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故事 > 文章正文

如何评价黄XX的《子夜旅馆》

时间: 2022-10-21 08:01:2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0次

如何评价黄XX的《子夜旅馆》

精选子夜读书心得5篇

  《子夜》生动地反映了三十年代初期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

   子夜 读后感 1

  本文从吴老太爷一家由农村到城市开始写起,因吴老太爷接受不了诚实的喧闹,患脑冲血而死。在吴老太爷的吊丧会上,来了许多的人。吴荪莆答应了孙吉人等一伙人所提出的“几个大小不同的企业家组织一个新的团体作买空卖空的生意”。而与此同时,吴荪莆的姐夫也同意加入赵伯韬为首的“多头”公司。从此吴荪莆与赵伯韬之间矛盾、斗争展开了。当时时局动荡不安,吴荪莆农村老家被劫,损失严重。为了筹集组建新厂的资本,他对丝长工人进行剥削,导致丝长工人罢工示威,最终由于炒股失败,落入“买办化”。

  小说第1章通过吴老太爷进城,拉开了全书的序幕,第2-3章通过吴老太爷的丧事,请出了全书几乎全部的主要人物,同时也为"三大火线"埋下了伏笔。第4章写双桥镇农民的暴动,由于后来没有得到继续,有游离于全书之嫌。第5-8章写吴荪甫三面出击,全线告捷,形成一个小高潮。第9-12章写吴赵斗法,第13-16章写吴荪甫因工人运动兴起而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第17-19章写吴荪甫的最后挣扎。

  从小说内容上看,主要写了三条线索上发生的事情:一:公债市场的斗争;二:裕华工人的罢工;三:双桥镇农民反对恶霸地主的斗争。作品它以典型的半殖民地城市上海为背景 ,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与买办赵伯韬的矛盾为主线,向人们展开三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广阔画卷。——城乡工农斗争、民族工商业被吞并、军阀混战、农村破产……气势恢宏,作品通过纷繁的线索和复杂的社会关系,多侧面地展现了黎明来临之前的“子夜”。

   子夜读后感2

  《子夜》的创作,经过了充分的生活和思想的准备。为了深入了解三十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作家走访了企业家、公务员,革命者等各色各样的人,参观了证券交易所,考察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状况,同时阅读了当时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争论 文章 。在掌握大量素材,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子夜》,反映了作家对旧中国社会现实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和估量。

  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战争愈演愈烈,人民群众备受战乱之苦,帝国主义国家把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转嫁我国,中国的民族工商业濒临破产;城乡工农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展开了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作品正是在这样广阔的背景上来展开 故事 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

  《子夜》中的人物就是活动在这样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上;而且透过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的发展,鲜明有力地显示了整个时代的发展趋向和壮阔波澜。它以上海为中心,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全貌;写的是一九三o年两个月(五月至七月)中的事件,而这些事件里又隐伏着中国社会过去和未来的脉络。将纷纭复杂而具有重大历史社会意义的生活现象通过谨严宏大的艺术结构表现出来。

  《子夜》创作情节中心,是以赵伯韬为代表的金融买办资产阶级与以吴荪甫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结果是以赵胜吴败结局。作品以全景式的宏伟画面,有力地表明在三十年代的“中国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更加殖民地化了”。

   子夜读后感3

  《子夜》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其中尤以吴荪甫这个典型的创造最为出色。作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吴荪甫有很强的事业心,不是庸碌卑琐的人物。他有雄心,要把“半死不活的所谓企业家”全部打倒,他有魄力,深谙“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的 名言 ,知道怎样将别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还有作为老练企业家的教养、阅历和丰富的 经验 。然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他的事业寸步难行。他面临着两组矛盾,一是与帝国主义掮客,金融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的生死角逐;二是与工人阶级的尖锐对立。他置身于矛盾的中心,事件的进程使他性格的各个侧面得到充分展示:他时而果决专断,时而犹疑惶惑,时而信心坚定,时而颓废恐怖,遇事好象成竹在胸,实则往往举措乖张。吴荪甫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正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真实反映。

  《子夜》里面,茅盾通过林佩瑶的嘴,说了一个基本观念,吴荪甫是她心目当中“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第3章)。吴荪甫一方面欺负比他小的企业,可是,比他背景更大的,像赵伯韬,他就斗不过他们,所以后来吴荪甫就想,“他知道自己从前套在朱吟秋头上的圈子,现在被赵伯韬拿去放大了来套那益中公司了”(第17章),这也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无情的残酷的商业竞争社会。作者描写吴荪甫的语调都充满着激情:“荪甫的野心是大的。他又富于冒险的精神,硬干的胆力;他喜欢和同他一样的人共事,他看见有些好好的企业放在没见识,没手段,没胆量的庸才手里,弄成半死不活,他是恨得什么似的。对于这种半死不活的所谓企业家,荪甫常常打算毫无怜悯地将他们打倒,把企业拿到他的铁腕里来。”(第3章)这个眼光和气度是别人所没有的,有一种气势非凡、居高临下的感觉。茅盾在《子夜》中赋予吴荪甫这个人物以浪漫的气质。

   子夜读后感4

  吴荪甫这个人的出身和 教育 背景也与众不同。他是一个 留学 德国的留学生,一个海归派,到国外学成以后回来创办事业。他所接受的是西方现代科学的教育,有一个现代性的背景,在1930年代的世界,德国走在现代科学的最前列。当时在中国人的心目当中,对德国的崇拜就有点像现在对美国的那种崇拜,科学、经济、包括人的那种高度的纪律性等等,各方面德国都是一个世界性的楷模。所以,茅盾让吴荪甫到德国留学,非常清楚是揭示他具有一个现代教育的背景。按我们今天说法,就是最跟世界接轨。

  吴荪甫一出场就不是小打小闹。他利用父亲的丧事,跟另外两个老板联合起来准备建立一个托拉斯,而这个托拉斯如果搞成,他可以一口气把八个工厂吃下来,把交通、纺织、电力很多事业都垄断在自己手里,按照今天来说就成为一个大的集团性的公司。棉纺业现在是夕阳工业了,那个时候却正好是新兴工业,那么,他做的是棉纺织、电力、交通等等,都是跟现代化有密切联系的产业。在这个基础上,吴荪甫作为一个资本家,他想的绝不是个人赚钱发家,他已经很自觉地把自己的经商行为、企业行为,跟国家的利益、国家的前景联系起来。所以,当他们准备联合这个公司,把八个工厂都吃下,吴荪甫看着企业合并的草案,通过这个草案,他脑子里已经出现一个想象:

  吴荪甫拿着那“草案”,一面在看,一面就从那纸上耸起了伟大憧憬的机构来:高大的烟囱如林,在吐着黑烟;轮船在乘风破浪,汽车在驶过原野。他不由得微微笑了。而他这理想未必完全是加榨的。(第5章)

  当时他们一起合伙搞的有一个国民党政客叫唐云山,跟吴荪甫大谈三民主义,谈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别人只想着赚钱,根本不理会这一套,“只有吴荪甫的眼睛里却闪出了兴奋的光彩”。(第3章)可以看到,实际上是吴荪甫所想象的东西,跟孙中山的想象,跟当时中国全体民族资产阶级所想象的是一致的,按我们今天说,也就是要想象出一个现代化。中国人进入20世纪,最大一个梦想,也是最大一个“道统”,就是中国如何实行现代化,如何使中国走向世界最富强的前景。这个时候,茅盾一下子就赋予吴荪甫一个很伟大的性格。作家一开始就给了他一个很高的起点,是要透过这个人格来贯穿现代化的素质,就是说,这个人本来就是跟我们整个国民对于中国如何发展现代化的想象联系在一起的,是浑然一体的。

  这样的资本家,必然要对政治、对国家提出自己的理想和要求。里面有一个细节,就是吴荪甫跟他的大舅子杜竹斋两个人交谈,因为杜竹斋是个银行家,他就说:“开什么厂!真是淘气!当初为什么不办银行?凭我这资本,这精神,办银行该不至于落在人家后面罢?现在声势浩大的上海银行开办的时候不过十万块钱……”不过,话说回来,他说“只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的!”(第2章)茅盾所想象的资本家力量其实是很大的,他们的经济活动已经跟当时的现代中国的政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操纵当时军事和政治。

  吴荪甫身上有一种非常强的现代性格。过去已经有人研究过,吴荪甫所出现的场景,比如客厅、工厂、办公室、汽车,都是一种公众的场景。几乎就没有一个是幽闭的、静止的场面。而其他的一些老板,比如他的对手赵伯韬,赵伯韬出现的地方都是鬼鬼祟祟的,第一场出现就是在花园的假山背后,像在搞阴谋,然后在旅馆里面,旅馆也是很隐私的地方,这个人物始终是在暗处的。而在公众的场景当中,吴荪甫所有的行为都是匆匆忙忙,始终是在一个行动当中,他从汽车上下来,走进客厅,发脾气,处理公务,然后马上又出去,好像茅盾是一个摄影机,一直跟着这个人在走。这个艺术形象就一直在动,心情在动,脸色在动,身体在动,始终是通过一个强烈的动态来展示这个人的性格。比如第7章写到吴荪甫在等待公债投机消息的时候就是这样。一出现就是他一个人在客厅中来回踱步,看时间,自言自语,到书房打电话,跟费小胡子谈话,连眉毛都在动:“吴荪甫不耐烦地叫起来,心头一阵烦闷,就觉得屋子里阴沉沉地怪凄惨,一伸手便捩开了写字桌上的淡黄绸罩子的大电灯。一片黄光落在吴荪甫脸上,照见他的脸色紫里带青。他的狞厉的眼睛上面两道浓眉毛簌簌地在动。”这里有一种很强的紧张感,这个人物一出现就给人与众不同的感觉。到后来吴荪甫完全崩溃,到绝望的时候,他就突然去强奸一个女佣,仍然是靠生命力迸发出来的兽性力量。

  这样一种强烈的动感,跟汽车、跟1930年代最现代化的场景结合起来,这个人物身上就被赋予某种以现代为特征的审美追求。在起首部分就写到了汽车:“汽车愈走愈快,沿着北苏州路向东走,到了外白渡桥转弯朝南,那三辆车便像一阵狂风,每分钟半英里,一九三○年式的新记录。”作品中几次写到了“一九三○年式的”汽车,“旋风般向前进”,强调一种速度和节奏,这是现代人的感受,这种感受又和内心的焦虑交织在一起。从古典的意义上来理解美,美一定是田园式的、牧歌式的,以静为主。我们看 国画 ,国画里面没有一个是在奔跑的,人都是在钓鱼、喝酒,非常安宁,这种场合才能构成一个美,这是中国古典的审美传统。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的场面大多数都是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然后把一个细节无限地扩大,无限地再生,像《红楼梦》里吃碗茶可以吃掉一章,这是古典式的一种描述的 方法 。现代文学也不是都充满动感的,但是到了19世纪以后,由于工业文明发展,就使人好像处于被鞭打的一种环境,整个人都被卷到一种社会制度里去,就是匆匆忙忙的动感。这也成为20世纪初西方现代主义流派的艺术家所关注的审美现象。在20世纪初的中国现代作家身上也大量存在着。郭沫若早期《女神》里都是这样的诗,都是城市在动,喇叭在喊,鼓声在响,为什么?他就是通过这种非常强烈的声音和动作,来体现一个时代的节奏。那么,这样的时代节奏,他表现的肯定是跟一个喧嚣的、充满了不稳定的现代都市有关系的。

  茅盾表现吴荪甫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处处突出了动感,不能不说他是有意而为之的。这种有意为之,我们姑且把它定名为一种现代性格。不是说,冒冒失失、跑来跑去的,才叫现代性格。而这个有了现代的 文化 背景、现代人的素质、现代的性格所构成的吴荪甫,是中国小说里很少出现的一个具有现代人格的形象。

   子夜读后感5

  吴荪甫这个人物不是写实的,它包含着茅盾强烈的感情色彩,是用仰视的角度去写的。比如第5章写吴荪甫,是通过他太太的视角来写的,带着一种崇拜的目光。吴少奶奶先是担心她跟雷参谋的私情被丈夫发现,所以表现得很惊惶,吴荪甫说:“要来的事,到底来了!”她脸色苍白,心惊肉跳,神经紧张,完全没有了夫妻间的平等,似乎只等着吴荪甫来裁决。“吴少奶奶忽然抬起头来问”,坐在沙发上的她总是这样仰望着在面前走来走去的丈夫,文字所表现出来的吴荪甫,都是那种有气势的、高大的形象:“尖利的眼光霍霍四射……是可怖的撕碎了人心似的眼光。”“他站起来踱了几步,用力挥着他的臂膊”,“他狞起眼睛望着空中”,“然后,也不等少奶奶的回答,他突然放下手,大踏步跑出去了”。这是一个有力量的、有着极强的破坏力和创造力的形象。后来“资本家”这个名字在政治上不大光彩,评论家才在分析人物性格时把吴荪甫分析成了几重人格,都是套用一些政治概念,破坏了艺术形象的完整性,也违背了艺术的创造规律。其实,这个小说从头到尾,对吴荪甫没有什么丑化的,没有什么两重性,茅盾本身就是站在林佩瑶的立场上,在看一个“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

  “王子”,就是我们说的白马王子,远远地从天际过来,而吴荪甫这个人物是从德国读了书回来的,他是一个成功人士。“英雄”,这种具有现代人格的艺术典型,本身在上海这个背景中就具有一种特别的魅力。“骑士”,我觉得这 是一个更关键的词,骑士在今天已经见不到了,没有人再用这个词了,哪怕在塞万提斯时代“骑士”就已经不可理解了,堂•吉诃德完全是被人嘲笑的,可是,骑士有一个基本精神,就是说,一个人为了自己的信念,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他可以冒着超过自己能力的危险,不顾一切地去跟风车作战。跟风车作战最后必然是失败的,但是,为了一个莫名其妙、谁都看不见的信念,他可以粉身碎骨,在所不惜。吴荪甫身上其实是有这样一种精神的,所以,这是一个具有悲剧性的英雄形象。

  《子夜》的结构宏伟而严谨,为了既包容复杂的矛盾、丰富的生活、众多的人物,又做到线索清楚、主次分明,作家在构思中很费苦心。首先,作家精心设计了别开生面的序幕。开头两章通过吴老太爷猝然亡故,各色人等来吴府吊丧的描写,自然而巧妙地让许多角色登场亮相,既初步展示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又牵出了各种矛盾冲突的情节线索。其次,主体部分(第三至十六章),安排了一条主线和若干支线交叉发展的网状结构。吴、赵斗争作为贯穿全书情节发展的主线,各条枝线既有自身发展的脉络,又共同服务于主线的发展,既丰富多采,又条理分明。最后三章,作为全书的高潮和结局,笔力收回到主线,泼墨重采写了吴荪甫试图挽回危局的种.种努力,写得波澜起伏,摇曳多姿。

《穿裤子的云》这首诗内容

需要这首诗的完整篇

《穿裤子的云》诗词全文如下:

你为什么叫我诗人

我不是诗人

我不过是个哭泣的孩子

你看

我只有撒向沉默的眼泪

你为什么叫我诗人

我的忧愁便是众人不幸的忧愁

我曾有过微不足道的欢乐

如此微不足道

如果把它们告诉你

我会羞愧得脸红

今天我想到了死亡

我想去死

只是因为我疲倦了

只是因为大教堂的玻璃窗上

天使们的画像让我出于爱和悲而颤抖

只是因为

而今我温顺得象一面镜子

象一面不幸而忧伤的镜子

你看

我并不是一个诗人

我只是一个想去寻死的忧愁的孩子

你不要因为我的忧愁而惊奇

你也不要问我

我只会对你说些如此徒劳无益的话

如此徒劳无益

以至于我真的就像

快要死去一样大哭一场

我的眼泪

就像你祈祷时的念珠一样忧伤

可我不是一个诗人

我只是一个温顺

沉思默想的孩子

我爱每一样东西的普普通通的生命

我看见激情渐渐地消逝

为了那些离我们而去的东西

可你耻笑我

你不理解我

我想

我是个病人

我确确实实是个病人

我每天都会死去一点

我可以看到

就象那些东西

我不是一个诗人

我知道

要想被人叫做诗人

应当过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生活

天空 在烟雾中

被遗忘的蓝色的天空

仿佛衣衫褴褛的逃亡者般的乌云

我都把它们拿来渲染这最后的爱情

这爱情鲜艳夺目

就像痨病患者脸上的红晕

你们的思想

幻灭在揉得软绵绵的脑海中

如同躺在油污睡椅上的肥胖的仆从

我将戏弄它

使它撞击我血淋淋的心脏的碎片

莽撞而又辛辣的我

将要尽情地把它戏弄

我的灵魂中没有一茎白发

它里面也没有老人的温情和憔悴

我以喉咙的力量撼动了世界

走上前来——我奇伟英俊

我才二十二岁

粗鲁的人在定音鼓上敲打爱情

温情的人

演奏爱情用小提琴

你们都不能像我一样把自己翻过来

使我整个身体变成两片嘴唇

来见识见识我吧——

来自客厅的穿洋纱衣裳的

天使队伍中端庄有礼的贵妇人

像女厨师翻动着烹调手册的书页,

你安详地翻动着你的嘴唇

假如你们愿意——

我可以变成由于肉欲而发狂的人

变换着自己的情调

像天空时晴时阴

假如你们愿意——

我可以变成无可指摘的温情的人

不是男人

而是穿裤子的云

我不信

会有一个花草芳菲的尼斯

我又要来歌颂

像医院似的让人睡坏的男人

像格言似的被人用滥的女人

扩展资料:

这篇名为《穿裤子的云》、创作于1915年结束的长诗,是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代表作,同时取名自第一乐章,也就是“打倒你们的爱情”。此诗是诗人题献给自己的缪斯的,也就是诗人为此用一颗子弹穿透自己心脏而留下遗迷的女人——莉莉。

这就意味着这首诗同时是首凄凉而悲情的诗。诗人终生未娶,也不曾衰老,虽然在自我终结生命的时候已经37岁,年入中年,可诗人永远是年轻的,永远活在自己的“二十二岁的激情”中,激情燃烧的诗,也是首悲情四溢的诗。

十月革命前的代表作长诗《穿裤子的云》据说是写给初恋情人的,本诗有四部分,这里只是序曲。
这部长诗写于1914-1915年。

原名《第十三个使徒》,马雅柯夫斯基在序言中说:“《穿裤子的云》我认为是当代艺术的基本思想:‘打倒你们的爱情’、‘打倒你们的艺术’、‘打倒你们的制度’、‘打倒你们的宗教’——这就是四部乐章的四个口号。”
这部长诗是献给莉、尤、勃里克的,他是马雅可夫斯基最亲近的女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穿裤子的云

《穿裤子的云》 ——马雅可夫斯基 

你们的思想

幻灭在揉得软绵绵的脑海中,

如同躺在油污睡椅上的肥胖的仆从。

我将戏弄它,使它撞击我血淋淋的心脏的碎片,

莽撞而又辛辣的我,将要尽情地把它戏弄。

我的灵魂中没有一茎白发,

它里面也没有老人的温情和憔悴!

我以喉咙的力量撼动了世界,

走上前来——我奇伟英俊,

我才二十二岁。

粗鲁的人在定音鼓上敲打爱情

温情的人

演奏爱情用小提琴

你们都不能像我一样把自己翻过来,

使我整个身体变成两片嘴唇!

来见识见识我吧——

来自客厅的穿洋纱衣裳的

天使队伍中端庄有礼的贵妇人

像女厨师翻动着烹调手册的书页,

你安详地翻动着你的嘴唇

假如你们愿意——

我可以变成由于肉(囧)欲而发狂的人,

变换着自己的情调,像天空时晴时阴,

假如你们愿意——

我可以变成无可指摘的温情的人,

不是男人,而是穿裤子的云!

我不信,会有一个花草芳菲的尼斯!

我又要来歌颂

像医院似的让人睡坏的男人,

像格言似的被人用滥的女人。

扩展资料

《穿裤子的云》(原名《第十三个使徒》)实质是马雅可夫斯基以个人情感为蓝本创作的一首从私人情感出发,探讨社会问题,呈现时代悲曲的社会哲理性诗作。

诗作描写了20岁奇伟英俊的诗人因恋人的离别而生发的爱恨情仇和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由此衍生出对社会现实和历史史实的激烈抨击。控诉资产阶级的罪恶,抨击封建制度的腐朽,成为作者创作思想的核心。

年轻的诗人自称“穿裤子的云”,等待恋人玛丽娅的到来,然而,让诗人意想不到的是,恋人来到诗人面前诉 说的却并非相思之情,而是分手之别,因为玛丽娅要嫁给有钱人。悲愤万分的诗人强烈否定虚假的爱情,批判有钱人的罪恶,抨击城市的物欲横流,向往美好的未来。

参考资料:穿裤子的云-马雅可夫斯基诗作-百度百科

马雅可夫斯基-百度百科


《穿裤子的云》

作者:马雅可夫斯基

你为什么叫我诗人

我不是诗人

我不过是个哭泣的孩子

你看

我只有撒向沉默的眼泪

你为什么叫我诗人

我的忧愁便是众人不幸的忧愁

我曾有过微不足道的欢乐

如此微不足道

如果把它们告诉你

我会羞愧得脸红

今天我想到了死亡

我想去死

只是因为我疲倦了

只是因为大教堂的玻璃窗上

天使们的画像让我出于爱和悲而颤抖

只是因为

而今我温顺得象一面镜子

象一面不幸而忧伤的镜子

你看

我并不是一个诗人

我只是一个想去寻死的忧愁的孩子

你不要因为我的忧愁而惊奇

你也不要问我

我只会对你说些如此徒劳无益的话

如此徒劳无益

以至于我真的就像

快要死去一样大哭一场

我的眼泪

就像你祈祷时的念珠一样忧伤

可我不是一个诗人

我只是一个温顺

沉思默想的孩子

我爱每一样东西的普普通通的生命

我看见激情渐渐地消逝

为了那些离我们而去的东西

可你耻笑我

你不理解我

我想

我是个病人

我确确实实是个病人

我每天都会死去一点

我可以看到

就象那些东西

我不是一个诗人

我知道

要想被人叫做诗人

应当过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生活

天空 在烟雾中

被遗忘的蓝色的天空

仿佛衣衫褴褛的逃亡者般的乌云

我都把它们拿来渲染这最后的爱情

这爱情鲜艳夺目

就像痨病患者脸上的红晕

你们的思想

幻灭在揉得软绵绵的脑海中

如同躺在油污睡椅上的肥胖的仆从

我将戏弄它

使它撞击我血淋淋的心脏的碎片

莽撞而又辛辣的我

将要尽情地把它戏弄

我的灵魂中没有一茎白发

它里面也没有老人的温情和憔悴

我以喉咙的力量撼动了世界

走上前来——我奇伟英俊

我才二十二岁

粗鲁的人在定音鼓上敲打爱情

温情的人

演奏爱情用小提琴

你们都不能像我一样把自己翻过来

使我整个身体变成两片嘴唇

来见识见识我吧——

来自客厅的穿洋纱衣裳的

天使队伍中端庄有礼的贵妇人

像女厨师翻动着烹调手册的书页,

你安详地翻动着你的嘴唇

假如你们愿意——

我可以变成由于肉欲而发狂的人

变换着自己的情调

像天空时晴时阴

假如你们愿意——

我可以变成无可指摘的温情的人

不是男人

而是穿裤子的云

我不信

会有一个花草芳菲的尼斯

我又要来歌颂

像医院似的让人睡坏的男人

像格言似的被人用滥的女人

扩展资料:

该诗是首凄凉而悲情的诗。诗人终生未娶,也不曾衰老,虽然在自我终结生命的时候已经37岁,年入中年,可诗人永远是年轻的,永远活在自己的“二十二岁的激情”中,激情燃烧的诗,也是首悲情四溢的诗。  

《穿裤子的云》作为一部爱情长诗,情节基础是个人初恋的痛苦感受,诗作描写了20岁英俊的诗人因恋人的离别而生发的爱恨情仇和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由此衍生出对社会现实和历史史实的激烈抨击;男主人公高大魁梧,性情温柔,勇敢坚决,英俊体贴,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所爱的女孩玛丽娅为了追求美好生活而离去。

《穿裤子的云》 ——马雅可夫斯基 

你们的思想 

正梦游在揉得软绵绵的脑海中, 

如同躺在油污睡椅上的肥胖的仆从。 

我将戏弄它,使它撞击我血淋淋的心脏的碎片, 

莽撞而又辛辣,尽情地把它戏弄。 

我的灵魂中没有一茎白发, 

它里面也没有老人的温情和憔悴! 

我以喉咙的力量撼动了世界, 

走上前来——奇伟英俊, 

二十二岁。 

温情的人们! 

请用小提琴演奏爱情, 

粗鲁的人用定音鼓。 

你们都不能像我一样把自己反过来,使整个身体变成两片嘴唇! 

来见识见识吧—— 

离开客厅,穿洋纱以上的 

天使队伍中端庄有礼的贵妇人。 

像女厨师翻动着烹调手册的书页, 

你安详地掀动着嘴唇。 

假如你们愿意—— 

我可以变成由于肉欲而发狂的人, 

——变换着自己的情调,像天空时晴时阴,—— 

假如你们愿意—— 

我可以变成无可指摘的温情的人, 

不是男人,而是——穿裤子的云! 

我不信,会有一个花草芳菲的尼斯 

我又要来歌颂 

像医院似的让人睡坏的男人, 

像格言似的用滥了的女人。 

你们以为,这是在热病中讲昏话? 

事情发生在 

发生在敖德萨。 

“我四点钟来”——玛利雅说。 

八下。 

九下。 

十下。 

看,傍晚, 

蹙着眉头的 

十二月的傍晚, 

离开床前 

走进夜的恐怖的不安。 

枝形烛台向它衰老的背影 

笑得泪流满面, 

现在谁都认不出是我: 

暴着青筋的巨人 

呻吟着、 

痉挛着。 

这样的大块头还能指望什么? 

但他却想望的很多! 

尽管我是青铜铸就, 

尽管我的心——冷铁打成, 

但这对我全都无用。 

夜里还想让自己的声音

藏进柔情的 

女人的心中。 

你看 

我把我巨大的身体 

弯到窗前, 

额顶融化着小窗上的玻璃。 

会不会有爱情? 

什么样的—— 

巨大还是纤细? 

这种人身上哪会有巨大的爱情? 

一定是渺小的、 

温顺的、纤细的爱情。 

它会在汽车的喇叭声中吓倒, 

它只爱听叮叮的马车的铃声。 

我把我的面颊,

紧贴着雨天的麻脸, 

等啊,等啊, 

我在等着, 

雷声似的城市的水波向我飞溅。 

子夜带着快到拼命奔跑, 

追上了, 

杀死了,—— 

看,杀死了它! 

十一点倒下了, 

就像死囚的头颅从断头台上滚下。 

玻璃上灰濛濛的雨点 

嗥叫着, 

露出它那巨大的丑恶的面貌, 

好像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上的 

怪兽在咆哮。 

该死的! 

怎么,这样戏弄还不够? 

嘴巴就要喊破。 

我听到: 

轻轻地 

好像病人下了病床, 

神经往下一跳。 

喏,—— 

它先慢慢地, 

走过, 

然后 

激动地 

步伐整齐地奔跑。 

现在它同两个新来的神经 

在拼命地舞蹈。 

楼下天花板的灰皮已经脱落。 

神经—— 

大的、 

小的、 

许许多多!—— 

疯狂的神经奔腾着, 

神经的腿 

已经软瘫成一垛! 

夜好像烂泥似的填满了房间, 

沉重的眼睛挣不脱夜的泥潭。 

房门突然咯咯作响, 

好像旅馆的门 

走扇了,没有关严。 

你进来了, 

真是意想不到, 

搓着麂皮手套, 

你说: 

“我告诉你—— 

我要出嫁了。” 

好,出嫁吧。 

没有什么。 

我非常镇静。 

您瞧——我多么沉着! 

就像死人的 

脉搏。 

记得吗? 

您说过: 

“杰克.伦敦、

金钱、 

恋爱、

激情。”—— 

可是我之看见: 

您——是焦孔达, 

非让人偷走不成! 

已经让人偷走了。 

钟情的我又一次赌输, 

火光照亮紧蹙的眉尖。 

怎么样! 

在那大火焚毁的房子里 

有时还栖息着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您捉弄人? 

“您的妄诞的宝石 

并不比乞儿的铜钱多多少。” 

记得吧! 

当嘲弄维苏威火山时, 

庞培城被一举毁掉! 

喂! 

先生们! 

亵渎、 

犯罪、 

屠杀的 

爱好者,—— 

你们看见过 

这最可怕的东西—— 

我的面孔, 

在 

我 

绝对沉静的时刻? 

我感觉—— 

“我” 

对我太小了。 

好像有谁要从我身内挣脱、爆炸。 

喂! 

你是谁? 

妈妈? 

妈妈! 

您的儿子病得很重! 

妈妈! 

他心中起了大火。 

告诉姐姐,柳达和奥里雅,—— 

他已经无处逃躲。 

他从火烧的嘴中喷吐出的 

每一个字, 

甚至每一句笑谈, 

都跳了出来,如同一丝不挂的娼妓 

逃出大火焚烧的妓院。 

人们闻见—— 

一股焦臭味! 

追上另一些人。 

戴上钢盔! 

威武的人们! 

不能穿长靴! 

告诉消防队: 

穿上温柔的衣衫爬进燃烧着的心。 

我自己。 

含泪的眼睛像水桶似的凸出。 

让我来撑住肋骨。 

我跳啊!跳啊!跳啊!跳啊! 

坍塌了。 

没有从心里跳出! 

在烧得通红的脸上, 

从追春的隙缝里 

蹦出一个一茎烧焦的巨大的吻。 

妈妈! 

我不能歌唱。 

我心理礼拜堂的歌唱台已经被焚! 

语言和数字的烧焦的骨架 

就像孩子们奔出起了火的楼房。 

恐怖 

这样地紧抓住天空, 

凌驾过 

“鲁西塔尼亚”燃烧着的臂膀。 

千百只眼睛的大火从码头上扑进 

发抖的人们的 

寂静的住宅里。 

最后的喊声,—— 

“我在燃烧。” 

愿你至少再喊他几个世纪。 

赞美我吧! 

我不同于那些伟大人物。 

我给人们所创造的一切 

打上两个字:“虚无”。 

任何时候、 

任何东西都不想读。 

书吗? 

什么是书! 

从前我以为—— 

书是这样写成的: 

诗人来了, 

轻轻地张开嘴巴, 

被灵感所激动的蠢货便马上唱起来—— 

请吧! 

原来—— 

在开始歌唱以前, 

长久地踱来踱去,脚底磨出老茧, 

想像——那条蠢笨的鲫鱼 

在心的泥沼中便慢慢翻转。 

正当使人们烹煮爱情和夜莺的羹汤、 

乱弹着韵脚的琴弦, 

没有舌头的大街却在痛苦地痉挛——

它没法子讲话,也没法子叫喊。 

我们高傲地又来赞扬 

城市的巴别塔,

上帝 

却把城市 

夷为平地, 

搅乱了人们的话。 

大街默默地背负着苦难。 

呐喊倒竖着卡住喉咙。 

肥胖的汽车和瘦削的马车 

陷在喉咙里,动都不能动。 

踏平了胸膛, 

比痨病鬼的还平。 

城市用黑暗把街道封住。 

这时—— 

尽管如此!—— 

大街依然冲破堵塞咽喉的台阶, 

咳出卡着的东西,向广场吐出。 

好像是: 

在天使长赞歌的合唱中 

被劫持的上帝前来征讨! 

而大街蹲下来大声叫道: 

“我们要去大吃大嚼!” 

克虏伯们和克虏伯的子孙们,

给城市紧蹙的可怕的眉毛化妆, 

死掉的语言的僵尸 

在嘴里腐烂着, 

只有两个字眼还活着,越来越胖,—— 

这就是“流氓”, 

还有一个是什么, 

好像是——“红菜汤”。 

沉浸在啜泣和呜咽中的 

诗人们, 

离开大街,披头散发: 

“怎么能用这样两个字眼来歌唱 

姑娘、 

爱情 

和带着露珠的鲜花?” 

大街上千千万万的人 

跟在诗人们身后—— 

大学生、 

卖淫妇、 

包工头。 

诸位! 

停下来吧! 

你们不是乞儿, 

不许你们伸出乞讨的手! 

我们,壮硕的人们, 

迈开一跨一沙绳的大步, 

撕碎他们的诗,不听他们胡说八道—— 

他们 

紧吸着每张双人床, 

像随书附送的正误表! 

难道要向他们驯良地祈求: 

“请你帮助!” 

用圣歌来哀告, 

用圣乐去祷祝! 

在燃烧着的圣歌——工厂和实验室的轰鸣中, 

我们自己就是造物主。 

浮士德与我何干, 

他像焰火的梦幻似的 

和靡菲斯特在天国的嵌花地板上滑行! 

我知道—— 

我皮靴里有一只尖钉, 

它非常可怕,甚于歌德的幻景! 

我 

用最雄辩的, 

我讲出的每个字 

都能使人的灵魂复活, 

使人的躯体再生, 

我告诉你们, 

一粒最细小的真的微尘 

比我将来和过去所做的一切还要贵重! 

你们请听! 

今天的能言善语的扎拉图什特拉 

奔走呼号, 

在这里说教! 

我们, 

面孔就像睡眼惺忪的床单, 

嘴唇下垂着,就像枝形灯空中高吊。 

我们,

黄金和泥土使麻风病溃烂的 

麻风病院似的城市中的劳改犯, 

我们比海水和太阳冲洗过的 

威尼斯的蓝天还要明净鲜妍! 

呸!在荷马们和奥维德们的笔下 

也没有这种 

痘疤似的沾满烟煤的人, 

就像我们这样。 

我知道—— 

太阳也会暗淡无光, 

假如我们看到灵魂中的金矿! 

血管和筋肉——比祈祷更可信赖。 

我们何须向时间顶礼膜拜! 

我们—— 

每个人—— 

用自己的五指 

紧握世界的传动带! 

这将我戴上彼得格勒、莫斯科、敖德萨、基辅的 


讲坛的各各他, 

没有一个人 

不曾 

大声呼叫: 

“钉上十字架, 

把他钉上十字架!” 

但在我看来—— 

人们, 

甚至欺侮过我的人们,—— 

在我看来你们也是最为可爱、最为亲近的朋友。 

你们见过没有, 

狗怎样舔着那只打它的手?! 

我,

被今天的人们讥笑着, 

当作一个冗长的 

猥亵的笑柄, 

但我却看到谁也看不到的—— 

那翻过时间的重山而走来的人。 

在人们短视眼望不到的地方, 

带领着饥饿的人群, 

戴着革命的荆冠, 

一九一六年正在迫进。 

我在你们这里——就是它的先驱者; 

哪里有痛苦——我便在哪里停下; 

我在每一滴泪水上 

都把自己钉上十字架。 

任什么都不能饶恕。 

我焚毁培育温情的灵魂。 

这比攻克千万座巴士底狱 

要艰苦万分! 

当 

以暴动宣布着 

它的到来, 

你们向拯救者奔去时—— 

我给你们 

掏出灵魂, 

踏扁他 

使它变得更大!—— 

把这血淋淋的灵魂交给你们,作为旗帜。 

啊,这是为什么, 

这是哪里的话: 

向着明朗的愉快 

挥起肮脏的拳头痛打! 

关于疯人院的思想 

涌现出来, 

便给我头上蒙上绝望的面纱。 

而—— 

如同在主力舰遇险的时候, 

人们由于窒息的痉挛 

都冲向张开大嘴的舱口—— 

布尔柳克也昏厥过去, 

从他的撕裂得尖声叫喊的一只眼睛里 

探出自己的头。 

他的眼皮几乎全是血泪了, 

他爬出来, 

站起来,

走过去, 

带着大胖子所稀有的温存 

突然说道: 

“好!” 

好,当灵魂为了示众 

而裹上黄色的短褂! 

好, 

当被投进断头台的利齿的人, 

高呼一声: 

“请喝万.古坚的可可茶!” 

这个瞬间, 

这个万花缭乱、 

山崩海啸的瞬间, 

无论拿什么我也不换, 

也不换…… 

而透过雪茄的浓烟, 

像蜜酒的高脚杯, 

伸出谢维里亚宁烂醉的脸。 

你们怎敢自称为诗人, 

你们,灰色的,只会鹌鹑似地啾啾地叫! 

今天 

应该用 

铁护手 

打碎世界的后脑勺! 

你们 

只热衷于这样的思想—— 

“我跳舞的姿势雅致不雅致”,—— 

看,我在怎样消遣日子、 

我 

是下流的 

敲诈妓女的无赖和赌场上的骗子! 

你们 

沉溺在温柔乡里, 

你们 

流着几世纪流不尽的泪, 

我要离开你们, 

把太阳当作单片眼镜 

嵌在瞪得圆圆的眼眶内。 

我要打扮起来,

走遍大地, 

为了叫人喜欢,叫人笑骂, 

而在前边, 

拿细链牵着拿破仑,像牵着一只笑哈叭, 

整个大地将像一个女人似地躺下来, 

虽然顺从了,肌肉还在战栗; 

所有的东西都将复活——  

所有的东西的嘴                                     

都将尖声地叫: 

“唧唧,唧唧,唧唧!” 

突然 

白云 

和其他的云 

在天空中掀起难以想像的簸动, 

好像四处都是白色的工人 

向上天宣布了愤怒的罢工。 

雷声变成了野兽,从云朵后边爬出, 

巨大的鼻孔把鼻涕暴怒地擤了一擤, 

老天的脸上即刻显出一副怪相, 

活像铁血宰相俾斯麦狰狞的面孔。 

好像有人 

陷在密布的迷阵中, 

双手伸向酒吧—— 

仿佛女人似的, 

仿佛很温文尔雅, 

又仿佛是大炮的炮架。 

你们以为—— 

这是太阳在酒吧的脸蛋上 

柔情地颤动? 

这是加利费将军 

又来枪杀叛逆的群众! 

流浪汉们,从裤兜里抽出手来——

拿起石头、炸弹或者刀子, 

假如谁要没有手—— 

来,就用脑袋去撞击! 

前进,饥饿的人们, 

流汗的人们, 

恭顺的人们, 

在跳蚤乱蹦的泥坑中发着酸味的叫花子! 

前进啊! 

我们把所有的礼拜一和礼拜二 

用鲜血都染成红色的节日! 

让大地在快刀下清醒清醒, 

它想要使谁变得更为粗鲁! 

大地 

吃得胖胖的,正像 

罗特.希尔德所勾搭的情妇! 

为了使旗帜在火热的射击中迎风飘扬, 

像在每一个例行的节日里—— 

电灯杆,要更高地举起 

粮食商人的血淋淋的尸体。 

诅咒, 

祈祷, 

砍杀, 

跟在人们后头 

去咬他腰里的肉。 

天空中像《马赛曲》一样鲜红的晚霞, 

奄奄一息,不断地颤抖。 

已经发了疯。 

一切将不复存在。 

夜将来临, 

要咬开, 

要吃尽。 

看见吗—— 

天空又在出卖 

迸发出叛逆的光芒的群星? 

夜已到来。 

像马麦似地设宴, 

屁股坐在城上。 

这个夜我们的眼睛望也望不穿, 

它黑得像阿席夫一样! 

我被抛掷在酒吧的角落里,蜷缩着身子, 

用酒来浇洗桌布和灵魂, 

我看见: 

在角落里有两只圆圆的眼睛, 

圣母的眼睛刺穿了我的心。 

你的按模式乱画出来的圣光 

能以什么东西给与酒吧中的人群! 

你看见吗——他们, 

又在赦免巴拉巴, 

而不宽恕各各他被唾弃的罪人? 

也许,我故意 

在人的糟粕中 

使我的面貌不比任何人新奇。 

我, 

也许, 

在你所有的儿子中,

最为美丽。 

让他们, 

让那些在欢乐中发霉的人们 

迅速地死亡, 

好让应当成长的孩子们能够成长, 

男孩子——当上父亲, 

小姑娘——当上母亲。 

让新生的婴儿长起 

魔法师那样饱学的白胡子, 

他们将要到来—— 

将要用我的诗 

作为孩子的名字。 

我赞美机器和英吉利, 

也许,毫不含糊, 

我就是最通行的福音书中 

第十三个使徒。 

当我的喉咙 

不分时刻, 

不分昼夜, 

粗野地喊叫—— 

或许,耶稣基督在嗅着 

我灵魂的相思草。 

玛丽雅!玛丽雅!玛丽雅! 

放我进来吧,玛丽雅! 

我不能踟蹰在街头! 

你不愿意?

你要等 

我的红润的双颊深陷下去, 

我被所有的人尝试过, 

都认为我一无可取, 

然后来到, 

用没有牙齿的嗫嚅地向你说, 

我今天是 

“坚贞不渝”。 

玛丽雅, 

你看—— 

我的腰已经开始打弯。 

在大街上, 

人们在四层楼似的嗉囊中穿透脂肪, 

探出 

他们四十年奔忙中久经磨炼的小眼,—— 

相视而笑: 

我的嘴里 

——又!—— 

嚼着昨日温情的面包干。 

雨水,那个被水流紧抱的骗子, 

在恸哭着的人行道, 

它湿淋淋的,舔着大街上被圆石击毙的尸体, 

而在白色的睫毛间—— 

是的!—— 

从那排水管的低垂的眼睛里向下滴。 

雨的怪脸吮吸着所有的行人, 

而马车里肥胖的大力士咯咯都油津津光溜溜: 

人们太胖了, 

胖得皮都裂开了缝, 

从裂缝中渗出脂油, 

一团团吃剩的肉丸 

同抛撒的干面包一起 

像混浊的河水从马车里向外流。 

玛丽雅! 

往他们肥腻的耳朵里怎能塞进这柔情的语言? 

鸟儿 

乞讨靠着歌唱, 

它唱着, 

饿着肚子,却声音洪亮, 

而我是人,玛丽雅, 

普通的人, 

被患肺痨的夜咳上布列斯尼亚的肮脏的手掌。 

玛丽雅,喜欢这样的人吗? 

放我进来吧,玛丽雅!

我用抽搐的手指掀揿在电铃的铁的喉咙上! 

玛丽雅! 

大街的牧场变得像野兽一般凶暴。 

颈项上是紧压的手指掐下的伤痕。 

开门吧! 

痛! 

看——向眼中扎进 

女帽上的扣针! 

她放我进来了。 

孩子! 

别怕, 

在我犍牛似的脖子上, 

像一座湿漉漉的闪,坐满肚子上淌着大汗的女人,—— 

这是我穿过生活牵来的 

千百万个巨大的纯洁的爱情 

和千万万个渺小的肮脏的爱情。 

别害怕, 

我又 

在背信弃义的阴雨天 

依偎着千万个姣好的面庞,—— 

“爱慕马雅可夫斯基的人们!”—— 

要知道,这是在疯人心上登极的 

一代王朝的女皇。 

玛丽雅,挨近些! 

不管在赤裸的无味中, 

还是在恐惧的战栗里, 

但是请把我含苞待放的美妙的朱唇给我: 

我同我的心一次夜没有活到过五月, 

在我经历的生活中 

只有第一百个四月。 

玛丽雅! 

诗人用十四行诗歌唱季阿娜, 

而我—— 

整个是用肉做成的, 

是一个人—— 

我只要求你的肉体, 

正像基督徒祷告: 

“我们日用的饮食 

今天赐给我们。” 

玛丽雅——给我吧! 

玛丽雅! 

我唯恐忘掉你的名字, 

正像诗人唯恐忘掉 

那个 

在夜的阵痛中诞生的 

和上帝一样大的字。 

你的身体 

我将永远爱惜和珍贵, 

就像一个兵 

被战争打成残废, 

毫无用处, 

谁也不要了, 

但却珍惜自己唯一的那条腿。 

玛丽雅—— 

不愿意吗? 

不愿意! 

哈! 

那么——我只得 

把我这颗阴沉而又沮丧、 

滴满眼泪的心 

重新拾起 

带着它回去, 

就像狗 

把它被火车轧伤的爪子 

拖回到 

狗窝里。 

我用自己的心血使道路欢笑, 

它用鲜花舔着我衣衫上的尘土。 

太阳好像希罗底 

绕着地球—— 

这施洗者的头颅千百次跳舞。 

而当它跳完了 

我的年岁的总数—— 

它的足迹将以百万点血滴 

洒向我父亲的房屋。 

我爬出来, 

浑身污泥(因为夜宿在沟渠里), 

我和他并肩站在一起, 

弯过身去 

向他耳边低语: 

上帝先生,我问你! 

你在这果冻似的云雾里 

每天浸渍着你那臃肿的眼睛, 

怎么也不感到厌烦? 

让我们——听我说—— 

在分别善恶的树上 

设置一个大转盘! 

无所不至的你坐在每一个座位上, 

我们在餐桌上摆满琼浆玉露, 

让那阴郁的使徒彼得 

也来跳跳吉普赛舞。 

然后我们把夏娃们再搬回天国: 

你吩咐吧,—— 

就在今天夜里。 

从所有的林荫道上给你带来

最美丽的姑娘。 

你愿意? 

不愿意? 

摇着头,蹙着白眉? 

毛发蓬松? 

你以为 

这个 

站在你背后长着大翅膀的东西 

才懂得什么是爱情? 

我也是天使,从前我也同他一样—— 

也有过像媚人的羔羊似的眼睛, 

但我再不愿给母马们 

奉赠塞弗尔阵痛中诞生的浮雕花瓶。 

全能的上帝,你创造了一双手, 

又使 

每人有一颗头,—— 

你为什么不想法 

让人们没有痛苦, 

只是吻啊、吻啊、吻个够?! 

我以前以为——你是万能的上帝, 

原来你是个小偶像,既无能又渺小。 

看,我弯下腰, 

从靴筒里 

抽出靴刀。 

长着大翅膀的恶棍们! 

蜷伏在天国里! 

在恐惧的战栗中耸起你们的羽毛吧! 

我把你这遍身发着馨香的东西, 

从这里打到阿拉斯加! 

放我进来吧! 

不要挡我。 

我要撒谎了, 

不管我有没有这种权利, 

但我再不能冷静。 

瞧—— 

星辰的头颅又被砍掉, 

又用屠杀染红了天空! 

喂,你! 

天! 

脱帽! 

我来了! 

一切静悄悄。 

宇宙入睡了, 

把它那爬满壁虱似的星星的大耳朵 

搭伏上它的脚爪。 

扩展资料:

《穿裤子的云》创作背景

这篇名为《穿裤子的云》、创作于1915年结束的长诗,是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代表作,同时取名自第一乐章,也就是“打倒你们的爱情”。

此诗是诗人题献给自己的缪斯的,也就是诗人为此用一颗子弹穿透自己心脏而留下遗迷的女人——莉莉。这就意味着这首诗同时是首凄凉而悲情的诗。

诗人终生未娶,也不曾衰老,虽然在自我终结生命的时候已经37岁,年入中年,可诗人永远是年轻的,永远活在自己的“二十二岁的激情”中,激情燃烧的诗,也是首悲情四溢的诗。

穿裤子的云意味 没有肉体,没有欲,只有灵魂,只有精神,其实是自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马雅可夫斯基诗歌精选

马雅可夫斯基诗作。

《穿裤子的云》

作品原文:

你们的思想

幻灭在揉得软绵绵的脑海中,

如同躺在油污睡椅上的肥胖的仆从。

我将戏弄它,使它撞击我血淋淋的心脏的碎片,

莽撞而又辛辣的我,将要尽情地把它戏弄。

我的灵魂中没有一茎白发,

它里面也没有老人的温情和憔悴!

我以喉咙的力量撼动了世界,

走上前来——我奇伟英俊,

我才二十二岁。

粗鲁的人在定音鼓上敲打爱情

温情的人

演奏爱情用小提琴

你们都不能像我一样把自己翻过来,

使我整个身体变成两片嘴唇!

来见识见识我吧——

来自客厅的穿洋纱衣裳的

天使队伍中端庄有礼的贵妇人

像女厨师翻动着烹调手册的书页,

你安详地翻动着你的嘴唇

假如你们愿意——

我可以变成由于肉(囧)欲而发狂的人,

变换着自己的情调,像天空时晴时阴,

假如你们愿意——

我可以变成无可指摘的温情的人,

不是男人,而是穿裤子的云!

我不信,会有一个花草芳菲的尼斯!

我又要来歌颂

像医院似的让人睡坏的男人,

像格言似的被人用滥的女人。

扩展资料:

这篇名为《穿裤子的云》、创作于1915年结束的长诗,是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代表作,同时取名自第一乐章,也就是“打倒你们的爱情”。此诗是诗人题献给自己的缪斯的,也就是诗人为此用一颗子弹穿透自己心脏而留下遗迷的女人——莉莉。

这就意味着这首诗同时是首凄凉而悲情的诗。诗人终生未娶,也不曾衰老,虽然在自我终结生命的时候已经37岁,年入中年,可诗人永远是年轻的,永远活在自己的“二十二岁的激情”中,激情燃烧的诗,也是首悲情四溢的诗。

穿裤子的云意味 没有肉体,没有欲,只有灵魂,只有精神,其实是自嘲。

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前苏联诗人、剧作家,只活了短短的37岁,他潇洒不羁而又光明坦荡。 至今,他仍被包裹在重重的迷团之中:

其一,是他的自杀;

其二,是他的恋爱。

十月革命前的代表作长诗《穿裤子的云》据说是写给初恋情人的,本诗有四部分,这里只是序曲。 这部长诗写于1914-1915年。原名《第十三个使徒》,马雅柯夫斯基在序言中说:“《穿裤子的云》我认为是当代艺术的基本思想:‘打倒你们的爱情’、‘打倒你们的艺术’、‘打倒你们的制度’、‘打倒你们的宗教’——这就是四部乐章的四个口号。” 这部长诗是献给莉、尤、勃里克的,他是马雅可夫斯基最亲近的女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穿裤子的云

描写思乡的歌曲,古诗,宋词,文章.麻烦大虾了

越多越好!
1.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要理解题目中的“折柳”的含义,关键就要能理解“柳”的意象。在学生学过的课文中包括一些常见的古诗词,比如,“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凉州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还有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歌词是:“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到,古诗中的“柳”是有特殊的含义的。柔顺婀娜、随风摆动的“柳”和“留”谐音,另外古人还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就很容易引申到“柳——留——惜别——依依不舍”的层面上来。使人联想到,离别的人一看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惜别的情景,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这样,诗中“折柳”一词所寓含的“惜别怀远”之意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2.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简析]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3.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你看!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4.春残
翁宏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
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诗写女子春末怀人。首句点题,写来不拘一格。一句中,“又”字开头,“也”字结尾,连用一个副词和一个语气词,这在诗中是不多见的。然而作者用得很自然,使起句突兀,加强了语气,强化了诗中女主人公的哀怨之情,并有笼盖全篇的作用,算得上写法的出新。“又”字还与下面的“经年”相应,暗示这女子与情人离别,正是去年此时,故对物候变化特别敏感。第二句“如何出翠帏”,“如何”,有不堪的意思。联系第一句看,这位女子正是在去年此时此地,经受着别离的苦痛。时隔一年,记忆犹新,而且,现在还是在这一时间和这一地点,她怎敢再身临其境,重新经受这样的苦痛呢!所以说不敢出翠帏。再联系下联看,不敢出来实际上还是出来了,人在极端苦闷的时候,往往就是处在这样的自我矛盾中。这又活画出了这位女子梦魂牵惹、如痴似醉的神态,从而烘托出她的思念之情是如何的镂心刻骨

5.《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头,半缘修道半缘君。
看过沧海 和巫山 就觉得其他地的海和云不怎样了
花丛虽美也懒得观 在这里修道一半情啊还在心上人身上
没有心去寻新的恋情
6.客 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馀杯。

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简要说明了题意。

一、二两句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以上虚写客至,下面转入实写待客。作者舍弃了其他情节,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重笔浓墨,着意描画。“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延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作者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我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仄,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足,如果再从正面描写欢悦的场面,显然露而无味,然而诗人却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7.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菁苔上。
[简要评析] 这首《鹿柴》诗是王维山水诗中的重要代表作,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中空灵境界的追求和喜爱,这也是他隐居辋川中的乐趣之一。这首诗的主要特色是充满了绘画的境界。宋人刘辰翁在《唐诗品汇》卷三十九中说:“无言而有画意”。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卷十九发挥刘之说,谓:“佳处不在语言,与陶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同。”王维此诗与陶渊明的空灵、隐逸是类似的境界。这就是说,本诗优长之处在于苏轼评论王维时所说的“诗中有画”。前两句虽不见空山中有他人,“空同不见人”,写出了山林的幽静。后两句写光返深林,复照青苔,是画卷中的主人公所见之景。两者结合,便是一幅绝好的人景相依的图画。本诗的重要艺术手法便是反衬,用以突出诗人所要描写的中心内容即幽寂两字,表现在前两句中是“不见人”,后两句中是“青苔上”。前两句,诗人目的是写他在山中“不见人”,因而山只是一座“空”山。接着一声“人语响”,划破了这一分山林的幽静,这样的手法便是反衬。这同南朝梁人王籍所写的名句“鸟鸣山更幽”中以鸟的声响来反衬山之幽静是一致的。同样,后两句中诗人目的是写深林中的幽暗景色,即突出写“青苔上”的“幽”景。但他却不是直接描写整座山林一片漆黑,而是让一缕浅明的阳光投进林深之处,还照在青苔之上,这样给读者的感觉便是,明者自明,幽处自幽,而且经此明者的比照,幽处就显得更幽了。此诗反映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官场的厌倦。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简要评析] 羁旅之愁,思乡之情,在唐诗中有不少作品来反映这些内容。这首诗写诗人旅途中的乡思之愁,全诗抒情重心在二句的“客愁新”三字。诗的起句,为诗人兴起愁思作了暗示,此时最易惹动游子的思乡情绪。第二句,故诗人以一个“新”字写愁绪之陡生。“新”字在诗中可解为“新生出”、“突然生出”。后两句写景均是由“客愁新”三字生发出来,由于它的背景是如此宽广无垠,因而往往被反衬得特别矮小,好似被天地压扁了似的,这就是“天低树”三字的意境。诗人以暮天能将孤树压低的夸张笔法,形象化地写出内心的压抑心情,这就是不见亲人的凄凉之情。“江清月近人”是谓由于江水净洁,故水中的月亮倒影便显得又大又圆,人在船上看它,只觉得它似乎离人尤近。诗人在此句中同样也赋予深厚的情感,即以月之近人写它的灵性。它似乎很懂得诗人的乡愁不可释,乡思不可绝,为之解脱,这便是“月近人”三字的意蕴。如此说来,本诗后两句并非纯为写景,而是渗透着诗人强烈感情色彩的景语,为景中含情的名句。清人张谦宜“‘低’字,‘近’字,宋人所谓诗眼,却无造痕,此唐诗之妙也。”一轮明月,挂在当空,却又善解人意,似乎与诗人越来越近,于寂寥中给诗人平添一份温暖和亲切之感。此诗之愁,读来足见其雅,而一个“新”字,又可见出人生旅途之中,别样的感受随时而生,终有明月相伴,却是人生不变的情感安慰。
8.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简要评析] 王昌龄被称为唐朝的“七绝圣手”他的七绝写得深情幽怨,含蕴无穷,为世人所推崇。这首诗是送别之作,艺术性高,个性鲜明。王昌龄此诗的写作是在江宁丞任内,时间是在天宝元年(742)后。在此以前,王昌龄于开元二十七年(739)从汜水尉任上被贬到岭南。手又贬到江宁为县丞。至天宝七年(748)又被贬到荒远的龙标(今湖南黔阳)一带,可谓屡遭贬斥,仁途乖蹇。与王昌龄同时代的殷 在《河岳黄灵集》中说:“昌龄为人,仁有余也。奈何晚节不细行,谤议沸腾,再历遐荒,使知音者叹惜”,其意为王昌龄晚年不注重小节,故惹得众人议论纷纷,并两次被贬到荒僻之地。而实际上并非是王昌龄的过错,这只是从王的“铖畏谗口疾”(《为张 赠阎使臣》)、“世情多是非”(《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诗句中使可知晓,实在是他的傲岸性格不合世俗的缘故。本诗前两句中凄风苦雨式的景色描写,可谓诗人险恶处境的形象化表现,面对包含着丰富内蕴的寒雨孤山的描写,只有将寒雨孤山看作险恶处境的艺术化体现:寒雨即社会上的流言蜚语,孤山即自己的势单力薄,才能同下文联系得更为紧密,才能更好表现此刻诗人要求他人理解的心态。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现已成为名句,但也有所本。陆机《汉高祖功臣颂》中即有“心若怀冰”,此处冰比作心之纯清。鲍照《白头吟》云:“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此以冰喻作人之清白。姚崇《冰壶诫》序言说:“夫洞澈无瑕,澄空见底,当官明白者,有类是乎!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此以冰比作当官的清廉。而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在形象的设计上,能集古今之大成,在内容的拓展上,能用以表示自己的高洁清正而有所突破,故尤为后世所重。全诗写送别之意不在别字,而在于表现诗人情操志向之高洁,虽流露出作者命运失意的幽怨,但最后两句却深华了主题,将诗人的人格和诗品带入了一个别样的至高境界,因而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成为一首七绝绝唱。
9.凉州曲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简要评析] 这首诗属于盛唐边赛诗的七言名篇。关于诗歌的主题,历来争议很大,耐人用心思量。诗人为文时,以饮酒开始,将三样精美之物,即葡萄、美酒、夜光杯同置于诗的首句,如此便使全诗在起首时就呈现出一种光茫四射的辉煌氛围,给读者造成一种无声夺人的感觉,为下面的抒情打下了基调。同时,首句中的葡萄、美酒和夜光杯,均来自西域,“所以都是本地风光,与边塞情调切合”(沈祖 《唐人七绝诗浅释》),此其一。另外,还应注意的是,这三样物件均是自先秦以来国外所进,现正逢出征前夕,让出征将士捧夜光杯而痛饮葡萄美酒,其中隐含之意是十分明显的,那就是祝愿他们早日击退外敌,获得更大的胜利。这样,在对于本诗主要抒情倾向的讨论中,此诗应视为表现了盛唐边将豪迈不羁的气概。除了上面两段文字可作为论据外,尚有以下依据。首先是《唐才子传》在评价王翰诗作时说他的作品“多壮丽之词”,首句正切此“丽”字,而后两句则切“壮”字。其次是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评此诗时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其意为,本诗自当可作悲伤语读,但若如此便不得要领了,所以就“浅”。而若作“谐谑语”读,亦即并不把“几人回”放在心上,只顾上马冲杀,胜利自是属于已方。这样诗人的豪情壮志就通过“谐谑语”表达出来了,所以就“妙”。自古以来,沙场征战有几人能生还?然而,军人的命运,荣誉却都是与战场紧密相连的,这就是军人无可回避的命运,是豪迈,是悲凉,还是留与读者自己去思量,去体会吧,这首诗也因主题的耐人寻味而更加增添了艺术魅力与感染力。
10.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简要评析] 这是一首快炙人口的怀古诗,诗人以高度的艺术方法,表现了抚今追昔的沧桑之感,流露出世事无常的变迁之感。本诗是《金陵五题》组诗中的第二首,它通过朱雀桥畔乌衣巷今昔巨变的描绘,写出了金陵城的荒废,从中揭示了封建豪门集团虽能权倾一时,但终究逃脱不了衰亡的结局。诗作极力表现了人世的沦桑变幻、升沉替代,寄概遥深。这是一首杯古诗,但它在写法上同一般怀古诗迥然不同。诗中以燕子为着眼点,从它的归宿之主由豪富而演为平民,表达了诗人在追怀金陵历史遗迹后的今昔之感,故极具特色。现在诗人却道燕子还来,但所居人家已与先前大不相同,竟化成普通平民了,由此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感。这样便使意境有人对施补华此说不理解,他认为“三四两句诗意甚明,盖从燕子身上表现今昔之不同。……说诗者(此暗指施补华)每曲解诗人之意,举此一例,以概其余。”由一刘禹锡在本诗中能借燕子的行止来表达人事的变迁,所以深得后人的激赏。如宋人辛弃疾《沁园春》词中说:“朱雀桥边,何人会道,野草斜阳春燕飞”,表示他对刘禹锡此诗由衷的敬佩。诗中以乌衣巷、朱雀桥两个地名,王家、谢家两个过去的贵族这两景两处的人事繁华变迁,写出了人生命运的无常。诗篇以侧面落笔,借眼前景物抒写今昔之感,含蓄深沉,为后人所称颂。
11.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简要评析]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七月,杜甫报国心切,毅然辞别家人,投奔灵武。不料在途中为安史叛军俘获,带到长安。诗人在长安的日子里,目击了这次叛乱国家带来的深重灾难,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忧虑和哀伤。到了第二年春,这虽是花香鸟语的美好季节,但诗人眼前所见,昔日繁华的国都,于今竟然杂草丛生,满目荒凉。触景伤情,思绪万千,于是写了这首著名的爱国诗篇。应该说,这里的伤怀思家,是和忧国紧紧地连在一起的;而情和景的描写,也是互相渗透着。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伤;后四句写惦念亲人境况,充溢别恨。情景交融,颇为感人。诗的首联,用凝重的笔墨,对偶的句式,写出了国都因战乱而造成的令人怵目惊心的荒凉景象。但在这一片萧索中,却又显得气慨挺拔。“国破山河在”的“在”字,它含有国虽破而山河尚在,表明中兴有望,这就透露出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然而这毕竟是山河破碎,城垣荒鞠,所以第二联紧扣“春望”诗意,以花鸟含悲泣愁的移情手法,抒发了诗人对国事的忧伤。景中寓情,含蓄不尽,思而得之,韵致深婉。接着以“烽火”句承“感时”句,以“家书”句承“恨别”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忧时伤别的感慨,这两句表现消息久绝渴盼亲人音信的迫切心情,语言朴素,感情真挚,颇为后人传诵。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联系了起来,真挚自然。最后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作结,决不只是对自己的衰老表示悲哀,而是担心自己衰老了,不能为国出力,这才是真正的悲哀。这就不仅从结构上照应了首联“国皮”的悲愤,也是极其生动而深切地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全诗语言简练,对仗精工,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是五言律诗的典范作品。"
12.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简要评析] 李白这首送别友人的诗,语言流畅明快,情意真挚蕴藉,它表达了对于友人的深情厚谊。情致婉转,意境高远。诗的起联,用色彩明丽的偶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也暗含惜别情意。这青山白水,不正可以欢聚盘桓吗,于今却要分手,自是令人伤感。接着的一联,以行云流水般的散行句子,叙说了此去一别万里的情事,表现了对友人的眷恋和关切。第三联以无限深情,一写游子今后飘忽不定的行踪,一写自己此时依依惜别的情意。浮云、落日的比喻,把对友人的美好感情不令形象化了,也更深刻化了。末联虽是直抒胸臆,仍含有无限的情思。这里用典使事,浑然天成。“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青山白水相衬,红日白云互映,境界全出,长鸣的班马更增添画面的生气。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自然流动,不屑于为格律所拘,透出一股飘逸之气,而这惜别的情意,随着友人的离去而悠然不尽。
13.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简要评析] 《从军行》属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从军征战的苦怨。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天宝年间,在祖国西北边地所进行的战争,性质比较复杂,有些是属于自卫的,有些则是寻衅开边。从这首诗所表现的内容来看,是反对非正义战争的。仅仅为了皇帝的一已私利,轻启战端,这除了牺牲广大战士以外,是什么好处也没有的。“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借汉指唐,这谴责是法锐而严厉的。所以沈德潜说;以人命换塞外之物,失策共矣。为开边者垂戒,故作此诗。《唐诗别裁集》同时,作者在诗中,对于西北边地少数民族人民,因这种不义战争而遭到的不幸苦难,还表示了深切的同情。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真挚感人,这在封建时代,是难能可贵的。全诗能融现实与史事于一体,不仅生动地展现了万里边疆的寂寥荒漠的典型景象,而且通过汉、胡两军悲苦幽怨的相互映衬与白骨、葡萄的鲜明对比,表达出诗人强烈的批判精神,在艺术上,四唏一韵,平仄相间,声调自然激越;而且多用叠字和对偶句式,声情摇曳流转,是唐代一首有深刻思想内容的边塞诗。
14.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简要评析] 李白怀才见弃,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在这首诗中,诗人还进一步把明月引为知已,对月抒怀。《月下独酌》共四首,此为第一首,诗中表达了知音难遇的苦闷。诗篇突然而起,直抒胸臆,表达一种孤独寂寥的思想感情。这种孤寂之情无法驱遣。于是诗人以奇物的想象,生动的描写,把明月作为知音,相邀对饮。同时还异想天开地把自己的身影,也看作有情有知的同类,邀其共酌。但月不解饮,影徒随身,这就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正如孙洙所说:“题本独酌,诗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说,反复推勘,愈形其独。”(《唐诗三百首》卷一)因为世少相知,诗人不得不以明月、身影为伴,向月而高歌,对影而起舞,以排遣自己深沉的郁闷。结联进而要和明月、身影永远结成忘情好友,将来在邈远的碧空中相见遨游。这表现了诗人对污浊现实的强烈不满,在孤独中向往自由和光明。这首五言诗,构思新颖,想象奇妙,情致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诗中别具神韵的佳作。诗人把自己置于良辰美景之中,又极力渲染幽静的氛围,从而在色调的鲜明反差中,表达出美景虽在、知音难求的深沉悲叹。从艺术上看,这首诗的构思十分高妙。在一直一曲、回环往复中,把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看似欢快之语,表达深重的孤苦情感,从而在全诗中构成曲笔。全诗在一直一曲,一纵一收中,创造新奇深厚的意境,其谪仙之才与超人笔力由此可见。
15.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简要评析] 这一首送别诗旧说是送孟浩然归南山所作。这首诗通过写送友人归隐,表达了作者也想归隐的心情和对友人离去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诗通过问答来送别,可以说是别开生面,不落常套。首句“下马饮君酒”叙事朴实、点题巧妙。从中不难看出两人之交不仅学友最而且绝非凡夫俗子可比。同时,在章法上,这两句还构成了曲直之势,使后两句的承接与过渡,显得十分自然。可贵之处在于诗人巧妙地以前四句的一问一答,引出最后劝慰友人归隐山林,悠悠自适,这样含蓄有味的诗句,使全篇为之生色。这两句诗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沈德潜说得好:“白云无尽,足以自娱,勿言不得意也。”(《唐诗别裁集》)这也表现了诗人对远离尘世,啸遨林泉的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纵观全诗,选材平淡却构思巧妙,语言浅显则饱含深情。在表达上意上,前四句的诗味看来似乎很淡,但从那一叙,一问、一答的曲直变化中,我们不难体悟到作者高超的构思技巧。
16.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简要评析] 这一首夏夜纳凉怀念友人的五言古体诗,也是淡而有味,清新而浑然一体的名篇。这首诗在夏日纳凉的描绘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沉思念。诗人通过自己对客观景物的真切感受,隐居生活的悠闲自适,塑造了一种清幽宁静的艺术意境。诗以夏夕着笔,但又起得很别致。诗人不直接写夕阳西下,明月东升,而是写看到山上的阳光西落,才感到已是傍晚。这里用一个“忽”字,表明落日西沉得很快,也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夜幕降临,明月从池东冉冉升起,远景近写。用了一个“渐”字,是诗人的实感,和首句“忽”相对照,表现了两种动景的不同状态。这较为生动的描绘出诗人闲适自在,不受拘束的隐士风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两句,历来被推为写景细致入微的佳句。清风吹拂,送来荷花浓郁的芳香,夜阑人静,翠竹上滴露之声可闻,多么寂寞的夏夜!诗人经过细心的体察,选择了最能体现静境的动态景物和音响来描写,收到了以动来突出特定环境中寂静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反映了诗人隐居生活中心境的平静。最后四句怀友。这样令人适意的夏夜,没有知友畅叙,欲弹琴而自遣,又无知音欣赏,寂寞之感倍增,更加怀念故人,以致终宵梦想,情意趋势。全诗因景启情,对景怀友,情景融合,意境幽寂
《诗经•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烛,烝断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果嬴之实,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种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叨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鹳鸣于垤,妇叹于室。
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仓庚于飞,熠耀其羽。
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悲愤歌 东汉 刘细君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忧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悲愤诗》蔡琰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 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几微间,辄言弊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
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 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十五从军征 唐 贺知章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七哀.其二 王粲 汉魏
荆蛮非吾乡,何为久滞淫?方舟溯大江,日暮愁吾心。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

重别周尚书 庾信 南北朝
阳关万里路,不见一人归,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渭水思秦川》 岑参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澭州,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杂诗》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登逍遥楼》宋之问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

《渭上思归》孟郊
独访千里信,回临千里河。家在吴楚乡,泪寄柀δ喜ā?br>
吐蕃别馆月夜 吕温
三五穷荒月,还应照北堂。回身向暗卧,不忍见圆光。
宿云梦馆 欧阳修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赠吴之山》王间
城拆声声夜未央,江云初散水风凉;看君已做无家客,犹是逢人说故乡。
《客中夜生》袁凯
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园归路更茫茫。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江行 金城
十年足迹浑无定,莫更逢人问故乡。
别老母 黄景仁
搴帏别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陈子昂《感遇其三》
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高适《蓟门五首》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别离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受降城闻笛》
故国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高适《别韦参军》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八月更漏长,愁人起常早。闭门寂无事,满院生秋草。昨宵西窗梦,梦入荆南道。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戎昱《长安秋夕》
秋中帝里经旬雨,晴后蝉声更不闻。牢落闲庭新病起,故乡南去雁成群。孟郊《秋夜长安病后作》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下忆舍弟》
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归。经难人空老,逢春雁归飞。东西兄弟远,存没友朋稀。独立还垂泪,天南一布衣。杜甫《春江夕望》
江人授衣晚,十月始闻砧。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白居易《江楼闻砧》
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柳宗元《零陵早春》
旅情偏在夜,乡思岂惟秋?每羡朝宗水,门前尽日流。刘禹锡《南中书来》
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如何连晓语,只是说故乡。韩愈《宿龙宫滩》
朝结故乡念,暮作空堂寝。梦别泪亦流,啼痕暗横枕。元稹《遣病十首》其十
郁郁何郁郁,长安远如日,终日念乡关,燕来鸿复还”刘禹锡《谪居悼往二首》其二
“其奈山猿江上叫,故乡无此断肠声。” 白居易《答春》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柳宗元《闻黄鹂》
“潘岳岁寒思,屈平憔悴颜。殷情望归路,无雨即登山。”刘禹锡《谪居悼往二首》其二
“楚野花多思,南禽声例哀,殷勤最高顶,闲却望乡来。”刘禹锡《题标隐寺》
“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沈约《临高台》
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归。经难人空老,逢春雁归飞。东西兄弟远,存没友朋稀。独立还垂泪,天南一布衣。卢纶《春江夕望》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汉〕乐府诗《悲歌》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唐高适《除夜作》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唐〕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戴叔伦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渡桑乾》〔唐〕刘皂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秋思》〔唐〕张籍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归家》〔唐〕杜牧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乡思》[宋]李觏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八声甘洲》[宋]柳永
静夜思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苏遮幕》[宋]周邦彦
江水三千里, 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 只道早还乡。《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⑴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⑵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⑶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⑷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⑹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⑺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⑻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⑼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⑽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⑾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⑿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⒀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⒁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⒂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⒃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⒄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⒅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⒆有感一章(谭嗣同)
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外婆的澎湖湾、阿穆隆的『思念母亲』算不?
故乡的云
满文军的『望乡』
彝人制造『思乡曲』
陈星『思乡酒』
梦之旅合唱组合『南屏晚钟』
徐小凤『月亮光光』
刘德华『桃花源』
腾格尔『苦苦的思恋』
江涛『回家的人』
罗大佑『原乡』
凤飞飞『另一种乡愁』
文章标题: 如何评价黄XX的《子夜旅馆》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gushi/153556.html

[如何评价黄XX的《子夜旅馆》]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