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不用南人为相”,“南人不得坐吾此堂”, 这话很荒唐吧,宋太祖赵匡胤的遗训有什么合理的一面

时间: 2021-09-06 02:57:4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0次

“不用南人为相”,“南人不得坐吾此堂”, 这话很荒唐吧,宋太祖赵匡胤的遗训有什么合理的一面

赵匡胤是个怎样的人?一生有哪些作为?他最后究竟是怎样死的?

个人小档案
姓名:赵匡胤
小名:香孩儿
生辰:阴历九二七年二月十六日
忌日:阴历九七六年十月二十日
庙号:太祖
谥号: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属相:猪
籍贯:祖籍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洛阳。
陵寝:永昌陵(今河南省巩义西南堤东保)
父亲:赵弘殷,追赠宣祖
母亲:杜太后
初婚:19岁
配偶:贺皇后、王皇后、宋皇后
子女:4子6女
民族:汉族
历朝历代的政变事件屡见不鲜。“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便是由后周禁军最高统帅赵匡胤发起的一次成功的政变。赵匡胤兵不血刃登上帝位,不仅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治国有方。宋朝的经济和文化之所以能够达到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与赵匡胤的治国之道有密切的关系。
历史证明,赵匡胤是一位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他对待权臣刚柔并济,怀柔安抚,很好的解决了天下统一后的军权问题,永不消逝的英雄——赵匡胤。
[编辑本段]【一、生平】
赵匡胤为宋朝第一代皇帝,在位期间纪元九六○~九七六年。
公元927年3月21日,赵匡胤生于洛阳夹马营的一个军人家庭。相传,伴随着婴儿的出生,“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月不变。”
《宋史》太祖本纪中曾云:“宋太祖起介胄之中。”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曾是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代王朝的禁军将领。少年时的匡胤,《宋史》评之为“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
赵匡胤出生时,威赫数百年的大唐帝国已经在世界上消失整整20年了。—个平衡被打破,接踵而来的就是长久不息的动乱。他受家庭的熏陶,自幼爱好骑射和练武,并摔打出—身的好武艺。赵匡胤可谓武功第一的皇帝,自创太祖长拳,整套拳路演练起来,充分表现出北方的豪迈特性,为中国武术界六大名拳之一,他还发明了“大小盘龙棍”,就是后来的双节棍。同时他还是一个勤学的皇帝。在他幼年时,其父曾一度要他弃武学文,替他请了一位很有学问的先生,给他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懂得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而且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据说好学已达到了“手不释卷”的程度。
21岁时,颇有冒险精神的他告别父母妻子,开始浪迹天涯,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他漫游了华北、中原,西北的不少地方,都未能如愿,到公元949年,他终于遇到了机会。在北上的途中,他遇到了当时正担任后汉枢密使的郭威。郭威此时正在领兵在河中(今山西永济)平叛,于是身强力壮精通武艺的赵匡胤就投到了郭威的旗下。
郭威即位(后周太祖)时,赵匡胤任禁卫军长,甚得当时已是开封府尹柴荣(即周世宗)的赏识,成了柴荣的部属。周世宗即位后,赵匡胤在跟随世宗南征北讨中战功卓著,深得世宗的信任和重用,成为屈指可数的禁军高级将领之一。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北征燕云,势如破竹。正当这个时候,世宗不幸染上重病,被迫退军后不久便去世了,由其幼子柴宗训继位。临死前,世宗对最高军政人员进行了变更调动,赵匡胤升任殿前都点检(禁卫军首领)。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四,掌握禁军的归德(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节度使、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乘“主少国疑”之机,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宋王朝(史称北宋),改元建隆。
太祖的日常生活很朴素,衣服、饮食都很简单,虽然对自己的家人较约束,但绝非吝啬之人,他曾在一些工程上花下大笔费用,对于投降的各国国君也给予优厚的待遇。自己的私生活严谨简朴,对于该花费的地方,却是十分慷慨,这是历代皇帝中较少见的。
曾经流浪的痛苦经历,使赵匡胤对老百姓的苦难有切身的体会,因此对民生问题十分关注。当天下初定的时候,他马上就实行了宽减徭役的政策,以便农民休养生息,发展生产。961年,他明令免除各道州府征用平民充当急递铺递夫的劳役,改用军卒担任。第二年,又免除征民搬运戍军衣物的劳役。若州县不遵令行,百姓可以检举。在五代之乱后,连年的战乱使田地荒芜严重,土地是立国之本,因此赵匡胤下令,凡是新垦土地一律不征税,凡是垦荒成绩突出的州县官吏给予奖励,管辖区内田畴荒芜面积超过一定亩数的,要给予处罚。赵匡胤刚当家仅仅两年,就下令在黄河沿岸修堤筑坝,并大量种树,以做防洪时用。其后多次就黄河的修治下达最高指示,例如在建隆三年(962),赵匡胤下诏说:“沿黄、汴河州县长吏,每岁首令地分兵种榆柳,以壮堤防。”每年的正月、二月、三月,是黄河堤坝的例修期,年年都会加固维修,加固了堤坝还绿化了环境,两全其美。
范仲淹曾由衷地说:“祖宗以来,未尝轻杀一臣下,此盛德之事。”(《范仲淹年谱·庆历三年》)之所以如此,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勒石三戒”(太祖碑誓)。王夫之说: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呜呼!若此三者,不谓之盛德也不能。(《宋论》卷一《太祖三》)
九七六年,赵匡胤崩,关于太祖的死因,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因饮酒过度而暴死,有的说是因腹下肿疮发作而病亡,更普遍的一种看法则认为太祖之死与宋太宗有很大的关系。
究竟真象如何,由于史料阙如,至今还不很清楚,但有一点肯定,就是太宗在掩饰太祖死因上做了大量工作,太宗朝所修撰的《太祖实录》历经三次而无成,虽然已篡改和掩盖了大量的真象,太宗还是不满意。太宗对《太祖实录》异乎寻常的关注,足以说明太宗非正常继位的奥妙,而“烛影斧声”也就成了千古之谜.
宋太祖赵匡胤猝死之谜的传说:
宋太祖永昌陵 公元976年,宋代开国之君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正史中没有他患病的记载,野史中的记载又说法不一。他的死因,成了历史上一宗离奇的悬案。
一、《湘山野录》中说,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一个雪夜,赵匡胤急召他的弟弟赵光义入宫,兄弟二人在寝宫对饮,喝完酒已经是深夜了,赵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时说:“好做好做”,当夜赵光义(原赵匡义)留宿寝宫,第二天天刚刚亮,赵匡胤不明不白地死了。赵光义受遗诏,于灵前继位。
二、《烬余录》说,赵光义对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赵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时半夜调戏花蕊夫人,惊醒了赵匡胤,并用玉斧砍他,但力不从心,砍了地。于是赵光义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赵匡胤,逃回府中。
三、《涑水纪闻》里说:太祖去世时已是四鼓。宋皇后叫内侍王继恩把皇子赵德芳叫来。王继恩考虑到太祖早就打算传位于晋王光义,却找来了赵光义,进宫后,宋皇后问:“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回答:“晋王来了。”宋皇后惊诧莫名,后来突然醒悟,哭着对赵光义说:“吾母子之性命,皆托官家。”
四、另外,据说赵光义以弟弟的身份继承兄长的帝位,是他母亲杜太后的意见。说是杜太后临终时,曾对赵匡胤说:“如果后周是一个年长的皇帝继位,你怎么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福啊!”赵匡胤表示同意,于是叫宰相赵普当面写成誓词,封存于金匮里,这就是所谓的“金匮预盟”,也就是赵光义“兄终弟及”的合法根据。但是“金匮预盟”在初版的《太祖实录》却未见记载,在第二次编修的新录中才被提及,因而是否确有其事,仍疑点重重。
这一切,都使人们产生了许多疑问。
一是赵匡胤死时的“烛影斧声”。
按说宫廷礼仪,赵光义是不可以在宫里睡觉的,他却居然在宫里睡觉。太监、宫女不该离开皇帝,却居然都离开了。忙乱的人影、奇怪的斧声,以及赵匡胤“好做好做”的呼喊,一一都告诉人们,这是一场事先策划的血腥谋杀。
二是王继恩假传圣旨。
王继恩有何胆量,敢违背宋皇后的旨意,本该通传赵德芳,却传来赵光义?倘若事败,不是杀身之祸么?
这种说法,只不过把篡位的罪过加在一个太监身上而已,同时掩盖了杀兄的罪行。
三是“金匮预盟”的真伪。
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只有35岁,正值壮年,他的弟弟光义23岁,太祖次子德昭11岁,四子德芳3岁。即使赵匡胤几年后去世,也不会出现后周柴世宗遗下7岁孤儿群龙无首的局面。杜太后一生贤明,怎能出此下策?况且,“金匮预盟”是赵光义登基5年后,赵普才密奏此事,公布出来的。为什么不在赵匡胤死时,堂堂正正公布出来呢?
还有一些疑点,也使人们对赵光义有非议。
赵光义不等到第二年,就改换年号——新君即位,常例是次年改用新年号纪年。可是赵光义把只剩下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太平兴国元年。这就打破常规的迫不及待,只有一个解释:抢先为自己“正名”。是不是他心里有鬼?
逼杀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当时已30岁),赵匡胤幼子赵德芳(当时仅23岁)后也神秘地暴病身亡。赵匡胤的遗孀死后,赵光义不按皇后礼仪发丧。这些都是偶然的?
最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赵光义的子孙后代却相信他的老祖宗“杀兄篡位”的说法,把皇位又传给了赵匡胤的后代。这里说的是宋高宗赵构传位的事。
据说赵构没有儿子,谁来继承皇位呢?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一种强有力的意见是:赵匡胤是开国之君,应该在他的后代中选择接班人。起初,赵构对这种议论严加贬责。忽然有一天,他又改变主意,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宋太祖赵匡胤带他到了“万岁殿”,看到了当日的“烛光剑影”的全部惊景,并说:“你只有把王位传给我的儿孙,国势才有可能有一线转机。”于是赵构终于找到了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慎,并且把皇位传给了他。这时离那个血腥的恐怖之夜已经有187年了。
这恰恰说明了:赵构承认了祖先的罪孽,也给了赵匡胤之死一个基本的答案。

[编辑本段]【二、内政】
(一)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虽然登上了皇帝宝座,但他却不敢高枕无忧。通过这次兵变,他深刻地认识到,武将们在废立皇帝、改朝换代方面有着非常大的能量。是啊,他自己既然可以以武将的身份和实力去推翻国君,其它将领不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推翻他吗?想到这里,他不寒而栗。尤其使他感到威胁的,是一些声望较高又握有重兵的大将,为了防患于未然,赵匡胤决计拿他们开刀。
首先,太祖废除了殿前都点检一职,接着就导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喜剧。一日,禁军太将石守信等奉召来到后花园,太祖设宴相待。酒过三巡,太祖故作愁眉不展状,开口说道:“我不是靠你们出力,到不了这个地步,但做皇帝太艰难了,实在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晚上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忙问其故,太祖就说:“这不难知道,谁不想做皇帝呢?”石守信等一听,惊恐万状,纷纷表白道:“陛下何出此言,今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不然!”太祖断然说道,“你们虽无异心,然而倘若你们部下希求富贵,一旦以黄袍加你之身,你虽然不想做皇帝,能办到吗?”众将一听,都吓得离席叩头,请求太祖指示一条“可生之途”。太祖才表明了自己的真正意思:“人生如白驹过隙,求富贵者,不过想多积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免遭贫乏而已。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出守地方,方多买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不可动的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儿舞女,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再同你们结为婚姻之家,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不很好吗?”众将明白了太祖的意思,一齐下拜说道:“陛下关心臣等,真可谓生死而肉骨啊!”第二天都称病职。太祖大喜,安排他们到地方做节度使。赵匡胤几杯美酒,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大将专军权的问题,被誉为“最高政治艺术的运用”,成为千古佳话。
(二)强干弱枝:
从唐朝中叶以来,形成了地方藩镇权势过大的局面,他们常常割据一方,乃至进行武装叛乱,给朝廷造成严重的威胁。在宋王朝建立之后,赵匡胤依据宰相赵普提出的“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十二字方针,分别从政权、财权、军队这三个方面来削弱藩镇,以达到强干弱枝、居重驭轻的目的
赵匡胤在历史上是一个值得肯定的一个人。其出生于军官家庭(其父小官),自小也是个不良少年,不爱读书,就爱舞刀弄棒的。后来离家浪迹江湖,投奔了改变他命运的人(郭威)——后周的皇帝。他一生的最为在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前,在禁军里保卫周世宗柴荣的人身安全,后来在皇帝亲征中救了皇上,被提拔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着手整顿吏治。采取先南后北的战略,一统了自五代分裂的乱世(幽云十六州没收复)。后,来了个杯酒释兵权,再改革百官,是的宋朝文官至上,武将至下的条例。改变了武将以前的飞扬跋扈的局面,又改变了宰相至高的地位。关于其死,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曰:金匮预盟——兄终弟及二曰:烛影斧声这也历史上一大疑案!
赵匡胤,涿州(今河北省涿县)人。父赵弘殷时迁居洛阳。他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父亲先后为后唐、后晋、后汉的军官。赵匡胤起初投奔后汉大将郭威,因喜爱武艺,得到了郭威的赏识。后他又 赵匡胤参预拥立郭威为后周皇帝,被重用为典掌禁军。周世宗柴荣时,他又因战功而升任殿前都点检(皇帝亲军的最高将领)。掌握了后周的兵权,兼任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归德军节度使,负责防守汴京。周世宗死后,其子柴宗训继位,时仅7岁。赵匡胤和弟赵匡义。幕僚赵普密谋篡夺皇位。  公元960年正月,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和定州(今河北省定县)有人来汴京报告说,北汉和辽国的军队联合南下攻击后周。后周符太后和宰相范质、王溥等不辨真假.慌忙派赵匡胤统领大军北上御敌。甲辰日,行至陈桥驿(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40里处)驻宿。第二天黎明,陈桥驿四周突然呼声大起。赵匡胤酒醉方醒,走出卧室,只见众将一个个手执武器,列队站在庭前,以赵匡义和赵普为首齐声说道:“诸将无主,愿请点检做天子。”众将又不等赵匡胤回答,把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他身上,然后一齐下拜,高呼“万岁”。这一件事,历史上称为“陈桥兵变”。  接着,赵匡胤带领大军返回汴。后周大臣韩通闻变,忙从内廷飞奔回家,准备组织兵力对抗。走到半路,赵匡胤部下就将他杀死。宰相范质、王溥在威胁下屈服。正月初五日下午,赵匡胤废去柴宗训,称帝,建国号为宋,定都汴京,史称北宋,建年号为“建隆”。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眼见天下割据势力林立,便对赵普说:“我睡不着觉,因为卧床以外都是人家的地盘。”在赵普的帮助谋划下,赵匡胤首先击溃了后周残余势力李筠、李重进等的反抗,然后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中国的策略,先后攻灭了南平、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同时又加强了对北方契丹的防御。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采取了许多措施。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年七月初九晚上,宋太祖宴请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饮到一半,宋太祖说:“要不是靠众将拥立;我不会有今日。但是,当了天子,日子也实在难受,还不如当节度使逍遥自在。如今我几乎没有一夜睡得安稳。”石守信等人问道:“陛下如今贵为天子,还有什么忧虑?”宋太祖道:“我这个位置,谁不想坐啊”石守信等听出话中有话,忙表白说:“如今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太祖苦笑着说:“你们虽然不会有异心,但是,假如有朝一日部下将黄袍披到你们身上,你们即使不想做皇帝,恐 怕也不行吧!”石守信等一听,大惊失色,慌忙下跪拜叩,流着泪说:“我们实在愚蠢,没有想到这一点,请陛下为我们指出一条生路。”赵匡胤说道:“—个人的寿命,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人生在世,不过是为了荣华富贵,享受安乐罢了。我为你们打算,不如交出兵权,去地方上当官,购置些良田美宅,为子孙后代留下份产业,自己也可以天天饮酒作乐;快活一辈子。我再与你们联姻。这样,在君臣之间就没有了猜疑,上下相安,岂不是很好吗?”石守信等人听了这一番恩威兼施的话,第二天就知趣地交出兵权的故事。不久,太祖以同样的手段剥夺了王彦超等节度使的兵权,又将地方上的行政权,财政权收归中央。这些措施,基本上结束了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地方割据局面。赵匡胤还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兴修水利,减轻徭役,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赵匡胤是一位有作为的帝王,但是,他偏重“安内守外”,重文轻武,导致北宋日后“内重外轻”、“积贫积弱”的局面。他把大量田地赐给交出兵权的将领,又加剧了土地的兼并,使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赵匡胤虽是一员武将,却很喜爱读书,常手不释卷。他跟从周世宗平江淮(今淮河流域)时,有人向周世宗告密说,他用几辆车运载自己的私物,其中都是财宝。世宗派人去检查;车中却只有几千卷书籍。世宗问他:“你是武将,要书有什么用!”赵匡胤回答说:“我没有好的计谋贡献给陛下,只能多读些书以增加自己的见识。赵匡胤称帝后,也很尊重和重用读书人。有一次,他遇到一个疑难问题,问宰相赵普,赵普回答不出。再问读书人,学士陶毂、窦仪准确地回答出了,赵匡胤深有体会地说:“宰相须用读书人!”对于读书不多的文臣武将,赵匡胤也总是鼓励他们要多读书,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赵普正是在他的鼓励下才变得手不释卷的。赵匡胤用人不问资历。他一方面命令臣下要注意选拔有才能而缺少资历的人担当重任;另一方面,他自己也随时留心内外百官,见谁有什么长处和才能,他都暗暗地记在本子上。每当官位出缺,他就翻阅本子,选用适当的人去担任。这又使臣下都致力于提高自己。 雪夜访普图[1]赵匡胤颇有胆略。在他称帝之初,节度使的势力很盛,骄横难制。有一天,赵匡胤将他们召来,授给他们每人一把佩剑,一副强弓,一匹骏马,然后他也单身上马,不带卫士,和这些节度使一起驰出皇宫。到了固子门的树林之中,又与他们一起下马饮酒。饮了几杯酒以后,赵匡胤突然对他们说:“这里僻静无人,你们之中谁想当皇帝的,可以杀了我,然后去登基。”这些节度使都被他的这种气概镇住了,一个个拜伏在地,战栗不止,连称“不敢,不敢”。赵匡胤再三询问,他们吓得只是埋头不语。赵匡胤就训斥他们说:“你们既然要我做天子,就应当各尽臣下的职责,今后不准再骄横不法,目无天子!”节度使们都三呼万岁,表示顺从。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回师进入汴京皇宫时,见宫妃抱着一个婴儿,就问是谁的儿子。回答说是周世宗子。当时,范质、赵普、潘美都在一旁,赵匡胤问他们怎么处理。赵普等回答说:“应该除去,以免后患。”赵匡胤说:“我接人之位,再要杀人之子,我不忍心。”就把这婴儿送给潘美抚养,以后也没再问起过,潘美也一直没有向太祖提起这婴儿。这婴儿成人后,取名惟吉,官至刺史。  还有一次,赵匡胤乘驾出宫。经过大溪桥时,突然飞来一支冷箭,射中黄龙旗。禁卫军都大惊失色,太祖却拍着胸膛说:“谢谢他教我箭法。”不准禁卫去搜捕射箭者。以后果然也就没事了。  陈桥驿在陈桥和封邱(均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处)之间。赵匡胤兵变时,陈桥守门官闭门防守,不放赵匡胤军通过。赵匡胤只得转道封邱,封邱守门官马上开门放行。赵匡胤即帝位后,反而晋升了陈桥守门官的官职,称赞他忠于职守,并斥责封邱守门官临危失职,将他斩首。  赵匡胤喜欢在后园弹鸟雀。一次,一个臣子声称有紧急国事求见,赵匡胤马上接 蹴踘图轴[2]见了他。赵匡胤一看奏章,不过是很平常的小事,甚为生气,责问他为什么要说谎。臣子回答说:“臣以为再小的事也比弹鸟雀要紧。”赵匡胤怒用斧子柄击他的嘴,打落了他的两颗牙齿。臣子没有叫痛,只是慢慢俯下身,拾起牙齿置于怀中。太祖怒问道:“你拾起牙齿放好,是想去告我?”臣子回答说:“臣无权告陛下,自有史官会将今天的事记载下来。”太祖一听,顿然气消,知道他是个忠臣,命令赐赏他,以示褒扬。  公元976年10月,太祖病倒,一切军政人事都委托赵匡义代理。赵匡义白天处理朝政,晚上去万岁殿探望兄长。癸丑日傍晚,天上下着大雪,赵匡义还在御房批阅奏章。一个太监急匆匆地赶来传旨,说皇上召他快快去万岁殿。他连忙赶去,只见赵匡胤在床上气喘急促,朝着他一时讲不出话来,只是睁大眼望着门外,不知是什么意思。赵光义命令在床边侍候的太监退出。太监们在门外远处站着,只听见殿内似乎是太祖在和赵匡义说什么话,声音隐约,时断时续,难以听清。过了一会儿,又见殿内烛光摇曳着映在墙上,时明时暗,象是赵匡义在躲闪着什么。接着有斧子戳地的声响,继而是太祖激动的声音:“你好好去做!”这时,赵光义跑到门口传呼太监即速去请皇后,皇子前来。皇后、皇子赶来之时,太祖已经死去。据此,后人有种种猜疑,有的说赵匡义进殿后,趁太祖昏睡时去挑逗在旁陪侍的太祖妃子费氏。太祖醒来,见状大怒,抛出斧子去击赵匡义,赵匡义闪开,斧子戳地;有的说太祖觉得有鬼缠身,赵匡义替他舞斧驱鬼,所以有斧子着地之声;有的认为是赵匡义谋杀太祖。至今这烛影斧声仍为千年疑案。 作为赵匡胤统治时期,吸取唐朝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导致灭亡的教训,削夺了武官的权力,从而重文轻武,加强中央集权,使宋朝没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问题。宋太祖大力兴辨儒学,增加科举取录的名额。比起其他朝代,宋朝社会比较安定和公平,文学、哲学、美术、科技、教育等也比较发达。但重文轻武的结果也导致宋朝军事力量不足,和外族战争多以败仗收场。  宋太祖是个十分有志气的皇帝,公元的一天早晨,文武大臣都一个个汇报自己的工作,接着退到殿外。走到最后的是后周老宰相范质,他现在仍是宰相。当范质快要走出殿门时,送太祖突然传话,范老爱卿,请稍稍留步,朕有一事与你相商。  听到传话,范质转过身走回到殿上,重新坐到自己的宰相之座。  原来,在中国古代宰相的地位是很高的,可以和皇帝坐着说话。人们常说宰相是一人之下,万民之上的官儿,就是皇帝对宰相也是很尊重,也得让礼三分。因此在上朝君臣议事的时候,宰相是可以坐着跟皇帝说话,而其他官员只能够站着。  范质坐下来以后,宋太祖递给他一份大臣汇报的奏折,范爱卿,你看这事如何解决才好?范质接过奏折仔细地看了起来。这时宋太祖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向后宫走去。宰相范质看完奏折后,心里已经想好解决的方法,可是,左等不见皇帝出来,右等也不见皇帝出来,范质实在等不住了,就起身去找皇帝。这时,宋太祖走了出来,范质连忙坐下,可是回头一看,椅子没有了。原来,趁范质起身不注意时,身边的侍卫悄悄把椅子拿走了。  范质不知道如何是好,只得站着和宋太祖说话。以后在上朝,宰相也和其他大臣一样只能站着和皇帝说话,这一制度后来被各朝所沿用。这说明了宋太祖胸怀大志,要独揽大权。

赵匡胤在宰相的政事堂上,为何树立一块石碑上写“南人不得坐吾此堂”?

在中国古代,因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因此会产生所谓的“地域歧视”,这是一种不和谐的现象,时至今日仍然存在。在“地域歧视”方面,有一位皇帝堪称鼻祖,他就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赵匡胤在生前留下了一条祖训,让南方人十分不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来说一下吧。

宋真宗听完王旦的话,放弃了任命。直到王旦死后,王钦若才做上宰相,对此王钦若愤愤不平,曾说道:“为王公迟我十年作宰相”。我们再来看下王旦反对的理由是“祖宗朝未尝有南人当国者”,原来王钦若是临江军新喻人,也就是今天的今江西省新余市人。那么这件事和赵匡胤有什么关系呢?

根据史料记载,订下“南人不可为相”这条规矩的正是赵匡胤本人!“(宋)太祖尝有言:不用南人为相,《实录》、《国史》皆记载。陶谷《开基万年录》、《开宝史谱》言之甚详,皆言太祖亲写“南人不得坐吾此堂”,刻石政事堂上”。

也就是说赵匡胤把“南人不得坐吾此堂”这句话刻在石头上,放到宰相的的办公场所政事堂里面。自赵匡胤即位以来,确实没有任命一个来自南方的人做宰相,直到宋真宗年间,才打破这一规矩。不过在北宋初年的官场,一直盛行着对南方人的“地域歧视”。

比如北宋著名宰相寇准,他在主持科举考试时,负责挑选状元的人选。当时有两位人物非常出色,一个是来自山东的蔡齐,一个是来自江西的萧贯。寇准对皇帝说:“南方下国,不宜多冠士”,结果蔡齐成了状元。事后寇准还不无炫耀的说道:“又为中原争得一状元”。

那么赵匡胤为何会歧视南方人呢?直接原因就是北宋是继承后周的地盘,统治的中心区域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方地区,而南方是北宋后来通过战争统一的,因此在建国之初,朝中重臣大多是北方人,对南方人颇多排斥。不过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南方逐渐超过北方,涌现出了大量人才。

特别是王钦若在宰相后,“吏辈故坏壁,因移石于他处,后寖不知所在”,将赵匡胤的那块石碑搬走,自此之后许多南方人得以成为宰相。不过在北宋的官场,仍然存在着激烈的党争,而这种党争正是以地域为基础的。比如说王安石的新党,大多是南方人,而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大多是北方人。

因为赵匡胤在宰相的政事堂上肯定要立一块石碑来纪念自己的
也就是说赵匡胤把“南人不得坐吾此堂”这句话刻在石头上,放到宰相的的办公场所政事堂里面。自赵匡胤即位以来,确实没有任命一个来自南方的人做宰相,直到宋真宗年间,才打破这一规矩。不过在北宋初年的官场,一直盛行着对南方人的“地域歧视”。
赵匡胤在宰相的政事堂上,树立一块石碑上写“南人不得坐吾此堂”因为赵匡胤和南人有过节 一直耿耿于怀
因为北宋时候的朝堂上多是北方人,而当时的南方是赵匡胤率领军队打下来的,他还不是特别的信任南方人。

宋太祖赵匡胤是怎么死的?

赵匡胤暴死的。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其弟赵光义饮酒,共宿宫中;隔日清晨,赵匡胤暴死,享年五十岁。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四月二十五日,葬于永昌陵(今河南郑州巩义)。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上尊谥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关于赵匡胤的死,《湘山野录》有“烛影斧声”的说法大行于世,认为赵匡胤是被意图篡位的赵光义谋杀。

赵光义为了证明自己即位的合理性,提出了世所未见的“金匮之盟”一说,说赵匡胤生前承诺母亲杜太后,日后将帝位传给光义。

扩展资料: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中国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出身军人家庭,赵弘殷次子。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

赵匡胤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他还设立“封桩库”贮藏钱、帛、布匹,以期赎回被后晋高祖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

巧对徐铉

赵匡胤出兵讨伐南唐时,南唐使者徐铉对他说:“李煜无罪,陛下师出无名。李煜和陛下,就好比地和天,儿子和父亲一样。天盖地,父亲庇佑儿子。”赵匡胤不以为然说:“既然是父子,为什么在两处吃饭。”

总评

赵匡胤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地区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达近七十年的藩镇割据混战局面。饱经战火之苦的民众终于有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赵匡胤作为唐末五代十国混战局面的终结者、宋朝的开拓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他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心地清正,嫉恶如仇,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不近声色,崇尚节俭,以身作则等等,不仅对改变五代以来奢靡风气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而且深为后世史学家所津津乐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匡胤

宋太祖死的极为突然,且死后由自己的弟弟登基,而不是自己的子嗣,所以他的死存在很大的疑问。后世许多人,包括不少史学家都猜测,宋太祖之死与宋太宗赵光义有关。很 有可能是宋太宗赵光义,为了皇位谋害了自己的哥哥,继而抢夺了本属于自己侄子的皇位。

宋太宗赵光义的继位,既没有遗诏记载,也没有正统的仪式记载,并且在当年就改了年号,这一系列不合常理的表现,似乎都为赵匡胤是被自己的弟弟谋害的说法增加了可信度。不过虽然宋太宗继位的合法性没有明确记载,但是也没有关于宋太宗谋害宋太祖赵匡胤的证据出现。

赵匡胤于开宝九年去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谥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永昌陵。

扩展资料

离奇去世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其弟赵光义饮酒,共宿宫中;隔日清晨,赵匡胤暴死,享年五十岁。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四月二十五日,葬于永昌陵(今河南郑州巩义)。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上尊谥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关于赵匡胤的死,《湘山野录》有“烛影斧声”的说法大行于世,认为赵匡胤是被意图篡位的赵光义谋杀。

赵光义为了证明自己即位的合理性,提出了世所未见的“金匮之盟”一说,说赵匡胤生前承诺母亲杜太后,日后将帝位传给光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赵匡胤

最有名的是烛光斧影,认为是其弟赵光义杀的。
其实宋太祖是病死的,赵光义虽有篡位之心,但是绝对没有杀哥哥的意思,都病得要死的人,用得着杀人吗,况且他们母亲杜太后还在,赵光义也不是唐太宗,根本没有唐太宗手腕能力和狠辣,真要是篡位,早把太祖一系列的子嗣杀光了。古代皇帝杀亲人杀父杀亲兄弟的多得是,没什么大不了的,历代皇帝也不怕被骂。
宋太祖肯定是有意传位给亲儿子赵德芳(很多演绎中的八贤王)的,只不过赵德芳不是赵光义对手,被赵光义窃夺了皇位而已。
太祖母亲杜太后长寿,因为极其宠溺幼子赵光义,不惜与大臣联手偏袒赵光义,让赵光义继位了。
这件事只能说是太祖儿子太无能了。
纵观整个南北宋朝,有机会和能力统一中原的只有两个皇帝。
一个是堪比唐太宗的宋太祖,军事能力极强,他不死,收复北地最多几年的事情。其弟宋太宗则是军事废物。
一个是南宋开国皇帝赵构,赵构时代名将辈出,尤其岳飞韩世忠等人活活把金国铁骑铁浮屠打残了,金国没了重量级骑兵,几乎在后来一百多年都没有了半点侵宋的能力,还被蒙古骑兵轻而易举的灭了。赵构有着大好局势,不求统一中原,反而因为金国的要求,为了老娘的骨灰,不惜诛杀了岳飞名将。赵构是私心作祟,主要是不想救回宋徽宗父子。而到了赵构义子当皇帝的时候,宋朝名将都死光了,就是面对削弱很多的金国都没有压倒式的能力。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非常有人情味的开国皇帝,可惜,英年早逝,只当了17年天子,就稀里糊涂地死了。976年,他刚刚50岁。虽说,官修《宋史》对宋太祖的猝死原因做了各种各样的遮掩和粉饰,但仍通过形形色色的破绽证明:赵匡胤是被亲弟弟赵光义谋杀的。
  宫廷疑案,玄机重重,未能躬逢其盛的后人,只能在故纸堆里摸“狐狸尾巴”。老谋深算的赵光义怎么能躲开这些穷追猛打的诘问呢?说他是“窃国大盗”,自然有几分道理。
  其一,赵匡胤之死,赵光义的嫌疑最大。

  《宋史·本纪》热情洋溢地赞颂这哥儿俩如何情深意长、肝胆相照。赵匡义病了,赵匡胤亲自到床头去服侍,烧艾草热灸的时候,哥哥惟恐烫坏了弟弟,就先在自己身上烧几下——手足深情,令人感喟。
  赵匡胤常对身边的近臣夸赞赵光义说:我这位兄弟,降生的时候就和普通人不一样,仔细瞧瞧,他龙行虎步,威风凛凛,将来必定是太平天子。甚至还谦虚地表示:“福德吾所不及。”宋朝皇帝怎么了?“一把手”居然给“二把手”拍马屁!令世人狐疑的是,春秋鼎盛、耳聪目明的赵匡胤,竟然在一夜之间暴亡?好端端一个男子汉,为什么说没就没了呢?
  官方的记录非常潦草:“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至于死因,压根儿没提。坊间的猜测五花八门:有的说,死于饮酒过度,还有的说,因腹下肿疮发作而病亡……其实,最大的嫌疑犯就是最大的受益人——赵匡胤的政治接班人赵匡义。《湘山野录》中记载,赵匡胤死前一晚,天气极寒,他跟赵匡义饮酒,俩兄弟一直喝到深夜。本不该留宿内廷的赵匡义却厮守在皇帝身边。
  当夜,赵匡胤发出莫名其妙的呼喊声,且传出“烛影斧声”。《烬余录》甚至想出了花蕊夫人与赵匡义的奸情。诸多不正常疑点暴露在那个太祖驾崩之夜。赵匡义即位后,亲自主持编修《太祖实录》,并三次修改了其中一些内容。即便这样,他本人还是不太满意。为了一位死去皇帝的“起居注”,至于费这么大劲吗?真是欲盖弥彰,越描越黑。
  其二,《太祖实录》忽然冒出了所谓“金匮预盟”,赵光义篡位的政治基础游移、暧昧,难以服人。
  《宋史》把这份神秘的“金匮预盟”描绘得有鼻子有眼——杜太后是个通情达理的女人,病危前,她把赵匡胤和丞相赵普叫到床前,留下了匪夷所思的“遗嘱”。太后认为,赵宋之所以能获取后周的江山,就是因为周世宗任用了一个小孩子当皇帝,如果是一位壮年英武的君主,绝不会出现“陈桥兵变”。
  为了不让这种惨痛的历史重演,为了维护赵宋亿万年社稷,太后责令赵匡胤必须选择一位“长君”做接班人。赵匡胤痛痛快快地答应了。太后自然非常满意,遂命赵普白纸黑字记录下来,并把这份政治遗嘱当作“基本国策”珍藏在黄金宝柜里。倘若果真如此,也算赵光义正大光明。偏偏所谓“金匮预盟”的来历非常暧昧。这可是出师有名的铁证啊!赵光义登基,不可能无视“金匮预盟”。
  想想吧,谁肯把“你办事,我放心”的“尚方宝剑”藏进胳肢窝里?有趣的是,《太祖实录》第一次编修的时候,居然未对这件重大事件做丝毫记载。《宋史》贩卖的“金匮预盟”,是后来才加进去的。
  仔细分析,赵光义的政治骗术漏洞百出。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只有35岁,身体倍儿棒。赵光义刚刚23岁,比哥哥家的儿子成熟不了多少。那时,赵匡胤的次子德昭已经11岁,四子德芳也3岁了。问题是,赵匡胤并不是立刻就死,谁知道将来会怎么样呢?也许还能享国十年、二十年……何必火急火燎地安排接班人呢?
  即使赵匡胤几年后去世,也不会出现后周柴世宗七岁孤儿断送江山的局面。杜太后是个明白人,绝不可能出此下策。况且,“金匮预盟”是赵光义登基5年后,赵普才密奏。这种驴唇不对马嘴的解释,也只能糊弄外星人。
  其三,迫不及待地更改年号,大有造成既成事实的嫌疑。
  按理说,老皇帝去世,新君一般继续沿用旧有年号,直到第二年,才启用新纪元。可是,赵光义根本顾不得这些“妈妈令”,还没等到这一年结束,就换上了自己的年号。他冒天下之大不韪,把仅剩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太平兴国元年”。
  这种打破常规的险招儿,已将自己推上了舆论的审判台。他的动机只有一个:抢先为自己“正名”。惟恐皇帝大位被谁抢了去。提前改元的做法,遭到了史官的公开批评,《宋史·太宗本纪》拽住了赵光义的几条“小尾巴”,提前更改年号这件事名列第一。
  其四,赵光义剪除后患,将“金匮预盟”所覆盖的接班人一网打尽。

  即便确实存在所谓“金匮预盟”,这份文件的核心无非是提供了“兄终弟及”的合法根据。说白了,哥哥死了,兄弟干,就是不能让给小崽子。那么,有朝一日赵光义撒手人寰,身后怎么安排,皇帝大位会不会落到自己兄弟身上?或者转而回到赵匡胤的子嗣手里?
  为剪除后患,赵光义不惜对至亲骨肉,大开杀戒。先说赵匡胤那一枝,“太祖四子:长滕王德秀,次燕懿王德昭,次舒王德林,次秦康惠王德芳。德秀、德林皆早亡”也就是说,最大的潜在对手是年长的德昭、年幼的德芳。再说自己的兄弟,唯一的竞争对手就是弟弟——秦王赵廷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赵光义亲自导演,将亲弟弟赵廷美、亲侄子赵德昭、赵德芳一一逼上绝路。
  结果,赵廷美被贬房州,38岁抑郁而终;赵德昭被逼自杀,年满30岁;赵德芳像老爹一样,不明不白得暴病而死,年仅23岁……
  一切都结束了。赵光义端坐在血腥弥漫的皇位上,嘴角掠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后人赞诗:水调歌头
  黄河近北望,烽火燃九州。万里山河飘絮,狼烟几时休?
  兵戎剑指江南,血泪浸染震高唐,威名北域留。
  朕之卧榻旁,安容他人眠!
  假途虢,灭后蜀,平南唐。君臣计谋,壮志雄心复汉唐。
  可叹时不我与,苍天后土戴孝,皑皑白雪皆苍茫。
  千古英雄泪,直流后人裳。
宋太祖赵匡胤猝死之谜

公元976年,宋代开国之君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正史中没有他患病的记载,野史中的记载又说法不一。他的死因,成了历史上一宗离奇的悬案。
《湘山野录》中说,开宝九年10月,一个雪夜里,赵匡胤急召他的弟弟赵光义入宫,兄弟二人在寝宫对饮,喝完酒已经是深夜了,赵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时说:“好做好做”,当夜赵留宿寝宫,第二天天刚刚亮,赵匡胤不明不白地死了。赵光义受遗诏,于灵前继位。
《烬余录》说,赵光义对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赵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时半夜调戏花蕊夫人,惊醒了赵匡胤,并用玉斧砍他,但力不从心,砍了地。于是赵光义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赵匡胤,逃回府中。
《涑水纪闻》里说:太祖去世时已是四鼓。宋皇后叫内侍王继恩把皇子德芳叫来。王继恩考虑到太祖早就打算传位于晋王光义,却找来了赵光义,进宫后,宋皇后问:“是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回答:“晋王来了。”宋皇后惊诧莫名,后来突然醒悟,哭着对赵光义说:“官家,我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给你了。”
另外,据说赵光义以弟弟的身份继承兄长的帝位,是他母亲杜太后的意见。说是杜太后临终时,曾对赵匡胤说:“如果后周是一个年长的皇帝继位,你怎么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纲啊!”赵匡胤表示同意,于是叫宰相赵普当面写成誓词,封存于金匮里,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也就是赵光义“兄死弟及”的合法根据。
这一切,都使人们产生了许多疑问。
一是赵匡胤死时的“烛光斧影”。
按说宫廷礼仪,赵光义是不可以在宫里睡觉的,他却居然在宫里睡觉。太监、宫女不该离开皇帝,却居然都离开了。忙乱的人影、奇怪的斧声,以及赵匡胤“好做好做”的呼喊,一一都告诉人们,这是一场妻先策划的血腥谋杀。
二是王继恩假传圣旨。
王继恩有何胆量,敢违背宋皇后的旨意,本该传赵德芳,却传来赵光义?倘若事败,不是杀身之祸么?
这种说法,只不过把篡位的罪过加在一个太监身上而已,同时掩盖了杀兄的罪行。
三是“金匮之盟”的真伪。
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只有34岁,正值壮年,他的儿子德昭14岁了。即使赵匡胤几年后去世,也不会出现后周柴世宗遗下7岁孤儿群龙无首的局面。杜太后一生贤明,怎能出此下策?况且,“金匮之盟”是赵光义登基5年后才列举证人、公布出来的。为什么不在赵匡胤死时,堂堂正正公布出来呢?
还有一些疑点,也使人们对赵光义有非议。
赵光义不等到第二年,就改换年号。——新君即位,常例是次年改用新年号纪年。可是赵光义把只剩下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兴国元年。这就打破常规的迫不及待,只有一个解释:抢先为自已“正名”。
是不是他心里有鬼?
逼杀赵匡胤的长子德昭(当时已30岁),赵匡胤幼子德芳(仅26岁)也神秘地暴病身亡。赵匡胤的遗孀死后,赵光义不按皇后礼仪发丧。这些都是偶然的?
最最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赵光义的子孙后代却相信他的老祖宗“杀兄篡位”的说法,把皇位又传给了赵匡胤的后代。这里说的是宋高宗赵构传位的事。
据说赵构没有儿子,谁来继承皇位呢?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一种强有力的意见是:赵匡胤是开国之君,应该在他的后代中选择接班人。起初,赵构对这种议论严加贬责。忽然有一天,他又改变主意,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宋太祖赵匡胤带他到了“万岁殿”,看到了当日的“烛光剑影”的全部惊景,并说:“你只有把王位传给我的儿孙,国势才有可能有一线转机。”于是赵构终于找到了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慎,并且把皇位传给了他。这时离那个血腥的恐怖之夜已经有187年了。

中国南北方人的说话特点有什么不同

我在写毕业论文,研究中国南北方人在语言上的差异,现在有点瓶颈了,想咨询下大家, 我这里的特点不是只口音,而是指像北方人说话有个特殊的调调之类的,大家有什么意见可以天马行空随便说,我脑子有点堵了~哎~ 在线等哦 ~

1、  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划一。

北方广大地区都属北方方言区,从哈尔滨到昆明直线距离三千多公里,两地语音虽有区别,而通话交流思想没有多大困难。

在南方,同一方言区内,如闽方言区内,还分为福州话、厦门话、莆田话、闽西话等,互相听不懂。广东的珠江三角洲与韩江三角洲相距不过300公里,粤语与潮汕语之间却无法交谈。

2、  南细北爽

南北两方人生活习性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南北两种地域文化的差异:南方人的精致、细腻与北方人的粗犷、简朴形成鲜明的对比;

南细北爽是指,南方人说话比较婉转,北方人说话比较直率。

3、   北长南短

但北方语言从发音上整体比较统一,相互之间交流都能够听懂,这与北方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有关,相互之间交流较多有关系;

南方地区语言就比较复杂,种类多样,在发音上差别很大,相互之间难以沟通,这与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山地、丘陵较多有关系,地形崎岖的南方地区,相互之间沟通交流较少,相对独立因而形成了较多的语言类型和方言。

同样的道理,北方民族种类比南方少,各民族间民族习俗也比较类似,南方民族种类多且民族风俗等独特多样,民族习俗中,南方民族习俗与水有关的比较多,北方与马有关的则比较多。

扩展资料:

与人沟通注意事项:

1、与人交谈的语言发音要准确

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但普通话发音是有标准的,所以我们在与别人交流的时候,语言发音一定要准确,以便交谈的对方能够听懂我们的语言,理解我们的意思,减少交流的障碍。

2、与人交谈的语言语速要适当

与人交流,为了让别人听清我们的语言,明白我们交谈的内容,同时也是出于尊重,交谈的语言语速要适当,确保交谈的对方不因我们语速问题,影响双方的交流。

3、与人交谈的语言口气要谦和

与人交谈双方要在平等的基础上,语气要谦和,给人以亲近和舒适感,从而加强交流沟通的意愿,使双方交谈愉快而和谐。切忌不要目中无人,趾高气昂,从而使交谈陷入困境。

4、与人交谈语言内容要简明

由于现代人时间宝贵,与人交谈都要有时间观念,语言和内容尽量要简明,不要漫无目的或话题无限延伸,导致交谈双方疲于应付,耽误时间,最终效果却并不理想。

5、与人交谈的语言要少用方言土语

与人交谈的语言要少用方言土语,这样会给交谈的对方带来理解上的困惑,甚至听不懂你在讲什么,所以,交谈时一定要考虑对方的感受,而不是一味的按自己的语言习惯进行交谈,使交谈对方陷入尴尬局面,使交谈效果大打折扣。

北方人说话:字正腔圆,平仄分明,掷地有声,

一字一句,即是南方人也可以很容易聼得懂,

南方人说话:平仄不分,声调不分,例如“买卖”二字根本聼不懂到底是“买”还是“卖”,

再加上很多都是很小一个区域裏面的土话,北方人根本聼不懂。

扩展资料

中国南北方通常以秦岭与淮河为界。河南附近的地区是一块模糊的区域。该处位於秦岭未达而淮河不至的间隙中。再加上,安徽与江苏两省的中部位於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使得其划分也有点不清不楚。依前述,划分华北华南的界线并不依循省界。

它切过陕西、河南、安徽与江苏,并造出如汉中(陕西)、信阳(河南)等区域。省界的划分是经过深思的结果。蒙古人所建的元朝与汉人所建的明朝建立许多诸如此类的分界线来企图打破地方上的分离主义。

然而人们还是习惯的把陕西和河南看作北方省份,安徽和江苏看作南方省份。另外,新疆、西藏、青海,处于横断山脉以北,当地人性格和生活习惯也接近北方,因此属于北方地区。

如果以省份为单位,北方大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

西晋前的北方地区的话是以汉族语言为主的中原雅音(与先流行北方方言不同),有时称为河洛话。

晋代的北方少数民族开始大量南迁中原、衣冠南渡以后,中原雅音南移。不同的政权都按照其首都的语言为标准。

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朝代一般以洛阳话为标准音,南方朝代一般以建康话为标准音。

西晋后的北方话是北方游牧民族学习汉语和留在中原的汉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语言融合的产物,初步形成北方话,北方游牧语影响下北方雅言不在,比如西晋后的洛阳话和晋代前的汉语已经有很大差别。

中国西晋后期之前的中原人总体是汉民族,而西晋后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南迁中原,并建立了十六个政权,历史称为东晋十六国的时期,中原出现了留在中原的汉人和北方少数民族的200多年的民族大融合,此后的中原人已经不只是有汉族血统,更融入了大量的北方少数民族血统。

而由于汉文化比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发达,汉语比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容易使用,汉族人在经济等方面的发达,迁徙入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经过几百年的汉化后汉民族的融合后,北方少数民族自己民族的语言已经很少说,甚至不会说,而更大量使用汉语,初步形成了北方汉语。

再加上后面几次迁徙入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汉化,逐渐使中原人再次多次融入了大量的北方少数民族血统,北方汉语大体形成,为现代的普通话奠定了基础。

那时不仅北方少数民族的民间自己在汉化,还有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府推动的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辽朝时期,少部分北方少数民族迁入中原,金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元朝成吉思汗南下,大量蒙古族等民族迁入了中原,此时的语言为官话雏形(现流行的北方方言开始出现雏形)。

比如从元朝初年开始,元朝统治者已经把辽朝金朝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相融合,在元朝已被视为"汉人", 明朝时期,还有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留在中原,在中原再次出现了民族、民系的融合,清朝时期,在康熙、雍正、乾隆和清朝军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实现了大统一,再次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和那时的中原人、华南人等再次在统一的国家里,比较彻底的消除了明朝200多年的北方少数民族和那时的中原人的矛盾和始终无法解决的边患问题,为华北的民族融合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不少少数民族再次迁入华北(包括中原),北方话继续形成。

同时清朝中央政府定都北京,以中国首都北京话为代表的为北方话最后形成。



北方方言与其他六大方言的最大差异,是缺少入声。其次是卷舌音、儿化音。
如果中原古音真是现在的客家话,那么汉人语言至少在五胡乱华之前应该是没有
北方方言的。从唐诗宋词中也可以看到,入声韵的大量使用,很多字词如果以南
方方言去读便十分合辙,而要是用现代汉语的北方方言念就别扭得令人难受。唐
以前的文献中,也基本不见卷舌的儿化音。“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
妾梦,不得到辽西。”(唐·张籍《忆远》)黄莺儿的“儿”是一个单独的字而
非儿化音,也不是轻声,才合乎五言的格律。现今的南方方言中,别说儿化音,
就连“儿”(尔、而、二、耳)字本身都不卷舌;而且私师不分,自治莫别,此
齿难辨。广东话把“二”读成“一”,你去市场上买东西问价,他说“一闷”,
那就是两块钱。湘方言把“儿”读成“俄”;吴方言则读成“倪”,等于加了一
个单人旁。在张籍的诗中,“倪(儿)”与“啼”、“西”三个字是押韵的。古
言没有“你”只有“尔”,“尔等”如何如何,实际上也应读成“你等”如何如
何。现代汉语索性真给加了一个单人旁,才正式将“你”、“尔”分开。

将儿化音推至极致的当然是北京话。在外人听来,北京人尤其是老北京人的
口儿中,几乎到了无词无字不能儿的地步。有专家认为,北京人说儿化音,始行
于明嘉靖年间。我对这一结论存疑。儿化音的兴起不会迟于元代,这有大量元曲
可以佐证。至于盛行,则大约是满清入关迁都燕京以后的事。据《清通鉴》,多
尔衮进北京不到十天,“即尽驱汉人出城,以南城为民居,而尽圈内城为八旗营
地”。顺治五年八月,又令城内“汉官及商民等,尽徙南城居住”。再加上京师
一带的圈地行动,不但北京成了关内满族的主要居住地,而且满族也成了北京的
主要居民。两百多年下来,满汉融合,满语消失,却形成今日的北京话,儿化得
连别地的北方人都不习惯乃至有时还会反感的北京话。

儿化音过分使用的坏处是含混,比方“爷儿”和“姨儿”,“把儿”和“伴
儿”,“瓶儿”和“皮儿”,“果儿”和“滚儿”,“根儿”和“哥儿”,等等。
其最大的好处,是让说汉语的硬直的舌头卷起来,打破了一字一音的定规,而非
语言学家一般解释的丰富词汇、加强表达的力量。西方强势语言都有卷舌音,是
中国人学习西语遇到的一个难题,北京话说得好的人,学习说西语就容易过关。
我们常戏称中国人说带口音的英语:上海英语、宁波英语、广东英语、湖南英语,
……独没听说过“北京英语”,盖北京人能够发好卷舌音,并准确区分私师、自
治、此齿、燕样和了鸟,带母语口音自然会比其他地区的中国人要少得多。日本
人讲英语带口音也很有名,他们脱亚入欧,什么都可以将西方模仿得维妙维肖,
唯有这舌头老卷不好。
区别:北方人说话比较直率,南方人说话比较婉转。北方人讲普通话通常比较标准、说起来口齿清楚。南方人讲普通话,比较拗口。

中国南腔北调的差异,实在太大。语言最能说明民族的属性。 北方只有一种北 方方言,而南方则有包括北方方言在内的所有方言,语言种类比较杂乱。北方方言与其他六大方言的最大差异,是缺少入声。其次是卷舌音、儿化音。汉语方言,以 前认为是八种,即北方方言、吴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赣方言、闽 南方言和闽北方言。现在多数人将二闽合为一种闽方言,省略为七种。这七种是 大方言,内部还有小方言,再往下分大概就算成口音的不同了。南方的北方方言,最具代表 性的是“四川话”,涵盖云、贵、湘西、桂北,与之相近的还有湖北话。从方言 地图上看,北方方言连成了一大片,占去汉语区的泰半。其实四川话与正宗北方 话,区别还是相当大的。就算“正宗”北方话,各地相差也很远,如北京话与山 东话,陕西话与吉林话,河南话与山西话,都不是一回事,但它们统归为一个方言区。
南方北方的划分,一般以秦岭、淮河为界,也就是所说的华北与华南。华南、
华北大体对等分割中国自秦以后形成的传统疆域,总面积约在三百万至四百万平
方公里之间。华北,中国北方也;华南,中国南方也。这里所讨论的华北,不能
遗漏有时被划入“大西北”中的一部分,即陕西、甘肃、宁夏;而华南,也应该
加上归到“大西南”的四川、贵州、云南。为了方便叙述,习惯上,整个陕西、
河南都划为北方,而不论是否秦岭以南;整个安徽、江苏也应该都划归南方,亦
不论是否淮河以北。但本文有时为求“精确”,讨论明代以后问题特地将安徽一
省严格按淮河南北划分,这是要预先说明的。在南北分治分裂时代,我以为应以
南北王朝各自实际控制的疆域为界。如春秋战国,楚吴越的版图皆为南方,包括
现今河南之相当一部分。三国时期,魏国为北方,包括它所统辖的长江以北广大
地区。

在清代以来形成的大中国版图上,南方除海岛台湾外仍基本保持传统区域不
变,但北方的范围大大扩张了。关外的东北(满洲),长城以北的蒙古,塞外的
新疆,高原的青藏,都应划归北方,——可称之为大北方。西藏虽位居西南,但
“第三极”的地理环境,使其无论从习俗、文化、宗教,或是生产和生活方式上,
完全呈现北方民族的特性。历史上,西藏与南方王朝关系较为淡漠,而与北方王
朝交往甚密。仅此也可以看出,中国领土的伸缩变迁,主要系于北方。大北方占
去中国现有面积的绝大部分,南方仅占260余万平方公里。

最早的南北之分,大概是远古时代的炎黄大战。按《中国历史大辞典》的说
法,炎帝居于姜水(陕西歧水),应该是北方人。黄帝没说是哪儿人,但他与炎
帝同为少典之子,也应该是北方人。其实他们两位的籍贯,至今没弄清楚。光是
炎帝的生卒地,就至少有西部(陕西)说、东部(山东)说、中原(湖北随县)
说及南部(湖南)说几种。如果以南北论,则所谓西部、东部和中原都属北方,
只有湖南属南方。近年有学者考证,古代文献中支持炎帝是南方人的说法极多,
计有屈原《远游》、《列子》、《礼记》、《淮南子》、《北虎通》、《帝王世
纪》、《绎史》、《拾遗记》,地方志《茶陵补志》、《衡湘稽古》、《嘉禾县
学记》、《元和郡县图志》引《南岳记》等等,而说炎帝是北方人的仅有《国语
·晋语篇》一种。(林河《古傩寻踪》,湖南1997年)不知为什么,人们恰
恰选中这一种为“正统”说法。文献记载的炎帝南人说,又应分两种,不可混淆,
一是生于南,二是卒于南。如果仅仅卒于南,还不能认为他就是南人,因为有可
能是失败后放逐于南方的北人。

朝秦暮楚的中国

依据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结合现代科学的发现,我们可以大致清理出一条
脉络:从非洲来的原始人,经东南亚一带进入中华大地,由南向北扩散开来,经
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以长江流域为主体的江南文明,和以黄河流域为主体的
中原文明。长江流域因地理、气候较优,文明的步伐曾长期大幅超前于黄河流域,
但黄河流域吸收了江南文明的农耕技术并使之制度化,终于后来居上。炎黄之战
是南人与北人的第一次较量,也是中华大地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这场战争,
黄帝领导的北人赢得了胜利,同时也使得中原文化从此在这片土地上占居正统、
主导的地位。

春秋时,南方的吴、越、楚三国相继壮大。尤其楚国,率先自立为王,与北
方的周王室分庭抗礼,还吞并数不清的大小国家,版图急剧扩张。到战国时,楚
国的领土北逾河南中部及淮北,东至山东半岛,西抵陕西,西南曾略巴、黔中,
征服滇池四百里地,面积可比甚至一度超过北方六雄之总和,实际上形成“南北
朝”的局面。“南朝”为楚国,“北朝”为齐、秦、魏、赵、韩、燕诸国。楚国
的强大还不仅是国土辽阔,经济、科技也是最发达的,远非北方可比。当时最有
实力横扫六合统一中原的国家,是楚国而非北方任何一国。

然而恰恰是秦国而非楚国横扫六合。秦国地处偏狭,战国初年其面积排在楚、
越、赵、齐之后位居第五(燕、魏、韩其后)。商鞅变法,从政治体制上下功夫,
终于取代楚国成为七雄之首。秦国强大后,第一个重点打击的对象便是南方的楚
国。在征服各国的过程中,最令人感觉其诡诈、蛮横和恶劣的,是强秦欺楚。人
说南人狡诈,北人憨厚,实则南人可以憨厚得近乎颟顸,北人也可以狡诈得山河
失色。不过楚国到底也不是盏省油的灯,在受到秦国重创之时,还能以强弩之末,
出兵吞并面积第二大国越国,攻灭文化之邦鲁国,收服滇池(云南),击溃秦将
李信率领的二十万大军。直到秦国改派老将王翦率六十万大军攻入楚国本土,与
楚军主将项燕决战取胜,才灭掉楚国,将天下大半收为秦土。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起而推翻秦朝暴政的,果然多是楚人:陈胜、吴
广建国号曰“张楚”,项梁、项羽是楚将项燕的后代,刘邦出身楚国故地,反秦
大军名义上的最高统帅是楚怀王。秦末战争,实际上就是楚秦所代表的南北双方
的再次决战,楚方当然也联合了原北方诸国残余的贵族势力,但那种从王室贵族、
旧臣故将到微官小吏、农民工匠社会各阶层群起反秦的劲头却非楚莫属。亡秦之
后,楚营内部刘、项再战,所谓楚汉相争,其实是楚楚相争,待项羽听到四面楚
歌之时,以为楚人尽归刘邦而丧失斗志承认失败。秦汉两朝,看起来汉承秦制,
国都也都设在长安,却是北人和南人先后统一中国建立的两个政权。治国思想也
大不一样,秦朝推崇法家,汉朝先行道家,后独尊儒术。儒本是北方鲁国的产品,
但鲁国终被南方楚国吞并。

楚人占据中原,渐渐忘了自己的南方出身,称更北为“胡”,更南为“越”,
史称“北方胡,南方越”。那自己是什么呢?是“汉”。当然,“汉人”这一称
呼要到后朝才得以使用,汉时的汉人仍叫秦人,此名传到西方,遂有今日之通行
于国际上的中国国名——“秦”(China ),而组成“秦国”(中国)的主体民
族却是“汉族”。秦汉秦汉,其中包含多少南人北人的兴衰演义?

汉人成蛮子,胡人变汉人

两汉逾四百年,分裂成三国。北方是魏国,南方是蜀国和吴国。吴蜀之间有
许多过节:陪了夫人又折兵,大意失荆州,火烧连营三百里等等,却仍同属于
“南联盟”,共同对抗北方的劲敌,否则三足鼎立之势必然坍塌。蜀国开发西南,
吴国经营江东,为中国的民族大撤退预备了富足的余地。

衣冠南渡以后,百分之八十的北人移居南方,剩下百分之二十的北人与大批
涌入的胡人杂居。经过这番民族大迁徙,南北人的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大致是:
南人为汉人,包括原来的南人与北人;北人为胡人,掺杂少数残留的原北方汉人。
原先的北人到了南方,自以为带来了先进的文明(要不怎么叫“衣冠南渡”!),
一派正宗嫡传的嘴脸,到后来才渐渐融入南方,成为真正的南人。而残留北方与
胡人杂居的少数北人,则艰难得多,他们是亡国奴,人数既少,地位亦低,任务
还挺艰巨:要保留汉人的文化传统,进一步还要去汉化轮番入侵、人数众多的胡
人。

到了南北朝,南人称北人为“索虏”,北人则称南人为“岛夷”。索虏者,
头上结辫子的化外之奴也。岛夷者,泽国水乡的乌合之众也。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北方的索虏们经过仔细一番汉化,终于脱胎换骨成为汉人,征服了南方的岛夷,
建立统一的隋唐王朝。

安史之乱及黄巢之乱,又有大批北人逃亡南方。此次南迁虽不比衣冠南渡,
却也动静可观。北方再次由外来民族建立多个王朝,“五代”中有三个为沙陀人
的朝代。南方则占去“十国”中除北汉外的九国。最后仍由北人逐次征服南方诸
国,建立宋朝。宋代也是大量北人移居南方,至北宋灭亡之际,这一民族迁徙达
到高潮,从而使南人北人的比例达成了大幅逆转。汉时北人比南人为8: 2,南
宋时则反过来为2: 8弱。(葛剑雄等《中国移民史》,福建1997年)若考
虑到北方历朝都有大批胡人内迁和入侵,如汉时的匈奴,两晋南北朝时的羌、氐、
鲜卑,唐时的突厥、沙陀,宋时的契丹、女真,可以认为,传统中国的北方已经
完成民族大换血。由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以来活跃在中原历史舞台的“中国
人”,基本上换成了一批一批来自更北方的“外族人”。

这一大换血,至南宋初已历时至少八百多年,还将延续二百余年至元末。加
入中国的外来民族是分期分批来的,无论出自什么原因,——是入境随俗,还是
向慕中华文化,抑或是为了殖民统治的需要,——都被分期分批地汉化,变成了
或正在变成北方汉人。他们原来的民族,几乎都已消失或正在消失(除了留在关
外的女真人)。换血是汉人从血缘上逐次被稀释,最后比例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不等于数学意义上的“换得一个也不剩”。而此时的南人,也不会都是纯粹的汉
人,因为逐次迁来的北人中,可能已带有胡人的血统,甚至本身就是被汉化的胡
人,只不过也可以忽略不计而已。因为分期分批,所以换掉的只是血缘,民族文
化却被传承下来。先被汉化的胡人,又担起汉化下一拨胡人的任务。当然,汉化
从来都不是单向的,胡人文化也极大地影响了汉人文化,使之称为胡汉混合型文
化亦不为过。如果没有唐及北宋这两大统一王朝的融合,南北间的文化分离会更
加大。

元朝时,蒙古人从法律上确定了南人北人的分别和等级。北人是汉人,列为
第三等;南人是南人,列为第四等,都排在蒙古人、色目人之后。不过要说明一
点,当时的人称“北人”,是指更北方来的征服者蒙古人,而非本文讨论的北人
(汉人)。由北往南的次序是:北人(蒙古人)、汉人(金人)、南人(南宋人)。
金朝先于南宋沦亡蒙古人之手四十五年,这大概就是鲁迅说的北人比南人自觉优
越的原因。其实这时的北人即“汉人”,如前所述大都是汉化的胡人,包括前辽
的契丹人、前金的女真人。而所谓南人,反倒是较为原本的汉人。北人不但早于
南人被外族征服,接着又随同外族一道征服南人,更重要的是,他们大多自己也
曾是外族征服者,及征服者的后代。

这时来中国的西方人著作中,我们看到北方被统称为“契丹”,南方被统称
为“蛮子”(Manji )。因为他们实在难以分清,北方的众多民族是怎样交融汇
合,南方的土著与客家又如何杂然并存。在他们眼里看来,中国由两种人组成,
一是北方的契丹,一是南方的蛮子。这种叫法,持续到清初还被沿用。

南腔北调

北人南迁,从来是中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倾向。而南人北迁,一般要由政府强
制实行,或入侵者强行“掠民”,亦即服从于权力和暴力。如明朝永乐初,成祖
朱棣迁都北京,曾携大量南人到北方定居,北京城中竟然长期流行说南京话。不
过到这时,南人北人已大致定型,不再有根本性的变动,一直持续到现代。

南人北人形成的历史,支持学界的这样一种说法:中华民族不是以血缘,而
是以文化来划分的。你加入进来,承认中国文化,你就是中国人;反之则不是中
国人。而加入又有两层意思,一是进入中国国土,或被划入中国版图,一是接受
和融入中国文化。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指的汉族、汉文化和汉人,而不是泛泛
的中华民族、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本篇讨论的南人北人,主要也是讨论汉族,或
者说是现在一般所定义的“汉族”。

我坚持认为,南人和北人完全可以划分为两个民族,甚至南人还可以再分。
可以分不等于一定要分,只不过为了方便讨论历史和文化上的差异而已。

语言最能说明民族的属性。中国南腔北调的差异,实在太大。汉语方言,以
前认为是八种,即北方方言、吴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赣方言、闽
南方言和闽北方言。现在多数人将二闽合为一种闽方言,省略为七种。这七种是
大方言,内部还有小方言,再往下分大概就算成口音的不同了。北方只有一种北
方方言,而南方则有包括北方方言在内的所有方言。南方的北方方言,最具代表
性的是“四川话”,涵盖云、贵、湘西、桂北,与之相近的还有湖北话。从方言
地图上看,北方方言连成了一大片,占去汉语区的泰半。其实四川话与正宗北方
话,区别还是相当大的。就算“正宗”北方话,各地相差也很远,如北京话与山
东话,陕西话与吉林话,河南话与山西话,都不是一回事,但它们统归为一个方
言区。

被区域分割而不连成片的大方言,只有客家方言。它分布在粤东、粤北、桂
西南、闽西、赣南,及台、川、湘、皖、浙、海南诸省的部分地区,虽被分割,
却在七大方言中最为内部一致。这足以说明,它确是一种外来户的语言,一种
“客人”的语言。客从何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历史学家罗香林提出,客家
人来自中原,即随东晋“衣冠南渡”的北方士族,是最纯正的汉人,他们讲的方
言,也是最地道的中原古音。客家的分布并非一步到位,而是经历了五次较大的
迁移,才达到现在的位置。这一观点,被学界普遍认同。客家人有一句老话: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可见客家人对本方言的重视。我冒昧将这句话改
一下,觉着更贴切:“宁丢祖宗乡,不丢祖宗腔。”我的兴趣和疑问是:客家人
迁徙之后,留在中原故乡的少数“纯正的汉人”为什么不把他们的方言继续讲下
去?反倒是背井离乡的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不改乡音?而中原古音(即客家话),
何时被北方方言所取代?

北方方言与其他六大方言的最大差异,是缺少入声。其次是卷舌音、儿化音。
如果中原古音真是现在的客家话,那么汉人语言至少在五胡乱华之前应该是没有
北方方言的。从唐诗宋词中也可以看到,入声韵的大量使用,很多字词如果以南
方方言去读便十分合辙,而要是用现代汉语的北方方言念就别扭得令人难受。唐
以前的文献中,也基本不见卷舌的儿化音。“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
妾梦,不得到辽西。”(唐·张籍《忆远》)黄莺儿的“儿”是一个单独的字而
非儿化音,也不是轻声,才合乎五言的格律。现今的南方方言中,别说儿化音,
就连“儿”(尔、而、二、耳)字本身都不卷舌;而且私师不分,自治莫别,此
齿难辨。广东话把“二”读成“一”,你去市场上买东西问价,他说“一闷”,
那就是两块钱。湘方言把“儿”读成“俄”;吴方言则读成“倪”,等于加了一
个单人旁。在张籍的诗中,“倪(儿)”与“啼”、“西”三个字是押韵的。古
言没有“你”只有“尔”,“尔等”如何如何,实际上也应读成“你等”如何如
何。现代汉语索性真给加了一个单人旁,才正式将“你”、“尔”分开。

卷起尔的舌头来

一般认为,北方方言形成并逐渐为汉人接受,成为汉语中“内部较为一致”
的一大方言,大约在唐宋年间。我以为,与其说是“内部较为一致”,毋宁说是
相互之间基本能听懂,相当于英语中伦敦腔、美式、澳洲口音和印度发音的区别。
南方方言则不一样,吴、湘、粤、闽、客家之间,基本上相互听不懂(受过训练
和接触较多的除外),区别几与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相似。“我住
江之头,君住江之尾。' 言语不相通' ,共饮一江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
会,经常用地道的北京话、陕西话、四川话、东北话、山东话,或者上海普通话、
广东普通话表演小品,但不能用纯粹的南方方言,就是因为绝大多数人不能听懂。

宋人笔记及话本中,开始出现极少的儿化音,一般偶尔用在轻小浅薄玩艺儿
上。儿化音用得较多是元曲的对白。元朝统治者要将“汉人”与“南人”分为两
个不同民族,语言便是一个重要缘由。分为两个民族没错,错的是分成等级。
“汉人”讲“汉语”,——有卷舌音而没有入声的北方话;“南人”讲“南语”,
——有入声而无卷舌音的南方话。此种语言状况,竟然延续到了二十一世纪。今
天的南方人,讲不好普通话的最大障碍,还是一个老问题:卷舌音(其次是前鼻
音后鼻音)。

将儿化音推至极致的当然是北京话。在外人听来,北京人尤其是老北京人的
口儿中,几乎到了无词无字不能儿的地步。有专家认为,北京人说儿化音,始行
于明嘉靖年间。我对这一结论存疑。儿化音的兴起不会迟于元代,这有大量元曲
可以佐证。至于盛行,则大约是满清入关迁都燕京以后的事。据《清通鉴》,多
尔衮进北京不到十天,“即尽驱汉人出城,以南城为民居,而尽圈内城为八旗营
地”。顺治五年八月,又令城内“汉官及商民等,尽徙南城居住”。再加上京师
一带的圈地行动,不但北京成了关内满族的主要居住地,而且满族也成了北京的
主要居民。两百多年下来,满汉融合,满语消失,却形成今日的北京话,儿化得
连别地的北方人都不习惯乃至有时还会反感的北京话。

儿化音过分使用的坏处是含混,比方“爷儿”和“姨儿”,“把儿”和“伴
儿”,“瓶儿”和“皮儿”,“果儿”和“滚儿”,“根儿”和“哥儿”,等等。
其最大的好处,是让说汉语的硬直的舌头卷起来,打破了一字一音的定规,而非
语言学家一般解释的丰富词汇、加强表达的力量。西方强势语言都有卷舌音,是
中国人学习西语遇到的一个难题,北京话说得好的人,学习说西语就容易过关。
我们常戏称中国人说带口音的英语:上海英语、宁波英语、广东英语、湖南英语,
……独没听说过“北京英语”,盖北京人能够发好卷舌音,并准确区分私师、自
治、此齿、燕样和了鸟,带母语口音自然会比其他地区的中国人要少得多。日本
人讲英语带口音也很有名,他们脱亚入欧,什么都可以将西方模仿得维妙维肖,
唯有这舌头老卷不好。

中国人翻译外国文学作品,遇到地名和人名中的卷舌音,大多以不卷舌音代
替。如“里”根(雷根)、克“里”斯多夫、“杜鲁”门(楚门)、以色“列”、
阿美“利”加、“俄罗”斯、澳“大”利亚。只有一个“尔”字接近真正的音译,
如高尔基、塞尔维亚,盖中国的语言文字早已接受了努尔哈赤、多尔衮、哈尔滨
和齐齐哈尔这样的人名和地名。

雅音与俗话

在外人听来,广东话与越南语很接近。“粤”以前就写作“越”,后为了与
越南的“越”区分才改过来。越南人讲述历史,也把广东、广西说成本是他们的
地盘,后来被中国人侵占和吞并。越南人和中国的京族是一个民族,更早与广东、
广西、福建、浙江一带居民同为百越民族,后并入秦汉,经历长期汉化,语言结
合中原古音形成各地方言。但越南独立出去,终于没成为汉族,不过用越南话读
汉字,和其他原百越民族形成的方言读汉字是一样的,别人也都听不懂。其实粤
语和越语并不通。广东话有九声,比现代北方方言多了一倍,它与温州话同为保
留古汉语最多的两种方言。据说温州人倒是能勉强听懂越南话,不知是否确切。
福建话则与日语多有相通,很多字词的读音几乎完全相同。这现象已引起许多语
言爱好者们追根寻源。明代福建海盗曾与日本海盗勾结,合作骚扰中国沿海,如
郑成功之父郑芝龙。他能在日本一住多年娶妻生子,大概就是基于相互间有一定
的“共通语言”。

中国的事往往起于南方,成于北方。京剧起于安徽,结合昆曲、汉剧及江西
弋阳腔,最终在北京形成中国的国剧。而今几人能想到,堂堂的北方大剧,其来
源竟都是南戏?京剧使用的两套“话语系统”,一种是老生、武生、花脸、老旦
们讲的中原官话,近似于南方区域的北方方言,以显得正、稳、威、朴;一种是
丑角和某些花旦们讲的北京土话,说起来娇、俏、谑、俗。《武松打店》里,武
二郎问孙二娘:“这馒头是什么乳低(什么肉的)?”孙答:“牛肉的。”一出
戏就那么几句台词,二郎二娘还说不到一块,怪不得要打店了。

南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谈北方话与南方话:“北人近于俗,南人近于雅。”
怎么“俗”和怎么“雅”的呢?作家季思聪谈她的感受:北方人说话是“滑”出
来的,南方人说话是“崩”出来的。南方人即使说普通话(国语),也是崩出来
的,没有那种“一不留神就给滑溜了出来”的感觉。三、四十年代以上海为基地
的中国电影,与八、九十年代以北京为基地产生的电影,在对话上就有这种崩与
滑的语感差异。另一种“雅”的标志,是大量古语、文言词在南方口语中保留至
今,而北方话已基本不用。北方话也就是“大白话”,而文言合一、白话文一类
新文化运动,也只能在当时并不是文化中心的北京发动。

文学艺术和语言一样,俗是一种总的趋势,难以阻挡。舞台让位于银幕,银
幕让位于屏幕,屏幕还将让位于网络。词在南宋达到艺术高峰,以后陡然滑落,
让位于更为通俗或不受语音限制的文学形式:曲、话本、笔记小说。关键即在于
“近于俗”的北方话统扩了中国大部分地区,而填词又必须用“近于雅”的南方
方言,故难以获得广泛的唱和、响应和流传。宋以后的词家多为南人,北人要附
庸这个风雅,一定要首先突破四声的限制。过不了这一关,还是去玩《竹枝词》
算了,那好歹也算是“词”,简单明了,无关平仄,遑论入声。我一见某些北人
煞有介事评说词的意境高下总觉得好笑,词讲究炼字,语境都闹不明白,侈谈什
么意境!

宋词元曲,看似一脉相承,实则大相径庭。一雅一俗,貌合神离。北人不可
语词,南人难能唱曲。这“曲”是曲艺的曲,并非说南人连个民歌小调什么的都
唱不好。南方的戏曲曲艺,极受方言区域限制。如越剧,外地人觉得辗转缠绵实
在好听,不知她唱什么都听得止不住泪流满面,但即使听得泪流满面也仍不知她
到底唱了什么。这就是为什么南戏始终赢不了北曲,除非它敢于北方化、通俗化,
由阳春白雪变为下里巴人,如前面说的京剧。北方本土特产相声、快板书、大鼓
书、评书,倒是不受语言限制,不用变就可以风靡全国。

用一种文字记录多种语言,是汉字的最大特点。据说陈诚曾开过一个方言的
玩笑,说抗战怎么打这么久?因为日本人越打越多,——有的地方说“一本”,
有的地方说“二本”(湖北),有的地方说“四本”,有的地方说“七本”,最
多的地方说“十本”。英美国家说得勉强像“九本”。日本人自己说是“你本”,
这个“你”有点接近吴方言的“二”,相当于用吴语说“二本”。所有这些发音
相似或迥异的方言,都用一个“日”字来表示。

有历史学家认为,汉字是使中国分裂后终归能够重新统一的一种凝聚力。有
道理,却非绝对。使用汉字的越南,从中国分离出去了;使用汉字的朝鲜,到底
没能与中国统一;至今仍在使用汉字的日本,也没实现它“统一中国”的宏愿。
倒是先前并不使用汉字的满州、吐蕃、西域,今天成了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和英
国都使用英文、英语,说分家就分家了,没见到什么凝聚力。你可以说它们相隔
重洋,扭不到一块,那么美国和加拿大呢?

南人的发明

南方比北方温暖、湿润,阳光充足,植物丰茂,是中国早期文明的发源地。
前面已经说过,农业远远领先于北方。北方文化开始超越南方,大约以黄帝为标
志。从那以后,北方尤其中原一带成了中华文明的代表。不过,南方并未一蹶不
振,相反总是在文明的各个领域露出头角。

传说黄帝令仓颉造字,仓颉大约是北人。字造出来了,可往哪儿写?现在发
掘最早的中国文字是甲骨文,也就是刻在龟甲和牛骨上。龟主要产于南方,牛倒
是南北都不少,尤以南方更多,黄牛水牛都不缺。从古文字应用和发展所需的材
质来看,南方比北方具有优势。春秋战国时,出现了竹简。这竹子又是南方的物
产,可以推断发明用大量的竹子来写书的一定是南人。竹简不光在取材的方便与
数量上远胜于甲骨,而且使文字不再作为吃肉啃骨头的副产品,孔夫子做学问也
尽可以“远庖厨”了,还使那些图画似的甲骨文、金文一变而为篆书。一直到三
国,篆书仍被当成传统的标准汉字。竹简之外还有丝帛,桑蚕的主要产地在长江
流域。据说毛笔是北人蒙恬的发明,他出生齐国,又为秦朝大将,但迄今考古发
现的毛笔实物,最早的三例都是从战国楚墓中发掘出来的,时间比蒙恬要早得多。
文章标题: “不用南人为相”,“南人不得坐吾此堂”, 这话很荒唐吧,宋太祖赵匡胤的遗训有什么合理的一面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1580.html
文章标签:南人  有什么  遗训  太祖  荒唐

[“不用南人为相”,“南人不得坐吾此堂”, 这话很荒唐吧,宋太祖赵匡胤的遗训有什么合理的一面]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