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故事 > 文章正文

有没有科幻作品,讲述一个文明,起源于另一个消失的高科技文明

时间: 2023-03-19 20:00:2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4次

有没有科幻作品,讲述一个文明,起源于另一个消失的高科技文明

一部科幻电影,里面主角是来自高科技文明的人类,降落在一个类似古代欧洲文明的星球,同时还有一个怪兽

电影里面的男主角是人类,来自高科技文明,从太空而来,他的飞船被一个他们占领了的星球中本来应该被人类杀光但实际上还残存有一只的生物(一种特别厉害的野兽,会全身发红色的光,血液是绿色,尾巴像鞭子)给破坏了,从而迫降(或者说坠毁?)到一个星球的湖里面,这个星球文明有点像古代欧洲(我怀疑这个星球就是地球古代)。然后主角和这个星球上的人齐心协力,在付出很多条人命的代价后终于把怪兽杀死。rn补充一下:我是从电影中间看的,不知道开头,我也不清楚主角是否来自地球,但是他是人类没错,不过他来自文明城的相当高的地方。怪兽是一个星球的主要生物,四条腿,动作敏捷,凶猛,相当强大(相对于那个落后的星球而言简直无敌)
魔兽战场

《星际穿越》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有什么观后感?

片中给出的核心危机是:地球的所有粮食因为一种枯萎病减产,恐养不活所有人,而且植物的减少会导致氧气含量下降,憋死所有人。片中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要移民太空,移民太空就需要控制重力的方法,要解一个有关空间的方程,这个方程已经被基本迈克尔凯恩扮演的老教授解出来了,就差一组数据,这组数据叫做量子数据,只存在于黑洞的视界内部,按照现有理论这组数据无法取出。这是plan A,是为了解救全人类。还有plan B,就是通过虫洞,把人类的火种:五千个受精卵发射到远方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上,这相当于抛弃大部分现存在地面上的人,只留下人类的文明火种。由于粮食不够吃,所以政府关停了任何太空探索计划,NASA变成了地下组织,专门干这plan A和plan B,拯救地球的事情。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槽点太多,首先是粮食不够吃,把全人类搬上太空算哪门子解决办法?太空中哪里有空间种粮食,其成本比在土地上种高太多。再说了,地面上的枯萎病不会被带到太空中去嘛?至于植物的减少会憋死人,同理。太空中也没有氧气,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就算是要去找什么宜居星球,改造一个陌生星球的环境会比改造跟来就有有自愈功能的生态圈的地球更容易?那个行星还是在黑洞旁边啊。。所以plan A想达到的,解救全人类的目的,只能靠治疗植物的枯萎病解决,而不是飞向太空。如果用航天技术去解决人类存亡的问题,那么只有plan B是说得过去的:送一小撮人,或者一小撮受精卵去别处寻求生机,抛弃地球及其人类。然后就是主角拼死扑进黑洞利用隐喻发给她女儿的,用在解空间方程中最重要的量子数据,到了我也没发现这玩意儿是干啥用的。按片子所说的,这个数据可以用来解一个方程,解出来然后,然后呢?为什么好像等主角回到地球,一切生存危机就都被解决了?诺兰试图做出一副硬科幻的派头,扯了很多黑洞,空间,时间的幌子,结果主要危机落脚在生物学上,最后把观众的注意力用父女关系吸引过去,而把一开始设置的剧情冲突——植物都要死了——的解决办法这么不负责任地就扫到地毯下面去了。冲突是这样层层被转移的:植物都要死了>解方程需要数据>主角掉到了黑洞里回不去,一切都完了>数据拿到了,传回去了,危机解除!

有人可能会说,科幻片就是这样,不需要什么逻辑。在虚构作品中追求合理性的人都有病。首先,真正好的硬科幻不是这样的,2001是一个极好的例子,里面的科学技术硬伤非常少,是因为有Arthur Clarke把关的结果。其次,逻辑硬伤出现在最主要的戏剧冲突之上,这跟科不科幻已经没什么关系了,这是编故事的问题。如果讲一个这样的故事,还要我们不去关注最主要的冲突点,核心的科幻点子站不住脚,整个片子的逻辑地基就根本不存在,那这个片子不就只剩下情怀了么,情怀值几个钱?考虑到大部分人没有看过太多科幻作品,没有形成硬科幻的审美概念,再加上没有理工科背景的话,电影说啥他们就认为是啥,所以他们对逻辑漏洞的感受还不是很强烈,导致现在这个电影评分很高。我在看这个片子的时候,特别是在后半段,是很痛苦的,因为我喜欢里面的特效,喜欢演员的表演,看着他们被这样的故事逻辑糟蹋,很不开心。

而且,有一点让我难受的是,科研工作者的形象又一次遭到了扭曲。理论计算很容易,在白板上chua chua chua几下就能算出来,所需的数据用莫尔斯码就能传输完毕,航天技术跟开赛车差不了多少,科学家宇航员的身份抵不过一个好父亲一个好情人。我敢说,凭着从电影里的来的印象,大众才在一定程度上有这样的想法:科研经费给的太多了,都被科研人员拿去吃喝玩乐中饱私囊了。凭什么给你们那么多钱,你们动动脑筋就能有吃有喝,这对你们还不够好吗。这个往偏执了去说就是影片对于科研工作的极端不尊重了,不过反过来想,人家这么花大价钱炫酷化科研工作者,倒也挺享受的。没错,我们正在造的便是那毁天灭地的高能粒子加速器,指哪儿打哪儿,无所不能。有一次我们实验室说要停电,我们就开动加速器,撞了点裂变元素出来点灯用。是的,我们就是这么野。

我试图用类比的手段表达一下这种难受,因为可能我受不了的一些设定硬伤,在别人看来不太影响他们的观影体验。想象一下,你在看的片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马修麦康纳的国家正在遭受懒癌疫情的威胁,所有人都懒在家里不上工,市场停摆,金融垮台,眼看着所有人都要饿死了。马修麦康纳原来是一名政客,因为疫情的原因,开始当一名快递员,给患了懒癌的人挨家挨户送吃的用的,维持他们的生命。因为大家懒,所以政府关停了金融机构,因为反正也没有交易了。在全人类都快要懒死的危机之下,马修麦康纳发现了隐秘在丛林之中的纽约交易所,他们在密谋两个计划,plan A是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盘活整个金融体系,以拯救全世界,plan B是派一小波人,去寻找一片未被懒癌污染的洁净市场,带着货币的概念,到那里去创造新经济体系。马特达蒙作为先遣队,抢先来到了巴布亚新几内亚丛林中的一个野人部落,向马修们发信号,说那里的市场特别干净,特别适合重建一个市场经济体系。结果马修麦康纳放弃了别的几个先遣队发来的市场化信号,和马特达蒙会和,结果发现马特达蒙所在的野人部落早就英特纳雄奈尔了,市场毫无立足之地。这边厢,迈克尔凯恩在执行plan A的过程中,一直困扰于计算大量资金注入之后会导致什么后果,算到最后一步,发现需要一组数据,那组数据描述的是,看不见的手能产生的推力上限。而这在理论上是不可能取到的,所以迈克尔凯恩隐瞒了这个事实,让大家意味方程仍在计算当中。最后的最后,马修麦康纳主动跳入一个市场内部,利用看不见的手,让远在地球另一端的正在帮助迈克尔凯恩计算的他的女儿感受到了这股异样的市场波动,从而将看不见的手的推力上限数据传送给她的女儿,一举解决了那个方程,大量资金注入市场之后的结果能被成功预测。大家终于团圆了。剧终。

什么嘛。懒癌呢?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嘛。

这个想象中的片子的一个场景:马修麦康纳的女儿皱着眉头计算方程式,收到了他爹发给他的看不见的手的数据,眼中闪过智慧的光芒,在白板上计算了起来:“不不,我们一开始的假设都错了,这是一个e的负指数函数,所以积分没有上限,而应该有一个下限,也就是说,看不见的手应该有最小推力而不是最大推力!我解出来了!Eureka!!!!!”然后把白板从阳台上扔向阳光下的普罗大众。

其实这个片子中的确有很不错的地方,比如一开始造出的末世氛围,沙尘暴和植物枯萎,政府的反智政策,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讲故事的环境。只是诺兰为了要给观众营造视觉奇观,生拼硬凑起来一个有关虫洞之类的剧情。我非常喜欢一开头马修麦康纳开着破吉普捕猎无人机的桥段,原始的追猎,和高科技的猎物组合在一起,美得人肝儿颤。马修麦康纳驾驶着陆器入大气层的螺旋式下降,是曾经航天飞机重返大气层的减速招式,只不过电影做了酷炫化处理。方方正正的极简主义机器人也特别萌,我不知道这个机器人的外形设计是否参考了2001里黑方石碑的设定,其行为和性格设定是否参考了银河系漫游指南里马文的设定。每次那几台方机器人的出场都会让我特别开心。以及片子最后的殖民卫星。在高达中有着经典地位的圆筒形殖民卫星终于出现在了大荧幕上,不得不让人感慨。这个圆筒状殖民卫星的点子最初也来自于Arthur Clarke。

最后列举一下其余对主要剧情影响没那么大的硬伤

1.开头离开地球的是分级助推的大型火箭,后来在1.2G的星球上,一个登陆艇靠自己的引擎就上轨道了,那一开始地球上用那么大的火箭是为啥?

2.枯萎病灭了小麦,现在开始灭玉米,据说最后能毁灭所有植物。真的有这种病可以传染不同种属的植物?

3.先遣队去的几个行星都是在一个巨大的黑洞附近,那么这个体系应该是以这个黑洞为中心,行星绕其旋转。那么没有恒星的行星系统,怎么可能适合人类居住。在几个行星的地表场景中,可以看见大气的散射光(明显是在地球上取景),说明有恒星存在,那么恒星在哪儿?

4.如果这个太阳系确实有一颗恒星,那么这个恒星有较大可能和黑洞组成双星,这样就导致了一个问题:绕这个双星系统的行星的轨道会较大程度地偏离圆形,行星与恒星的距离波动会很大,气候会非常不稳定。再考虑到一年中有一半时间恒星被黑洞挡住,就更加剧了行星的气候波动,地表存在液态水的几率非常小。这样的行星适宜人类居住,说啥都不信。

4.5.说道那个有水的行星,为什么海那么浅(片中角色站在水中,海水到腰),能有几十米高的浪?那么高的浪,行进在浅水中,会形成拍岸浪,就是在海边见到的,浪尖卷曲向下拍击的浪,拍完之后大浪就消失了。而片中那个浪经过主角们就直直的继续前进了。

(有人说是引力引起的潮汐浪。潮汐的波长是半个行星周长,你不可能看见一堵水墙冲过来,你只能看见水位上升和下降)

5.另外一个问题,据片中展示,黑洞周身环绕着发光气团,如果这是黑洞捕获的恒星物质,那么这些恒星物质因为角动量守恒会形成一个围绕黑洞旋转的圆盘,而不是像片中那样像条哈达一样绕得哪儿哪儿都是。在黑洞捕获恒星物质的时候,会放出极高强度的X射线和gamma射线。这些辐射在主角儿们能看见黑洞的时候就把他们辐射死了,飞船几毫米的铝板(片中原话)根本不可能挡住这么强的辐射。

(关于黑洞吸积盘的问题,就是黑洞吸引恒星物质产生的光带,确实应该是平面。但我在看片子的时候忽略了黑洞的引力透镜效应,处在黑洞后面的吸积盘的像会被弯折,看起来像是从黑洞的上下两方向探出头来。

1.科学的问题

诺兰的《星际空间》有两个细节非常打动我。一是Endurance太空站到达木星后准备进入虫洞,这个只在理论上存在的高维空间在银幕上的视觉展示是球体而不是一个平面化的隧道洞口。在“进入”的镜头系列中,Endurance并非抽象地“嗖”一下没入球体,而是缓步接近虫洞,眼看球的体积越变越大,球形表面反射出宇宙里无数遥远星系的斑斓投影。太空站不断接近,球体表面不断扩张,变得巨大,充满了Vmax巨幕,之后才是库珀那个壮士赴死般的“我们进来了”。相比宇宙的庞大的未知和虫洞的无限细节,人类最先进的太空站是那么渺小,尤其在Endurance到达未知星系之后飞向巨大的黑洞 "Gargantua",在明亮的黑洞辐射对比之下不过是一个几乎可被忽略的小黑点。宇宙之壮阔,人之弱小却无知无畏,这在视觉和心理上都无比震撼,充满悲怆的诗意。

二是库珀和布兰德博士在Endurance事故之后在高速旋转中实现飞船和太空站的对接,事件演变的速度、剪辑的紧凑、配乐节奏的紧张度和细节展示的不厌其烦都让人目不转睛。我特别欣赏这一节里大环境镜头和对接细节以及宇航员们表情的反复穿插剪接,简直没有一秒废镜头,没有一刻不看得人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的。

科幻小说《三体》作者刘慈欣在采访中说他读罢克拉克的科幻小说《2001:太空漫游》,“突然感到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孤独地面对着这人类头脑无法把握的巨大的神秘”。“真正的科幻应该是人们感受到宇宙的宏大,应该让他们终于有一天在下夜班的路上停下来,长久地仰望星空。”

这样的仰望,就是科幻的终极魅力。

但只靠“幻想”,科幻作品是立不起来的。没有足够坚实的科学细节来支撑、呈现想象力,作品只能是“悬幻”、“胡幻”。科幻作品里的科学细节越扎实,幻想部分的魅力就越强大。评价一部科幻电影的魅力,最根本的标杆我认为必须是科学细节,是科学的视觉表现。情节则处于第二位,为科学的推导和想象力的推进服务。
如果和2021年的其他科幻作品比较,单从视觉效果出发,《星际穿越》的摄影其实不如早些时候阿方索卡隆的《地心引力》。但《星际穿越》的独特性在于它要视觉展示的是人类不曾探索过的未知领域。在表现未知,缺乏参照系或评价标准时,对科学细节的精心度反映出的是创作者的诚意。尽管不是所有的细节都经得住推敲,但《星际穿越》中的以下元素为其硬科幻的地位打下了坚实基础:
∙人类走向灭亡的设置——环境恶化的现实主义
∙太空站的设计方案及旋转产生人造重力
∙高维空间在低维空间里的投影形式
∙相对论对时空扭曲的猜想(包含极大的夸张,比如在外星一小时,人间已七年的情况下重力只有1.3G)
∙黑洞的外部视觉形态
∙黑洞潮汐力
∙黑洞内部的时空奇点的幻想

这其中虫洞的球体展示在科幻电影中是里程碑式的,将永载影史。就连向库布里克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代表宇宙终极秘密的黑色方石致敬的机器人,都因脱离了人的形态,设计巧妙新颖而将成为经典。

当然,《星际穿越》的体系并未能完全解决它所提出的科学问题。这其中我个人最不能释怀的是事件的因果循环(“母子怪圈”)。当然,这是一切时间旅行科幻作品都面对的一个根本问题,而《星际穿越》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时间旅行题材。但既然电影提出了这个终极问题(谁把虫洞放在那),却没有试图在“改变历史”和“创造未来”之间达成和解,在我看来这始终是个不小的遗憾。


2.价值观的问题

诺兰在《星际穿越》里展示了面对死亡人类对保存文明火种的两种态度,他让人类在经历高维空间、时间扭曲、黑洞,以及科技发展一路狂奔之后终于回归到了唯一的价值尺度——爱。这样的设置很难不让一名中国科幻迷联想起《三体》。

就如同《三体》因为这个最终选择所受到的最大批评,《星际穿越》也因这种近乎言情电影的设置得到了两极分化的评论。《纽约》杂志和NPR的影评人David Edelstein在极大赞扬了《星际穿越》的视觉效果后说电影的后1/3简直“俗不可耐”,把一个了不起的科幻故事降格成了庸俗的滥情剧。“煽情”,基本上是对《星际穿越》最普遍的批评。

我个人对“煽情”这件事的“情”看法中立——毕竟一部作品终归要努力调动人心,我甚至还相当欣赏“爱”是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最终钥匙这个结论。造成煽情结果的关键不在情本身,而是这个“情”的表现方式,尤其在一部严肃的硬科幻电影里,“怎么煽”才是关键。一个好的科幻作品其实很像我们在科学研究里建立模型:“幻”的部分在于建立假设——目前技术水平达不到的科技发展已成现实, 目前还不能证实的猜想已被证实等等;“科”的部分则是假设之后的一切事件演变、情节走向,一切都在假设的基础上严格遵循逻辑关系,呈现合理的证据和论证过程。科幻可以在设立前提假设上天马行空,这之后却不能胡乱推导,不能在逻辑关联上掉链子。哪怕结果指向的是超越逻辑的情感信仰,推导过程也必须严格遵守思维逻辑,偶然却终必然地呈现系列事件的前后关联,一步步推向那个终于无可避免的终极真相。

在分析《星际穿越》之前,我们先来简短回顾一下刘慈欣是怎么在《三体》里让宇宙的命运导向爱的。

《三体》里有两个关键人物,一是“面壁人”罗辑,二是“圣母”程心”。前者由一个玩世不恭的混混终于走出个人小天地,直到承担起全人类命运,其契机是为了在“末日之战”中拯救妻儿。 虽然爱的最后落脚点是罗辑这一个家庭,但情感驱动的人类文明和纯逻辑驱动的三体文明的较量却是贯穿《三体》系列整体的。换句话说,“爱”的出现在整个故事里有非常充分的铺垫,它从最开始就被设计并紧密渗透至人物的行为选择以及最后的故事走向里,尤其在《三体II》的结尾,刘慈欣甚至特别安排了三体文明观察员来强调爱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意义。人物罗辑从始至终对爱的选择都是合理统一的,并不需要超越逻辑思考的信仰的僭越。这个层次上的爱的归总,不是煽情。

再看程心,在《三体III》中,这个学识出众,因“阶梯计划”而为整篇宇宙史诗埋下契机的人物是个十分蹩脚的“拯救者”,她与罗辑最初的玩世不恭正相反,几乎是沉醉于同情心与泛爱的泥沼中不愿自拔,毫无领导能力,每每在涉及全人类生死命运的重大选择前掉链子、犯错误。然而刘慈欣偏偏一次又一次把这样一个人物推到命运的十字路口,让她代表全人类说话。在这个巨大的不合理面前,故事的终端指向了信仰,因为无论谁作领袖,在全宇宙的黑暗森林中,不论人类文明再怎样技术爆炸,再怎样选择采纳最正确的科技进步之路,面对宇宙终极真相,死亡只是早晚问题。除了献祭之爱,其他一切统统不值一提。

《三体》在程心这个层次上爱的归总是有逻辑断层的,需要价值观的飞跃,是为煽情。然而这样的煽情是通过一个庞大的科技进化、历史推导、宇宙命运终端走向的系列过程才终于实现的,它严密、缓慢、步步渗透,直到最终变为哲学性的思想升华。哪怕读者的看法根本不同,不买账这个“爱是永恒”的终极结论,那也还得是佩服大刘指引整个宇宙走向爱的叙述过程。

那么对比一下,《星际穿越》里,诺兰是怎么煽情的呢?

他其实也有充分铺垫,无论是地球上长长的看似无关大体的家庭生活,还是太空站里库珀看孩子们一点点长大的视频电话,都是在为后面爱的回归铺路。Ann Hathaway的角色布兰德博士凭借直感要求去勘探另一个星球,并点名爱有可能是一整人类尚不理解的却真实存在宇宙力,就更是情节安排上的关键一笔,看似不经意,却是打开整个电影谜题的钥匙。

但《星际穿越》最大的问题在于:库珀的女儿墨菲作为人类命运的拯救者,是怎么推断出小时候家里的“鬼”就是库珀的呢?

电影里唯一给出的论据是库珀临行前送给墨菲的手表,却没有什么推导论证过程。或者说,这个信息如果不是库珀传输的,或者墨菲不认为是库珀传输而是其他一些他们当初理解的高维生物,人类也照样可被拯救。墨菲对库珀之爱从而解读出了数据信息这一节,要求观众必须跳离逻辑推理选择“信”。

这种要求逻辑断裂的情感推导,我认为是造成David Edlestein所说的“俗滥戏码”的关键原因。墨菲这条线的薄弱(一方面也是为篇幅所囿)是《星际穿越》的最大问题,也是导致煽情结果的关键。这条线在对爱的表现方式上,《星际穿越》远逊于《三体》。

但另一方面,库珀对墨菲的爱传达出了关键性的数据信息这条线却是前后贯通的,其对“爱”的科幻表现形式上甚至超越了《三体》。

在黑洞里,库珀终于恍然大悟后,向机器人Tars解释为什么他存在的这个小小的高维空间的三维投影恰好是他离开地球之前的那一天时,他说爱,作为一种力,指引他来到了这个方位——就好象重力决定了三维世界里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爱,作为一种高维的“量子力”,可以决定人在高维空间里的位置,也就是人将出现在低维空间投影中的何时何地。后来库珀在失去意识之前看到了Endurance空间站他们通过虫洞时的布兰德博士,有了那个神秘莫测的握手,这也同样是爱的力量。

在《三体》(和大多数的科幻作品)里,爱作为超越物理规律的信仰,是脱离物理空间的人类精神世界的力量,人类对爱的回归是确认自身存在价值的坐标,这个回归是抽象的,哲学性的;但在《星际穿越》中,爱不再是一种抽象的精神力,而被描绘成了高维空间量子态的一种具体的、实际存在的力,就跟重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力相类似,实际参与了宇宙的物质组成,甚至很可能是高维空间的某种基本力形态。《星际穿越》试图对爱进行的这个具体的、物理态的力学解说方式,是极具突破性的,非常惊艳。

我不能确认《星际穿越》对爱的这种力学解说在科幻史上是否绝无仅有的,但不管你是否接受他的这个猜想,我认为这都是让它最终区别于其他科幻作品的价值关键。


3.哲学的问题

说完了“爱”的问题,再说说黑洞的问题。

电影史上最著名的银幕黑洞是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电影中宇航员大卫在经历了一些列和飞船电脑斗智斗勇之后,进入了一个神奇的隧道一样的空间。这个进入空间的镜头有近乎十分钟之长,没有对话和任何情节发展,就是光影在银幕上不断变幻。大卫通过的这个隧道式的空间被普遍认为是进入黑洞。在这个漫长的视觉隧道结束之后,大卫来到了一个房间,他发现自己迅速变老,代表宇宙终极奥秘的黑石再次出现,还有一名星孩。

和《2001太空漫游》比较,诺兰对黑洞的展示是具体的,从无边无际的飞沙到以三维形态投影存在的高维时空都触目可见,可逐一逻辑分析。在黑洞时空扭曲的内部,库珀的行为依然和之前拯救人类命运的大设定息息相关,黑洞之外的故事在黑洞之内延续、发展,终于完满闭合。库布里克则完全相反,在宇航员大卫在通过黑洞之后,库布里克完全是以超逻辑的视觉象征合集的方式来终结电影的。大卫的变老、黑石的出现和星孩的诞生彼此之间没有叙事上的逻辑关联,甚至任何一种试图把黑洞边界之后的内容和之前进行叙述性上逻辑关联的尝试都将失败。换一种说法,诺兰的黑洞之旅是以已知推测未知,是给出答案,是闭合的;库布里克的则是以未知表现未知,是提出问题,是开放性的。

在我看来,随着科技发展,维度变幻,任何以肯定状态存在试图给出答案的方法有可能被证伪;而提问题则是老实的(或狡猾的,取决于你的判断视角),精准地以视觉符号表现全部的未知也比提出某种形态的答案更加困难。库布里克用具象的视觉符号来表达一种抽象的哲学概念,对宇宙的未知进行了同样抽象的诗一般的视觉猜想,这是我认为为什么《2001太空漫游》能由科幻终于上升到哲学,至今依然是无法被超越的最伟大的科幻电影。

对比之下,《星际穿越》对黑洞的视觉展示是无比壮丽的,而既然我们现在谁都不理解黑洞,都在猜想,都不确定,那么诺兰在电影中所进行的“爱”的猜想也便未尝不可。然而一旦提出解说,就难免落于巢臼,尤其这个解说只作为完整故事的结尾匆匆出现,不再进一步被逻辑拆解分析研究。在这一点上,《星际穿越》的确更类似于《超时空接触》,充满了科幻的激情和热忱,却还没能站到哲学的高度,由科幻终于走向严肃的信仰。

所以《星际穿越》最终解决的并不是科幻最终极的哲学问题,它解决的还是好莱坞的问题。

在不久的未来,人类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地球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将无法维持人类的生存。因为枯萎病加剧,农作物难以维持其生存,粮食产量急剧下降。同时,世界环境恶化,沙尘暴加剧,土地变得日益贫瘠。世界的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工业社会退化为农业社会。人们将更多的经历放在如何生存更多的粮食来解决饥荒问题。(末日的来临,太接地气,帝都被黑出翔,你是风儿,我是沙,吹得尼玛找不到家。)

男主Cooper是一名优秀的前NASA航空飞行员,同时也是一名出色的工程师。由于环境恶化,人类社会的巨变,不得不回家种地糊口,当了一名出色的农民。Cooper有两个孩子,一个小闺女Murph, 一个儿子Tom,老婆死的早,跟岳父Donald住在一个破旧的农家house里。日子过得有些清苦,但也还算过得去。Copper非常爱他的孩子,很关心孩子们的教育,并且也是孩子们的好朋友。(不顾毁坏玉米地,一起去追个飞机啥的。故事看到这,尼玛肯定觉得这尼玛和科幻片有毛关系,感觉好像是家庭伦理剧啊!!)

有一天,Murph发现家里的书无缘无故的从书橱里掉了出来,弄坏了爸爸的登月器模型,她觉得家里有鬼魂,而且这个鬼魂想传达一些信息给她。Murph和Cooper说了家里有鬼的事,老爸告诉她没有什么牛鬼蛇神,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来看问题,不要相信封建迷信。聪明的小Murph就试图用科学的方式来破解这些秘密。有一天从学校开完家长会,回来的路上遇到了沙尘暴,父女两急忙回家躲避风暴,在准备关窗户的时候,Cooper发现从天花板落下的灰尘,受到一些异常的重力影响,形成了有规律的条形图案。工程师出生的他,很快发现这些条纹代表了一些摩斯码(Morse Code),而这些密码标明了一个地理坐标,Cooper三下五除二就找到了这个位置,也不知道为什么,航空飞行员出身的他想要去一探究竟,而且为了Murph的安全,不让她一起去,但是小Murph还是偷偷躲进了车里和老爸一起去探险了。(我去上了个厕所回来,父女两就准备走了!!!大无畏的科学探险精神!!我完全没看明白是啥事就要走了!!房子那么旧了,难道不是房顶漏了才有条纹!!!!Cooper开挂了一下子就知道是啥回事,说走咱就走,风风火火闯九州哦!!!)

父女俩找到密码所指示的地方,被一个大铁网门锁着,Cooper下车准备敲门去看看究竟,正在这时,一束强光出现,(吓我一跳)Copper倒下了,Murph被不明身份的人带走。Cooper醒来后面对着一个像铁板一样的智能机器人,机器人叱问他是怎么找到这个地方的,Cooper反问他我的女儿在哪。正在这时,Amelia (安妮海瑟薇,就叫Amelia海瑟薇吧,反正也记不住她的名字,反正她是Dr.Brand的女儿)华丽出场,“你的女儿很安全,我们这是NASA!我老爹是Dr.Brand,你认识的!!是你的导师哦!!这里是NASA的秘密基地哦!”下一幕Dr.Brand华丽出场,并且围着一桌子人,大家讨论着NASA为解决世界末日危机所采用的方案。我们需要你来开太空船去宇宙拯救世界!接着一面墙划开,出现了一个吊大的航天火箭!接着Dr.Brand老师给学生Cooper讲了几个科学问题,接着Cooper接受开巨屌太空船的任务,接着和三个小伙伴,安妮海瑟薇,一个黑人物理学家Romilly, 一个地理学家Doyle,两个前面出现的智能碉堡机器“人”CASE和TARS就出发了!!(这尼玛都太巧了吧!!!老板要见学生不用搞得这么玄乎吧!为什么这么巧!!这都是上天安排的缘分??这真的是缘分吗???看到这里,我内心暗暗的发出了一声卧槽。。诺兰你要坑爹吧!!!)

画面回到大农场!Murph知道老爸要去执行任务,不希望老爸去,因为老爸一去什么时候回来还不知道,她最近一直在观测房子的超自然力量,Murph找到的信息是 STAY!她希望老爸留下了!但是老爸为了大义,全人类的存亡,必须去执行太空探险的任务,父女两感情出现裂痕。经典的一段伏笔,Murph问Cooper你什么时候能回来,Cooper用相对论解释,我去太空旅行,我回来的时候咱们两个看起来差不多年龄呢。Murph哭着说那还要好久啊,我才十岁。。。。老爸说我一定会回来的!!走的时候给了女儿一块手表!!

三体文明为什么会被灭?

程心接任执剑人之后,三体文明立即对地球发起攻击,万有引力号在得知这消息后,投票表决,向宇宙广播了三体星系所在的位置,于是某个路过的飞船给三体星系送了个光粒,三体文明毁灭了。

《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组成,第一部于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第二部于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则于2021年11月出版。

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其第一部经过刘宇昆翻译后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创作背景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政府加强“科技兴国”宣传、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出现了诸多有利科幻创作的条件;同时以科技工作者为主的创作队伍逐渐更新,一些从科幻迷中分离出的精英化读者也成长为作家。

文章标题: 有没有科幻作品,讲述一个文明,起源于另一个消失的高科技文明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gushi/166263.html
文章标签:高科技  科幻  讲述  消失  作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