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10-09 05:04:0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8次
在影视剧发达的今天,唐太宗李世民,可谓是火爆了唐代历史剧荧屏。荧屏上的李世民雄才大略,风流倜傥,挥斥方遒,指点江山。以至于很多人误认为唐朝的开创者就是李世民,李渊仿佛没有了任何的存在感,更别说唐朝的开国太子李建成啦。
李世民有没有才呢?当然有,不然他怎么会发动玄武门之变,射杀太子呢?不然他怎么会励精图治,开创贞观之治呢?不然他怎么会创改史料,诋毁李建成,洗白自己呢?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唐高祖李渊,李世民是第二任皇帝。李世民和李建成都是李渊的亲儿子,李建成是嫡长子,李渊建立唐朝后,遵循长幼有序的继承原则,立李建成为太子。李建成也就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哥哥李建成做了太子,弟弟李世民心里老不痛快。
心里不舒服,隔阂就来啦!于是兄弟之间互相掐架,由创业之初的亲密同志,变成了相互拆台的对手,矛盾形同水火。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终于出手了,在唐朝都城长安(今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被秦王射死。李世民射死李建成后,一不做二不休,把李建成5个儿子也杀了,那可都是他的亲侄子。这些做完后,直接逼父亲李渊退位,自己登基。李世民能做这些不孝不仁之事,说明他足够狠毒。做了皇帝的李世民也不会心安理得,毕竟皇位来路不正,于是亲自过问,创改史料,抹黑太子哥哥李建成,把李建成说得一文不值。那么真实的李建成到底如何呢?
李建成生性仁厚,与其父皇李渊有很多相似之处。他在建立唐朝的伟业上,功绩并不比李世民差。公元613年的隋朝时期,由于隋炀帝杨广的横征暴敛,滥用民力,关陇集团与江淮势力水火不容,反隋情绪高涨,反隋起义不断。李渊自然也不会坐视不顾,在身边人的建议下,也积极策划起兵。李渊让长子李建成在河东广召贤才,李建成不负重望,笼络了大批贤才。如武将薛万彻、冯立、马三宝,文官如王珪、魏征等。这些武将在后来唐朝征讨突厥、吐谷浑、高句丽都立下了汗马功劳。王珪和魏征成了名相,可见李建成的用人水平很高。
公元617年伊始,各地起义不断,有想法的人都争相效仿,李渊次子李世民也多次建议李渊起兵,可李渊始终优柔寡断,不敢轻易决定,此时他一直在等一个人,那就是长子李建成,6月份,李建成来到太原后,坚定了李渊的决心,才正式起兵。可见李建成在李渊心中的地位。起兵第一战便是攻打西河,李建成为主帅,他统帅的军队法纪严明,对老百姓秋毫不犯,李建成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赢得了军心,也稳定了民心,李建成只用了9天时间就平定了整个西河,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后在李渊军队攻打长安的策略上,李建成也是精准的分析局势,使得李渊顺利的拿下了长安,为唐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可见李建成是有极高的军事指挥才能的。
教授中的教授陈寅恪曾这样评价李建成:‘’然高祖起兵太原,李建成即与太宗各领一军。及为太子,其所用官僚如王珪、魏征之流即后来佐成贞观之治的名臣,可知李建成亦为才智之人‘’。
说到这里朋友们不难理解,李建成的失败并不是因为无才无德,而是因为他的仁厚,仁厚之人总是优柔寡断,处理问题狠不下心来。他虽对弟弟李世民的为人有所了解,但没想到李世民能不顾大义,为了皇位痛下杀手,我想李建成在闭眼的那一刻,最后悔的就只有一个字‘’毒‘’。确实如此,李建成能力和李世民不相上下,而且他还是合法的皇位继承人,是当时的太子。他与李世民的PK赛上,就是输在‘’毒‘’字上。
古代皇帝高居权力金字塔顶端,掌握天下最强大的武力,和最雄厚的财富,让人们艳羡不已。但要想干好皇帝这个职业,难度也不是一般的高,尤其是开国皇帝,必须要智勇双全,身经百战,扫灭众多强劲对手,才能最后登上九五之尊,期间种种艰险坎坷,非言语所能说尽。
但唐朝的情况却有些特殊。唐高祖李渊虽然名义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但他这个开国皇帝有名无实。唐朝开国过程中的历次重大战役,曾击灭陇西薛仁杲父子、平定河东刘武周、扫平河北窦建德、全歼洛阳王世充等等,几乎十之八九,都是在他儿子李世民的指挥下完成的。
早在唐朝建立之前,李世民还是个不到20岁的毛头小伙,就已经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大业十一年(615年),隋炀帝被塞外游牧部族包围在雁门关,李渊当时还是隋朝太原留守,派遣李世民跟随隋朝武将云定兴前去营救。当时敌兵人数众多实力雄厚,李世民献上妙计,让云定兴故意虚张声势,大鸣旗鼓,使得敌兵误认为隋军主力感到,仓皇撤围而去。此战显示出李世民非同一般的军事天赋。
在此后唐朝的重大战事中,李世民多次充当主帅的角色,独当一面,指挥若定,迭克强敌,其军事才能得到当时和后世的一致推崇。相比之下,太子李建成在这方面就要逊色得多。唐朝开国战争中,李建成参加的战役数量远不及李世民,在军事方面的成就和战绩,貌似比之李世民远远不如。
唐朝开国战争中,有过一场著名战役:霍邑之战。这是李渊起兵之后,进取河东的第一战,关系重大。霍邑守将是隋朝名将宋老生,以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著称,是隋炀帝手下的军事骨干。霍邑城城高池深,兵精粮足,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李渊非常重视这次起兵之后的第一次大型战事,带领李建成、李世民和主力部队,精锐尽出,直扑霍邑。但霍邑之战却进行得一波三折,极不顺手。李渊带兵行进途中,遭逢连日大雨,山洪横溢,道路泥泞不堪,不仅部队行进困难,对后勤供应也形成极大考验。
由于途中耽搁时日太久,后勤粮秣又难以运到,还未开战,李渊一方就已陷入困境,存粮即将耗尽,士气低落,李渊一度计划撤退,经过与李建成和李世民商议后,才决定攻打霍邑。
霍邑守将宋老生非常狡黠,他看透了唐军急于速战速决的心态,故意坚守不出。李建成和李世民于是使出诱敌之计,现在城外埋伏好大部队,李建成和李世民各自带领几百个骑兵,在城下耀武扬威进行挑战。
宋老生看到城下敌军力量单薄,于是立即打开城门,带领部队大举出击。李渊的主力部队立即出动,迎击宋老生。宋老生经验丰富,觉察到苗头不对,正在犹豫要不要撤兵,忽然,李建成在冲杀中意外坠马,他的右路军也出现混乱。
宋老生认为机不可失,立即挥师冲杀过来,双方在霍邑城下展开一场混战,最终宋老生的部队被全歼,霍邑之战以李渊一方的胜利而告终。此战中,李建成作为大将却意外落马,被很多人轻视。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记载,多年之后,李世民当上皇帝,与唐朝名将、大唐军神李靖说起此事,还不忘嘲笑李建成两句。谁知李靖的看法却迥然有别,他认为,用兵之道,奇正相合,“
霍邑之战,师以义举者,正也;建成坠马,右军少却者,奇也。凡兵以前向为正,后却为奇。且右军不却,则老生安致之来哉?
”
李世民这才恍然大悟,才明白原来李建成才是真正的战术大师,若不是他故意落马,让宋老生以为有机可乘贸然进兵,唐军将很难在霍邑城下完成围歼宋老生的作战目的。看来李建成能被李渊立为太子,绝不是偶然的,只不过他的高明之处不为人知,只有李靖这样的军事大家才能看透。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