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西周的无过制度,请予以评价
周朝的分封制度
封建多氏
周朝的“嫡长宗法继承制”与“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是中国姓氏大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姓氏的主要来源。要了解中
国姓氏的源流,必须清楚周朝的封建多氏。
在我国历史上,夏商周是相互衔接的三代,史学家多以“三代”相称。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商两代王朝的国家元首,皆称“帝”,而不称“王”。夏朝的帝位一般地由儿子接任,间或也有
兄弟接任的现象发生。
在夏朝之后,商殷的帝位大多由兄长接任,再传给弟弟,最后再由最年幼的弟弟传给长兄的长子,或传给自已的儿子,这就是“兄终
弟及”或者与“父亡子继”并行的“双轨制”。商殷十七世三十帝中,“兄终弟及”者,计九世十四帝,叔侄相传者四帝,父子相传
者十二帝。《史记·殷本纪》记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相争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乱世”的局面。殷
商后期,“兄终弟及制”为“父子相承制”所代替。
《史记·殷本纪》有这样一段描述:帝乙的长子微子启生在微地,封为子爵名启。因启的母亲是身份下贱的婢妾,启虽是长子,也不
能立为帝。帝乙的小儿子叫辛,辛的生母是正宫皇后,嫡出,所以就就让辛继承了王位。这位帝辛就是使商殷亡于其手的殷纣王。从
这段史实说明,在商殷末年,已经确立了“嫡长继承制”。
周族部落源于我国西北高原,在古嬗父时期,还没有建立“嫡长继承制”。古公少子季历继承周国,而太伯(长子)、次子虞仲,先
出奔长江三角洲。后来,在那里建立了吴国。季历传位于其长子姬昌,姬昌又传位于其长子姬发。姬发就是周武王。
公元前11世纪的20年代,周武王姬发灭商,建立了周王朝,定都镐京(今西安),并改“帝”为“王”,他便是中国历史上的“
千古第一王”。周武王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确立并普遍推广“嫡长继承制”。
周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有江山300多年。周天子为了保障周家王朝的江山一统,其王位明确规定“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
贤。”周天子作为法律规定,只有嫡长子才是国王或者爵位的唯一合法继承人,庶子哪怕是比嫡子年长或者更有才能,也不准成为继
承人。这样,就使弟统于兄。庶子虽然说不能继承王位,但是,他们可以得到次于王位的其他爵位。这一“宗法传制”,各朝历代历
历相传,延续近3000年,直延续到清王朝的覆灭。
一言蔽之,周朝的“宗法传制”,就是“嫡长继承制”。这就是说,其王位只他的儿子中的长子才能继承,以保证江山永远掌握在自
已氏族手中。这种“嫡长继承制”,是典型的“血缘传制”,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点:
一、传嫡长;
二、传长不传庶;
三、传男不传女。
周朝的“宗法传制”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从太昊伏羲氏“正姓氏”“制嫁娶”以后,经过漫长的两三千年。在这段历史时期内,随着男性在社会生活的主导地位,作为“性”
的存在,那些男性首脑,已经不再是“一夫一妻”,而是逐渐地“一夫多妻”。历史发展到了周朝,漫长的母系社会彻底被父系社会
所替代,父权家长制已经风行天下,“一夫多妻制”已经普遍实行。由于“一夫多妻”,必然会带来许多“副产品”:
一、妻子多了,儿女也多了;
二、儿女多了,是男儿继承王权还是女儿继承王权;
三、哪一个妻子生的儿女继承王权?
这些“副产品”必然要提到议事曰程上来了。到了周朝,周王知道江山得来的不易,为保障江山不丢,出台史无前例的“宗法传制”
,是理当所然的了。
汉代蔡邕在《独断》中曾经这样记载,“三代”的“一夫多妻制”是这样的:
天子取十二,夏制也,二十七妇。
殷人又增三九二十七,合三十九人,八十一御女。
周人上法帝喾正妃,又九九八十一,增之合百二十人也。天子取十二女,象十二月,三夫人九嫔。
诸侯一取九女,象九州,一妻八妾。
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
这么众多的妻妾嫔妃,必然会生下一串又一串儿女。这么多的儿女,如果不分个先后秩序,如果不立个规矩,如果没有个章法,在继
承王位的问题上,岂不是乱套?岂不带来不可收拾的祸害?这就是周代的“宗法传制”产生的历史背景。
周代的“宗法传制”规定:以母为本进行区别,以子女母亲的身份与出生的先后,把所有的儿子(不包括女儿)分为嫡庶两类。所说
的“嫡”者,指正妻为“嫡”,正妻所生的儿子称谓“嫡生”或者称“嫡子”,即是“正宗”的意思。所谓“庶”者,指妾所生的儿
子,称谓“庶子”或者称“庶出”。“嫡”为“大宗”,“庶”为“小宗”。
对于“嫡”与“庶”又有严格与具体的规定和称呼:
一是正配,称妻。
妻所生的长子,一般称谓,在20岁,称三哥;宗法称谓,称嫡长子,继承人为嫡子。
妻所生的次子,一般称谓,在14岁,称六哥;宗法称谓,称嫡次子,在继承权上,称庶子。
侧室称妾,妾所生的儿子,下列称谓:
第一妾所生的长子,一般称谓,在25岁,称大哥,在宗法称谓上,称庶长子,没有继承权。
第一妾所生的次子,一般称谓,在19岁,称四哥,在宗法称谓上,称庶三子,没有继承权。
第二妾所生的长子,一般称谓,在22岁,称大二哥,在宗法称谓上,称庶次子,没有继承权。
第二妾所生的次子,一般称谓,在15岁,称五哥,在宗法称谓上,称庶四子,没有继承权。
诸侯的嫡长子宗法明确规定可以当国君,一姓之祖,又是一国之祖。姓也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虽经百代而不变。这就是所谓的“大
宗”。又因为“别子为宗”的规定,“别子”虽然不能继承君位,但“别子”是世君的兄弟,尽管名份上有尊卑,一般地都被分封到
采邑,成了卿大夫,别立一氏成了新氏的始祖。而其别的其他庶子,再立别的氏,被分封到乡、亭为氏。这样以来,在政治上,形成
了一张巨大的统治“天网”,以姓氏的宗法分布开来,具体说就是:
周朝天子,姬姓---嫡长子,姬姓。
天子的庶子(别子),诸侯国君。
诸侯的嫡长子(大宗)---继承君位承姓。
诸侯的庶子(小宗)的庶子A,为卿大夫,被子分封到A邑,以A邑的封氏;
诸侯的庶子(小宗)的庶子B,为卿大夫,被子分封到B邑,以B邑的封氏;
诸侯的庶子(小宗)的庶子C,为卿大夫,被子分封到C邑,以C邑的封氏;
卿大夫A的嫡长子(大宗),继承卿大夫,继承A氏。
卿大夫A的庶子(小宗),庶子的儿子(士),分封到甲乡,以乡为氏,为甲氏;
卿大夫A的庶子(小宗),庶子的儿子(士),分封到乙乡,以乡为氏,为乙氏;
卿大夫B的嫡长子(大宗),继承卿大夫,继承B氏。
卿大夫B的庶子(小宗),庶子的儿子(士),分封到丙乡,以乡为氏,为丙氏;
卿大夫B的庶子(小宗),庶子的儿子(士),分封到丁乡,以乡为氏,为丁氏;
卿大夫C的嫡长子(大宗),继承卿大夫,继承C氏。
卿大夫C的庶子(小宗),庶子的儿子(士),分封到午乡,以乡为氏,为午氏;
卿大夫C的庶子(小宗),庶子的儿子(士),分封到已乡,以乡为氏,为已氏。
在如此周代的宗法制度下,仅一个诸侯国君之下,就产生了A、B、C、甲、乙、丙、丁、午、已等多“氏”。这些“氏”,无论是
以国为氏,无论是以邑为氏,以乡为氏,以亭为氏,都是乡大夫、士等贵族,即使是级别最低的“百工”,也非是一般下层的“奴隶
”或者“平民”。而只是在贵族统治阶级中的等级不同罢了。周代如此的统治程序,一四七列,三六九等,可谓“壁垒森严”。从这
里我们可以看出,在西朝时代的“姓”与“氏”,其具体内容与远古比较,已经发生了内容的变化,成为周王朝统治人民的工具。
顾炎武在《曰知录》中这样说道:“最下者庶民,庶民者无氏,不称氏者称名......者氏类族也,贵别也。”
“氏”是有爵位的贵族统治阶级的称号,家庭出身成了是不是贵族的根本与标志,社会地位完全由家庭出身决定。不是贵族出身的庶
人,不是一代没有“氏”,而是世世代代得不到“氏”;出身贵族家庭,子子孙孙都可以得到“氏”,而且永远是贵族。郑谯在《通
志·氏族序》中对先秦“三代”的“姓”与“氏”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说:
“‘姓’与‘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郑氏说得再确切不过了。正因为“氏”这么“贵重”,那些贵族的名字,首当其冲的就是突出“氏”;而那些没有氏的名字,只要一
听就明白是平民百姓。三代时的名字这样排列:
男子的名字:氏---行辈---名(或者字)---性别(为父或者甫)
女子的名字:夫国家名---行辈---本姓(或者字)---性别(为母或者女)
这些都是严肃场合使用,男子名四个字,女子名五个字,显然是不太方便。在实际曰常生活中大多实用简称,也就是行辈加名(或者
字加)。诸如以诸侯封国名为“氏”的名字“齐环(郑灵公)”,以卿大夫及其后裔受封邑名为“氏”的名字“屈原”,以居地为“
氏”的“西门豹”,以官名受封的“少师庆”,以祖先的名字或者以谧号为“氏”的“孔丘”等等。
这样以来,以远古的“姓”与“氏”和三代的“姓”与“氏”,虽然字是同一个字,但是具体内容,就有了的本质区别。
远古的“姓”是用来表示氏族与氏族全体成员“祖”或者说“源”的集体标志,同姓不通婚。其“氏”是用来表示“宗支”或者说居
地的标志,男子称“氏”。而在西周以来的“三代”,“姓”“氏”却成了统治阶级用来统治天下的“工具”。
周王朝始行了“宗法传制”,创立了中国的“分封制”,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周王朝为了百姓防止造反,周朝法律规
定:
第一、周王朝的国王以京都镐京(今西安)为中心,沿渭水下游与黄河中下游划出了一大片土地,建立由国王直接统治的特别行政区
。这个特别行政区,称之谓“王畿”。这就是周王朝的“核心”区域。
第二、周王朝把“王畿”以外全国所有的土地,划分为大小不等的若干块土地,分封给建国有功的各路诸侯。这些封国的面积都很小
,实际上是一个个城堡似的各个军事据点,以此为中心,军事控制周围地方,二三十个封国加起来的总面积也没有“王畿”之大。这
样以来,就保障了周王朝对封国的绝对控制。诸侯封国如“群星伴月”一样,环绕保护着周王朝的“王畿”,以保证周王朝的安全。
不唯如此,为了江山的铁统,周王朝又“封建诸国”,这一手也更厉害。其“封建诸国”分为“同姓封国”与“异姓封国”两种:
“同姓封国”是属于血缘关系的封国。
凡是周王朝姬姓的王亲贵族,人人有份,个个封国,都能得封一块土地,得封一国。因同为一姓,称谓“同姓诸侯国”。这是把天下
人人共有的土地,以国法的形式划分到个人私有名下的开始。在周初,先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周武王封其兄弟立国的有1
5人,姬姓立国的有40人。
王季之兄太伯、仲雍的后人封于吴(今江苏省苏州);文王之弟虢仲、虢叔分别封于:
东虢(今河南省荥阳东北);
西虢(今陕西省宝鸡东)。
文王之子分别封于:
管(今河南省郑州市);
蔡(今河南省上蔡西南);
猿(今山东省汶上西北);
霍(今山西省霍县西南);
卫(今河南省淇县);
毛(今地未祥);
聃(今湖北省荆门东南);
郜(今年内山东省成武东南);
雍(今河南省修武县西);
曹(今山东省定陶西);
滕(今山塍县西南);
毕(今陕西省咸阳西北);
原(今河南省济源西北);
郇(今山西濞临猗西南)。
武王之子分别封于封于:
晋(山东省翼城西);
应(今河南省平顶山);
韩(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北)。
周公之子分别封于:
鲁(今山东省曲阜);
凡(河南省辉县西南);
蒋(今河固始县西北);
邢(河北省邢台);
茅(今山东省金乡西北);
胙(今河延津县北);
祭(今河南省郑州市东北)。
召公之子则封燕(今年内北京)。
平定武庚叛乱以后,周公摄政时期,又封周王朝王室弟子26国。
“异姓封国”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对有功之臣的封国,像姜子牙封到齐国(山东省临淄)。
第二种情况是封一些既不能征服,又要防止他们作乱的部落,实行政治上的安抚。诸如夏王朝的后裔东楼公(姬姓),被封到杞国(
今河南省杞县)。已经灭国的殷纣王之子武庚(子姓),封到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后来,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被周成王平定
杀了,改封殷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为宋国国君。
周王朝的“封建诸国”,结束了中国千古如林的“部落”的存在,“告别”了人人公有的“大家”。从此之后,“部落”为“封建国
家”所替代,人类300万年存在的部落,在中国大地上消失了,人类进入了“封建国家”。
在周王朝,诸侯各国直属周王朝直接管辖,周王一人决策天下。这里再也没有生产资料人人有份的“公有制”。从周朝立国的那一天
起,这里变成了“国家”。所谓“国家”是以“国”为“家”。“家”是私有的标志,那么“国家”就是以把“国家”私有了,“国
家”的概念就是私有的概念。“国家”成为私人的了。
在周朝,周天子封的这些诸侯国,为便于管理,其面积有大有小,因而诸侯国国君的地位有高有低。所以,周王朝封国国君的爵位分
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而且,五级之下还有“第六级”,称为“附庸国”。“附庸国”的面积更小,附庸于附近较大
的诸侯国。这“五级爵位”规定也非常严格。其地域公国50平方公里,侯国35平方公里,伯国小于侯国,子国25平方公里,男
国的面积更小,那些附庸小国还不满25平方公里。因此,西周初期的诸侯国的面积是很小,跟部落没有多少差别,因为当时的人口
不过1370多万(见赵文林《中国人口史》)。
周王朝在三百多年(公元前1066年--771年)间,对其各路诸侯直接分封,叫着“封建诸侯国”。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厉
害的分封,这就是诸侯的分封制。这些诸侯也学着周王室的“王畿”,也只管诸侯国的“中心地域”,把其“中心地域”以外的其它
土地,像周王朝分封诸侯国一样,再分割给他的“亲属”--嫡长子以外的庶子等辈,称之谓卿大夫。这一类封地称之谓“采邑”。
卿大夫得了土地,也学着诸侯的办法,再分割给其亲属——嫡长子以外的庶子等辈,叫着“士”,称着“禄田”。由以上叙述我们可
以看出,在周王朝,其分封建制形成了以周“王畿”为中心的统一等级分封系列,其中有三个环节:
第一是周王朝的直接分封,周天子分封诸侯国;
第二是由诸侯国君再分封,由国君分封采邑;
第三是由卿大夫再分封,由采邑分封为禄田。
周王朝以“王畿”为中心的统一分封系列,具体的体现了周王朝的嫡长宗法继承制的严密性:
周天子的继承人:大宗--嫡长子继承王位,众庶子为小宗--分封为诸侯;
诸侯的继承人:大宗--嫡长子继承诸侯国君位,众庶子小宗--分封为卿大夫;
卿大夫的继承人:大宗--嫡长子继承卿大夫,众庶子为小宗--分封为士。
周王的“宗法传制”,直接导致了国土的“分封制”。国土以层层严密分封的诸侯(公、侯、伯、子、男)、卿大夫、士等组织罗网
,明确了大一统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国君位,保障了王权世世代代的血族统治,以把所有的各层庶子分封出去,保障了天下尽可能性
的安定,为周朝江山的稳定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周朝三百余年,把大国分封成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诸侯国又分封为众多卿大夫采邑,采邑又分封成无数禄田。这样,表面看来五彩缤
纷,实际上是血族统治,天下一家,天下一姓。
关于周朝“氏”的本意,《礼记·丧服小记》具体解释了周代宗法的主要内容: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五世而迁之宗,其继高祖者也。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尊祖故尊宗,敬宗所以尊祖祢
也。庶子不祭祖者,明其宗也。”
这一段话,可以说是解释周代“氏”的一把钥匙。文中所说的“祢”即是“父亲”。
诸侯国国君的嫡长子继承其父当了国君,国君的庶子,也就是国君嫡长子的弟弟之辈,也称“别子”。这些“别子”没有权利继承君
位,必须分立出去自成一家,获得新氏,成为这一家支新氏的始祖。这就叫着“别氏为祖”。
“别子”的嫡长子,继承新氏家支,又成为新氏宗派的大宗,这就是“继别为宗”,又叫“大宗”。
只要这个新的同氏宗派存在,大宗作为同氏宗派的元首与代表的地位就永远不变,这叫着“百世不迁其宗”。同宗派奉之为“宗子”
。
“别子”除其嫡长子之外,当然会有其他的儿子,即是庶子。“别子”的长子、长孙、长曾孙等等,也都会有庶子,这些庶子系数属
于小宗。这些小宗各继承其第一代庶子,各代继承其父(祢)。所以说“继祢者为小宗”。“小宗”超过了五世(五代),就没有了
丧服的规定,这就是“五世则迁”之说。
正因为有“五世则迁”的规定,小宗只奉继高祖、曾祖、祖、父(祢)四世传宗的小宗,而高祖以上超过五世的小宗不再尊奉。这样
,每增添一位后裔,他们所尊称的小宗,就相应发生了一次变化,这就叫着“祖迁于上,宗易于下”。
至今,一般人只知道自已的高祖、曾祖、祖与父(祢),而不知道自已的远祖,大概与此也有关吧!
周朝的“嫡长继承制”又法定,同氏宗派的大宗不能绝户,而小宗可以绝灭。例如周公旦是诸侯鲁国的国君,当他回朝庭任职以后,
就由他的嫡长子伯禽到鲁国继承君位,是为鲁公。鲁公的弟弟(别子),必须分出自成一家,建立新氏。所以凡被分封到凡地,成为
了凡氏的始祖;伯龄分封到蒋地,成为了蒋氏的始祖;他的四弟被分封到邢地,成为了邢氏的始祖;胙侯分封到胙,成为了胙氏的始
祖,后来又改为作氏;茅权分封到茅地,成为了茅氏的始祖。他们各自的嫡长子又继承新氏家支,将氏传承下去。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是周朝一统天下的宗法,同时,也是各式各样的新氏所产生的根本原因。
人越来越多,宗族越来越大,随着子子孙孙繁衍越来越多,聚族而居不利于群体生活,在一块土地上不能容纳那么多人在一起生活。
于是,人们不得不分迁居于外。这不仅是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统治阶级统治天下的需要。这就必应势产生了分封,分封就是“封
建”。这也就是“封建社会”的名词的来历。
随着历史的脚步前进,时代的发展,后来由于诸侯国、采邑(邑、关)、禄田(乡、亭)的地名转变成了“氏”。有的以国为氏,有
的以邑为氏,有的以关为氏,有的以乡为氏,有的以亭为氏,有的以地为氏。于是,各式各样的氏在中国大地上出现。遂之,姓氏也
就绚丽多彩起来。
由于“封建”的产生,那些分殖于外的人,无论是以国为氏,无论是以邑为氏,还是以乡为氏,还是以亭为氏,还是以地为氏,中华
民族的传统美德皆不忘本,相互联通,这是人群生存的需要,这就产生了宗法。我国古来有“有分土、无分民”的说法。这就是说,
有分土,则有胙土命氏产生新氏的分封;无分民,那是因为同出于一个祖先,同根共祖,都是受治于大宗之下的宗子。
我们可以看出,“氏”非同小可,“氏”的分化与演变,已经成为周朝宗法分大宗与小宗的名号。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是周天
子得王以后,对所得权力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一统天下的一种统治方法。我们还可以看到,新氏族产生又是一宗,他们也在发展。
人口不断增加,同氏族人数增多之后,又不能相容,又不得不进行分殖,再开辟新地,再次分出去自已的同氏。随着人数的增多,又
进行分支,以致发展无穷,复加如此。子生孙,孙生子,子子孙孙,发展下去。如像一棵大树,干生枝,枝生叶,一氏家族生发开去
,遍地开花,布于天下。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的法定,使各地分散的子子孙孙都尊奉第一代获得新氏的先祖为“开氏始祖”。这样,“氏”就成了表示第一
代分出去的支系及其后裔的“姓”。如周公旦氏族:
周公姬旦的嫡长子伯禽是鲁氏始祖。
周公姬旦的庶子即别子被分殖出去:
其别子凡伯分封到凡地,是凡氏的始祖。
其别子伯龄分封到蒋地,是蒋氏的始祖。
其别子第四子分封到邢地,是邢氏的始祖。
其别子胙侯分封到胙地,是胙氏的始祖。
其别子茅叔分封到茅地,是茅氏的始祖。
这样的后果,作为“姓”生发开来,作为“氏”也普遍开花了。当然,这是一个“姓”与“氏”大发展的时代了。
说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在周朝的“始祖”概念、“姓氏”概念与远古的相比已经发生了演变。例如太昊伏羲氏之后,“次有柏皇
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
皆袭伏羲之号。”说的是从柏皇氏至无怀氏这十五代皆袭伏羲的“风”姓,“始祖”是太昊伏羲氏不变,“风”姓也不移。而在周朝
的“始祖”“姓氏”就与太昊伏羲时代说的实质就大不相同了。
吕思勉在《中国制度氏·宗族》中这样说道:“人类既知的统系,必有所以表示之。时曰姓、氏。姓所以表示女系,氏所以表示男系
也。然及后来,男子之权既增,言统系者专以男为主,姓亦改从男。特始祖之姓,则从母耳。周制,始祖之姓曰正姓,百世不改。正
姓而外,别有所以表示支派者,时曰庶姓,庶姓即氏也……(《大传》)注:姓,正姓也。始祖为正姓,高祖为庶姓。疏曰:‘正姓
,若周姓姬,齐姓姜,宋姓子。庶姓,若鲁之三桓,郑之七穆。’盖正姓所以表大宗,庶姓所表小宗也。”
如此之宗法,每一个人既是自已祖先的后裔,同时又是自已后裔的祖先。也即是周朝每一个被分封出去的同姓诸侯,既是与周天子同
姓,同是姬姓的后裔,同属一宗;同时,他们以各自的封地为国名,则成了被封各小宗及其后裔,即以国为氏。他们即是大宗的分支
,又是各分支的开氏始祖。周朝如此宗法纽带,把周朝从宗法上成为一个“大氏族”“大家族”“大家”。说起“家谱”,他们是同
根共祖,同出一源,百姓同根。我们下面看一看周朝姬姓分封支系的开氏始祖:
姜源--后稷--周太公古嬗公父(同一父性始祖):
周太公古嬗公父被分出去的支系开氏始祖(别子为祖):
(1)长子太伯--吴氏开氏始祖;
(2)次子仲雍--吴氏传代始祖;
(3)三子季历--昌(周文王)
周文王姬昌被分出去的支系开氏始祖(别子为祖):
(1)伯邑考;
(2)武王发;
(3)管叔鲜,管氏始祖;
(4)周公旦;
(5)蔡叔度,蔡氏始祖;
(6)曹叔振铎,曹氏始祖;
(7)成叔武,成氏始祖;
(8)霍叔处,霍氏始祖;
(9)康叔封,卫氏始祖;
(10)聃季载,沈、聃氏始祖;
(11)(11字),郜氏始祖;
(12)伯廖,廖氏始祖;
(13)雍伯,雍氏始祖;
(14)叔绣,滕氏、始祖;
(15)毕公高,毕冯、魏氏始祖;
(16)丰侯,丰氏始祖;
(1
是 五过制度
西周司法官的“五过”:惟官、惟反(报私怨)、惟内(亲属)、惟货(受贿)、惟来(请托)。相当于现如今的职务犯罪(公务员)
一篇英语作文:你怎样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不要写得太好的,中等水平就好
一篇英语作文:你怎样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不要写得太好的,中等水平就好内容要求:How do you view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hat attitudes should young people take towards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Please give some of your suggestions. (at least 120 words)写作思路:可以写出自己的看法,比如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等等。
正文: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fundamental creativity of the achievement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the overall form of moral inheritance, various cultural thoughts and spiritual concepts in the national history.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mainly composed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not only profound in thought and rich in content; more importantly, the three cultures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which advocate morality, provide Chinese people with the code of conduct and ultimate spiritual home.
中华传统文化主要由儒、佛、道三家文化为主流组成。传统文化不仅思想深邃圆融,内容广博;更重要的是,儒家、佛家、道家三家文化,高扬道德,为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以及最终的精神归宿。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riginated before the Shennong era in ancient times.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of Chinese history, it has experienced the times of Chaoshi, Suiren, Fuxi, Shennong (Yandi), Huangdi (Xuanyuan), Yao, Shun, Yu, etc. until the establishment of Xia Dynasty, it has developed into a splendid culture with rich and colorful cultural elements.
中华传统文化起源于远古文化时期的神农氏时代以前,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顺序,经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 、黄帝(轩辕氏) 、尧、舜、禹等时代,到夏朝建立,发展至今,形成具有丰富多彩文化元素的灿烂文化。
Chinese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broad and profound, and the core is a set of ideas, values and national spirit. For thousands of years, Chinese civilization has definitely formed its own value preference, that is, responsibility is prior to right, obligation is prior to freedom, community is higher than individual, harmony is higher than conflict.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最核心的就是其中的一套思想理念、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几千年来中国文明确定地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偏好,即责任先于权利,义务先于自由,社群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
In today's society,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slowly losing, many people feel tha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no longer suitable for us. Take The Confucian culture as an example. Some people think that Confucianism imprisons our thoughts to some extent, while others think that the fact that Confucian culture has been handed dow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shows that it is worth inheriting. For us, we should view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bjectively, take its essence and discard its dregs.
如图
什么是“构木为巢”?
远古时代的原始人类,生存能力很差,居没有房舍草棚,吃不知熟食,仅靠生吃猎取到的鸟兽的肉,吸饮其血,生吃草木的果木根茎维持生存。后来,原始人经过反复观察,他们的动手能力提高了,生存环境渐渐有了改变。原始人的工具十分简单,周围又有许多猛兽,随时随地会遭到它们的伤害。后来,他们看到鸟儿在树上做窝,野兽爬不上去,不能伤害它们。原始人就学着鸟儿的样,在树上做起窝来,也就是在树上造一座小屋。这样就安全得多了。后来的人把这叫做“构木为巢”。是谁发明的呢?当然是大家一起摸索出来的。但是在传说中,却把这件事说成有一个人教大家这样做的,他的名字叫做“有巢氏”。
在很古很古的时候,就有一群原始人类生活在巢湖流域。他们吃野果,穿树皮,住山洞,常受野兽、毒蛇、虫豸、洪水侵害,生命得不到保障。有聪明者发现鸟儿在树上筑窝,就学着鸟儿的样子,用木材为自己“筑巢”:在高大的树上搭窝,把木屋建在树上。从此,人们夜宿树上,安全多了。这个聪明者被后人称为“有巢氏”。
据传,那个被后人称为“有巢氏”的聪明人还是孩子的时候,有一天早晨醒来,却发现弟弟不见了。小有巢氏伤心地哭着找着。妈妈,心中明白,因为在“有巢氏”还没出生之前,他的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就是被野兽叼走的。哥哥被野兽叼走时,妈妈还和野兽搏斗了一阵子,但斗不过野兽,眼看着孩子被叼走,真是伤心极了。别人家也和他们家有着同样的经历。妈妈哄着有巢氏,对他说:“弟弟是夜里在我们熟睡时被野兽叼走了,妈妈和你一样伤心,这是没办法的事。如果我们也能像鸟儿一样在树上住,那就好了。”
妈妈说话无意,有巢氏听了却有心。此后小有巢氏就天天着磨着怎样在树上建一个“家”。他看到鸟是将树枝、小草等衔到树上搭成“巢”的。于是他也学着将树枝和草往树上运送,那时的人徒手爬树很容易,可是带上大一点树枝等材料往上爬就不容易了,因为人不同于鸟,鸟搭巢可以用小的树枝,人建巢就需要大的树枝。随着年龄、智慧的增长,他在玩耍时用植物藤条将枯树枝绑起来,玩着玩着,突然产生灵感,就扎成了像后来人们使用的梯子一样的东西,有了这种“梯子”,人就可以带上大树枝爬到树上去了,再用同样方法在树上捆扎树枝棍棒,构架搭建成“小房子”,并且有了这种“梯子”,老人、小孩也容易上下进出已经搭好的“小房子”。于是最早的巢居终于在有巢氏手中实现了。可是这种方法只能利用现有的枯枝,材料来源有限,不能搭建很多这样的“房子”,且房子搭建得也不够大,解决不了更多人的居住问题。此后有巢氏一直思考如何搭建更大、更多的“房子”这一问题。
有一天,有巢氏上山采野果,不小心,被石块扎伤了脚,鲜血直淋。有巢氏拿起这个石块,仔细地看起来,发现石块有锋利的刃口,他试试切割地上的植物,发现必要容易。他想能不能用它去砍伐树木呢,如果能的话,不就有了搭建更大、更多“房子”的材料了吗?想到此,他立即行动,但很费劲,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总算砍了一棵不大的树。后来就用此法砍些小树,搭建的“小房子”多了一些。再后来,在劳动中不断总结经验,他把石块用藤条捆绑在一根树棍上,这样砍树就省力多了,最早的“石斧”就这样诞生了。后来发现,树砍多了,“石斧”变钝了,他又将石块在粗糙的山体上来回摩擦几下,发现比原来更锋利了。至此,有巢氏真正找到了搭建更大、更多“房子”的办法了。此后有巢氏教会和带领人们使用这种石制工具,砍来很多树,搭建了很多“大房子”,使人们都有了居住的地方。
因人们把鸟在树搭的窝叫“巢”,有巢氏所建的这种房子也被叫做“巢”,又因这种“巢”最先在这一带出现,所以“巢”便成为这里的地名,故本地地名自古以来一直都离不了一个“巢”字,从最早的巢国、巢邑到居巢县、巢县直至如今的巢湖市。
。在《汉书·司马迁》中,班固批评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
这段话对班固的评价,看法如何? 我认为,这句话体现出司马迁和班固两个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历史学家的史学观点。
爱问的“看破黄尘”说:这是一个历史学家(班固)批评另一个历史学家(司马迁)的话。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指出:
司马迁的《史记》,在关于古圣贤的是非判断方面中有错误的,比如:论天人大道是先黄老(即老庄学说——看破黄尘注)后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 六部经典,代指孔孟之道——看破黄尘注);叙述游侠则丢掉了真正的处士而让奸雄进入《游侠列传》;在记录物产、农商的《货殖列传》中推崇有势力的而羞辱了贫贱之辈。
更重要的内容可以参考黄仁宇先生的《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的《04、司马迁和班固》一文。该文赞同司马迁而反对班固的“教条主义”观点。现摘录如下:
司马迁作《史记》,完成于汉武帝末年。班固作《汉书》,书未成而作者因过去与外戚窦宪的关系,死于狱中,事在和帝永元四年。一属西汉,一属东汉,相去公元前及公无后各约90年。我们今日看来,这两部书好像联袂而出。其实它们间隔了180年的距离,等于我们之去前清嘉庆年代。
《史记》和《汉书》一为私人著作,另一书稿则经皇帝看过,有国史的色彩。司马迁自称“成一家之言”和“藏之名山”,已经和班固作书的宗旨不同。况且《史记》是通史,《汉史》是断代史。两位作家的个性癖好不同,也使他们取材行文之间,有相当的出入。然则公元前90年和公元后90年,中国的作家和思想家所处的环境已有大幅度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关键,在于汉武帝用董仲舒之建议,罢斥百家,独尊儒术。其实汉朝立国行杂霸之制,有法家思想,文景之际,施政又有道家精神,董仲舒自己的著作,还参和着阴阳五行的万分涉及灾异。总之整个汉代思想,是一种有选择性的大综合,早经中外学者阐释。我们在这里要特别强调指出的,董仲舒之尊儒,并不是以尊儒为目的,而是树立一种统一帝国的正规思想,这有他自己的言辞为证。他曾对汉武帝说: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异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纪统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这段话否定学术的独立性,坦白的承认提倡学术,旨在支持当今政权。武帝之置五经博士,立学校之官,策贤良,都根据这宗旨着眼,从此中国庞大的文官集团,有了他们施政的正统逻辑。司马迁和董仲舒同时,他读书不受这政策的影响。而班固年轻时“正规的”儒家思想,已有一百多年的基础。况且后汉创业之主光武帝刘秀自己就曾为大学生。第二个皇帝明帝刘庄更以学者自居,曾在辟雍(大礼堂)讲尚书。第三个皇帝章帝刘坦亲自在白虎观制定五经异同,班固也在列。在这种政权领导下的环境里著书,就难脱离国家所定标准的束缚了。
司马迁和班固一样,自称是周公和孔子的信徒。可是今日我们一打开《史记》,随意翻阅三五处,即可以体会到作者带着一种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作风,爽快淋漓,不拘形迹,无腐儒气息。他自称“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应当是一种真实的写照。他所崇奉的“士为知己用,女为悦己容”也可以说是归源于儒家道德,可是这立场就已经和经过正统限制的所谓儒家不同了。
《史记》里写荆轲和高渐离饮酒击筑,又歌又泣,旁若无人,已近于董仲舒所说的“邪辟”。并且项羽是汉高祖刘邦的死对头,而《史记》里的〈项羽本纪〉排列在〈高祖本纪〉之前(若在后代必称“项酋”“伪楚”,而“本纪”只能降格为“载记”)。文中又把项羽写成一个虽暴躁却又浑憨可爱的角色,其英雄末路,令人怜惜。与之相较,刘邦反像一个伪君子。而司马迁形容吕后残虐戚夫人,以致她亲生的儿子孝惠帝指斥她“此非人所为”。班固作“汉书”时,有关刘邦的一段,还大致采取司马迁的材料。但是他的〈高后记〉则隐恶扬善,对戚夫人事一字不提,而只在书末〈外戚传〉内叙及。
《史记》除了〈刺客列传〉之外,还有〈滑稽列传〉,〈日者列传〉和〈龟策列传〉可谓涉及九流三教,有呈现整个社会之剖面的样子。班固书里虽有〈东方朔传〉,却不再缕列非正派或下流的文化资料。
司马迁借着〈货殖列传〉发挥他个人的私利观。“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他又说:“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而且从他看来,贫穷是耻。“若至家贫亲老,妻子软弱,岁时无以祭祀进食,饮食被服不足以自通,如此不惭耻,则无所比矣!”迟至今日两千多年之后,很多受过教育的中国人或敢心里如此想,恐怕不会有很多人嘴里能如此说。
也因其如此,司马迁就受到班固的指责。《汉书》里就有〈司马迁传〉,内中批评他“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
这些地方还不足十分的表现班固的正统思想,最使我们看出他的作品在历史上是属于“罢斥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产物者,乃是《汉书》里的卷二十〈古今人表〉。这表里列有古人1931人,包括传奇式的人物如女娲氏有巢氏,《论语》中有名的孔门弟子,《春秋》中的国君等,至于秦亡为止。而由作史者“显善昭恶”的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内中得“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仲尼之外即再无圣人,虽孟子只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央,申子,墨翟,韩非都属“中上”,与孙膑白起一流。刺客荆轲则为中中和孟尝君吕不韦同品。而“下下愚人”里既有蚩尤,共工,三苗,也有倾国倾城的褒姒和妲己。秦始皇虽焚书坑儒,班固只贬之为中下,因为他下面还有二世胡亥列入“下中”,宦官赵高列入“下下”。
从我个人的眼光看来,除非作者束发受教以来,就先培养了一段“常经”和“异道”的观念,决难如此只凭古书里一句一段的叙述即能将这么多的人物列表区分其品格,有如衡量其材之长短。
因此我们也可以推想世俗观念中的儒家的拘泥,并不一定是孔子和他门徒的真性格。多方面那些呆板的型式,还是后人之所造作,其目的在维持文官集团的紧凑。总算还是中国读书人的运气好,得有太史公司马迁在兰台令班固之前写作,否则没有《史记》,径由《汉书》开二十三史之端,中国史学的传统,必更趋向“文以载道”的方针,更缺乏“百家殊方”的真实性和生动活泼了。
毕竟不是一个时代,班固的时代相对先进,有次思想不足为怪
文章标题: 如何评价有巢氏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4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