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刘备统一中国,后世称其朝代为什么汉 依据是什么

时间: 2021-08-24 04:58:1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6次

如刘备统一中国,后世称其朝代为什么汉 依据是什么

中国历史划分朝代的依据是什么

如题。rn我不要详细的朝代年表,希望知道历史学家用来划分的依据。rn中国历史上从秦始皇后出现无数个皇帝。rn特别是分裂时期各地割据,应该不是谁称王就算谁是皇帝。rn方腊,李自成,洪秀全什么的历史上应该不承认的。rn那么为什么承认三国,承认辽金和蒙古,又为什么不承认南明哪?rn划分朝代应该有个标准。rn如果按当时占领地区面积大小之类。rn请回答。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有很明确很清晰的传承、但各个朝代的起始还是有较大的争议。一般以官方的正史为准。
政权不一定等于朝代。传统的观点:一个政权有长时间稳定的统治基础、有明确的管辖地域范围、有统治管理机关、有监狱军队的国家的基本要素,并且我们正史上将统治过中原(广义上的汉族传统地区)的王朝才叫朝代。并不是以民族来划分。比如南北朝时,南朝是汉族王朝,北朝是少数民族王朝,同样将这么王朝称为正式国家。
方腊,李自成,张献忠、洪秀全等属于农民起义政权,他们在最终没有取得胜利,最终只能归为地方割据势力。
再如匈奴、楼兰、乌孙、渤海、高句丽、南诏、大理等边疆少数民族政权,他们是在一个小地域内的少数民族统治,很多时候是依附与中原中央王朝。虽然他们是独立的政权,但不能称为朝代。
南宋朝立国时间长,有稳定的统治范围,有明确的传承,所以它是一个朝代;南明是在清立国后的残余势力,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统治,各个亲王势力并不互相统属,皇帝没有一个是父子相传的,没有稳定的国都,一直处于流亡状态,从南京到福建到广东到贵州到云南到缅甸。所以只能算作流亡政权。
中国历史上在分裂的时候有数个国家并立,所以会出现多个皇帝,比如三国时期、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辽宋夏金时期,都会有多个皇帝并立(有的正式称帝、有的并不称帝)。
一个王朝的传承按法定血统继承,法定是指按照法定意义上来说,例如人们认为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但嬴政即位后不改国号、没有称吕为父,没有更改祖庙,所以他就是秦的正统。在如后周,太祖郭威,他的儿子被杀完,继承者是他妻子的侄子,但并没有改国号、没有改变继承传统,所以不是改朝换代。契丹在立国后,几次的在“辽”与“契丹”之间更改国号,这仅是改换名字,也不是改朝换代。
西汉、东汉;西晋、东晋、北宋、南宋;虽然是同血液关系,但他们的统治地域、国都、统治政策都有明显的不同,所以历史上将他们分为不同的朝代。
宋时,宋朝被尊为正统,虽然金的版图大,但并没灭掉宋。
而南明,马上被满清消灭,清的贡献比南明大。南明就不算。
匈奴,瓦刺,吐鲁番等,不是由汉人支配。汉人认为,如果一个中国,有两个国家,一个汉,一个少数民族,即使汉再小,也是正统。
由一个朝代与另外一个朝代的交接处可以看出,从秦朝到清朝,都是由统治阶级来决定,都是一个朝代末,政局动荡,再由其他的势力将其推翻,建立另一个朝代,史学家也是根据史书上的帝王的改变来确定的.你说的那些并不是主要的, 并没有对中国造成太大的影响.农民起义对中国的影响小,并且存在时间短,而且是和另一个政权并存,也不是主流.
时间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938000.html

你问的问题已经有人问过了
这里有人解决了

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 =!

你问的这个…额

太专业了!这你得问历史学家去了
呵呵

我想一般人是解决不了了!#17

刘备建立“季汉”,为何不能算是汉朝的延续?

季汉对于现而今的许多人而言是非常陌生的一个名词,但另外一个名词蜀汉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蜀汉政权是三国时期,三分天下其中的一家。因为是开国皇帝刘备一直以大汉正统自居,国号依然是汉,为了与汉王朝的东汉、西汉相区别,又被后世史家称为了蜀汉。


季汉是后世史家对蜀汉政权的另一称呼,这一称呼更加侧重于强调其正统地位。西汉和东汉在中国古代一度被称为前汉、后汉,南北朝刘宋时期范晔编纂的《后汉书》就采用了这一称呼。既然前汉、后汉是前后接续的,那么季汉自然也是汉王朝的延续……但是,这个所谓季汉似乎并没有获得后世史家大众化的认同,仅仅是小众的东西。那么,蜀汉政权到底能不能算是汉王朝的延续呢?个人认为,不能!


何谓正统

何谓正统?皇权的合法延续就是正统。什么意思?老子传位给儿子,儿子就是正统。可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又有哪个是前朝皇帝的儿子?说白了,皇位都是抢来的!如果父传子是正统,那么中国的正统应该一直在第一个王朝秦王朝的嬴姓赵氏!从西楚霸王项羽诛杀秦王子婴开始,这种所谓正统早已荡然无存……


汉王朝立国之后,汉高祖刘邦并没有纠结于正统来源问题,自己本就是“二道贩子”、从项羽手中抢来的江山,跟秦王朝没有半毛钱关系!为了“合法化”的问题,刘邦想到了“造神”,于是堂堂七尺男儿竟成了老妈与蛟龙梦中野合所生……不知道太上皇刘煓看到这顶大绿帽子有没有气得七窍生烟呢?


秦王朝时间太短,并没有在人们心中打上正统烙印,这也是刘邦通过“造神”能够轻易获得“合法性”的原因所在。可汉王朝经历了长时间的积淀,正统思想早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等到王莽篡汉时,当初刘邦玩过的“造神”似乎已经不太管用了……怎么办?最终王莽想到了“禅让”,你把皇位“禅让”给我,我不就是“合法”继承皇位了吗?还省得挖空心思去想理由!

因为“方便”“管用”,后世通过篡位上台的开国皇帝们也便有样学样,把王莽的那一套照搬了过来。至于通过武力打下江山的皇帝,也只能继续“造神”玩儿了。虽然效果打点儿折扣,但手里的刀把子可以补充这方面的不足。于是,明太祖朱元璋出生时满屋红光,邻居以为失火了……您信吗?无非给自己寻找一个君权神授的“合法”依据罢了。


汉魏之间的“禅让”

曹操去世之后,时为魏王世子的曹丕继承了汉王朝的魏王之位。但他的两个胞弟曹彰、曹植显然是不买账的,曹彰索性明火执仗带着军队回来奔丧,其目的不言而喻。就在这个时候,曹丕想到了制造既成事实,跟自己的姐夫汉献帝刘协一起上演了一出“禅让”大戏!如此一来,曹丕的皇位便是“合法”来自于汉献帝的“禅让”。换言之,曹丕的皇位不是曹操给的,而是汉献帝。曹彰带兵回来抢什么?这皇位本就不是你老子的!再动粗,那他就是谋逆,最后曹彰也只能是接受既成事实、俯首称臣……


因为汉献帝的配合,为曹丕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作为投桃报李,曹丕给了退位的汉献帝一个“大礼包”——“三恪”待遇,不称臣、不下拜,在山阳公国内继续使用天子服饰、仪仗,继续奉祀汉王朝的宗庙。一切程序走完之后,志得意满的曹丕为了彰显自身的正统地位,命人在象征正统的传国玉玺肩部刻上了“大魏受汉传国玺”。因此,汉王朝灭亡之后,它的正统地位实际上被曹魏政权接续了,根本没有刘备的蜀汉政权什么事儿。


刘备的出身

虽然刘备整日里以汉王朝宗室自居,坚持自己建立的政权才是正统。可刘备的血缘与东汉大宗远得实在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刘备到底是不是汉王朝的宗室,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去纠结了,至少汉王朝官方是认账的,那就算他是。可刘备与东汉大宗的分水岭在哪里呢?西汉初年,汉武帝刘彻!刘备的先祖中山靖王刘胜、汉献帝的先祖长沙定王刘发与汉武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如果从汉光武帝刘秀把自己过继给汉元帝刘奭来论,刘备与汉献帝的分水岭依然是汉武帝。换言之,从汉武帝开始,刘备家这一支便已经与东汉大宗分家了……这就好比你家崇祯、顺治年间的一位祖先的另一支后代中的一个人突然跑到你家说他是你家家产的合法继承人,不觉得可笑吗?刘备如何能够拥有合法的皇位继承权,恐怕整个东汉的刘姓宗室都有!不是吗?


汉献帝的存在

除了出身之外,汉献帝也是刘备无法绕开的一个存在!汉献帝不仅熬死了曹操、刘备、也熬死了曹丕……换言之,刘备在成都称帝时,汉献帝还活着,而且还做些曹魏政权的山阳公。那么,刘备以大汉正统自居的法理依据何在?他如果是正统,那汉献帝又算什么?事实上,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除了皇帝姓刘之外,与汉王朝已经没有什么实质联系了,它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地方割据政权,与孙吴政权无异。刘备与曹操、孙权也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曹操父子尚且可以通过“禅让”形式保全汉献帝及其子女,刘备连“禅让”的游戏都玩不起来。如果汉献帝落在刘备手里,他想要当皇帝恐怕也只能让汉献帝和他的儿子“暴毙”了……


蜀汉政权的“外交政策”

实际上,自从刘备去世之后,蜀汉政权就已经事实上放弃了对所谓正统地位的追求。这一点从吴大帝孙权称帝时蜀汉政权遣使称贺就能看得出。如果蜀汉政权依旧执着于正统地位,孙权这个皇帝又算什么?乱臣贼子!难道蜀汉政权不应该讨伐孙权吗?既然遣使称贺,说明彼时刘禅已经放弃了所谓正统地位,将自己置于了与孙吴政权平等的地位之上。既然自己都已经放弃了,难道后世还要尊其为正统吗?


刘禅降魏

除了以上几点,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刘禅降魏了!虽然彼时的曹魏政权已经名存实亡,当政的是晋文帝司马昭。可名义上,彼时刘禅投降的还是曹魏政权。历史皇帝都投降了、向曹魏政权称臣了。即便蜀汉政权是所谓正统王朝,到这个时候,正统地位也只能归曹魏政权所有了,不是吗?

刘备建立“季汉”,不能算是汉朝的延续,汉朝已经在曹丕逼着汉献帝退位时灭亡,刘备的蜀汉政权是他自己政权,只是打着复兴汉室的名义。
因为他不算是汉朝的正统传人,他的血脉已经是18代开外了,早已经不属于刘氏血脉了,他只是借着汉朝的名号发迹
汉朝的衰落已经是既定的事实,刘备建立的季汉,达不到汉朝的高度,所以不能算是一种延续
因为刘备当时并不算建立一个统一的朝代,所以就不能够延续下去。

如果诸葛亮北伐成功,一统天下,建立的朝代应该称汉朝还是蜀朝?

三国后期诸葛亮以蜀汉之名北伐,如果一统天下建立的朝代究竟是汉还是蜀?

诸葛亮如果北伐成功,一统天下了,于情于理,都应该称之为蜀朝。

诸葛亮的北伐,无论在政治还是军事上,都是极有必要的举措,那么如果当时真的北伐成功了,会有怎么样儿的局势呢?


纵观四川的割据政权,你会发现,其中积极进取,有统一天下之志的政权只有两个,即刘邦和蜀汉,诸葛亮北伐,积极进取成功率可能有50%,而守着四川等死,失败率100%。

当时的天下大势,刘备得蜀时,曹操已经统一北方,一整个天下,魏已经占了一半,剩下的地方,吴国又占了大半。如果诸葛亮不北伐,不去努力破坏当时是全中国最大产粮基地的关中地区,而想着跟曹魏比和平发展,恐怕无需等到邓艾偷袭阴平,曹真第一次伐蜀时就已经亡国了。所以他别无他法,只能北伐,北伐也相当于是背水一战。


诸葛亮是自古军事家中最善于计算得失的,亏本生意绝对不做,他北伐的战略一句话概括:“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但是最后北伐还是因为种种原因失败了,如果成功了那诸葛亮建立的政权绝对应该拥有自己的姓名,即使他是打着汉人后人的旗号去北伐,但是如果还叫汉的话,怎么能突出他的功劳呢。所以肯定要叫蜀朝,毕竟他是在蜀国任职,也是有国家情怀的。况且不起一个代表新政权的名字,又怎么能让人记住他呢。

于情于理,政权都应该起叫蜀朝吧。

如果北伐成功,应该就要改为蜀朝了吧,毕竟当时刘备如果活着的话,北伐成功肯定是想建立自己的。
我认为是蜀朝吧,这个吗名好听有意义,可以让我们记住诸葛亮这个神人,也记下他的战功。
当然要称汉朝,蜀国不是一直都称自己要恢复汉室吗?而蜀只是他们所处的地名。
当然称作蜀朝了,毕竟自己虽然是汉王朝的分支,但是也要对名字有所区分。

中国历史划分朝代的依据是什么?

中国划分历史朝代时考虑地域因素没有?中国现在的版图以前有很多国家,以现在的版图去划分历史肯定有交叉重叠的部分,历史学家们有没有考虑这个因素
中国历史悠久,常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目前发现最早的远古人类遗址距今约170万年。中国历史分为几个阶段,中国大陆官方通常认为夏、商、周三朝是奴隶社会时期,秦朝正式进入封建社会时期,直到清朝灭亡,之后是民主时期的开始,而大陆之外的地区对“封建”的概念和秦至清的社会性质划分并不相同。从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中国基本上就是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帝制国家。秦朝后,中国历史的发展受到了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的极大影响,佛家在中国的影响也很大,但达不到基督教对西方那样的影响,中国历朝政治方针受儒家影响最深。而汉字也使不同地区的人们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这一种文字有不容易改变字体的特点,中国各个地方的语音虽然不同,但对这种文字的理解是相同的,所以汉字也成为中国统一的一种有力的工具,而最先是秦始皇下令统一中国的文字。
元谋人是中国远古遗存中目前所见最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著名的北京猿人距今约四五十万年。这些都是所知较早的原始人类踪迹。

中国史前时代的各种文化是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中国猿人时期——旧石器时代初期,距今约50至40多万年前
河套时期——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20至10余万年前
山顶洞人时期——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10至2万多年前
彩陶文化时期(仰韶文化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300年
黑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新石器时代末期
母系氏族社会在中国形成于四五万年前的彩陶文化时期,中心区域分布在陕西省中部、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一带,以原始农业为主。

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到了黑陶文化时期,父系氏族社会逐渐形成,农业和畜牧业有较大的发展,制陶、冶铜等手工业的工艺水平也逐渐提高。大汶口文化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在此期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逐渐成为文明的中心地带。

中国是世界早期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发明弓箭和陶器、出现农牧业、观察天文、开创医药的地区之一。而且这时也开始利用蚕丝。

[编辑]
神话传说
主条目:三皇五帝

后人所绘的黄帝像在中国神话中,中国最早有三皇五帝,三皇有争议,有说伏曦,神农,燧人,五帝也有多种说法。最常见的说法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在上古时期,现中国区域有3个最大的部落,华夏部落,两昊部落和三苗部落,相传蚩尤是两昊部落最后一个首领,在涿鹿大战中被华夏部落的炎黄二帝打败,在尧舜时期,华夏部落数次大规模征伐远在南方的三苗,最终使苗民臣服,此是后话. 后来黄帝的孙子颛顼和玄孙帝喾继续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帝喾的儿子尧继位,他是一名贤君,创立了禅让制传位给了舜。在舜时期,洪水泛滥,鲧采用堵塞的方法,结果洪水更厉害了,鲧被处决,他的儿子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成功治理了洪水,因此被推举为首领。然而他的儿子启破坏了禅让制方式,自立为王(根据香港中学课本所述,启是被推举为领袖),建立了第一个王朝——夏朝,夏朝持续了400多年,在最后一个夏朝君主——桀末期,东方商族首领成汤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商朝。

[编辑]
先秦时期
[编辑]
三代
主条目:夏朝、商朝、周朝、西周

甲骨文最早的朝代夏朝约在前21世纪到前16世纪,由于这段历史没有文字性文物印证,所以只能靠后世的记录和出土文物互相对照考证,部分学者认为河南二里头遗址可能就是夏朝的遗存,但是也有学者对此持有疑问。根据文字记载,夏朝有了中国最早的历法--夏小正。不过之后的商朝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有文字文物的历史时期,存在于前16世纪到约前1046年。据说夏朝最后一个君主——桀,由于荒淫无道而被汤推翻。而商代时文明已经十分发达,有了历法、青铜器以及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等。商王朝时已经有一个完整的国家组织,并且具有了奴隶主王朝的规模。当时的主要生产部门是农业,不过手工业,特别是青铜器的冶铸水平也已经十分高超。并且已经出现了原始的瓷器。商朝自盘庚之后,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因此也称为殷朝。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度是传子或传弟,多按年龄的长幼继承。

与此同时,黄河上游的另一个部落周正在逐步兴起,到了大约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在牧野之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商朝灭亡。周朝正式建立,建都渭河流域的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之后周朝的势力又慢慢渗透到黄河下游和淮河一带。周王朝依然是奴隶主以及贵族统治,有许多贵族的封国(诸侯)。到鼎盛时,周朝的影响力已经在南方跨过长江,东北到今天的辽宁,西至甘肃,东到山东。周朝时的宗法制度已经建立,政权机构也较完善。中国最早有确切时间的历史事件是发生于公元前841年西周的国人暴动。

[编辑]
春秋战国
主条目:周朝、东周、春秋、战国 (中国)

先师孔子行教像,为唐朝画家吴道子所画前770年,由于遭到游牧部落犬戎的侵袭,周平王东迁黄河中游的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开始,。此后,周王朝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大大小小一百多个小国(诸侯国),史称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大国共有十几个,其中包括了晋、秦、郑、齐及楚等。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战争不断,先后有五个国家称霸,合称春秋五霸。到了前546年左右,黄河流域的争霸基本结束,晋、楚两国平分了霸权。前403年,晋国被分成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再加上被田氏夺去了政权的齐国,和秦、楚及燕,并称战国七雄,战国时期正式开始。大部分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将战国开始划为封建社会,然而大部分西方及台湾学者却又将之划为封建社会的崩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开始后,秦国国力大大增强,最后终于在前221年消灭其他六国,中国历史也进入了新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比较自由,史称百家争鸣。出现了多位对之后中国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家(诸子百家),例如孔子、老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等人。出现了很多学术流派,较出名的有十大家,即儒家(伦理)、道家(自然)、阴阳家(星象占卜)、法家(法治)、名家(修辞辩论)、墨家(科技)、众、杂、农家(农业)、小说家(小说)等。文化上则出现了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人屈原,孔子编成了诗经。战争史上出现了杰出的兵法家孙武、孙膑。科技史上出现了墨子,建筑史上有鲁班,首次发明了瓦当,奠定了中国建筑技术的基础。能制造精良的战车与骑兵,同时此时中国的冶金也十分发达,能制造精良的铁器,在农业上出现了各种灌溉机械,大大提高了生产率,从而为以后人口大大膨胀奠定了基础。历史上出现了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中华文化的源头基本上都可以在这一时期找到。

这一时期科技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夏朝发明了干支纪年,出现了十进位制。西周人用圭表测日影来确定季节;春秋时期确定了二十八宿;后期则产生了古四分历。

[编辑]
秦汉时期

北京八达岭长城主条目:秦朝、汉朝、西汉、新朝、东汉

前221年秦灭其他六国后统一了中国主体部分,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国,定都咸阳(今西安附近)。由于秦王嬴政自认“功盖三皇,德过五帝”,于是改用皇帝称号,自封始皇帝,人称秦始皇,传位后的皇帝称二世,直至千世万世。他对国家进行了许多项改革,包括了郡县制的确立,取代了周朝的诸侯分封制;统一了文字,方便官方行文;统一度量衡,便于工程上的计算。秦始皇还大力修筑道路,并连接了战国时赵国、燕国和秦国的北面围城,筑成了有名的万里长城以抵御北方来自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的侵袭。秦始皇推崇法治,重用法家的李斯作为丞相,并听其意见,下令焚书坑儒(有部分学者对这一行为是否确实存在有争议),收缴天下兵器,役使七十万人修筑阿房宫以及自己的陵墓——包括兵马俑等。部分史学家对以上事件存有怀疑,认为由于秦始皇的一系列激进改革得罪了贵族,平民无法适应,才在史书上留此一笔。

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于出巡途中,胡亥(即秦二世)即位。但十个月后,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包括六国遗臣等野心家乘势作乱,前206年刘邦围攻咸阳,秦王子婴自缚出城投降,秦亡。此后,刘邦与项羽展开了争夺天下的楚汉战争。 前202年十二月,项羽被汉军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四面楚歌。项羽在乌江自刎而死。楚汉之争至此结束。汉高祖刘邦登基,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汉开始。到了汉武帝时,西汉到达鼎盛。并与罗马,安息(帕提亚),贵霜并称为四大帝国。武帝实行推恩令,彻底削弱了封国势力,强化监察制度,实现中央集权;他成功地击溃了匈奴,控制了西域,还开拓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发展了对外贸易,使中国真正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儒家学说也被确立为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成为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其他艺术与文化也蒸蒸日上。同时期还出现了第一部通史性质的巨著——《史记》,同时这时的中国出现造纸术,大大推动了文化发展。

西汉发展到了一世纪左右开始逐渐衰败。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权,宣布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改国号为新。然而这些改革却往往不切实际,最终导致农民纷纷起义。公元25年刘秀复辟了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的发展延续了西汉的传统,此时出现了天文学家张衡。汉的文化吸取了秦的教训,显得相当开明,当时佛教通过西域到达中国,在河南洛阳修建了中国的第一座佛教寺庙——白马寺,佛教正式传入中国。

[编辑]
魏晋南北朝时期

赤壁主条目:魏晋南北朝、三国、晋朝、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

东汉中后期,宦官和外戚长期争权,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到了公元二世纪左右时再度衰败,196年曹操控制了东汉朝廷,“挟天子以令诸侯”,220年,曹操长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立,建立魏国,同时尚有刘氏的蜀和孙氏的吴,历史进入了三国时期。

265年,魏权臣司马炎称帝,建立晋朝。280年三国归晋,再度统一。晋朝的文化也有一定发展,当时由于战乱纷纷,很多学士选择归隐,不问世事,典型的代表人物是陶渊明(陶潜),当时的书法艺术也十分兴盛。290年晋武帝死后不到一年,十六年的朝廷权利斗争开始,史称“八王之乱”。与此同时,中原周边的五个游牧民族(匈奴、鲜卑、羌、氐、羯)与各地流民起来反晋,史称五胡乱华。这些游牧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国家,从304年到409年,北部中国陆陆续续有多个国家建立,包括了汉、前赵、后赵、前燕、前凉、前秦、后秦、后燕、西秦、后凉、北凉、南凉、南燕、西凉、夏和北燕, 史称十六国。

自东汉后期开始,为躲避战乱,北方的汉族人民大量迁居南方,造成经济重心南移;晋朝南迁,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历史上称此前为西晋,南迁后为东晋。最后,拓跋鲜卑统一北方,建立北朝的第一个王朝——北魏,形成了南北朝的对立。南朝经历了宋、齐、梁、陈的更替,而北朝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十分盛行的时期,西方的佛教大师络绎不绝地来到中国,许多佛经被翻译成汉文。

[编辑]
隋唐五代时期

唐代画家张萱作《捣练图》。主条目:隋朝、唐朝、五代十国

581年,杨坚取代北周建立了隋朝,并于589年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政权——陈,中国历经了三百多年的分裂之后再度实现了统一。不过隋朝也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在修筑了巨大工程——京杭大运河后就灭亡了,只经历了两代37年。

618年唐高祖李渊推翻隋朝建立了唐朝,它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朝代。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唐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史称贞观之治。长安(今陕西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唐王朝也是当时最发达的文明。高宗李治之妻武则天迁都洛阳,并称帝,成为中国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改国号周,并定佛教为国教,广修佛寺,大兴土木。隋唐时期开创的科举制是当时比较科学与公平的人材选拔制度。唐王朝与许多邻国发展了良好的关系,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带去了大批丝织品和手工艺品。日本则不断派遣使节、学问僧和留学生到中国。唐朝的文化也处于鼎盛,特别是诗文得到较大的发展,还编撰了许多纪传体史书。唐代涌现出许多伟大的文学家,例如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以及散文家韩愈、柳宗元。唐代的佛教是最兴盛的宗教,玄奘曾赴天竺取经,回国后译成1335卷的经文,并于西安修建了大雁塔以存放佛经。唐朝前期对宗教采取宽容政策,佛教外,道教、摩尼教(Manicheism)、景教和伊斯兰教等也得到了广泛传播。这一切都在李世民的曾孙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期达到顶峰,史称开元盛世。然而在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由此开始走向衰落。

875年黄巢起义爆发,唐朝再度分裂,并于907年灭亡,形成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

[编辑]
宋元时期

清明上河图局部,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主条目:辽朝、金朝、西夏、宋朝、北宋、南宋、元朝

经过了五十多年的纷争后,960年北宋控制了中国大部分地区,但是燕云十六州被北方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占据,河西走廊被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占据,北宋为了维持边境和平,不得不向辽和西夏交纳岁币。北宋晚期发生了分别以王安石、司马光为首的党派斗争,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到了1125年松花江流域女真族建立的金势力逐渐膨胀,1125年,金、北宋联合灭辽。金国随即开始进攻北宋,1127年金攻破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三千多皇族,其中包括了当时的皇帝宋钦宗和太上皇宋徽宗,因为那一年是靖康年,史称靖康之祸,北宋灭亡。同年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皇位,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形成南北分立。

此后金与南宋多次交战未成,直到1234年,蒙古军消灭了金。蒙古之后与南宋又经历了血腥的战争,1271年忽必烈建国号为“元”之后,于1279年,8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元军逼得走投无路,跳海而死,以元军的胜利告终,南宋灭亡,元朝统一全国,定都大都(今北京)。

北宋时期中国出现印刷术和火药。宋朝也是一个极度繁华的朝代,当时中国经济极度发达,中国海上贸易十分兴盛,福建泉州一带成为繁华的港口,中国当时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一半,财政收入超过一亿两白银,首都开封和杭州人口达到400到500万人口,相对当时佛罗伦萨和巴黎十几万人口来讲确实是十分繁华,各国商人云集,文化也极度兴盛,出现了程颐、朱熹等理学家,与唐诗并驾齐驱的宋词,有苏轼等词文优秀的词人,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社会文化发达,出现了白蛇传,梁祝等浪漫爱情传说,延续了唐朝的光辉,以至于宋朝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尽管元朝吸收了许多汉族文化,并大力宣扬朱熹一派的理论,但却实行了严格的民族等级制度,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包括原西夏人、畏兀儿人和来到中国的中亚、东欧人;第三等是“汉人”,包括原金统治区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人;第四等是“南人”,包括原南宋统治区的汉族和其他族人。这种民族压迫招致汉族的不满,许多汉族人将元朝视为外来政权,并发动多次起义。

[编辑]
明清时期

紫禁城太和殿主条目:明朝、清朝

1368年,抗元起义成功,明朝建立。明朝前期建都南京,贸易兴盛,1405年郑和奉命七次下西洋,曾经到达印度洋、东南亚及非洲等地,但后来逐渐走向闭关。1421年,明朝迁都北京。明朝文化上则出现了王阳明、李贽等思想家,以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等优秀长篇小说。1627年,明末农民大起义爆发,1644年,起义首领李自成攻克北京,明思宗自缢殉国。南方大臣先后拥护福王朱由崧(弘光)、唐王朱聿键(隆武)、桂王朱由榔(永历)为帝,史称南明,最终仍为清朝所灭。

明朝晚期居住在东北地区的满族开始兴盛起来,终于在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后不久,驱逐李自成,进入北京,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清朝,当时明朝旧臣郑成功南撤到台湾岛,并驱逐了那里的荷兰殖民者,但是后来又被清廷攻下。清朝在之后的半个世纪还成功地收复了许多边疆地区,例如新疆、西藏、蒙古以及台湾。康熙年间,清廷还与沙俄在黑龙江地区发生战争,最终于1689年签订停战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清廷获得重大胜利。清朝由于取消了几千年来的人头税,导致人口暴涨,到19世纪已达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人口的增多促进当时农业的兴盛,出现了康乾盛世,也相应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闭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到1820年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一。

然而到了19世纪初,清朝已经彻底衰败,在嘉庆年间先后爆发白莲教、天理教的大规模起义。与此同时海上强国英国、荷兰与葡萄牙等纷纷开始强制与中国进行贸易。1787年英国开始向华输入鸦片,导致中国的国际贸易由顺差变为巨额逆差。清廷于1815年颁布搜查洋船鸦片章程,然而英国无视禁令依然走私大量鸦片,道光皇帝不得不于1838年派林则徐赴广州禁烟。1839年6月将237万多斤鸦片在虎门销毁,史称虎门销烟。英国政府因此于1840年6月发动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开始。

[编辑]
清朝末期(近代)
鸦片战争持续了一年多,1841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清廷恐惧英军会进逼北京,于是求和,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签署。香港岛被割让;上海、广州、厦门、福州和宁波开放作为通商口岸,还赔偿款银(西班牙银圆)2100万元。之后1844年美国与法国也与清廷分别签订了《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中国主权遭受部分破坏。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反清复明的反抗斗争再度兴起。1851年至1864年间,受基督教影响的秀才洪秀全不仅创立“拜上帝会”,还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曾经一度占领南方部分省份,并定都南京(改名“天京”),建立政教合一的中央政权。同时又有天地会、捻军、上海小刀会起义、陈开、李文茂起义、甘肃回民起义等。

同时英、美、法、俄、日等国多次侵入中国,中国多处领土被割让。1858年中俄签定《瑷珲条约》,俄国割去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萨哈林岛)、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卓尔南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1881年中俄《伊犁条约》使中国失去了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和北疆的斋桑卓尔以东地区约七万多平方公里领土。赔偿“兵费”增为九百万卢布。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掠夺并烧毁皇家园林圆明园,并于1860年与清廷签定《北京条约》,各赔英法800万两白银等。1894年中日爆发甲午战争,中国惨败,次年签定《马关条约》,赔偿日本二亿两白银,中国割让台湾全岛及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1888年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改良派上书光绪皇帝要求变法遭拒。不过十年后1898年光绪皇帝在亲政后终于同意变法,从6月11日到9月21日的被称为百日维新的103天中进行了多项改革,但最终在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后失败落幕,康有为、梁启超逃亡国外,谭嗣同、刘光第等六人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

1899年义和拳运动爆发,后清政府改为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宗旨在慈禧太后支持下开始围攻外国驻北京使馆。于是,借“解救各国驻京使馆人员”的名义(实质是为了进行侵略战争),1900年英、俄、日、美、法、德、意、奥八国联军经由天津攻入北京。在占领北京期间,英法德等国军队曾大肆抢掠。清廷不得不于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本息合计9.8亿两),同时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由各国派兵驻扎,开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国人不得入内等。

[编辑]
20世纪至今

孙中山主条目:中华民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01年革命党开始兴起。孙中山等人在海外积极筹款,指挥国内的多次起义运动,经过十次失败的起义后,与革命党互不沟通的湖北新军在1911年的武昌起义获得成功,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以清帝退位为条件,孙中山辞去总统位置,由袁世凯接任。但袁世凯妄图恢复帝制。此后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与护国运动讨伐袁世凯。1916年,袁世凯在称帝83天之后死去,中华民国进入北洋军阀控制中央政府统治时期,地方政府分别由各个军阀派系占据。

孙中山之后多次试图联合南方地方军阀北伐北京中央政府未果。1921年,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成立,并成为共产国际中国支部。1924年,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并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国民党在共产国际帮助下改组,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进行第一次合作。孙中山自建立广州军政府(1923年改称大元帅府)以后,曾经三次进行北伐,均因条件不具备而未果。1925年春,孙中山病逝于北京。同年,广州国民政府为统一与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先后举行第一次东征第二次东征与南征,肃清广东境内的军阀势力和反革命武装,并将广东境内倾向革命的军队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下辖第1至第6军。不久又将广西部队改编为第7军。为北伐战争作了重要准备。1926年6月5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正式通过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案,并任命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正式开始北伐。然而随着北伐和国民革命的深入,国民党不能容忍共产党激进的革命运动,国共两党分裂,大量共产党员及其支持者被清出国民党,有的被拘捕和杀害。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叶挺为首的共产党员在江西南昌发动南昌起义,共产党从此有自己独立的军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8月1日被定为建军节)。并于江西瑞金建立了第一个红色苏维埃地方割据政权。此后南京国民政府先后对中央苏区进行五次围剿,红军粉碎了前四次围剿,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败,不得不离开红区。1934年开始,红军进行战略转移,在贵州遵义确立了毛泽东对红军的领导和指挥权,四渡赤水河,终于摆脱了追击,途经江西,贵州,四川,甘肃,陕西,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最后成功在陕西北部与陕北红军刘志丹部会师,建立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31年9月18日日本开始侵华,占领了东北全境。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日军进行南京大屠杀前夕,中华民国首都从南京迁至武汉,后来迁在重庆。1945年二战结束后,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从日本手里收回了台湾及澎湖列岛以及其他一些领土,但也在1946年与苏联签订的条约中承认了外蒙古的独立(1951年,迁往台湾的国民党国民政府以苏联未履约为由,不承认该条约及依据该条约而独立的外蒙古的独立地位)。1946年6月,国共两党又进行了内战。中国共产党最终于1949年获得决定性胜利,中华民国中央政府迁往光复后的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平成立,并将北平改名为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包括台湾在内的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与此同时,蒋介石宣布台北为中华民国临时首都,宣誓三年内反攻大陆。两岸分裂局面从此开始
四大古都
四大古都是最早把中国历代主要古都并称的说法,四大为西安、洛阳、南京、北京。

[编辑]
五大古都
1920年代在学术界出现了把开封列为古都之一,形成五大古都的说法: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

[编辑]
六大古都
1930年代,开始有把杭州加入古都之列的六大古都说法,并影响很大,包括: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

[编辑]
七大古都
1988年,地理学家谭其骧提议安阳为大古都,后安阳被认定为第七大古都,因此就有了七大古都之说: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

[编辑]
八大古都
2004年11月,中国古都学会认定郑州为第八大古都,因此就有了八大古都之说: 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郑州。

[编辑]
东南西北中国京都
首都在中国又称为京城、京都、京畿、京师等。中国重要王朝的京都在民间被按照方位顺序进行分类。

东京(今开封,历史上又称“汴梁”,“汴州”)、东都(洛阳,古又称“洛邑”)
南京(今南京,历史上又称“金陵”、“江宁”)
西京(今西安,历史上又称为“长安”,另有附近同一地区的古都咸阳)
北京(今北京,历史上称为“燕京”、“北平”)
近代以来,少数民族政权被认为是中国历史内同汉民族政权一样平等的一部分,所以上面所提到的东西南北中国首都并不具有历史学意义,而是一种民间的变称。

由于各个朝代所管辖的具体区域有所不同,所以这些称呼所指代的城市也各有差异。比如,宋代的都城是东京汴梁(今开封),另有西、南、北三都:西京洛阳,南京商丘,北京大名。而同时期管辖中国另一部分区域的辽代也有类似的称呼: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中京大定府,上京临潢府。

[编辑]
各大古都
由于中原地区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郑州和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八大古都中,有四个位于今河南。

在八大中国古都中,西安(周、秦、汉、唐)、洛阳(夏、商、周、汉)、南京(明、中华民国)、北京(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封(宋)、安阳(早期三皇五帝时代、商)五大古都都曾作为全国性政权的中国的首都。

而定都北京的金国、定都南京的东晋、定都
首先朝代不是划分的历史造就的,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地域因素不能说没有考虑,因为在那个年代交通不是很方便,所以不得不就近。

假如蜀汉统一全国,蜀汉算是东汉的延续,还是算改朝换代呢?

要确定这个问题,唯一的前提就是要确定刘备统一全国后,定下的国号是不是“汉”?如果刘备的国号是“汉”,那么就是东汉的延续,如果不是“汉”,那就不是东汉的延续。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定下的国号是“汉”,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定下的国号也是“汉”,如果刘备定的国号依然是“汉”的话,那么不仅是东汉的延续,而且还是西汉的延续,那么刘备就是汉烈祖昭烈皇帝。

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胜是汉景帝的儿子,汉武帝的兄长,而刘胜有120多个儿子,至于刘备是刘胜哪一个儿子的后代,已经无法考证,不过这并不影响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至少这个身份是当时的汉献帝刘协认可的,按辈份,并且刘协还要叫刘备一声:刘皇叔。刘备如果能统一全国,那么他统一全国的曲折过程比刘邦、刘秀更加艰难,刘备的时代,英雄豪杰辈出,名将如流、谋士如云。

刘备的祖上世代在涿郡做官,传到刘备这一代时,因父亲早逝,家道中落,刘备只能靠织席贩履为业,因为得到同宗亲戚的接济资助,刘备得以和同宗的刘德然,辽西的公孙瓒一起拜当时的大儒,同郡的卢植为师, 卢植可是东汉末年著名经学家、将领,对儒学很有研究,官至尚书、北中郎将、九江太守,率军平定过黄巾起义,文武双全,刘备家族想必在涿郡很有影响力,才能拜在卢植门下,而拜在名人的门下,对刘备的名声是很有影响力的。

刘备在起兵过程中,始终是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来进行自已的统一大业,而且刘备仁义、礼贤下士,每到一地,都要争取当地的民心,是以刘备每到一地,都有大量的百姓士人跟随,刘皇叔的身份,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以仁义和礼贤下士的态度,刘备简直就是汉室复兴的道德模范。

如果刘备能统一全国,还将面对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汉献帝的问题。如果刘备在统一过程中,汉献帝病死,或者被曹魏杀了,那么刘备不仅打着为汉献帝报仇的旗号来进行统一战争,而且统一后还能省去如何处理汉献帝的麻烦。

如果刘备统一天下后,汉献帝还活着的话,刘备如何应对呢?刘备一不能杀,二不能软禁,唯一的办法,是通过其部下人的口,向汉献帝转达让其禅让给帝位刘备的想法,而刘备得三让,还不能催,以汉献帝的聪明,势必能理解刘备的“苦心”,如果汉献帝不愿意禅让,那么汉献帝的结局就不会好了,因为整个天下都是刘备打下来的

在解决所有的外部威胁后,刘备与汉献帝的矛盾已经扩大化,刘备必须要想法让汉献帝禅位,软的不行,就得来硬的了。但不论如何,刘备所建立的这个国家,国号还是“汉”的话,那么不仅是东汉的延续,同时也是西汉的延续,而所谓的西汉与东汉前面的”西“字与”东“字都是后人加上去的。

我认为还是属于东汉的延续。因为刘备一直打着匡扶汉室的口号,所以说不算改朝换代。
算是汉朝的延续,这是由于刘备的蜀汉一直秉承匡扶汉室当作自己的使命,所以应该不会自立门户,而是延续汉朝。
个人感觉肯定是改朝换代了,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更何况蜀汉和东汉已经是不同的两个朝代,在很多方面都不一样了,不算是东汉的延续
我认为是东汉的延续,虽然刘备的血脉并不是汉献帝一脉,而是中山靖王一脉,但是刘备是汉室宗亲,是皇室之后,所以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是东汉的延续。
文章标题: 如刘备统一中国,后世称其朝代为什么汉 依据是什么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0308.html
文章标签:朝代  后世  刘备  中国  称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