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故事 > 文章正文

阿西莫夫的三百年庆事件怎么理解

时间: 2022-11-21 22:01:4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2次

阿西莫夫的三百年庆事件怎么理解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作者由此得出怎样的观点?

文章共分为两个小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
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文章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主题思想编辑
恐龙是古爬行动物,种类繁多,体型各异,小的体长不到一米,大的体长数十米,重达四五十吨。有食肉的,也有食草的。它们在地球上的陆地或沼泽附近生活,在地球上曾称霸一时。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灭绝了,成为生物史上最大的谜案。这两篇短文,一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一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思路分析
《恐龙无处不在》开篇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紧密相连”表现在哪里?有哪些事实能证明它们是互相“产生影响”的?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应恐龙的生活,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引出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得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件,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证明的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起笔提出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原因的一个新观点:个巨大的小行星或童星对地球的撞击,引起人们对这一曾经主宰过地球的生灵突然灭绝的兴趣、并且说明科学家们研究的目的在于“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临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然后从地质学发现的证据上论证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行星撞击。

段落结构
《恐龙无处不在》的段落结构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被压扁的沙子》的段落结构
斯石英(被压扁的沙子)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提出关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第2和第3自然段先后举了两个例子提出了关于“撞击说”和“火山说”这两种观点。
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支持“撞击说”。这部分分四层。
第一层(第5、6自然段),说明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我们以后也许还会遇到这种情况,因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第二层(第7至第10自然段),说明1961年一位苏联科学家发现了“斯石英”,并且介绍了它的性质,为下文佐证“撞击说”奠定了基础。
第三层(第11至第13自然段),说明斯石英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制造,而且它在自然界中是可以存在的,不过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由此推断撞击是可以产生斯石英的。事实也证明,火山喷发是不会产生斯石英的,从而进一步佐证了“撞击说”。
第四层(第14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亚里桑那大学的约翰·F·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的例子,进一步证明“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从而得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的结论。

说明顺序编辑
作者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清楚。

说明方法
要理解这两篇短文,还要注意作者运用的引人入胜的说明方法。首先是举例子。在文章中,作者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例如,《恐龙无处不在》为了证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说明南极不止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说法严谨。
其次是作比较。例如《被压扁的沙子》中,谈到斯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区别时,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在《恐龙无处不有》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第三是打比方。短文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话,如《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列数字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举例子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了巨大陨石的撞击。
摹状貌 一些板块被拉开,问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版块也许会缓慢的像另一板块下面俯视 除上述的方法之外,还有“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这里不一一分述。

准确语言
“在一个科学领域作出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中的“肯定”一词,又如“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中的“最终也许”和“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绝灭’”中的“毫无疑问”等都能体现语言的严密和准确。

教学建议
这两篇科普文章所介绍的都是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但由于作者采取了朴实、明白如话的语言,使原本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又《恐龙无处不在》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击。通过这两篇短文的比较阅读,让学生懂得写作文章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下笔。重在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

原文欣赏编辑
恐龙无处不在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现代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更不适应南极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两栖动物的化石。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
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被压扁的沙子
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的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因此,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某一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临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为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原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C°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的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存在吗?是的。然而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例如,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斯石英。另外,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在这种情况下,它可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那么,你可能会说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亚里桑那大学的J.F.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了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他们在1989年3月1日宣布,利用测试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射,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这种情况显示,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起到平流层中。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字词
褶皱(zhě zhòu):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弯曲的过程。
劫难(jié nàn):灾难,灾祸。
致密(zhì mì):周密,细致。
追溯(zhuī sù):比喻回首往事、探寻渊源。
天衣无缝(tiān yī wú fèng):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没有一点破绽。也比喻诗文浑然一体,没有雕琢的痕迹。
不解之谜(bù jiě zhī mí):解不开的谜团。
冰天雪地(bīng tiān xǔe dì):形容冰雪漫天盖地,非常寒冷。
趋势:事物或局势发展的动向。
携带(xié dài):随身带着。
舒适(shū shì):舒服安逸。
悲惨(bēi cǎn):处境或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
遗骸(yí hái):曾是有生命的躯体的化石骸骨(如人的尸体)。

恐龙
资料:地球的年龄大约是46亿岁,而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迹象是在35亿年前才出现的。在生命崛起和发展的过程中,无数物种悄悄诞生又寂然灭绝,迎来了地球生命历程中最辉煌的一段,即恐龙时代。恐龙时代主要指地质史上的中生代时期,这一时期又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在这一时期,恐龙是地球上当之无愧的霸主,它们存活了近1.6亿年,最后由于白垩纪末期的物种大灭绝事件而灭亡,中生代亦随即结束。恐龙是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的最成功的物种之一。
恐龙是距今1亿3千万年前地球上爬行动物的总称。它们的种类很多,身体大小、形状、生活习性各不相同,陆地、海洋、空中都是恐龙类爬行动物的活动场所。大的如中国四川省合川县发现的合川马门溪龙,全身长22米,体高3.5米,体重40~50吨。平时在水深5~10米的湖泊中生活,利用水的浮力浮起笨重的身体,以水中的藻类为食物。小的鹦鹉龙整个身体只有一只小狗大。有的能在空中飞翔,像长尾的喙嘴龙,有尖利的牙齿和长长的尾巴。尾巴末端有一块像苍蝇拍形状的膜,飞翔的工具是翼膜。有的是海中的霸王,如喜马拉雅鱼龙,食肉善游,上下颌特别长,形成长吻,口内有牙齿,外貌很像今天的海豚。有的是陆上的武士,如剑龙,身长6米,头小,背部高拱,有两排三角形的骨板竖立着,尾尖处有骨刺,是御敌的武器。到了1亿3千万年前左右,由于强烈的地壳运动所引起的地形、气候的变化,称霸一时的恐龙在地球上就完全灭绝了。恐龙灭亡的原因至今没有定论,但应看到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是当时外界环境的改变与恐龙内在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的结果。

作者简介编辑
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
阿西莫夫
是出生于俄罗斯的美国犹太人作家 是生物化学教授,门 萨学会会员,他创作力丰沛,产量惊人,作品以科幻小说和科普丛书最为人称道。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阿西莫夫一生创作和编辑过的书籍超过500册,据估计他至少写过9000封的信函和明信片,著作类别除了哲学类以外,几乎涵盖整个「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阿西莫夫是公认的科幻大师,与儒勒·凡尔纳、H·G·威尔斯并称为科幻历史上的三 巨头,同时还与罗伯特·海因莱因、亚瑟·克拉克并列为科幻小说的三巨头。阿西莫夫的作品中,以「基地系列」最为人称道,其它的主要著作还有「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 三大系列最后在「基地系列」的架空宇宙中合归一统,被誉为“科幻圣经”。阿西莫夫笔下产出不少短篇小说,其中〈夜归〉(Nightfall)曾获美国科幻作家协会(Science Fiction Writers of America)票选为1964年前的最佳短篇小说。他也写推理小说和奇幻小说,以及大量的非文学类作品,并曾用笔名保罗·法兰西(Paul French)为青少年撰写科幻小说「幸运之星系列」。  阿西莫夫治学有方,他的科普著作多以史学 手法阐述科学概念,尽可能细数从头,理性分析科学脉络。提及某个科学家时,也会一并附上详细的背景资料,诸 如国籍、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并以语源学和发音方式介绍科技名词。这些特点在他的《科学指南》(Guide to Science)、三大卷的《认识物理学》(Understanding Physics)和《阿西莫夫的科学探索史纲》(Asimov'sChronology of Science and Discovery)里处处可见。  阿西莫夫参与门萨学会多年,后来有点不甘愿的被任选为副会长,他说这个学会的会员都「好逞能斗智」,相较之下,他更乐意担任美国人道协会(American Humanist Association)的会长。小行星「5020 Asimov」、《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和两项艾西莫夫奖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个人生平
青少年时期 阿西莫夫约莫是1920年1月2日(出生日期仅供参考,实际的日期尚未确定)出生于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州彼得罗维奇的犹太乡镇,父亲犹大·阿西莫夫 (Judah Asimov),母亲安娜·瑞秋·柏曼·阿西莫夫(Anna Rachel Berman Asimov),是以磨坊为业的犹太家庭。家族姓氏源于单字「Azimy」,俄语的意思是「冬天磨谷」,字尾饰以曾曾祖父的名字,纪念他的辛劳。阿西莫夫 在第一本自传《In Memory Yet Green》里解释过自己姓氏的念法:  “有天我收到一张明信片,询问我的姓氏到底该怎么念,据说事关一场豪赌。我常这么说:「把三个很简单的英文单字『has』『him』『of』放在一起,就成了『has-him-of』,先用正常的速度念一遍,然后把两个前缀『h』拿掉再念一次,不就是『Asimov』了吗。」说真的,有那么困难 吗。”  阿西莫夫3岁随父母移民美国, 在纽约布鲁克林长大,5岁 自己学习 认字,由于父母只使用意第绪语和英语沟通,所以他不会说俄语,但能讲流利的意第绪语跟英 语。他的父母承接了一家杂货店,家里人都要在店里帮忙,他因此接触到店里卖的廉价科幻杂志,一脚踏入科幻世界。阿西莫夫11岁下笔写小说,19岁稿子就卖 给了科幻杂志社。 从教生涯 阿西莫夫未满16岁便完成高中学业,1939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1948年回校取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离开校园的这段期间正逢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在费城海 军造船厂的大气实验室以平民身分工作三年。战后加入美国陆军,服役九个月就光荣退伍。从军期间,他靠打字升到下士,侥幸躲过1946年在比基尼环礁的原子弹试爆。  阿西莫夫完成博士学业后,成为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生化讲师,从此跟波大建立起终生的关系。1955年升任副教授。1958年他全心投入写作后,就不再教书(他写作所得远比任教来得多),但仍争取到保留副教授的头衔。1979年大学为表扬他的写作,晋升他为生物化学教授。1965年,应大学莫加纪念图书馆(Mugar Memorial Library)馆长霍华·戈特利布(Howard Gottlieb)之请,阿西莫夫捐赠出他的私人文件。一共464箱,放满71格的收藏架。 最后阶段 1942 年7月26日,阿西莫夫与葛楚·布鲁洁曼(GertrudeBlugerman)结婚,生有一子一女,1970年分居,1973年他和葛楚离婚,与珍妮特·杰普生(Janet O. Jeppson)结婚。1992年4月6日,阿西莫夫离开他的第二任妻子珍妮特和第一次婚姻所生的子女,撒手人寰。他死后十年,珍·妮特版本的阿西莫夫自 传《It's Been a Good Life》出版,揭露他死于艾滋病。 1983年12月,在他进行一次心 脏绕道手术时,输血感染到艾滋 病毒。明确的死因是艾滋病毒感染并发症所引起的心肾 衰竭。珍妮特·阿西莫夫在这本自传的跋里写道,阿西莫夫想要「公开」,医生说服他保持沉默,警告大众对艾滋病的偏见会伤害到他的家人。阿西莫夫的家人想在他死后公开,却适逢阿瑟·阿什(Arthur Ashe)公开得到艾滋病之后爆发争论,于是就打消了念头。十年之后,阿西莫夫的医生过世,珍妮特和家人才同意公开他的死因。

课文介绍
《恐龙无处不在》“恐龙无处不在”,初看标题,我们可能以为这篇短文要向人们描绘恐龙家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但读了全文,我们才明白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
文章开头突发议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两句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特别是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引起了作者深入的思考:“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作者并没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的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察,由此及彼步步追问:“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陆地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呢?”行文到第6、7段,对这一问题做出直截了当的回答:“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显然,一部分恐龙正是搭乘这一班“航船”来到南极的。
第8、9、10、11段简明地介绍了“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地球在四十多亿年的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少次”,由于恐龙统治地球的时间太长,它们恰好经历了一个泛大陆由合而分的过程,成了地质演变历史的见证。泛大陆先是分成四块,然后大部分继续分裂(只有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后形成一体),于是,“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本文可使读者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说”“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
南极大陆,这个也曾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之舟”,由于它驶向了地球的极地而“最后成了冰雪天地”,导致搭乘这班航船的大部分生物灭绝,恐龙不过是它们之中较为显赫著名的。
课文理解
1、《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答:没有离题;不好;本文的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文题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机器人短篇全集的内容简介

所收录的短篇小说有《孩子最好的朋友》、《莎莉》、《总有一天》、《观点》、《思考》、《真爱》、《AL-76号走失记》、《无心的胜利》、《天堂异乡人》、《光雕》、《分离主义者》、《小机》、《当我们同在一起》、《镜像》、《三百年庆事件》、《第一法则》、《转圈圈》、《理性》、《抓兔子》、《骗子》、《保证满意》、《列尼》、《校工》、《消失无踪》、《冒险》、《逃避》、《证据》、《可避免的冲突》、《女性直觉》、《汝竟顾念他》、《机器人之梦》、《正电子人》等三十二篇小说。
这些短篇小说,篇幅长短不一,描写的机器人也各具特点,故事各具特色:如《莎莉》,写了一辆机器人汽车(自动汽车),这是一辆非常漂亮而又女性味十足的汽车,车主人亲热地称“她”为莎莉。莎莉是主人的宠爱宝贝,得到主人的精心关爱呵护。不料,漂亮的莎莉却引起了一个名叫吉尔宏的人的觊觎之心。吉尔宏是一个歹徒,生性强横,左求不到莎莉之后,便下手强行劫夺,强行将莎莉劫走。莎莉主人急忙招来自己的其他汽车机器人,去追回莎莉。莎莉本是自动驾驶的汽车机器人,吉尔宏为了控制她,强行使用手动程序。莎莉并未屈服,在许多汽车机器人围追劫车歹徒时,寻机将吉尔宏从车里颠出去了,并和众多的汽车机器人将其他歹徒包围,直到将他们吓得昏厥过去,而被警察擒获。劫匪头子吉尔宏,因向与他搏斗的自动巴士(汽车机器人)开枪而被巴士碾死,命丧黄泉。又如《正电子人》,讲了一个正电子人(高级机器人)的一生。这个正电子人名叫安德鲁·马丁,他最初出厂时是一个常规机器人,是一个四口之家的仆人与管家。后来老爷见到安德鲁送给大小姐生日礼物和小小姐的礼物异常精美,知道是他自己制作的,不禁对他青眼有加。后来老爷让安德鲁制作了许多木制艺术品,赚了不少的钱。老爷为了让安德鲁更加能干,就全面更新了他身上的所有装置,除了他的正电子径路之外。安德鲁在为主人赚了近60万元之时,便萌生了一个念头,他决定用自己辛勤赚来的钱为自己赎回自由。老爷当然舍不得让他“赎身”,全家人也激烈反对这个机器人赎回“自由”,但是安德鲁拿定了主意,他决不愿意像其他机器人一样生活,他要作为一个人类中的一员,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此后,安德鲁求教于法律事务所,求教于法院,机器人心理学家,社会伦理学家,探问怎样才能使自己获得“人籍”。最后,安德鲁为了使自己加入人类,成为人类中的一员,不惜用生命作代价。他的这一举动,最终获得人类的认可,在他临“死”之前,他终于如愿以偿,听到了世界主席宣布他加入人类的通告。
…… 在众多的机器人短篇小说中,都有一个永恒的话题,即“机器人三定律”。这是阿西莫夫最重大的科幻理论,可以说:“机器人三定律”是智能机器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准则。
在形式上,机器人三定律有着数学公式般的美感,其含义简洁、明确,环环相扣,具有瞬间揭示“从属”关系的魅力;在逻辑上,却又存在着诸多“悖论”,能让人迷失于“存在”、“意义”的迷宫中而又获得惊悚和醍醐灌顶的快感。
《机器人短篇全集》便是这种美感、快感兼具的作品。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本人不懂的地方

书上写道恐龙是6500万年前灭绝的,斯石英过几百万年就变成沙子了,如果恐龙灭绝是因为陨石撞击,斯石英早在几千万年前就变成了沙子,“阿西莫夫”怎麽能拿斯石英当证据呢???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一、主题思想
恐龙是古爬行动动物,种类繁多,体型各异,小的体长不到一米,大的体长数十米,重达四五十吨。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它们在地球上的陆地或沼泽附近生活,在地球上曾称霸一时。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灭绝了,成为生物史上最大的谜案。这两篇短文,一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一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文章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二、思路分析
《恐龙无处不有》开篇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紧密相连”表现在哪里?有哪些事实能证明它们是互相“产生影响”的?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应恐龙的生活,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引出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得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件,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证明的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起笔提出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原因的一个新观点——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童星对地球的撞击,引起人们对这一曾经主宰过地球的生灵突然灭绝的兴趣、并且说明科学家们研究的目的在于“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临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然后从地质学发现的证据上论证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
三、段落结构
《恐龙无处不在》的段落结构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被压扁的沙子》的段落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提出关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第2和第3自然段先后举了两个例子提出了关于“撞击说”和“火山说”这两种观点。
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支持“撞击说”。这部分分四层。
第一层(第5、6自然段),说明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我们以后也许还会遇到这种情况,因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第二层(第7至第10自然段),说明1961年一位苏联科学家发现了“斯石英”,并且介绍了它的性质,为下文佐证“撞击说”奠定了基础。
第三层(第11至第13自然段),说明斯石英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制造,而且它在自然界中是可以存在的,不过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由此推断撞击是可以产生斯石英的。事实也证明,火山喷发是不会产生斯石英的,从而进一步佐证了“撞击说”。
第四层(第14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亚里桑那大学的约翰•F•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的例子,进一步证明“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从而得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的结论。
四、说明顺序
作者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清楚。
五、说明方法
要理解这两篇短文,还要注意作者运用的引人入胜的说明方法。首先是举例子。在文章中,作者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例如,《恐龙无处不有冲为了证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说明南极不止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说法严谨。
其次是作比较。例如《被压扁的沙子》中,谈到斯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区别时,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在《恐龙无处不有》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第三是打比方。短文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话,如《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除上述的方法之外,还有“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这里不一一分述。
六、严密准确的语言
“在一个科学领域作出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中的“肯定”一词,又如“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中的“最终也许”和“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绝灭’”中的“毫无疑问”等都能体现语言的严密和准确。
七、比较阅读教学建议
这两篇科普文章所介绍的都是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但由于作者采取了朴实、明白如话的语言,使原本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又《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击。通过这两篇短文的比较阅读,让学生懂得写作文章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下笔。重在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

八,原文欣赏
恐龙无处不在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现代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更不适应南极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两栖动物的化石。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的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
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被压扁的沙子
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的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某一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临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为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前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选被压扁的沙子因此称为“斯英石”。
斯英石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C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的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存在吗?是的。然而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例如,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斯石英。另外,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在这种情况下,它可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那么,你可能会说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亚里桑那大学的J.F.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了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他们在1989年3月1日宣布,利用测试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射,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这种情况显示,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起到平流层中。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二、字词
褶皱 劫难 致密 追溯 天衣无缝
亚里桑那大学的J.F.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了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他们在1989年3月1日宣布,利用测试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射,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呵呵,你文章没看好,我原先也有这个问题,问一下别人就会了
沙子主要成分就是石英啊。。

一日一名著之阿西莫夫基地系列

内容简介

银河帝国已有一万二千年悠久历史,一位心理史学家却作出惊人预言:帝国即将土崩瓦解,整个银河注定化作一片废墟,黑暗时期将会持续整整三万年!

著作逾身的艾萨克·阿西莫夫无所不写,但不论他自己或全世界的忠实读者,衷心挚爱的仍是他的科幻小说。在他的众多科幻著作中,「机器人」与「基地」是最有名的两大系列。其中「机器人」系列是从短篇故事起家,逐渐演化成一部机器人未来史,包括四个长篇与三十几个短篇;「基地」系列则是先有一个庞大的架构,然后开始逐步经营──但想必连阿西莫夫也未曾想到,这部科幻史诗能够经营半个世纪(1941-1992)。

阿西莫夫一生总共写了七大册的基地故事,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当然是核心部分的「基地三部曲」:《基地》、《基地与帝国》以及《第二基地》。不过阿西莫夫生前常常偷笑,说当初虽有明确的故事架构,却并未刻意写成什么三部曲,而是以连载方式一篇篇发表在科幻杂志上。直到一九五年代正式出书,三部曲的架构才首度出现。

为了研究阿西莫夫创作基地系列的来龙去脉,让我们试着回归当初的架构,把三部曲重新拆解成原来的中短篇。

《基地》第一篇:心理史学家(出书时补写)

《基地》第二篇:百科全书编者(短篇,连载第一篇)

《基地》第三篇:市长(短篇,连载第二篇)

《基地》第四篇:行商(短篇,连载第三篇)

《基地》第五篇:商业王侯(短篇,连载第四篇)

《基地与帝国》第一篇:将军(中篇,连载第五篇)

《基地与帝国》第二篇:骡(中篇,连载第六篇)

《第二基地》第一篇:骡的寻找(中篇,连载第七篇)

《第二基地》第二篇:基地的寻找(中篇,连载第八篇)

创作背景

许多人都知道基地系列的灵感来自《罗马帝国衰亡史》(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不过其中一段颇为传奇的因缘却鲜为人知。引用阿西莫夫自传中的文字,故事是这样的:

一九四一年八月一日,下课后,我搭地铁去坎柏(John Campbell, 1910-1971)的办公室找他。一路上我绞尽脑汁,想要挤出一个新点子。屡试不成之后,我决定使出自己常用的招数:随意打开一本书,第一眼看到什么,就用什么做自由联想。

当天我带着一本吉尔伯特与苏利文(Gilbert and Sullivan)的歌舞剧选集,随手便翻到《艾俄兰斯》(Iolanthe)中仙后跪在哨兵威利斯面前的一张剧照。我从哨兵联想到战士,再联想到军事帝国,再联想到罗马帝国──然后再联想到银河帝国。哈,有了!

……我何不写个银河帝国盛极而衰、回归封建的故事,而且是从第二银河帝国承平期的观点出发?我想我知道该怎么写,因为我仔细读过吉朋(Edward Gibbon, 1737-1794)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至少从头到尾读过两遍,只要把它改头换面就行了。

我带着具有感染力的热情、志得意满地走进坎柏的办公室。或许热情真能传染,因为坎柏显露出前所未有的激动。

「对短篇故事来说,这个主题太大了。」他说。

「我是想写个中篇。」我一面说,一面调整自己的构想。

「中篇一样不够。必须是一系列的故事,每集都是开放式结局。」

「什么?」我心虚地问。

「短篇、中篇、系列故事,通通放在一个特定的未来史框架中,包括第一银河帝国的衰亡、随之而来的封建时期,以及第二帝国的兴起。」

「什么?」我更心虚地问。

「没错,我要你写出这个未来史的大纲。回家去,把大纲写出来。」

──《记忆犹新》(In Memory Yet Green)原文版311页

「心理史学」是这个三部曲的中心科幻因素,而贯穿其间最重要的一个人物,自然就是心理史学宗师、基地之父哈里·谢顿。最有趣的是,「基地系列」的故事是从谢顿死后五十年讲起(<百科全书编者>),也就是说真正的主角竟然是个死人──这正是科幻小说的趣味所在,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缚。不过在出书的时候,为了交代前因后果,阿西莫夫又补写了一篇<心理史学家>,让八十高龄的谢顿现身说法。而在生命中最后五年,阿西莫夫再度眷顾这个传奇角色,用两本「前传」详尽刻划谢顿的一生,以及心理史学与基地的创建过程。

耐人寻味的是,阿西莫夫晚年似乎愈来愈认同这个笔下人物,而他也的确与谢顿一样,对人类文明有着高瞻远瞩、悲天悯人的关怀。「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正是大师胸怀的最佳写照。

博学多闻、博览群书的阿西莫夫从不闭门造车,笔下的科学幻想多少都有所本。例如「心理史学」便是「气体运动论」(物理学)、「群众心理学」(心理学)、「历史决定论」与「群体动力论」(历史学)的综合体;而刺激基地不断成长茁壮的「谢顿危机」,则取材自历史哲学家汤恩比(Arnold Toynbee, 1889-1975)首创的「挑战与响应」理论。

由于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过于复杂,人类又具有自由意志,因此个人行为绝对不可能预测。然而当众多个体集合成群时,却又会显现出某些规律,正如同在巨观尺度下,气体必定遵循统计方法所导出的定律。阿西莫夫将这些事实推而广之,借着笔下不世出的天才谢顿,让心理史学发展到出神入化之境,成为一门探索未来世界巨观动向的深奥科学。

透过心理史学的灵视,谢顿预见了人类悲惨的未来:国势如日中天的银河帝国正一步步走向灭亡,整个银河将要经历三万年蛮荒、悲惨的无政府状态,另一个大一统的「第二帝国」才会出现。

倘若上述发展丝毫无法改变,既然一切皆已注定,也就没什么戏剧性可言。故事之所以引人入胜,在于谢顿进一步发现:虽然阻止帝国崩溃为时已晚,若想缩短这段漫长的过渡期,在当时却尚有可为。于是谢顿开始了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的努力,试图将三万年的动荡岁月缩减为一千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穷后半生的精力,设立了两个科学据点:第一基地(简称「基地」,由自然科学家组成)与第二基地(隐身在银河舞台幕后,由心灵科学家与心理史学家组成)。

两个基地的位置经过特别计算,分别设在「银河中两个遥相对峙的端点」(光是这句语带玄机的话,便衍生出《第二基地》这本书)。此后一千年间,许多预设的历史事件将一环扣一环发生,以促使一个更强大、更稳固、更良善的第二帝国早日实现。

基地三部曲的主线,谢顿计划。谢顿本人则虽死犹生,仍然藉由类似锦囊妙计的全像录像,不时指导着未来数十世代的子民。

不过「奇正相生」正是大师的拿手好戏,在既定的情节中,他总是有办法再写出变奏,令读者忍不住感叹人算不如天算。三部曲的变奏之一,是无端出现一个具有强大精神力量的异种人「骡」,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席卷整个银河;变奏之二,则是在「骡乱」成为历史之后,两个基地竟然发生阋墙之战!

三部曲结束于第二变奏告一段落之处,留下一个开放式结局。三十年后,在全世界科幻迷千呼万唤之下,阿西莫夫重拾基地系列,所写的续集便是第三变奏。这一「变」更是令人拍案叫绝,甚至连谢顿计划都为之颠覆!也唯有经由这最后变奏,「基地」与「机器人」才得以遥相呼应,两大系列方能融铸成一体,化为一部俯仰两万载、纵横十万光年的银河未来史。

基地系列

《基地三部曲》篇幅巨大,可能除了30年代早期的E.E.史密斯外,在阿西莫夫之前尚无人敢问津这样的宏篇巨著。刊登在30年代流行杂志上的史密斯的《水晶体人》系列也是以短篇小说形式创作的,但阿西莫夫的这部作品远超过了它。

银河帝国已有一万二千年悠久历史,如今一位数学家却作出惊人预言:帝国即将土崩瓦解,整个银河注定化作一片废墟,黑暗时期将会持续整整三万年!

俄裔美籍犹太作家阿西莫夫(IsaacAsimov,1920-1992)是本世纪科幻文坛的超级大师,也是举世闻名的全能通俗作家。著作逾身的阿氏无所不写,但不论他自己或全世界的忠实读者,衷心至爱的仍是他的科幻小说,尤其是他经营了半世纪的科幻史诗“基地”。

长达七巨册的基地系列包括四、五十年代的“基地三部曲”,以及艾氏晚年撰写的两本前传与两本续集。依照故事的先后顺序,完整的书目如下:前传《基地前奏》《迈向基地》三部曲《基地》《基地与帝国》《第二基地》续集《基地边缘》《基地与地球》其中三部曲由九个中、短篇组成,《迈向基地》包括四个中篇(由于艾氏遽然辞世,计划中的第五篇成了短短数页的跋),其他三册则是真正的长篇巨著。

基地系列的灵感最初来自《罗马帝国衰亡史》,因此在故事架构中,气数已尽的银河帝国占有很重的份量。这一类的时空背景,如今早已成为科幻小说的重要原型。

“心理史学”是这部史诗的中心奇幻因素,而贯穿其间最重要的一个人物,自然就是心理史学宗师、基地之父哈里·谢顿。在三部曲中,谢顿已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传奇人物,因此作者晚年特地以他为主角,用两本前传详尽刻划谢顿的一生,以及心理史学与基地的创建经过。耐人寻味的是,艾西莫夫晚年似乎愈来愈认同这个笔下人物,而他也的确与谢顿一样,对人类文明有着高瞻远瞩、悲天悯人的关怀。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正是大师胸怀的最佳写照。

博学多闻、博览群书的艾西莫夫博士从不闭门造车,笔下的科学幻想多少都有所本。例如“心理史学”便是“气体运动论”(物理学)、“群众心理学”(心理学)、“历史决定论”与“群体动力论”(历史学)的综合体;而刺激基地不断成长茁壮的“谢顿危机”,则取材自历史哲学家汤恩比的“挑战与回应”理论。

由于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过于复杂,人类又具有自由意志,因此个人行为绝对无法预测。然而当众多个体集合成群时,却又会显现某些规律,正如同在巨观尺度下,气体必定遵循统计方法所导出的定律。艾氏将这些事实推广,藉着笔下不世出的天才谢顿,让心理史学发展到出神入化之境,成为一门探索未来世界巨观动向的深奥科学。

透过心理史学的灵视,谢顿预见了人类悲惨的未来:国势如日中天的银河帝国正一步步走向灭亡,整个银河将要经历三万年蛮荒、悲惨的无政府状态,另一个大一统的“第二帝国”才会出现。

倘若上述发展丝毫无法改变,既然一切皆已注定,也就没什么戏剧性可言。故事之所以引人入胜,在于谢顿进一步发现,虽然阻止帝国崩溃为时已晚,但若想要缩短这段漫长的过渡期,在当时则尚有可为。于是谢顿开始了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的努力,试图将三万年的动荡岁月缩减为一千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穷后半生的精力,设立了两个科学家的据点:第一基地(简称“基地”,由物理科学家组成)与第二基地(隐身在银河舞台幕后,由心理史学家组成)。

两个基地的位置经过特别计算,分别设在“银河中两个遥相对峙的端点”(光是这句语带玄机的话,便衍生出《第二基地》这本书)。此后一千年间,许多预设的历史事件将一环扣一环发生,以促使一个更强大、更稳固、更良善的第二帝国早日实现。基地系列的主线,便是第一基地如何克服一个接一个的周期性危机,激发出无穷无尽的潜力;第二基地又如何暗中相助,以逐步实现为期千年的谢顿计划。

不过“奇正相生”正是大师的拿手好戏,在既定的情节中,他总有办法再写出变奏,令读者忍不住感叹人算不如天算。三部曲的变奏之一,是无端出现一个具有强大精神力量的异种人“骡”,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席卷整个银河;变奏二,则是在“骡乱”成为历史之后,两个基地间竟发生了阋墙之战!

三部曲结束于第二变奏告一段落之处,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结局。三十年后,在全世界科幻迷千呼万唤之下,阿西莫夫重拾基地系列,所写的续集便是第三变奏。

这一变更是令人拍案叫绝,甚至连谢顿计划都为之颠覆!却也唯有经由这最后变奏,“基地”与“机器人”(艾氏另一重要科幻系列,包括四个长篇与三十几个短篇)才得以遥相呼应,两大系列方能融铸成浑然一体,化为一部俯仰两万载、纵横十万光年的银河未来史

1、暴力是无能者的最后手段。

2、不要让道德观阻止你做正确的事。

3、任何事情都不必为真,但必须令人信以为真。

4、人类总会选择最安全、最中庸的道路前进,群星就会变成遥不可及的幻梦。

5、惟有大言不惭的谎言方能成功。

6、只有经过严酷的考验,人类才能不断前进,走向发展的高峰。危险的环境和危机感,才是驱使人类不断进步、不断征服新事物的根本动力。

7、但一般说来,谬论不会自行消亡。这几乎就像是存在着一个谬论守恒定律,即谬论不能被消灭,它只会改变形式。

8、一切正常的生命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控制感到愤恨。如果这种控制来自能力低下的一方或据说能力低下的一方,这种愤恨就会更加强烈。

9、暴力是无能者的最后一招。

10、逃离地球,却还是逃离不了竞争殖民、先到先得的法则。哪有什么合作新模式,人类殖民、扩张疆土的欲望随着科技进步走向其他星球,无论社会如何进步,人,依旧是被野心、欲望驱使的动物。

11、面对愚昧,神们自己也缄口不言。

12、愤怒有时是非常有用的情绪。至少,一个愤怒的人绝不会像平常那样胆怯。

13、人生难道还有什么事,会比寻找答案更令人感到振奋?

14、我一直在为受压迫的人说话,不论任何种族、任何性别。

15、迎战心理恐惧,就像是陷入流沙而只用一根棍子徒劳反抗。

16、当异教徒的罗马人迫害早期基督教徒的时候,基督教徒呼吁宽容。等基督教徒掌权之后,可曾有过宽容?绝对没有。他们立即开始反过来迫害对方。

17、旧理论存在了那么长时间,恰恰是因为根据当时的测量标准,它所给出的结果还相当好。

18、任何一种有永恒时空存在的系统,都会让人类可以主动选择自己的未来。人类总会选择最安全、最中庸的道路前进,群星就会变成遥不可及的幻梦。

19、一个人必须善于组合资讯,并且能够分析各种组合的意义,也就是必须够聪明,才有可能发明前所未有的创见。

20、我们的一切宗教习俗和仪典,都是形式胜于实质的,因为那是大众的宗教。

21、不要让你的道德感,阻止你做正确的事情。

22、一个人必须拥有很多各方面的资讯,也就是必须博学,才有可能发明前所未有的创见。

23、语言和音乐结合在一起,会产生某种奇特的效果。

24、生活似棋亦胜棋,棋终人散,前路漫漫。

25、不仅仅是我们理解的平行宇宙,并行不悖。而是,有些宇宙还没有起源,有些宇宙已经快要老去了。

26、人类总是会创造出太多奇技淫巧,最后反噬自身,所以一定要加以限制。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只要有一个物理年的松懈,一般时空中的核技术就会蓬勃发展到极度危险的地步,必须从头抹除。

27、任何的宗教,出发点都是诉诸信仰和感情,如果将宗教当成武器,那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

28、宇宙的基本构造是决定宇宙自然法则的东西,是我们宇宙的基本构造决定了它储存能量的方式。

29、跨时空的管理员,总给我一个感觉:他在一根管子中做跨时空游动,各个世纪时空就像装在瓶子里面的微缩景观,尽管每个瓶子中都是几十亿人的生活和各自的历史。

30、时间或空间上的距离,会放大某些事件的重要性,这是人类历史上永恒不变的教训。

31、帝国的覆灭正是一件牵连甚广的大事,可没有那么容易对付。它的原因包括官僚的兴起、阶级流动的停滞、进取心的衰退、好奇心的锐减。

32、提出这些猜想的人在这个领域没有身份,或者有迹象表明他缺乏对该领域已经完成的工作的了解。

33、因为理论修正的幅度越来越小,所以即使十分古老的理论也一定有充分的正确性,使进步的发生成为可能,而这种正确性不会被后来的修正所抹杀。

34、死亡是一场永恒无梦的睡眠。

35、几百万人的命运都掌握在一个人的手心,如果他必须因此孤独前行,那他也有资格以孤独为傲。

36、那些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的人对于确实知道的我们来说是巨大的烦恼。

37、要做个哲学家,你并不需要学校教育。你只需要活跃的头脑和生活经验。

38、没有提出检验他们的建议的合适方法,没有作出有用的预言。对于那些在该领域受过教育的人来说,论点有缺乏或者不明确。

39、现在永恒时空的真实面貌已经清晰无误地呈现在他眼前:一群越来越病态的神经病,集体偏执狂患者,一群绝望的人,过着被撕裂扭曲的人生。

40、有钱有闲是精英阶级的特点之一,这本身就是一种特权。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主要内容

要写埋中心思想
一、1.臀 彗 褶 劫 汐
2.chì xī jǐ qī qiào sù
3.(1)打比方 (2)举例子 (3)列数字
4.C
5.(1)√(2)×(3)×(4)√(5)√
二、(一)1.强烈挤压。
2.明确发生过火山活动的地方不存在斯石英,为下文埋下伏笔,排除恐龙灭绝后的“火山说”。
3.讨论的是恐龙灭绝的话题。以“被压扁的沙子”为论据,通过讨论斯石英只出现在产生巨大撞击里而又没有过火山活动的地方,说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原因同样是撞击而不是火山活动。
4.用类比的方式,使论述的问题更明确了,更有说服力。同时,这个标题很有吸引力,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1.C
2.赤潮频繁出现 保护海洋坏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3.不能。去掉“一些”便表明所有的浮游生物都会形成赤潮,这不符合实际。
4.我国日益加剧的海洋污染导致了赤潮的频繁发生。
一、整体把握

这两篇科普短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域》。阿西莫夫在本书序言中说,这些文章,是“对科学近期进展的回顾和对导致我们形成清晰知识的历史成就的重新检讨与评价”。阿西莫夫认为,“科学是个极具活力的领域,而且它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活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科学的新进展而欣喜,“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令人敬畏的新疆域感到惊奇”。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内容上有一定的关联,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恐龙无处不在

“恐龙无处不在”,初看标题,我们可能以为这篇短文要向人们描绘上亿年前恐龙家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但读了全文,我们才明白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

文章开头突发议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两句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特别是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引起了作者深入的思考:“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作者并没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的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察,由此及彼步步追问:“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行文到第6、7段,对这一问题做出直截了当的回答:“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显然,一部分恐龙正是搭乘这班“航船”来到南极的。

第8、9、10、11段简明地介绍了“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地球在四十多亿年的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由于恐龙统治地球的时间太长,它们恰好经历了一个泛大陆由合而分的过程,成了地质演变历史的见证。泛大陆先是分成了四块,然后大部分继续分裂(只有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合为一体),于是,“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南极大陆,这个也曾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之舟”,由于它驶向了地球的极地而“最后成了冰天雪地”,导致搭乘这班航船的大部分生物灭绝,恐龙不过是它们之中较为显赫的一个族系。如果南极大陆现在没有几英里厚的冰层覆盖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当年大灭绝的遗迹。

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是大陆漂移学说的有力证据。这表明每一个科学的新发现都会引起新的思考,成为新的科学研究的基础,或者由此可以开辟出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或者为已有的研究、假说提供新的证据,从而推动科学研究的向前发展。这就照应了作者在本文开头提出的观点。

被压扁的沙子

这篇短文,初看题目不知所云,什么叫“被压扁的沙子”?沙子在什么情况下会被压扁呢?“被压扁的沙子”能说明什么问题?并且,在开头一段,作者同样提出了一个与题目似乎毫不相干的问题:“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 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读完这段文字,感到仿佛是在讨论前一篇未了的话题。的确,与前文的论证方法异曲同工,作者正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的死因——再一次证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接下来,作者从引述1980年一则报道谈起,继续探讨6 500万年前的那次“大灭绝”,介绍了两种不同的解释:“撞击说”和“火山说”。进而指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这就揭示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行文至此,才引出“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的话题。

作者在解释了斯石英——被压扁的沙子及形成原因之后,便重点说明斯石英的性质:(一)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它会变为普通沙子,但在自然状态下的“反弹”非常缓慢,可以保持数百万年;另一方面,斯石英在很高的温度下,又会很快恢复为普通沙子。(二)斯石英“只出现在被强烈挤压的地方”,它的形成来自于巨大的压力。作者讨论这些问题似乎与开头提出的问题没有什么关系,再看下文,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为排除“火山说”并确认“撞击说”提供科学根据。

行文至12段,作者在前文所阐明的科学理论依据基础上,进一步断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因为有挤压才有斯石英,而有火山就没有斯石英,火山会把斯石英恢复成普通的沙子)。最后,用亚里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的“研究”“检测”的结果有力地证明了“在6 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同前文一样,本文逻辑严谨,说理充分,是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探究的又一杰作,表现了作者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力以及深入探索的精神。
恐龙无处不有:课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大陆漂移假说,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相互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
中心思想:
《恐龙无处不有》:
这篇短文从恐龙的化石无处不有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被压扁的沙子》“
这篇短文以“被压扁的沙子”作论据,证明了恐龙的灭绝是某个星体撞击地球造成的。
段落大意:
《恐龙无处不有》:
第一部分(1~6段),由在南极洲发现了恐龙化石引出本文的核心议题:“恐龙无处不有”是支持“板块构造”的有力证据。
第二部分(7~12段),介绍“板块”学说。
第三部分(13~15段),再次点明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是“板块”学说的有力证据。
《被压扁的沙子》:
第一部分(1~5段),由恐龙的死因引出“被压扁的沙子”这一话题。
第二部分(6~17段),证明是“撞击说”揭示了恐龙灭绝的原因
这两篇科普短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域》。阿西莫夫在本书序言中说,这些文章,是“对科学近期进展的回顾和对导致我们形成清晰知识的历史成就的重新检讨与评价”。阿西莫夫认为,“科学是个极具活力的领域,而且它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活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科学的新进展而欣喜,“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令人敬畏的新疆域感到惊奇”。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内容上有一定的关联,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恐龙无处不在

“恐龙无处不在”,初看标题,我们可能以为这篇短文要向人们描绘上亿年前恐龙家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但读了全文,我们才明白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

文章开头突发议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两句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特别是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引起了作者深入的思考:“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作者并没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的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察,由此及彼步步追问:“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行文到第6、7段,对这一问题做出直截了当的回答:“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显然,一部分恐龙正是搭乘这班“航船”来到南极的。

第8、9、10、11段简明地介绍了“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地球在四十多亿年的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由于恐龙统治地球的时间太长,它们恰好经历了一个泛大陆由合而分的过程,成了地质演变历史的见证。泛大陆先是分成了四块,然后大部分继续分裂(只有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合为一体),于是,“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南极大陆,这个也曾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之舟”,由于它驶向了地球的极地而“最后成了冰天雪地”,导致搭乘这班航船的大部分生物灭绝,恐龙不过是它们之中较为显赫的一个族系。如果南极大陆现在没有几英里厚的冰层覆盖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当年大灭绝的遗迹。

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是大陆漂移学说的有力证据。这表明每一个科学的新发现都会引起新的思考,成为新的科学研究的基础,或者由此可以开辟出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或者为已有的研究、假说提供新的证据,从而推动科学研究的向前发展。这就照应了作者在本文开头提出的观点。

被压扁的沙子

这篇短文,初看题目不知所云,什么叫“被压扁的沙子”?沙子在什么情况下会被压扁呢?“被压扁的沙子”能说明什么问题?并且,在开头一段,作者同样提出了一个与题目似乎毫不相干的问题:“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 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读完这段文字,感到仿佛是在讨论前一篇未了的话题。的确,与前文的论证方法异曲同工,作者正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的死因——再一次证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接下来,作者从引述1980年一则报道谈起,继续探讨6 500万年前的那次“大灭绝”,介绍了两种不同的解释:“撞击说”和“火山说”。进而指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这就揭示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行文至此,才引出“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的话题。

作者在解释了斯石英——被压扁的沙子及形成原因之后,便重点说明斯石英的性质:(一)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它会变为普通沙子,但在自然状态下的“反弹”非常缓慢,可以保持数百万年;另一方面,斯石英在很高的温度下,又会很快恢复为普通沙子。(二)斯石英“只出现在被强烈挤压的地方”,它的形成来自于巨大的压力。作者讨论这些问题似乎与开头提出的问题没有什么关系,再看下文,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为排除“火山说”并确认“撞击说”提供科学根据。

行文至12段,作者在前文所阐明的科学理论依据基础上,进一步断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因为有挤压才有斯石英,而有火山就没有斯石英,火山会把斯石英恢复成普通的沙子)。最后,用亚里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的“研究”“检测”的结果有力地证明了“在6 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同前文一样,本文逻辑严谨,说理充分,是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探究的又一杰作,表现了作者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力以及深入探索的精神。
文章标题: 阿西莫夫的三百年庆事件怎么理解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gushi/156601.html

[阿西莫夫的三百年庆事件怎么理解]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