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故事 > 文章正文

你能原创一个明朝嘉靖年间的民间故事吗

时间: 2022-11-28 19:01:0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0次

你能原创一个明朝嘉靖年间的民间故事吗

我想写一本穿越明代的小说,现在想收集下明代的民间故事,有知道请提供一些,感激不尽

主要是关于民间的生活,民众当时的一些思想的。
明代嘉靖年间开始有这个杜撰的故事流传民间,不久之后一传十十传百就成了今天《三笑》的基本雏形。据史学家考证,这秋香本是明朝成化年间的南京**,唤名林奴儿,而她的年纪也足足大出了唐伯虎20岁不止,就连当年的华太师也是足足小了唐伯虎27岁,所以星爷那故事好玩归好玩,内容则属于纯粹扯淡。
电影中只是一种夸张的艺术而以,唐伯虎为了追求爱情不惜把自己卖给华府当下人,每日宁愿干粗活遭罪,也许是作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他才有这样的气魄,不惜卖身去“赏花赏月赏秋香”。
其实,唐伯虎和秋香当然是清白的,不过民间喉舌纷说,假的也成了真,电影只是寄托了底层民众猎奇般的遐想,而星爷则是搞了一场无厘头式的革命。倘若唐伯虎那套神拳真能医的女人如花似玉,他大可以开一家美容院,不但可以每天打人消火,更可以赚的盆满钵满,总比卖画赚钱要容易的多。
其实在当时来说,明朝的民间艺术也是一个非常鼎盛的时代,所以才造就了江南才子。明朝也是一个比较让人向往的朝代,现在明朝的电影倒是不少。但是游戏却不太多,好像现在有款正在测试的游戏就是以明朝为背景的,好像叫大明龙权,听我朋友说游戏作的非常真实而且还挺好玩的,听说4月8号好像就要公测了,倒时候我一定要去游戏里去体验下明朝的生活。圆我们自己的一个明朝梦。
你看行不行
明朝的来历
元朝做了八十多年以后,便开始昏庸无道了。这一天巡天御史太白金星下凡体察民情,一看元朝对黎民百姓百般虐待,杀个人就象杀小鸡一样不当回事,他非常痛心,立即返回了天宫如实地汇报了玉皇大帝。

玉帝一听人间这样昏庸,勃然大怒。立即下旨召集各方天神,二十八官前来议事,决定在二十八官中选一个人下凡打扫天下,毁掉元朝,更换一个好的朝庭。二十八官都曾经多次下过凡间,都深知打扫天下的难处,一个个你推我让,谁也不愿下凡。站在玉帝两旁给玉帝打芭蕉扇的金童玉女,看着二十八官你推我我让你的样子,不由自主地“扑哧”一笑,玉帝见了便说:“怎么,你们两个想下凡打扫天下?”金童玉女说:“禀玉帝,我们小小玩童,又没有什么本领,我们不行,还是另换人吧。”玉帝说:“行!管!就是你们下凡去打扫天下,你们下凡以后,我自会派人帮助你们。”金童玉女听说玉帝派人帮助他们,再想推辞也不行了。临下凡他们便问玉帝更换了朝代叫什么名字,太白金星在一旁,一看他俩的扇子合在一起,便随口说道叫“大明朝”吧。原来金童打的是“日”字扇,玉女打的是“月”字扇。金童下凡以后托成为朱洪武,玉女下凡以后托成了马娘娘。元朝灭亡以后,朱洪武便建起了大明朝。

朱元璋生下时满室红光,邻人以为朱家失火了单说朱元璋母亲陈氏怀上龙种的经过。民间传说,当年陈氏还住在属今江苏省淮安市的盱眙县洪泽湖边上。一日,陈氏路遇一位仙风道骨的神人,神人头载黄帽子,身着大红衣,长相怪异。神人给了陈氏一颗仙丹,陈氏回家服用后,即怀孕了(见下图)。十个月后的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九月,陈氏足月产下一男婴,顺着哥兄排名,取名重八,此即朱元璋。朱元璋出生这年这月,怀王图帖睦尔在大都(今北京)被签枢密院事燕帖木儿拥立为元朝新皇帝,即文宗。但此时的元朝已进入衰败期,处尾声,时人称快出异姓天子了。40年后此语应验,1368年,40岁的重八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大明开国,天下改姓朱。

朱元璋本是今镇江句容“朱家巷”人氏,后朱初一带着一家老小迁到盱眙杨家墩一带。再后来,朱初一死后,儿子朱五四又带着全家迁往相邻的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乡,再迁太平乡。朱家离开句容,据说也是无奈。当时朱家被元官府籍定为“淘金户”,役税很重。忽必烈当政的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为了逃避税赋劳役,不得已才出走盱眙的。一日,穷得吃上顿没有下顿的朱初一,躺在杨家墩家宅后的一个土坑里睡懒觉。这时候过来了一老一少师徒道人,原来老道人懂堪舆认风水,对小道称,老头躺的地方是真龙结穴处,惹葬此不出三代即出天子。小道不相信,老道称,这里地气旺,不相信你在坑里插根枯树枝一试,不出十天就发芽长叶。十天后果然枯木逢春······朱初一死后即葬此坑内。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未及人工封土,坑口自然合上成坟。

这个故事可不是民间编造出来的,是朱元璋的同宗朱贵讲出来的。

当年朱贵的祖上和朱元璋的祖上一起,由句容迁到盱眙。明嘉靖年间人士王文禄在《龙兴寺》中,很具体地记述下了上面所说的灵异事件:“泗州有杨家墩。墩下窝,熙祖尝卧其中。有二道士过,指卧处曰:’若葬此,出天子。’其徒曰:’何也?’曰:’此地气暖,试以枯枝栽之,十日必生叶。’熙祖起,曰:’汝闻吾言乎?’熙祖徉聋,力以枯枝插之去,熙祖候之十日,果生叶。熙祖拔之,另以枯枝插之。二道士复来,其徒曰:’叶何不生也?’曰:’此必人拔去矣。’熙祖不能隐。道士曰:’但泄气,非长支传矣。’谓曰:’汝有福,段当葬此,出天子矣。’熙祖语仁祖,后果得葬,葬后土自望。其后陈后孕太祖,皆言此墩有天子气。”
祝你写文顺利,希望采纳哦。
明代王同轨的《耳谈》
着重从民间故事史研究的角度发掘和梳理了明代黄冈王同轨所辑录的故事集《耳谈》。《耳谈》一书所载民间故事包括传统的鬼狐仙道故事、公案故事和民间生活故事等几大类,从中可以窥见明代南方民间故事的风貌。《耳谈》是中国故事史上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著作,它对明清小说的创作亦有多方面的影响
可以看一下

戚继光和光饼的故事

快点高书我吧
在明朝的嘉靖年间(1522—1566年),戚继光荡平浙江的倭寇以后,转战福建。盘踞兴化(今福建莆田、仙游)的倭寇头目胆战心惊,急忙派了几个人前去探听情况。这几个探子回来报告说,戚家军摇摇晃晃的,一天只走二三十里路,到兴化还得有七八天时间。倭寇头目一听非常高兴,就说:“人们都说戚家军厉害,其实是徒有虚名,等他们赶到这里,还早着哩。今天我们先喝个痛快,然后再慢慢准备防御还来得及。”当晚,倭寇兴高彩烈地大摆筵席,个个喝得酩酊大醉,七歪八倒地躺下了。哪料到,就在当天夜里,戚家军已经悄悄地赶到兴化,乘着倭寇酒后熟睡的时机,发动了突然袭击,把他们全部歼灭了。原来,戚继光为了麻痹倭寇,在进军福建的途中,故意叫每个士兵腿上都绑个沙袋,放慢行军的速度,一天只走二三十里路,就停下来休息。倭寇的探子前来刺探军情,他们知道了,也不去抓,等到探子回去报告消息,戚继光就下令烙制大量带孔的饼子,让每个士兵都带足够两天吃的数量,用绳子穿起来;背在身上,然后解下腿上的沙袋,疾速向兴化挺进。他们一路马不停蹄,饿了就拿饼子吃,也不停下来歇息。这样,只用一天一夜的时间,赶完了七八天的路程。就在倭寇醉醺醺躺倒睡熟的时候,戚家军出其不意地把他们消灭了。天明,外出避难的老百姓听到消息,纷纷回到自己的家园。戚继光见老百姓几年来横遭倭寇的蹂躏,饥寒交迫,就命令士兵把剩下的饼子分给他们吃。老百姓就把这种饼叫作光饼。后来,家家烙制这种饼子,送给戚家军,支援他们的抗倭战争。这个民间故事,当然有些虚构的成分,但它生动地表现了戚继光抗倭的丰功伟绩,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他的爱戴和怀念。
明朝嘉靖四十年,成千上万的倭寇(日本的海盗)拿著刀枪,坐著船到浙江省、福建省来杀人放火、抢东西。这时候,戚继光将军正镇守浙江一带。他听到这个消息,就立刻亲身带著兵,不分昼夜的去打倭寇,救护人民。

  当时交通不便,带著米粮很困难。每天追著打倭寇,半路上没法儿做饭,士兵有时候就要饿著肚子。戚继光将军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面粉里放点儿盐,做成两寸多大小的烧饼。烧饼当中,留一个小洞,用绳子穿起来,叫士兵背在身上。士兵们肚子饿了就可以吃这种饼,大家都觉得很方便。几年以後,戚继光将军勦平了倭寇,人民都可以过太平日子了。

  到後来,大家一吃到这种有孔的小烧饼,就想起戚继光将军。为了纪念戚继光将军的功德,大家给这种烧饼起了个名字叫「光饼」。

关于明朝的历史故事

故事 都是历史传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普及历史知识的主要方式,历史则是故事取材的重要来源。明朝的 历史故事 有哪些?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明朝的历史故事,希望能够帮到你!

关于明朝的历史故事篇一:郭桓案
郭桓案,是明初四大案之一,发生在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属于官吏贪污案件。为了追赃又牵连到全国各地的小富百姓,遭到抄家破产的不计其数,百姓对此怨恨极深,朱元璋为了平息民怨又将审刑官吴庸等人处死。

元朝末年的官僚机构极为腐朽,官吏贪腐成性,以至于明太祖在建国后十分注意政风甚至达到矫枉过正的地步。他一方面提倡廉洁,要求各级官吏遵纪守法,廉政爱民。另一方面对于官吏犯法特下重典,如果有官员触犯贪污罪,则施以剥皮之刑。郭桓案爆发前,空印案、胡惟庸案先后发生,明太祖为了解决官员贪污,逐渐采取法外施刑的方式,而且也越来越重,并且设立锦衣卫以加强监控官员。他曾经感叹说:“朕才疏德薄,控御之道竭矣!”。

1385年明太祖怀疑担任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李彧与提刑按察使司赵全德偕同户部侍郎郭桓等人共同舞弊,下令调查。同年三月,御史余敏、丁廷举告发郭桓利用职权,勾结李彧、赵全德、胡益、王道亨等贪污,其事项有:

一、私吞太平、镇江等府的赋税,降低朝廷岁收。

二、私吞浙西的秋粮,浙西秋粮本应该上缴四百五十万石,郭桓只上缴两百多万石。

三、征收赋税时,巧立名目,征收多种水脚钱、口食钱、库子钱、神佛钱等的赋税,中饱私囊。

郭桓等人总共贪污两千四百多万石粮食。为此,明太祖决心趁机扫荡全国贪污官员。

明太祖令审刑司吴庸拷讯,此案牵连全国的十二个布政司,牵涉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至德等。总计一共损失精粮两千四百万担,“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赃七百万,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为了追赃粮,演变成全国骚动,民间富人莫不因此破产,史称“郭桓案”。最后,明太祖为了平息民怨,将审刑司吴庸杀了,并称折算赃粮实有两千石百多万石,“恐民不信,但略写七百万耳”。

《明史·刑法二》记载郭桓案的起因时,曰:郭桓者,户部侍郎也。帝疑北平二司官吏李彧、赵全德等与桓为奸利,自六部左右侍郎下皆死,赃七百万,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明太祖在《大诰》感叹说:“古往今来,贪赃枉法大有人在,但是搞得这么过分的,实在是不多!”郭桓案与之前的空印案坐死数万人,这是明太祖过度重典肃贪的表现,让明朝官员警戒恐惧,时人谓:“郡县之官虽居穷山绝塞之地,去京师万余里外,皆悚心震胆,如神明临其庭,不敢少肆。”郭桓案因打击面过宽,使不少官员蒙受不白之冤,从而使肃政目标大打折扣。
关于明朝的历史故事篇二:空印案
空印案是发生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因空白盖印公务文书而引发的案件。此案在当时受到朱元璋相当程度的重视,并因此诛杀数百名相关官员。实为一个冤案,然而其影响之广,范围之大,实属罕见。

明朝时每年地方都需派人至户部 报告 财政收支账目,所有账目必须和户部审核后完全相符方能结算。若其中有任何一项不符就必须驳回重新造册,且须再盖上原地方机关大印才算完成。因当时交通并不发达,往来路途遥远,如果需要发回重造势必耽误相当多的时间,所以前往户部审核的官员都备有事先盖过印信的空白书册以备使用。这原本是从元朝既有的习惯性做法(“元时,官府府于文有先署印,而后书者,谓之"空印",洪武建元以来,相沿未改。《中外历史年表》),也从未被明令禁止过,《剑桥中国明代史》解释,钱粮在运输过程中会有损耗,所以从运送一直到户部接收时的数字一定不会相符,在路上到底损耗了多少,官员们无法事先预知,只有到了户部将要申报之时才能知道其中的差额,所以派京官员都习惯用空印文书在京城才填写实际的数目。明太祖朱元璋获知此事后大为震怒,认为这是官员相互勾结的欺君重罪,因而下令处罚所有相关官员。

明初规定,每年各布政使司、府、州、县均需派遣计吏至户部,呈报地方财政的收支账目及所有钱谷之数,府与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与户部的数字必须完全相符,稍有差错,即被驳回重造账册,并须加盖原衙门官印。各布政使司计吏因离户部道远,为免往返奔走,便预持盖有官印的空白账册,遇有部驳,随时填用。该空白账册盖有骑缝印,不做他用,户部对此从不干预。洪武八年(1375)考校钱谷书册,明太祖得知空印之事后大怒,下令严办。致自户部尚书至各地守令主印者皆处死,佐贰以下杖一百,充军边地。

空印案与郭桓案中遭牵连诛杀数字可能是根据《明史?刑法志》而来。《刑法志》中提到郭桓案“系死者数万人”,又提到“二狱(空印案与郭桓案)所诛杀已过当”。空印案跟郭桓案等三案所诛杀也在四万。方孝孺在《叶郑传》提到,空印案发生时,“凡主印吏及署字有名者皆逮系御史狱。狱凡数百人。士利兄亦以河南时空印系狱中”。士利兄即为郑士原,曾任河南怀庆府同知,此时任湖广按察司佥事。郑士原可能就是“行省言臣二十余辈”的其中一个。郑士利在案发之初就想上疏,但为了避免受人怀疑是为救其兄,所以一直等到郑士原出狱之后才敢上疏,就是为了替留在狱中的死囚申辩。在《叶郑传》文末提到郑士利失败,朱元璋还是“竟杀空印者”。 郑士原任官湖广,却因从前任河南任内之事入狱,说明朱元璋是按照空印文书上的署名逮捕官员。所以被逮捕的人数其实也不过数百人之谱。全文末也未提到在这数百人之后又进行了逮捕行动。且在这数百人中还有部份是被充军而非处死。所以被杀的人也就不会超过数百人。而一般所称的数万人很可能是依照其他几个大案推测而来的。 明朝之初整个官员阶层的人数并不多,而经手空白盖印文书也只有其中一小部分,如果按照数万人来推算,官员人数应该会严重不足,造成政务运转以及地方管理上的困难,这也不可能会是朱元璋所乐见的。
关于明朝的历史故事篇三:壬寅宫变
壬寅宫变是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由宫女们意图杀死明世宗嘉靖皇帝的一次失败事件。由于此事发生在壬寅年,所以称之为“壬寅宫变”。

当时明世宗,也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为求长生不老,要以“吸风饮露之道”成仙。古人还有以蕉叶待露的习俗。在园中可植蕉数株,每早,阔叶上必布满甘露,晨起口干舌燥之即,吮吸若干片,可觉甘甜爽口,并有延年宜寿之说。这也只合生在环境尚未污染之时的古人使用,今人断不可取,盖今日之晨露,已囊括了多种金属重粒子矣。可惜明世宗嘉靖帝不懂此法,此人对修道成仙已近于癫狂,为采集甘露饮用,日命宫女们凌晨即往御花园中采露,导致大量宫女因之累倒病倒,遂演壬寅宫变。杨金英等十数名宫女用黄绫布几乎把这位皇帝勒死。

在这时其中一个胆小的宫女因害怕,报告给方皇后。方皇后赶到,将宫女们制服、并下令斩首,首犯凌迟处死。而且,连当时服侍嘉靖帝之端妃,也一并斩首。由于此事发生在在嘉靖壬寅年(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所以后世史学家称之为“壬寅宫变”。

《明史·后妃传·世宗方皇后》记:“宫婢杨金英等谋弑帝,赖后救得免。……是夕,帝宿端妃宫。金英等伺帝熟寝,以组缢帝项,误为死结,得不绝。同事张金莲知事不就,走告后,后驰至,解组,帝苏。”《明实录》所记与此大致相同,只增多杨金英以下九个宫女姓名:蓟州(有误,别书作“苏川”)药、杨玉香、邢翠莲、姚淑翠、杨翠英、关梅秀、刘妙莲、陈菊花、王秀兰。以上为官书记载。私人著作有张合的《宙载》。张合在当时做刑部主事,亲见此案。这里将刑部审讯口供的回奏原文抄录如下,以资明经过真相:

司礼监张佐题为谋害事: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奉懿旨(方皇后的命令):“好生打着问!”得杨金英,系常在、答应(低级宫婢)供说:“本月十九日,有王、曹侍长(指王嫔、曹妃即端妃)在东稍间点灯时分,商说:‘咱们下了手罢,强如死在手里!’(“手”字前可能漏一个“他”字,指朱厚熜,录供时或有意避讳)杨翠英、苏川药、杨玉香、邢翠莲在旁听说,是杨玉香就往东稍间去,将细料仪仗花绳解下,总搓一条。至二十二日卯时分,将绳递与苏川药,苏川药又递与杨金花拴套儿,一齐下手。姚叔皋(《明实录》作淑翠)掐着脖子。杨翠英说:‘掐着脖子,不要放松!’邢翠莲将黄绫抹布递与姚叔皋,蒙在面上。邢翠莲按着胸前,王槐香按着身上,苏川药拿着左手,关梅秀拿着右手,刘妙莲、陈菊花按着两腿,姚叔皋、关梅秀扯绳套儿。张金莲见事不好,去请娘娘(方后)来。姚叔皋打了娘娘一拳。王秀兰打听(当作发)陈菊花吹灯。总牌陈芙蓉说:‘张金英叫芙蓉来点着灯。徐秋花、邓金香、张春景、黄玉莲把灯打灭了。’芙蓉就跑出叫管事牌子来,将各犯拿了。”

这个奏文比官书详细得多,事件的动手情状和曲折过程,历历如绘。然而也尽有蓄意捏造,诬陷不实之处,主要是方后妒忌曹妃得宠,乘机把她打成主谋者之一。结果曹妃同王嫔并宫女等一起被凌迟处死。奏文所云“奉圣旨”,实出方后之意,因为此时朱厚熜身受重创,“病悸,不能言”。在别一《世宗方皇后传》(《古今图书集成·宫闱典》)中记载:“(端)妃实不知也,以宠故及于难。帝遂衔后。二十六年十一月乙未,宫中火,中官(太监)请救后,帝不应,后遂崩。”这虽然属于宫闱间后妃妒忌私斗,但为弄明内幕情实,却有必要把它揭露出来。

朱厚熜被勒受惊,气息将绝,诸御医畏惧获罪,不敢用药。惟独太医院使许绅冒着万死,“调峻药下之,辰时下药,未时忽作声(过了七、八小时),去紫血数升,遂能言。”事后,许绅被“赐赍甚厚”,但不久他便得了重病,心知难愈,对家人道:“熜(上“日”,下“襄”)者宫变,吾自分,不效,必杀身,因此惊悸,非药石所能疗也。”(《明史·吴杰传附许绅》)。这位太医院的长官是吓死的,当时严重紧张之状可见。方后就是乘此混乱形势假传圣旨的。由于曹妃冤死,朱厚熜常感到宫中在闹鬼,曾问阁臣徐阶:“壬寅(嘉靖二十一年)大变,内有枉者为厉。”阶回答说:“彼生而贵近,段受枉,能无为厉!”(明·黄景日方:《国史唯疑》卷七)这个厉鬼即指端妃曹氏。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简洁的!!!!

据记载,公元1563年明嘉靖四十二年十一月初七日,2万多名倭寇乘68艘倭船,在莆仙交界的东沙沿海登陆,进犯仙游。在仙游城郊建立东、南、西三巢,围攻县城50余日。知县陈大有一面向福州请援,一面率领全城民众昼夜坚守,倭寇用竹牌、木梯猛烈攻城,都被击退,勇士刘群芳连杀登城的倭寇多人,自己也身受重伤壮烈牺牲。

十二月二十六日,戚继光率兵2000名来仙游援救。戚家军到达今盖尾镇石马,并以石马作为前进指挥所部署作战方略。战略是先用疑兵之计迷惑倭寇,不时鸣炮鼓噪或故意调兵诱敌,夜间用长约2-3米的木板作为灯架,上面装置灯笼十几盏,命令士兵每人举灯一架(后来民间沿用至今的元宵游灯或游神),逼近县城。

倭寇探知戚家军已到,先已胆寒。又见漫山遍野灯光簇簇,以为来了千军万马,慌忙向西北转移。这时,戚家军前锋童子明率部300名士兵已抵达今鲤城镇柳坑南门时,被水深流急的木兰溪挡住去路。为了解救城中的群众,戚继光命全军强渡木兰溪。战士们一个个奋勇踏潭前进,在虎啸潭与倭寇进行殊死的战斗,大破倭兵。

不少戚家军壮烈牺牲在虎啸潭激流中,戚继光的妻弟王将军也丧身其中。因此虎啸潭成为抗战御侮的光辉旧址。戚家军强渡虎啸潭后,正给倭寇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打击,迫使倭寇向城西逃窜。戚家军连忙乘胜追击,在今鲤城镇洪桥七级土地庙附近和龙泉的一座小山上与倭寇分别激战十八回合和九回合。

杀得倭寇丢盔弃甲、抢头鼠窜,鬼哭狼嚎、晕头转向。至此,倭寇精锐尽失,惟有残寇500多人慌不择路地往东逃窜,杀图出海,但被东门村民和守军堵住去路,只好北上大蜚山。蜚山附近一带的坝垅和富洋村民闻讯,无不同仇敌忾,英勇阻拦,倭寇只能乖乖地钻进九龙岩山的大峡谷。就在此绝地,残寇500多人被戚家军一举歼灭。

最后还有小部分残寇突围南逃,逃往龙华、大济一带,也遭到那里群众的截击,终为村民所消灭。大济三会寺僧侣奋勇参战,在抗倭中作出贡献。

  1、戚继光的舅舅恃长辈的身分,不肯听从戚继光的号令,违反军纪。戚继光秉公处理,按照军法,当着军中将士之面,严厉审问和惩罚了亲舅。
  当天晚上,他又把舅舅请来,对他说:“你是长辈,按辈份说,我不能处罚你。但是军队不能不讲纪律,没有严明的纪律就不是戚家军了,所以要请你谅解。”他的舅舅非常感动,表示以后一定遵守戚家军的纪律,决不破坏。

  2、嘉靖四十年(1561),倭寇大举侵犯台州,戚继光率领所部九战九皆,取得举世闻名的台州大捷。倭寇们心惊胆战,给戚继光取了个名字叫“戚老虎”。次年夏,率戚家军南下福建,荡平倭寇在横屿、牛田、林墩的三大巢穴。嘉靖四十二年(1563),与福建总兵俞大猷、广东总兵刘显等人取得平海卫大捷。次年,升总兵官,镇守福建全省及浙江金华、温州两府。是年11月,倭寇2万人围攻仙游,戚继光“用寡击众,一呼而辄解重围;以正为奇,三战而收全捷。”从此,戚家军威振中国海疆,倭寇望风而逃,危害已久的倭患终被荡平。

  3、闽东北傍海的山区,自古聚落着众多畲族村寨,山中林木茂密,野果繁生,猕猴成群。因畲家温良恭谦,从不伤害猴子,故山猴亦不惧人,常向畲人讨吃。
  传说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屡屡侵犯我闽浙沿海一带,畲、汉百姓深受其害。名将戚继光奉命引兵进驻闽东北沿海地区剿倭。一日深夜,戚继光正在帅帐内秉烛释读兵书,忽听帐外人声沸噪,忙冲出帐外查问,军校们怯怯回话,说是一面军中指挥作战的大皮鼓被偷盗。戚将军怒按剑柄,正欲治罪属下。忽有隆隆鼓声传入耳际,借着月光,循声望去,依稀可辨不远处的山坡上,一老猴王正有板有眼地擂着大皮鼓,而一群猴子、猴孙们则学着戚家军白天在野外演练排阵的架势。戚帅计上心来。次日将士们遵命捕捉了许多山猴置于笼内,并安放在校场边,让猴子天天观看将士们操练,同时赐予猴子们优厚的待遇。戚帅又遣调驯猴人训练猴子和使用发射火器。数月,一支令行禁止的猴军诞生了。
  倭寇再次来犯,戚帅把军队埋伏于山林中,把火器分发给猴兵,正当倭寇在山谷中安营扎寨,埋锅造饭不及半熟之时,指挥的军鼓响起,猴兵纷纷串入敌营,放起火来,敌阵中火烧连营,倭寇纷纷抱头鼠窜。戚帅挥军掩杀,不足半个时辰,全歼倭寇。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明世宗时期,东南沿海防卫空虚,倭(wō)寇乘机侵犯,祸害空前严重起来。一些地方贪官、恶霸、奸商、罪犯等,纷纷勾结倭寇,使得倭寇在浙江、福建、广东沿海肆意烧杀抢掠。公元1553年,大批倭寇在海盗头子汪直、徐海等的引导、率领下,在浙江、江苏登陆,窜扰崇明、上海、台州、温州、宁波、绍兴等几十个城市。
  朝廷不得不派官员和军队去围剿。虽然明军在名将俞大猷(yóu)的指挥下,打过一些胜仗,可是,朝廷听信当地奸商与贪官污吏的诬陷,先后处死两任抗倭有功的大臣朱纨(wɑn)与李天宠、张经,逮捕俞大猷。又昏庸地派严嵩党羽赵文华祭祀东海海神,祈求保佑驱逐倭寇。倭寇的气焰更加嚣张。
  朝廷不得已,在公元1555年秋天,从山东沿海将抗倭将领戚继光调到江浙,任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控制倭寇经常出没的军事要地。与戚继光并肩作战的著名的抗倭将领有谭纶和俞大猷。谭纶后来成为戚继光的顶头上司,对戚继光的军事活动给了很多支持。
  一到浙江,戚继光就与俞大猷一起在龙山所围剿登陆的倭寇,三战三捷。但戚继光从实战中,发现原来的明军纪律不好,训练不精,士气不旺,素质不高。有次战斗结束时,一个士兵拎着颗人头来报功,另一个士兵却哭哭啼啼跟着来到,诉说:“这是我弟弟,受伤还未断气,就被他割了头……”又有个士兵拎着人头来请赏,一查,被杀的竟是个十几岁的无辜少年。
  两个杀人冒功的罪犯被处死了,可他们的行为震动了戚继光:这样的士兵怎么能打败倭寇?他决心练一支新的、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军队。经过多次请求,他终于获得上级批准,亲自到浙江义乌招募新兵。那些刁滑的、怕死的、染有流氓习气的人,他都不要,而精选了三千个壮实胆大、吃苦耐劳、动作灵便的农民与矿工,组成了一支全新的军队。
  戚继光经过短短几个月的训练,就将他们打造成一支纪律严密、训练有素、武器精良、作战勇敢的队伍。这支军队所到之处,老百姓都拎着食物开水欢迎他们,称他们为“仁者之师”。戚继光带着这支战斗力很强的队伍,转战在浙江、福建的抗倭战场,取得许多辉煌战果。倭寇将戚继光称为“戚老虎”,民众将他们称为“戚家军”。
  公元1559年,戚继光会合谭纶的军队,开到台州,清剿流窜台州的倭寇。他们一路打了许多硬仗,将倭寇驱逐到太平(今浙江温岭)的南湾。倭寇占据了海岸边的高山,负隅顽抗,箭和石头像雨点一样飞向明军。戚继光与他的弟弟戚继美在阵地前指挥。他俩拿起弓箭,一人一箭,嗖地飞出,正好射中两个举旗呐喊的倭寇头目。其他倭寇吓得向后退缩,戚家军便一阵喊杀,冲上山顶。倭寇向海边退去。哪知后面是绝路,他们不是被杀死,就是掉进海里淹死。
  浙江的倭寇被剿得差不多了,戚继光又奉命带军队进入福建清剿。戚家军到福建后的第一战是横屿之战。横屿是宁德城东北海中的一座小岛,周围环水。水浅不能行大船,水退后又泥泞不便行走。岛上有倭寇老巢,一千多倭寇在这里盘踞了三年,当地官军从不敢去进攻。
  戚继光派人探明岛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水道、潮流的特点,制定了进攻方案。他让每个士兵各带一捆干草,来到横屿对岸,等天黑退潮,将干草抛到水中,铺出一条路。大军强行登岛,发起强攻,三百多倭寇被歼灭,二十九人被俘,淹死在海上的有六百多。戚家军大获全胜。
  此后,戚继光又在牛田、林墩、平海卫、仙游、兴化等地打了好些大胜仗。公元1566年,戚继光剿灭了占据广东福建交界处的南澳岛、与倭寇相勾结的海盗吴平。这时,骚乱东南沿海数十年的倭寇,总算被消灭光了。
参考资料:http://www.xueshiboke.com/post/274.html
戚继光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戚继光塑像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其父戚景通任漕运官员(今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戚继光亦出生于此地。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有多部军事著作及诗作传世,戚继光纪念馆现为福建省爱国教育基地。另有,电影电视剧《戚继光》上映联播。

中文名: 戚继光
别名: 南塘,孟诸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山东微山鲁桥镇
出生日期: 1528年11月12日
逝世日期: 1588年1月5日
职业: 军事家
主要成就: 创建著名的“戚家军”
率领“戚家军”扫平倭患。
代表作品: 《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莅戎要略》,《武备新书》等
字: 元敬
谥号: 武毅
祖籍: 山东登州

目录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出生背景
家世
教育
抗击倭寇山东备倭
浙江抗倭
福建抗倭
惊人战绩
镇守蓟州时期调镇蓟州
整顿边防
建立车营
抵御鞑靼
罢归故里
军事影响领兵将略
军事著作
抗倭成就基于军制改革
戚家军
戚继光抗倭泽被莆仙
凯歌-戚继光
戚继光与长城修建长城
修建空心敌台
诗文集与部分诗作止止堂集
韬铃深处
客馆
过文登营
马上作
望阙台
盘山绝顶
三屯新城工成志喜
出塞二首
伏龙寺
登石门驿新城眺望
塞外观音岩
督兵过潮州渡
行边
宿石门驿闻马嘶
辛未除夕
戚继光是三十二势长拳创始人
各地纪念场所戚继光祠堂
戚氏牌坊
戚继光纪念馆
明史记载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出生背景
家世
教育
抗击倭寇 山东备倭
浙江抗倭
福建抗倭
惊人战绩
镇守蓟州时期 调镇蓟州
整顿边防
建立车营
抵御鞑靼
罢归故里
军事影响 领兵将略
军事著作
抗倭成就基于军制改革
戚家军
戚继光抗倭泽被莆仙
凯歌-戚继光
戚继光与长城 修建长城
修建空心敌台
诗文集与部分诗作
止止堂集 韬铃深处 客馆 过文登营 马上作 望阙台 盘山绝顶 三屯新城工成志喜 出塞二首 伏龙寺 登石门驿新城眺望 塞外观音岩 督兵过潮州渡 行边 宿石门驿闻马嘶 辛未除夕戚继光是三十二势长拳创始人各地纪念场所
戚继光祠堂 戚氏牌坊 戚继光纪念馆明史记载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戚继光画像
[1]  戚继光(嘉靖七年1528年—万历十五年1588年),山东登州人。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明朝杰出的军事家、华夏杰出志士,民族英雄。初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调往浙江,招募新军进行训练,创立攻防兼宜的鸳鸯阵,1562年戚继光受命入闽剿倭,先后荡平宁德城外的横屿、福建福清牛田等三大倭巢,在浙江、福建取得台州、横屿,平海卫、仙游等战役的胜利,基本荡除东南沿海倭患,为扫除东南倭患作出很大贡献。隆庆二年(1568年)调往蓟州,加高加厚长城,修建空心敌台,创立步、骑、车、辎重诸营,边境得以安宁。万历十一年(1583年)调往广东,后罢归登州,不久病卒。戚继光以捍卫边疆为己任,屡克强敌,战功卓著, 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等书传世。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出生背景
  戚继光出生于明朝中叶嘉靖年间,当时东南沿海的
倭患十分严重,北部也经常受到蒙古的侵扰。明朝建立时,日本正处于南北朝时代(1336-1392),南、北朝廷及守护大名除互相争战外,还不时侵扰中国沿海。北朝统一日本后,失败的南朝武士流落海上,对中国沿海的侵扰更趋严重。到嘉靖时期(1522-1566),由于明政府停止对日贸易,倭患的严重达到顶峰。蒙古族是中国北部的少数民族,元、明以来,散居内地的蒙古族已逐渐和汉人融合,但居于漠北的蒙古族仍然过着游牧生活。元朝灭亡后,他们多次南下掳掠,对明朝构成巨大的威胁。但是在当时,朝廷比较重视北虏(蒙古),认为蒙古骑兵比东南倭寇的威胁更大。   倭寇   日本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倭,来自日本的海盗因此被称为倭寇。四出抢掠时,常分成几队、十几队甚至几十队,以当地奸民为向导,用海螺号互相联络。刀枪磨得雪亮,且大多用武士刀,杀伤力极强。擅长近身格斗、火枪射击,惯于设伏偷袭,常用川字或一字长蛇阵。由于当时明朝军队腐败,明军开始时常吃败仗。   蒙古   元朝灭亡后,居于漠北的蒙古族分为三部,自东向西分别为兀良哈、鞑靼、瓦剌。三部除互相攻杀外,还经常掠夺明朝边境。明成祖朱棣在位(1403-1424),先后五次率兵亲征,大败鞑靼、瓦剌,保障了边境的安宁。后瓦剌征服鞑靼,势力迅速扩张,常常南下侵扰。正统十四年(1449),瓦剌首领也先大举内犯,在土木堡(现在河北怀来县)俘获英宗,明朝几至覆亡。也先及后被部下杀死,蒙古重新陷入分裂状态。成化、弘治年间,达延汗逐渐强盛,一度统一全蒙古。达延汗死后,蒙古又分裂成数十个独立的领地,其中以土默特部俺答汗最为大,多次举兵内犯。其中以俺答、小王子最为出名。
家世
  戚继光祖籍江西赣州,后迁定远(今属安徽),再迁山东登州(今蓬莱)。 元朝末年,六世祖戚祥迁居安徽定远,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农民军,随其部将朱元璋转战各地。明朝建立后,戚祥战死于云南平元朝之战,明政府追念他的功劳,让其子戚斌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为明威将军戚家又搬回了山东。自戚斌至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历五代近一百四十年,一直袭任这个职位。戚景通袭职后,任过都指挥、大宁都司、江南漕运把总,还在禁军神机营中任过职。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1528年11月12日),戚继光诞生于山东微山西北的小镇鲁桥,第二天阳光灿烂,戚景通于是给儿子取名继光,希望他继承祖上的光辉,并发扬光大。
教育
  戚继光出身于将门世家,父亲戚景通武艺精熟,为人正直,忠于朝廷,为子孙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因受家庭的影响,戚继光从小就喜欢军事游戏。戚景通对儿子期望很高,亲自教他读书写字,练习武艺,经常讲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戚继光不仅获得行军打仗的真实学问,还养成了良好的品质,树立了高远的志向,为以后建功立业打下了基础。
编辑本段抗击倭寇
山东备倭
  嘉靖二十三年(1544),戚景通因病去世,十七岁的戚继光袭任父职,做了登州卫指挥佥事。二十五年(1546),分工管理本卫所的屯田事务。二十七年(1548)至三十一年(1552),奉命率领卫所士兵远戍蓟门(今北京市东北),春去秋归,每年一次。二十八年(1549)考中武举,次年进京会试,正逢蒙古俺答汗兵围北京城,戚继光临时守卫京城九门,并两次上书陈守御方略。三十二年(1553),被提升为都指挥佥事,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到任以后,戚继光整顿卫所,训练士卒,严肃纪律,使山东沿海的防务大大改观。 戚继光像
[2]浙江抗倭
  因为浙江倭患严重,嘉靖三十四年(1555),戚继光被调任浙江都司佥书,次年升任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此后,戚继光多次与倭寇作战,先后取得龙山、岑港、桃渚之战的胜利。实战过程中,戚继光认识到明军缺乏训练,作战不力,多次向上司提出练兵建议,最后得到批准。三十八年(1559),戚继光无意目睹到义乌矿工与永康矿工打架的场面(几万人打架),戚继光惊呼:“如有此一旅,可抵三军。”戚继光对招募了近4000人,进行了严格的训练,这就是著名的戚家军。次年,戚继光针对沿海地形多沮泽、倭寇小股分散的特点,创立攻防兼宜的「鸳鸯阵」。四十年(1561),倭寇大举进犯浙江,戚继光在台州十三战十三捷,基本平息了浙江的倭患。   岑港之战   嘉靖三十六年(1557),浙江巡抚胡宗宪诱捕了海盗汪直,其党羽三千余人盘据岑港,声称要为汪直报仇。岑港在舟山岛的西面,地形非常复杂,倭寇只留一条小路以便出入,将其余通路一概堵死。嘉靖三十七年(1558)春,各路官兵进攻岑港,戚继光由左路进攻。倭寇居高临下,明军仰攻很不方便,双方死伤都很惨重。岑港久攻不下,明政府认为将官作战不力,撤去俞大猷、戚继光等人的职务,限令一个月内攻克岑港。随着期限的临近,戚继光等亲率士卒,奋勇冲锋,倭寇抵挡不住,在一个深夜乘船退出岑港,转移到舟山北面海中的梅山,此后扬帆南下,转寇福建。   龙山所之战   龙山所在定海县(今浙江舟山县)境内,北面濒临大海,是倭船往来必经之道。嘉靖三十五年(1556)九月,倭寇八百多人打到龙山所,戚继光这时新任参将不久,听到消息立刻率军前往。倭寇分成三路猛冲过来,明军纷纷溃退,戚继光见形势危急,连忙跳到一块高石上,一连三箭将三个倭酋射倒,倭寇这才退去。十月,倭寇又在龙山所登陆,戚继光与俞大猷等率军抗击,三战三捷,倭寇乘夜撤退。明军跟踪追击,至雁门岭遇伏,纷纷逃走,倭寇得以乘船出海。两次龙山所之战,戚继光初露锋芒。同时,在此战役中,戚继光认识到明军「兵无专统,谋不佥同」,有必要训练一支强而有力的军队。   战后不久,戚继光便连续两次上书,向上司提出练兵建议,但由于种种原因,建议未能及早实现。 嘉靖三十八年(1559)九月,戚继光第三次提出建议,决定到义乌招募农民和矿工,得到上司同意。到义乌后,戚继光进行了严格的挑选,他制定了四要四不要:1.不要城里人2.不要在官府里任过职的3.40岁以上的和长得白的不要4.胆子特别小的和胆子特别大的不要。 (1)要标准的农民 (2)黑大粗壮皮肉结实的人 (3)目光有神的人 (4)见了官府还得有点怕的人 最后选定三千多人,编立队伍,分发武器,进行严格的训练。从此,这支军队转战各地,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人称「戚家军」。   台州大捷   嘉靖四十年(1561)四、五月间,倭寇大举进犯浙江,船只达数百艘,人数达一两万,骚扰地区达几十处,声势震动远近。其中大股倭寇窜犯宁海、桃渚、新河等地,戚继光确立「大创尽歼」的原则,在花街、上峰岭、藤岭、长沙等地大败倭寇,先后十三战十三捷,共擒斩倭寇一千四百多人,焚、溺死四千多人,使侵犯台州的倭寇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与此同时,其它将领也在宁波、温州一带和倭寇交战十多次,取得重大胜利,浙江倭患基本平息。由于台州大捷,戚继光被提升为都指挥使,「戚家军」也闻名天下。
福建抗倭
  福建的倭患也很严重。嘉靖三十九年(1560)后,倭寇由于在浙江受到沉重的打击,在福建的活动更加猖獗,一支筑巢于宁德城外海中的横屿(时人称夺命岛),另一支筑巢于福清的牛田,形势非常危急。嘉靖四十一年(1562),戚继光受命入闽剿倭,先后荡平横屿、牛田、林墩三大倭巢,随后回浙江补充兵员。戚继光刚离开后,倭寇就相互庆贺说:「戚老虎去,我们还怕什么!」活动又猖獗起来,攻占兴化府(现在的福建莆田)城,随后又据平海卫为巢。四十二年(1563),戚继光抵达福建,于平海卫大败倭寇。随后率军解仙游之围,灭山贼吴平于南澳,基本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横屿之战   横屿是宁德县东北的一个小岛,离岸约有十里,和大陆之间隔着浅滩。涨潮时,海水将岛屿与大陆分开;潮退后,又尽是泥淖。倭寇在岛上结下大营,修筑防御工事,侵占已达三年之久。戚继光为了渡过浅滩,命令士兵铺上干草,随着鼓声向前爬行。到达横屿岸边时,倭寇早已布成阵势,士兵们奋勇冲杀,放火焚烧倭巢,倭寇四处逃窜,明军乘胜追击,斩首三百四十八人,生擒二十九人。残余倭寇向海上逃命,被淹死六百多人。战斗从开始到结束,不过三个时辰。随后,戚继光进军牛田、林墩,铲除了福建的三大倭巢。   平海卫之战   铲平福建三大倭寇后,戚继光回浙江补充兵员,倭寇又猖獗起来。嘉靖四十一年(1562)冬,倭寇六千人攻陷兴化府城,烧杀抢劫,无恶不作。次年二月,倭寇退出府城,据莆田东南的平海卫为巢。四月,戚继光率领一万多人到达福建。五月,福建巡抚谭纶命戚家军为中路,刘显为左翼,俞大猷为右翼,向平海卫发动总攻势。倭寇仓皇应战,戚家军用火器猛烈射击,倭寇战马受惊,乱跑乱窜,左右两翼乘势并进,倭寇大败,逃回许家大巢。明军进围敌巢,四面放火,倭寇或被烧死,或被杀死,逃窜者也多坠崖、蹈海而死,共被斩首二千二百一十人。   解仙游之围   平海卫之战不久,又有大批倭寇陆续登陆。嘉靖四十二年(1563)十一月,倭寇约两万人围攻仙游,城内居民昼夜死守,双方伤亡都很严重。谭纶和戚继光统兵来救,驻扎于仙游城外二十里处,这时戚继光的部下只有六千人,敌我力量相差悬殊,不宜立即决战。次年一月,换防的军队到达,戚继光进行周密布署后,分道向仙游进军。当时倭寇结为四巢,分别盘据于东、南、西、北四门,中路军直冲倭寇南巢,其它各路配合作战,倭寇丢盔弃甲,全线崩溃,仙游之围得以解除。戚继光这次以寡敌众,大获全胜,体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灭山贼吴平   吴平是福建南部漳州诏安县梅岭人,他与倭寇勾结,招纳海盗、流氓一万多人,盘踞在梅岭一带。嘉靖四十四年(1565)春,戚继光攻占梅岭,吴平率部南逃,占据闽广交界的南澳岛,戚继光跟踪追击,将南澳岛封锁起来。十月,戚继光率军在龙眼沙登陆,命人散布劝降檄文,吴平党羽军心动摇,戚家军乘势进攻,大获全胜。吴平伤魂落魄,率领部下遁入森林。月底,戚继光与俞大猷合力进讨,吴平惨遭失败,仅率八百余人乘船逃脱。四十五年(1566),戚继光和俞大猷进剿吴平残部,吴平投海自杀,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平息。
惊人战绩
  台州花街之战:斩首308颗,生擒2名倭首,其余淹死和未割首的数目不详,牺牲陈文清等3人。   白水洋战斗:我敌对比:1500对2000余,全歼2000多名倭寇,斩首344颗,生擒5名倭首,我方牺牲陈四等3人。   长沙之战:消灭倭寇3000名。   横屿岛渡海之战,消灭倭寇1000多名,斩首348颗,俘虏29名.牺牲陈文彪等13人。   牛田之战:击溃数上万倭寇(包括假倭和真倭),斩首688颗,我方无一人牺牲。   林墩之战:烧死和淹死倭寇3000名左右,斩首960颗,俘虏26人。自己阵亡90人。   福清葛塘之:消灭300多名倭寇,斩首150多颗,牺牲20人。   平海卫战斗:斩首2622颗,我方牺牲金渔等16人。   仙游之战:击溃10000余名倭寇,杀死倭寇1000余,斩首498颗,生擒1名,我方牺牲童子明等24人.   王仓坪战斗:击溃倭寇近万名,斩首177颗,我方无一人阵亡.   蔡丕岭战斗:击溃倭寇7000余名,杀死1000多名,斩首160多颗.我方牺牲31人.
戚继光在今天的宁波慈溪的浒山镇教场山训练戚家军。那座山的名字由此而来。同时戚继光曾在镇海的招宝山抗击倭寇,山上至今留有当初战争的遗迹。
文章标题: 你能原创一个明朝嘉靖年间的民间故事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gushi/157367.html

[你能原创一个明朝嘉靖年间的民间故事吗]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