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犹太历史上的几次灭族灭教危机

时间: 2021-04-15 22:54:19 | 作者:王蛮子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3次

犹太历史上的几次灭族灭教危机

犹太民族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历史上曾经历过多次种族和信仰被灭绝、驱离、同化、湮灭的危机,屡次来到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口。犹太民族又是一个坚韧不拔的民族,凭借着延绵几千年的民族凝聚力和共同的虔诚信仰,始终将一个弱小的民族凝聚在一起,在极端黑暗的日子里,尽管肉体离散,却永不改变民族认同,永不改变宗教信仰,一直走到今天,仍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在西亚、在中东、在北非、在欧洲,乃至全世界,已经很难找到像犹太人这样进入了高收入发达国家又保持了纯正血统和古老宗教的原生民族了。

摩西开创犹太教

犹太人的第一次离散消亡危机发生在三千多年前。公元前17世纪,希伯来人(犹太人的古称)为躲避迦南地区的饥荒,辗转迁徙至今属埃及的歌珊地区定居下来。公元前13世纪,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期间,对希伯来人实行残酷剥削和压迫,强迫希伯来人劳动,搜刮他们的财产,希伯来人完全失去了自由。拉美西斯二世甚至制定了一条残酷的法律,希伯来人的男婴必须溺死,意欲灭绝和同化希伯来人。希伯来人面临极大的生存危机。在种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出现了一位拯救民族的领袖人物——摩西。公元前1230年,摩西带领希伯来人摆脱拉美西斯二世军队的追击,历尽千辛万苦,逃出生活了四百多年的埃及,在西奈半岛的沙漠中颠沛流离40年。此时,许多人对民族前途失去了信心,对未来感到迷茫,有人建议各奔前程,有人开始崇拜、迷信五花八门的偶像,希冀以此改变命运,希伯来人处在流离溃散的危机之中。摩西担负起拯救希伯来种族血脉的重任。在西奈山上,摩西以先知的身份向希伯来人展示了上帝耶和华“赐予”希伯来人的石板,上面刻有著名的“摩西十诫”,中心内容是:1、不可叩拜别的神;2、不可雕塑偶像;3、不可妄称上帝的名;4、当守安息日为圣日;5、当孝敬父母;6、不可杀人;7、不可奸淫;8、不可偷盗;9、不可作假证陷害人;10、不可贪婪别人的妻子、奴婢、财产等。“摩西十诫”的创立,标志着犹太一神教的产生,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系统性的成文宗教。在远古时代人类普遍流行的以迷信祈福为主要目的的多神崇拜、鬼神崇拜、偶像崇拜时期,一神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一神教也将犹太人和其他民族区分开来,起到了凝聚犹太民族的重要作用,犹太人有了强烈的族群认同,使犹太人在西亚以及北非、欧洲长达几千年的种族大融合中保持了种族独立。

大祭司耶何耶大拯救犹太教

公元前930年,希伯来人12个部落分裂成两部分,北部称以色列王国,建都撒玛利亚,南部称犹大王国,建都耶路撒冷。

以色列王国第七任国王亚哈和正妻耶洗别有个女儿亚他利雅,嫁给了犹大第五任国王约兰,他们有一个儿子亚哈谢。约兰死后,亚哈谢成为犹大王国第六任国王。公元前841年,亚哈谢在以色列王国的一次兵变中被杀,亚哈谢的儿子约阿施刚出生不久。亚哈谢的母亲亚他利雅篡取了王位,成为犹大国王,这也是犹太历史上第一位女王。这个具有一半腓尼基血统的女人,给犹大王国带来了血腥的杀戮,还差点毁灭了犹太教。

亚他利雅上台后即对大卫后裔大开杀戒,全数屠灭,斩草除根,连仆人婢女都不放过。亚哈谢刚出生不久的小王子也是亚他利雅的亲孙子约阿施被他的姑姑所救,藏在耶和华的圣殿中,这也是大卫后裔中唯一留下来的男性骨血。亚他利雅掌权的六年中,极力推行起源于苏美尔人的巴力神崇拜,招揽了一批巴力神祭司,在圣殿中竖立起巴力神及其他神灵的塑像,意图废黜摩西创建的犹太教,一些犹太人也跟随亚他利雅放弃了犹太教。

犹大王国人口稀少,地盘狭小,国力不强,周边强国环伺,整个地中海沿岸及西亚地区盛行偶像崇拜,信众如此稀少的一神教很容易被湮没,犹太教危在旦夕。亚他利雅的倒行逆施引起部分犹大王国上层人士的担忧和抵触。此时,犹太教大祭司耶何耶大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他召集耶路撒冷忠于犹太教、忠于大卫家族的显贵人物秘密聚会,决定发动兵变,立六岁的约阿施为犹大国王。他们冲入王宫,杀死了亚他利雅和巴力神祭司,捣毁了巴力神塑像,在全国恢复犹太教信仰。

公元前722年,亚述王萨尔贡二世攻入撒玛利亚,都城被摧毁,2.7万以色列王国的犹太人被掳至亚述帝国,分散发配至边远地带,从此找不到任何有关他们的记载,消失于漫漫历史尘埃中,史称“失落的以色列10部落”,成为世界历史之谜。后来的史学家认为,这些犹太人在漫长的岁月中和当地其他民族融合同化而消亡。

居鲁士拯救犹太种族

公元前589年,当时的犹大王国是西亚强国巴比伦的附属国,备受巴比伦欺凌压迫。当得到埃及将给予军事援助的保证后,犹大国王西底加决定背弃和巴比伦的盟约,发动摆脱巴比伦控制的暴动。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带领大军挥师南下讨伐犹大,西底加向埃及求助,埃及只派出少量军队前来救援,被巴比伦大军击退,巴比伦大军兵临耶路撒冷城下。经过18个月的围困,公元前586年8月,尼布甲尼撒攻入耶路撒冷,城墙被夷平,圣殿、王宫的金银财宝被抢劫一空,所罗门圣殿(也称第一圣殿)被焚毁,圣殿中的约柜永远消失,耶路撒冷成为一片废墟。西底加的所有子嗣被杀害,西底加被剜去双眼,连同犹大王国的王亲国戚、达官显贵,以及能工巧匠等数万人,全部掳往巴比伦,史称“巴比伦之囚”,其余人被贩卖为奴,流散各地,逐渐被同化、湮灭。至此,犹大王国的历史终结。后来的史学家称这一年为“第一圣殿期”结束。

48年后的公元前538年,巴比伦被新崛起的波斯帝国所灭。波斯帝国的创建者居鲁士大帝宣布犹太人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返回耶路撒冷,并将巴比伦掠夺自耶路撒冷的5000余件物品归还犹太人。居鲁士发布诏书:“耶和华嘱咐我在耶路撒冷为他建造圣殿,凡是他的子民,都可以去耶路撒冷为耶和华重建圣殿,愿神与他们同在。”当时在巴比伦境内犹太人已达近20万,其中4万多人选择了返回巴勒斯坦地区,其他人选择了在巴比伦永久定居或迁徙至周边国家,逐步和其他民族融合同化。这四万多人成为今天以色列人的祖先,在西底加之孙所罗巴伯的带领下,开始在圣殿山上建造第二圣殿。因当时犹太人的财产在多年战乱中早已消损殆尽,重建圣殿困难重重,延宕了近20年,直到公元前516年才完成。尽管规模及豪华程度无法与第一圣殿同日而语,但圣殿的再建重新唤起了犹太人极大的宗教热情,使古老的犹太教得以延续。后来的史学家将这一年作为“第二圣殿期”的开始。

居鲁士是犹太历史上最善待犹太人的异族领袖,完全可以这么认为:当犹太人面临灭族危机时,是居鲁士大帝拯救了犹太民族。

以斯拉重新凝聚犹太人

犹太人经过多次流散、迁徙和社会大动荡,同时随着西亚和地中海沿岸地区人类文明进程的加快,犹太人和周边各种族人群的接触、联系日益广泛和密切,宗教信仰也必然受到其他民族多神崇拜的影响,许多犹太人对一神教已不再虔诚和坚守,他们违背了和上帝的约定,有人娶异族女子为妻,不守安息日,不行割礼,有人甚至已经不会说希伯来语了,犹太人有被同化、信仰被淡化的危机,引起了部分犹太高层人士的忧虑。公元前457年,一直留在巴比伦的犹太教大祭司以斯拉得到波斯国王阿塔·薛西斯的允准,来到耶路撒冷。以斯拉到达耶路撒冷后,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要求犹太人休掉所娶的外族妻子,抛弃混血孩子;二是向所有犹太人宣读摩西的《律法书》,使他们回忆犹太人与上帝的契约,回忆犹太教创始人摩西的教诲。史书记载,住棚节那天,圣殿外聚集了许多倾听摩西《律法书》的犹太人,当人们想到自己对摩西的背叛时,不少人捶胸顿足,痛哭流涕。后来,以斯拉死在耶路撒冷,犹太人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怀念这位伟大的先知。以斯拉被犹太人尊称为“第二摩西”。以斯拉是犹太民族以及犹太教历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对犹太人民族认同感的重新凝聚和犹太教地位的强化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以色列国的奠基人赫茨尔

公元前4年,罗马政府废除了犹大的君主政体,不再册封国王,将巴勒斯坦地区设为罗马的海外行省,指派总督管理。罗马派来的总督,一个比一个贪婪,极尽敲诈勒索,搜刮民脂民膏,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对犹太教实行歧视政策,犹太人的宗教活动受到种种干涉和干扰。公元30年,罗马总督彼拉多不顾犹太人的反对,把罗马皇帝的肖像供奉在圣殿,激起犹太人的强烈抗议,罗马政府采取高压手段,残酷镇压。公元66年,罗马总督佛罗鲁斯为了筹款敛财,竟欲劫夺圣殿财物,并下令凡阻止罗马士兵进入圣殿的犹太人格杀勿论。犹太人忍无可忍,奋起反抗,第一次反罗马大起义爆发。罗马派出了三万多人的精锐部队对付武器粮草不足又缺乏良好组织的起义部队。犹太人进行了殊死抵抗,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公元70年8月30日,罗马军队占领耶路撒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所有值点钱的东西全部抢光,所有能抓住的犹太人,不管男女老幼,尊卑贵贱,一律杀光,尸体覆盖了整个地面,圣殿财物被洗劫一空,然后一把火将第二圣殿化为灰烬,656年后,耶路撒冷再一次成为一片废墟。后来的史学家预计,此次犹太起义,大约有70万犹太人被杀,20-30万犹太人被作为奴隶或角斗士掳走,远赴他乡。

罗马皇帝哈德良执政时期,罗马总督的残酷剥夺和勒索未有丝毫收敛,犹太人要交一笔额外的“犹太税”,加上罗马政府长期蔑视犹太教,在圣殿里供奉朱庇特神像,不准犹太人上圣殿山祈祷。犹太人的反抗情绪再一次积聚,等待着点燃燎原大火的火星。

公元130年,哈德良视察耶路撒冷后,决定在耶路撒冷废墟上建一座以崇拜罗马、希腊、埃及诸神为中心的新城,将城市改名为“卡皮托利纳”,还计划在圣殿山上矗立一座自己的骑马雕塑。哈德良还发布敕令:禁止犹太人行割礼,违者处死。消息走漏出来,犹太人绝望地获悉圣殿将无法再建,犹太人将失去精神寄托,这极大地挫伤了犹太人的民族感情,导火索被点燃,公元132年,犹太人第二次大起义爆发。

起义领袖是西门·巴尔。起义初期,起义军节节胜利,几乎将罗马人赶出了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第二年,哈德良从各地调集了七个军团的精锐兵力讨伐起义军。起义军进行了艰苦卓绝地抵抗,西门·巴尔英勇战死。最后一支起义军终因寡不敌众,退据至穆拉巴特河谷地带,固守在一个绝壁上的岩洞里,誓死不降。135年8月,罗马人攻入起义军占据的山洞,实施了血腥的报复,所有起义军战士以及他们的家眷子女,全部被杀。

罗马统治者为了从精神上彻底摧毁犹太人,实行了惨无人道的种族灭绝政策,据史书记载:985个犹太村庄被夷平,58万犹太人被杀,几十万人作为奴隶或角斗士被掳至罗马以及罗马各行省,其他犹太人被逐出巴勒斯坦。哈德良下令摧毁耶路撒冷所有建筑,然后在废墟上建造新城“卡皮托利纳”,鼓励异族人前来定居,而禁止犹太人进入新城;不准犹太人上圣殿山;犹大的称谓被禁用,只准称巴勒斯坦;严禁犹太教,凡是守安息日、行割礼、授予拉比职位或接受拉比头衔的一律处死。

公元135年的犹太大起义失败,标志着犹太历史上“第二圣殿期”的结束,也宣告了犹太人作为巴勒斯坦地区主要民族的历史就此终结,侥幸活下来的犹太人流散到世界各个角落,犹太历史进入“大流散”时期。据后来的史学家估计,大约有80%以上的犹太人死于罗马帝国的大屠杀。

光阴荏苒,时光流逝。由于犹太人在几千年历史中养成的生活习性和对犹太教的虔诚信仰,尽管流散世界各地,作为一个流浪民族受到许多国家的歧视和不公对待,但许多人仍坚守犹太教信仰,坚持不与异族通婚,在漫长的岁月中,仍保持了较完整的民族性而不被同化。

19世纪开始,流散于各地的犹太人中出现了一些复国主义思想家,其中最有名的也是最终将犹太复国主义付诸实际行动的是西奥多·赫茨尔。1896年,赫茨尔的著述《犹太国》在维也纳出版,立即在犹太人中掀起一股巨澜,让全世界犹太人兴奋不已。该书开篇第一句话:“我在这本书里所要发挥的是一个古老的思想:即犹太国家的重建。”赫茨尔时代,全世界犹太人已达一千多万,可以说已无灭族之虞,犹太人的诉求是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犹太国》一书的出版,使以色列国的建立进入实际操作层面,也使赫茨尔成为以色列国的奠基人,受到全世界犹太人的尊崇和景仰,被誉为“以色列的开创者”。

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尔召开了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当赫茨尔进入会场时,暴风雨般的掌声长达15分钟,许多人热泪盈眶,时隔1800年后,犹太人终于看到了重新拥有自己国家的希望。赫茨尔在开幕词中宣布:“今天的大会任务就是为犹太人未来的民族大厦奠定基石,这是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

1933年,希特勒上台,犹太人再一次遭受重大磨难。当时全世界犹太人种群已达1300多万人,大约有60%生活在欧洲。希特勒已不可能屠灭所有的犹太人,但欧洲犹太人受到了毁灭性的屠杀。至1945年二战结束,有600万欧洲犹太人被杀害,只有150-200万欧洲犹太人存活了下来。犹太人在二战中的遭遇,博得了全世界的同情,客观上也加快了以色列建国的步伐。

1948年5月14日下午四点,根据联合国第181号决议,以色列建国仪式在新设首都特拉维夫举行,全场齐声高唱以色列国歌《希望》,向全世界宣告以色列国建立。

中东及小亚地区,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民族林立,且疆域逼仄,吞并、征伐不止,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快于其他地方发展的文明进程,民族之间相互杂居、融合、同化,在漫长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众多曾经强盛的民族灰飞烟灭,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爱奥尼亚人、加喜特人、赫梯人、亚述人、腓尼基人、埃兰人、巴比伦人、迦勒底人......,今天都已不知所踪,而犹太人,一个曾备受欺辱的弱小民族,经历了长达4000年的历史,多次来到灭族灭宗的生死存亡关口,最后却都能化险为夷。今天的以色列,在疆域和人口上来说,仍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国,且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人才辈出,为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文章标题: 犹太历史上的几次灭族灭教危机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2405.html
文章标签:世界历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