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日本投降前,中国战场是否已经进入了全面战略反攻阶段

时间: 2021-08-01 19:01:3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9次

日本投降前,中国战场是否已经进入了全面战略反攻阶段

抗战历史上有三个阶段,分别是防御,相持,反攻那么我想知道这三个阶段的具体时间?

1、防御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2、相持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3、反攻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扩展资料: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含国共两党)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  ,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忽略了日军伤员治愈后重返战场的人数 )、伪军118万人。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观。

第一,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它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极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成为抗战的最强音和主旋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勤劳勇敢,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自强不息,开拓创新。

第三,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中国抗战的胜利创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咨文中指出:“我们也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抗日战争

防御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相持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反攻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扩展资料:

战略防御阶段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民党方面先后组织了太原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四次大型会战,有力迟滞消耗日寇有生力量。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战略防御阶段结束。

战略相持阶段。

日军兵力不足,战线过长,只能将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而对国民党政府则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

1940年八路军参战部队主要为120师、129师、晋察冀军区部队等,总兵力约为20万人,先后参战部队共计105个团,参与破坏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矿山等资源、交通动脉,史称百团大战。

国民党顽固派看到共产党军队力量后,不断制造磨擦事件,先后三次掀起反共高潮,国民政府经济封锁陕甘宁边区,解放区军民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开展轰轰烈烈的屯田大生产运动。

战略反攻阶段

194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发出《关于1944年的方针》。此后,八路军、新四军对日伪军相继发起春季攻势和秋季攻势。

1944年5月,由卫立煌将军指挥的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发起滇西反攻,1945年1月27日,中印公路完全被打通,两反攻胜利结束。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会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抗日战争

防御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相持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反攻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国共双方三个阶段在抗日方面的作用:
一、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是抗日的主力 。1、从“7.7事变”开始到1938年10月底武汉会战结束(日军占领武汉),这一阶段是抗战中的战略防御阶段。在这一阶段,抗击日军的主要是国民党军队。著名的淞沪会战、南口抗战、忻口战役、南京保卫战、临沂之战、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花园口决堤、武汉会战(包括万家岭大捷)都发生在这一时期。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在这一阶段抗战是认真的,投入巨大,牺牲惨重,也给予日军大量杀伤,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尽管屡战屡败,但国民党蒋介石没有投降,没有乞和,迁都重庆,坚持抗战,把日本拖入了长期战争的泥潭。2、抗战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第18集团军)、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著名的平型关大捷、夜袭阳明堡机场,也都发生在这一时期。但抗战之初,八路军总共只有4万人,尚未建立抗日根据地,所以不可能抗击过多的日军。
二、战略相持阶段国共双方在抗日方面的作用
1.国民党消极抗战、日益腐败,在抗战中的作用、影响减小。武汉会战以后,日军由于国力、军力的限制,停止了大规模攻城略地式的进攻。日军与国民党军双方战线相对稳定下来。一直到1944年日军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日军没再向国民党军队发动过大规模进攻。只在局部地区,发起一些军事目的有限且很快又撤退的“活塞式”作战。而国民党军队对日作战更趋消极,除了抗战末期应美国要求为打通外援通道发动过一次滇缅攻势作战外,没有向日军发起过一次战役进攻。
2.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在战略相持阶段,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及八路军、新四军有了长足的发展。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使用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等各种游击战术打击敌人,使日军无法在占领区建立起稳固的统治。到1940年,抗日根据地人口扩大到一亿,八路军、新四军扩大到50万人,抗击着50%的侵华日军

中国的抗战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可以如何解释?各位, 这个话题非常好。首先,它涉及到的是平时老百姓喜闻乐见,经常讨论的话题,属于社会热点话题,比较接地气,也比较能引起大伙儿的共鸣。其次,这个问题具有科普的性质。我们知道,作为文字工作者,其职责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阐述事实,澄清谬误,引领社会舆论,起到为大众发声,为正义呐喊的作用;第二,文字工作者应该宣扬正确的价值导向,弘扬正能量。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文字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自己具有传道、解惑的职责,为百姓做好科普工作,是我们的应尽职责。今天的话题,正是具有科普价值的,所以是个好问题。小编就来聊聊这个话题。据专家介绍,中国的抗日战争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1937年7月到1938年武汉会战之前,为第一阶段,称为战略防守阶段。

当时国民党先后进行了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忻口会战等许多重要战役,阻止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理想。但是在这些重大战争中,国民党的非嫡系几乎都被打完了。第二阶段是战略相持阶段,时间大约是在1938年10月到1943年12月。这一时期,由于兵力有限,日军只控制了中国的一线城市,大部分的农村都掌握在我们手里。

而且日军经过长时间的战争消耗,已经不能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了,所以日军和中国军人进入相互对持的阶段。在这段时间,蒋介石采取“消极抗日”的政策。但短短的几年里,我们已经拥有了足够强大力量了,已经建立起了全面的抗日根据地。第三阶段从1944年1月开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这一阶段,由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以及全民族抗战,日本法西斯最终被我们打败了。



防御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相持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反攻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抗战历史上“防御、相持和反攻”三个阶段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

防御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相持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反攻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防御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相持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反攻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扩展资料:

战略防御阶段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民党方面先后组织了太原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四次大型会战,有力迟滞消耗日寇有生力量。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战略防御阶段结束。

战略相持阶段。

日军兵力不足,战线过长,只能将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而对国民党政府则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

1940年八路军参战部队主要为120师、129师、晋察冀军区部队等,总兵力约为20万人,先后参战部队共计105个团,参与破坏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矿山等资源、交通动脉,史称百团大战。

国民党顽固派看到共产党军队力量后,不断制造磨擦事件,先后三次掀起反共高潮,国民政府经济封锁陕甘宁边区,解放区军民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开展轰轰烈烈的屯田大生产运动。

战略反攻阶段

194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发出《关于1944年的方针》。此后,八路军、新四军对日伪军相继发起春季攻势和秋季攻势。

1944年5月,由卫立煌将军指挥的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发起滇西反攻,1945年1月27日,中印公路完全被打通,两反攻胜利结束。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会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抗日战争

1937年到1938年谁战争防御阶段是的1944年1944年到1945年属战略返工阶段
防御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相持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反攻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中国战场为何能在1943年转入战略反攻

分析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进入战略反攻的原因及国际因素
关键是美军在太平洋上的胜利。

远征军大反攻

1943年3月,新38师的114团即先行开进野人山区,掩护中美部队修筑自印度列多到野人山区的中印公路。1943年10月下旬,雨季停止,在列多的新22师和新38师主力乘车到达胡康河谷边缘,驻印军缅北反攻战正式开始。1944年5月,由卫立煌将军指挥的中华民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发起滇西反攻,先后攻克日军坚固防守的松山、腾冲、龙陵,抢通中印公路。至1945年3月30日,远征军攻克乔梅,与英军胜利会师,中国远征军的作战任务至此胜利结束。远征军的大反攻为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反攻拉开了序幕,也是日军战败的关键转折点。
密支那战役
1943年10月下旬,远征军以孙立人的新三十八师、廖耀湘的新二十二师、以及美国的麦瑞尔突击队为主力,投入总兵力约3万余人,为争夺密支那与掩护修筑雷多公路与日本守军展开激战。1944年8月2日,中美联军攻占密支那,日军56步兵旅团长水上源藏少将于突围后自杀,该战役以中国攻下密支那作结束,此役共击毙日军3400人。中美联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总伤亡6551人。
腾冲之战
在驻印军反攻初具成果之后,国内滇西的中国远征军反攻开始。1944年5月11日第20集团军于雨季强渡怒江,于6月底血战至腾冲附近。攻击腾冲城的远征军部队为霍揆彰率领的第二十集团军。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为空中支援部队。
在攻克了日军高黎贡山灰坡、唐习山、大塘子等处据点后,远征军用绝对优势兵力进攻日军据守的来凤山。来凤山日军兵力只有400人左右,但远征军屡攻不下,只能呼叫美军57架战机对山上日军火力碉堡进行轰炸后,再动用火焰喷射器进行扫灭。日军无力招架,残部退入腾冲城中,准备与远征军决死一战。
7月27日,远征军发动攻城战。美军战机在炸弹上绑上尖锐的钢条,以便炸弹能固定在城墙上爆炸。腾冲城墙被炸塌十几处,8月9日,远征军以城墙裂口为突破点,攻入城中,与日军展开惨烈白刃战,但伤亡惨重,只能暂时放弃城墙阵地,退回城外。此后几天远征军均在美军空中火力掩护下突袭城中,与日军巷战,双方各有伤亡。战至9月11日,日军弹尽粮绝,孤立无援,几乎全部战死。远征军在付出惨重代价后收复腾冲,也是抗日战争以来国军收复的第一个有日军驻守的县城。
远征军第二次入缅作战,中国驻印军伤亡1.8万余人,歼灭日军4.8万余人;滇西中国远征军伤亡67403人,歼灭日军21057人。外援物资进入中国的输送线重新被打通,全面的战略反攻即将到来。
豫湘桂会战
1944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形势恶化,兵力不足与运输船队遭美国猎杀使得战争物资紧缺:橡胶、钢铁被列为国家资源,禁止向民间出售;华北地区的资源生产遭到当地民兵与八路军连续不断的袭扰,绝大多数地区丧失了生产能力。为了取得东南亚地区的物资,必需打通中国的铁路线。此外,1943年,陈纳德领导的中美空军混合团奇袭了台湾新竹空军基地,重创日本空军。这也让日军意识到必须夺取中国南方和西南方的空军基地,解除空中危机。因而,日军于1944年4月至12月期间于中国河南、湖南和广西发动贯穿三地进行的大规模攻势,日军称呼其为“一号作战”,为有史以来日军动员规模最大的一次攻势作战,总计动员兵力41万,战车近800辆。
此时的国民政府却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蒋介石与美国参谋史迪威矛盾激化,在指挥和情报判断上错误不断。国统区内由于法币发行泛滥导致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持续了七年之久的全面抗战让国民政府也开始在经济、资源、兵源等问题上一筹莫展。在军事上,此时远征军的大反攻已经打响,国民政府为保障外援生命线,将大部分的美国援助物资、武器以及预备部队投入西南战局,在国内军力上有所不足。在日军主攻的河南和湖南,汤恩伯部和薛岳部准备不足、战力低下,是极大的隐患。
豫中会战
1944年4月17日,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共14.8万余人,在第11、第13军各部配合下,强渡黄河,向郑州、洛阳地区发动进攻。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指挥国民革命军所辖第十五、第十九、第二十八、第三十一、第十四、第四、第三十六、第三十九集团军,共8个集团军1个兵团共17个军约40万人,会同支援参战部队在黄河南岸设河防阵地抗击日军。4月19日,日军突破阵地后,至23日相继攻陷郑州、新郑、尉氏、汜水、密县。
5月18日,日军菊兵团(第63师团一部)攻击洛阳。5月21日,在日军优势兵力围攻之下,负责掩护部队西撤的第36集团军司令李家钰中将阵亡,守军奋战至5月25日分路突围,洛阳失守。1944年5月中旬,日军占领河南,国民革命军全线溃败。日军花了三周的时间,击溃了47万中国军队,到6月初便控制了北平到汉口的铁路。
长衡会战
1944年5月,日军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指挥共10个师团、4个混成旅、1个飞行团和海军一部,共20余万人,以攻占湘桂铁路为目标,向长沙、衡阳地区进攻。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4个集团军(共15个军)另6个军共约40万人,在空军(飞机181架)、友邻战区支援下,以节节抗击,消耗、迟滞日军为战略目标,主力分别控制于浏阳、长沙、衡阳及宁乡等要地,相机歼敌。
6月1日,日军中、左路强渡汨罗江,突破河防阵地后,分路向捞刀河、浏阳河进攻。守军第37军采取边抵抗边后撤的战法,撤至浏阳附近山区待机。至6月14日,日军相继攻占沅江、益阳、浏阳。6月16日,日军第34、第58师团、第68师团一部攻击长沙城区。第4军坚守至6月18日下午,伤亡殆尽,长沙城失陷。
7月11日,日军第68、第116师团经修整后以15个步兵营、12个炮兵营攻击衡阳。衡阳守军第10军以不满2万人的兵力,顽强抵抗日军攻势,一直坚守至8月7日。8月8日凌晨,日军包围第十军指挥所,衡阳失守。
桂柳会战
占领衡阳后,日军开始谋划攻击广西,委任冈村宁次为第六方面军司令官。1944年9月10日,冈村宁次指挥共约16万日军,向桂林、柳州发起进攻。中国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指挥第二十七、第十六、第三十五、第二十七集团军,及第六战区孙连仲第二十四集团军、汤恩伯兵团,共9个军约20万人,分区防御抗击日军。
11月9日,日军第23军第104师团、第11军第3师团及第13师团突破中央兵团的防御阵地,攻向柳州。11月11日,防守桂林城区的中国军队撤退,部分在撤退途中被俘,桂林陷落。同日,日军第13师团、第3师团分由柳州以北、以东和东南发动总攻。10日凌晨,日军攻占柳州飞机场。美国陆军航空队支援战机30架及桂林机场遭日军击毁;坚守柳州城区的第26军伤亡过半,奉命撤离,柳州失守。11月24日日军攻占南宁。
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尾声、远征军和中国敌后武装取得对日作战胜绩之时,国民政府的豫湘桂会战大溃败显得有些“不合时宜”,暴露了其在政府、军事、经济三大方面的落后程度。日军虽胜,重夺“大陆交通线”,但是其兵力不足的问题更加被放大。巧合的是,日军作战目标之一是解除美军对其本土及周边地区的空中打击威胁,然而由于太平洋战争的美军跳岛战术,美军战机可以从关岛、塞班岛及其周围群岛起落,空袭日本本土。日本的空中压力不降反升。随着国际大局的趋势,日本距离战败也已经是时间问题。

日本的最终战败
中共领导的1944年局部大反攻
由于华北日军主力大部调往南方,与国军陷入胶着状态。中共中央5月11日开始向华中局、北方局发出《关于敌进攻河南情况下的工作方针的指示》,要求向沦陷区进军,在河南地区组织抗日游击队建立根据地。7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向河南敌后进军的部署命令。在华北大扫荡中蛰伏已久的八路军趁机对日军展开了声势浩大的1944年局部大反攻,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纵队各部,在华北、华中、华南敌后对日、伪军普遍发起了局部反攻,主要是攻击敌占城镇,拔除日、伪军在解放区周围的据点,大量消灭日、伪军,恢复并扩大解放区。
在一年的局部反攻中,各解放区共作战11000多次,歼灭日、伪军近20万人,俘日、伪军6万多人,争取伪军反正3万多人,晋察冀解放区军民解放村庄9900多个,扩大了北岳区,巩固了平北与平西区,坚持了冀东区,恢复了冀中区;晋冀鲁豫解放区军民收复县城11座,解放人口500多万,改变了解放区被分割的局面;晋绥解放区军民解放村庄3100多个,绥西、绥南恢复到1942年前的局面;山东解放区军民攻克县城八座,解放人口500余万,形成了渤海、胶东、鲁中、鲁南、滨海五个巩固的根据地;华中解放区军民解放国土7400多平方公里,并把解放区先后调整为淮北、淮南、苏北、苏中、苏南、皖中、浙东和鄂豫皖八个解放区;华南解放区军民控制广九路以东大部分地区,在广九路以西成立抗日民主政权,并在琼山、文昌、澄迈等县建立了巩固根据地。
桂柳反攻战役
1945年4月,盟军已攻占硫磺岛及琉球群岛,日本本土告急。4月,日军根据其第6方面军缩短防线的计划,将第22、第58师团及第13师团一部撤退西江两岸及南宁,以集中兵力,防止中国守军反攻。
东南战场在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指挥下,发动桂柳反攻作战。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以第46军一部攻占都安后,出都阳山脉夺取邕宁;汤恩伯的第三方面军一部直取柳州,越城岭山脉攻略桂林。国军于5月27日克邕宁,日军向龙州、柳州撤退。国军于6月30日收复柳州。尔后,第3方面军第20、第29军兵分3路沿桂柳公路和湘桂铁路向桂林并进,至7月17日,克复雒容、中渡和黄冕,日军退守永福,凭险顽抗;24日,攻克桂林南方门户永福;在各路部队总攻下,27日收复桂林,续向东追击。7月27日收复桂林。8月9日收复全县后指全向湖南。此时,日本在原子弹打击下宣布投降,国军的反攻作战宣告结束。
抗战的胜利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共同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8月6日与9日,美军先后对广岛和长崎发射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150万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横扫日本关东军,歼灭日军达70多万人,日本主力部队基本覆灭,加速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到来。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华民国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中华民族八年的全面抗日战争宣告胜利结束!
中国战场从来就没有战略反攻。大陆这边的教材用词,也只是43年的恢复,44年的局部反攻,45年的全面反攻以及8月9号后的全国规模反攻。对国军也是用局部反攻和全面反攻的用词。这些反攻基本不存在战略性质。即使像八路军45年的全面反攻,也只是将各个解放区连接起来而已,而且还是各个解放区自己独立作战的。
1943年中国战场大致还处于僵持阶段,日军在1943年发起鄂西会战和常德会战,都被国军粉碎,在缅北战役国军更是大捷,打开了中印公路。1943年也是中国国际形势最好的一年,且不说收回租借,由于宋美龄在美国国会的演说和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西方国家普遍认为蒋介石是“民主斗士”,大量美援涌入中国
中国战场的战略反攻,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性转折的有利形势下,首先是由八路军开始进行的。从1943年秋季起,日军在华北敌后战场逐渐失去主动权,而力量正处于上升阶段的八路军在一些地区开始占有相对优势,并首先发起攻势作战,揭开了中国战场战略反攻的序幕。1943年7月30日,晋鲁豫军区集中主力一部,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发起卫南战役。至8月中旬,卫南战役胜利结束。八路军共歼灭伪军5600余人,收复和开辟了卫河以南地区。8月18日,林南战役打响。激战至8月27日,林南战役结束。八路军共歼灭日伪军7000余人。继卫南、林南战役之后,八路军山东军区于1943年11月在鲁南、滨海等地区发起攻势作战。卫南、林南战役和山东军区讨伐伪军的战役,是八路军主动发起的较大规模的进攻作战,是华北敌后抗日军民经积蓄力量、发展壮大后准备反攻的必然结果。这说明,八路军已在一定程度上夺取了战场主动权,具备了攻势作战的能力,局部反攻的条件开始成熟

日本弹丸之地,人口,资源跟不上战场上的消耗,他又开辟太平洋战场,战线长,消耗多,本来就小,还开辟了马来,菲律宾,朝鲜等,战线长,持久

豫湘桂战役1944年底结束,而日本是1945年8月15日投降的,在此之间中国军队有没有进行大规模反攻?有的...

豫湘桂战役1944年底结束,而日本是1945年8月15日投降的,在此之间中国军队有没有进行大规模反攻?有的话是哪些战役?
中华网论坛>史林>正文
中国军抗日战争第一王牌,抗战战略大反攻----两河战役
作者:航空母舰克心1
发表于:2021-05-16 13:15:25
  上接《 中国军抗日战争第一王牌,竟从黄埔江打到了印度洋.》、《中国驻印军2----印度出击,李家寨初战露锋芒》。

  一、出国抗战

  抗战时期,不算东北,中国和日本的海洋距离有多远?是1000公里还是500公里??或300公里?都不是,实际上只有140公里,140公里,这就是中国福建和日本统治的澎湖的距离。。。对现代交通而言而言,很难想象。

  在中国的8年抗战之中,中国一共进入它国对日作战约有10次半,这包括1942年之后的远征印缅的三支中国陆军部队,还有6次远征的是中国的空军部队,据说:原来还准备派遣两个主力师参加欧洲对德作战,后来没能成行。

  中国的空军在抗日战争中对日作战的战绩大吗?对抗战有无影响?答案是肯定的,不但战绩好,而且影响非常大,尤其是以“飞虎”队著称的中美空军,甚至还影响了抗日战争的战场走向。

  从1937年813的淞沪战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尤其是在抗战的初期,日本还尚未在中国大陆上修建其空军机场,而其本土离中国也较太远,一般进攻中国战场的主要是海军的航空母舰上的小型舰载机,和日本空军台湾基地起飞的中型轰炸机。不时的轰炸中国的机场、城市平民百姓和作战阵地,而当时对中国战场威胁最大的要算是日本统治的台北松山机场。

  为此,中国第一次出国作战。奇袭炸毁了日本的台湾松山机场,后来的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或许就是中国袭击日本松山机场的翻版。

  第一次攻击日本

  1938年2月23日,被聘请来中国作战的中国空军苏联志愿队编成的轰炸机编队,驾驶28架轰炸机,出乎日本意料的做出了高空大迂回动作,向下直扑松山机场。在没有任何阻拦情况下,共准确无误的投出了280颗航空炸弹。将日军的松山机场全部摧毁。共炸毁了日机12架,飞机库3个,营房10栋,摧毁了3年的航空备用汽油和机场运行设施。

  此后中国空军在3个月后,再次出击日本本土, 1938年5月20日,中国军的空军,为表示中国的抗战决心,在陈纳德的指导下,中国军用仅有的两架美式“马丁B-10”远程轰炸飞机,再次出击日本本土,采用“先礼后兵”的策略,在日本的佐世保、佐贺、久留米、福冈、熊本等地用轰炸机投下约100万份抗战宣传单。两机分别安全返航。成为最先进入日本本土对日进行轰炸攻击的机群。
名称: 湘西会战
地点: 湖南省西部地区
时间: 1945年4月至6月
参战方: 中国、日本
结果: 日军败退
参战方兵力: 日军:五个师团 , 中国:9个军26个师
伤亡情况: 日军伤亡27000人 , 中国军队伤亡26600人
主要指挥官: 王耀武/坂西一郎
文章标题: 日本投降前,中国战场是否已经进入了全面战略反攻阶段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17790.html
文章标签:反攻  中国  战场  阶段  战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