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为什么中国古人二十岁行冠礼才成年,但十三四岁就能结婚了

时间: 2021-04-20 10:08:1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9次

为什么中国古人二十岁行冠礼才成年,但十三四岁就能结婚了

古代男子20岁行及冠礼,为何女子不是20岁行及笄礼?

因为及笄是成年,女子如果等到20岁才成年,那么就会影响女子的婚嫁和生育。古代人成年时,往往会举行隆重的仪式。男子在20岁时会举行及冠礼,女子15岁时会举行及笄礼。明明都是成年,女子成年的时间比男子的快,这是为什么呢?

1.女性比男性早熟。

首先,从人体的生理构造来说,女性的身体往往是比男性的身体更快成熟的。男性发育的速度会比女性发育的速度慢。即便是到现在,女性结婚的年纪也比男性的早2年。古代人肯定也是发现了这个情况,因此女性成年的年纪会比男性的要小。女性身体更快发育完成,说明她们已经可以进行婚嫁和生育了。

2.促进婚嫁。

古代人成婚的年纪都比较小。男子即便是等到20岁成年后结婚,也不算晚。而女子如果也是20岁成年,在20岁前后结婚,已经算是晚婚了。而古代一直都是提倡着早结婚的。因为古代人认为女儿是“外人”,总有一天要离开家里。因此他们会考虑到养女儿的成本,便会更支持女子早婚。另外就是为了提高生育。

3.提高生育。

上文提到了,女子性成熟的年纪比较早,因此她们在15岁婚嫁时,就已经能够怀孕生子了。而古人的寿命都比较短。早点成婚就能早生育,往往孩子也会更多。从家族的角度看,孩子多是子孙兴旺的表现,从国家的角度看,新生儿多代表人口增加,国力强盛。因此,女性早成婚是更有利于人口的增长的。

总的来说,女子20岁女子及笄,是因为女子更早发育,早点成婚可以促进婚嫁和生育。不过早婚也代表着古代女性要更早面临家庭的负担,承担起管家的责任, 很多女性要在短时间内转换身份,也是相当地不容易。

中国古代把十岁、二十岁、三十岁一直到一百岁称为什么?

古代各个年龄段的称谓:

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初度:周岁。《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

生小:幼年。《孔雀东南飞》“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始龀: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

年的代称。

教数:9岁。

外傅:10岁,出外就学。

束发:束,捆,结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

古代年岁的别称。

舞勺:13岁。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舞象:男十五岁~二十岁。

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弱,弱小。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强壮:指四十。《续焚书》卷一·书汇:兄虽强壮之年,然亦几于知命矣

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耳顺):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耄耋:指八九十岁

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拓展资料:

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年龄称谓-百度百科

10岁:

1.   幼学、幼10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2.   外傅之年:儿童10岁。外傅是指古代贵族子弟至一定年龄出外就学所从之师。

20岁:

1.    加冠:指男子20岁。古时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2.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3.      弱冠:年满20岁的男子。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4.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30岁

1.    而立(而立之年):出自孔夫子名言,不多解释。

2.    始室:30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3.     克壮:正当壮年。古代三十岁为壮。唐·魏征《是渐不克终疏》:“贞观之初,时放克壮。”

4.     半老徐娘:女子30岁。

40岁

1.   不惑(不惑之年):出自孔夫子名言,不多解释。

50岁


1.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2.    半百:很好理解,一百岁的一半。



3.     知天命、知命之年:出自孔夫子名言,不多解释。

60岁


1.   耳顺、耳顺之年:均指60岁。出自孔夫子名言,不多解释。


2.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3.     花甲、花甲之年: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


4.     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对应的90岁为上寿。


5.      耆: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70岁

1.    从心之年:出自孔夫子名言。


2.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3.     耋[dié]: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80岁


1.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2.    中寿:指80岁以上。


3.     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90岁


1.    上寿:九十为上寿,对应的60岁为下寿。


2.     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100岁


1.    期颐、期颐之年:指百岁高寿。《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拓展资料:

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参考资料:年龄称谓    百度百科

十岁以下称黄口,男子二十称弱冠,三十称而立,四十称不惑,五十称知天命,六十称花甲,七十称古稀,八十至九十称耄耋,一百称期颐。当然还有其他称法,如六十称耳顺等。
而立,不惑,天命,耳顺,从心文年,

古人行冠礼的年龄

古代男子二十行冠礼
冠礼起源于原始社会,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汉族的冠礼具体浓郁的中国味,在汉字文化圈中最具有代表性。冠礼表示男女青年至一定年龄,性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成年礼(也称成丁礼)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才能获得承认。
华夏族的成年礼,为男子冠礼,女子笄礼。
经书记载,实行于周代。按周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然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多提早行礼。传说周文王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而冠。古代冠礼在宗庙内举行,日期为二月,冠前十天内,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十日内无吉日,则筮选下一旬的吉日。然后将吉日告知亲友。及冠礼前三日,又用筮法选择主持冠礼的大宾,并选一位"赞冠"者协助冠礼仪式。行礼时,主人(一般是受冠者之父)、大宾及受冠者都穿礼服。先加缁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后授以爵弁。每次加冠毕,皆由大宾对受冠者读祝辞。祝辞大意谓:在这美好吉祥的日子,给你加上成年人的服饰;请放弃你少年儿童的志超,造就成年人的情操;保持威仪,培养美德;祝你万寿无疆,大福大禄。然后,受礼者拜见其母。再由大宾为他取字,周代通常取字称为"伯某甫"(伯、仲、叔、季,视排行而定)。然后主人送大宾至庙门外,敬酒,同时以束帛俪皮(帛五匹、鹿皮两张)作报酬,另外再馈赠牲肉。受冠者则改服礼帽礼服去拜见君,又执礼贽(野雉等)拜见乡大夫等。若父亲已殁,受冠者则需向父亲神主祭祀,表示在父亲前完成冠礼。祭后拜见伯、叔,然后飨食。此加冠、取字、拜见君长之礼,后世因时因地而有变化,民间自十五岁至二十岁举行,各地不一。清中期以后,多移至娶妇前数日或前一日举行。
某些地区自宋代以来,仪式简易,不宴请宾客,仅在本家或自家范围内进行。《仪礼•士冠礼》贾公彦疏:"诸侯十二而冠也。若天子,亦与诸侯同,十二而冠……《大戴礼》云:'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左传》云:'冠而生子,礼也。'"又《仪礼•士冠礼》:"始加(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再加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三加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老无疆,受天之庆。'"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八九:"[冠礼]是自家屋里的私事,有甚难行?关了门,将巾冠与子弟戴,有甚难?"
古人行冠礼的年龄?首先我们要知道,“弱冠”是称号,“加冠”一种礼仪,古代男子20岁时,需要加冠礼,即男子满20岁弱冠,行加冠礼,表示成年。所以正确的说法为,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
冠礼起源于周代,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汉族的冠礼具体浓郁的中国味,在汉字文化圈中最具有代表性。冠礼表示男青年至一定年龄,性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成年礼(也称成丁礼)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才能获得承认。 [1]
汉族的成年礼,为男子冠礼,女子笄礼。
经书记载,实行于周代。按周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然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多提早行礼。传说周文王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而冠。古代冠礼在宗庙内举行,日期为二月,冠前十天内,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十日内无吉日,则筮选下一旬的吉日。然后将吉日告知亲友。及冠礼前三日,又用筮法选择主持冠礼的大宾,并选一位“赞冠”者协助冠礼仪式。行礼时,主人(一般是受冠者之父)、大宾及受冠者都穿礼服。先加缁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后授以爵弁。每次加冠毕,皆由大宾对受冠者读祝辞。祝辞大意谓:在这美好吉祥的日子,给你加上成年人的服饰;请放弃你少年儿童的志超,造就成年人的情操;保持威仪,培养美德;祝你万寿无疆,大福大禄。然后,受礼者拜见其母。再由大宾为他取字,周代通常取字称为“伯某甫”(伯、仲、叔、季,视排行而定)。然后主人送大宾至庙门外,敬酒,同时以束帛俪皮(帛五匹、鹿皮两张)作报酬,另外再馈赠牲肉。受冠者则改服礼帽礼服去拜见君,又执礼贽(野雉等)拜见乡大夫等。若父亲已殁,受冠者则需向父亲神主祭祀,表示在父亲前完成冠礼。祭后拜见伯、叔,然后飨食。此加冠、取字、拜见君长之礼,后世因时因地而有变化,民间自十五岁至二十岁举行,各地不一。清中期以后,多移至娶妇前数日或前一日举行。
某些地区自宋代以来,仪式简易,不宴请宾客,仅在本家或自家范围内进行。《仪礼·士冠礼》贾公彦疏:“诸侯十二而冠也。若天子,亦与诸侯同,十二而冠……《大戴礼》云:‘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左传》云:‘冠而生子,礼也。’”又《仪礼·士冠礼》:“始加(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再加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三加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老无疆,受天之庆。’”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八九:“[冠礼]是自家屋里的私事,有甚难行?关了门,将巾冠与子弟戴,有甚难?”
文化编辑
“冠”,《说文解字》解为:“弁冕之总名也。”冠字有三从,从“冖”,即以布帛蒙覆;徐锴曰:“取其在首,故从元。古亦谓冠为元服”;从“寸”,而“寸”字有两意:《汉书·律历志》云:“度量衡皆起于黄钟之律,一黍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一尺。又寸者,忖也,有法度可忖也。凡法度字皆从寸”。所以,《说文》说:“冠有法制,故从寸。”
首上之服,即首服,总称“冠”。这是广义之“冠”。“冠”还有狭义,指首服中等级较高的一类,是古时贵族的首服。其中,又可细分为“冠、冕、弁”等类型。
《礼记》:“冠者礼之始也。”华夏文化是礼仪的文化,而冠礼就是礼仪的起点。
礼文化是华夏文化的核心,礼仪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种类型,冠礼属于嘉礼的一种,它是一个新的成人第一次践行华夏礼仪,冠礼也是冠者理解华夏礼仪的起始,进入华夏礼仪系统的起始。《礼记·内则》把一个人的生命划分为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二十而冠,始学礼”,二十岁,是学习和践行华夏礼仪的开始,一个孩童,经过了冠礼的教育和启示,获得新的思想导引和行为规约,在冠礼的引导下,真正进入华夏礼仪的语境。《礼记·冠义》篇系统阐述了“冠礼是礼仪的起始”的观念。它说: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
是故古者圣王重冠。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故冠于阼,以著代也。醮于客位,三加弥尊,加有成也。己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见于母,母拜之,见于兄弟,兄弟拜之,人而与为礼也。冠玄端,挚于君,以挚见于乡大夫、乡先生,以成人见也。
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与。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也。故圣王重礼。故曰冠者礼之始也。”
简单地说,举行冠礼就是要提示行冠礼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能履践孝、悌、忠、顺的德行,才能成为合格的儿子、合格的弟弟、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只有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人,也才有资格去治理别人,才能继承和发扬华夏礼仪文明。因此,冠礼就是“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换句话说,冠礼是华夏礼仪在华夏成员心中的“奠基工程”、“基础工程”,所以,儒家将冠礼定位于“礼仪之始”,给了它极高的文化地位。
1.《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先民以男子20岁、女子16岁为成人的年龄门槛。冠礼基本上在此时举行。
2.行冠礼的年龄也会因不同地方而别。福建省多数地方都以十六岁行冠礼,俗称“做十六岁”,不分男女。据《霞浦县志·礼俗》记载:“霞俗,于十六岁时行之。以道士代巫祝,不于祖庙,而以家堂建坛保安,仿古大祝祈福泽求永贞之意,俗称‘做十六岁过关’”。
3.礼俗当因时而变,18岁成人已是现代人的共识,学校组织的十八岁“成人仪式”,可谓是新式冠礼。“18岁成人”不仅符合时代特点和法律要求,也结合了当代青年人身体发育成长的规律,因此我们建议:举行冠礼的时间,最好在行礼者18岁生日前后。当然,一些已过18岁的年轻同胞,出于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对冠礼的实践愿望,虽然已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成人仪式”,但也可以参加冠礼活动。不过,宜在20岁之前而不宜过晚。
冠礼的日期,古人是通过“筮日”即用占筮的方式加以确定。此当弃之不用。我们建议,具体日期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单独举礼时,定在成人者生日(公历农历皆可)或对其有重要意义的日子。(各家庭根据具体情况酌定)考虑到成人者基本为有上学时间安排的中学生,我们建议,举礼日可向学校请假一天(或半天),而学校也应该给假一日以方便孩子们在家举行冠礼。(期待这能成为一种传统)
2.集体举行冠礼时,宜定在有文化内涵及纪念性意义的日子。比如国庆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女儿节(特别适合女孩子行笄礼)、黄帝诞辰日、孔子诞辰日、抗战胜利纪念日等等。 [3]
“冠”为首上之服,即首服,《说文》解为“弁冕之总名也”,“冠有法 制,故从寸”。“笄”为一种饰件,《说文》解为“簪也”,用来固定发髻,形 细长,一头尖细,一头稍粗,粗的一头有突出的装饰,称为首部。加“冠”、 加“笄”(又叫“及笄”)是我国古代汉族成年礼。
加冠及笄又称“冠礼”和 “笄礼”。“冠礼”,是指男子的成年礼,“笄礼”为女子的成年礼。“冠礼”和 “笄礼”合称“冠笄之礼”。由于历史上男尊女卑的传统偏见,古人在言及成 年礼时,一般只称“冠礼”。
冠笄之礼在周代就已产生,它是古人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
为青 年男女举行冠笄之礼,是向其表明他们已由毫无责任的孩童转变为正式跨入 社会的成年人,迈入了生命的新阶段,具备了成年人的能力和资格,要承担 成年人的各种社会责任。冠笄之礼自周代产生以后,在汉代随儒学的崛起进 入了它的第一个繁盛时期。南北朝时期,因社会的动荡而遭受破坏。
隋唐时 期,得到一定恢复,到宋代再次兴盛。后因游牧民族南下,再遭破坏。明朝 建立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清军入关后,逐渐被淡化,几近湮灭。
冠笄之礼是一切人生礼仪的开始,为我国古代社会第一大礼。《礼记•冠 义》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 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 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 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故《仪礼》将 《士冠礼》列为开篇。

《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是说男子到了二十岁要举行冠 礼,并为他取一个字。古代冠礼非常庄重,程序非常严谨。冠礼举行之前十 天内,要先到家庙门外请人卜卦,用占筮的方式确定吉日,若十日内无吉日,
则筮选下一旬的吉日,然后将吉日告知亲友。
冠礼是中国古代在男子20岁时对其施行的成年礼,属于嘉礼的一种。古人认为一个男子在20岁时,正式摆脱童稚,进人成年人 行列。对其进行冠礼,是提酝他以后便要担 负起一个成年人的责任,言谈举止也要遵循社会的种种规范。同时,周围的人也开始把 他当做一个成年人来看待,对其表示尊重。先 泰的冠礼仪式要繁琐一些,后来有所简化。其 大致流程是:在加冠礼之前,通过巫卜的方式选定加冠的日期,并联系好加冠的大宾和协助加冠的m赞冠",行礼那天,主人 <,般 是受冠者之父h大宾及受冠者都穿礼服,授予其冠后,大宾要读一些祝辞,一般是诸如 “从今天起,你就告别你的童稚,步入成年了, 以后你要担负起责任,保持良好的道德情操,
为社会多作贡献,祝你前途无量"之类的。另夕卜,还有一个重要项目便是要给受礼者取宇,之后,除父母与老师可以称呼其名外,其他 人都要称呼其字6加冠仪式后,这个青年还 要到处拜访亲友1当地长官和有名望者0别人也对其表示祝贺和勉励。
追溯起源,成年礼仪式源自原始社会, 至先秦时形成这种过礼的形式,并成为六礼 (冠k婚、丧、祭1飨、相见)之首。需要指出的是,冠礼有时也会在20岁之前举行.因行冠礼后才可以成亲,古代有些贵族子弟成 婚较早,闶此冠礼也经常提前举行,大体上都是在15岁到20岁之间。
文章标题: 为什么中国古人二十岁行冠礼才成年,但十三四岁就能结婚了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3149.html
文章标签:冠礼  就能  中国  二十岁  古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