崛起于东北的女真,灭辽亡宋建立了金.金灭辽,承继了辽文化,直接与汉文化相碰撞.尤其是在南下的过程中,金把大批俘获的汉人迁往东北,又把大批的女真人迁出故地,散居契丹、汉人地区.这种民族间的迁徙、杂处,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在宋的南部,吐蕃统治下的青藏高原诸部族,大理国统治下的乌蛮、白蛮等民族,南僚蛮诸族,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彼此间的融合以及与宋的交融.
  这一时期,各大政治实体之间,在冲突与纷争的同时,还通过遣使、朝贡、互市、联姻等方式进行频繁交往,进行更为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其结果不仅有大量的少数民族融于汉族,还有不少的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具体如契丹人在南宋时大批进入中原,至元代中叶已被元朝政府视同于汉人.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所列汉人8种就有契丹人,元代后期“契丹”之名便逐渐消失了.女真人的内迁从金太宗至金末,一直没有停止,特别是金宣宗因受蒙古人的压迫迁都汴京,内迁的女真人更多,约占女真人总数的一半.他们与汉人错杂而居,互为婚姻,改用汉姓,提倡儒学,女真人的民族特色已逐渐丧失.元代统治者将女真人、汉人、契丹人同列为第三等级,政治待遇相同,这在客观上消除了女真人与汉人的民族畛域,促使女真人更加汉化.迨至元末,中原地区的女真人已完全融入汉族中了.
文章标题: 日耳曼人在民族大迁移的时候武德充沛。但为啥邻近的中东欧大部分地区最后都成了斯拉夫人的地盘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5438.html
文章标签:日耳曼人  成了  武德  邻近  充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