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何评价邓稼先

时间: 2021-06-11 19:02:2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9次

如何评价邓稼先

如何评价邓稼先的一生?

邓稼先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领导者,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研发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被称为“两弹元勋”。

杨振宁邓稼先

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因大出血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邓稼先

1985年邓稼先的老朋友、老同学杨振宁看望身患癌症的邓稼先时,问起国家为两弹研发的有功人员颁发奖金的事情。邓稼先说:“奖金20元,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那时候,国家经济困难,发给整个“两弹”科研队伍的奖金总数仅仅1万元钱,受奖机构自身又拿出一部分钱按照10元、5元、3元的级别分下去。邓稼先当时拿到了最高的奖励级别,但每一个“弹”只有10元钱。

杨振宁兄弟和邓稼先

这或许就叫做爱国吧!

每次说到钱学森钱老,小侯我总是怀着激动的心情想对钱老表达我的尊敬,这是因为从小时候,小侯就拿钱老当做偶像。废话少说,先上一张男神的照片。

钱老的事迹相比大家都很了解:1911年出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前身)。1935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后成为大科学家冯·卡门的学生,并且是冯·卡门最重视的学生。新中国成立之后,艰难归国,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奠定了新中国火箭事业,航天事业,国防事业的基石。而美国人评价钱学森“抵得上美军五个师”。

那么如此说来,与钱老共同被称为“两弹元勋”的邓稼先价值如何呢?

以下便是邓老的璀璨的经历:

1924年6月25日,邓稼先出生在安徽怀宁县。1941年,年仅17的邓稼先进入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合并而成)。1947年,通过美国研究生考试并在第二年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两年便修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此时的邓老才26岁,人称“娃娃博士”。后来邓老的研究引起了华盛顿的注意,打算用更好的科研条件、生活条件把邓老留在美国,这对于邓老来说肯定是很大的诱惑,那无异于是“天堂”。邓老的老师和同校好友也劝他留下,可是再好的条件也难掩邓老的“赤子之心”,于是毅然回国。邓老与杨振宁与杨振平是一生的好兄弟,三人当中只有邓老选择回国可见邓老的品格。

在小侯眼里:说钱老“抵得上五个师”这是在华盛顿的算盘下得出的结论。可是对于北京来说,钱老可不止这个价,邓老也不止这个价。若没有钱老与邓老,那么今天的北京或许就会被种“蘑菇蛋”了,因此在我们心中钱老与邓老是无价的。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西方国家对这个崭新的国家投来颇为不屑的眼光——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国家什么都没有,“一穷二白”,既没有伟大的科学成就,也缺乏科技领头人物。

这种现象,随着一批满怀爱国主义情怀的留学知识分子冲破艰难险阻从国外回来,才得以改变。

邓稼先就是其中一名留学知识分子。

邓稼先是安徽怀宁人。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就在毕业的当年,邓稼先放弃了美国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历经艰辛后回到祖国,参加新中国建设事业。

回国后,邓稼先便接受了研制原子弹的任务。从此,他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任务中去,冒着酷暑严寒,在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度过了整整8年的单身汉生活。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研发原子弹最艰难的时候,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全部专家,甚至连一张纸片都不留下。苏联人讥讽地说:“离开外界的帮助,中国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就守着这堆废铜烂铁吧。”

面对这种情况,邓稼先毫不气馁。科学家们决心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研制出我国的“争气弹”。

由于条件艰苦,邓稼先与同事们不得不使用算盘,来进行极为复杂的原子理论计算。为了演算一个数据,一日三班倒。算一次,要一个多月,算9次,要花费一年多时间,又请物理学家从出发概念进行估计,确定正确。这样,邓稼先与年轻的同事们一样,常常通宵达旦,废寝忘食

“时间不够用啊!”邓稼先不觉苦,不觉累,深感时间的短暂,要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

在进行充满危险的原子弹实验时,邓稼先亲力亲为。

一次爆炸失败,大家面面相觑。邓稼先说:“谁也别去,我进去吧。你们去了也找不到,白受污染。我做的,我知道。”他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最后证明是降落伞的问题。

就是这次事故,使得邓稼先受到严重的辐射。回到北京检查,发现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

终于,在邓稼先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了。随后,他们又以惊人的速度研制成功了氢弹,创造了从原子弹到氢弹的最短世界纪录——两年零八个月。

然而,邓稼先还来不及体味胜利的喜悦,他就病倒了。由于前面的那次实验,邓稼先受到严重的辐射,患上了直肠癌。

这时候,一个从美国来的同学兼朋友来看望他。

这人就是杨振宁。杨振宁是邓稼先在西南联大和普渡大学的同学。他们有着几十年的深厚感情。这一件,杨振宁来到中国探亲,回去之前,前来看望病重的邓稼先。

杨振宁故意试探邓稼先说:“在美国听人说,中国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帮助研制的。这是真的吗?”邓稼先请示了周恩来后,写信告诉他:“无论是原子弹,还是氢弹,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

杨振宁看后激动得流出了泪水。

作为“两弹”元勋,邓稼先常常被人问到,搞“两弹”得了多少奖金。邓稼先总是笑而不答。在这次看望时,杨振宁也问了同样的问题。

杨振宁痛心地问他:“老同学,国家到底给了你多少奖金啊,值得你把命搭上?”

杨振宁不相信,说:“您不是在开玩笑吧?”杨振宁在美国的科研经费,最小的一笔远远不止这个数。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他们拿到的奖金更是高出十万倍。

邓稼先认真地说:“是事实,不是玩笑。”

原来,由于国家经济困难,从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1985年首次颁奖,21年中,没有发过奖状,也没有发过1分钱奖金。1985年,国家发给整个“两弹”科研队伍的奖金总数仅仅1万元钱,受奖机构自身又拿出一部分钱按照10元、5元、3元的级别分下去。邓稼先当时拿到了最高的奖励级别,但每一个“弹”只有10元钱。

所以,邓稼先搞“两弹”总共得了20元奖金。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患直肠癌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邓稼先院士是安徽怀宁县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是著名的清代篆刻家、书法家邓石如的六世孙,他爷爷叫邓艺孙,是著名的教育家,在湖南读书时得到了曾国藩、左宗棠的青睐。他父亲叫邓以蛰,是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哲学系教授,虽然是教哲学的,可邓以蛰最大的成就是美术家,他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之一。

也就是说,邓家是书香世家,几代人都是优秀的“文科生”,邓稼先却成了优秀的“理科生”。

1941年邓稼先进入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受业于王竹溪、郑华炽等著名教授,以良好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业。然后抗战胜利了,他则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

当时在北大当助教算是非常不错的工作了,不过邓稼先却想去美国接受更先进的教育,以便学后,回来报效祖国。

1947年邓稼先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他天资聪颖,天赋非凡,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当时年纪26岁,成为了一名“娃娃博士”。

邓稼先这样的天才,自然成为了美国政府关注的对象,他们打算用更好的科研条件、生活条件把他留在美国,他的老师也希望他留在美国,同校好友也挽留他,但邓稼先婉言谢绝了。

1950年10月,他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和二百多位专家学者一起回到国内。

然后这位优秀的科学家,通过几十年孜孜不倦的研究,成为了我国的“两弹一星”元勋,他和千千万万奋斗在两弹一星研究及其他工作的工作者们,为我们撑起了最好的一顶保护伞。

邓稼先院士和杨振宁是世交,他们俩的父亲就是很要好的朋友,所以他们俩是发小,后来都曾就读于北京崇德中学、西南联大,所以又成了校友。当时杨振宁的学习成绩要好于邓稼先,所以杨成为了邓崇拜的目标,而他们俩共同的目标则是“将来事业有成时,一定要报效祖国!”

而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邓稼先在祖国最需要他的时候,在祖国困难的时候,毅然放弃了优越的条件,回国建设新中国。而杨振宁选择留在了美国从事科学研究。

回国后邓稼先的科研条件,生活条件是非常艰苦的。

首先是要做好保密工作,去干什么连妻子都不能说,然后接受了钱三强院士的邀请,参加核武器的研究后,他便将自己“隐身”了,以至于家人一二十年不知道他去哪了。

为了搞出中国人的“争气弹”,邓稼先在条件艰苦的罗布泊沙漠,和其他工作人员一同奋战着:那时,由于条件艰苦,同志们使用算盘进行极为复杂的原子理论计算,为了演算一个数据,一日三班倒。算一次,要一个多月,算9次,要花费一年多时间,又请物理学家从出发概念进行估计,确定正确,常常是工作到天亮。而作为理论部负责人的邓稼先院士当时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一个太阳不够用嘛。意思就是每天日子能长点多好啊。

而从事核武器的研究,不仅条件艰苦,还是一件非常危险的工作,因为核辐射可不是闹着玩的。可杨振宁院士却不顾危险,从1964年到1984年,在这长达20年时间里邓稼先一共参与32次核试验,其中亲自去罗布泊参与现场指挥工作就多达15次。1979年,邓稼先在寻回未爆的核武器弹头时,身体受到了核辐射影响。

可是他依然坚持带病工作,1984年邓稼先参加了他最后的一次核试验。而这次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邓稼先高兴极了,还写了一首诗:“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

1985年,因直肠癌邓稼先于7月30日住院。这时,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他进了医院,再也没能走出来。

在这期间,他的好友杨振宁来到了医院看望他,见到躺在床上才61岁,却已经走到生命尽头的好朋友,杨振宁伤心的问道:“国家到底给了你多少奖金啊,值得你把命搭上”。

邓稼先冲着老朋友笑了笑,吃力的伸出了两个手指头,对他说:“二十块,原子弹十块,氢弹十块(这是事实,当时国家给研究核武器的工作人员发了奖金,不记得是十万还是多少,这在当时是笔大数字,可是分到每个人手上却不多,十块钱已经是最高等级的奖金)”。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病去世,年仅62岁。

邓稼先是两弹元勋,他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力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怎样评价邓稼先?

邓稼先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是我国的“两弹”之父。他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进入美国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他完全可以留在美国并可以拥有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待遇,但他毅然回到了祖国。
回到祖国不久后,钱三强把邓稼先叫到办公室,对他说:“国家需要放个“爆竹”让你去做,怎么样啊?”他义无反顾地同意了。后来,他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做各种实验,终于发明了原子弹、氢弹,为祖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邓稼先是两弹元勋,他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力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2021·黄石)“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这是对模范人物邓稼先的真实写照。
“两弹一星”元勋,共和国的科技带头人
好人!一生奉献给中国,但文革时遭整,中国人民向他致歉。

哪些名人评价了邓稼先?怎么评价的?????

杨振宁: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的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去世;时任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专程从外地赶回北京参加邓稼先的追悼会,他说:“邓稼先同志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典范,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骄傲。”

稼先逝世,我极悲痛!——邓稼先的岳父、全国政协副主席、90高龄的许德珩老人也在他送的大幅挽幛上悼念邓稼先;在地球的另一面,远隔万里重洋的昔日好友杨振宁教授怀着无限悲痛的心情,也给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教授发来了唁电。

扩展资料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 

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邓稼先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他的祖国中国的强盛,为了中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他是最具有农民朴实气质的科学家。邓稼先敏锐的眼光使中国的核武器发展继续快步推进了十年,终于赶在全面禁止核试验之前,达到了实验室模拟水平。
核工业部为表彰邓稼先20多年来为发展中国核武器做出的重大贡献,为使他那不计名利、甘当无名英雄和艰苦奋斗、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号召广大科技人员向他学习。
杨振宁:
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的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文章标题: 如何评价邓稼先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9170.html
文章标签:评价  邓稼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