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梦蝶,黄粱一梦和那个梦称为三梦
庄周梦蝶,黄粱一梦和那个梦称为三梦南柯一梦
1、蝴蝶梦;2.邯郸梦(南柯梦);3.黄粱梦(槐安梦)。 中国文学史上有三梦,他们是:《黄粱梦》、《南柯梦》和《庄周梦》。三梦情节虽然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劝人不要计较人世间的是非或沉迷于荣华富贵,醒悟人世无常。要么静心修炼,得道成仙;要么修成正果,立地成佛。
三梦是南柯梦,邯郸梦,蝴蝶梦
大家好,今天小编带大家聊一聊一些有意思的古代人,看一看有意思的人的有意思的事儿。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经典就是庄子的《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段大气磅礴又充满想象力的句子出自老庄《逍遥游》,也一直出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可以说老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庄子其人更是充满着浓厚的神秘色彩。在横贯中国几千年的主要思想之中,一个就是老庄思想,另外一个就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看似比老庄思想发展的更好,其实多是符合了当朝政权的政治统治需要。而老庄思想则是真的被人喜欢和推崇而存在的。可以说庄子是古代非常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小编一直觉得能被称为思想家的都已非常人,实在是思想已经超前超脱了太多,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很牛很牛的老子。有些段子可能亦真亦假,不过读来一乐。

庄子也算是宗室之后,然而在古代那种看天气吃饭的时代,宗室之后如果混得不好吃不上饭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以庄子的才华如果用之去谋取财富,相信也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不过庄子却不屑于这样去做。有个小故事是这样记载的,有次庄子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于是庄子在老婆的催促下出去借粮食,倒霉催的上司回答说,好的呀,不如等我收齐了下一年的赋税多借给你一些,庄子听了很气愤说:有两条在车辙里面生活的鱼,马上就渴死了,只求一升水,你却说要引东海的水过来用甚至还许之一斗,可是这两条鱼马上就要渴死了再要那么多水又有什么用呢?这就是著名的成语“涸辙之鱼”的来源。而庄子在说完这些话后就愤怒的回家了,回到家之后不知道是老婆饿得太厉害还是其他原因,一直不停的被催促出门借粮。后来,庄子就把这位老婆休了。可见庄子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也经历了非常贫穷的一段日子。贫穷使人思考,也使人成长。小编觉得正是这样的经历,才使得庄子写出了逍遥游这样的著作。也只有这样的思想家才有如此的气派和作风。

另外在史料记载和可考证的信息中,庄子其人是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的。是传说中的“仙人”。这或许是后人为了美化庄子和宣传老庄思想而营造的气势,不过庄子其人应该也确实是非常有水平和带有神秘色彩的。据说庄子在成仙后,路遇一个改嫁的妇人跟人眉来眼去,于是心血来潮立马回家装死来试探自己的妻子。不得不说庄子也是很皮了,都成仙了还要试探自己媳妇儿。他的妻子也不负众望,在庄子死后的灵前就跟楚王孙开始眉目传情,正在得意处,楚王孙突然口吐白沫抽搐倒地,楚王孙的随从声称需要人的脑子才能治病。而庄子的妻子则命人打开棺惇想要取庄子的脑子来救楚王孙的命,正在要取脑时,庄子突然坐了起来,楚王孙和随从都不见了,庄子一抬手两人出现,放下手两人又不见了。这个时候始知是庄子的手段惊人。小编觉得这件事儿可能确有其事儿,不过也有很大可能性是后人杜撰,毕竟仙人的传说太过飘渺荒诞,放在现代更是令人生疑。但是这样的小故事读来还是让人觉得庄子的形象栩栩如生起来,不再是那个高远的思想家,而是你身边的某个熊孩子。

其实庄子的思想是非常符合现代人的思维的,主张凡事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因此反而是越到现在,庄子的推崇者越多,当思想足够开放自由的时候,每个人都需要一个靠谱的思想和理念来获得人生的平衡。庄子穷其一生得出的理论也是精华,而他开阔的心胸和奔放自由的思想,即使是现在读来依然觉得似乎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能有这样优秀的思想家,是迷茫之人的福气,而这些亦真亦假的小段子读来让人觉得亲切。其实人何尝不是天地间茫茫一微尘。所谓庄周梦蝶,焉知庄周不是蝴蝶做的一场梦呢?在古代流传下来的小故事中,还有一个黄粱一梦的故事,所谓富贵功名,人生也不过一场空,最终都要走向死亡的终点。黄粱一梦的做梦者因为梦境太过逼真仿佛在梦里度过了一生,醒后方觉种种。其实,人生一世,又何知这不是别人的一场梦呢?所谓庄周梦蝶,抑或黄粱一梦,不过都是一场辩证主义的盛宴。
南柯一梦吗?
“庄周梦蝶”是何故事,庄子怎么会有如此古怪的想法?
“庄周梦蝶”的故事是讲述庄周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并且觉得怡然自得。因为这个梦做的实在是太真实,所以导致庄周醒来之后分不清自己在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了自己,也就是说它分不清本我是谁。
庄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古怪的想法,其实是源于庄子本身是道家。也就是说庄子本身也是在研究哲学问题,宇宙问题,所以当他做了这么一个梦之后,并不是像普通人一样醒来便忘记,而是抓住这么一个自然的生活现象,加以哲学化,理论化。
仔细看“庄周梦蝶”这个故事,不难感受到庄子的浪漫哲学思想。这个故事虽然短小精悍,但是他确确实实的描绘出人们不可能真正区分出真实与虚幻,虚幻与生死的物化观念。所以这个庄周梦蝶的故事,隐藏的哲理性十分的巧妙,以至于之后有许多的诗人喜欢引用,比如说李商隐的《锦瑟》,李白的《古风庄周梦蝴蝶》。
一直到现在,“庄周梦蝶”的典故已经差不多形成一种固定的景象,那就是“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其实在梦中发现自己变成了蝴蝶或者是其他事物,都是在正常不过,有可能不同的人做完这种梦会有不同的想法,但是对于庄子来说,却是确确实实的悟出了这么一个高绝的哲理。庄子身为一个思想家,更加善于思考,也更加善于阐述自己的所思所想。
庄子之后写的《逍遥游》和《齐物论》,都有提到“庄周梦蝶”的哲学思想。《齐物论》中有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理念,更体现出了,文中表示世上的所有物品本无区别,物品和人也没有区别的理论观点。所以庄周梦蝶这个故事应该是要表示人与蝴蝶,只不过是在大体的外貌上不一样,在本质上还是一样的,所以人也好事物也好,是没有区别的,也就符合了庄子的齐物论。
“庄周梦蝶”的故事出自《庄子·内篇·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其大意就是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翩翩起舞,感到悠然自得,非常快乐,不知道自己是庄周。过了一会儿梦醒了,发现自己是躺在床上的庄周,于是感到迷惑: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庄子之所以会有如此奇怪的想法,原因在于他一向“齐物”的哲学思想,而这篇寓言就是宣扬他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一向认为人的生死、物我的界限其实是虚幻的,并且可以打破,而且只有打破之后,人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在一般人看来,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但在庄周看来,它们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在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所谓“物与我皆无尽也,物与我皆无界也”。这其实也就是道家一向的“宇宙万物本为一体”的哲学思想。
通过“梦蝶”寓言,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便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其实不只是庄周,许多人都会偶尔在某一瞬间产生人生如梦的想法,只是庄周将这种感悟利用寓言形象化地表达出来了。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写道:“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固如此,营营何所求?”意思是人生本如蝴蝶梦一般,变幻莫测,昔日的东陵侯,现在成了城外的种瓜人,富贵哪有定数,又怎值得去追求呢?可见,庄周的这种想法古怪则古怪,但并不“曲高和寡”,反而得到了不少人的共鸣。
庄生梦蝶图
是讲一个人梦到蝴蝶,不知道是自己梦到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他,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庄子本身就崇尚逍遥自由,无所事。
当年庄周做了个梦,化身蝴蝶。栩栩如生,并且自得其乐,发自内心的感觉到愉快和惬意,根本不记得庄周这个本体了。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
庄周通过对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发生的一个做梦的场景的描绘和思考,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
他正是抓住了这种日常会发生的现象,通过自己的哲学思考,放在他的著作中,用以佐证他的立论。
其实在古代,他们觉得所有的美好就像蝴蝶一样,不可触摸,也是表达了他对现实的失望和对自己的失望,想要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
李商隐的《锦瑟》每句写什么,各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锦瑟》赏析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在月夜弹响了他的《锦瑟》。一曲凄婉的千古绝唱倾倒了后世无数的聆听者,历来也曾经引起过很多不同的解说和猜测,金人元好问在其《论诗绝句三十首》中便曾说过这首诗是“一篇锦瑟解人难”。
对于《锦瑟》一诗的主旨,历来歧见纷纭,有人以为这首诗的内容是咏“瑟”这种乐器的,言“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四句是分别写了瑟的适、怨、清、和四种乐调,还有人把“锦瑟”猜想做一个女子的幻化,疑为“令狐家青衣”……此外,许多人倾向于悼亡一说,认为诗人是在孤独凄凉中思念亡妻,躬自悼矣!
这首诗虽然在理性方面难于加以确切的解说,但在感性方面却极易于引起读者的感动和喜爱。诗很具感性,是因为它的形象;诗又很难懂,也是因为它只绘形象,扑朔迷离。要读懂这首诗,我以为主要应去分析诗的形象,看它给予我们的感发、感动及联想是些什么,而不必去比附事实。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诗以“锦瑟”起兴,既写瑟之华美,又写弦之细密繁复,“锦瑟”二字,给了读者一个美好而又幽怨的直觉。《汉书·郊祀志》记载:“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为二十五弦”,谁曾想“五十弦”之“锦瑟” 比之琴、筝,原来竟附着有如此悲切的情愁。无端,莫之为而为,莫之治而治的意思,“无端”一词使锦瑟一下子就有了生命,这抑郁的感叹像是在说并非瑟自己情愿有这五十根弦,而是天生这么多,无可奈何呀。“一弦一柱思华年”,这瑟上的每一条弦、每一根柱都牵引着诗人藏埋心底的一段伤痛。“弦”、“柱”承上一句“五十弦”而来,两个“一”字,更加强了“五十弦”之繁多的感觉,既暗示了感觉的细致繁复,也暗示了悲哀的沉重缠绵。每一弦每一柱的抚弄都会引起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华年”二字与前面的“锦瑟”相应,既见“华年”之美好,更见今日回思时的惆怅哀怨。诗人以瑟之华美暗喻自己才华出众,又以瑟之“无端五十弦”暗示华年悄然流逝,伤痛之情,悲愤之意,隐隐含于“无端”之感叹中,这两句可以说是这一首诗的总起。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颔、颈两联承首联中的“思”字追忆往昔,诗人慨叹怀才见弃,自伤一生遭际。对于李商隐来说,往事是不堪回首的,年少才高,却卷入晚唐的政治漩涡中进退维谷,怀才不遇而竟致终生潦倒无为,挚爱的妻子早逝于华年,如今只留下诗人自己在孤独凄凉中追忆往事。颔联寄情于物,将“晓梦”、“春心”之情借“蝴蝶”、“杜鹃”之物来表现。颈联借景生情,以“沧海月明”、“蓝田日暖”之景象来写“珠有泪”的悲哀与“玉生烟”的迷惘。神话里说,月满则珠圆,可是,月夜下的沧海明珠依然有泪,在茫茫无际的大海里,每一颗珍珠都是一个泪点,蓝田山中出产美玉,有玉之处烟霭蒙蒙,而人们只见山中烟霭,不知玉在何处,美玉如同沧海遗珠一样无人赏识。
李商隐的用典有他自己的特色。有时用其本义,例如《安定城楼》中,他以“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言说自己不得施展怀抱的悲愤。有时他又将典故当作一个特殊的形象来使用,并加以创造性的引申。“晓梦”、“春心”便是后一种用典的写法。庄周梦为蝴蝶的典故本意在于阐述一种“均物我,外形骸”的道家哲理,而李商隐却借“蝶梦”之形象为自己所用,抒写了自己对于仕宦之途的追求梦想以及此梦想失败落空后的无尽感慨。“晓”字所暗示了梦境的短暂,“迷”字暗示了梦者的痴迷。这种痴迷沉醉、怅然若失的情意才应该是诗人所欲表达的本意。“望帝春心托杜鹃”,用了望帝去国怀乡,魂化杜鹃,悲鸣寄恨的典故,李商隐又加以引申。什么是“春心”?春心就是追求、向往、执着之心。多么痴迷的梦境,多么深挚的情志!此诗的幽婉即在于诗人对自己的情意完全不做明白的叙述,而只是用种种不同的美丽且繁复的形象和曲折宛转的章法来给予读者一种直感和暗示,使读者可以因之而产生无数的感动和联想。
晓梦”与“春心”,多情易感也;“蝴蝶”与“杜鹃”,引起翩飞、悲啼的联想;“月明”与“日暖”,引人入苍凉寥阔、温丽凄迷的情境。诗人化实为虚,连用四个典故,以四幅清丽、静谧、迷离而又含带凄切的景象,寓托自己的遭遇和心情意绪,使人既难以指实言明却又有所感知,从而吟咏于口而思索于心,那是一种富于感动兴发之作用的诗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尾联自问自答,点出此诗系追忆往昔,痛定思痛。所谓“此情”者,指的正是颔、颈两联中所写的“晓梦”之痴迷、“春心” 之深挚、“珠泪”之哀伤与“玉烟”之迷惘,种种情事岂待成追忆时才感哀痛,华年流过之时,便已体味到了其中的苦涩悲哀。在暖玉生烟的缥缈里,诗人回望华年往事,追忆往日情缘,空留当年的怅惘,令他再一次不胜嗟叹:回头问残照,残照更空虚。
此诗约作于作者晚年,当是他回忆往事,对一生坎坷而发的感慨,尽管描写委婉,旨意朦胧,但显然有其寄托。李商隐在诗中隐去了平生所历具体之事,以缘情造物的写法,含蓄委婉地从多个不同角度抒写了自己坎坷的际遇和哀怨感伤之情,痛惜华年流逝、抱负成空。
一曲《锦瑟》弹罢,一个憔悴的背影消逝于凄婉的琴韵,留给读者的是那无尽的怅惘
李商隐被称为朦胧诗之祖,其诗大量运用典故与比喻,且比喻多为隐藏本体的借喻手法,往往将心中的朦胧情感,化为恍惚迷离的独特意象,观之如雾里看花,思之则飘渺难寻。《锦瑟》一诗尤为突出。该诗成为千古诗谜,甚至被称为中国文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主要原因是中间两联典故描绘出的四幅画面,包含丰富的象征意义,涵蕴着人生的几乎所有境界。而该诗之朦胧,也主要由颔联颈联氤氲而出――人生之大,莫若死生无常;处世之困,莫过真幻不分;情感之扰,莫非或喜或悲;学成之惑,莫如或用或藏。生与死,真与幻,悲与喜,用与藏,都是鲜明对立而易于分别的概念,但《锦瑟》一诗却有意羼杂之混淆之,故其不朦胧也难矣。
“庄生晓梦迷蝴蝶”,其典故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周梦蝶”的典故主要表现了庄子“齐物”的思想。人生在世,连梦与现实都不能分辨,连自己是人还是虫豸鸟兽都无法判定,又怎能确切地界定身外之物呢?此为朦胧之第一重。
“望帝春心托杜鹃”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口中流血,动人心腑,名为杜鹃。为人的望帝早已仙逝,为鸟的悲啼依然挥之不去。无论从佛家的轮回转世说来看,还是从情感与精神两层面来看,孰能断言望帝是死是生?此为朦胧之第二重。
珠生于蚌,蚌成于海。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而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沧海月明珠有泪”,眼泪因悲伤而坠落,却化为价值连城的珍珠,此处“悲”与“喜”相反相成,而老子的辩证法亦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且这两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明月朗照,沧海微澜,鲛人有感,泪落成珠。孰能断言这璀璨的“泪珠”,是悲大于喜,还是喜多于悲?此为朦胧之第三重。
玉是君子的爱物,是才华的象征。《礼》曰:“君子必佩玉”,要求君子时刻用玉的品性要求自己,规范道德,用鸣玉之声限制自己的行为举止。蓝田是有名的产玉之地,蓝田玉跻身三大美玉之列,驰名至今。“蓝田日暖玉生烟”,此句写蓝田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美玉深埋地下,对士子而言意味着不受赏识,或是不愿出仕。而其上若有若无的烟气,又隐隐暗示着李商隐对入朝为官的悠然神往和对湮没无闻的心有不甘。
从个人身世看,李商隐卷入了晚唐有名的“牛李党争”。无论是“牛党”还是“李党”得势,李商隐都没有机会晋升。官场失意和晚年丧偶使他笃信起了佛教,后不久即病故。李商隐原想置身于牛李党争之外,结果却两边不讨好。年少才高,却被卷入晚唐的政治漩涡,进退维谷,怀才不遇,竟致终生潦倒无为,经历之惨可谓古今罕见。古代的读书人,多有“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理想,连“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李白,也有“仰天大笑出门去”、“五侯七贵同杯酒”的得意与夸耀,何况命途多舛的李商隐呢?然而严酷的现实,似乎又让他萌生了退意。真可谓欲走还留,欲说还休。此为朦胧之第四重。
《锦瑟》所呈现的,是一些似有而实无,虽实无而又分明可见的一个个意象: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暖玉生烟。死生无常,真幻不清,或喜或悲,或用或藏,这是自然人、社会人、情感人、学问人最大的困惑。从另一角度看,“庄生梦蝶”和“沧海珠泪”体现了李商隐的道家思想(前者体现庄子的“齐物论”,后者体现老子的“辩证法”),“望帝啼鹃”流露出他的佛家思想(轮回转世说),而“用”与“藏”的困惑其实就是儒家“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纠结。由此可见,通过本诗,李商隐从唐代盛行的“儒释道”三教的角度,对自己的坎坷人生进行了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列出了自己曾经百思难解的“四大困惑”。
本诗的主旨历来有多种解读,但无论“悼亡说”、“恋情说”还是“自伤身世说”,往往只涉一点,不及其余,自然难免聚讼纷纷,莫衷一是。如“悼亡说”主要依据“望帝啼鹃”,“恋情说”主要依据“沧海珠泪”,“自伤身世说”主要依据“暖玉生烟”,都不能对全诗进行整体解读。关于本诗的主旨,作者其实已经进行了明示:尾联中的“惘然”二字,指的就是颔联颈联提及的“四大困惑”。只不过“困惑”再多,早已往事如烟,是非功过又有何人评说呢?此时的李商隐,早已摆脱了一事一物的桎梏,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由“不惑”而“知天命”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锦瑟》又何尝不是唐代的《天问》与《离骚》呢!
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 是什么意思
庄周梦蝶。
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它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在其中,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
虽然故事极其短小,但由于其渗透了庄子诗化哲学的精义,成为了庄子诗化哲学的代表。也由于它包含了浪漫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人生哲学思考,引发后世众多文人骚客的共鸣,成为了他们经常吟咏的题目。
扩展资料:
游世思想是庄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尤其在内篇七篇,游世几乎是核心思想。游世思想的内涵相当复杂。庄子里最重要的一个故事也是他接触到我们人生最根本的问题的故事是庄周梦蝶, 说有一次庄子做了一个梦,梦里面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一只蝴蝶,这只蝴蝶在梦里飞舞。
但是在这个梦里他很清楚的知道这只蝴蝶所有的思想方式和蝴蝶在做的事情就是他要做的事情,他一觉醒来自己还是庄子,不是蝴蝶。所有他就发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这段话涉及到人生做根本的问题,到底是自己做梦变成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自己,结论就是此之谓物化。
《庄周梦蝶》这个故事是中国哲学思想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已经被后来无数的学者中国的一些顶尖的脑袋诠释了上千年,但是恐怕还未必能完全讲得清楚,实际上这个故事讲得不一定是梦,庄子只不过借梦和觉来比喻死和生。
庄子对人生的处境有深刻的体会,生死就是庄子对人生体会中最深刻的内容之一,庄子很达观追求自由,而达观实际上正是对某种无可奈何的处境的态度,或者说一种处理方式,抛开无可奈何这个前提而言也就无所谓达不达观了。
生死正是每个人所必须面对的无可奈何的处境,生无法选择,死也无法逃避的,庄子在这里要告诉我们的是生和死的确是有分别的, 就像蝴蝶和庄子,梦和醒终究是有区别的, “此之谓物化”就是顺应变化。
死既然是不可知的便无需恐惧它,庄子用这样一个故事来讲述一个很难讲清楚的每个人心间存在着的一个问题,这就是《庄子》这部书有无穷魅力最根本的原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周梦蝶
“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 ”意思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突然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出处:出自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的《庄子·齐物论》。
原文: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翻译: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为庄周呢?
“庄周梦蝶”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扩展资料
一、赏析
“庄周梦蝶”以感性人生为出发点,以对个体存在的追问得出了人生的悲剧认识,而且庄子的醒意识也让他更显出一种遗世的悲哀。但具有浪漫主义自由气质的庄子却不沉沦其中,反要在现实感性生活中超越有限的悲剧人生,“以美启真”,把握存在的本真状态,追求一种自由的理想境界。
二、作者简介
庄子,姓庄,名周,宋国蒙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周梦蝶
是庄周梦蝶。
意思: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出自《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译文: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然,十分轻松惬意。这时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一会儿醒来,对自己还是庄周十分惊奇疑惑。认真想一想,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周?
扩展资料:
这个故事蕴含的意义:
“庄周梦蝶”的故事因其深刻的意蕴,浪漫的情怀和开阔的审美想象空间而备受后世文人们的喜爱,同时也成为了后世诗人们借以表达离愁别绪、人生慨叹、思乡恋国、恬淡闲适等多种人生感悟和体验的一个重要意象。
1、离愁别绪
庄子《齐物论》“梦蝶”的寓言故事充满了梦幻迷离:是庄周梦为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为庄周呢?庄周与蝴蝶又有什么分别呢?庄周的“蝴蝶梦”就像那只栩栩飞舞的蝴蝶一样让人梦魂牵绕,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使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醉,此后“梦”与“蝶”交织在一起,以其迷离的梦幻色彩为历代迁客骚人所吟唱,这一文学意象也变得越来越迷人而富有魅力。
2、思乡恋国
“蝴蝶梦”也常寄托着文人才子们对故国、故土、故人的思念之情。有家不能回,有国不能报,身陷异国他乡的庾信首先借用蝴蝶梦来抒写了自己对故国的思念,独在异乡的哀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周梦蝶
简单地说就是庄周与蝴蝶,人与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
庄周在梦里梦见自己变成蝴蝶,自由翱翔在山水之间,渐渐地,他分不清这是自己变为蝴蝶的一场梦还是一只蝴蝶梦见它变成了自己的梦
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这是原文,大略是说,庄周有次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翩翩飞舞,很是高兴。醒来后就分不清自己是梦见了庄周的蝴蝶,还是梦见了蝴蝶的庄周了。庄周和蝴蝶肯定是有分别的。这就可叫做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最后一句话不好理解,我的理解就是:庄周和蝴蝶肯定是有分别的。但是当梦境真实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人就很难区分其中的分别——这就提出了一个人是怎么认识真实的哲学问题。
文章标题: 如何以「所谓庄周梦蝶,不过是个骗局。」为开头写一篇轻小说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gushi/155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