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故事 > 文章正文

对于金庸的历史观应该如何评价

时间: 2022-07-25 10:00:3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1次

对于金庸的历史观应该如何评价

如何评价金庸

关于金庸先生的作品,我最先看的是《书剑恩仇录》,应该是在初一的时候,当时被骆冰迷住了。

有骆冰出场的情节,差不多一定令人看得痛快,她个性爽朗,好动爱笑,恩怨分明,从不婆婆妈妈。骆冰号称“鸳鸯刀”,除了使一长一短的一对刀外,还擅长放飞刀,金庸说她“纤手执白刃,如持鲜花枝”,风致嫣然。
她是个“江湖骄女”,父亲是专劫为富不仁的大盗神刀骆元通,不但为人敬重;而且有花不尽的钱财,她自幼受父亲宠爱,出手豪阔无比,嫁夫又是天下闻名的红花会四当家奔雷手文泰来,夫妻恩爱异常。父亲、丈大都疼爱她,红花会一众兄弟又与她和睦,骆冰是个幸福女子。
金庸先生的作品对我,通俗的说就像是一个少妇对少年的诱惑。印象深的还有千手如来赵半山,风度迷人,胖胖的商人却浑身暗器,无尘道长,又狠又脆。以前从来没见过这种东西,只觉得金庸想象力卓绝,下笔汪洋恣肆,读得废寝忘食。
半年后看了《雪山飞狐》,不认为好。只觉得阴暗和乏味。胡斐大概是金庸小说里最没劲的英雄。

后来《倚天屠龙记》,一度认为那是最好的金庸小说。直到读完《鹿鼎记》,才把排名让出来。而《鹿鼎记》已完全不是一部武侠小说了。

《天龙八部》是最后读的。初读时觉得金庸在这本书里一度失去了对创作的控制,后来知道有部分是倪匡代写。但从文学性角度看,天龙八部是最接近文学作品的武侠小说。虽然情节支离破碎,可想象力弘大跳跃,命题深度也远超其他作品。
我认为他长篇里最失败的是《笑傲江湖》。政治寓言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虽貌似犀利,可终归格局太小,情节情怀都受命题限制,机巧设计有余,却经不住时间的检验。令狐冲是个完全不可信也毫无意思的人物,除了他,整部作品里也几乎没有一个令我觉得可爱和有趣的人。

金庸的确非常有才华。其史观、政治观、价值观、两性观都有可取之处,也给我一定的影响。

但是金庸笔下的英雄包括坏蛋,都非常脸谱化,来回来去就是这么几类。要不就是换个名字在另一部作品里出现,要不就是每种各取一部分合成一个新人物,排列组合。除了韦小宝,他作品里每一个主角其实都可以用一个人扮演。

他笔下好多人物的行为逻辑,哪怕放在武侠小说里都非常怪诞,甚至可以说弱智。一个人的武功可以上天入地,但理性和情感还是得可信。但金庸小说里大量的情节推动和人物塑造是心不在焉的。

评价金庸就不得不提及金庸的的作品。金庸的作品影响力究竟有多大呢?严家炎先生将金庸的影响总结为一种“奇异的阅读现象”。即持续时间长,覆盖地域广,读者文化跨度大,超越政治思想分野。在中外的文学史,至今恐怕也能再找出一位拥有如此广泛读者群的作者。

那么又是什么造就了金庸作品如此独特的影响力呢?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这一问题。一是金庸在依靠着武侠创作逐渐走上“武林盟主”的过程中,不断对武侠小说进行革新改造。二是作为一代小说巨匠,文学大师,金庸的笔完美的书写了他的才华胸襟,以致他的作品容雅俗为一体。
金庸对武侠小说的革新曾被严家炎教授赞誉为“一场文学革命”,曾引起广泛争议。我们且不论金庸的革新是否称得上为“文学革命”,但论之为“武侠革命”应算贴切。作为新派武侠的领军人物,金庸博采众家之长,广纳各样文化。
金庸的革新中首先值得提及的是观念的革新,金庸融现代精神于武侠作品之中。他对传统武侠作品的一些观念进行改造,虽然仍写古代的题材,但浸润着现代的精神。比如弘扬个性解放,其中充满了现代的,民主自由的观念。在《神雕侠侣》一书中,杨过在封建礼教束缚最为严重的南宋与自己的老师同时也是自己的长辈----“姑姑”小龙女毅然走到一起,这在今天都是很少人难以做到的。千夫所指,宁死不回,从情感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爱情确是感天动地,无比真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作为岂不是人性解放的前驱,自由平等的启蒙吗?
后人评苏东坡,赞扬其拓宽了词境以致“无事不可入”,同样金庸对武侠小说的另一大革新在于拓宽了小说的内容:尤其是融入了中国具有各种丰富底蕴的文化。儒释道宗,文史哲禅,无一不通;琴棋书画,酒茶食居,无一不备。这在以往的武侠小说中是很罕见的。

从金庸的哪几本书中,能体现出他对民族史观的看法?

万物一般,众生平等。

圣贤畜生,一视同仁。

汉人契丹,亦幻亦真。

恩怨荣辱,俱在灰尘。

这是《天龙八部》中智光大师为了点化萧峰,用生命留下的32个字,同时体现的也正是金庸先生各民族平等的历史观。

汉人不都是好人,契丹人也不都是坏人。不过,《天龙八部》中的这一观念却并非贯穿金庸小说始终的思想,相反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01

1、我们看金庸小说的创作顺序

1955年,《书剑恩仇录》

1956年,《碧血剑》

1957年,《射雕英雄传》

1959年,《雪山飞狐》《神雕侠侣》

1960年,《飞狐外传》

1961年,《鸳鸯刀》《白马啸西风》《倚天屠龙记》

1963年,《连城诀》《天龙八部》

1965年,《侠客行》

1967年,《笑傲江湖》

1969年,《鹿鼎记》

1970年,《越女剑》

1972年,金庸在《明报》刊完《鹿鼎记》之后宣布封笔。

02

2、金庸最初是一个民族主义者

《书剑恩仇录》是金庸先生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也是一部“

反清复明

”之作。书中的红花会便是反清复明的大本营,其创建于清朝雍正年间,创始人红花老祖本姓朱,乃为救天下苍生而建,主人公陈家洛便是红花会总舵主。

红花老祖姓朱,本就代表的是“大明”。

在这部小说中,只要反清就是仁人志士,凡是拥护清朝统治的就是大坏蛋。可是仔细想来,我们真的喜欢这个满口仁义道德,却将香香公主送入宫中的陈家洛吗?

《碧血剑》是金庸先生的第二部武侠小说,也是一部“抗清”的小说,主人公袁承志是大明督师袁崇焕之子。袁崇焕在明末的所作所为虽然在今天颇有争议,但在我国传统史观中无疑是一位像岳飞一样的民族英雄,所以,金庸在这部书中想要体现的民族思想也就不言而喻了。

03

3、《射雕三部曲》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先生的第三部小说,开篇借郭啸天和杨铁心之口表达了对南宋朝廷残害忠良(岳飞),对金国卑躬屈膝的强烈不满,本是一部“抗金”之作。

从抗清到抗金,其实一脉相承,但在这部《射雕英雄传》中,金庸先生的视野开始宏大起来,不再局限于汉民族本身,同时开始对游牧民族(蒙古人)的崛起进行了正面的描写。

射雕英雄指的是谁?占的地盘大,杀的人多就是英雄吗?在小说最后一回中,金庸先生通过成吉思汗与郭靖的对话表达了自己的英雄观:大汗武功之盛,古来无人能及。只是大汗一人威风赫赫,天下却不知积了多少白骨,流了多少孤儿寡妇之泪。

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以我之见,杀得人多却未必算是英雄。

这是郭靖说的,体现的也正是金庸先生的英雄观。

在《神雕侠侣》中,郭靖的固守襄阳,其实远比杨过小龙女的爱情更为震撼人心,郭靖不为建功立业,只是不想生灵涂炭。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才是金庸眼中真正的大侠。

同时,《神雕侠侣》中已经不再是“汉贼不两立”,郭靖的女儿嫁给了契丹人耶律齐,武修文娶了女真人完颜萍,武敦儒娶了契丹人耶律燕。要知道,在金庸先生的前三部抗清抗金之作中是不会有这种民族融合的情节的。

《倚天屠龙记》的主人公张无忌放弃了汉民族的有婚约的周芷若,选择了蒙古人敏敏特穆尔(赵敏)。那么,这是不是表示当年郭靖为抵抗蒙古而死,血就白流了呢?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后人思考的问题。

射雕三部曲的暗线,就是一部完整的蒙古帝国崛起和衰亡史

4、《天龙八部》的主角不再只是汉人

段誉,是大理人,白族。萧峰,契丹人,长于宋朝。

萧峰大约是金庸十四部武侠小说中最有英雄气概的主人公了,但他并非汉人,而是一个契丹人。金庸先生此时的视野已经不再局限于长城以内,而是将视角投向了同时包括江南和塞北的大中国。

在《天龙八部》中,当时中国的各个政权悉数登场——辽国、北宋、西夏、大理、吐蕃,小说不再像早期的陈家洛、袁承志抗清那样抗辽,萧峰之死,萧峰一生的悲剧不是为了助宋抗辽,也不是为了助辽攻宋,他只想天下太平,老百姓安居乐业。“乔帮主果真是契丹人吗?那么他为什么反而来帮助大宋?看来契丹人中也有英雄豪杰。”

“他自幼在咱们汉人中间长大,学到了汉人大仁大义。”

“两国罢兵,他成了排难解纷的大功臣,却用不着自寻短见啊。”

“他虽于大宋有功,在辽国却成了叛国助敌的卖国贼。他这是畏罪自杀。”

“甚么畏不畏的?乔帮主这样的大英雄,天下还有甚么事要畏惧?”

萧峰死后,中原群雄的议论体现的其实正是对华夷之辨的疑问,宋人就是好人,契丹人就一定是坏人吗?

04

5、不像武侠的封笔之作《鹿鼎记》

《鹿鼎记》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一部披着武侠外衣的历史小说,这一模式后来被许多武侠小说模仿。

韦小宝将母亲拉入房中,问道:“妈,我的老子到底是谁?”

韦春芳瞪眼道:“我怎知道?”韦小宝皱眉道:“你肚子里有我之前,接过什么客人?”韦春芳道:“那时你娘标致得很,每天有好几个客人,我怎记得这许多?”

韦小宝道:“这些客人都是汉人罢?”韦春芳道:“汉人自然有,满洲官儿也有,还有蒙古的武官呢。”

韦小宝道:“外国鬼子没有罢?”韦春芳怒道:“连外国鬼子也接?辣块妈妈,罗刹鬼、红毛鬼到丽春院来,老娘用大扫帚拍了出去。”韦小宝这才放心,道:“那很好!”韦春芳抬起了头,回忆往事,道:“那时候有个回子,常来找我,他相貌很俊,我心里常说,我家小宝的鼻子生得好,有点儿像他。”韦小宝道:“汉满蒙回都有,有没有西藏人?”

韦春芳大是得意,道:“怎么没有?那个西藏喇嘛,上床之前一定要念经,一面念经,眼珠子就骨溜溜的瞧着我。你一双眼睛贼忒嘻嘻的,真像那个喇嘛!”

小说最后一段其实是有深意的,韦小宝的父亲可能是汉人、满人、蒙古人、回族人,也可能是藏族人,体现的正是金庸“五族共和”的思想。要知道,在《书剑恩仇录》中金庸先生可是要驱逐鞑虏的。

什么样的皇帝是好皇帝?一定要是汉人吗?在《书剑恩仇录》中金庸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在《鹿鼎记》中金庸的回答是否定的。

在金庸心中,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过上好日子的皇帝就是好皇帝,显然,“小玄子”就是在金庸眼里就是“鸟生鱼汤”。

金庸小说或许会有许多的不足,但这多半都是武侠小说本身的问题,因为本就是成人的童话。然而,金庸小说的伟大,却在于其历史观从大汉族主义到最终的超脱的变迁,金庸先生在封笔之前不再将中国历史仅仅视为汉民族的历史,而是将中国的农牧两区视为了一个整体来看待。

怎么评价著名武侠小说金庸的一生?

金庸是一位大师,或者说是一位杰出的传统文人。他在传统文化方面的造诣之高,即使放在那个大师辈出的年代,也是能占有一席之地的,更遑论当代。金庸在小说方面的成就当然很高,但并不能完全代表他个人的全部。他是个法律工作者、社会活动家、报业企业家,最后才是个小说家。可是,他最出名的却是小说。他生长在多事之秋,一生最想从政,想要建功立业,为国家民族留下些贡献,可是始终未果。最后,他却以另一种方式,为这个国家乃至这个世界留下了一笔丰硕的遗产。
1955年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问世,他的才华终为他带来了相应的名气。后来,他又开始写《碧血剑》之连载,又在长城影视公司做编剧。 1957年到1959年,他用两年时间写完《射雕英雄传》,而郭靖黄蓉的故事也一直流传至今。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是金庸为世人留下的十四天书,17年的时间,他写出14部武侠巨著,而且从前期到后期,作品质量明显越来越好,无论是文字的结构还是情节的张力,每一部都绝对经得起推敲。
如今的年轻人了解金庸的途径,更多还是通过不断被翻拍的金庸作品影视剧,这几十年以来,金庸的小说仍然是武侠导演们心中的宠儿,由他创作出的一个个鲜活饱满的武侠人物,投射到荧幕荧屏上成为了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当然今天的年轻人们也肯定无法切身感受到他的作品在五六七十年代所带来的那种巨大影响,无法理解杨过为何如此痴情,郭靖为何这么豪情冲天。然而对于那个年代很多身处在压抑氛围之中的读者来说,金庸的这种通俗的武侠小说,就如同黑暗房间里的一个小窗口,能够给身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一丝光亮。
先生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内的原本似乎上不得大雅之堂大树上一根不起眼的小枝丫的武侠文学,通过注入厚重的历史观(同时自然随着历史时空带来各种矛盾冲突),刻画丰富多彩性格各异的人物(有文化背景的人物自然加入诗词歌赋、五行算数、绘画书法等等中华独有的文化符号),甚至描述武功本身也不乏带着中华文化独有基因的或唯美或神秘以至于读者在共鸣中不觉更加热爱中华文化,认同华人的身份,这是非汉字绝对表达不出的一种于“武类”的美感新高度!武侠小枝丫不觉变成了大枝丫,读者不觉的是的俗了起码有几分雅!期待我们以及后人从中华文化取之不尽的根脉中汲取养分,将武侠能在金庸先生的高度之上发扬光大、青出于蓝,参天大树指向云霄!
金庸不仅自己写武侠小说,自己也是性格嫉恶如仇,金庸一生重情重义,同时风趣,知识渊博,一生笔耕不缀,知性重情重义!他的一生是最值得称道的一生。
文章标题: 对于金庸的历史观应该如何评价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gushi/145340.html
文章标签:历史观 评价

[对于金庸的历史观应该如何评价] 相关文章推荐:

    Top