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笔记: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时间: 2021-04-24 14:52:46 | 作者:站在未来看现在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2次

笔记: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A,从创造者来讲: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B,从阶级属性来讲: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极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3,认识马克思的3个方面:

A,基本立场:始终站在人民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B,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C,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辩证分析,历史分析,群众路线的方法等。

4,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该致力于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的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5,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产生人类意识以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知识现象。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2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世界上的这两大类现象和活动,都不能不涉及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6,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7,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8,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9,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10,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组织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它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话,是人的对象世界。

1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

12,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应注意第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第三,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13,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3层含义:

A,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B,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C,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14,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15,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反之亦然。第二,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16,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7,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

18,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B,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C,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趋势。

19,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B,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度的决定力量。

20,矛盾中又分根本矛盾,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根本矛盾,是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久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C,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22,综合思考的方法,是把整体分解到各个因素上,然后把对象的各个本质的方面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3,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24,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是有条件的:

A,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B,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包括形成实践理念,制定实践方案,运用实践手段等。

C,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化为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

D,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

25,政治法律思想包括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政治思想是人们关于社会关系,政治制度和设施的观点、理论的总和,法律思想是人们关于法的关系、制度和设施的观点,理论的总和。政治法律思想是随着阶级和国家出现而产生的,是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

26,宗教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宗教本质上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是由对神灵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们命运的一种意识形态。从其生产根源看,宗教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和缺乏科学知识,以及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无知和恐惧,从而产生了各种形式的宗教观念。阶级压迫给劳动人民带来苦难而人们又不能科学的解释这些社会现象,是宗教产生的又一重要根源。宗教最初是被压迫者对现实苦难的叹息和抗议,而后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统治被压迫者的思想工具。

27,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能动性。所以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

28,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文化之中蕴含着人类的智慧,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在根本上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举凡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文化都能起到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

29,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深入理解生产力范畴,需要把握生产力的水平、性质、状况和发展要求等重要方面。

30,生产力的水平是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生产力的性质是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表现为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生产力状况是这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状态。

31,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结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如何,主要取决于生产工具的质量和数量;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32,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提决定的,所以是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

33,生产关系作为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物。可是这些关系总是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出现。例如资本的直接表现形态是生产中物的要素,但它实质是一种生产关系。所以马克思说,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这表明,分析生产关系必须透过“物”后面的人与人的关系。

34,历史上在社会中站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占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产品分配上不存在剥削。

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少数非劳动者占有,劳动者占有很少或根本没有生产资料,并在生产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人与人的关系包含剥削关系。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现阶段,这两种基本类型的生产关系是并存的,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必将取代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3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36,马克思明确指出,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该时代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37,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理解要把握2点:

A,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社会实际运行过程是复杂的,在一定社会内部往往存在着多种而不是单一的经济关系,有前一社会残存的经济基础成分,也有未来社会的经济基础的萌芽,以及在几个社会形态中都有的以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小生产的生产关系。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基础。

B,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具体,在实践中它总是与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此,经济体制的选择是否得当,对于基本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和生产力发展往往起着极为重大的作用。

38,国家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39,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作为强制性的力量应运而生。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它是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的暴力机关,以保障其在政治上也成为统治阶级。国家是一种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有组织的力量。作为政治统治亦即阶级统治,国家是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的;但“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因为,国家的产生和存在过程,是与社会管理职能的独立化过程并行不悖的。当国家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时,它实际已经在起着管理社会生活的作用;当国家在管理社会生活时,它并没有失去其阶级统治的性质。

40,马克思主义依据国家的性质和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应地将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它表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一般来说,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

4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在实际运行中是极为复杂的。

A,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

B,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矛盾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则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则变为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

42,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43,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因此,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

44,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2个途经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利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45,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与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是商品经济的高级或发达形态。

46,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以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低下,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

47,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商品经济得以生产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48,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A,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C,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额度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脑力和体力的消耗。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49,任何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

50,马克思认为:在私人劳动产品的偶然的不断变动的交换比例中,生产这些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起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因此,价值量由劳动时间决定是一个隐藏在商品相对价值的表面运动后面的秘密。

51,价值规律的作用:

A,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B,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52,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

A,可能会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B,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C,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53,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必须从理解劳动力成为商品入手。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这包括3部分:

A,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54,资本家之所以能够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把工人变成雇佣工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

55,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原则。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的规律,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56,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这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就像黄金本身并不是货币,砂糖并不是砂糖的价格一样。

57,在生产自动化的条件下,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相对减少,而从事科研、设计和管理劳动的人员在日益增加,“总体工人”中的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强度日益提高,从而成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劳动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58,资本是在运动中增值的,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的周转。如果每次资本周转带来的剩余价值一定,则资本周转越快,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很多,关键因素有2个:资本周转的时间;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5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A,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B,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60,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表现出的进步作用:

A,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曾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B,由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使人们摆脱了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的分封割据状态、等级压迫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因而使人民群众享有了比在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更多的社会政治自由。

C,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经验,这对于社会进步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6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局限:

A,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B,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C,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D,政党恶斗相互掣肘,决策效率低下,激化社会矛盾。

62,垄断的产生的原因:

A,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B,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C,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形成垄断。

63,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因为:

A,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B,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C,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64,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65,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的形成,关键在于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了决定作用,从而阻碍了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限制了利润平均化的趋势,这样一来,垄断资本家有可能长期的获得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垄断利润。

66,垄断利润的来源:

A,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B,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C,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

D,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67,垄断价格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整个社会所生产的价值总量,它只是对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作了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全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所以,垄断价格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体现。

6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6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B,经济被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C,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7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A,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满足国家机构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高科技,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和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

B,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出售给私人,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开办合营企业,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合并,国有企业对私人企业进行参股和国有企业转由私人租赁或承包经营。

C,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货,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有保证的国家市场;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直接、间接地资助私人垄断企业;国家社会福利开支,提高社会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为私人垄断企业创造市场条件。

D,宏观调节和微观控制。

宏观调节:主要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干预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

微观规制: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主要有3类:反托拉斯法(反垄断)。公共事业规制,主要针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产业,包括电力、电信、交通、天然气、自来水等一些公用事业,主要规制内容有服务收费、收益率、价格等。社会经济制度,包含各种产权权益。

7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资产阶级国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调节经济过程和经济活动,这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

C,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D,最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信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72,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

A,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

B,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赚取高额垄断利润。

C,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D,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73,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3种

A,借贷资本输出:由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银行、企业把资本贷给其他国家的政府、银行或企业。

B,生产资本输出:国外直接投资,独立创办企业,与国外资本合营,或者收购国外已有的企业等。

C,商品资本输出:私人资本输出(私人对外直接投资等)和国家资本输出(政府及所属的金融机构的对外贷款)。

74,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具有5个特征:

A,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B,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C,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D,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E,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75,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A,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B,贸易全球化

C,金融全球化

D,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76,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B,跨过公司的发展

C,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77,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B,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C,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D,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的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78,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是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两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股份公司成为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取代个体资本所有制成为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A,私人股份所有制:一种私人资本家联合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其特点是资本占有主体多元化,而资本的使用具有整体性,作为资本所有者的股东,仅凭借所有权凭证(即股票),以股息的形式得到一部分剩余价值,整个股份资本由职业经理人直接管理和控制,生产资料的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发生分离,所有权与控制权不再统一。

7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A,国家资本所有制: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其特点是,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时推行政府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

B,法人资本所有制: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其特点是,各类法人(企业法人和机构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企业的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之手,法人股东凭借手中集中化的控制权干预甚至直接参与公司治理,监督和制约管理阶层的经营行为,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

80,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

A,职工参与决策

B,终身雇佣

C,职工持股

8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A,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B,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上的剥削制度,无止境地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规律。只要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还存在,只要生产剩余价值的规律还发生作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就不会发生变化。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生产资料私有制依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特征的资本雇佣劳动的制度依然存在并运行着。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和方法。

82,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

A,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B,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83,资本主义自身的局限性: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该矛盾的存在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B,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引发经济危机。

C,资本家阶级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运行,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

84,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经济危机至少证明2点: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它没有能力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

B,这种生产力本身以日益增长的威力要求消除这种矛盾,要求摆脱它作为资本的那种属性,要求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那种性质。

85,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形态,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都是以使用价值的获取和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为主要目标的,受到剥削者自身的物质生活需求和被剥削者自身的生理条件的限制,社会生产的规模非常小,都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活动,生产手段都非常简单,技术水平十分低下。资本主义是以价值作为追求目标的,对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追求不受财富的使用价值形态的限制,价值形式的财富和积累可以无限制的扩大。这样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作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生存的意义,就是无止境地追求剩余价值,因而必然想尽一切办法来增大剩余价值的生产,迫使资本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效率。

86,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从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来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不断发展。如果说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形成,那么,资本的不断积累使社会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而大规模的生产本身必然会冲破私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资本的不断积累必然提高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这在客观上势必导致生产的集中和资本的集中,使资本的社会化占有成为可能;资本的不断积累使对生产过程的管理社会化了,相应地派生出管理社会化大生产的管理人员和专业的管理机构,而这些都弱化甚至排斥私人资本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总之,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派生的各种矛盾在资本积累中不断发展,激化到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无法使之释放时,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就将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这是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所具有的客观历史趋势。

87,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是资本家的个人所有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便产生了由许多单个资本联合投资的股份资本。股份资本所有制是资本社会化的一种形式。此后又出现了法人资本所有制和国家资本所有制,这是资本社会化形式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股份企业,也和合作工厂一样,应当被看做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度形式。

88,发展社会劳动的生产力,是资本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资本正是以此不自觉的创造着一种更高级的生产形式的物质条件。

89,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学思想,主张整个社会应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

90,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这样。由此得出一个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91,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从经济方面来看,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在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到工业国的转变。与这种发展战略相适应,在经济体制方面,主要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竞技模式。从政治方面来看,主要是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质,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率的监督机制。

92,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个年轻的制度,一在探索。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B,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渐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C,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D,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并巩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E,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F,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93,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式和条件所决定的。

B,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94,在全世界发展共产主义,首先将取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取决于这些国家所经历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文章标题: 笔记: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3909.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