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11-01 17:00:1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9次
《红楼梦》中林黛玉只是体弱并没有大病,为何却在宝玉大婚之日去世?
想必提这个问题的朋友读的是高鹗续写的《红楼梦》。这是高鹗让林黛玉以这种方式离世,增加矛盾冲突,引起读者强烈共鸣,并引发对封建家长制的痛恨。
事实证明,高鹗把黛玉之死凄苦、沉痛,矛盾激发到了顶峰,读者对黛玉的同情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更多人因为曹雪芹,记住了高鹗。今天,我们先按照高鹗续写的思路来看一下,为什么林黛玉必须死?
心灰意冷,生无可恋可以想象,深爱宝玉,又无人做主,无依无靠的林黛玉,在被傻大姐无意中告知实情,宝玉要娶宝钗,接下来再为她寻一门亲事。对黛玉来说,是怎样一种打击?
黛玉听到此处,心里是油儿、酱儿、糖儿、醋儿倒在一处,甜、苦、酸、咸,说不上什么味来。脸色雪白的黛玉转了好几圈,身子不听使唤。紫鹃问她哪里去,她随口一答,问问宝玉去。
她的潜意识里,只有宝玉。她来到贾母住处,问宝玉为什么生病,因为失玉神志不清的宝玉只是瞅着黛玉傻笑,笑着说,自己因为林妹妹生的病。
紫鹃催黛玉回去,黛玉说了一句,可不是,我这就是该回去的时候了。回到潇湘馆,黛玉身子一栽,吐出一口血。
87版电视剧《红楼梦》里,宝玉送探春出嫁久不归,黛玉担心,又无意中听到宝玉可能遭遇不测,闻此噩耗的黛玉,一路跌跌撞撞来到怡红院敲门,喊着晴雯的名字,让晴雯来开门。可是晴雯早已离世,再也回不来。怡红院的大门紧锁着,满目萧条,今非昔比。
神情恍惚的黛玉脚踩棉花般回到潇湘馆,口吐鲜血,自此一病不起。心已死,身奈何?
心灰意冷的黛玉,对尘世再无半点眷恋。
心有不甘,以死抗争黛玉与宝玉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她大胆追求真爱,这一做法,很难在那个时代被认可。出身高贵的黛玉不可能像卓文君那样选择和宝玉私奔。
司马相如虽然贫寒,但是有才,可以自立。从小锦衣玉食,未受过一点委屈,处处受人照顾的宝玉一旦走出荣国府,生存都成问题。
黛玉和宝玉的处境如此艰难,如此被动,他们只能听任贾母和王夫人的摆布,没有一点原则的权力。
王夫人强烈反对宝玉娶黛玉,她又积极争取外援,得到元春的支持。无论是电视剧办的奉旨成婚,还是高额续书的调包计,都有元春的默许。
黛玉不死,她将要面临怎样的结局呢?按照贾母等人的安排,嫁给一个自己不认识,还无感情的人,或者自己像探春那样成为政治工具。
以黛玉的性格,怎么可能选择苟活于世?她一定会死,也必须死。曹雪芹的本意,也是黛玉早亡。只是曹公不会那么无情,让黛玉死的那么绝望,非要在宝玉大婚的时候死去。
黛玉之死,其实是她无声的抗争:你们让宝玉娶别人可以,休想左右我的人生,休想利用我,让我嫁给别人。黛玉的死终于让贾母悲痛不已。当然这是按照高鹗续写的思路。
突出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让人看清封建社会包办婚姻对青年人的摧残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高鹗续书里的贾母和前八十回的贾母判若两人?按照刘心武解读红楼梦的说法,贾母和贾政等人并无血缘关系,真正有血缘关系的是黛玉的母亲。贾母队唯一有血缘关系的外甥女儿疼爱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参与制定如此龌龊的手段,欺骗黛玉呢?
封建社会里,女子和钱财一样也是一种财产。历代获罪被抄家的高官显贵,妻子、女儿都没有好结局。女子向来被认为是联姻的好工具,为了获取家族利益,哪里顾得上女子的幸福?
迎春被父亲嫁给孙绍祖,婚后受尽欺凌,年纪轻轻丢了性命。如果黛玉真的按照贾府的安排嫁人,结局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聪慧如黛玉,饱读诗书的她,如果不是对自己的处境太过忧心,身体也不至于如此娇弱。
她的病很大程度上是心病。倘若父母健在,能够为她做主,或者贾母一直坚持前百十回的选择,黛玉能够顺利嫁给宝玉,她的病一定会慢慢好转,很好地管理府中大小事务。
但是,现实如此残酷,孤苦无依的黛玉得不到任何帮助。让她继续活在这个世上,忍受心灵的折磨,才是最残忍的事情。有时候,我宁愿相信黛玉是灵河岸边的绛珠仙草,为偿还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来尘世间走一遭。凡间历劫的任务完成,重返仙界。
黛玉之死有很多版本,按照刘心武解读红楼梦的说法,黛玉是在一个月圆之夜自己走入池塘身处。沉湖而死。我一直觉得这个提法不够令人心服。黛玉对待落花都如此爱惜,怕它们被水冲走,漂到不干净的地方,拿香袋把它们收集在一起,埋在土里,质本洁来还洁去。
死亡,对林黛玉来说,也许是一种解脱,是她心中认为的一种选择,与身体的好坏并无关系。
我认为结局会很好,一直以来,众人都有讨论林黛玉的死亡,有的认为她泪尽而亡,有的认为她沉湖而死……总之,在大家的心目中,林黛玉最后是死定了。今天我想说的是,我们可不以可以打破这种思维定势,为什么一定要说林黛玉最后香消玉殒了呢?说不定她一直活着,最后拯救了贾府的一干人也未可知。
这也并非无中生有,你看红楼梦第五回的那么多曲子里,不就有一支曲子的名字叫《飞鸟各投林》吗?我们知道,红楼梦惯用谐音的修辞手法,而这林不就是直接指代林家吗?再说,林家也完全有这个实力去营救那些个落难的人。红楼梦中交代,林家是书香门第,也是钟鸣鼎食之家。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既有文化,又有钱,林如海及他的祖祖辈辈,都不是那种穷酸文人,时代都过着富贵无边的生活。有钱还不算什么,更主要的是,林家时代为官,时代都是列侯。而这列侯,有古代侯爵等级中是最高的一种。林家的势力是不是就可想而知呢。
再看林如海,才华横溢,位高权重,为人高洁。他赞美贾政谦恭厚道,有祖父遗风,不是膏粱轻薄之人,他自己也应当是这样的人。因为没有这样人设的纨绔子弟,绝对只觉得贾政迂腐,不会对贾政另眼相看。品格好又有才华的林如海,自然是齐家有方。他们家里的权势,财富,在他的手上绝对只会更上一层楼。
所以,再就是林家的人脉了。虽然林黛玉一家没人了,但是林黛玉家同宗同谱的当是大有人在。一开始,他们看着黛玉在赫赫扬扬的贾府,很放心。但是,贾府如果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他们又怎么会不过问一下林黛玉呢?还有林如海在官场的朋友,也一定会对林黛玉伸出援手。
黛玉可能就会和宝玉在一起,她有父亲在即使宝玉惹她多大的气,她也会记挂着父亲保重自己的身体。若林如海健在,黛玉身份自然也高,贾府那起子小人也不太敢多嘴多舌,黛玉心中也有慰藉。再有贾母也会把黛玉许配给宝玉,对宝玉前途有很多好处,即便王夫人不喜欢黛玉她也没办法。就算最后还是宝玉宝钗成婚,黛玉心死,可她父亲还在她的家还在,黛玉也就不会死了。
假如林家还有人的话,林黛玉也不可能嫁给贾宝玉,因为林黛玉并不受王夫人的喜爱。
如果林黛玉的父母没有去世的话,她的家世背景还是非常不错的。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清朝的探花郎,他曾经做过巡盐官,非常受皇帝的重视。林如海无论是从学识,还是做官的能力上面都是数一数二的人才。而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又是贾母的亲生女儿,在贾母的所有儿女当中,她最疼爱的就是这个女儿。直到十几年以后,王夫人回想起贾敏在贾府生活的光景依然记忆犹新。王夫人说贾敏在贾母身边的时候,是一个金尊玉贵的大小姐。
假如林黛玉的父母尚且在世的话,那么她有没有可能嫁给贾宝玉呢?这个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林黛玉首先就过不了王夫人和贾元春这一关。王夫人之所以讨厌林黛玉,主要是女儿贾元春的缘故。贾元春和自己的姑父贾敏两个人年龄相仿,所以她们长大以后分别被家长安排送进得宫以及嫁给林如海。而贾元春对于自己进宫的命运是有怨恨的,她知道贾母是由于疼惜自己的女儿贾敏,所以才没有让贾敏进宫。
贾元春进入皇宫是带着家族使命的,只要她在皇宫里面过的安稳,贾家在朝廷上面的政治地位就会比较牢靠。换句话说,贾元春成为了家族政治上的牺牲品。如果贾母不是由于偏疼女儿而牺牲掉孙女的话,贾元春也不会过得如此悲惨。所以贾元春和母亲王夫人将这股怨气撒到了孤女林黛玉的身上,她们极力反对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的姻缘。贾元春贵为贵妃,完全有能力给宝玉赐婚。她如果反对贾宝玉娶林黛玉的话,贾母也不敢说什么。
病死。
林黛玉最后于贾宝玉、薛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
林黛玉逝世第二年,正月二十一日薛宝钗生日,贾宝玉复往潇湘馆,对景悼颦儿。四月,贾宝玉梦入真如福地(即太虚幻境变形),见到绛珠仙草和潇湘妃子的幻象。
角色形象:
她生得容貌清丽,兼有诗才,是古代文学作品中极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从小聪明清秀,父母对她爱如珍宝。5岁上学,6、7岁母亲早亡,10岁师从贾雨村启蒙。
外祖母贾史氏疼爱幺女贾敏,爱屋及乌疼爱黛玉,10岁接到身边抚养教育,寝食起居,一如嫡孙贾宝玉。与11岁的贾宝玉同住同吃,吃穿用度都是贾母打点,自视地位在三春之上,实则只是隔一代近亲,因被王夫人的仆人最后一个送宫花而很不愉快。
11岁时又死了父亲,从此常住贾府,养成了孤标傲世的性格。12岁时,贾元春省亲后,林黛玉入住潇湘馆,在大观园诗社里别号潇湘妃子,作诗直抒性灵。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