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请大家看看六十多年前井里找到的斧子(刻着USA)。想寻求来历

时间: 2021-09-05 23:57:4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7次

请大家看看六十多年前井里找到的斧子(刻着USA)。想寻求来历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一字千金(吕不韦) 指鹿为马(赵高) 焚书坑儒(秦始皇)
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一饭千金(韩信) 四面楚歌(项羽) 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 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 三顾茅庐(刘备) 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 闻鸡起舞(祖逖) 东山再起(谢安) 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 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百发百中
半途而废
杯弓蛇影
鞭长莫及
宾至如归
病入膏肓
伯乐识马
不耻下问
C-D:
出尔反尔
出奇制胜
唇亡齿寒
从容不迫
大材小用
大公无私
胆大如斗
道听途说
D-F:
得过且过
得陇望蜀
得意扬扬
点石成金
东山再起
对牛弹琴
多多益善
返老还童
F-J:
刮目相看
好好先生
后顾之忧
后来居上
狐假虎威
画蛇添脚
鸡犬升天
见怪不怪
J-L:
金石为开
井底之蛙
举足轻重
开卷有益
开门揖盗
空洞无物
旷日持久
老马识途
L-M:
乐不思蜀
乐此不疲
乐极生悲
梁上君子
两败俱伤
毛遂自荐
门庭若市
明察秋毫
N-Q:
难兄难弟
鹏程万里
普天同庆
奇货可居
其貌不扬
骑虎难下
杞人懮天
起死回生
Q-S:
取而代之
孺子可教
如鱼得水
入木三分
三人成虎
塞翁失马
舍本逐末
实事求是
S-T:
食言而肥
势如破竹
守株待兔
熟能生巧
司空见惯
死灰复燃
双管齐下
太公钓鱼
T-W:
贪小失大
天下无双
天衣无缝
徒劳无功
兔死狗烹
推己及人
退避三舍
外强中干
W-Y:
完璧归赵
网开三面
味如鸡肋
未能免俗
先发制人
笑里藏刀
胸有成竹
揠苗助长
Y:
言过其实
言犹在耳
一败涂地
一笔勾销
一鼓作气
一鸣惊人
一诺千金
一字千金
Y:
一字之师
异曲同工
因势利导
饮水思源
有备无患
有恃无恐
愚公移山
欲速不达
Y-Z:
月下老人
约法三章
朝三暮四
招摇过市
争先恐后
纸上谈兵
专心致志
自相矛盾
Z:
自知之明
至死不悟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一字千金(吕不韦) 指鹿为马(赵高) 焚书坑儒(秦始皇)
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一饭千金(韩信) 四面楚歌(项羽) 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 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 三顾茅庐(刘备) 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 闻鸡起舞(祖逖) 东山再起(谢安) 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 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一字千金(吕不韦) 指鹿为马(赵高) 焚书坑儒(秦始皇)
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一饭千金(韩信) 四面楚歌(项羽) 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 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 三顾茅庐(刘备) 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 闻鸡起舞(祖逖) 东山再起(谢安) 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 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1、完璧归赵

读音:wán bì guī zhào

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近义词:物归原主、物归旧主。

反义词:久假不归、巧取豪夺、横征暴敛。

例句:这些书我看过之后一定会完璧归赵,请你放心。

2、围魏救赵

读音:wéi wèi jiù zhào

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

出处:《三国演义》三十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即自出;寨必空虚;可纵兵先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近义词:声东击西   

反义词:围点打援

例句: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出来抢粮,我们便用围魏救赵的办法,打他的县城,鬼子就急忙撤回。 

3、毛遂自荐

读音:máo suì zì jiàn

解释: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近义词:自告奋勇

反义词:自惭形秽

例句:学校需要能干的志愿者,小刚毛遂自荐。

4、负荆请罪

读音:fù jīng qǐng zuì

解释:指主动向对方赔礼认错,请求对 方责罚。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表示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近义词:幡然悔悟

反义词:死不悔改

例句:昨天言语多有冒犯,今天特来负荆请罪,请您多包涵。

5、讳疾忌医

读音:huì jí jì yī

解释:意思是指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和错误,不愿改正。

出处: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仲由喜闻过;令名无穷焉;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劝);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噫!”

近义词:文过饰非

反义司:闻过则喜

例句:医生说这位病人本来有救,但因讳疾忌医,等到病情恶化后,终致药石罔效。

急!请找一下孔子的小故事!

武汉城区新洲,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风景秀丽。曾发掘出距今二千万年前的“中华橄榄木化石”早在唐虞盛世即有先民聚落点。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伐纣,分封骖乘曹侠于邾,是古邾子国,至今已逾三千年。春秋末年,新洲称邾国,隶属七国中的大国楚。
春秋末期,诸侯争霸,强者称雄,西周时期的一千八百个诸侯国被兼并成十几个。民众苦于战火,疲于奔命,民不聊生西周遗制日趋瓦解,用孔子的话来说:华夏大地“礼崩乐坏”。
一代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志存高远,欲恢复周“礼”,推行“仁”政,拯民于水火。他博学多才,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删、审《诗》、《书》、《礼》、《乐》,撰《春秋》,作《易大传》;首创私学,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他在鲁国作大司寇摄行相事,推行仁政,政绩卓著。使鲁国秩序井然,民富国安,夜不闭户,“四方皆则之”。博于夫子名声,楚昭王使使奉比礼聘孔丘,以朝夕问道于孔子,使楚国国富民强,称霸天下。孔子自陈蔡适楚,在新洲盘恒度留数日,留下了许多名传千古的故事和动人传说,给这片神奇的土地注入了厚重的文人底蕴,使博大精深的荆楚文化更显深沉、凝重。

1、磨咀磐对问项橐
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好学。
司马迁《史记》有云:“孔子居陈三岁,会晋、楚争强,更伐陈。”公元前489年,楚、吴两国陈兵陈国,两军对峙、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负函(今河南信阳)成为前线。居于负函的孔子师徒不得不告别于对他们礼遇有加、勤于问政的楚大夫叶公,接受楚昭王之聘,准备前往楚国都城郢都。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麦浪翻滚,稻谷金黄。孔子带着子路、子贡、颜回等高足,沿大别山经邾国准备前往郢都。他们乘着马车,奔驰在古栈道上。沿途风光,饱览无余:农夫在田间荷锄劳作,牧童在山间牧牛牧羊。一条条河流弯延曲折,清澈见底;一行行树林绿荫遮日,一片片竹林随风摇曳;一座座村庄紧密相连,阡陌交通,鸡犬之声相间,间或听到悠扬的笛声在空中回荡。天黑了,他们便寄居在附近的村庄,或者找村民了解当时的历史掌故、风俗人情,搜集民歌、民谣,或者举办讲坛,探讨宣讲高深的“仁、义、礼、智、信”之道。有时也在某个村落驻足二、三天以采风。
一天,伴随着阵阵蹄声,漫漫尘烟,他们来到了新洲道观河南面的旧街境内。只见大崎山似美女横卧于蓝天白云之下,风高林茂;沙河漪澜清清流水潺潺;狮子岩如猛狮踞伏,气吞日月。这里山色迷蒙,湖光潋艳,鸟语花香,好一片人间仙境。走出街南不远,车夫突然勒住缰绳,马儿长啸一声,车子停下了。
孔子问道:“何故停车?”
车夫答道:“前面有一群小孩挡道,夫子。”
“让他们让道。”
“小孩,你们见马车来了,为什么还不让道?”子贡跳下车,没好气地说。
“凭什么要我们让道,你们不能走其它的道吗?“一个似乎是领头的小孩答道。
子贡怒目圆睁地吼道:“你知道这是谁的车吗?告诉你,这是孔夫子的车!”
听到子贡与小孩发生争执,孔子无奈只得亲自下车瞧个究竟。见到仪表堂堂、儒衫飘逸\举止优雅的一位长者,小孩们毫无惧色,不以为然,继续用石块垒筑他们的“城池”。
孔子抚摸着一个俊俏的小男孩的头,和颜悦色地说:“小公子,请你们将石块搬开,让我们过去行吗?”
小孩仰望着孔子说:“我们正在筑城,恕难从命。”
“那好,我出一个问题,如果你答不出来,你就给我们让道。”孔子思忖,要以“礼”服人,对小孩一视同仁。
“你出吧,”这个小孩心想,我是东周守藏史老子的高足,你还能难倒我?
“你听好了,”孔子问:“父母与夫妻熟亲?”
“夫妻亲。”小孩答道。
“不对,父母亲。没有父母哪有后代!”
“夫妻亲,没有夫妻,哪有父母!”
他们各执一理,谁也说服不了谁。“父母亲”、“夫妻亲”反复了二遍。
子曰:父母者,衣食也。父母从小抚育儿女,衣食住行、吃喝拉撤、教育成人、传道授业,那样不操心!父母当然亲。
项橐还之以颜色:夫妻也,恩恩爱爱,男耕女织,同眠共枕,相濡以沫,爱意绵长,白头偕老,永不分离。一日夫妻还白日恩呢!当然夫妻亲。
……。
孔子想,我孔丘名闻天下,称圣华夏,今天还说服不了一个小孩,“是可忍,熟不可忍!”转念一想,“君子无所争”,我气度如海,有容乃大,不与小孩一般见识。便拿掉大儒的身价,搭躬施礼道:“神童在上,老夫有礼了。我们有要事在身,万望高抬贵手,给我们借道。”
小孩理直气壮地说:“请问先生,自古以来,是城应让车,还是车应让城?”
子路说:“你这是什么城池,只是小孩的游戏!”
“就是城池!”
缰持了一会儿。小孩自知理亏,便问道:“你们有什么要事吗?”
“周游列国,传道授业啊。”孔子说。
“传道授业就得有一套本事和才学,那您知道一些什么呀?”
孔子答道:“不是老夫夸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什么事我都略知一、二。”
小孩说:“天文地理无所不知。那我问您,您有多少根眉毛?”
孔子说道:“眉毛本人又看不见,怎么能知道有多少根呢?”
小孩灵机一动,接着问:“嫌看不风,天上的星星能看见,您说有多少颗?”
“天上的星星浩如烟海、多如牛毛,怎么数得过来呢?”孔子为难地说。
小孩笑道:“啊,您又嫌多,那太阳只有一个,早晨像冰盘,晌午赛玉环,什么时候离我们近?什么时候离我们远?”
孔子想了半天,喃喃地说:“这个,这个……还真不知道。你乃神童,惟楚有才!还望多多指教。”
小孩说:“指教不敢,我现在正忙着呢,咱们后会有期。”
这时弟子们都在嚷道:“师傅,咱们走吧!”孔子只得朝小孩躬躬首:“后会有期!”心里想着,这些知识还真没好好研究过呢!随即令车夫调转车头,绕道而行。
不料,行进约一公里后,因刚才转弯过急,车轱辘折断了。孔子无奈,让子路到前边的村庄去借一把斧子修理。
子路急步来到前边的村庄,见一位中年妇女正在屋里织布。子路恭敬地说:“大婶,请向你借一件东西。”那女子还未等子路把话说完,已转身从里屋拿出一把锃亮的斧子,“给你!”子路惊呀不已,她怎么知道这是要借用斧子!妇人微笑着说道:“你不是要借一个“东西”吗?‘东’是东方甲乙木,‘西’是西方庚辛金,斧柄是木做的,斧子是铁做的,‘金’乃铁也。你是要借斧子吧!”子路拿着斧子跑回停车处,并将刚才的事情诉与孔子。
孔子听后,慨叹不已。刚才遇一聪颖孩童,现又遇一村妇,不仅乐于助人,还十分聪敏。不禁赞曰:楚乃藏龙卧虎之地也!
那个难倒孔圣人的小孩乃是项橐。《战国策•秦策》云:“甘罗曰:项橐七岁为孔子师。”俗文学作品《孔子项橐相问语》流传神州大地,也在很早的时候就传到了日本、朝鲜、越南、俄罗斯等国。《三字经》中亦载:“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好学。”
因之,孔子与项橐对问系千古美谈。因湖北鄂东方言言某人喜欢巧舌争辩为磨嘴皮子 故将孔项对问之地命名为磨嘴磐将孔子绕道修车的地方称为回车埠,以纪其事。

2、孔子使子路问津
问津遗迹今尤在,
镌得丰碑立古岑。
约一个小时后,马车修好了。带着“惟楚有才,楚地藏龙卧虎” 的喟叹,孔子师徒一行继续往旧街的东南方向驰行。约走了3公里,前边一条山谷河流挡住了去道。河流水深岸阔,不知津口在哪儿。孔子一行踌躇岸边,忽见河的上游有两名身材高大颀硕的男子正在田间并头而耕,便叫子路去问渡口之处。
子路来到那两人的身旁,恭敬地揖揖手,问道:“先生,请问这条河流的渡口在何处?”
一农夫答非所问,反问道:“车上坐着的执辔的人是谁呀?”
“是孔丘。”
“是鲁国的孔丘吗?”
“是。”
“那么,他应该知道渡口在何处。”
另一农夫又问道:“你又是谁呢?”
“我是子路。”
“是孔丘的徒弟?”
“是。”
农夫说:“你看,天下哪儿都是一样的动荡不安,谁可以改变它呢?你与其跟着这种避人之人四处奔波,不如跟着我们这种避世之人还更安逸自在。”
子路不仅未问到津口,反而还遭一番奚落、教训,沮丧地回告孔子。孔子听说后,怅然长叹。说道:“人是应该有社会责任的,怎么能够隐居山林,置天下的黎民苍生于不顾,而终日与鸟兽为伍呢?如果天下太平的话,那也用不着我孔丘四处奔波了。”
这两位在田间耕作的农夫便是当时有名的隐者长沮和桀溺。人各有志,儒家一直主张入世,匡时济世,“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隐者认为天下大乱,已无可救药,只能自保。因为孔子曾在此地使子路问津于长沮与桀溺,人们便将那条挡住孔子去路的河流称作孔子河。在河流的两旁,长沮、桀溺耕种过的那片呈梯形的田垄,一边称之为长沮冲,一边称之不桀溺畈。
《论语》、《史记》对子路问津均有记载。
《论语•微子》载:“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史记》载:“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为隐者,使子路问津焉。”并进行了一番对话:“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与易之?且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而不辍。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据钱穆《论语新解》注:“长沮、桀溺两隐者,姓名不传。沮,沮洳。溺,淖溺。以其在水边,故取以名之。桀,健义,亦高大义。一人颀然而长,一人高大而健。”
孔子是否在新洲使子路问津于长沮、桀溺,众说不一。河南新蔡城南二十余里的关津,亦传说是当年子路问津处;罗山县有子路村,拓城县、叶县亦传说有子路问津处,山东鱼台亦有此说。子路到底在何处问津,无史籍记载。《史记》记载孔子自叶返蔡,见沮、溺耦耕使子路问津,其在叶在蔡,还是在新洲,也未详细道明。《圣贤冢墓记》载:“黄城山即沮溺所耕处,下有东流,子路所问津处也。”明万历《黄州府志》云:“按史记孔子自蔡如叶,注云,叶有黄城山……古志载,县以北十里有永安城,为楚所筑,楚因当都之矣。今淋山河(今团风县地,与孔子河村南北毗邻)正当官道,亦有黄山。”清光绪《问津院志》云:“黄山,在孔子河北,一名黄山铺,一名黄林墅。”按府志之说,叶有黄城山,而孔子河这个地方也有叫黄山的地名。黄城山、黄山仅一字之差,也许是后来简称之,且附近又有楚城,本地又是官道,孔子由此到楚似在情理之中。明《统一志》、清《湖广通志》均载:“相传孔子自陈蔡适楚,至此问津。”
据史料记载,约于西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至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间,邑人在孔子山旁挖掘出“孔子使子路问津处” 石碑,淮南王刘安为纪其事,遂在当地建亭立碑,修孔子庙,以供人祭祀,并征召学士在庙内讲学著书。石碑仍在,虽经年历月,字迹依昭然,明代进士、书院主持人萧继忠有诗云:“雾暗秦碑涩,云生汉殿荒。”由此推断,问津碑为秦时所立。原碑不知毁于何时,现仅存明人书写的同文碑一块。

3. 渡河落水山间晒
一时风欺竹,
连江雨送秋。
鱼游浪影沉,
晒书佚事留。

长沮、桀溺虽归隐山林,但并不闭目塞听,他们知道:鲁哀公曾问过孔子:“鲁国之乱,源于季氏,大家都明白,然而,为何越明白越乱呢?”请孔子指点“迷津”。 孔子当时答道,“因为你只是明白一国、一人,而不明白天下。”可见孔子是知而不迷。长沮的话中隐语:孔子既知鲁之“迷津”, 也必知楚之“迷津”, 故不以渡口相告。孔子一行只好找别人打听。他们来到渡口,见有一老翁在摆渡。子路说:“船夫,请将我们渡过河。”
“行,请驾好马车,都上船。”船夫用竹杆吃力地撑着,马儿在水中随着木船过河,马儿会游泳。
船到河心,突然大风骤起,木船在波涛中颠簸摇晃,船儿忽高忽低,象一个醉汉似地立不稳,一船人都失去了重心。整船人和马车经不住这种颠簸,伴着风吹浪涌,船一歪,就翻落到河中。孔子师徒等人众都成了落汤鸡,掉入水中,衣服全湿透了。人落水问题还不太严重,这时的南方还不冷。可惜了我的那些书,孔子喊道:“快救我那些书!”
民间有谚:孔夫子搬家??全是书。孔子一生发奋好学,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走到哪儿都携带着很多书。
古时的书,其实都是一些竹简上刻或书写的篆字,东汉蔡伦发明造纸,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都在其以后许多年。
在众人的一番折腾下,马车被推上了岸,书也被捞上来了。但是,那些书全被水浸湿了。孔子心中焦急,四处张望,欲找一个晒书之所。还是颜回年轻,眼尖,“瞧!对岸有一座山丘。”那座山有300多米高,四面无倚,独凸而立,顶部平坦洁净,足有二亩见方。孔子憋皱的眉头舒展了,此时秋高气爽,阳光直照山头,很好晒书。弟子们很快将被打湿的书搬到山顶,铺开晾晒起来。周边也没有什么人,子路、子贡、颜回也不顾斯文,脱掉长衫,拧干晾晒。
经历了刚才的一番折腾,孔子站在山顶,俯瞰潺潺流水,不禁仰天长叹道:“美哉水,洋洋乎!可惜的是这儿没有桥,此处要是有一座桥就好了,过往行人就不会如我等受涉水之苦了!”
随后,孔子师徒落坐于两丈多长的长石上,稍事休息,以等书晒干。子路回想起近段的行程,种种不幸,不禁发起牢骚,口里念叨:在宋国的一棵大树下习礼时,宋司马桓魑欲杀师傅;在于野被陈蔡大夫围困三日,粒米未进,很多人都饿病了;上午在旧街让项橐毛孩戏弄,下午又人车落水,真是不幸,可谓“风刀剑树严相逼”。
孔子宽解道:“天降大任于我等,实现周礼,天下归仁,任重而道远。忍饥挨饿,受苦受难,在所难免。我们必须坚韧弘毅,矢志不移,死而后已。”
孔子师徒当年晒书的山就在今问津书院的后边,山势平坦,有茂林修竹,茵茵庄稼,被称之为晒书山。孔子当年坐过的那块长石被称为“坐石”,周边还有后来他们驻足讲学时供研墨行文之用的墨池、砚石。墨池即离坐石不远处的小溪,溪边石黝如墨,故名墨池。临池石刻上刻有“墨池” 两字,尽管年代久远,仍依稀可辨。池边一石,形如砚台,如天作之合。每遇天气变化,即有“墨水” 浸出,池水久旱不涸。

4.千年一叹孔叹桥
气节如山,千秋仰止宫桥近;
文章似海,百代渊源俎豆磬。
公元前489年,孔子站在孔子河岸边,望水兴叹,说此处若有一座桥就好了。孔子后来被称之为圣人,但圣人不是神仙,孔子也不信神。“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孔子不言“乱、力、鬼、神” 即是证明,神可以点石成金(当然,神是不存在的)。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而言,建一座象样的桥是不容易的。
孔子河发源于大别山东南支的五云山 是一条绵长十多公里的山间小河 周边山岗林立 林茂竹密 松涛阵阵 鸟语声声 田垄纵横 村庄聚落。她流经清清沙河、举水,汇入万里长江,奔向无涯大海。千百万年来,流水潺潺,不舍昼夜,从上古流过春秋,又从春秋流到如今。她因为曾留下孔子的足迹,因孔子发出过千年一叹,而更加令人神奇向往,而承载着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千八百多年后,孔子的夙愿,以及世世代代一河两岸民众的期盼变成了现实。明万历年间,孔子及儒学思想的崇拜者、归安进士、黄冈知县茅瑞徵遂孔圣人之愿,在此修筑了一座大桥,并命名为孔叹桥。茅瑞徵是一位较有作为的知县,县志称他“于水利、邮传备极经画,有大功于民”。
茅瑞徵及孔子河周边的民众慷慨捐资,请来最好的工匠准备动工,促成此义举。四百年前,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还未发明,从哪儿去弄上好的建筑材料呢?这里又发生了一个神奇的故事。
就在众人踌躇之际,一位白发飘飘、有仙风道骨的长者来到了村庄。他对村民指点迷津道:“要修成此桥,非用龙骨不可。”村民诧异,“从哪儿找龙骨呢?”只见他拿起罗盘依地而卦,随即指着南方一块长形垄岗说:“此地似龙形,必可得龙骨。”众人依言,来到垄岗,掘地一瞧,果见一块块的青石,天然生成,坚硬硕长,每根长逾十米,重约万斤。抬出地面后,一数,共十六根。
据当地的村民讲,垄岗就是现在的麻石山,离此有十来里远。当时既没有拖拉机,更无起重机,要将十米长、五吨重一根的石块搬运到工地,并使其不受损,谈何容易!修桥补路,行善积德,附近的年轻后生踊跃来到垄岗,个个虎背熊腰,身强力壮,都是干重活的好手,一点数,正好有三十二人。
十六根石块,三十二个壮汉,也是一种天缘的巧合,再多一个人则嫌拥挤,再少一人则嫌力量不足。说来也怪,其中有一根石头,众人使出浑身力气怎么也搬挪不动。这时,地仙又飘然而至,向众人解释道:“此乃龙脊,不可妄动。”众人依言而行,留下龙骨,重新填埋好,将其余的十五根抬走,而此桥的造型为四墩三孔,每孔上面铺陈五根石梁,正好只需十五根。
大桥修筑告竣,孔子之愿遂矣。乡民因此得益,再也不用涉足过河,再也不用摆渡了。至今,村民们还说,孔叹桥托圣人之福、沾龙体之光,故持有神灵,失足和落水者很少,就是偶有人失水,也未见摔伤和溺死者。
如果你沿着当年孔子的足迹,来到孔叹桥游览观光,你会为400年前的工程而惊叹。
整座桥全为青石垒砌而成,块块青石,棱角分明,大而沉,稳而牢。长22.8米宽2.25米高2.52米.其造型为四墩三孔每孔之间铺装五根石梁一共十五根。令人称奇的是这根根石梁每根都是一整块硕长厚实修凿整齐。以当时的科技水平和设备搬运和起吊最令人不可思议也是一个谜。可以想象当时的工匠的智慧是很高的桥的质量是超凡的历经几百年承载过几多人和物她依然巍然耸立。
传说归传说,无神论者只相信科学。旧街本身建材资源丰富,有大理石厂。建设京九铁路新洲段,石材都是就地取材。风水学中也有科学的成份,只是用古老的方法作过一些勘探罢了,外加一些神玄。就当时的搬运设备而言,重达5000公斤的石块,应是集众人之力,并辅之以马车、人力车之类的设备而一块块搬运到工地。中华民族是文明古国,长城、故宫、都江堰等浩大工程都体现了先人的杰出智慧,孔叹桥也是其中一例。

5、之乎也者之字山
一望穹窿气象殊,辙环曾此暂驰驱。
苍松夜撼蛟龙影,怪石朝蹲虎豹躯。
气压东山堪小鲁,灵通泰岱可观吴。
登临不尽中秋兴,到处春风是舞雩。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静,仁者寿”(《论语•雍也》)。仁者爱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其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他在推行其学说和思想的同时,也十分热爱大自然,寄情山水。立志以仁,寄情以山,怡情以水,要象高山那样崇高伟岸,象水那样悠然安详,洗涤着世间的污浊。孔子在新洲度留期间,就曾多次流连于山水之间,思考着匡时济世的伟业,欣赏着风光无限的美景。
一天早晨七、八点钟,孔子师徒来到晒书山散步,他们一边哼着美妙的韶乐,一边欣赏着周边的景致:近看孔子河流水潺潺,白浪直挂。秀丽的村姑在河边挥舞着木杵,有节奏的捣衣声和着哗哗的流水声,仿佛在演奏着一曲动人的乐声;四溅的水花,在阳光的照射下象晶萤惕透的珍珠自天而降。远看阡陌人家,鸡犬之声相闻,吹烟四起,直入云霄。往东边的山脉一瞧,只见青翠的山峦自北向南,绵延千里,透着一种灵气,恰似一个“之” 字,美中不足的是,缺少上面的一“点”。
孔子念叨:“之、乎、也、者、矣、焉、哉,缺点不为之,缺之不成文。”就地掬起一捧泥土扔向那个山头,只见那捧泥土飞向空中,越变越大,飘落在那座山顶上,形成了之字的一点。子路等人惊叫道,“这下就似一个完整的之字了。”
之字山的传说,美妙而神奇。汉字是象形文字,大自然又鬼斧神工,山形地势,似牛、似马,象文、象字,充满着美感。亲临其境,登高眺望,揣摩揣摩,你就会顿悟之字山的奥妙与神奇。

十月上旬的一天上午,孔子在孔子河畔的孔子山讲经台上讲学,听者有五、六十人,众学子正听得入迷。孔子吟道:
伐木丁丁,
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
迁于乔木;
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
……。
突然,一辆马车驰来,从车上下来两名信使,他们径直来到孔子面前。孔子见官差来到,便停止了讲学。官差带来了叶公的信函。孔子拿着阅读,函云:
孔夫子敬启:吾国国君不幸于昨日崩殁,楚国政局有变,前昭王聘书不便践约,深祈海涵。特遣使以告,并顺送旅资五千,万望笑纳。
夫子高深学问,道德文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吾辈将永远尊崇。
后会有期,他日定当觐见拜教。
即颂时祺!

楚人沈诸梁顿首

楚昭王二十七年十月八日

其实,楚国的失约,昭王逝世是原因之一,主要是楚令尹子西嫉贤妒能,从中作梗之故。读罢叶公的信函,孔子深感悲痛和惋惜。他一直视楚昭王为明君,泱泱楚国,若能有楚昭王推行仁政,以拯救乱世的民众,将是天之大幸。为了谒见楚昭王,他们师徒长途跋涉,历尽艰辛,在陈国居住了四年。未曾想,郢都未至,知遇之君却已仙逝,已成故人。
未久,孔子师徒结束了在新洲的旅程,辞别楚国,来到了卫国,在卫国又居住了三年,为卫出公参政。

6. 千年杏坛名书院
同心同德又同堂,此日杏坛如现在;
变鲁变齐今变楚,当年车辙不曾回。

孔子走了,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带着对博大精深的楚文化的崇敬,带着对这片灵秀的土地的深情眷恋走了。
但是,孔子河、孔子山、孔子村尤在!问津书院、问津碑、晒书山尤在!颜子巷、长沮冲、桀溺畈尤在!讲经台、墨池、砚石尤在!
孔子的精神永在!孔子的学说永存!
“教同化雨绵绵远,泉似文澜汨汨来。”这里的山山水水、花花木木都在深情地诉说:一位伟大的文化巨人曾光临过我们,曾与我们朝夕相处。
人们留住了孔子。孔子的思想,世世代代地潜移默化着这里的人们,滋润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他们将孔子当年的露天讲台升格为气势恢宏、蔚为壮观的书院,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叙写着传儒重道的历史,一直写到今天,也许还会永远写下去。
约西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至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邑人在新洲孔子山傍掘出秦隶“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石碑。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为纪其事,遂在问津碑发掘处建亭立碑,建孔子庙,以供人祭祀,并征召学士在庙内讲学著书。淮南王立都六安,邾县为其属地。其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维护国家政权的理论学说。
东晋成帝咸康二年至四年(公元336年??338年),时任豫州刺史毛宝,曾在此拜谒孔子庙,拨款修葺。
唐武宗会昌二年至四年(公元842年??844年),时任黄州刺史(新洲为黄州府治)、著名诗人杜牧扩建孔子庙。取唐玄宗封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之意,更届名为“文宣庙”,并在此开坛讲学。
南宋荆湖制置使孟珙增修孔子庙,大思想家、理学之集大成者朱熹(公元1130年??1200年)来此讲学,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并题诗赠孔子山庙学。诗云:“苍颜已非十年前,把镜回看一怅然。履薄临深谅无几,且将余日付残编。”朱子此时已年近七十,有时不我待之感。
元初,江西庐陵名儒、南宋末时湖广儒学提举龙仁夫,拒元不仕,效仿长沮、桀溺归隐孔子山中,在此首创问津书院(时人称“孔子山庙学”或“龙仁夫书院”),筑室讲学。平生以重道为已任,博学多闻,所撰《周易集传》18卷,见解独到。卒年90余岁,葬于阳逻华山。后学颇推崇其气节,多有赞颂。其墓旁及问津书院分别建有祠堂,立有牌位,每年都要凭吊、奉祀。
元未,陈友谅起义军攻占新洲城,并称帝于邾城。朱元璋进攻新洲,打败陈友谅。孔庙、书院惨遭兵燹,毁于战火。后经地方官吏和儒士多次修复,但规模大不如从前。
明朝,尚书耿定向、御史舒山、湖广巡抚熊尚文等高官鼎力相助,两次大规模复建书院,孔子庙与学宫合建,并在河南商城汤池建问津书院分院。熊尚文还题写了“问津书院”四字。“一时鄂城、汉上、衡山、耒阳以及京都之首善、江右之澹祠、无锡之东林,互相章明,而问津之盛遂擅天下。”明代南昌大儒朱试曾说:“澹祠、问津,彼此相望,大张正学,俾江楚俨然邹鲁,诚确论也。”
明未崇祯八年,书院又毁于战乱。清代,康熙初年再度复修并扩建。清咸丰初年,太平天国军与曾国藩的湘军大战新洲,书院三度兵燹,同治、光绪年间又数次复修并予扩建。清代康熙、嘉庆两皇帝御赐问津书院“万世师表”、“圣集大成”金匾,更使其声播海内,名噪一时。湖广提学使蒋永修撰千余言,作“重修问津书院碑记”。
民国初年,著名书法家、孙中山总统府官员张翼珍为问津书院重修题写“问津书院”石匾。其后,作为小学、初中、干训场所存在了几十年。“雾暗秦碑涩,云生汉殿荒。空余耦耕地,今古共栖皇。”秦时明月依旧,汉唐繁华无驻。十年“文革” 尤如十年梦魇,历朝历代官府和文人墨客打造的楚天学府已是满目疮痍。她由一个腰缠万贯的富翁,变成了一个家徒四壁的穷汉。供奉千年的孔子、朱子塑像被推倒,康熙嘉庆御匾被抢,碑刻成了农家庭院的垫脚石,孔叹桥面盖了房,典籍散失,礼器无存,千年古树横遭砍伐。实在令人痛首扼惋!仅存的布满青苔的大成殿、空空如也的仲子祠、朱子祠,以及大成殿内外半石半木的高高支柱,台阶前雕刻有
孔子的故事

子路曾经问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孔子说:“还有比你更有经验、有阅历的父兄呢,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请教再说,哪里能马上就做呢?”可是冉有也同样问过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呢?”孔子却答道:“当然应该马上实行。”公西华看见同样问题而答复不同,想不通,便去问孔子,孔子说:“冉求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勇敢;仲由遇事轻率,所以要叮嘱他慎重。”

冉有曾告诉过孔子:“不是不喜欢你讲的道理,就是实行起来力量够不上呢。”孔子说:“力量够不上的,走一半路,歇下来,也还罢了;可是你现在根本没想走!”这就是冉有的情形。子路不然,子路是个痛快人,孔子曾说他三言两语就能断明一个案子。有一次,孔子开玩笑地说:“我的理想在中国不能实现的话,我只好坐上小船到海外去,大概首先愿意跟着我的准是仲由了。”子路当了真,便欢喜起来。孔子却申斥道:“勇敢比我勇敢,可是再也没有什么可取的了!”这就是子路的脾气。孔子对他们说的话,都是对症下药.
孔子对其他弟子也同样有中肯的批评。颜渊是他最得意的弟子,但因为颜渊太顺从他了,便说道:“颜回不是帮助我的,因为他对我什么话都一律接受!”又如孔子是主张全面发展的,如果单方面发展,他认为那就像只限于某一种用处的器具了,所以说:“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能像器具一样。”可是子贡就有陷于一偏的倾向,所以他就批评子贡说:“你只是个器具啊!”子贡问道:“什么器具呢?”孔子说:“还好,是祭祀时用的器具。”意思是说,从个别的场合看来,子贡是个体面的器具,却没有注意到全面的发展。

孔子注重启发,他善于选择人容易接受的机会给予提醒。他说:“如果一个人不发愤求知,我是不开导他的;如果一个人不是到了自己努力钻研、百思不得其解而感觉困难的时候,我也不会引导他更深入一层。譬如一张四方桌在这里,假使我告诉他,桌子的一角是方的,但他一点也不用心,不能悟到那其余的三只角也是方的,我就不会再向他废话了。”

孔子又往往能使人在原来的想法上更进一步。子贡有一次问道:“一般人都喜欢这个人,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不够。”子贡又问:“那么,一般人都不喜欢这个人呢?”孔子说:“也不够。要一切好人都喜欢他,一切坏人都不喜欢他才行。”

孔子也常常以自己虚心的榜样来教育弟子。他曾说:“我不是生来就知道什么的,我不过是喜欢古代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很勤恳、很不放松地去追求就是了。”又说:“三个人一块儿走路,其中就准有我一位老师。”还说:“我知道什么?我什么也不知道。有人来问我,我也是空空的。但我一定把人们提的问题弄清楚,我尽我的力量帮他思索。”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人死了以后怎样,孔子说:“活着的问题还没解决,管死了以后做什么?”子路又问:“该怎样对待鬼神?”孔子说:“对待人还没对待好呢,谈什么对待鬼神!”孔子就是这样看重实际问题,而不喜欢空论的。孔子也很少谈怪异、武力、变乱、鬼神。在做人道理方面,如果提得太高而不切实,孔子也是不许可的。子贡曾说:“我不愿意别人对待我的,我也不要照样对待别人。”孔子便说:“赐啊,这不是你现在能做到的!”
第一个故事:鲁国国君说,凡是发现有鲁国人在别国沦为奴隶的,鲁国公民可以花钱赎回,回到鲁国后可以到政府报销所花的费用。孔子的一个学生在外国发现了一个鲁国人在当奴隶,因此把他赎了回来,回国后还没去政府报销,因此赢得了鲁国人的称赞。可是孔子却教训他说,你这样一做,别人就不好意思去政府报销赎奴隶的费用了,在赎与不赎的问题上就会犹豫,很多在外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也就因此不能回国,国家大好的政策就会被你败坏。

第二个故事:孔子的一个学生在河边散步时,刚巧发现有人落水,落水者的亲人说,谁能救落水者就奖励他一头牛,孔子的学生跳进水中把这个人救了上来,并高高兴兴地领走了牛。别人都骂他贪财,可是孔子却表扬了他,说你为大家做了一个榜样,今后再有人遇到险情,大家都会奋不顾身,整个国家就会有许多人因此而得救。

至圣先师孔夫子在面对实际的问题上,不但没有要学生空谈道德、伦理,反而劝学生坦然接受回报,这与孔夫子一向提倡的仁义道德岂不是矛盾了?其实不然,孔夫子当然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讲仁义,讲道德,但是他也明白这对大多数人都是太高的要求,所以在讲利益的做好事和不讲利益同时不作为之间,孔子宁可选择前者。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近也。
一儿曰:“日初时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孔子窘,羞,乃嗔儿曰:“汝等不修辞书,空腹辩斗,此远近凉热之别,岂竖子之知乎”?
两小儿觑然。孔子又曰:“夫远者小则去之愈小,近者大则来之愈大;汝之静则日之恒动,日之静则汝之恒动;汝观日之动亦日观汝之动也,日观汝之静亦汝观日之静哉!夫近者热则近之愈热,远者凉则远之愈凉;近者热则远之愈凉,远者凉则近之愈热;汝恐热岂窥之避热乎?尔惧凉岂逃之逸冷哉”?

两儿顿懵,面面相觑,不得其解。
孔子窃喜,嗔斥:“竖子无礼,不足以教也”!
遂继仙游。

《伊索寓言》里的每个故事的道理,越多越好

1、断了尾巴的狐狸

一只狐狸被捕兽器把尾巴夹断了。受了这种耻辱以后,他觉得自己脸上无光,生活很不好过,所以他决定劝说其他狐狸也去掉尾巴,大家都一样了,他的缺点就可以掩饰过去了。

于是他召集了所有狐狸,劝说他们割去尾巴,他信口雌黄地说尾巴既不雅观,又使我们拖着一件笨重的东西,是多余的负担。

有一只狐狸站起来说:“喂,朋友,如果这不是于你有利,你就不会这样煞费苦心地来劝说我们了。”

寓意:这故事适用于那些不是出于好意,而是为了自己利益而劝告他人的人。

2、卖神像的人

有人雕刻了一个赫耳墨斯的木像,拿到市场去卖。因为没有一个买主上前,他便大声叫喊,想招揽生意,说有赐福招财的神出一售。

这时旁边有一个人对他说道:“喂,朋友,既然这样,你自己应该享受他的好处,为什么还要卖掉他呢?”他回答说:“我要的是现在马上能兑现利益,这神的利益却来得很慢。”  

寓意:这故事正是说那种不择手段地求利,连神也不尊敬的人。

3、鹰和狐狸

山鹰与狐狸互相结为好友,为了彼此的友谊更加巩固,它们决定住在一起。于是鹰飞到一棵高树上面,筑起巢来孵育后代,狐狸则走进树下的灌木丛中间,生儿育女。

有一天,狐狸出去觅食,鹰也正好断了炊,它便飞入灌木丛中,把幼小的狐狸抢走,与雏鹰一起饱餐一顿。

狐狸回来后,知道这事是鹰所做,它为儿女的死悲痛,而最令他悲痛的是一时无法报仇,因为它是走兽,只能在地上跑,不能去追逐会飞的鸟。因此它只好远远地站着诅咒敌人,这是力量弱小者唯一可以做到的事情。

不久,鹰的背信弃义的罪行也受到了严惩。有一次,一些人在野外杀羊祭神,鹰飞下去,从祭坛上抓起了带着火的羊肉,带回了自己的巢里。

这时候一阵狂风吹了过来,巢里细小干枯的树枝马上燃起了猛烈的火焰。那些羽毛未丰的雏鹰都被烧死了,并从树上掉了下来。狐狸便跑了过去,在鹰的眼前,把那些小鹰全都吃了。

寓意:这故事说明,对于背信弃义的人,即使受害者弱小,不能报复他,可神也会惩治。

4、狐狸和伐木人

狐狸躲避猎人,看见一个伐木人,便请求伐木人把他藏起来。伐木人叫狐狸到他的棚屋里躲藏。

过了不久,猎人赶来了,询问伐木人,有没有看见狐狸经过。伐木人嘴里说没有看见,但却打手势,表示狐狸藏在屋里。猎人们没有在意伐木人向他打的手势,却相信了他说的话。

狐狸见猎人去远了,便走了出来,连招呼都不打,就要离开。伐木人责备狐狸,说他救了狐狸的命,狐狸却连声谢都不道。

狐狸说:“若是你的手势也像你说的话那样,我就感谢你了。”

寓意:这则故事适合形容那些嘴里说要做好事,实际上做恶事的人。

5、鹰和屎壳郎

鹰正在奋力追逐一只兔子。兔子一时无处求助,只好拼命地奔跑。这时,正巧看见一只屎壳郎,兔子便向他求救。屎壳郎一边安慰兔子,一边向鹰恳求不要抓走向他求救的兔子。

而鹰却没有把小小的屎壳郎放在眼里,还是在他的眼前把兔子吃掉了。屎壳郎极为遗憾,深感受到侮辱。

从此以后,他便不断地盯着鹰巢,只要鹰生了蛋,他就高高地飞上去,把鹰蛋推滚下来,将它摔得粉碎。鹰四处躲避,后来竟飞到宙斯那里去,请求给她一个安全的地方生儿育女。

宙斯容许她在自己的膝上来生。屎壳郎知道后,就滚了一个大粪团,高高地飞到宙斯的上面,把它扔到他膝上。

宙斯立即起身抖落粪团,无意间把鹰的蛋都砸了下来。据说从那以后,屎壳郎出现的时节,鹰就不孵化小鹰。

寓意:这故事告诉人们,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因为没有人弱小到连自己受了侮辱都不能报复。

《伊索寓言》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

基本概述
《伊索寓言》(Aesop’s Fables)作者伊索。相传其中故事是一名埃塞俄比亚黑人奴隶所作,“伊索”即是“埃塞俄”的谐音。从作品来看,时间跨度大,各篇的倾向也不完全一样,据推测,它不是一人一时之作,可以看作是古希腊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集体创作。伊索,可能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作者。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奴隶,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通过简短而精炼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言简意赅,平易近人,富有哲理。不但读者众多,而且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作家,诗人、哲学家、平常百姓都从中得到过启发和乐趣。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亦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寓言童话集之一。阅读量仅次于《圣经》。 版本介绍 公元前4—3世纪之交,雅典哲学家德米特里厄斯(Demetrius Phalereus)编辑了第一部伊索寓言集:《伊索故事集成》(Assemblies of Aesop's Tales),据介绍,书中包含早期的伊索寓言故事约200则。可惜的是现在这本书已经亡佚。 公元1—2世纪,费德鲁斯(Phaedrus)和巴布里乌斯(Babrius)分别用拉丁文和希腊文编订了诗体的伊索寓言。但是流传不广。 十四世纪初,东罗马帝国的僧侣学者普拉努德斯搜集和整理了当时听到的和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抄本,编成《伊索寓言》。1479年印行。书中有150则寓言。这就是现在我们常识的“伊索寓言”的最初版。此后数百年间的各种版本都是从这个版本发展而来。 1484年,威廉卡克斯顿(William Caxton)将《伊索寓言》英译出版。1692年,罗杰爱斯琴奇对卡克斯顿的版本做了更新。 十九世纪,乔治法伊勒汤森(George Fyler Townsend,1814—1900)的英译本《伊索寓言》问世。这是流传最广的一个英译本。有学者称这个版本为“汤森本”。2009年,世界图书公司出版英语世界名著,童话—神话卷收录的《伊索寓言》就是汤森本。据介绍,剔除重复后,总共选取了312个寓言故事。 另外,Ben E. Perry曾经做了一个分类索引(Perry Index),是研究《伊索寓言》的重要参考书之一。如有兴趣,可以参看。

图书目录
第一卷 狐狸和葡萄 狼与鹭鸶 小男孩与蝎子 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 寡妇与母鸡 徒劳的寒鸦 站在屋顶的小山羊与狼 山震 善与恶 老猎狗 蚂蚁与屎壳郎 公鸡和宝玉 小鹿与他的父亲 两只口袋 山鹰与狐狸 马与马夫 农夫与蛇 吹箫的渔夫 人与森林之神 苍蝇与蜜蜂 两只打架的公鸡 老鼠与青蛙 叼着肉的狗 公牛与车轴 狼与小羊 熊与狐狸 田鼠与家鼠 狗、公鸡和狐狸 狮子与报恩的老鼠 海鸥和鸢 卖神像的人 牛和蛙 众树与荆棘 乌龟与鹰 骡子 乌龟与兔 猫和鸡 说谎的放羊娃 病鹿 老太婆和酒瓶 月亮和她妈妈 驴子与蝉 狐狸和樵夫 狼与逃进神庙的小羊 第二卷 口渴的鸽子 小蟹与母蟹 骆驼与宙斯 一只眼睛的鹿 朋友与熊 牛栏里的鹿 烧炭人与漂布人 狮子、驴子与狐狸 驴子与小狗 风与太阳 树和斧子 兔子和猎狗 恋爱的狮子与农夫 金枪鱼与海豚 狼与羊群 瞎子和小野兽 胃与脚 大力神和车夫 断尾的狐狸 灯 兔与青蛙 母狮与狐狸 渔夫与小梭鱼 农夫与他的儿子们 农夫和鹳 鼹鼠 老太婆与医生 燕子与乌鸦 狼与老太婆 主人和他的狗 猴子与海豚 受伤的狼与羊 农夫与争吵的儿子们 老太婆和羊 人与同行的狮子 被狗咬的人 马和鹿 捕鸟人和冠雀 挂铃的狗 行人与梧桐树 牧人和丢失的牛 蝮蛇和锉刀 芦苇与橡树 第三卷 宙斯与众神 樵夫与赫耳墨斯 鹅与鹤 蜜蜂与宙斯 狮子与驴子合作打猎 山羊与牧羊人 挤牛奶的姑娘 牛和屠夫 偷东西的小孩与他母亲 猫和鼠 太阳结婚 蚊子与公牛 被射伤的鹰 马槽中的狗 老鼠开会 狮子、熊和狐狸 狐狸和刺猬 生金蛋的鹅 狮子和海豚 号兵 夜莺与鹞子 夜莺与燕子 作客的狗 青蛙求王 白松与荆棘 百灵鸟和小鸟 击水的渔夫 贼和看家狗 驴子与农夫 老人与死神 医生与病人 鸟、兽和蝙蝠 两个 锅 猫和生病的鸡 狼与母山羊 骆驼和阿拉伯人 狼与牧羊人 行人与斧头 驴子、狐狸与狮子 欠债的雅典人 狮子和野驴 驴子和驴夫 老鼠与黄鼠狼 鹿与葡萄藤 第四卷 篱笆与葡萄园 狐狸与面具 父亲与女儿 马与驴子 老狮子与狐狸 山羊与驴 鹰与乌鸦 口渴的鸽子 小母牛与公牛 秃头武士 狐狸和鹤 斑鸠与人 牧人与野山羊 遇难的人与海 运神像的驴子 小猪与羊群 猎狗与野兔 小孩与栗子 小山羊与吹箫的狼 青蛙庸医 蚂蚁与鸽子 披着狮皮的驴 伊索在造船厂 洗澡的小男孩 农夫和狗 狮子与农夫 马与驴子 铁匠与小狗 丑陋的女仆与阿佛洛狄忒 狼与狮子 渔夫与大鱼和小鱼 孩子和青蛙 公鸡与野鸡 驴子、公鸡与狮子 河流与海 运盐的驴子 狮子和他的三个顾问 黑人 渔夫与金枪鱼 狐狸和豹 猴子与渔夫 鹰与屎壳郎 白发男人与他的情人们 母山羊与葡萄树 病鸢 第五卷 小孩和苎麻 捕到石头的渔夫 三个手艺人 驴子和他的影子 饥饿的狗 狮子与公牛 翠鸟 牧人与海 燕子与蟒蛇 女主人与侍女们 守财奴 鬣狗与狐狸 迈安特洛斯河边的狐狸 吹牛的运动员 狼与马 老狮子 肚胀的狐狸 赫耳墨斯与雕刻家 天文学家 磨坊主和儿子与驴子 争论神的人 鹿与洞里的狮子 海豚、鲸与白杨鱼 泉边的鹿与狮子 狐狸和鳄鱼 狐狸和狗 胆小的士兵与乌鸦 丈夫与怪癖的妻子 农夫与杀死他儿子的蛇 狐狸和为王的猴子 狐狸和狮子 狐狸和关在笼里的狮子 狐狸和猴子争论家世 农夫和毛驴 还不了愿的人 杀人凶手 农夫与命运女神 狡猾的人 农夫和狐狸 农夫和树 遇难的人 发现金狮子的人 第六卷 农夫与狼 骗子 青蛙邻居 人与宙斯 人与狐狸 三只公牛与狮子 女人与酗酒的丈夫 女巫 胆小的猎人与樵夫 金丝雀与蝙蝠 黄鼠狼与爱神 黄鼠狼与锉刀 演说家 第欧根尼与秃子 旅行的第欧根尼 农夫与鹰 橡树与宙斯 樵夫与橡树 赫耳墨斯与地神 赫耳墨斯与忒瑞西阿斯 赫耳墨斯与手艺人 赫耳墨斯的车子与亚剌伯人 太监与祭司 宙斯与狐狸 宙斯与人 宙斯与阿波罗 宙斯与蛇 宙斯与善 宙斯与乌龟 宙斯做判官 赫拉克勒斯与雅典娜 赫拉克勒斯与财神 英雄 宙斯和猴子 哲学家、蚂蚁和赫耳墨斯 赫耳墨斯神像与木匠 孔雀和天后赫拉 众神保护下的树 两个仇人 宙斯与受气的蛇 蝮蛇和狐 蝮蛇和水蛇 鹞子与蛇 蛇的尾巴与身体 蛇、黄鼠狼与老鼠 第七卷 蛇与蟹 蛇和鹰 庸医 嘶叫的鹞子 捕鸟人与眼镜蛇 捕鸟人、野鸽和家鸽 捕鸟人和鹳 捕鸟人和斑鸠 母鸡与燕子 老马 马、牛、狗与人 马与兵 大树和芦苇 核桃树 河里拉屎的骆驼 蔷薇与鸡冠花 骆驼、象、猴子 跳舞的骆驼 人与骆驼 蟹与狐狸 狐狸和狮子 狐狸和荆棘 跳蚤和公牛 跳蚤和人 两只屎壳郎 河狸 苍蝇 蚂蚁 蝉与狐狸 蝉与蚂蚁 弹琵琶的人 觅食的鸟 小偷与公鸡 池塘里的蛙 猫和公鸡 孔雀和白鹤 孔雀与寒鸦 狮子、老鼠和狐狸 狮子和鹰 狮子国王 狮子和兔 狮子、普罗米修斯与象 狮子和野猪 疯狮子与鹿 狮子、狐狸与鹿 第八卷 狮子和青蛙 狮子、狼与狐狸 蚊子与狮子 种菜人 种菜人与狗 两只狗 狼与狗 小狗和青蛙 牧羊人与狗 猪与狗 鬣狗 猪与狗争论生产 小偷和狗 母狗和她的小狗 家狗和狼 猎狗和狐狸 狗和屠夫 猎狗与众狗 乌鸦与狗 田螺 狗和海螺 兔与狐狸 狗与狐狸 野猪与狐狸 小猪与狐狸 狼、狐狸和猿猴 狮子和牧羊人 披着狮子皮的驴子 驴子和马 马和驴 苍蝇和拉车的骡子 顽皮的驴 买驴子的人 野驴和家驴 狼与驴子 驴与骡子 驴子、乌鸦与狼 驴子们求宙斯 病驴和狼 野驴与家驴 妄自尊大的狼 鹿、狼和羊 牧羊人与小狼 第九卷 牧羊人与狼 牧羊人与狼崽 野驴和狼 小羊羔和狼 狼医生 狼与狗打仗 狼、羊群和公羊 占卜者 蜜蜂和牧人 养蜜蜂的人 僧人 年轻人与屠夫 年轻的浪子与燕子 吃肉的小孩 小孩与乌鸦 小孩与画的狮子 人和蝈蝈 跳蚤与运动员 骡子和强盗 两个士兵和强盗 补鞋匠改做医生 兄和妹 乌鸦和羊 说大话的燕子与乌鸦 鸽子与乌鸦 白嘴鸦与乌鸦 乌鸦 乌鸦与狐狸 乌鸦与赫耳墨斯 蚱蜢和猫头鹰 黄蜂和蛇 行人与乌鸦 蝙蝠、荆棘与水鸟 蝙蝠与黄鼠狼 寒鸦与乌鸦 橄榄树和无花果树 冬天与春天 强盗与桑树 百灵鸟葬父亲 麻雀和野兔 鹦鹉与猫 燕子与鸟类 天鹅 第十卷 天鹅与主人 冠雀 猿猴和两个人 猴子与骆驼 猴子与小猴 狼与狗 驴子与狗 狗和狼 睡着的狗与狼 牧羊人与狗 寒鸦与狐狸 寒鸦与鸽子 逃走的寒鸦 吃饱了的狼与羊 牧羊人与羊 公牛与野山羊 公牛、狮子和猎人 老鼠和公牛 公牛和小牛犊 行人与真 行人与赫耳墨 行人与幸运女神 宣誓之神 普罗米修斯与人 老鹰、猫和野猪 乌鸦与蛇 战争与残暴 河水与皮革 墙壁与钉子 蚯蚓和蟒蛇 贼和旅馆老板 神射手和狮子 船主和船夫们 人、马和小驹 猎人和骑马的人 野猪、马与猎人 黄蜂、鹧鸪与农夫 行人与浮木 航海者 富人与制皮匠 富人与哭丧女 驴子与青蛙 病人与医生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的精神象征。
寡妇与母鸡 有个寡妇养着一只母鸡,母鸡每天下一个蛋。她以为多给鸡喂些大麦,就会每天下两个蛋。于是,她就每天这样喂,结果母鸡长得越来越肥,每天连一个蛋也不下了。 这故事说明,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结果连现有的都失掉了。 -------------------------------------------------------------------------------- 徒劳的寒鸦 宙斯想要为鸟类立一个王,指定一个日期,要求众鸟全都按时出席,以便选他们之中最美丽的为王。众鸟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寒鸦知道自己没一处漂亮,便来到河边,捡起众鸟脱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胶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鸟都一齐来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见花花绿绿的寒鸦,在众鸟之中显得格外漂亮,准备立他为王。众鸟十分气愤,纷纷从寒鸦身上拔下本属于自己的羽毛。于是,寒鸦身上美丽的羽毛一下全没了,又变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鸦了。 这故事是说,借助别人的东西可以得到美的假象,但那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剥离时,就会原形毕露。 -------------------------------------------------------------------------------- 站在屋顶的小山羊与狼 小山羊站在屋顶上,看见狼从底下走过,便谩骂他,嘲笑他。狼说道:“啊,伙计,骂我的不是你,而是你所处的地势。” 这故事说明,地利与天机常常给人勇气去与强者抗争。 -------------------------------------------------------------------------------- 山震 有一次,一座大山发生了大震动,震动发出的声音就像大声的呻吟和喧闹。许多人云集在山下观看,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当他们焦急地聚集在那里,担心看到什么不祥之兆时,仅看见从山里跑出一只老鼠。 这是说庸人多自忧。 -------------------------------------------------------------------------------- 善与恶 力量弱小的善,被恶赶走到了天上。善于是问宙斯,怎样才能回到人间去。宙斯告诉他,大家不要一起去,一个一个的去访问人间吧。恶与人很相近,所以接连不断地去找他们。善因为从天上下来,所以就来得很慢很慢。 这就是说,人很不容易遇到善,却每日为恶所伤害。 -------------------------------------------------------------------------------- 老猎狗 一条老猎狗年轻力壮时从未向森林中任何野兽屈服过,年老后,在一次狩猎中,遇到一头野猪,他勇敢地扑上去咬住野猪的耳朵。由于他的牙齿老化无力,不能牢牢地咬住,野猪逃跑了。主人跑过来后大失所望,痛骂他一顿。年老的猎狗抬起头来说:“主人啊!这不能怪我不行。我的勇敢精神和年轻时是一样的,但我不能抗拒自然规律。从前我的行为受到了你的称赞,现在也不应受到你的责备。” 这是说,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规律。 -------------------------------------------------------------------------------- 蚂蚁与屎壳郎 夏天,别的动物都悠闲地生活,只有蚂蚁在田里跑来跑去,搜集小麦和大麦,给自己贮存冬季吃的食物。屎壳郎惊奇地问他为何这般勤劳。蚂蚁当时什么也没说。 冬天来了,大雨冲掉了牛粪,饥饿的屎壳郎,走到蚂蚁那里乞食,蚂蚁对他说:“喂,伙计,如果当时在我劳动时,你不是批评我,而是也去做工,现在就不会忍饥挨饿了。” 这是说,尽管风云变化万千,但是未雨绸缪的人都能避免灾难。 -------------------------------------------------------------------------------- 公鸡和宝玉 一只公鸡在田野里为自己和母鸡们寻找食物。他发现了一块宝玉,便对宝玉说:“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会非常珍惜地把你捡起来;但我发现了你却毫无用处。我与其得到世界上一切宝玉,倒不如得到一颗麦子好。” 这是说自己需要的东西才是真正珍贵的。 -------------------------------------------------------------------------------- 小鹿与他的父亲 有一天,小鹿对公鹿说道,“父亲,你怎么还怕狗呢?你比他高大,比他跑得更快,而且还有很大的角用于自卫。”公鹿笑着说:“孩儿,你说得都对,可我只知道一点,一听到狗的叫声,我就会不由自主地立刻逃跑。” 这故事讽刺那些天生胆小、软弱的人毫无用处。 -------------------------------------------------------------------------------- 两只口袋 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又在他们每人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另一只则挂在背后。因此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地看见别人的缺点,而自己的却总看不见。 这故事说明人们往往喜欢挑剔别人的缺点,却无视自身的缺点。 -------------------------------------------------------------------------------- 山鹰与狐狸 山鹰与狐狸互相结为好友,为了彼此的友谊更加巩固,他们决定住在一起。于是鹰飞到一棵高树上面,筑起巢来孵育后代,狐狸则走进树下的灌木丛中间,生儿育女。 有一天,狐狸出去觅食,鹰也正好断了炊,他便飞入灌木丛中,把幼小的狐狸抢走,与雏鹰一起饱餐一顿。狐狸回来后,知道这事是鹰所做,他为儿女的死悲痛,而最令他悲痛的是一时无法报仇,因为他是走兽,只能在地上跑,不能去追逐会飞的鸟。因此他只好远远地站着诅咒敌人,这是力量弱小者唯一可以做到的事情。 不久,鹰的背信弃义的罪行也受到了严惩。有一次,一些人在野外杀羊祭神,鹰飞下去,从祭坛上抓起了带着火的羊肉,带回了自己的巢里。这时候一阵狂风吹了过来,巢里细小干枯的树枝马上燃起了猛烈的火焰。那些羽毛未丰的雏鹰都被烧死了,并从树上掉了下来。狐狸便跑了过去,在鹰的眼前,把那些小鹰全都吃了。 这故事是说,对于背信弃义的人,虽然受害者弱小,不能报复他,可神会惩治他。 -------------------------------------------------------------------------------- 马与马夫 从前,有个马夫,他偷偷地把喂马的大麦卖掉了,但仍每天给马擦洗,用梳子梳理马毛。马对马夫说道:“如果你真心想要我长得美,就不要再卖掉喂我的大麦了。” 这是说,那些虚情假意的人用花言巧语和小恩小惠去贿赂别人,却把别人最必需的东西夺走了。 -------------------------------------------------------------------------------- 农夫与蛇 冬天,农夫发现一条蛇冻僵了,他很可怜它,便把蛇放在自己怀里。蛇温暖后,苏醒了过来,恢复了它的本性,咬了它的恩人一口,使他受到了致命的伤害。农夫临死前说:“我该死,我怜悯恶人,应该受恶报。” 这故事说明,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 吹箫的渔夫 有一个会吹箫的渔夫,带着他心爱的箫和渔网来到了海边。他先站在一块突出的岩石上,吹起箫来,心想鱼听到这美妙音乐就会自己跳到他的前面来的。他聚精会神地吹了好久,毫无结果。他只好将箫放下,拿起网来,向水里撒去,结果捕到了许多的鱼。他将网中的鱼一条条地扔到岸上,并对乱蹦乱跳的鱼说:“喂,你们这些不识好歹的东西!我吹箫时,你们不跳舞,现在我不吹了,你们倒跳了起来。” 这故事讽刺那些做事不择时机的人们。 -------------------------------------------------------------------------------- 人与森林之神 传说,从前有个人与一个森林之神萨堤罗斯交朋友。冬天到了,天气变得十分寒冷,那人把手放到嘴边不断地呵起热气来。森林之神忙问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要这样做。那人回答说:“天寒手冷,呵热气手可变暖和些。”后来,他们同桌一起吃饭,桌上的饭菜热气腾腾,烫得很,那人夹起一点放到嘴边吹。森林之神又问他这是为何。他说饭菜太烫,把它吹凉。森林之神对人说道:“喂,朋友!我只好同你绝交了,因为你这嘴能一会儿出热气,一会儿又出冷气。” 这故事是告诫人们不可与那些反复无常的人交朋友。 -------------------------------------------------------------------------------- 苍蝇与蜜 蜂房里有蜜漏流出来,许多苍蝇便飞去饱餐起来。蜂蜜太甜美了,他们舍不得走。然而,就在这时他们的脚被蜜粘住,再也飞不起来了。他们后悔不已,嗡嗡乱叫:“我们真不幸,因贪图一时的享受而丧了命。” 对于许多人来说,贪婪是许多灾祸的根源。 -------------------------------------------------------------------------------- 两只打架的公鸡 为了争占母鸡,两只公鸡打了起来,其中一只把另一只打跑了。那只被打败的只好躲进有遮盖的地方,那只打胜的却飞到高墙上大喊大叫。这时一只鹰猛飞过来,将他抓了去。这以后,那只被打败的公鸡平平安安地占有了那些母鸡。 这故事说明,傲慢给人带来危害,谦卑给人恩惠。 -------------------------------------------------------------------------------- 老鼠与青蛙 老鼠不幸被青蛙所爱。青蛙愚蠢地把老鼠的脚绑在自己的脚上。开始,他们在地面上行走,走了走,一切正常,还可吃着谷子。当来到池塘边时,青蛙把老鼠带到了水里,他自己在水里嬉戏玩耍,高兴得呱呱叫。可怜的老鼠却被水灌饱,淹死了。不久,老鼠浮出水面,但他的脚仍和青蛙绑在一起。鹞子飞过这里,看见了老鼠,冲向水中,把他抓了起来,青蛙跟着被提出了水面,也成了鹞子的美食。 这是说,与别人关系太亲密,在灾难降临时,往往会受到牵连。 -------------------------------------------------------------------------------- 叼着肉的狗 狗叼着肉渡过一条河。他看见水中自己的倒影,还以为是另一条狗叼着一块更大的肉。想到这里,他决定要去抢那块更大的肉。于是,他扑到水中抢那块更大的。结果,他两块肉都没得到,水中那块本来就不存在,原有那块又被河水冲走了。 这故事讽刺贪婪的人。 -------------------------------------------------------------------------------- 公牛与车轴 几头公牛正使劲拉着货车行走,车轴被压得发出吱吱的响声,牛回过头,不耐烦地对车轴说道:“喂,朋友,我们无声无息负担着全部重量,你叫唤什么?” 这故事是说,那些叫唤得特别响的人往往干活少,而那些不作声的人往往承担着全部重量。 -------------------------------------------------------------------------------- 狼与小羊 一只小羊在河边喝水,狼见到后,便想找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吃掉他。于是他跑到上游,恶狠狠地说小羊把河水搅浑浊了,使他喝不到清水。小羊回答说,他仅仅站在河边喝水,并且又在下游,根本不可能把上游的水搅浑。狼见此计不成,又说道:“我父亲去年被你骂过。”小羊说,那时他还没有出生。狼对他说:“不管你怎样辩解,反正我不会放过你。” 这说明,对恶人做任何正当的辩解也是无效的。 -------------------------------------------------------------------------------- 熊与狐狸 有一头熊大肆吹嘘,说他很爱人类,因为他从不吃死人。一只狐狸对他说:“但愿你把死人撕得粉碎,而不要危害那些活着的人。” 这故事适用于生活中那些假装善良的恶人。 -------------------------------------------------------------------------------- 田鼠与家鼠 田鼠与家鼠是好朋友,家鼠应田鼠所约,去乡下赴宴。他一边吃着大麦与谷子,一边对田鼠说:“朋友,你知道,你这是过着蚂蚁一般的生活,我那里有很多好东西,去与我一起享受吧!”田鼠跟随家鼠来到城里,家鼠给田鼠看豆子和谷子,还有红枣、干酪、蜂蜜、果子。田鼠看得目瞪口呆,大为惊讶,称赞不已,并悲叹自己的命运。他们正要开始吃,有人打开了门,胆小的家鼠一听声响,害怕得赶紧钻进了鼠洞。当家鼠再想拿干酪时,有人又进屋里拿什么东西。他一见到有人,立刻又钻回了洞里。这时,田鼠也顾不上饥饿,颤颤惊惊地对家鼠说:“朋友,再见吧!你自己尽情地去吃,担惊受怕地享受这些好吃的东西吧。可怜的我还是去啃那些大麦和谷子,平平安安地去过你看不起的普通生活。” 这故事说明,人们宁愿过简单平稳的生活,而不愿享受那恐怖的欢乐生活。 -------------------------------------------------------------------------------- 狗、公鸡和狐狸 狗与公鸡结交为朋友,他们一同赶路。到了晚上,公鸡一跃跳到树上,在树枝上栖息,狗就在下面树洞里过夜。黎明到来时,公鸡像往常一样啼叫起来。有只狐狸听见鸡叫,想要吃鸡肉,便跑来站在树下,恭敬地请鸡下来,并说:“多么美的嗓音啊!太悦耳动听了,我真想拥抱你。快下来,让我们一起唱支小夜曲吧。”鸡回答说:“请你去叫醒树洞里的那个看门守夜的,他一开门,我就可以下来。”狐狸立刻去叫门,狗突然跳了起来,把他咬住撕碎了。 这故事说明,聪明的人临危不乱,能巧妙而轻易地击败敌人。 -------------------------------------------------------------------------------- 狮子与报恩的老鼠 狮子睡着了,有只老鼠跳到了他身上。狮子猛然站起来,把他抓住,准备吃掉。老鼠请求饶命,并说如果保住性命,必将报恩,狮子轻蔑地笑了笑,便把他放走了。不久,狮子真的被老鼠救了性命。原来狮子被一个猎人抓获,并用绳索把他捆在一棵树上。老鼠听到了他的哀嚎,走过去咬断绳索,放走了狮子,并说:“你当时嘲笑我,不相信能得到我的报答,现在可清楚了,老鼠也能报恩。” 这故事说明,时运交替变更,强者也会有需要弱者的时候。 -------------------------------------------------------------------------------- 海鸥和鸢 一只海鸥吞吃了一条很大的鱼,胀破了他的肚子,躺在海滩上等死。一只鸢看见后说:“你真是自作孽啊!你本是空中飞的鸟,不该到海里去找食物。” 这是说每个人都应该安分守己。 -------------------------------------------------------------------------------- 卖神像的人 有人雕刻了一个赫耳墨斯的木像,拿到市场去卖。因为没有一个买主上前,他便大声叫喊,想招揽生意,说有赐福招财的神出售。这时旁边有一个人对他说道:“喂,朋友,既然这样,你自己应该享受他的好处,为什么还要卖掉他呢?”他回答说:“我要的是现在马上能兑现利益,这神的利益却来得很慢。” 这故事正是说那种不择手段地求利,连神也不尊敬的人是可耻的。 -------------------------------------------------------------------------------- 牛和蛙 一头牛到水潭边去喝水,踩着了一群小蛙,并踩死了其中一只。小蛙妈妈回来后,见到少了一个儿子,便问他的兄弟们,他到哪里去了。一只小蛙说:“亲爱的妈妈,他死了。刚才有一头巨大的四足兽来到潭边,用他的蹄子踩死了我们的兄弟。”蛙妈妈一边尽力鼓气,一边问道:“那野兽是不是这个样子,这般大小呢?”小蛙说:“妈妈,您别再鼓气了。我想您不可能和那怪物一样大小,再鼓气就会把肚子胀破。” 这是说,渺小无论如何也不能与伟大相比。 -------------------------------------------------------------------------------- 众树与荆棘 石榴树、苹果树、橄榄树相互为谁的果实最好而争吵不休。正当他们激烈争闹时,篱笆边的荆棘听到了,便说:“朋友们,我们不要再争吵。” 这是说,有些微不足道的人,在强者相互争斗中,也会自不量力地极想表现一番。 -------------------------------------------------------------------------------- 乌龟与鹰 乌龟看见鹰在空中飞翔,便请求鹰教他飞行。鹰劝告他,说他不能飞行。可乌龟再三恳求,鹰便抓住他,飞到高空,然后将他松开。乌龟落在岩石上,被摔得粉身碎骨。 这故事说明,那些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人必将失败。 -------------------------------------------------------------------------------- 骡子 有匹吃大麦长大的骡子很强壮。每当他跳跃时,总是自言自语说:“我父亲一定是一匹能奔善跑的马,我非常像他。”有一天,因为需要,骡子不得不被拉去不停地跑路。回来后,他才愁眉苦脸地想起自己的父亲是驴子。 这故事说明,人们如果遇到了好运出了名,也千万不要忘记自己的本性,因为生活如同潮起潮落,前途难以预测。 -------------------------------------------------------------------------------- 龟兔赛跑 乌龟与兔为他们俩谁跑得快而争论不休。于是,他们定好了比赛的时间和地点。比赛一开始,兔觉得自己是天生的飞毛腿,跑得快,对比赛掉以轻心,躺在路旁睡着了。乌龟深知自己走得慢,毫不气馁,不停地朝前奔跑。结果,乌龟超过了睡熟了的兔子,夺得了胜利的奖品。 这故事说明,奋发图强的弱者也能战胜骄傲自满的强者。 -------------------------------------------------------------------------------- 猫和鸡 有一天,猫不怀好意地、假惺惺地举办生日宴会,请来许多鸡赴宴。鸡刚一到齐,猫立刻就关上大门,把他们统统吃掉了。 这是说,对于敌人不要抱有任何美好的希望,否则将遭受更大的不幸。 -------------------------------------------------------------------------------- 说谎的放羊娃 有个放羊娃赶着他的羊群到村外很远的地方去放牧。他老是喜欢说谎,开玩笑,时常大声向村里人呼救,谎称有狼来袭他的羊群。开始两三回,村里人都惊慌得立刻跑来,被他嘲笑后,没趣地走了回去。后来,有一天,狼真的来了,窜入羊群,大肆咬杀。牧羊娃对着村里拼命呼喊救命,村里人却认为他又在像往常一样说谎,开玩笑,没有人再理他。结果,他的羊群全被狼吃掉了。 这故事说明,那些常常说谎话的人,即使再说真话也无人相信。 -------------------------------------------------------------------------------- 病鹿 有只生病的鹿躺在草地上。众多野兽前去看望他,并吃光了那附近的草。鹿病好后,因找不到草,缺少食物而体弱至死。 这故事是说,过多地结交毫无益处的朋友是有害无益的。 -------------------------------------------------------------------------------- 老太婆和酒瓶 一个老太婆找到一个不久前曾装过最好陈酒的空酒瓶。这酒瓶仍带着浓浓的酒香,她多次把酒瓶放在鼻尖下,不断摇晃,贪婪地吮吸酒香,并说:“啊,多么甜美!装过酒的空瓶都留下这样甘美难忘的香味,那酒真不知有多么美味芬香。” 这是说美好的事物留下深远的影响,使人们永远难以忘记。 -------------------------------------------------------------------------------- 月亮和她妈妈 有一次,月亮要妈妈给她做一件斗篷。妈妈回答说:“我怎么能给你做一件合身的斗篷呢?你现在是新月,然后又是满月;再接着既不是新月,又不是满月了。” 这是说,事物总在不断变化,不可能一劳永逸。 -------------------------------------------------------------------------------- 驴子与蝉 驴子听见蝉唱歌,被美妙动听的歌声所打动,自己也想能发出同样悦耳动听的声音,便羡慕地问他们吃些什么,才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来。蝉答道:“吃露水。”驴子便也只吃露水,没多久就饿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企望非份之物,做一些自己根本就做不到的事,自不量力。

伊索寓言每个故事的寓意

伊索寓言每个故事的寓意.每个故事!!!紧急!

琳琅故事会

文章标题: 请大家看看六十多年前井里找到的斧子(刻着USA)。想寻求来历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1558.html
文章标签:斧子  请大家  十多  来历  刻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